1、亮化工程施工技術及驗收要求一、技術標準1、工程應遵照設計圖紙及主要設備、材料廠家技術資料。2、現行國家標準、規范要求。二、施工前期技術準備1、圖紙自審、會審及深化設計。拿到圖紙后及時組織工程技術人員認真學習圖紙,并且分專業進行討論。及時請設計進行技術交底,充分理解設計意圖,熟悉設備情況對圖紙中不明確或有矛盾及疑義的問題應詳細記載,在會審時提出并及時做好答復記錄。2、施工技術文件編制在熟悉圖紙并掌握工程情況的基礎上認真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及其它施工技術文件。施工組織設計上報業主審批后,作為組織指導施工的主要技術文件并嚴格遵照施工。3、編制工程備料、施工設備、機具采購計劃。4、根據工程編制勞動力需用計
2、劃及施工進度計劃。5、編制質量監控及要點。三、主要安裝施工方案及技術措施1、配電箱、盤安裝材料要求(1)、配電箱(盤):箱體應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周邊平整無損傷,油漆無脫落,二層底板厚度不小于1.5mm,不得用阻燃型塑料板做二層底板,箱內各種器具應安裝牢固,導線排列整齊,壓接牢固,并有產品合格證,應為合同約定品牌。(2)、戶外配電箱應做到通風、散熱、防雨、防火。(3)、正常不帶電箱體金屬外殼,底座等必須接零(地),且通過專用端子連接,并與保護零線接線端子板分設。各電氣連接線應采用絕緣導線,接頭可靠,不得外露。(4)、進、出線必須采用橡皮絕緣電纜,進、出線口應設在箱體的下端面,并加保護圈。進(出)
3、線應做好防水彎,不得承受外力。2、配電箱、盤安裝操作工藝(1)、配電箱(盤)安裝要求配電箱盤均應選用成套配電廠家產品,室外電源箱采用防雨型,符合圖紙、合同要求。各種鐵件均應刷防銹漆,并做好可靠的接地。(2)、配電箱盤帶有器具的鐵制盤面和裝有器具的配電箱門均有明顯可靠的裸軟銅PE線接地。(3)、配電箱盤上配線整齊,并綁扎成束,。盤面引出及引進的導線應留有適當佘度,以便于檢修。(4)、導線剝削處不應損傷線芯或線芯過長,導線接頭應牢固可靠,多股導線不應盤圈壓接,應加裝壓接端子。(5)、配電箱盤的盤面上安裝的各種閘及自動開關,當處于斷路狀態時,下端部分不應帶電。(6)、垂直裝設的閘及熔斷器等電器上端接
4、電源,下端接負荷。橫裝者左側接電源,右側接負荷。(7)、配電箱盤上的母線應涂有黃、綠、紅、淡藍等顏色,黃綠雙色線保護地線,相線順序符合要求。(8)、彈線定位:根據設計要求找出配電箱盤位置,并按箱盤的外形尺寸進行彈線定位,保證安裝位置準確。(9)、配電箱盤上電器儀表應牢固、平正、整潔、間距均勻、銅端子無松動,啟閉靈活,零部件齊全。其排列間距符合要求。(10)、配電箱盤的固定:暗裝電箱的固定,根據預留孔洞尺寸將箱體找好標高及水平尺寸,并將箱體固定好,然后用水泥砂漿填實周邊并抹平,待水泥砂漿凝固后再安裝盤面。安裝盤面要求平整,周邊間隙均勻對稱,盤面平正不歪斜,螺絲垂直受力均勻。(11)、絕緣搖測:配
5、電箱(盤)全部電器安裝完畢后,用500V兆歐表對線路進行絕緣搖測,搖測項目包括相線與相線之間,相線與零線之間,相線與地線之間零線與地線之間。兩人進行搖測,同時做好記錄,技術資料存檔。3、配電箱、盤安裝質量標準(1)、主控項目:器具的接地(接零)保護揩施和其他安全要求必須符合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規范規定。(2)、一般項目:配電箱安裝位置應正確,部件齊全,箱體開孔合適,切口整齊,一管一孔,嚴禁開長孔。暗裝配電箱箱蓋緊貼墻面,零線經匯流排連接,無絞接現象;油漆完整,盤內外清潔,箱蓋、開關靈活,回路編號齊全,PE線安裝明顯牢固。(3)、導線與器具連接牢固緊密,不傷線芯,壓板連接時壓緊無松動,螺栓連接時,在
6、同一端子上導線不超過2根,防松墊圈等配件齊全。電氣設備、器具和非帶電金屬部件的接地,支線敷設應連接緊密,牢固,接地接零線選用正確,需防腐的部分凃漆均勻無遺漏。線路走向合理,色標準確,涂刷后不污染設備和建筑物。(4)、允許偏差項目上:配電箱體高50cm以下,允許1.5mm;配電箱體高50cm以上,允許3mm。4、二次回路結線應符合下列要求(1)、按圖施工,接線正確,每個接線端子的每側接線宜為1根,不得超過2根。對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兩根導線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對于螺栓連接端子,當接兩跟導線時,中間應加平墊片。(2)、二次回路接地應設專用螺栓。(3)、引入盤、柜內的電纜應排列整齊,編號清晰,避
7、免交叉并應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機械應力。(4)、鎧裝電纜在進入盤、柜后,應將鋼帶切斷,切斷處的端部應扎緊,并應將鋼帶接地。(5)、強、弱電回路不應使用同一根電纜管,并應分別成束分開排列。5、低壓電器的安裝(1)、低壓電器的安裝,應按已批準的設計圖紙進行施工,采用的設備和器材,均應符合國家現行技術標準的規定,并應有合格證,設備應有銘牌。(2)、低壓電器的固定當釆用膨脹螺栓固定時,應按產品技術要求選擇螺栓規格;其鉆孔直徑和埋設深度應與螺栓規格相符。(3)、緊固件應采用鍍鋅制品,螺栓規格應選配適當,電器的固定應牢固平穩。(4)、固定低壓電器時,不得使電器內部受額外應力。(5)、電器的外部
8、接線,應符合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要求。(6)、電器的金屬外殼、框架的接零或接地,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7)、低壓電器的試驗,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的有關規定。6、管道敷設、連接(1)、材料要求:管材選場必須有廠家檢測報告和合格許可證件,管材進場要經建設單位或監理單位驗收,填寫材料檢驗記錄,各方負責人簽字認可后方可使用。(2)、明管敷設根據設計圖加工各種盒、箱、彎管。采用冷彎,不宜小于90。(3)、根據設計首先測出盒、箱與出線口等的準確位置。根據測定的盒、箱位置,把管路的垂直、水平走向彈出線來,按照安裝標準規定的固定點間
9、距的尺寸要求,計算確定固定點的具體位置。(4)、固定點的距離應均勻,管卡與終端、轉彎中點、電氣器具或接線盒邊緣的距離為150-500mm。(5)、盒、箱固定,由地面引出管路至明盤、箱時,可直接焊在角鋼支架上,采用定型盤、箱,需在盤、箱下側100-150mm處加穩固支架,將管固定在支架上。盒、箱安裝應牢固平整,開孔整齊并與管徑相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開長孔,鐵制盒、箱嚴禁用電氣焊開孔。(6)、水平或垂直敷設明配管允許偏差值,管路在2m以內時,偏差為3mm,全長不應超過管子內徑的1/2。檢查管路是否暢通,內側有無毛刺,是否完整無損,管子不順直者應調直。(7)、應將管敷設到設備內,如不能直接進入時,
10、在干燥房屋內,可在鋼管出口處加保護軟管引入設備,管口應包扎嚴密。在室外或潮濕房間內,可在管口處裝設防水彎頭,由防水彎頭引出的導線應套絕緣保護軟管,經彎成防水孤度后再引入設備。(8)、管口距地面高度一般不宜低于200mm。(9)、金屬軟管與設備連接時,應米用金屬軟管接頭連接,長度不宜超過1m,不得利用金屬軟管作為接地導體。(10)、采用橋架配線時,由室外進入建筑物內時,橋架向外的坡度不得小于1/100。橋架由室外較高處引到室內時,應先向下傾斜,然后水平引到室內。橋架采用托盤時,宜在室外水平段改用一段梯架,防止雨水順托盤流入室內,在墻的外側應采取防雨措施。7、管內穿絕緣導線(1)、絕緣導線的規格、
11、型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有出廠合格證。(2)、鍍鋅鐵絲或鋼絲順直無背扣、紐接現象,并具有相應的機械拉力。(3)、根據管徑的大小選擇相應規格的護口。(4)、根據導線的根數和總截面選擇相應規格的接線端子和接線帽,采用鉸接時鉸接圈數不少于5圈。(5)、相線、零線及保護地線的顏色加以區分,用黃綠雙色導線做保護地線,淡藍色為工作零線。(6)、帶線采用1.3mm的鋼絲,先將鋼絲的一端彎成不封口的圓圈,再利用穿線器將帶線穿入管路內,在管路的兩端均應留有100-150mm的余量。在管路較長或轉彎較多時,在管路敷設的同時將帶線一并穿好。穿線受阻時用兩根鐵絲同時攪動,使兩根鈥絲的端頭互相鉤絞在一起,然后將帶線拉出
12、。(7)、將布條兩端牢固地綁扎在帶線上,來回拉動帶線清除管路中的灰塵泥水等雜物。(8)、放線前根據施工圖對導線的規格、型號進行核對,導線置于放線車上。(9)、接線盒、開關盒、插銷盒及燈頭盒內導線預留長度為150mm。配電箱內導線的預留長度為配電箱體周長的1/2。共用導線在分支處,可不剪斷直接通過。(10)、管內穿線前先檢查鋼管各個管口護口是否齊整,如有遺漏或破損均應補齊和更換。(11)、當管路較長或轉彎較多時,在穿線時往管內吹入適量化石粉。兩人穿線配合協調。(12)、同一交流回路的導線必須穿于同一管內。(13)、導線在變形縫處,補償裝置活動自如,導線留有一定的余量。(14)、穿入管內的導線,不
13、準接頭和局部絕緣破損及死彎。導線外徑總截面不應超過管內面積的40%。8、導線連接(1)、導線接頭不能增加電阻值,受力導線不能降低原機械強度。(2)、剝削導線4mm2以下的使用剝削鉗,使用刀時不允許采用刀在導線周圍轉圈剝削絕緣層的方法,以免破壞線芯。(3)、采用纏繞法時,分支線往主干上交叉,密纏不得少于5圈,分支線纏完后剪去余線。(4)、導線包扎:首先用橡膠絕緣帶從導線接頭處始端的完好絕緣層開始,纏繞12個絕緣帶幅寬度,再以半幅度重疊進行纏繞。在綁扎過程中收緊絕緣帶。最后在絕緣層上纏繞12圈后,再選行回纏。然后再用黑膠布包扎,導線接頭處兩端用黑膠布封嚴密。(5)、線路檢查及絕緣搖測:接、焊、包全
14、部完后選行自檢和互檢,檢查無誤后進行絕緣搖測。絕緣搖測選用500V,量程為0-500M的兆歐表,搖速在120r/min左右,讀數采用1min后的讀數。(6)、照明線路的絕緣電阻值不小于0.5M。(7)、導線截面選用符合圖紙要求、連接牢固,盒箱內清潔無雜物,護口、護線套管齊全無脫落,導線排列整齊,并留有適當的余量。導線在管子內無接頭,不進入盒、箱的垂直管子上口穿線后密封處理良好,導線連接牢固,包扎嚴密,絕緣良好,不傷線芯。(8)、接地(接零)線截面選用正確、連接牢固緊密,尺量檢查導線截面,導線截面要符合設計要求,做好成品保護、不得污染、損壞其他設施。9、燈具安裝(1)、各種燈具的型號、規格必須符
15、合設計要求及國家有關標準規定,燈內配線嚴禁外露,燈具配件齊全,無機械損傷、油漆剝落、燈罩破裂現象。(2)、燈具導線:照明燈具使用的導線,其電壓等級不低于500V,其最小線芯截面不小于0.5mm2。(3)、燈具安裝應根據其形式、結構及重量等因素采取相適應的固定方式。燈具安裝在玻璃幕墻外、干掛花崗巖等不易固定的位置時,應由設計人員給出固定方案。(4)、支架根據燈的重量選用相應規格的鍍鋅材料或不銹鋼制作,所有燈具金屬固定支架焊接處作防腐處理,燈具必須固定牢固(5)、燈卡具不得有裂紋和缺損現象。(6)、燈具安裝應按產品使用說明要求調整角度,確保達到最佳效果。(7)、燈具如有特殊散熱要求的,應根據燈具說
16、明要求加裝散熱裝置。(8)、燈具安裝在外墻上固定時,應固定在結構層,并避免破壞建筑物的防水性能。(9)、燈具進入現場后碼放整齊、穩固,并注意防潮,搬運時輕拿輕放,以免碰壞表面的鍍鋅層油漆及玻璃罩接地裝置。10、接地裝置的敷設(1)、接地裝置的安裝應按已批準的深化設計進行施工。(2)、接地裝置的安裝應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隱蔽部分必須在覆蓋前會同有關單位做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3)、接地體頂面埋設深度應符合設計規定。角鋼及鋼管接地體應垂直配置。除接地體外,接地體引岀線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裝置焊接部位應作防腐處理。(4)、每個電氣裝置的接地應有單獨的接地線與接地干線連接,不得在一個接地線中串接幾個需要接
17、地的電氣裝置。11、成品保護編制成品保護方案,報項目部及監理審核,嚴格按照審核的方案執行。特別是對保溫、防水、外墻防滲漏等的成品保護措施。12、通電試運行(1)、燈具的規格、型號及使用場所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及施工規范規定。(2)、燈具、安裝牢固端正,位置正確。(3)、導線進入燈具處的絕緣保護良好,留有適當余量,連接緊密不傷線壓板連接時壓緊無松動,螺栓連接時,在同一端子上導線不超過兩根。(4)、燈具、配電箱(盤)安裝完畢,且各條支路的絕緣電阻搖測合格后,方允許通電試運行。通電后仔細檢查和巡視,檢查燈具的控制是否靈活準確;與燈具控制順序相對應,如發現問題必須先斷電,然后查找原因進行修復。13、聯動調
18、試(1)、施工單位應按經批準的調試方案進行系統調試;調試結束后,應提供完整的調試資料和報告。(2)、系統調試所使用的測試儀器和儀表性能應穩定可靠,其精度等級應能滿足測試的要求;各類計量器具計量檢定合格,并在檢定有效期內。(3)、所有支路全部接通,對LED夜景照明整體進行調試,其運行狀態應穩定可靠。(4)、系統滿負荷試運行時間不應少于10天,每天連續運行時間不應小于3小時,并做好試運行記錄,連續試運行時間內應無重大故障。14、其他要求(1)、分項施工的現場應實行標示牌管理,寫明作業內容和質量要求,要認真執行三檢制度,即:自檢、互檢、工序交接檢驗制度,要根據合同的規定切實作好隱蔽了程的檢查工作。(
19、2)、專業技術人員按施工技術方案指導作業人員施工, 專業技術人員做好工程技術服務,及時解決現場技術問題,重大技術問題及時向項目技術總負責人匯報。(3)、施工技術文件未經批準,不得用于施工。施工過程中,經批準的技術文不得擅自修改,需要修改時,按原審批程序進行審批。圖紙修改以設計變更單為依據。(4)分項工程開工前必須樣板先行,樣板驗收合格后方可大面積施工。(5)、開工前必須按技術規范規定向監理工程師報送試驗報告(包括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準備、質保安全措施等),經監理工程師審該批準后方能鋪開施工。(6)、質檢員按施工技術方案、設計圖樣及施工標準、規范對檢、試驗報告及現場實際情況進行跟蹤、監督檢查
20、并填寫質量檢合記錄。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檢驗班組和施工班組進行處理,并跟蹤驗證。做好工程質量的預前控制和施工過程質量檢查及驗收,執行工程施工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7)、材料員負責組織設備開箱檢驗,并做好開箱檢驗記錄。要加強質量監控,確保規范規定的檢驗、抽檢頻率,現場質檢的原始資料必須真實、準確、可靠,接受質量檢查時必須出示原始資料。四、驗收要求1、夜景照明工程應作為單位工程中建筑電氣分部的一個子分部工程進行質量驗收,工程質量竣工驗收條件應符合下列規定:(1)、已完成設計施工圖和合同施工內容,工程所含分部(分項)工程的質量驗收合格。(2)、提供相應的技術文件和工程實施及質量控制記錄,質量控制資料完整
21、。(3)、主要功能項目的抽查結果符合本規程的規定,負荷試運行正常。(4)、完成工程調試內容,并且符合設計效果要求和標準要求。(5)、燈具發光應分布均勻,一致性好;安裝在同一場所的燈具單元整體亮度均勻,無明顯色差。(6)、夜景照明系統安裝色品、色品容差、亮度、眩光控制、顯示方式、色彩變化等符合設計和合同要求,各種常規效果應正常,顏色無缺失或錯亂現象。(7)、根據設計或合同的約定對包含文字、圖片的顯示,視頻、動畫的播放進行測試,各種常規效果應符合設計和合同要求。(8)、控制系統的開關、驅動等各種動作應準確無誤。(9)、照明系統應有糾錯功能,在系統軟件出現故障時,能自動恢復正常運行。2、資料要求系統驗收的技術文件及記錄應符合下列規定(1)、工程設計說明,包括系統方案和規模容量說明,系統功能說明和性能指標等。(2)、工程竣工圖紙,包括施工平面圖、系統圖、設備清單、燈具系統分布圖、地下管線及其它有關資料。(3)、產品說明書、操作手冊。(4)、工程實施及質量控制資料。(5)、系統調試和測試記錄。(6)、試運行記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