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鉆孔樁施工實施細則 1.編制目的為了加強我標段在橋梁施工中的質量控制,切實有效地實施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強制性工藝工序、標準。特制訂本鉆孔樁施工實施細則,明確橋梁樁基鉆孔樁作業的工藝流程、操作要點和相應的工藝標準,指導、規范樁基作業施工;為質量控制提供參考。2.編制依據2.1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2.2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 104152003 J 2862004 2.3新建時速200公里客貨共線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4】8號2.4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 104242003 J 28320042.5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鐵建設【2005
2、】160號2.6客貨共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 20320083.適用范圍本鉆孔樁施工實施細則適用于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ZNTJ-13標段所有鉆孔樁的施工工程。4.術語、定義鉆孔樁施工實施細則是施工單位現場施工鉆孔樁的操作性文件;由施工單位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編制;施工實施細則中的指標參數、不齊全或與設計、規范、驗標不一致時應以設計、規范、驗標文件為準。5.鉆孔樁工藝流程及技術要求5.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為:平整場地測量放線埋設護筒鉆孔第一次清孔鋼筋骨架的制作和吊放導管安裝第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5.2工藝流程平整場地鑿樁頭測定孔位挖埋護筒鉆機就位鉆 進制作護筒鉆頭調整中間檢查終 孔清 孔
3、測 孔安放鋼筋籠安放導管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挖泥漿池、沉淀池泥 漿 制 備泥漿循環、濾碴、補漿、測指標測孔深、泥漿比重、鉆進速度測孔深、孔徑、孔斜度注清水、換泥漿、測比重填表格、監理工程師簽字認可填表、監理工程師簽字認可檢查泥漿比重及沉渣厚度制作混凝土試件,測量混凝土面高度和導管埋深深度清理、檢查測孔深、孔徑鋼筋籠制作鉆孔樁施工工藝圖流程樁基檢測5.3施工要求5.3.1施工準備施工前根據墩臺位置及現場實際情況能使鉆機移動方便,鉆進時不偏沉,又利于材料運輸堆放,利于混凝土灌注等因素,合理布置,平整場地。鏟除表層松輕厚土,夯打密實。鉆孔場地在陡坡時,應挖成平坡。鉆孔場地在水渠中時,宜采用筑島法。島頂
4、面通常高出施工水位1.02.0m。筑島面積按鉆孔方法、設備大小等決定。 5.3.2施工工藝5.3.2.1平整場地在樁基施工前,將施工場地用建筑垃圾等硬化,把樁基位置墊平,用裝載機找平,使機械順利進場,并保證在施工中鉆機的穩定。5.3.2.2測量放線依據設計提供的導線點標高,在本橋附近埋設加密樁,布置三角控制網,控制本橋施工,導線測量符合三角網精度要求;水準測量采用紅黑尺,滿足四等水準測量要求。根據設置的三角網及樁位坐標圖,用全站儀放出每個樁孔的中心位置,然后用鋼尺復核各樁孔之間的平面距離。5.3.2.3埋設護筒鋼護筒在旱地或水中均可使用,筒壁厚度可根據鉆孔樁徑、埋深和埋設方法選定,一般鉆孔樁可
5、為4-12mm,必要時可根據孔徑、埋設方法和深度通過計算確定。護筒內徑比樁徑大40cm,護筒頂面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并高出施工地面0.5m,其高度尚應滿足孔內泥漿面高度的要求。采用機械開挖埋設護筒,護筒底部與土層相接處用粘土夯實,護筒外面也用粘土填滿、夯實,嚴防地表水順該處滲入。護筒頂面中心與設計樁位允許偏差不得大于5cm,傾斜度不得大于1。鉆進過程中要經常檢查護筒是否發生偏移和下沉,并要及時處理。5.3.2.4鉆機就位鉆機就位前,對鉆孔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進行檢查,包括主要機具設備的檢查和維修。鉆機就位時用方木墊平,底座和頂端應平穩,不得產生位移或沉陷。5.3.2.5鉆孔沖擊反循環破碎
6、入巖工藝的破碎機理是利用沖擊鉆頭對巖石進行較高頻率的沖擊,使巖石產生破碎,然后利用反循環排渣方式及時將破碎巖屑第一時間排出孔外。在沖擊鉆進過程中,關鍵是沖擊和吸渣量是否匹配,也是確保孔壁穩定正常鉆進最基本最重要條件。在鉆進過程中吸渣工作應根據鉆進地層和情況而定,不應過量汲渣以免造成孔壁失穩坍孔。發生埋鉆事故。另外,在沖擊過程中,必須經常檢查鋼絲繩的磨損情況以及轉向裝置的靈活性和連接的牢固性,以防磨斷或因轉向不靈而扭斷鋼絲繩,發生掉鉆事故。 鉆進時,采用小沖程開孔,進入正常鉆進狀態后,采用45m中大沖程,最大沖程不超過6m,鉆進過程中及時排碴。每個孔繪制地質剖面圖,并針對不同地質調整泥漿指標。鉆
7、孔中泥漿比重不宜大于:黏土、粉土為1.3;大漂石、卵石層為1.4;巖石為1.2。入孔泥漿粘度一般地層為1622s,松散易坍地層為1928s。經常注意地層變化,在地層變化處撈取碴樣,判斷地質類別,并與設計提供的地質剖面圖相對照,及時根據地質條件調整鉆進工藝。5.3.2.6成孔允許偏差表1 鉆孔樁鉆孔允許誤差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1孔徑不小于設計孔徑2孔深不小于設計孔深3孔位中心504傾斜度1%孔深5澆筑混凝土前樁底沉碴厚度摩擦樁300柱樁1005.3.2.7鋼筋籠制安5.3.2.7.1制作鋼筋籠制作在現場集中進行加工,按照圖紙制作,對配筋的種類、規格、根數、間距不得任意變更。鋼筋骨架的保護層厚
8、度可用焊接鋼筋或同強度等級混凝土旋轉墊塊,設置密度按豎向每隔2米設一道,每一道沿圓周布置4-6個。5.3.2.7.2安裝在孔深、孔徑、垂直度、孔底沉渣等成孔質量檢查合格,進行鋼筋籠的吊放。搬運過程應平起、平放,防止彎曲、變形。孔口鋼筋對接時(聲測管),在自然狀態下,上、下節籠子必須垂直,鋼筋平行排列,必要時須用測錘量測,后用卡尺卡牢主筋,并先全部點焊固定,保證垂直度,然后再逐一滿焊。焊縫長度、寬度、厚度及焊縫質量嚴格按規范及設計要求進行檢查。鋼筋籠下入孔內時,對準鉆孔中心,扶正保持垂直,然后徐徐放入。避免鋼筋籠碰撞孔壁,下至設計樁頂標高時,用吊筋將鋼筋籠固定在孔口枕木上。吊筋采用2根14鋼筋。
9、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10cm,底面偏差不大于10cm。5.3.2.8清孔鉆孔達到設計深度后,采用灌注樁孔徑檢測系統進行檢查,各項指標符合要求后立即進行清孔。旋轉鉆機清孔采用泥漿置換法。清孔應達到規范要求,即:孔內排出或抽出的泥漿手摸無23mm顆粒,泥漿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澆筑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摩擦樁不大于30cm,柱樁不大于10cm。嚴禁采用加深鉆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在清孔排渣時注意保持孔內水頭,防止坍塌。澆筑水下混凝土前,檢查沉渣厚度,沉渣厚度不符合要求時應進行二次清孔,必要時用高壓風沖射孔底沉淀物,清孔完成后立即澆筑水下混凝土。5.3.2.9安裝導管導
10、管內壁應光滑、圓順、內徑一致,接口嚴密,直徑一般應在2030cm。中間節長度宜為2m等長,底節可為4m,漏斗下可用1m長導管。導管使用前,應進行試拼和試壓,按自上而下順序編號。導管組裝后軸線偏差,不宜超過鉆孔深度的0.5%并不宜大于10cm;組裝時,連接螺栓的螺帽宜在上;試壓壓力宜為孔底靜水壓力的1.5倍。導管長度應按孔深、工作平臺的高度決定,導管距離孔底的深度控制在2540cm。導管吊入孔內時,應將橡膠圈或膠皮墊安放周正、嚴密,確保密封良好,在施工過程中應經常對橡膠圈或膠皮墊進行檢查,存在問題及時更換。5.3.2.10灌注水下混凝土水下混凝土攪拌前,要對進場的原材料進行報驗和試驗,合格后方可
11、施工。混凝土攪拌完成出場前,由拌合站試驗人員對混凝土的含氣量、坍落度、擴展度和溫度進行檢測,合格后方可出場;混凝土運至施工現場后,由現場試驗人員對到場的每車混凝土進行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灌注,不合格的混凝土堅決清除出場,不得使用。水下混凝土的坍落度應控制在180220mm,擴展度:初始560 mm、半小時530mm,含氣量3.05.0%。灌注水下混凝土前,用射風槍沖射孔底35min,將孔底沉淀物翻動上浮,射風的壓力比孔底壓力大0.05Mpa,最大限度地減小沉渣厚度。計算和控制首批封底混凝土數量,下落時有一定的沖擊能量,能把泥漿從導管中排出,并把導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中不小于1m并不宜大于3m。水下
12、混凝土灌注應連續進行,中途不得停頓,并盡量縮短拆除導管的間斷時間,每根樁的灌注時間不應太長,宜在8小時內灌注完成。在整個灌注過程中,及時提升導管,控制導管埋深,導管在混凝土埋深控制在26m之間。灌注時水下混凝土的澆筑面按高出樁頂設計高程50-100cm控制,以保證樁頂混凝土的質量。6勞動組織6.1勞動力組織方式采用工程隊組織模式。6.2施工人員應結合已經確定的施工方案、機械、人員組合、工期要求進行合理配置。表2 每個作業工地人員配備表負 責 人1人技術主管1人專兼職安全員1人工 班 長3人技術、質檢、測量及試驗人員4人機械工、普工13人其中負責人、工班長、技術人員、專兼職安全員必須由施工企業正
13、式職工擔任,并可根據工程情況適當配備若干勞務工人。7材料要求水泥:宜采用4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細骨料:級配合理、質地均勻堅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天然河砂。粗骨料:級配合理、粒形良好、質地均勻堅固、線脹系數小的潔凈碎石。水:應用自來水或不含有害物質的潔凈水。外加劑:外加劑的量應當由試驗確定。鋼筋:鋼筋的級別、直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有出廠證明書及復試報告。8設備機具配置表3 主要施工機械設備配置表機械種類機械數量沖擊鉆機1臺吊車1臺裝載機1臺灑水車1臺挖掘機1臺自卸汽車23臺9質量控制及檢驗9.1質量控制9.1.1護筒埋設護筒既保護孔口壁,又是鉆孔的導向,則護筒的垂直度要保證。為防止跑漿,護筒
14、周圍土要夯實,最好粘土封口。在上層土質較差時,將護筒加長至46m,提高護壁效果。在松散的雜填土層和流砂層成孔時,加大泥漿比重,增加粘度,以便形成較好的孔壁。9.1.2對泥漿要求一要控制泥漿的比重在1. 051. 15 之間,二要粘度在16s22s ,含砂率小于4 % ,定期測試穩定液的各項技術指標,出現問題及時解決。9.1.3對導管的要求導管在使用前必須作密封性檢查,接頭嚴密,不漏水、不漏漿。導管上料斗的體積,由樁徑、樁長和導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來確定,料斗體積應大些為好,確保首批澆筑混凝土的埋管深度。9.1.4澆筑混凝土的要求混凝土應連續澆筑,中間不得停頓。由于樁內混凝土不能振搗,主要靠混凝
15、土的自重壓密和混凝土的流動成型,必須控制好配合比、澆筑速度以確保混凝土的質量,隨時檢查混凝土的塌落度。由于混凝土澆筑到頂時殘留泥漿會與混凝土混合,則實際樁頂標高應比設計標高高0. 5m1.0m ,最后機械破樁頭處理。9.1.5、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樁頂不得偏低。9.2檢驗標準表4 鉆孔樁鉆孔允許偏差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1孔徑不小于設計孔徑2孔深摩擦樁不小于設計孔深柱樁不小于設計孔深,并進入設計土層3孔位中心偏心群樁504傾斜度1%5澆筑混凝土前樁底沉渣厚度摩擦樁200柱樁5010安全及環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0.1.1特殊工種值班人員應持證上崗。10.1.2鉆機、鉆具、起吊設備、卡具等
16、均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有專人進行檢查維修。10.1.3泥漿池周圍設置安全防護欄桿,并作醒目警示。10.1.4鋼筋籠、鉆具、導管的起吊或中途打梢應配備專用工具、卡具,不得隨意使用其它物件湊合。10.1.5凡不在施工的孔口,均張掛安全網或加蓋腳手板,防止人員或物件掉入孔內。10.1.6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穿好防滑鞋,不準穿高跟皮鞋、拖鞋進入施工現場。10.1.7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所有電器設備應符合施工現場安全用電規定。10.1.8施工用電要由專業電工接、拆,一機一閘。10.1.9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有關安全規章、規程、規定進行施工。10.2環保要求10.2.1嚴格遵守環境保護政策,為使環境得到保護,隨時準備按受政府有關環保機構工作人員的檢查。 10.2.2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除進行技術交底外,還要對施工人員進行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要求交底。10.2.3施工場地應經常保持工地清潔,控制揚塵,杜絕漏灑材料。10.2.4鉆孔樁鉆碴經風干后外運到棄土場處理,泥漿池內鉆碴撈出后經晾干后再外運。10.2.5外運土均要按要求做防護,不得沿途漏、灑,造成路面污染。10.2.6施工和生活中產生的廢棄物及時集中處理、運至指定地點棄置。10.2.7對施工及生活中產生的污水或廢水,集中處理,排放到污水排放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