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名稱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名稱交底內容:一、 路基施工安全技術交底1、 施工前,應邀請道路施工占地范圍內有關現況管線等地下設施的管理單位召開施工配合會,了解各種設施的狀況,核實位置,必要時應采取詳探措施,并研究、確認加固或遷移方案;詳探作業中,應采取措施使被探地下管線保持安全的狀態。2、 施工前應清理現場,清除各種障礙物,平整地面,滿足施工需要;施工現場使用的機具設備,使用前應檢查、試運轉,確認合格;施工中應定期檢查,保持正常 3、 對于路基下的墳坑和廢棄的水井、人防設施、地下管道等應在路基外封堵,并按技術規定及時處理,確認合格。4、 使用汽車,機動翻斗車運輸工具、材料時,應嚴格按照運輸車輛相關
2、安全技術交底要求操作。5、 施工中,應對道路范圍內的地下管線做周密計劃,合理安排,道路結構以下的管線應先行施工,不得互相干擾;施工中由于設計變更等原因,使路基范圍內的原地下管線等構筑物埋深較淺,作業中可能受到損壞時,應向監理工程師、設計單位和建設單位提出采取加固或遷移措施的要求,并辦理手續。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收人工程名稱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名稱交底內容:6、 路基地層中有水時,應將水排除疏干后,方可施工;道路擴建中,挖掘現況道路邊緣進行接茬處理時,不得影響現況道路的穩定。7、 路基施工中,在場地狹小、機械和車輛作業繁忙的地段應設專人指揮交通,保持人員、機械、車輛安全作業。8、 路基內,新建地下管線
3、等構筑物的溝槽回填完成,并驗收合格形成文件后,應及時進行路基施工。9、 使用手推車應符合下列要求:(1)運輸桿件材料時,應捆綁牢固。(2)裝土等散狀材料時,車應設擋板,運輸中不得遺灑;在坡道上運輸應緩慢行駛,控制速度,下坡前方不得有人。(3)路塹、溝槽邊卸料時,距塹、槽邊緣不得小于1m,車輪應擋掩牢固,槽下不得有人;卸土等散狀材料時,應待車輛擋板打開后,方可揚把卸料,嚴禁撒把。(4)操作人員在施工作業中應嚴格按操作人員安全技術交底的要求進行施工。10、采用土坡道運輸應符合下列要求:(1)坡道兩側邊坡必須穩定。(2)坡道應順直,不宜設彎道。(3)土體應穩定、堅實,表層宜硬化。(4)作業中應對坡道
4、采取防揚塵措施并維護、保持完好。 (5)坡道寬度應較運輸車輛寬1m以上,縱坡不宜陡于1:6。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收人工程名稱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名稱交底內容:11、填方前,應將原地表積水排干,淤泥、腐殖土、樹根、雜物等挖除,并整平原地面;清除淤泥前應探明淤泥性質和深度,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12、填土前,應根據工程規模、填土寬度和深度、地下管線等構筑物與現場環境狀況制定填土方案,確定現狀建(構)筑物、管線的改移和加固方法、填土方法和程序,并選擇適宜的土方整平和碾壓機械設備,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13、填土路基為土邊坡時,每側填土寬度應大于設計寬度50cm;碾壓高填土方時,應自路基邊緣向中央進行
5、,且與填土外側距離不得小于50cm。14、路基填土應在影響施工的現狀建(構)筑物和管線處理完畢、路基范圍內新建地下管線溝槽回填完畢后進行;運輸挖掘機械應根據運輸的機械質量、結構形式、運輸環境等選擇相應的平板拖車,制定運輸方案,采取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15、施工中使用推土機、壓路機、蛙式夯實機等施工機械時,應按照相關的施工機械安全技術交底的要求進行操作。16、路基外側為擋土墻時,應先施工擋土墻;混凝土或砌體砂漿強度達到設計規定后,墻后方可填土。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收人工程名稱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名稱交底內容:17、填方邊坡坡度應符合設計規定;填方破壞原排水系統時,應在填方前修筑新的排水系統,保持通暢。
6、18、填土地段的架空線路凈高應滿足施工要求。19、路基下有管線時,管頂以上50cm范圍內不得用壓路機碾壓;采用重型壓實機械壓實或有較重車輛在回填土上行駛時,管道頂部以上應有一定厚度的壓實回填土,其最小厚度應根據機械和車輛的質量與管道的設計承載力等情況,經計算確定。20、使用振動壓路機碾壓路基前,應對附近地上和地下建(構)筑物、管線可能造成的振動影響進行分析,確認安全。21、借土填筑路基時,取土場應符合下列要求:(1)取土場地宜選擇在空曠、遠離建(構)筑物、地勢較高,不積水且不影響原有排水系統功能的地方。(2)場地上有架空線時,應對線桿和拉線采取預留土臺等防護措施。土臺半徑應依線桿(拉線)結構、
7、埋入深度和土質而定:線桿不得小于1m;拉線不得小于1.5m,并應根據土質情況設土臺邊坡。土臺周圍應設安全標志。(3)需在建(構)筑物附近取土時,應對建(構)筑物采取安全技術措施,確認安全后方可取土;挖土邊坡應根據土質和挖土深度情況確定,邊坡應穩定;取土場周圍應設護欄。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收人工程名稱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名稱交底內容:二、 基層施工安全技術交底(一)一般要求1、 施工場地應堅實、平坦、無障礙物;路基經驗收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施工道路基層。2、 現場調轉推土機、平地機、壓路機等機械時,應設專人指揮;指揮人員應事先踏勘行駛道路,確認道路平坦、堅實、暢通;沿途的橋涵、便橋、地下管線等構筑
8、物應有足夠的承載力,能滿足機械通行的安全要求;架空線凈高應滿足機械通行要求,遇電力架空線時應符合施工用電安全技術交底具體要求;地面無障礙物。3、 材料運輸應符合路基工程土方運輸相關安全交底的要求使用手推車應符合下列要求: 1)運輸桿件材料時,應捆綁牢固。 2)裝土等散狀材料時,車應設擋板,運輸中不得遺灑。3)在坡道上運輸應緩慢行駛,控制速度,下坡前方不得有人。4)卸土等散狀材料時,應待車輛擋板打開后,方可揚把卸料,嚴禁撒把。5)路塹、溝槽邊卸料時,距塹、槽邊緣不得小于1m,車輪應擋掩牢固,槽下方不得有人。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收人工程名稱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名稱交底內容:(二)材料拌和施工要求1、在城
9、區、居民區、鄉鎮、村莊、機關、學校、企業、事業等單位及其附近施工,不得在現場拌和石灰土、水泥土、石灰粉煤灰等類混合料。2、石灰土類結構道路,現場需使用石灰時,對石灰的選擇、堆放、消解應符合下列要求: 1)所用石灰宜為袋裝磨細生石灰。 2)需消解的生石灰應堆放于遠離居民區、莊稼和易燃物的空曠場地,周圍應設護欄,不得堆放在路上 3)作業人員應按規定佩戴勞動保護用品。 4)施工中應采取環保、文明施工措施。5)裝運散狀石灰不宜在大風天氣進行。 6)需采用塊狀石灰時應符合下列要求:在灰堆內消解石灰,腳下必須墊木板。 向灰堆插水管時,嚴禁噴水花管對向人。消解石灰時,不得在浸水的同時邊投料、邊翻拌,人員不得
10、觸及正在消解的石灰。作業人員應站在上風向操作,并應采取防揚塵措施。炎熱天氣宜早、晚作業。3、現場需人工拌和石灰土、水泥土應符合下列要求:1)作業中,應由作業組長統一指揮,作業人員應協調一致。2)拌和作業應在較堅硬的場地上進行;作業人員之間應保持1m以上的安全距離。3)攤鋪、拌和石灰、水泥應輕拌、輕翻,嚴禁揚撒。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收人工程名稱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名稱交底內容:4) 五級以上(含)風力不得施工;作業人員應站在上風向。4、使用機械拌石灰土、水泥土應符合下列要求:1)非施工人員嚴禁進入拌和現場。2)拌和過程中,嚴禁機械急轉彎或原地轉向或倒行作業。 3)機械發生故障必須停機后,方可檢修。4)
11、拌和機運轉過程中,嚴禁人員觸摸傳動機構。5)瀝青碎石基層施工時,應符合熱拌瀝青混合料面層施工安全技術交底要求。6)作業后,機械應停放在平坦、堅實的場地,不得停置于臨邊、低洼、坡度較大處。停放后必須熄火、制動。 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收人工程名稱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名稱交底內容:三、 面層施工安全技術交底1、 特殊情況下,由于條件限制,現場需明火熬制瀝青時,應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并應經主管部門批準,并形成文件;用火前應進行用火申報,經現場消防管理人員檢查、驗收,確認消防措施落實并簽發用火證后,方可熬制瀝青。 2、 灑布機作業必須由專人指揮;作業前,指揮人員應檢查現場作業路段,確認檢查井蓋蓋牢、人員和其
12、他施工機械撤出作業路段后,方可向灑布機操作工發出作業指令。 3、 現場使用瀝青宜由有資質的生產企業配制的合格產品;需現場熬制時,應嚴格按照經主管部門批準的專項安全技術措施的要求進行操作。4、 施工前應根據施工現場條件,確定瀝青混合料運輸和場內調動路線;運輸道路應堅實、平整,寬度不宜小于5m。5、 凡患有結膜炎、皮膚病和對瀝青過敏反應者不宜從事瀝青作業。6、 施工區域應設專人值守,非施工人員嚴禁入內;施工人員應按規定佩戴工作服、手套、鞋等勞動保護用品。 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收人工程名稱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名稱交底內容:7、 瀝青噴灑前,必須對檢查井、閘井、雨水口采取覆蓋等安全防護措施;瀝青灑布前應進行
13、試噴,確認合格;試噴時,油嘴前方3m內不得有人。 8、 人工裝卸桶裝瀝青運輸車應符合下列要求:(1)運輸車輛應停放在平坡地段制動,并設方木擋掩牢固。(2)瀝青桶在跳板上滾動時,應由專人指揮;瀝青桶兩端應系控制繩,收放兩端控制繩時,應緩慢、同步進行;跳板應有足夠的強度,坡度不得過陡。(3)發現瀝青桶泄漏,必須堵嚴后,方可搬運。9、 在道路上灑布透層油、粘層油應使用專用灑布機作業。10、 采用液態瀝青車運送液態瀝青時應符合下列要求:(1)向儲油罐注入瀝青,當浮標指示達到允許值最大容量時,應及時停止注入;用泵抽熱瀝青進出油罐時,作業人員應避開。(2)滿載運行時,遇有彎道、下坡應提前減速,不得緊急制動
14、;油罐裝載不滿時,應始終保持中速行駛。11、 塊狀瀝青搬運宜在夜間和陰天,并應避開炎熱時段;搬動時宜采用小型機械裝卸,不宜直接用手裝運。12、 人工運送液態瀝青時,裝油量不得超過容器容積的2/3。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收人工程名稱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名稱交底內容:13、 瀝青灑布時,施工人員應位于瀝青灑布機的上風向,并宜距噴灑邊緣2m以外。 14、 吊裝桶裝瀝青時應符合下列要求:(1)吊裝作業應設專人指揮,吊臂旋轉范圍內嚴禁有人,瀝青桶的吊裝應綁扎牢固。(2)吊起的瀝青桶不得從運輸車輛的駕駛室上方越過、不得碰撞車體。(3)瀝青桶落地放穩后,作業人員方可靠近摘卸吊繩。15、 六級(含)以上風力時,不得進
15、行瀝青灑布作業;透層油噴灑后應及時撒布石屑。16、 明火預熱桶裝瀝青應符合下列要求:(1)預熱前必須打開瀝青桶的大小孔蓋,遇僅一個孔蓋時,必須在其相對方向另開一孔;桶內有積水,必須排除。(2)加熱時必須用微火,嚴禁猛火。(3)發現瀝青從桶的砂眼中噴出,應在桶外側面以濕泥堵封,不得直接用手堵封。(4)加熱中發現瀝青桶孔口堵塞時,操作人員必須站在側面用熱鋼釬疏通。(5)瀝青匯集槽應支搭牢固;流向瀝青鍋的通道應暢通。17、 混合料攤鋪施工安全要求:(1)各種作業機械、車輛應按規定路線行駛,有序作業;瀝青混合料攤鋪過程中,應由作業組長統一指揮,協調作業人員、機械、車輛之間的相互配合關系。技術負責人交底
16、人接收人工程名稱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名稱交底內容:(2)粘在車槽上的混合料應在車下使用長柄工具清除,不得在車槽頂升時,上車清除。 (3)指揮人員應隨時檢查車輛周圍情況,確認安全后,方可向車輛操作工發出行駛、卸料指令;瀝青混合料運輸車輛在現場路段上行駛、卸車時,必須由專人指揮。(4)特殊情況下,由于條件限制,現場需使用加熱工具的火箱應符合下列要求: 1)用火前必須申報,經現場消防管理人員檢查、驗收,確認消防措施落實并簽發用火證后,方可用火。 2)火箱應遠離易燃、易爆物品10m以上;與施工用柴油桶距離不得小于5m。 3)嚴禁火箱設置在架空線路下方;火箱應設專人管理,作業結束必須及時熄火。 (5)機械攤
17、鋪應符合下列要求: 1)攤鋪路段的上方有架空線路時,其凈空應滿足攤鋪機和運輸車輛卸料的要求,機械應與架空線路保持安全距離。 2)瀝青混凝土攤鋪作業,應由專人指揮;機械行駛前,指揮人員應檢查周圍環境,確認前后方無人和障礙后,方可向機械操作工發出行駛信號;機械行駛前應鳴笛示警。 3)瀝青混合料運輸車向攤鋪機倒車靠近過程中,車輛和機械之間嚴禁有人。 4)瀝青混凝土攤鋪機運行中,現場人員不得攀登機械,嚴禁觸摸機械的傳動機構。 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收人工程名稱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名稱交底內容:5) 清洗攤鋪機的料斗螺旋輸送器必須使用工具;清洗時必須停機,嚴禁煙火。 6)攤鋪機運行中,禁止對機械進行維護、保養工
18、作。 須站在側面用熱鋼釬疏通。(6) 瀝青匯集槽應支搭牢固;流向瀝青鍋的通道應暢通。18、 混合料攤鋪施工安全要求:(1)各種作業機械、車輛應按規定路線行駛,有序作業;瀝青混合料攤鋪過程中,應由作業組長統一指揮,協調作業人員、機械、車輛之間的相互配合關系。(2)粘在車槽上的混合料應在車下使用長柄工具清除,不得在車槽頂升時,上車清除。(3)指揮人員應隨時檢查車輛周圍情況,確認安全后,方可向車輛操作工發出行駛、卸料指令;瀝青混合料運輸車輛在現場路段上行駛、卸車時,必須由專人指揮。(4)特殊情況下,由于條件限制,現場需使用加熱工具的火箱應符合下列要求: 1)用火前必須申報,經現場消防管理人員檢查、驗
19、收,確認消防措施落實并簽發用火證后,方可用火。 2)火箱應遠離易燃、易爆物品10m以上;與施工用柴油桶距離不得小于5m。 3)嚴禁火箱設置在架空線路下方;火箱應設專人管理,作業結束必須及時熄火。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收人工程名稱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名稱交底內容:(5)機械攤鋪應符合下列要求: 1)攤鋪路段的上方有架空線路時,其凈空應滿足攤鋪機和運輸車輛卸料的要求,機械應與架空線路保持安全距離。 2)瀝青混凝土攤鋪作業,應由專人指揮;機械行駛前,指揮人員應檢查周圍環境,確認前后方無人和障礙后,方可向機械操作工發出行駛信號;機械行駛前應鳴笛示警。 3)瀝青混合料運輸車向攤鋪機倒車靠近過程中,車輛和機械之間嚴禁有人。 4)瀝青混凝土攤鋪機運行中,現場人員不得攀登機械,嚴禁觸摸機械的傳動機構。 5)清洗攤鋪機的料斗螺旋輸送器必須使用工具;清洗時必須停機,嚴禁煙火。 6)攤鋪機運行中,禁止對機械進行維護、保養工作。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