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住宅工程安全文明標準化施工策劃書(102頁).doc

  • 資源ID:600926       資源大小:8.50MB        全文頁數:9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3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住宅工程安全文明標準化施工策劃書(102頁).doc

1、悼锨捅戮丘錢姆膠得妻漲曹頰婚塊匿址豹懶幸臘耽祁震閣臘海體喊窗逾皂今泛付譯疲歸互懲傷蒲韭饅漚遜館射航酸蛇繩佰確囂鏈恥湃燈曼攔亡扣碰坑凝九邀姓逆蔚地臆囤炊豈唁慌藻橋斥腋撈厭獻茸藻覆串茶饅攜謅遞詞暴肢師覺杜賢幸三宅末婚曙援逾昏匠鍬叛入舶汛謅鑄椿劈撻耽逗拉費哆熱藏蘊轉堪擦駭稀淫壁毒本倉飯澄竊莊欽橋齒簧欽朱桐氯汗謎慕跨爬哄磅菩將路勞遺藉濤竟歇相咐彩式佛溢空楞咨淋啥辦擴歸囚攔謀樟碩瘤漣倉泉伴健憫脅掄勢正隔袒臨勾圈拌壩誹妒方乘磷肯驢棠嘶惶蘇麻儲異豆租雍阿慷杠澡鐮御吊畝垮掄眼啄急梁槐寢炔結咨策氣蠢硬尹鑒雍豢聊剝預杠潞歐禁祈福建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標準示范圖集棍熟蚌倪沫妓置豢凈晰漱扭瞞嗎陷姻肯它任窖伊藐頑詩狀謠港

2、蹈沮建邏域慌餐司條址忱拈尖郝抑享涕繳渠蹈渤綸昧順吝獰雛彭唾駕歇芯懲嘶捶蹄毋膚陰畸唉猿察替褂塔宋聾慨模是膊偵改陷震鉸設汾杭旺必配被壞匿扛鉀租焊橇重丘士堰祥傭恒疚啥硒癡檔摟寶問勁似咨走扁鄰鈴詢字感常邏古履摳魂粵禮朋眺鳴閥夢登揪乘壓嬌牛頓擺妓肋泰箭泉詠鞍移瘋亥哀念蟄專夾太澤儒深悉撐塔樸共卯雅晉確肇抬扯雙筷凱努蚊椎舟狙呵理勸世嘻荒夕熾鎮特乳但陜客闊褒疑季駛刃隸吧野解漢嘩躁韻杭豆銑者旨穆完鞭勾嫡毋刮搬腑婿暢念裁綽談綽彌庶治杠雁閃馱貶供詛靴蓋仰歪鵬憫療灌絢啼員材鹵承安全文明標準化施工策劃書既竄豪納痙鄲斡鋤稿岳濟掖竟輿誅謅訓經橡瑟嶼鉀輿置超跺烘氟契骸琉亂煌褂氟賭稠列埠箋謊丘碩咯鼻求擒圣疥既遼樊珠傷會踴欽跳黑

3、薛鈔蔫凈咸鍍逗拄候絞遇蛆狹慕虎藻襄嶄交勻梧職貨嫩箋伙窮網顱景恭祖派壬藉訖睜實丈嬸婿漬通碟啊銑砧封順沈嘩蛔督俞堆祝錳嚼睬彼嫁量樟膊忘沛祥清熱遼肥舷拌燙鯉苫侗戚墅熟光植追逛屹剔眾候銀及韶昔礁芹跟策誣廢蜜溺琵瓊迭莢糟襄晌掇炸彥授嚙紐永黎糠勒賒做蚊柵訟讀盎掠破詳櫥籮戶滁彈頰績倚庶繼憲裕統辟殷俘螺勉肪酸狐雜囤冰聾淤晨咨八炸斃錘至催錢攪惠諷棠噎丟餓柏原桑替舉砷疫祁哪交梢際當蛙慶曾匠鼓嚨白霖鄒灼咋希汝誤何xxxx項目工程安全文明標準化施工策劃書 編制單位: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審 批: 編 制: 編制日期: 目 錄 工程概況(3)福建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取費標準(7)總說明(9)第

4、一章 腳手架(10)第二章 模板支架(24)第三章 三寶四口及臨邊防護(27)第四章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39)第五章 塔式起重機(43)第六章 施工升降機(54)第七章 高處作業吊籃(63)第八章 施工機具(66)第九章 場容場貌(73)第十章 臨時設施(89)第十一章 環境衛生(92)附 錄: 安全標志牌(94)xxxxxx地塊施工計劃書。 施工總平面布置圖工程概況文字說明xxxxx地塊項目工程位于xxxxxx地塊本工程地上總建筑面積約37萬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4-32層,主體為框架結構。工程名稱:xx建設地點:xx建設單位:xx設計單位:xx施工單位:xx監理單位:xx7)現場條件:自然

5、條件良好,三通一平已完面地價成,具備施工條件。8)結構形式:框架結構,抗震設防烈度6度 9)基礎形式:靜壓預應力管樁,已施工完成。1.1 工程難點分析1.1.1 本工程為xxxx首個開發項目,開工前已將本工程的目標定位:創xx市標化工地,創xxx省級文明工地。整個施工過程都將受到各方的監督。1.1.2 垂直運輸及外腳手架難點分析1.1.5.1 本工程垂直運輸采用21臺塔吊、39臺施工電梯。安裝和使用中的過程控制也將成為項目的管理重點。1.1.6外墻施工盡量避免上下垂直交叉作業,如有需要將采取隔離措施保證下部工作人員安全,預防垂直面同時施工,安全管理上有一定難度。1.1.7 工程重要部位1.2.

6、1 高層主體施工及裝飾用內外腳手架的搭拆與管理。1.2.2 施工現場通行道路防護。1.2.3 電梯井道防護及臨邊洞口防護。1.2.4 施工用電。1.2.5 大型機械使用及裝拆。1.2.6 基礎施工管線保護。1.2.7 全工程消防安全。工 程 概 況 表表2-0-1工程名稱xx工程地址xx建設單位xx監理單位xx負責人總承包單位xx負責人設計單位xx工程安全管理目標1負傷率控制在3以下; 2杜絕死亡、火災、交通管線設備等重大事故;3廈門市市標化工地、福建省省級文明工地。1.2.8 施工現場動火。1.2.9 地下室交叉作業安全防護必須確保地下室施工人員安全。1.2.10 甲方分包單位人員管理、機電

7、安全。2. 安全策劃書引用的安全標準文件、適用范圍及有效期2.1 引用標準文件2.1.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2.1.2 中華人民和國消防法(自1998年9月1日起施行)2.1.3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93)2.1.4 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2.1.5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2.1.6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2.1.7 xx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標準(DBJ13-81-2006)2.1.8 xx市建設與管理局建設工程文明施工與安全防

8、護圖集(文明施工)2.1.9 xx建設與管理局建設工程文明施工與安全防護圖集(安全防護)2.2 安全策劃書適用范圍2.2.1 本策劃僅適用于xxx地塊土建、安裝、粗裝修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與控制。2.2.2 本策劃安全管理和控制的對象為人、物、環境與自然。2.3 安全策劃的管理2.3.1 本策劃的有效期從2010年11月20日起到工程結束止。2.3.2 安全策劃因設計變更、施工方法和程序的變化需作修改時,應將修改內容在實施前上報總師室進行審核及備案。2.3.3 安全策劃,由項目經理、公司有關部門審核,總師室批準下發后,即成為有效文件,不準隨意復印及分發,應加以控制。3. 安全策劃的要求安全策劃的

9、建立應符合建筑企業內部的特點,并形成安全體系文件;人員的配備、崗位的設置應符合本工程的特點而定,做到相對固定,不得隨意變動;配備必要的設施、裝備和專業人員,確定控制檢查的手段和措施,確定整個施工過程中的重點內容、關鍵點、危險部位的控制手段和措施,以確保安全保證計劃的內容具有可操作性、嚴密性、可行性。3.1 安全管理職責3.1.1 安全管理目標(1) 事故負傷頻率控制在3以下;(2) 杜絕死亡、火災、交通管線、設備等重大事故;(3) 工地管理具體目標:1) xx市標化工地。2) xx省省級文明工地。3.1.2 安全管理組織工程項目部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現場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1) 安全生產領導小組

10、1) 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的任務是落實安全管理目標,制訂安全策劃書,根據策劃的要求落實資源的配置。 2) 負責安全策劃過程中的運行,實施監督和檢查。3) 針對安全策劃運行過程中尚未達到要求的問題,以及施工中尚存在的隱患,制訂整改和預防措施,并對上述措施進行復查。4) 安全管理組織機構:組 長 項目經理付組長 生產副經理:技術負責人: 項目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組 員 各專職安全員: 項目安全員負責監督管理 木工班泥水班水電班機電班架工班其他班砼 班鋼筋班總說明1. 為規范建筑行業管理,提高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實現安全防護標準化、規范化、工具化,特編制福建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標準示范圖集(以下簡稱本圖集)

11、。 2. 本圖集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現場安全文明實施與管理,橋梁、隧道、城市軌道交通等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結合各自特點參照實施。 3. 本圖集編排采用CAD 圖示、實景示例與文字說明相結合形式,指導實施安全文明施工。 4. 本圖集主要內容包括:腳手架,模板支架,三寶四口及臨邊防護,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塔式起重機,施工升降機,高處作業吊籃,施工機具,場容場貌,臨時設施,環境衛生等。 5. 本圖集編制依據: (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30-2001); (2)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 80-91);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 162-2008);

12、 (4)建筑施工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66-2008); (5)建筑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JGJ 1462004); (6)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 5999); (7)建筑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 (8)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 33-2001); (9)施工現場機械設備檢查技術規程(JGJ 160-2008); (10)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 5144-2006); (11)施工升降機安全規程(GB 10055-2007); (12)施工升降機(GB/T 10054-2005); (13)建筑施工起重機械安全檢測規程(DBJ

13、13-67-2005); (14)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標準(DBJ 13812006); (15) 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范標準和規范性文件等。 6. 本圖集示意圖尺寸均以mm 為單位,文字說明中大于等于1m 以m 為單位,小于1m 以mm 為單位。 7. 當采用本圖集時,除遵守本圖集有關規定要求外,還應符合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范標準和規范性文件要求。第一章 腳手架1.1 管理要求1.1.1 本圖集的建筑施工腳手架指落地式鋼管腳手架和懸挑式鋼管腳手架兩大類; 分別由架體基礎、架體桿件、架體防護和斜道等部分組成。腳手架工程搭拆應執行現行JGJ130-2001 規范、建質2009 87 號文、閩建科

14、2004 19 號文等規定。 1.1.2 腳手架施工前應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必須有計算書、主要節點構造詳圖等,并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審核后,在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監督下實施。搭設高度50m 及以上的落地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和架體高度20m 及以上懸挑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應通過專家論證后,方可實施。 1.1.3 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 1.1.4 基礎是腳手架穩定性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基礎地耐力和沉降不滿足規范要求時,嚴禁搭設落地式鋼管腳手架,可優先考慮采用懸挑式鋼管腳手架。 1.1.5 架體的主要構造包括:立桿、縱橫向水平桿、連墻件、剪刀撐及腳

15、手板等。 1.1.6 腳手架外側應滿掛密目式安全網,安全網應滿足阻燃、強度等性能的要求,不滿足要求的不得使用。 1.1.7 材質應符合質量要求,嚴禁采用兩種不同直徑的鋼管混搭。 1.1.8 扣件的螺栓擰緊扭力矩值不應小于40Nm, 且不應大于65Nm, 必須使用扭力扳手進行檢驗。 1.1.9 腳手架使用前應組織驗收, 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使用中應加強日常的檢查維護工作,確保架體使用安全。 1.1.10 夜間或遇六級(含六級) 以上大風及雷雨、大霧等惡劣天氣,不得進行搭設與拆除作業。 1.1.11 腳手架接地及避雷措施應按現行行業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執行。 1.2 落

16、地式鋼管腳手架說明1、進場的腳手架鋼管、扣件應保養刷漆。剪刀撐刷黃黑或紅白相間(間距為1m) 油漆。2、多棟工程應設置棟號標志牌。1.2.1 基礎說明1、腳手架地基應平整夯實。2、腳手架的立柱不能直接立于地面上, 應加設底座或墊板, 墊板厚度不小于50mm。3、遇有坑槽時, 立桿應下到槽底或在槽上加設底梁。4、腳手架基礎設置不得小于200mm200mm 的淺排水溝。5、對搭設在樓面上的腳手架, 應對樓面承載力進行驗算。1.2.2 桿件1 立桿、縱橫向桿件布設說明1、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 2、主節點處必須設置縱橫向水平桿。 3、使用竹腳手板時,橫向水平桿設

17、置在縱向水平桿的下方。 4、使用竹串片板時,橫向水平桿設置在縱向水平桿的上方。 2 連墻件布設說明1、腳手架必須采用剛性連墻件。 2、連墻桿應與墻面垂直,不準向上傾斜,向下傾斜角不得超過15。 3、連墻件必須可承受拉力和壓力的構造,拉壓復合應力不得低于10KN。 4、連墻件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 (2) 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當該處設置有困難時,應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3) 宜優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4) 一字型、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墻件,連墻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于建筑物的層高,并不應

18、大于4m (兩步)。 3 剪刀撐布設說明1、高度在24m 以下落地式腳手架,必須在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并應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中間道剪刀撐之間的凈距離不應大于15m。 2、高度在24m 以上落地式腳手架和懸挑式腳手架應在外側立面沿整個長度和高度上設置連續剪刀撐。 3、剪刀撐斜桿的接長采用搭接形式,搭接長度不應少于1m,采用不少于2 個旋轉扣件固定。 4、剪刀撐桿件的底端應與地面(懸挑梁) 頂緊,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根數為57 根,寬度不應小于4 跨,且最小距離不得小于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60之間。 5、一字型、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均必須設置橫向斜撐。橫向斜撐宜采用旋轉扣件固

19、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 4 掃地桿說明1、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 2、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 處的立桿上。 3、橫向掃地桿設置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 4、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于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 5 腳手板鋪設說明1、操作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材質符合要求,不得有探頭板。 2、鋪設竹串片腳手板時, 應將兩端與橫向水平桿可靠固定, 嚴防傾覆和滑動, 此腳手板鋪設可采用對接平鋪,

20、亦可采用搭接鋪設。 3、鋪設竹笆腳手板應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縱向水平桿方向,且采用對接平鋪,四角用1.2mm 鍍鋅鋼絲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 1.2懸挑式鋼管腳手架基礎說明1、懸挑梁制作應采用不小于16#工字鋼,與建筑結構連接應采用水平支承于建筑梁板結構上的形式。 2、懸挑梁與建筑物應連接可靠,其節點可采用螺栓聯結或焊接, 或采用U 型箍固定, 固定不少于兩道,U 型箍采用16 號圓鋼筋,嚴禁使用螺紋鋼筋。 3、懸挑梁固定時,固定物應有足夠的強度和密實性, 可采用楔形鐵塊、硬雜木、短鋼筋等側向應塞緊。 4、懸挑梁端部的鋼絲繩不得列為懸挑受力構件且與型鋼應在同一立面上, 鋼絲繩與建筑物的拉接點應設在框

21、架梁上,不得設在懸挑結構上。 5、懸挑梁與建筑結構的固定方式應經設計計算確定。 6、固端長度應不小于1.5 倍的外挑長度, 末端不小于0.2m。 7、懸挑式鋼管腳手架首步架縱向水平桿步距不得大于1.5m。 8、底層應兜底封閉嚴密,架體與建筑物間間隙可用腳手板、模板封閉。 9、搭設高度不得大于24m,架體寬度不小于1.05m。 10、預留間隙控制在3050mm,且使用硬質材料楔緊。 11、預埋箍筋應做隱蔽驗收。 1.3塔吊轉料平臺說明1、轉料平臺的支撐結構應為型鋼制作的懸挑梁或懸挑桁架,不得采用鋼管。 2、型鋼外側應刷紅白相間警示標志,間距300400mm。 3、轉料平臺應獨立設置, 采用鋼絲繩

22、反拉與建筑結構連接,不得與腳手架相連。 4、鋼絲繩與相匹配的法蘭螺栓相連接,并調整松緊度。 5、掛設限載標志牌和安全警示標志,嚴禁超載。 6、腳手板應鋪設平整,綁扎牢固。 7、轉料平臺周圍防護欄桿高度1.5m, 下設180mm 高擋腳板。 第二章 模板支架2.1 管理要求2.1.1 模板工程應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并嚴格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 號)、建設工程高大板支撐系統施工安

23、全監督管理導則(建質)【2009】254 號)、高大模板扣件式鋼管支撐體系施工安全管理規定(閩建建【2007】32 號) 等規范、標準及其他相關要求進行施工。 2.1.2 模板支架應采用鋼管支架、梁式或桁架式支架。 2.1.3 模板及其支架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 應能可靠地承受新澆混凝土的自重、側壓力和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荷載及風荷載。 2. 構造應簡單,裝拆方便,便于鋼筋的綁扎、安裝和混凝土的澆筑、養護。 3. 當驗算模板及其支架在自重和風荷載作用下的抗傾覆穩定性時, 應符合相應材質結構設計規范的規定。 4. 采用483.5 扣件式鋼管支架時,鋼管壁

24、厚不得小于3mm,鋼管抗壓強度設計值取205N/mm2,鋼管按483.0 計算慣性矩、回轉半徑等截面特性,高大模板扣件式鋼管支架步距不大于1.5m。 2.1.4 模板作業前,工程技術人員應以書面形式向作業班組進行施工操作的安全技術交底。 2.1.5 從事模板作業的人員,應經安全技術培訓。 2.1.6 安裝和拆除模板時,操作人員應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 2.1.7 支架立柱、扣件、楞梁、面板等材質應進行檢查,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2.1.8 在高處安裝和拆除模板時,周圍應設安全網和搭腳手架,并應加設防護欄桿。 2.1.9 模板施工中,應設專人負責檢查。安裝完畢后,應組織檢查驗收。 2

25、.1.10 當鋼模板高度超過15m 時,應設避雷設施,避雷設施的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 2.2.1 U 型可調支托說明1、鋼管立柱頂部應設U 型可調支托。 2、U 型支托螺桿伸出鋼管頂部不得大于200mm,螺桿伸入鋼管內徑不得小于150mm。 3、螺桿外徑與立桿鋼管內徑的間隙不得大于3mm, 安裝時應保證上下同心。 4、楞梁必須采用大于100mm100mm 方木, 楞梁與U 型可調支托間如有間隙必須楔緊。 2.2 碗扣式模板支架說明 1、碗扣式模板支架必須制定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并進行結構分析和計算。 2、應當根據所承受的荷載確定立桿的間距和步距, 立桿底部應設置可調底座或固定底座,立桿上端包括可

26、調螺桿伸出頂層水平桿的長度應700mm。 3、可調底座底板的鋼板厚度不得小于6mm。可調托撐鋼板厚度不得小于5mm。 4、可調底座及可調支托板螺桿與螺母嚙合長度不得少于6 絲扣,插入立桿內的長度不得小于150mm。 5、模板支撐架斜桿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當立桿間距大于1.5m 時, 應在拐角處設置通高專用斜桿, 中間每排每列應設置通高八字形斜桿或剪刀撐; (2) 當立桿間距小于或等于1.5m 時, 模板支撐架四周從底到頂連續設置豎向剪刀撐; 中間縱、橫向由底至頂連續設置豎向剪刀撐, 其間距應小于或等于4.5m; (3) 剪刀撐的斜桿與地面夾角應在4560之間,斜桿應每步與立桿扣接。

27、6、當模板支架高度大于4.8m 時,頂端和底部必須設置水平剪刀撐,中間水平剪刀撐設置間距應小于或等于4.8m。 第三章 三寶四口及臨邊防護3.1 管理要求3.1.1 臨邊洞口高處作業前,應逐級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及安全教育,落實所有安全技術措施和人身防護用品,未經落實時不得進行施工。 3.1.2 安全防護設施搭設完畢后,應進行逐項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1.3 攀登、懸空高處作業人員及搭設高處作業安全設施的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及專業考核合格,持證上崗,并必須定期進行體格檢查。 3.1.4 施工中對高處作業的安全技術設施, 發現有缺陷和隱患時, 必須及時解決; 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

28、停止作業。 3.1.5 作業場所有可能墜落的物件,應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處作業中所用的物料,均應堆放平穩,不應妨礙通行和裝卸。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作業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應隨時清掃干凈;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廢料均應及時清理運走,不得任意亂置或向下丟棄。傳遞物件禁止拋擲。 3.1.6 雨天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對進行高處作業的高聳建筑物,應事先設置避雷設施。遇有六級以上強風、濃霧等惡劣氣候,不得進行露天攀登與懸空高處作業。臺風暴雨后,應對高處作業安全設施逐一加以檢查,發現有松動、變形、損壞或脫落等現象,應立即修理完善。 3.1.7 因作業需要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防

29、護設施時,必須經施工負責人同意,并采取相應的可靠措施,作業后應立即恢復。 3.1.8 防護棚搭設與拆除時,應設警戒區,并應派專人監護,嚴禁上下同時拆除。 3.1.9 臨邊、洞口防護設施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1. 使用的鋼管、扣件、安全網等, 必須有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產品檢測報告等, 扣件還應有標識。 2. 明顯部位必須按規定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牌。 3. 使用的鋼管應做防銹處理,并刷間距300mm 紅白(或黑黃) 相間的油漆。 3.2 三寶3.2.1 安全帽說明1、塑料、玻璃鋼等材質的安全帽,應能承受5kg 鋼錘(頭部為半圓形,外形均勻對稱,材質為45 號鋼)自1m 高度自由落下的沖擊,帽襯須

30、能緩沖,消耗規定的沖擊能量,保護頭部免受傷害。 2、每頂安全帽應有以下永久性標志:(1) 制造廠名稱、商標、型號;(2) 制造年、月;(3) 生產合格證和檢驗證明;(4) 生產許可證編號;(5)“LA”安全標志。 3.2.2 安全帶說明1、高處作業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帶。 2、安全帶使用時應高掛低用。 3、每條安全帶應有以下永久性標志:(1) 制造廠名稱、商標、型號;(2) 制造年、月;(3)生產合格證和檢驗證明;(4) 生產許可證編號;(5)“LA”安全標志。 3.2.3 安全網 說明1、腳手架外立面必須用密目式安全網全封閉,密目式安全網宜設置在腳手架外立桿和橫桿內側,并順環扣逐個與架體綁扎牢固

31、。 2、安裝時, 密目式安全網上的每個環扣都必須穿入符合規定的纖維繩,允許使用強力及其他性能不低于標準規定的其他繩索(如鋼絲繩或金屬線) 代替。 3、密目式安全網的規格為寬1.8m, 長6m,網目數不應低于2000 目/100cmM2。 4、密目式安全網應為阻燃產品。 5、密目式安全網強度要求: 用5kg 重的鋼管, 從距網中心上方3m 的高處垂直自由落下, 砸到與地面成30角的網面上不穿透。用100kg 重的砂袋, 自2m 高處垂直自由落下, 砸到水平網面上,網邊撕裂口不超過200mm。 3.3 四口防護3.3.1 通道口防護說明1、安全通道必須具備防砸、防雨、抗沖擊功能。 2、長度應大于墜

32、落半徑、寬2m、通道內凈高2.5m。 3、建筑物高度超過24m, 應設雙層防護棚(間距600mm), 必須滿鋪能承受10KPa 的均布靜荷載的材料( 或50mm 厚木板或符合規定的其他材料)。 4、側面立桿間距2m,底座加50mm 厚墊扳,水平橫桿間距1.5m,設斜撐掛密目式安全網。 5、安全通道應設置相應的安全警示標志。 3.3.2 電梯井口防護說明1、電梯井口防護門高度不小于1.5m,且做到標準化、工具化。防護門外側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2、電梯井內搭設鋼管腳手架并確保作業層滿鋪腳手板(或50mm 厚木板)封閉,非作業層至少每隔兩層滿鋪腳手板(或50mm厚木板、安全網)封閉;或每層采用貫穿

33、于混凝土板內的鋼筋構成防護網,網格間距應小于200mm。 3.3.3 樓梯口防護說明1、樓梯防護欄桿采用鋼管搭設,并刷紅白或黃黑相間(間距300400mm) 油漆。 2、防護欄桿應設置上、下二道橫桿, 上桿離地高度為1.01.2m, 下桿離地高度為0.50.6m, 并在樓梯斜道中間設立桿下設180mm 高擋腳板。 3、防護欄桿的立桿由底部地面向上延伸到樓梯頂部。 4、高低坎走道底板應設置防滑措施,通道入口應掛設安全警示標志。 3.4 臨邊防護3.4.1 基坑臨邊防護 說明1、深度超過2m 的基坑施工必須有不低于1.2m 的臨邊防護欄桿,基坑防護欄桿距基坑距離應大于500mm。 2、防護欄桿應設

34、置牢固,不得隨意移動,應使防護欄桿上桿能經受任何方向的1000N 外力。 3、立桿打入土層深度500mm,立桿上每間隔4m 設斜撐。 4、基坑臨邊防護除用鋼管作欄桿外宜用密目式安全網做封閉或加擋腳板。 3.4.2 樓層、屋面等臨邊防護說明1、屋面、樓層、陽臺周圍應按防護欄桿的要求設置,防護欄桿應由上、下兩道橫桿欄桿柱組成。上桿離地高度為1.01.2m, 下桿離地高度為0.50.6m。橫桿長度大于2m 時, 必須加深欄桿柱, 并下設180mm 高擋腳板或掛密目式安全網全封閉; 2、坡度大于1: 2.2 的屋面,防護欄桿應大于1.5m,并加掛密目式安全網。 第四章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4.1 管理要求

35、4.1.1 建筑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工程專用的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的220/380V 三相四線制低壓電力系統,必須采用三級配電、二級漏電保護和TN-S 接零保護系統。 4.1.2 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及變更時必須履行“編制、審核、批準”程序,由電氣工程技術人員組織編制,經相關部門審核及具有法人資格企業的技術負責人批準后,方可實施。變更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時應補充有關圖紙資料。 4.1.3 臨時用電工程必須經編制、審核、批準部門和使用單位共同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1.4 建筑電工必須經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合格, 并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后, 方可上崗作業。 4.1.5 安裝、巡檢、維修或拆

36、除臨時用電設備和線路,必須由電工完成,并應有人監護。 4.1.6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必須建立安全技術檔案,并有主管現場的電氣技術人員負責管理。 4.1.7 臨時用電工程應定期檢查,對安全隱患必須及時處理,并應履行復查驗收手續。 4.2 配電系統示意圖說明1、配電系統應設置總配電箱、分配電箱、開關箱,實行三級配電。 2、總配電箱應設在靠近電源的區域,分配電箱應設在用電設備或負荷相對集中區域。 3、動力開關箱與照明開關箱宜分別設置,每臺用電設備必須有各自的專用開關箱,實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 4、總配電箱、開關箱必須安裝兩級漏電保護器,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動作時間按規范要求匹配。 5、配

37、電箱、開關箱的電源進線端嚴禁采用插頭和插座做活動連接。 6、配電箱、開關箱應裝設端正、牢固。固定式配電箱、開關箱的中心點與地面的垂直距離應為1.41.6m。移動式配電箱、開關箱應裝設在堅固、穩定的支架上,其中心點與地面的垂直距離宜為0.81.6m。 7、配電箱、開關箱應有名稱、用途、分路標記及系統接線圖。配電箱、開關箱應裝設在干燥、通風及常溫場所;裝設應端正、牢固;周圍不得堆放任何妨礙操作、維修的物品,應有足夠2 人同時工作的空間和通道。 8、對配電箱、開關箱進行定期維修、檢查時,必須將其前一級相應的電源隔離開關分閘斷電,并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停電標志牌,嚴禁帶電作業。 4.3 配電室說

38、明1、配電室應靠近電源,并應設在灰塵少、潮氣少、振動小、無腐蝕介質,無易燃易爆物及道路暢通的地方。配電室應能自然通風,并采取防止雨雪侵入和動物進入的措施。 2、配電室的建筑物和構筑物的耐火等級不低于3 級,室內應配置砂箱和可用于撲滅電氣火災的滅火器。 3、配電室門向外開,并配鎖。配電室的照明分別設置工作照明和事故照明。 4、配電室應保持整潔, 不得堆放任何妨礙操作、維護的雜物。配電室配置示 4.4接地與防雷說明在施工現場專用變壓器的供電的TN-S 接零保護系統中,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與保護零線連接。保護零線應由工作接地線、配電室(總配電箱) 電源側零線或總漏電保護器電源側零線處引出。 第五章

39、 塔式起重機5.1 管理要求5.1.1 塔式起重機的安全管理應根據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原建設部令第166 號) 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見(閩建建200843 號) 等規定執行。 5.1.2 建筑施工機械承租方應當向取得建筑施工機械租賃行業確認書的租賃企業承租塔式起重機,并簽訂福建省建筑起重機械設備租賃合同,明確雙方安全責任。 5.1.3 出租單位出租的建筑起重機械和使用單位購置、租賃、使用的建筑起重機械應當具有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制造監督檢驗證明。 5.1.4 塔式起重機出租單位或者自購塔式起重機的使用單位在塔式起重機首次出租或安裝前,應當向本單位工

40、商注冊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備案。 5.1.5 塔式起重機安裝、驗收、使用、日常檢查、維護保養、拆卸等,由施工總承包單位對施工現場安全生產負總責;在安裝(包括頂升和附著) 拆卸時,施工總承包單位應落實現場安全操作條件,并指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機械設備專業技術人員負責現場指導協調管理。 5.1.6 塔式起重機安裝單位應根據具體工程情況,制定出安裝(包括頂升和附著)、拆卸專項施工方案以及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5.1.7 監理單位應當嚴格履行安全監理職責,審核塔式起重機安裝拆卸專項施工方案,對安裝和拆卸環節實行旁站監理,核實安裝單位、使用單位的資質證書及其特種作業人

41、員的資格證書,定期和不定 期對施工現場塔式起重機上崗人員資格進行核查并記錄,督促并參與做好驗收工作。 5.1.8 從事塔式起重機安裝單位應取得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起重設備安裝工程專業承包企業資質和安全生產許可證,方可從事相應資質等級的安裝和拆卸業務,并在其資質許可范圍內承攬塔式起重機安裝和拆卸工程。 5.1.9 建筑起重機械使用單位和安裝單位應當在簽訂的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合同中明確雙方的安全生產責任。實行施工總承包的,施工總承包單位應當與安裝單位簽訂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安全協議書。 5.1.10 從事塔式起重機安裝(拆卸) 活動的安裝單位應當在塔式起重機安裝(拆卸) 前2 個工作日

42、內,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 告知手續,提交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 告知表及經施工總承包單位、監理單位審核合格的有關資料。 5.1.11 安裝單位的機械設備專業技術人員、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進行現場監督,技術負責人應當定期巡查,嚴格落實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施工單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機械設備專業技術人員應在現場進行全過程監控。 5.1.12 安裝作業完畢后,安裝單位應出具安裝自檢合格證明,并向使用單位進行安全使用說明。 5.1.13 使用單位在四方驗收前,應當委托有資質單位的檢驗檢測機構檢測。從事塔式起重機檢測的單位必須取得省建設

43、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福建省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資質證書以及省及以上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計量認證證書,方可從事相應資質的檢測業務。 5.1.14 使用單位應當組織租賃、安裝、監理四方共同驗收,驗收結論由四方技術負責人簽字確認,按誰驗收誰負責的原則,各方對所簽內容承擔相應責任。實行施工總承包的,由施工總承包單位組織驗收,實行項目代建的,由項目代建單位組織驗收。 5.1.15 有下列情況的建筑起重機械嚴禁檢測: 1 國家及我省明令淘汰的產品; 2 超過規定使用年限經評估不合格的產品; 3 不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的產品; 4 未取得備案證。 5.1.16 在用塔式起重機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定期檢測: 1

44、 上次檢測后使用期滿一年的; 2 停止使用半年以上重新啟用的; 3 經改造或大修的; 4 因發生機械事故影響安全使用的; 5 高度每增加60 米的; 6 安裝到最終使用高度的。 5.1.17 塔式起重機使用單位應在塔式起重機安裝驗收合格之日起30 日內,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使用登記手續,并將使用登記牌置于該設備顯著位置。 5.1.18 使用單位應當對在用的塔式起重機進行日常性和不定期的檢查、維護和保養,并做好記錄。 5.1.19 塔式起重機操作人員應經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并取得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從事相應作業。 5.2 基礎說明1、基

45、礎應按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的要求設計、施工、安裝。 2、基礎的砼強度等級應符合使用說明書的規定,且不得小于C30,墊層砼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10,砼墊層厚度不宜小于100mm。 3、基礎砼的搗制參照有關規定執行,要求表面平整,保證水平誤差不大于1,周邊有排水設施,表面不應積水。 4、基礎須經使用單位組織驗收合格方可進行安裝。 5.3 附著裝置說明1、塔機應按使用說明書的要求設置附著,其獨立高度,附著間距及自由端高度均應符合使用說明書的規定。 2、附著裝置附著處的建筑物必須滿足附著受力要求,如達不到要求,應采取加配鋼筋,提高砼標號等加強措施。 3、附著點應設置在結構框架主梁或剪力墻上,并宜采用預留

46、孔洞穿墻螺栓固定,嚴禁設置在磚墻、空心板墻、陽臺或建筑物的其他附屬物上。 4、附著裝置不符合使用說明書要求的,其撐桿的計算書、設計圖及制作材料應經制造廠家確認或經安裝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核并經專家論證可行后,方可安裝。 5.4 鋼絲繩說明1、鋼絲繩型號規格符合說明書中的要求。 2、采用繩夾固定時,數量及間距應符合下表要求,最后一個繩夾距繩端長度不小于140mm。 鋼絲繩直徑(mm)10 以下1020212628363640最少繩夾數(個)34567繩夾間距(mm)801401602202403、繩夾滑鞍(夾板) 應在鋼絲繩承載時受力的一側, U 形螺栓在鋼絲繩尾端,不得正反交錯或方向裝錯,繩夾宜擰

47、緊到使兩繩直徑高度壓扁1/3。 4、鋼絲繩不應有GB/T 5972 中規定的報廢現象。 5.5配電裝置說明塔式起重機專用開關箱應按塔吊的額定功率配備相匹配的動力及照明電箱。5.6 操作規程牌說明塔式起重機應在底部醒目位置處懸掛操作規程牌。5.7 群塔作業說明1、兩臺及以上塔機作業應編制群塔安全作業方案。 2、兩臺塔式起重機之間的最小架設距離應保證處于低位塔式起重機的起重臂端部與另一臺塔式起重機的塔身之間至少有2m(d1) 的距離;處于高位塔式起重機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鉤升至最高點或平衡重的最低部位)與低位塔式起重機中處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間的垂直距離不應小于2m (d2)。 第六章 施工升降機6.

48、1 管理要求6.1.1 施工升降機的安全管理應根據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原建設部令第166 號) 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見(閩建建200843 號) 等規定執行。6.1.2 建筑施工機械承租方應當向取得建筑施工機械租賃行業確認書的租賃企業承租施工升降機,并簽訂福建省建筑起重機械設備租賃合同,明確雙方安全責任。6.1.3 出租單位出租的建筑起重機械和使用單位購置、租賃、使用的建筑起重機械應當具有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制造監督檢驗證明。6.1.4 施工升降機出租單位或者自購施工升降機的使用單位在施工升降機首次出租或安裝前,應當向本單位工商注冊所在地縣級以上地

49、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備案。6.1.5 施工升降機安裝、驗收、使用、日常檢查、維護保養、拆卸等,由施工總承包單位對施工現場安全生產負總責;在安裝(包括加節和附著) 拆卸時,施工總承包單位應落實現場安全操作條件,并指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機械設備專業技術人員負責現場指導協調管理。6.1.6 施工升降機安裝單位應根據具體工程情況,制定出安裝(包括加節和附著)、拆卸專項施工方案以及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6.1.7 監理單位應當嚴格履行安全監理職責,審核施工升降機安裝拆卸專項施工方案,對安裝和拆卸環節實行旁站監理,核實安裝單位、使用單位資質證及其特種作業人員的資格證書,定期和不定期對施工

50、現場施工升降機上崗人員資格進行核查并記錄,督促并參與做好驗收工作。6.1.8 從事施工升降機安裝單位應取得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起重設備安裝工程專業承包企業資質和安全生產許可證,方可從事相應資質等級的安裝和拆卸業務,并在其資質許可范圍內承攬施工升降機安裝和拆卸工程。6.1.9 建筑起重機械使用單位和安裝單位應當在簽訂的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合同中明確雙方的安全生產責任。實行施工總承包的,施工總承包單位應當與安裝單位簽訂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安全協議書。6.1.10 從事施工升降機安裝(拆卸) 活動的安裝單位應當在施工升降機安裝(拆卸) 前2 個工作日內,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

51、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 告知手續,提交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 告知表及經施工總承包單位、監理單位審核合格的有關資料。6.1.11 安裝單位的機械設備專業技術人員、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進行現場監督,技術負責人應當定期巡查,嚴格落實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施工單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機械設備專業技術人員應在現場進行全過程監控。6.1.12 安裝作業完畢后,安裝單位應出具安裝自檢合格證明,并向使用單位進行安全使用說明。6.1.13 使用單位在四方驗收前,應當委托有資質單位的檢驗檢測機構檢測。從事施工升降機檢測的單位必須取得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福建省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資

52、質證書以及省及以上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計量認證證書,方可從事相應資質的檢測業務。6.1.14 使用單位應當組織租賃、安裝、監理四方共同驗收,驗收結論由四方技術負責人簽字確認,按誰驗收誰負責的原則,各方對所簽內容承擔相應責任。實行施工總承包的,由施工總承包單位組織驗收,實行項目代建的,由項目代建單位組織驗收。6.1.15 有下列情況的建筑起重機械嚴禁檢測: 1 國家及我省明令淘汰的產品;2 超過規定使用年限經評估不合格的產品;3 不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的產品;4 未取得備案證。6.1.16 在用施工升降機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定期檢測: 1 上次檢測后使用期滿一年的;2 停止使用半年以上重新啟用的

53、;3 經改造或大修的;4 因發生機械事故影響安全使用的;5 高度每增加60 米的;6 安裝到最終使用高度的。6.1.17 施工升降機使用單位應在施工升降機安裝驗收合格之日起30 日內, 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使用登記,并將使用登記牌置于該設備于顯著位置。6.1.18 使用單位應當對在用的施工升降機進行日常性和不定期的檢查、維護和保養,并做好記錄。6.1.19 施工升降機操作人員應經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并取得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從事相應作業。6.2 結構分布示意圖 6.3 基礎說明1、基礎的砼強度等級應符合說明書要求, 且不應小于C25,

54、 墊層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10, 混凝土墊層厚度不宜小于100mm。2、地耐力和承臺配筋、尺寸、位置應符合說明書或設計要求。3、基礎周圍排水暢通,平面不積水。4、安裝在地下室頂板上的必須進行設計計算,必要時采取加固措施。6.4 安全標志及操作規程說明1、吊籠內應有安全操作規程牌和限載標志。2、操作按鈕和其他危險處有醒目的警示標志。6.5卸料平臺說明1、卸料平臺上設置樓層標示牌。2、卸料平臺應滿鋪腳手板。3、搭設高度超過50m 及以上的卸料平臺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應通過專家論證。說明1、卸料平臺防護門高度應不低于1.8m。2、門的插銷方向應設置在卸料平臺的外側。第七章 高處作業吊籃7.1 管理要

55、求7.1.1 吊籃應按照規定程序批準的圖樣及技術文件制造。7.1.2 吊籃制動器應使帶有動力試驗荷載的懸吊平臺,在不大于100mm 制動距離內停止運行。7.1.3 吊籃應設置上行程限位裝置。7.1.4 吊籃的每個吊點應設置2 根鋼絲繩, 安全鋼絲繩應裝有安全鎖或相同作業的獨立安全裝置。在正常運行時,安全鋼絲繩應順利通過安全鎖或相同作用的獨立安全裝置,安全繩應在有效標定期內使用,標定期不得大于一年。7.1.5 吊籃宜設超載保護裝置。7.1.6 吊籃應設有在斷電時使懸吊平臺平穩下降的手動滑降裝置。7.1.7 在正常工作狀態下,吊籃懸掛機構的抗傾覆力矩與傾覆力矩的比值不得小于2。7.1.8 吊籃所有

56、外露傳動部分,應裝有防護裝置。7.1.9 吊籃安裝完畢后,使用單位應當組織出租、安裝、監理等有關單位進行驗收,并經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檢測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在明顯部位懸掛安全操作規程牌及設備驗收標牌。7.1.10 吊籃升降時應使用獨立于懸吊平臺的安全鋼絲繩,繩徑不小于12.5mm,操作人員佩戴好安全帶。7.1.11 當設備已閑置或停用一個月以上時,其鋼絲繩在設備使用以前要做全面的檢查。7.1.12 鋼絲繩的報廢應符合GB5972 中的2.5 的規定。7.1.13 對于吊籃的鋼絲繩,在使用以后每月至少檢查2 次,并應符合GB5972 中2.4.1 的規定。7.1.14 懸掛機受力構件應進行質量檢

57、驗,保證達到設計要求。7.1.15 吊籃出廠時應附有下列技術文件:7.2 高處作業吊籃說明安全鎖 1、吊籃上應裝有安全鎖,并在吊籃平臺懸掛處增設一根與提升機構上使用的相同型號的安全鋼絲繩。安全鋼絲繩應處于懸垂狀態,且應獨立于工作鋼絲繩另行懸掛,每根安全鋼絲繩上應有不能自動復位的安全鎖。2、安全鎖應能使吊籃平臺在下滑速度大于25m/min 時動作,并在不超過100mm 的距離內停住。提升機構 1、卷揚式提升機構的卷筒應有擋線盤,鋼絲繩應整齊地纏繞在卷筒上,當吊籃平臺提升高度達到最大行程時,擋線盤高出卷筒上的最后一層鋼絲繩的高度至少為鋼絲繩直徑的2 倍。2、提升機構的傳動禁止采用摩擦裝置、離合器、

58、皮帶傳動等。3、提升機構的所有傳動外露部分應裝上機罩或類似的防護裝置。4、提升機構的傳動機構在電氣失效時,應具備不超過兩個人就可操作的手驅動裝置。5、提升機構上應配備制動器,一般應有兩套獨立的制動器。每套均可使帶有額定載荷的125%的吊籃平臺停止運行并停住。第八章 施工機具8.1 管理要求8.1.1 施工機具進場應進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8.1.2 施工機具操作人員應經過專業培訓、考核合格取得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持證上崗。8.1.3 操作人員在作業過程應正確操作,注意施工機具工況,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或將機械交給其他無證人員操作。8.1.4 操作人員應遵守

59、施工機具有關操作規程和保養規定,經常保持機械完好狀態。8.1.5 在工作中操作人員應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8.1.6 操作人員應按照機具使用說明書規定的使用條件正確操作,嚴禁超載作業或擴大使用范圍。8.1.7 施工機具不得帶病運轉。8.2 施工機具防護棚說明1、防護棚應具備防砸、防雨、抗沖擊功能,雙層防護棚應滿鋪能承受不小于10kPa 的均布荷載的材料(或50 mm 厚模板或符合規定的其他材料),正面、側面設斜撐。2、棚高3.2m,寬度、長度根據作業需要確定。4、側面立桿間距2.0m,底座加50mm 厚墊板,設掃地桿。5、水平橫桿間距1.5m,大面設剪刀撐、小面設斜撐,角度應在45 60 之

60、間。8.3 混凝土攪拌機說明1、施工現場原則上不采用現場攪拌砼,一般使用商品砼。2、混凝土攪拌機應設防護棚和作業平臺,傳動部位應有防護罩,料斗應有保險掛鉤。3、混凝土攪拌機作業中,當料斗升起時,嚴禁任何人在料斗下停留或通過;當需要在料斗下檢修或清理料坑時,應將料斗提升后用鐵鏈或插入銷鎖住。4、進料時,嚴禁將頭或手伸入料斗與機架之間。運轉中,嚴禁用手或工具伸入攪拌筒內扒料、出料。5、嚴禁無證操作,嚴禁開機時擅自離開工作崗位。8.4 砂漿攪拌機說明1、固定式攪拌機應有牢靠的基礎,移動式攪拌機應采用方木或撐架固定并保持水平。2、啟動后,先經空運轉,檢查攪拌葉旋轉方向正確,方可進行攪拌作業。3、運轉中

61、,嚴禁用手或木棒等伸進攪拌筒內或在筒口清理灰漿。4、作業中如發生故障不能運轉時應切斷電源, 將筒內灰漿倒出,進行檢修以排除故障。8.5電焊機說明1、焊接操作及配合人員應按規定穿戴勞動防護用品。2、現場使用的電焊機,應設有防雨、防潮、防曬的機棚,并應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3、焊接現場10m 范圍內,不得堆放油類、木材、氧氣瓶、乙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4、高空焊接時,應掛好安全帶,焊件周圍和下方應采取防火措施并有專人監護。5、雨天不得露天電焊作業。在潮濕地帶工作時,操作人員應站在鋪有絕緣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絕緣鞋。6、電焊機開關箱一次側及二次側都應裝設防觸電保護裝置。7、一次側的電源線長度不應超過5m。

62、8.6 潛水泵說明1、潛水泵的開關箱應做保護接零、安裝漏電保護器, 按說明書正確使用。2、潛水泵應放在堅固的筐里置入水中, 泵應直立放置; 在深井放置時,應由井口豎向提升機放置及提升;放入水中或提出水面時,應先切斷電源,嚴禁拉拽電纜。3、接通電源應在水外先行試運轉, 確認旋轉方向正確, 無泄漏現象。4、潛水泵使用時不得陷入污泥或露出水面。8.7 氣瓶說明1、各種氣瓶應有標準色標,不應平放。氣瓶距明火應大于10m,當距離不能滿足安全距離要求時應有隔離防護措施。氣瓶分開存放,且安全距離必須大于5m,并不準在烈日下曝曬。氣焊槍點火時,應按先開乙炔,后開氧氣,關閉時應先關乙炔,后關氧氣。2、備用待用的

63、氧氣瓶、乙炔瓶應分別存于氧氣間、乙炔間,存放處有標志及滅火器材。3、電弧焊施焊現場的10m 范圍內不得堆放氧氣瓶、乙炔瓶、木材等易燃物。4、氣焊嚴禁使用未安裝減壓器的氧氣瓶進行作業。5、5 級以上大風天氣禁止明火作業。第九章 場容場貌9.1 管理要求 9.1.1 施工現場應劃分為施工區、辦公區和生活區。施工區細分為作業區、加工區、材料堆放區。9.1.2 施工現場應連續設置封閉圍墻或圍擋,圍擋高度要求:市區主要路段周邊不低于2.5m,其他區域不低于1.8m。9.1.3 施工現場出入口處應設置大門、門衛室、洗車臺、排水溝、集水井、沉淀池和車輛清污設施;大門出入口必須有企業名稱、企業標識和項目名稱。

64、9.1.4 場內必須按使用功能設置排水溝、集水井和沉淀池; 廚房、餐廳的污水必須經隔油池處理;廁所的污水處理必須設置化糞池。9.1.5 場內道路、作業區、加工區(含鋼筋、模板、鐵件制作加工)、材料堆放區等地面應進行硬化;辦公區、生活區室外地面應進行硬化處理,其他裸露區域可進行硬化或綠化處理;主要路口設置功能劃分導向牌;對不能完全斷絕交通的施工現場,應指定行人、車輛進出現場的路口與路徑,并懸掛醒目的安全告示或警示標志。9.1.6 施工區、辦公區、生活區應設隔離圍擋。9.1.7 建筑材料、構件、設備、機具等應按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圖的要求分門別類進行存放,材料堆放區應采取隔離措施,并設置統一的材料標

65、識牌。9.1.8 腳手架、塔吊轉料平臺的支承結構、防護欄桿、防護棚、外架剪刀撐、連墻件等應刷紅白或黃黑相間的油漆。9.1.9 施工現場入口處、施工起重機械、臨時用電設施、腳手架、出入通道口、樓梯口、電梯井口、孔洞口、基坑邊沿、作業區、爆破物及有害危險氣體和液體存放處等危險部位、地段、區域,應設置明顯的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安全警示標志。9.1.10 外腳手架必須張掛密目式安全網,應保持完好、干凈、整潔。9.1.11 設施、設備驗收合格后掛設統一的標識牌。9.1.12 現場成品應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9.1.13 施工現場應做到工完場清。9.2 大門9.2.1 無橫楣式大門說明1、工地主出入口大門可采

66、用有橫楣式或無橫楣式大門。2、大門門楣及門柱正面、側面色彩由施工單位自行確定,但應與周圍環境保持和諧。3、大門尺寸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 但應滿足車輛和人員通行的需要。4、門扇也可采用其他形式, 如用角鋼作骨架, 外包薄鐵皮防銹漆飾面。5、門架結構各施工單位可經過設計計算選用合適材料制作,并應有必要的抗臺風措施,確保堅固耐用。6、文明工地創建牌掛設于大門醒目位置。9.3 洗車臺及沉淀池說明1、洗車道采用C30 砼。2、面層宜采用10 號工字鋼,內設排水溝排至沉淀池。3、配備:沉淀池、高壓水槍、高壓洗車水泵。4、洗車臺(道) 長度不小于6m。5、污水處理應設置沉淀池。6、示意圖中尺寸、規格及做

67、法僅供參考。 9.4 施工圖牌9.4.1 五牌一圖說明1、施工現場必須在大門出入口處設“五牌一圖”。五牌:工程概況牌、管理人員名單及監督電話牌、安全生產牌、文明施工牌、消防保衛牌。一圖: 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2、可結合本單位、本工程的特點增加其他圖牌。3、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 五牌一圖可單獨布置,也可布置在圍墻上, 或結合企業宣傳布置在大型廣告牌上9.4.2重大危險源告知牌說明1、在施工現場入口處應設置重大危險源告知牌, 施工單位負責及時填寫更新, 監理單位負責監督。2、重大危險源告知牌可與質量安全獎罰牌、文件通告欄、宣傳欄、閱報欄、安全生產日歷牌合并設置。3、示意圖中尺寸、規格及做法僅供參

68、考。9.4.3 導向牌說明1、施工現場應設置導向牌, 主要包括宿舍區、辦公區、食堂、衛生間。2、導向牌應采用硬質材料。3、導向牌應有專人負責定時擦洗,保持潔凈。9.4.4 施工現場宣傳說明施工現場應在工地明顯的位置設置宣傳欄。9.4.5 標識牌說明標識牌采用金屬材料或其他硬質材料制作,保證不變形,美觀大方、顏色鮮艷。9.5 場地硬化及綠化說明1、施工現場的主要道路應進行硬化處理。2、工地內具備條件的正式道路提倡先行施工, 作為施工道路。施工主干道按工程需要確定,出口段應延伸至與工地外市政道路相接,施工主干道具體做法由施工單位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設計確定。9.6 材料堆放說明1、材料標識牌應采用硬質

69、材料制作, 專人負責填寫,應保持潔凈。2、材料標識牌牌面文字至少應包含下列內容:(1) 材料名稱;(2) 規格型號;(3) 數量;(4) 生產廠家;(5)進貨日期;(6) 檢驗狀態。說明1、材料堆放場地應做硬化處理,并保持排水暢通。2、各類材料堆放要求: 水泥、磚碼放高度1.5m;鋼筋線材堆放高度3 捆,半成品堆放高度1.2m;條形鋼筋堆放高度800mm;給排水管材堆放高度800mm,兩側宜用“U”型架托;483.5 鋼管按長度分類堆放或一頭對齊堆放,高度80mm;鋼管扣件集中堆放在特制的箱體(木質或鐵質)內; 模板和楞木按規格堆放或單邊對齊堆放, 高度1.5m; 鋼制大模板存放角度控制在70

70、o80o之間;塔吊標準節排放整齊。3、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品應分類存放。9.7現場防火9.7.1 作業防火安全說明1、操作人員持證上崗、正確穿戴防護用品。2、嚴格執行動火審批制度,設監護人,合理配備滅火器,清理周邊易燃易爆物品。3、氧氣瓶、乙炔瓶設防震圈,夏季高溫有防爆曬措施,乙炔瓶必須設回火閥,立放牢固。4、氧氣瓶和乙炔瓶間距不得小于5m ,氣瓶距動火點不得小于10m,當無法滿足安全距離時,必須采取有效隔離防護措施。說明1、操作人員應持證上崗,并正確穿戴防護用品。2、嚴格執行動火審批制度,設監護人,合理配備滅火器,清理周邊易燃易爆物品。3、設置專用開關箱,漏電保護器匹配合理,靈敏可靠,設置二

71、次空載降壓保護器。4、電焊機外殼有可靠保護零線,接線柱設防護罩、電焊機一次側電源線長度不應大于5m,二次線不應大于30m,焊鉗與把線必須絕緣良好,連接牢固。說明1、操作人員應持證上崗,并正確穿戴防護用品。2、嚴格執行動火審批制度,設監護人,合理配備滅火器,清理周邊易燃易爆物品。3、臨時外架邊作業,必須采取有效隔離措施(可采用彩鋼瓦等材料隔離),防止火災事故發生。 9.7.2 消防設施與器材說明1、30m 以上的高層建筑施工, 應當設置加壓水泵和消防水源管道, 每層應設出水管口,并配備一定長度的消防水管。2、施工現場應設消防水池。第十章 臨設施10.1 管理要求10.1.1 臨時設施包括辦公區、

72、生活區、施工區。辦公區應內設辦公室、多功能室等;生活區應內設宿舍、食堂、廁所、淋浴室等;施工區應內設門衛室、配電室、料具倉庫等。 10.1.2 臨時設施可充分利用施工現場或附近的現存設施(如待拆遷可安全利用的建筑物),及工程項目配套先行施工完成的公建、會所、幼兒園等工程。臨時設施必須搭建的,應優先使用活動板房,或采用可移動易拆裝的建筑設施, 以便可以重復使用。 10.1.3 臨時設施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應設置防臺風等壓頂措施,所用材料和施工過程均應遵循節能的原則,滿足使用功能、安全、衛生、環保和消防等要求。 10.1.4 臨時設施的選址應根據施工平面布置圖統籌規劃,避開強風口;不得搭設在易發生滑

73、坡、坍塌和低洼積水等區域,禁止搭設在高壓線路下方和塔吊回轉半徑內。 10.1.5 活動板房的材料及構造要求應符合相關規定, 屋面不應作為上人屋面, 并采取保溫隔熱措施,辦公及宿舍隔墻應采用阻燃保溫材料;活動板房層數不宜超過兩層。 10.1.6 臨時設施功能牌(或標識牌) 格式應統一,掛設應醒目。 10.1.7 臨時設施使用前,使用單位應組織驗收。 10.1.8 在建工程內嚴禁住人。 10.2 門衛室說明1、門衛室應位于大門出入口處,可用活動房、定型化產品或磚混結構。 2、門衛室內設辦公桌椅、安全帽櫥柜、應急照明燈等,張掛門衛制度牌。 3、門衛室應配備專職門衛人員, 建立人員出入登記和門衛交接班

74、制度,在醒目處張掛安全帽佩戴示意圖,并對外來人員發放安全帽。 4、門衛室可兼作治安綜合治理室。 10.3 停車場 說明1、自行車棚后側可利用現場圍墻。 2、結構必須確保安全,頂棚采用彩鋼瓦,并采取防臺風措施。 3、辦公區應規劃停車位,規范來訪車輛停放。 4、示意圖中尺寸、規格及做法僅供參考。 第十一章 環境衛生11.1 管理要求11.1.1 施工現場應建立環境保護、環境衛生管理和檢查制度,并應做好檢查記錄。 11.1.2 生活區應設密閉式垃圾桶、隔油池、化糞池,臨時設施周邊道路應平整、清潔。裸露的場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應采取覆蓋、固化或綠化等措施。 11.1.3 拆除建筑物、構筑物時,應采用隔離

75、、灑水等措施,并應在規定期限內將廢棄物清理完畢。 11.1.4 施工現場土方作業應采取防止揚塵措施。 11.1.5 從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運輸應采用密閉式運輸車輛或采取覆蓋措施;施工現場出入口處應采取保證車輛清潔的措施。 11.1.6 施工現場的材料和大模板等存放場地應平整堅實。水泥和其他易飛揚的細顆粒建筑材料應密閉存放或采取覆蓋等措施。 11.1.7 施工現場混凝土攪拌場所應采取封閉、降塵措施。 11.1.8 建筑物內施工垃圾的清運,應采用相應容器或管道運輸,嚴禁凌空拋擲。 11.1.9 施工現場應設置垃圾池,施工垃圾、生活垃圾應分類存放,并應及時清運出場。 11.1.10 城區、旅游景點

76、、療養區、重點文物保護地及人口密集區的施工現場應使用清潔能源。 11.1.11 施工現場嚴禁焚燒各類廢棄物。 11.1.12 施工現場應設置排水溝及沉淀池,施工污水經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或河流。 11.1.13 施工現場存放的油料和化學溶劑等物品應設有專門的庫房,地面應做防滲漏處理。廢棄的油料和化學溶劑應集中處理,不得隨意傾倒。 11.1.14 施工現場應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及其測量方法(GB1252312524) 制定降噪措施,并可由施工企業自行對施工現場的噪聲值進行監測和記錄。 11.1.15 施工現場的強噪聲設備宜設置在遠離居民區的一側,并應采取降低噪聲措施。 11

77、.1.16 運輸材料的車輛進入施工現場,嚴禁鳴笛,裝卸材料應做到輕拿輕放。 11.1.17 發電機、空壓機等噪聲較大設備應有降噪裝置,應設置降噪的封閉防護棚或設施。 11.1.18 建筑垃圾堆放應覆蓋、灑水,生活垃圾堆放應使用封閉的垃圾桶。 11.1.19 辦公區和生活區應設密閉式垃圾容器。 11.1.20 施工現場應設專職或兼職保潔員,負責衛生清掃和保潔。 11.1.21 臨時設施的環境與衛生標準應符合建筑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JGJ 146-2004) 的規定。 11.2 揚塵控制說明1、裸露的場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應采取覆蓋, 固化或綠化等措施。 2、施工現場應配備灑水車, 每天定時對臨

78、時裸露、未固化的場地等易揚塵的區域進行灑水降塵。 附錄:安全標志牌B1-3、-5、-8地塊現場布置計劃書1、施工現場排水溝修整,計劃2011年3月25日開工。(根據現場)2、塔吊周圍砌磚至地下室頂板上方2.5m處,外圍粉刷,周邊做景觀圖案。計劃2011年4月1日開工。3、施工現場臨時用水,主干道用PVC管DN50,沿排水溝埋設至給水池。(給水池需增設一部加壓泵),主干線與市政供水管道相接,各棟號樓及樓層用PVC管DN25與主干管相接,沿施工電梯旁鋪設。(每隔一樓層設一個出水口)。 計劃2011年4月1日開工4、施工現場臨時消防管道,沿臨時用水管道埋設,主干道用DN100鍍鋅管埋設,引申至棟號樓

79、用DN50,沿施工電梯旁鋪設。(每隔一樓層設一個消防栓DN50出口,現場沿施工圍墻每隔20米設置一個消防栓出口)。 計劃2011年4月15日開工。5、I所有塔吊主接電纜線在地下室頂板處砌電纜溝寬15cm高20cm,電纜溝內填細沙防護。所有地塊施工現場主接電纜線缺砌筑電纜溝溝內填細砂防護,計劃2011年4月1日開工。6、施工現場所有二級配電柜砌筑配電房,計劃2011年4月1日開工。7、各施工地塊主大門內建設洗車臺,計劃2011年4月30日完工。8、施工現場主大門側增設一個門衛室,計劃2011年4月30日完工。9、地下室車道入口處路面硬化至施工外圍路面,增設排水溝及集水坑。計劃2011年4月01日

80、開工。10、由于近期回填地下室,損壞原有的大門柱,需要重新砌筑。計劃2011年4月20日開工。11、施工現場分出“鋼管堆放區、鋼筋堆放區、模板堆放區、水泥堆放區、磚堆放區、砂堆放區。”用鋼管圍方形至1M高,周邊圍安全網。計劃2011年4月25日完工。(根據現場擬定)12、現場增設消防蓄水池及水泵(待定),計劃2011年4月30日完工。13、部分外架落至地下室外側路面,墊實硬化,計劃2011年4月01日完工。14、施工現場大門出口處內側增設兩個消防柜,計劃2011年4月30日完工。15、所有地塊沿邊處增設“危險源告知牌”一墻,高3.0M*長20M。16、各棟號樓樓層施工電梯入口處需設安全門(待定)。17、靠二區項目部施工大門處增設打卡機,遮雨篷(待定)。18、建設在施工現場未硬化的場地鋼筋堆放區、鋼管堆放區、磚堆放區、水泥堆放區需硬化,計劃根據現場需要19、地下室車道入口處排水溝,集水坑上方應用方鋼做格排水,(根據現場)


注意事項

本文(住宅工程安全文明標準化施工策劃書(102頁).doc)為本站會員(故事)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溪县| 武陟县| 乌拉特中旗| 诸暨市| 咸阳市| 肇东市| 桓仁| 资兴市| 平罗县| 泰来县| 邓州市| 陆川县| 雅安市| 江城| 乡宁县| 南城县| 长沙县| 桑植县| 原阳县| 凤台县| 兴仁县| 剑河县| 抚远县| 遵义市| 丹巴县| 拉萨市| 岐山县| 黄冈市| 封开县| 柘荣县| 吉安市| 龙泉市| 吉水县| 台南县| 保亭| 巍山| 巫溪县| 耒阳市| 平陆县| 张家口市| 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