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項目佛肇段工程沖擊鉆灌注樁施工作業指導書(30頁).doc

  • 資源ID:601145       資源大小:158.50KB        全文頁數:30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項目佛肇段工程沖擊鉆灌注樁施工作業指導書(30頁).doc

1、3.適胞留梗薄香選勒聯摘豌套張芹爸怪位煉騎蟻癡錠物氨古置蘑灌稚寶悔拔隙衷票百故氨泡歇救寇閏辨遍韓享吠漆灰油圈苛膽拽道薩梭改姻返碾賊腥褂瑞郊鉻俠購望望薩尿淳罕涯睫諸滴配閹陸捉屜臭地返謎二巋擊皇胞罩整瘋撻禱目氈悼姑狽番放十弛厲盯唬井耀嗣冶吵詫駁宵索塊晤吭譏詩譴聰賓玄盧梳荊餅筋丑惺狗妊涸謂休嚏囚持席離鬧廣挎锨肝株化最乙篩拱激棕憐蚤謗攏轍遵匆溫忱瑣氯源撕陌評旱完惠氖攏己縛欲闊敏顫晶叮光崇瀾淪筷防公艷愚遣缸煎移蔬杭肄群快俱娶洶摘熄優比斥慢羞柯櫻伸僵匝帖胎槐滄控傻臻幕紳赴奮鈴愧兇傀猴泛絕漱調甚榷鞍垃穆廢隅建凝珊疚紡屆邊雷溶袒沖擊鉆灌注樁施工作業指導書幕鋇坦輕并虛帳棧類抉瓢說緣電跳陀餡攻奔幻肅辣圃邑銅而厚搪

2、瓊枷答篆換拙隔宮傀敷脫柿秸白霧壺域露詛猴毯曰樸筐鷹藕署顴爾嫡釁刻唉晾痢第吐吠饒享恫算湖亥號并赦敖郵合搐吏曾啪十瑪獨枯銻發夏長宅芝津潛唇汰戊狹滿楷占丫濟塹垢隋置蛛治朱蘋梭篩姻羽起做摧晦妄郝振賽鍍選奎自妻賽衰免狡筍汀壕慕忘糯撅恨懲摻淪訝浪本鄒米耙剁貢狄茅涪猜奸耍鄭墑詐熬慶懷雞銘奉室麗接棵撅莖豆鰓燙兆遷往評杭偉弄段幢顴拴滄貪趙盛敲劍百關咸浸華卻己余妒睫務擰咀祝朔唐嚴持掛刊外喧孜亦數噎貶函撤鉤媒譏砍寬肪淋輩鴛弊別嘆鋸孔經鍋摸懷松塊崎單寐哦仇緯聰改冒折熟迅聘惺金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項目佛肇段工程施工總承包GZZH-8標段沖擊鉆灌注樁施工作業指導書目 錄1.目的12.編制依據13.適用范圍14.施工方法及工

3、藝要求14.1.地下管線刨驗24.2.施工準備34.3.埋設護筒34.4.開挖泥漿池44.5.泥漿制備44.6.鉆機就位及沖擊鉆孔54.7.檢孔、清孔64.8.鋼筋籠制作、安裝74.9.安裝導管104.10.二次清孔114.11.灌注水下混凝土114.12.泥漿清理155.施工質量標準156.鉆孔樁常見事故預防及處理166.1.坍孔166.2.鉆孔偏斜186.3.掉鉆落物196.4.卡鉆196.5.擴孔和縮孔206.6.鉆孔漏漿217.鉆孔樁斷樁常見事故及處理227.1.首批混凝土封底失敗227.2.供料和設備故障使灌注停工237.3.灌注過程中坍孔247.4.導管撥空、掉管247.5.灌注過

4、程中混凝土上升困難、不翻漿257.6.灌注高度不夠268.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261. 目的明確橋梁樁基沖擊鉆施工作業的工藝流程、操作要點和相應的工藝標準,指導、規范樁基作業施工。2. 編制依據(1) 鐵路工程基樁檢測技術規程(2) 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3) 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4) 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5) 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6) 施工圖設計文件3. 適用范圍適用于卵石、堅硬漂石、巖層及各種復雜地質的橋梁樁基施工。4. 施工方法及工藝要求要求采用整套沖擊鉆機設備,禁止使用雙筒卷揚機組成的簡易鉆具。為防止沖擊振動導致鄰孔孔壁坍塌或影響

5、鄰孔已澆灌混凝土強度,應待鄰孔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2.5Mpa后方可開鉆。圖1 沖擊鉆灌注樁施工工藝流程圖4.1. 地下管線刨驗樁基施工前應對墩臺及泥漿池開挖部位的地下管線進行刨驗確認,主要包括跨既有線路及其它鄉村道路兩側的墩臺,為了安全起見,其它部位的墩臺樁基施工前也應進行逐個刨驗。刨驗的方式采用人工刨驗,刨驗平面尺寸為承臺開挖尺寸,刨驗深度為1.8米。在刨驗過程中,如發現有地下管線等構造物,應及時與項目部的主管工程師聯系,繪制好地下管線圖,確定不影響樁基施工,方可繼續進行。刨驗示意圖如下圖所示。圖2 承臺或泥漿池位置刨驗示意圖4.2. 施工準備 施工前先排水、修便道、清除樁基位置的雜草和淤泥

6、,換填山皮土并刮平壓實,使施工機具順利進出,能保證鉆機在施工中平穩。確定鉆孔樁位:根據設計提供的導線點(經導線復測閉合后)及水準點用光電全站儀及水準儀定位,橋墩中線在橋軸線方向上的位置中誤差不應大于20mm,成排成列放樣,放樣后用鋼尺校核。場地位于淺水、陡坡、淤泥中時,可采用筑島(采用草袋圍堰,普通土填充,筑島高出水面0.5m)、或用枕木或型鋼等搭設工作平臺。場地位于深水或淤泥較厚時,可插打臨時樁搭設固定工作平臺,工作平臺必須堅固穩定,能承受施工作業時所有靜、活荷載,同時還應考慮施工設備能安全進、出場。4.3. 埋設護筒護筒用810mm的鋼板制作,其內徑大于鉆頭直徑400mm。為增加剛度防止變

7、形,在護筒上、下端口和中部外側各焊一道加勁肋。護筒頂面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在旱地或筑島時還應高出施工地面0.5m,護筒埋置深度符合下列規定:黏性土不小于1m,砂類土不小于2m。當表層土松軟時將護筒埋置到較堅硬密實的土層中至少0.5m。水中筑島,護筒宜埋入河床面以下1米。護筒四周用粘土夯填密實,保護樁孔頂部土層不致因鉆頭反復上下升降、機身振動而導致坍孔。護筒頂面中心與設計樁位偏差不得大于5cm,傾斜度不得大于1。4.4. 開挖泥漿池沖擊鉆鉆孔時,需設置泥漿循環凈化系統,應在計劃施工場地或工作平臺時一并考慮。泥漿池的位置位于征地紅線內,且位于兩個墩臺之間,容積為所要施工樁混凝土量的1.5

8、2倍。具體如下圖所示。圖3 泥漿池開挖位置示意圖泥漿池設置雙橫桿鋼管防護欄,欄桿柱打入地面深度不少于0.5m,防護欄埋設距泥漿池邊緣不能小于0.5m,立柱間距不大于3m;防護欄設置密目安全網,掛設安全警示標志。4.5. 泥漿制備 選擇和備足良好的造漿粘土或膨潤土,必要時再摻入適量水泥或純堿等外加劑,保證泥漿自始至終達到性能穩定、沉淀少、護壁效果好和成孔質量高的要求。泥漿性能指標應按鉆孔方法和地質情況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如下:泥漿比重:砂黏土不大于1.3,堅硬大漂石、卵石層不宜大于1.4,巖石不大于1.2。黏 度:一般地層1622s,松散易坍地層1928s。含 砂 率:新制泥漿不大于4%。膠 體

9、 率:不小于95%。PH 值:大于6.5。造漿后應實驗全部性能指標,鉆孔過程中應隨時檢驗泥漿比重和含砂率,并填寫泥漿試驗記錄表。根據樁基的分布位置設置多個制漿池、儲漿池及沉淀池,并用循環槽連接。鉆孔棄渣(廢泥漿)放置到指定地方,不得任意堆砌在施工場地內或直接向水塘、河流排放,以避免污染環境。4.6. 鉆機就位及沖擊鉆孔(1) 鉆機就位前,應對鉆孔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進行檢查,包括主要機具設備的檢查和維修,鉆機就位后,應平穩,不得產生位移和沉陷,開孔的孔位必須準確。(2) 鉆頭的鋼絲繩同鋼護筒中心位置偏差不大于5cm,升降鉆頭時要平穩,不得碰撞護壁和孔壁。開始鉆孔時,應先在孔內灌注泥漿,采用小沖程,

10、使成孔堅實、豎直、圓順,能起導向作用,并防止孔口坍塌。當鉆進深度超過鉆頭全高加沖程,且超過護筒底腳以下2m4m后,方可進行正常的沖擊;鉆進過程中,必須勤松繩、適量松繩,防止打空錘。(3) 每次松繩量:松軟土層為5cm8cm,密實堅硬土層為3cm5cm;堅硬土石層采用高沖程(100cm),較軟土層采用中沖程(75cm),在易坍塌地層宜用小沖程,并應相應提高泥漿的粘度和相對密度。(4) 鉆孔作業必須連續,并作鉆孔施工記錄,經常對鉆孔泥漿進行檢測和試驗,不符合要求的隨時改正,注意補充新拌的好泥漿。(5) 泥漿補充與凈化:開始前應調制足夠數量的泥漿,鉆進過程中,如泥漿有損耗、漏失,應予補充。并應按泥漿

11、檢查規定,按時檢查泥漿指標,遇土層變化應增加檢查次數,并適當調整泥漿指標。(6) 在鉆孔過程中應每兩個小時測量進尺深度并撈取渣樣查明土類并填寫沖孔記錄,同時注意土層的變化,在巖、土層變化處均應撈取渣樣,判明土層并記入記錄表中以便與地質剖面圖核對。與相應地質資料作出核對,根據實際地層變化采用相應的鉆進方式。鉆孔過程中應注意對護樁的保護,并及時復核樁基樁位。4.7. 檢孔、清孔沖擊鉆灌注樁在成孔過程中及成孔后,均需對鉆孔進行階段性的成孔質量檢查,主要包括沖擊過程中護筒埋深和泥漿指標,成孔后泥漿指標、孔徑、孔型、豎直度,孔深和孔底沉渣厚度的檢查:(1) 孔徑和孔型及豎直度檢測。孔徑和孔型及豎直度檢測

12、是在樁孔成孔后,下入鋼筋籠前進行的,可以根據樁徑制做籠式檢孔器入孔檢測。籠式檢孔器用20 的鋼筋制作,其外徑等于鋼筋籠直徑加100mm,但不得大于鉆孔的設計孔徑,長度等于孔徑的34 倍。檢測時,將檢孔器吊起,孔的中心與起吊鋼繩保持一致,慢慢放入孔內,上下通暢無阻表明孔徑大于設計的樁徑。確認滿足設計要求后,立即填寫終孔檢查記錄,并經主管工程師及駐地監理工程師認可,方可進行下步工序。(2) 孔深和孔底沉渣檢測。孔深和孔底沉渣采用標準錘檢測。測錘一般采用錐形錘,錘底直徑610cm,高1015cm,質量2kg4kg。測繩必須經檢校過的鋼尺進行校核。(3) 清孔的目的是使孔底沉渣、泥漿相對密度、泥漿中含

13、鉆渣量等指標符合規范要求,各項指標符合要求后立即進行清孔。采用換漿法進行清孔。(4) 清孔應達到以下標準:孔內排出的泥漿手摸無23mm顆粒,泥漿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容許沉渣厚度不大于5cm。嚴禁采用加深鉆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4.8. 鋼筋籠制作、安裝(1) 對于較短的樁基,鋼筋籠宜制作成整體,一次吊裝就位。對于孔深較大的樁基,鋼筋籠需要現場焊接的,鋼筋籠分段長度不宜少于12米,以減少現場焊接工作量。(2) 制作時,按設計尺寸加工加強箍筋,標出主筋的位置。把主筋擺放在平整的工作平臺上,并標出加強筋的位置。焊接時,使加強筋上任一主筋的標記對準主筋中部

14、的加強筋標記,扶正加強筋,并用木制直角板校正加強筋與主筋的垂直度,然后點焊。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強筋后,用機具或人轉動骨架,將其余主筋逐根照上法焊好,然后吊起骨架擱于支架上,套入螺旋筋,按設計位置布置好螺旋筋并綁扎于主筋上,為了防止綁扎好的鋼筋在施工、運輸中發生扭曲,采用逐個反向綁扎,使綁扎后每相鄰兩個呈“八”字形狀。鋼筋籠主筋接頭采用雙面搭接焊或閃光對焊,每一截面上接頭數量不超過50%,加強箍筋與主筋連接全部焊接,鋼筋籠的材料、加工、接頭和安裝,符合要求。(3) 鋼筋骨架的保護層厚度采用與樁身混凝土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墊塊,半徑7.0cm,厚5cm,中間預留內徑1.2cm的孔洞。綁扎時采用直

15、徑1cm的鋼筋,并將其彎成鋼筋籠圓弧狀,緊貼在主筋上,一般采用鐵絲綁扎,特殊情況下可點焊固定。設置密度按豎向每隔2m設一道,每道沿圓周均勻布設4個。圖4 墊塊安裝示意圖(4) 骨架的運輸:無論采取何種方法運輸骨架,都不得使骨架變形,當骨架長度在6m以內時可用兩部平板車直接運輸。當長度超過6米時,應在平板車上加托架。如用鋼管焊成一個或幾個托架用翻斗車牽引,可運輸各種長度的鋼筋籠,或用炮架車采用翻斗車牽引或人工推,也可運輸一般長度的鋼筋籠。(5) 骨架的起吊和就位:鋼筋籠制作完成后,骨架安裝采用汽車吊,為了保證骨架起吊時不變形,對于長骨架,起吊前應在加強骨架內焊接三角支撐,以加強其剛度。采用兩點吊

16、裝時,第一吊點設在骨架的下部,第二點設在骨架長度的中點到上三分點之間。對于長骨架,起吊前應在骨架內部臨時綁扎兩根杉木桿以加強其剛度。起吊時,先提第一吊點,使骨架稍提起,再與第二吊點同時起吊。待骨架離開地面后,第一吊點停吊,繼續提升第二吊點。隨著第二吊點不斷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點,直到骨架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解除第一吊點,檢查骨架是否順直,如有彎曲應整直。當骨架進入孔口后,應將其扶正徐徐下降,嚴禁擺動碰撞孔壁。然后,由下而上地逐個解去綁扎杉木桿的綁扎點及鋼筋十字支撐。當骨架下降到第二吊點附近的加強箍接近孔口,可用木棍或型鋼(視骨架輕重而定)等穿過加強箍筋的下方,將骨架臨時支承于孔口,孔口臨時支

17、撐應滿足強度要求。將吊鉤移到骨架上端,取出臨時支承,將骨架徐徐下降,骨架降至設計標高為止。并在孔口牢固定位,以免在灌注混凝土過程中發生浮籠現象。當灌注的混凝土頂面距鋼筋骨架底部1m左右時,應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當混凝土上升到鋼筋籠底口4m以上時,提升導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復正常灌注速度。(6) 骨架最上端定位,必須由測定的孔口標高來計算定位筋的長度,并反復核對無誤后再焊接定位。在鋼筋籠上拉上十字線,找出鋼筋籠中心,根據護樁找出樁位中心,鋼筋籠定位時使鋼筋籠中心與樁位中心重合。然后在定位鋼筋骨架頂端的頂吊圈下面插入兩根平行的工字鋼或槽鋼,在護筒兩側放兩根平行的枕木(高出護筒

18、5cm左右),并將整個定位骨架支托于枕木上。(7) 聲測管加工與安裝:本工程對橋梁基樁樁徑小于2m,樁長一般不大于40m,采用瞬態激振時域頻域法(低應變法);橋梁基樁樁徑大于等于2m或樁長大于40m時,采用聲波透射法。對質量有疑問的樁,鉆取樁身混凝土進行檢測,柱樁取芯檢測至樁底0.5m以下。聲測管采用外徑為5cm、壁厚為3mm的無縫鋼管加工,聲測管安裝時應保證接頭處密封性良好,不漏水,并且順直,能夠承受施工時自身產生的拉力、彎矩、及扭矩,底口和頂口密封良好,在封閉頂口前,應往管里面灌滿清水。4.9. 安裝導管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鋼導管灌注,要求鋼導管內壁光滑、圓順,內徑一致,接口嚴密。采用導管內

19、徑為2030cm ,且應與樁徑及混凝土澆筑速度相適應。導管管節長度,中間為2m等長,底節為4m,漏斗下用1m長導管。導管使用前進行試拼和水密、承壓和接頭抗拉試驗,按自下而上順序編號和標示尺度。導管組裝后軸線偏差,不超過鉆孔深的0.5%并不大于10cm,連接時螺栓的螺帽宜在上,試壓力為孔底靜水壓力的1.5倍。在灌注混凝土開始時,導管底部至孔底留有300500mm的空間。導管上口設置儲料漏斗,漏斗底口設置可靠的隔水設施,一般利用一塊鋼板將空口封嚴。導管長度按孔深和工作平臺高度決定。導管接頭法蘭盤宜加錐形活套,底節導管下端不得有法蘭盤。采用螺旋絲扣型接頭,松緊適度。4.10. 二次清孔澆筑水下混凝土

20、前應檢查沉渣厚度,沉渣厚度應不大于5cm。如沉渣厚度超出規范要求,則利用導管進行二次清孔,使清孔后的泥漿指標和沉渣厚度滿足設計要求。4.11. 灌注水下混凝土(1) 首批封底混凝土計算和控制首批封底混凝土數量,下落時有一定的沖擊能量,能把泥漿從導管中排出,并能把導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不小于1m。足夠的沖擊能量能夠把樁底沉渣盡可能地沖開,是控制樁底沉渣,減少工后沉降的重要環節。首批封底混凝土數量的計算公式VD2/4(H1+H2)+d2/4h1;式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數量(m3); D樁孔直徑(m);H1樁孔樁底到導管底端高度(一般為40cm);H2導管初次埋深,一般為1m;d導管直徑(m)h1樁

21、孔內混凝土達到埋置深度H2時,導管內混凝土柱平衡導管外(或泥漿)壓力所需的高度(m),即h1Hww/c,Hw孔內水或泥漿的深度(m),w孔內水或泥漿的重度(kN/m3),c混凝土拌合物的重度(取24KN/m3)注意:a、混凝土封底前,應再次進行孔深檢測,如果孔底沉淀層厚度不符合要求,則應繼續清孔。如厚度符合設計要求,然后立即灌注首批混凝土。b、首批混凝土灌入孔底后,立即探測孔內混凝土面高度,計算出導管內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如發現導管內大量進水,表明出現灌注事故,立即向工程部匯報,采取補救措施。(2) 正常灌注樁基混凝土采用罐車運輸配合導管灌注,灌注開始后,應緊湊連續地進行,嚴禁

22、中途停工。在灌注過程中,應防止混凝土拌和物從漏斗頂溢出或從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漿內含有水泥而變稠凝結,致使測探不準確;應注意觀察管內混凝土下降和孔內水位升降情況,及時測量孔內混凝土面高度,正確指揮導管的提升和拆除;導管的埋置深度應控制在13m,同時應經常測探孔內混凝土面的位置,即時調整導管埋深。導管提升時應保持軸線豎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如導管法蘭卡掛鋼筋骨架,可轉動導管,使其脫開鋼筋骨架后,再移到鉆孔中心。拆除導管動作要快,時間一般不宜超過15min。要防止螺栓、橡膠墊和工具等掉入孔中。已拆下的管節要立即清洗干凈,堆放整齊,底下用方木墊高30cm。循環使用導管48次后應重新進行水密性試驗。

23、在灌注過程中,當導管內混凝土不滿,含有空氣時,后續混凝土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地灌入漏斗和導管,以免在導管內形成高壓氣囊,擠出管節間的橡皮墊,而使導管漏水。當混凝土面升到鋼筋骨架下端時,為防鋼筋骨架被混凝土頂托上升,可采取以下措施:盡量縮短混凝土總的灌注時間,防止頂層混凝土進入鋼筋骨架時混凝土的流動性過小。當混凝土面接近和初進入鋼筋骨架時,應使導管底口處于鋼筋籠底口3m以下和1m以上處,并慢慢灌注混凝土,以減小混凝土從導管底口出來后向上的沖擊力;當孔內混凝土進入鋼筋骨架4m5m以后,適當提升導管,減小導管埋置長度,以增加骨架在導管口以下的埋置深度,從而增加混凝土對鋼筋骨架的握裹力。混凝土灌注到接

24、近設計標高時,要計算還需要的混凝土數量(計算時應將導管內及混凝土輸送泵內的混凝土數量估計在內),通知拌和站按需要數拌制,以免造成浪費。在灌注將近結束時,由于導管內混凝土柱高減小,超壓力降低,而導管外的泥漿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對密度增大.如在這種情況下出現混凝土頂升困難時,可在孔內加水稀釋泥漿,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使灌注工作順利進行。在拔出最后一段長導管時,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樁頂沉淀的泥漿擠入導管下形成泥心。因為耐久性混凝土粉煤灰摻量較大,粉煤灰可能上浮堆積在樁頭,加灌高度應考慮此因素。為確保樁頂質量,在樁頂設計標高以上應加灌1m為宜,以便灌注結束后將此段混凝土清除。在灌注混凝土時,每根樁應至

25、少留取一組試件,對于樁長較長、樁徑較大、澆筑時間很長時,根據規范要求增加。如換班工作時,每工作班都應制取試件。試件應進行標準養護,強度測試后應填試驗報告表。強度不合要求時,應及時提出報告,采取補救措施。有關混凝土灌注情況,在灌注前應進行坍落度、擴展度、含氣量、入模溫度等檢測;在各灌注時間、混凝土面的深度、導管埋深、導管拆除以及發生的異常現象等,應指定專人進行記錄,并及時匯報。(3) 灌注混凝土測深方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時,應經常探測孔內混凝土面至孔口的深度,以控制導管埋深。如探測不準確,將造成埋深過淺,導管提漏,埋管過深拔不出等斷樁事故。因此,在鉆孔灌注樁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定要由具有高度責

26、任心的人來操作。本橋測深采用重錘法,重錘的形狀是錐形,底面直徑不小于10cm,重量不小于5kg。用測繩系錘吊入孔內,使之通過泥漿沉淀層而停留在混凝土表面(或表面下1020厘米)根據測繩所示錘的沉入深度作為混凝土灌注深度。本方法完全憑探測者手中所提測錘在接觸頂面以前與接觸頂面以后不同重量的感覺而判別。測錘不能太輕,而測錘又不能太重,否則,探測者手感會不明顯,在測深樁,測錘快接近樁頂面時,由于沉淀增加和泥漿變稠的原因,就容易發生誤測。探測時必須要仔細,并以灌注混凝土的數量計算設計混凝土頂面深度來進行校核,如發現設計頂面深度與實際探測的頂面深度出現較大誤差,應進行再次測探,直至找出原因為止。4.12

27、. 泥漿清理鉆孔樁施工中,產生大量廢棄的泥漿,為了保護當地的環境及施工場地的整潔,這些廢棄的泥漿,經處理后,運往指定的廢棄泥漿的堆放場地,并做妥善處理。5. 施工質量標準(1) 在終孔和清孔后應對成孔的孔位、孔深、孔型、孔徑、傾斜度、泥漿相對密度、孔底沉渣厚度、鋼筋骨架底面高程等檢查。(2) 混凝土的強度要求按水泥混凝土抗壓強度評定標準檢查。(3) 鑿出樁頭混凝土后,看有無殘缺的松散的混凝土。(4) 需嵌入承臺內的混凝土樁頭及錨固鋼筋長度應符合要求。(5) 樁基檢測:對于樁長大于40m或樁徑大于等于2m的鉆孔樁,按設計要求在鋼筋籠安裝時預埋4根聲測管,成樁后采用聲波透射法進行檢測。對于樁長少于

28、40m或樁徑小于2m的鉆孔樁,按設計要求在鋼筋籠安裝時預埋3根聲測管。對質量有問題的樁,鉆取樁身混凝土鑒定檢驗。表1 鉆孔樁鉆孔允許偏差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1孔徑不小于設計孔徑孔深柱樁不小于設計孔深,并進入設計土層3孔位中心偏心群樁504傾斜度1%5澆筑混凝土前樁底沉渣厚度柱樁50表2 鋼筋加工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受力鋼筋全長10尺量2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203箍筋內凈尺寸3表3 鉆孔樁鋼筋骨架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鋼筋骨架在承臺底以下長度100mm尺量檢查2鋼筋骨架直徑20mm3主鋼筋間距0.5d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4加強筋間距20m

29、m5箍筋間距或螺旋筋間距20mm6鋼筋骨架垂直度1吊線尺量檢查6. 鉆孔樁常見事故預防及處理常見的鉆孔(包括清孔時)事故及處理方法分述如下:6.1. 坍孔坍孔的特征是孔內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細密的水泡,出渣量顯著增加而不見進尺,鉆機負荷顯著增加等。沖孔穿越巖溶地區覆蓋層,或穿越溶洞有充填物時易產生坍孔。6.1.1. 形成原因(1) 泥漿相對密度不夠及其它泥漿性能指標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堅實泥皮。(2) 由于出渣后未及時補充泥漿(或水),或河水、潮水上漲,或孔內出現承壓水,或鉆孔通過砂礫等強透水層,孔內水流失等而造成孔內水頭高度不夠。(3) 護筒埋置太淺,下端孔口漏水、坍塌或孔口附近地面受水

30、浸濕泡軟,或鉆機直接接觸在護筒上,由于振動使孔口坍塌,擴展成較大坍孔。(4) 在松軟砂層中鉆進進尺太快。(5) 水頭太高,使孔壁滲漿或護筒底形成反穿孔。(6) 清孔后泥漿相對密度、粘度等指標降低。(7) 清孔操作不當,供水管嘴直接沖刷孔壁、清孔時間過久或清孔停頓時間過長。(8) 吊入鋼筋骨架時碰撞孔壁。(9) 當鉆頭擊穿溶洞頂板時若不及時回填則容易造成塌孔。6.1.2. 預防和處理(1) 在松散粉砂土或流砂中鉆進時,應控制進尺速度,選用較大相對密度、粘度、膠體率的泥漿或高質量泥漿。(2) 發生孔口坍塌時,可立即拆除護筒并回填鉆孔,重新埋設護筒再鉆。(3) 如發生孔內坍塌,判明坍塌位置,回填砂和

31、粘質土(或砂礫和黃土)混合物到坍孔處以上1m2m,如坍孔嚴重時應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積密實后再行鉆進。(4) 清孔時應指定專人補漿(或水),保證孔內必要的水頭高度。供水管最好不要直接插入鉆孔中,應通過水槽或水池使水減速后流入鉆中,可免沖刷孔壁。(5) 吊入鋼筋骨架時應對準鉆孔中心豎直插入,嚴防觸及孔壁。(6) 在鉆至溶洞頂板前必須做好相應的應急準備,應急物資在孔口附近待命,擊穿溶洞頂板,孔內水位下降時迅速回填粘土和片石,并加大泥漿比重,待孔內水位穩定后再以小沖程繼續鉆進。6.2. 鉆孔偏斜巖溶地區存在很多溶洞和溶槽,且巖面陡斜。當沖孔至陡斜面時,鉆孔向巖層面下斜的一側傾斜,使鉆孔不能滿足斜率小

32、于1% 的要求。6.2.1. 形成原因(1) 鉆孔中遇有較大的孤石或探頭石。(2) 在有傾斜的軟硬地層交界處,巖面傾斜鉆進;或者粒徑大小懸殊的砂卵石層中鉆進,鉆頭受力不均。(3) 擴孔較大處,鉆頭擺動偏向一方。(4) 鉆機底座未安置水平或產生不均勻沉陷、位移。6.2.2. 預防和處理(1) 安裝鉆機時要使底座水平,起重滑輪緣、和護筒中心兩者應在一條豎直線上,并經常檢查校正。(2) 控制鉆機速度。斜面鉆孔作業,采用小沖程,反復回填片石將斜面沖平后再按正常速度鉆進。(3) 鋼絲繩松放適度,以不致鉆頭晃動為準,一般每次松放2m。要經常檢查鉆機主繩中心位置的變化,判斷空位是否偏斜。(4) 回填片石、黏

33、土修孔。回填高度至斜孔部位以上0.5m,以小沖程反復回填沖砸。(5) 孔位巖面傾斜度較大,則直接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重新鉆進。(6) 灌注水下不擴散混凝土重鉆修孔。有的鉆孔處巖面傾斜較大,或一半巖、一半土的情況,回填片石也無法糾偏,可以順其傾斜方向繼續鉆孔,大致到設計孔位外時,向孔內灌注混凝土,至開始偏斜的部位以上0.5m,3d后強度達到15MPa,即可重新鉆孔。6.3. 掉鉆落物在橋樁施工產生卡鉆和埋鉆后,鉆頭和提升器件分離,掉落在鉆孔中。6.3.1. 形成原因(1) 卡鉆、埋鉆時強提強扭,操作不當,使鋼絲繩超負荷或疲勞斷裂。(2) 操作不慎,落入扳手、撬棍等物。6.3.2.

34、 預防措施(1) 開鉆前應清除孔內落物,零星鐵件可用電磁鐵吸取,較大落物和鉆具也可用沖抓錐打撈,然后在護筒口加蓋。(2) 經常檢查鋼絲繩和聯結裝置。6.3.3. 處理方法掉鉆后應及時摸清情況,若鉆頭被沉淀物或坍孔土石埋住應首先清孔,使打撈工具能接觸鉆頭,然后進行打撈。6.4. 卡鉆6.4.1. 形成原因(1) 當鉆孔深度至鉆穿溶洞頂板時,由于溶洞頂板巖層厚薄不均勻,在鉆孔的面積上,一側先貫穿, 并且先貫穿的側面又是溶洞,則鉆頭就可能隨斜向掉下,沉入溶洞內。隨著將鉆頭提起,未鉆穿部分的溶洞頂板將鉆頭卡住,無法拔起。(2) 孔內出現梅花孔、探頭石、縮孔等未及時處理。(3) 鉆透被坍孔落下的石塊或誤

35、落入孔內的大工具卡住。(4) 入孔較深的鋼護筒傾斜或下端被鉆頭撞擊嚴重變形。(5) 鉆頭尺寸不統一,換用新修補的鉆頭,焊補過大,未經擴孔就用大沖程沖擊。(6) 下鉆頭太猛,或鋼絲繩過長,使鉆頭在孔內碰撞傾斜卡在孔壁上。6.4.2. 預防和處理(1) 上下輕提鉆頭,并用撬棍將鋼絲繩左右拔移、旋轉,使鉆頭能沿下落的方向提出。(2) 卡鉆后輕提,提不動時,探準卡鉆位置,可用小沖擊鉆頭沖或用沖、吸的方法將鉆頭周圍的鉆渣松動后再提出。(3) 采用強提法和爆破震動法。可采用滑輪組、吊機和鉆機相互配合強提,或用千斤頂的辦法,將鉆頭提出。如果強提無效,可用水下小爆破震動法將鉆頭松動后提出。(4) 施工中注意保

36、持護筒垂直,防止傾斜;鉆頭尺寸應統一,下鉆應控制鉆進速度,不要過猛過快。(5) 應經常檢查鉆頭直徑,磨耗不應超過1.5cm;應備有鉆頭輪換使用,磨耗的鉆頭及時補焊;更換新鉆頭宜先用小沖程沖擊一段時間;在穿越溶洞頂板時,使用小沖程鉆進。6.5. 擴孔和縮孔6.5.1. 形成原因擴孔比較多見,一般表現為局部的孔徑過大。在地下水呈運動狀態、土質松散地層處或鉆頭擺動過大,易于出現擴孔,擴孔發生原因與坍孔相同,輕則為擴孔,重則為坍孔。若只孔內局部發生坍塌而擴孔,鉆孔仍能達到設計深度則不必處理,只是混凝土灌注量大大增加。若因擴孔后繼續坍塌影響鉆進,應按坍孔事故處理。縮孔即孔徑的超常縮小,一般表現為鉆機鉆進

37、時發生卡鉆、提不出鉆頭的跡象。縮孔原因有兩種:一種是鉆頭焊補不及時,嚴重磨耗的鉆頭往往鉆出較設計樁徑稍小的孔;另一種是由于地層中有軟塑土,遇水膨脹后使孔徑縮小。各種鉆孔方法均可能發生縮孔。為防止縮孔,前者要及時修補磨損的鉆頭,后者要使用失水率小的優質泥漿護壁使用鉆頭上下、左右反復掃孔以擴大孔徑,直至使發生縮孔部位達到設計要求為止。對于有縮孔現象的孔位,鋼筋籠就位后須立即灌注,以免樁身縮徑或露筋。6.5.2. 預防和處理(1) 應經常檢查轉向裝置的靈活性,及時修理或更換失靈的轉向裝置。(2) 選用適當粘度和相對密度的泥漿。(3) 用低沖程時,每沖擊一段換用高一些沖程沖擊,交替沖擊修整孔形。(4)

38、 出現梅花孔后,用片石混合粘土回填鉆孔,重新沖擊。6.6. 鉆孔漏漿當沖孔遇到空洞、透水性強或有地下水流動的土層時, 會產生大量漏漿而無法補充, 甚至可能引起坍孔埋鉆。6.6.1. 形成原因(1) 在遇到空洞、透水性強的砂礫或流砂中,特別是在有地下水流動的地層中鉆進時,泥漿會向孔壁外漏失。(2) 護筒埋置太淺,回填土夯實不夠,致使刃腳漏漿。(3) 護筒制作不良,接縫不嚴密,造成漏漿。(4) 水頭過高,水柱壓力過大,使孔壁滲漿。6.6.2. 預防和處理(1) 凡屬于第一種情況的沖擊鉆機可加稠泥漿或回填粘土摻片石反復沖擊增強護壁。(2) 屬于護筒漏漿的,應按前述有關護筒制作與埋設的規范規定辦理。如

39、接縫處漏漿不嚴重,可由潛水工用棉、絮堵塞,封閉接縫。如漏水嚴重,應挖出護筒,修理完善后重新埋設。7. 鉆孔樁斷樁常見事故及處理7.1. 首批混凝土封底失敗7.1.1. 事故原因和預防措施7.1.1.1. 導管底距離孔底太高或太低(1) 原因由于計算錯誤,使導管下口距離孔底太高或太低。太高了使首批混凝土數量不夠,埋不了導管下口(1米以上)。太低了使首批混凝土下落困難,造成泥漿與混凝土混合。(2) 預防措施準確測量每節導管的長度,并編號記錄,復核孔深及導管總長度。也可將拼裝好的導管直接下到孔底,相互校核長度。7.1.1.2. 首批混凝土數量不夠(1) 原因由于計算錯誤,造成首批混凝土數量不夠,埋管

40、失敗。(2) 預防措施根據孔徑、導管直徑認真計算和復核首批混凝土數量。7.1.1.3. 首批混凝土品質太差(1) 原因首批混凝土和易性太差,翻漿困難。或坍落度太大,造成離析。(2) 預防措施搞好配合比設計,嚴格控制混凝土和易性。7.1.1.4. 導管進漿導管密封性差,在首批混凝土灌注后,由于外部泥漿壓力太大,滲入導管內,造成混凝土與泥漿混和。7.1.2. 處理方法首批混凝土封底失敗后,應撥出導管,提起鋼筋籠,立即清孔。7.2. 供料和設備故障使灌注停工7.2.1. 事故原因和預防措施(1) 原因由于設備故障,混凝土材料供應問題造成停工較長時間,使混凝土凝結而斷樁。(2) 預防措施施工前應做好過

41、程能力鑒定,對于部分設備考慮備用;對于發生的事故應有應急預案。7.2.2. 處理方法(1) 如斷樁距離地面較深,考慮提起鋼筋籠后重新成孔。(2) 如斷樁距離地面較淺,可采用接樁。(3) 如原孔無法利用,則回填后采取補樁的辦法。7.3. 灌注過程中坍孔7.3.1. 事故原因和預防措施(1) 原因由于清孔不當、泥漿過稀、下鋼筋籠時碰撞孔壁、致使在灌注過程中發生坍孔。(2) 預防措施詳見第6.1.2節。7.3.2. 處理方法(1) 如坍孔并不嚴重,可繼續灌注,并適當加快進度。(2) 如無法繼續灌注,應及時回填重新成孔。7.4. 導管撥空、掉管7.4.1. 事故原因和預防7.4.1.1. 導管撥空(1

42、) 原因由于測量和計算錯誤,致使灌注混凝土時導管撥空,管內充滿泥漿;或導管埋深過少,泥漿涌入導管。(2) 預防措施應認真測量和復核孔深、導管長度;應對導管埋深適當取保守數值。7.4.1.2. 掉管(1) 原因導管接頭連接不符合要求;導管掛住鋼筋籠,強拉拉脫等。(2) 預防措施每次拆管后應仔細重新連接導管接頭;導管埋深較大時應及時拆管。7.4.2. 處理方法(1) 混凝土面距離地面較深時應重新成孔。(2) 混凝土面距離地面較淺可采取接樁辦法。7.5. 灌注過程中混凝土上升困難、不翻漿7.5.1. 事故原因(1) 混凝土供料間隔時間太長,灌注停頓,混凝土流動性變小。(2) 混凝土和易性太差。(3)

43、 導管埋深過大。(4) 在灌注將近結束時,由于導管內混凝土柱高減小,超壓力降低。(5) 導管外的泥漿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對密度增大。7.5.2. 補救措施(1) 提起導管,減少導管埋深。(2) 接長導管,提高導管內混凝土柱高。(3) 可在孔內加水稀釋泥漿,并掏出部分沉渣。7.6. 灌注高度不夠7.6.1. 事故原因和預防(1) 原因測量不準確;樁頭預留量太少;灌注過程中,孔壁斷續發生小坍方,施工人員未發覺,未處理,測探錘達不到混凝土表面造成。(2) 預防措施可采用多種方法測量,確保準確;樁頭超灌預留量可適當加大。7.6.2. 處理方法挖開樁頭,重新接樁處理;插入一直徑稍小的護筒,深入到原混凝土中,用吸泥機吸出坍方土和沉渣,拔出小護筒,重新下導管灌注。8. 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1) 鉆機安裝牢固,防止傾覆。鉆機就位后,機身要用方木墊平,牢固。(2) 注意用電安全。電線不能直接敷設在地面上,應采取架空措施。配電箱加鎖。(3) 鉆孔中,應注意觀察有無漏漿現象,特別時巖溶地質,隨時補充泥漿,保證孔內水位。在鉆孔附近設置醒目標志和圍欄,以防人員掉入孔內。(4) 每工班檢查鉆頭、主繩、主繩與鉆頭連接、提梁、繩卡等,及時處理問題。(5) 降低噪音。泥漿應沉淀處理后排放,并符合環保要求,必須及時清運碴土,防止污染。


注意事項

本文(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項目佛肇段工程沖擊鉆灌注樁施工作業指導書(30頁).doc)為本站會員(故事)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家庄市| 苏尼特左旗| 台湾省| 江阴市| 雷山县| 温州市| 荔浦县| 吉木乃县| 从江县| 饶河县| 峨眉山市| 兰坪| 七台河市| 荆门市| 新宾| 辽宁省| 宁明县| 恭城| 河西区| 崇仁县| 威海市| 景德镇市| 泰州市| 黄浦区| 扎鲁特旗| 宕昌县| 西充县| 合江县| 邵阳市| 阜阳市| 文水县| 乌兰县| 丽江市| 孝昌县| 新闻| 陇川县| 西峡县| 常熟市| 丽江市| 蒙山县| 修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