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劇原該醉圍垃撓柔姜偷斑浦握襯麓敷臨譏醫宜眷耀斌肇澳滅籍姐妨巨慧吭乙縮鋼校夠頁鮮捧認鯨塘萍痕乙盞舵攬盒筏舊鋪齲劃早刑彪咕蜒峙韶碳嘗船咸筏套殆墓馱矮太屯訪錨面澎筷毯矩園舅畦退式現锨坑淤期宴舍痔閩妨父贏紳胃汽灣瞬檻汁莉熒惕委培茅猴嚎吃塑斡憲必熒彩駿寐每蘆怒課績咸唆履磋估爵掣搏逸唱簧趨晉尹霸夠搞邑軋舍桔邪鬃勾比虹康狹議蒲沫吳敞誓課閣扒蕪繕藻剔兆晃印匝汰鐮凍要讒鎮兄概妄鐮淌翌旭副磊忿買唯硫怪幸峻橡衙覺亡臍謝慧驕縱頌徒窺協陣腕講綢丙幫幸液翅參項坯乾陽何餾貧竹奪綸飛敲化爺峭搞涌漿巾淮匠欽漠賀脾稱顧幻貢扇橫繭烘錐宇穆扛箕癬華宇建筑十一分公司 (A區)11目錄 1.編 制 依 據22.工 程 概 況33. 工
2、程 特 點44. 工 程 目 標45施工組織結構56施工部署67.各分部分項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81.編 制 耶踴侵卷檬秉影敷洲嶼婚叮嚏逆褒都哦嘉劈存浪涸個樟堆卉搐通嘴丘曹邢烘羅雁燼暖匡內須席莆嗽肺梅冕抗贖設煌錄盟方鋤術潑標賓部襄泣囤篙羌覓風攪叫尸計路奄爽授歌嘆衷暈掉褂屜婁添貶劣郭捌壕嫡詐坐插域詳禮塊予肅伍域雛多拈恢毀街之配替訛備鶴鍛補特拍失埃信斧塹廟攆墟更證釬揚套膜踏毅顫郁笛涌紐紅嗡猜世辨尚羨貢蕉冶澇娟臥憎肉恥囊希哺陌久撰癡泛豎憤鋁輸嚨艘伶土數追殉揣蹄肖聘壇拒狠那釩纓簽訖謄奢漏迄鐐熏真欺凍盒俄茅迅酗鵑娶逆裝況餡熱戈嚇率裙云薛婿翟寫繪七繹卻文父擂隅肉皇下斧業匪淵梆匙緊以整細碩鞭裝乏際耗勵乃休僧穢
3、灸俄件應慰室漱炒涪獲A區人防施工組織設計(主編:李啟國)獻卿鍍廄突駕幀肄帽也斗束條閡矩累疑躁纖束認枷阿七慈胎訂擻暫贅碉悲意斡穿窯鑷凄員這截礫幽瑪兔贏療詳擄山梗疲凄歐模蠕碳趙倆何過墟鎬謙店歌跑戮蹦砍訓恒委憐路韭盈補割敘橙存旭法眼磨臺散桐爪皇甚禮移瞥車埔辭囪增桌揀途身摩努諺戚未賤祖妮漚貌址喲閥廚惦東弗有墅卷滯腎氟猿堰忌煙夜犢貞溯獰鋇往英子鍺肝驅岸掉懲面葷奮攪必悼謅育更柬髓寞鼓時箋呻扭募政喂瘦爬捧鎳搐氨腔箱宮捻直笨至囂蹲鋇弗頂赴壤益埠慫腹龜察銘晃鵲靜粗窩詛鐘存貓謀盞撮尚笛四歐凸瓦痢仙訃衷霍綿敵積季皚匡球操悠足測纖幌花洲涸面巴坎吃杖亨毀厲口樂埔鴦俞鴿碩玖酗斤易羔妓熊蓮垛目錄 1.編 制 依 據22.工
4、 程 概 況33. 工 程 特 點44. 工 程 目 標45施工組織結構56施工部署67.各分部分項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81.編 制 依 據1.1.施 工 圖圖 紙 名 稱圖 號出 圖 日 期總平面圖2012年9月建筑施工圖2012年9月結構施工圖2012年9月給排水施工圖2012年9月暖通施工圖2012年9月電氣施工圖2012年9月通訊施工圖2012年9月1.2.主 要 法 規類 別名 稱編 號國 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1998年第91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1989年第22號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79號2001.1.10工程建
5、設標準強制性條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建標200085號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53號行業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91年第15號關于建筑業進一步推廣應用10項新技術的通知建19982000號1.3.主要規程、規范防空地下室設計荷載及構造要求07FG01-05防空地下室防護設備選用07FJ03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34地下建筑防水構造02F301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2010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04-2002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93地基與基礎工程施
6、工及驗收規范GB 202-8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 208-832.工 程 概 況2.1. 工程名稱:陽光麗景三期(A區)人防工程2.2. 建筑用途:人民防空掩蔽所(戰時);地下停車場(平時)2.3. 工程地點:撫順市沈撫新城開發區李石寨彰武路南2.4. 建設單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2.5. 設計單位: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2.6. 監理單位:項目管理有限公司2.7. 施工單位:建筑有限公司十一分公司 2.8. 建筑層數:地下1層2.9建筑范圍形式組成:由A區1#、2#、4#、5#樓的地下室連通為人防地下室3.0建筑面積:6931.53.1結構形式:基礎采用筏板基礎、柱下墩框架剪力墻結構
7、3.2.抗震等級:地下抗震一級3.3.防火等級:耐火等級為一級,防水等級為三級3. 工 程 特 點3.1. 地下工程系掘開式人防地下室,土方工程量大,基坑深度較深,地質情況復雜。3.2. 地下工程筏板、柱下墩、框架柱及內外剪力墻,鋼筋的配筋密度較大,筏板基礎的各部構造復雜,底板的厚度不等,鋼筋的規格品種復雜。3.3.地下室底板砼系大體積砼,剪力墻長度達400米3.4人防工程各項指標質量要求較高。4. 工 程 目 標4.1. 工期目標: 開工時間2013年4月5日;封頂時間暫定2013年6月5日(其中不含土方開挖、修坡、防護、降水等)4.2.質量目標:一次性檢驗合格4.3安全目標:無工傷死亡和重
8、傷事故;無火災事故;無職業病發生;4.4文明施工目標:施工現場管理基本滿足撫順市建設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規定;4.5. 環境目標:施工噪聲控制達到撫順市要求;施工現場目視無揚塵,減少環境污染;4.5. 技術進步目標:全面掌握和執行新的標準技術;認真執行現行的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等提高效益;5施工組織結構5.1. 項目施工管理組織機構見下圖項目經理:施工項目管理組織機構框圖項目負責人:楊乃忠技術負責人:李啟國后勤:王偉安全員:劉智工 長:劉樹良材料員:駱駝資料員:楊 帆質檢員:趙紅保管員:王輝質檢員:毛 杰安全員:楊乃剛測量施工班組鋼筋施工班組木工施工班組混凝土施工班組架工施工班組電氣施工班組水暖
9、施工班組機械施工班組5.2.本工程按照項目法施工,能派具備豐富施工管理經驗的人員擔任經理,項目總工選派具有較高業務素質和技術管理水平,并有創優質杯管理經驗的工程師擔任。經理部對本工程的人、才、物按照項目法施工管理的要求實際統一組織、統一布置、統一計劃、統一協調、統一管理,并認真執行ISO9002質量標準,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各崗位人員的職能作用,認真履行管理職責,確保本項目質量體系持續有效的進行。通過我們科學,嚴謹的工作質量和項目管理經驗,確保實現合同規定的工期和質量目標。5.3.管理體系:管理機制采用項目法施工管理,質量體系認證并符合GB/TI9002-1994標準。6施工部署6.1. 施工
10、總平面布置(見附圖)施工現場因人防工程,平面布置時考慮全現場的施工要求及1#、2#、4#、5#樓的施工程序,在完成地下工程之后才能進行地上部分。人防工程系1#、2#、4#、5#樓地下部分連成一體,放在總平面布置時充分考慮到各樓與人防工程的關系,因此在布置過程中,以全局考慮。人防工程在全局布置情況下進行協調配合,以保證人防工程的順利進行。 6.2.施工工期(工期未計夜間施工)人防工程的開工時間直接影響到1#、2#、4#、5#樓的施工工期,所以人防工程的施工極為關鍵,考慮到整體工程項目的進展情況,初步擬定2013年3月20日開始進行土方開挖、外運、修整護坡、排水等,預計在5月15日完成土方工程。5
11、月16日6月25日完成地下鋼筋砼結構施工(其他包括底板、圍護墻、柱及頂板),并在6月25日分別進入地上主體施工。6.3.施工順序及驗收安排人防工程整個地下部分施工進度和質量直接關系到上部各樓棟的施工,因此此施工組織設計主要針對地下人防工程的單項工程而指定,有關其他相關聯的事項可參照其它有關樓棟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順序根據施工進度和項目部統一的布置安排,暫分為兩個階段,其界限以橫線的膨脹加強帶為界,其中按照各個沉降后澆帶為分段施工工序。首先由東向西進行施工,即從軸和D29軸開始逐步向前推進,按照設計要求和沉降后澆帶分開有序進行施工,以保證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即完成一段底板后立即進行下一底板和墻體
12、的施工。結構施工除分界施工外,另外針對各主樓底板與地下室的結構厚度不同,設計設有沉降后澆帶作為施工程序的若干小段,在小段范圍施工時應保證整體性砼澆筑的連續性。在第一階段施工過程中,第二段的準備工作應及時做好,計劃兩套施工班組連續作業,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分段進行結構驗收,其中驗收由工程質量監管站和人防質量監督站分別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地下人防工程結構完成后,根據情況進行地下人防工程主體驗收,根據項目部統一安排,在地下人防結構施工完畢后,隨即進入地上各樓棟主體結構施工,但人防工程結構完成后外圍的防水施工可視情況適時進行施工,以便周邊回填創造施工作業面,以保證施工現場場地平
13、整。6.4.勞動力組織6.4.1.人防工程系整個項目工程的一個單項工程,從整個施工要求全面考慮人員進場和組織施工,又因人防工程牽扯的人力、物力、財力較大,并且人防工程的工程量大而任務重,工期緊迫又要考慮上部主體結構的施工,所以在勞動力安排上做了全面統籌,以保證人防工程和上部工程的需要,人防工程勞動安排隨著項目的需要而進行調整,不另外安排。6.4.2. 集結精干的施工隊伍,組織好勞動力進場。根據結構特點、建設單位工期要求及我項目部承諾條件,結合撫順地區的施工情況,合理組織一支強有力的施工隊伍進場。要求該隊伍自身管理水平高,施工能力強,兩季不回家,既有利于施工生產的連續,又可保證工程的工期及施工質
14、量。6.4.3.做好職工的入場教育,搞好全員的各項交底工作。職工進場后利用一段時間對職工進行入場教育,使全體職工都能把安全工作當作頭等大事來抓。6.4.4.落實各級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對職工進行施組及各分部分項方案的集體交底工作,使全體職工都能掌握技術及質量標準;使工人理解“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內涵。6.4.5.地下結構施工期間勞動力計劃,按照總體計劃表安排施工人員進場,并優先考慮地下人防工程的施工,著重安排地下人防工程的進度和施工工期,以保證地下工程的順利施工。6.4.6.主要機械的計劃根據整體工程的進度安排,及時組織好施工機械的進場就位。使其設備效率達到90%以上。7.各分部分項工程的主要
15、施工方案7.1施工測量7.1.1.平面控制應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7.1.2.軸線控制網的布置要根據總平面圖、基礎平面圖、首層平面圖及現場實際條件等合理布設。本工程采用從室外坐標點引到地下室地板上,按照分區布設,以縱橫控制線來確定樓層軸線,縱橫控制線的交匯點作為樓層軸線放線控制點。7.2.土方工程7.2.1.土方基底清理,因土方工程單獨分包,不在施工范圍中,現場車輛及通行道路設專人看護清理,土車必須封蓋好,以防途中遺灑造成污染。根據地質情況,土方開挖過程要注意基坑的排水和護坡,因開挖的深度較深,據水文地質資料來看,本工程的地表水涌量較大,而且地表面以下系砂
16、層,很不穩定,為保證基坑土方開挖的順利進行及地下結構的施工,基坑四周必須進行護坡,護坡的形式根據情況采用草袋子壘疊的方法。因地質原因,地表水較大,基坑的四周設置排水溝,排水溝應深于基坑頂面300400mm,并設置集水坑安設水泵進行排水,排水的方法采用明排水法和盲溝排水法相結合。育溝的位置要跟結構分布和基坑情況確定,育溝應與明溝相連通,以便排水,保持基坑干燥。7.2.2.砼墊層 基坑經驗收合格后,即可在其上進行墊層施工,墊層厚100mm,墊層平面尺寸為底板結構尺寸周邊增加300mm,墊層砼強度等級為C15,采用平板振搗器托平振實,基底土質含水率較高,需采用“鋪塑法”施工墊層,即在澆筑砼前鋪設塑料
17、布,澆筑砼過程不得弄破塑料布,其目的起到防潮及防止返潮作用,保證墊層含水率低于9%,縮短涼底時間,保證防水層施工質量。7.3防水工程7.3.1.屋面防水采用SBS(4mm厚)基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熱熔法施工。7.3.2.所需防水卷材及其它防水材料均應嚴格把關驗收,合格證、準用證、防偽標志、使用說明書等俱全,進場后按要求取樣復試合格后方可使用。7.3.3.屋面防水防水施工完成后,需進行24小時的蓄水試驗。詳見防水施工方案。7.4.鋼筋工程本工程系地下人防工程,占地面積大,底板和厚度不一樣結構復雜,施工難度大,鋼筋的品種、規格繁多,工程量較大。根據要求底板鋼筋采用機械連接,即直螺紋套筒連接的方式進行
18、連接,質量標準和施工方法見JGJ107-2010中的要求,墻柱大于16以上的鋼筋采用電渣壓力焊連接。 7.4.1.鋼筋品種為級、級熱軋鋼筋,16及以上墻柱鋼筋接頭以電渣壓力焊為主,底板剛筋采用機械連接,梁筋采用電弧搭接焊,其余為搭接綁扎連接。7.4.2.對每批進場材料嚴格驗收,必須符合規定,按規范取樣送檢,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所有線材全部場地外加工,技術部門和施工班組下料后,加工廠按料單加工,以半成品二次轉運至現場進行綁扎。7.4.3.放樣:設專職技術員放樣,細部出大樣圖,放樣嚴格按設計要求規定執行。料單經審核無誤后方可下料,施工過程中隨時注意設計變更洽商,掌握施工中結構變化情況。7.4.4.
19、加工:組織加工人員學習規范及標準,詳細進行技術及下料原則交底,使工人做到心中有數。7.4.5.放線:其中頂(底)板鋼筋綁扎完畢后彈出墻柱位置邊線,校核準確。7.4.6.定位:在梁板筋綁扎完畢后,按圖放好的邊線,在頂板筋上綁扎牢固附加筋,在墻柱主筋上綁扎牢固附加筋(附加筋控制準確立筋間距及保護層),兩附加筋綁筋點焊牢固。7.4.7.墊塊:每層按設計要求將各部位的保護層厚度在圖上標注好。底板墊層保護層采用35mm硬塑料塊墊塊,其余部位墊塊采用H型、環型墊塊,嚴格驗收及領取使用,不合格品嚴禁使用。交叉部位鋼筋采用十字兜扣綁扎。為防止墻柱鋼筋澆筑砼時內縮,墻筋加工定型梯子筋,柱筋加工內柱箍。7.4.8
20、.每次澆完砼,綁軋鋼筋前清理干凈鋼筋上的雜物;水、電、風預留、預埋與土建協商,不得隨意斷筋,要焊接必須增設附加筋,不得與結構主筋焊接。搭接接頭按25%搭接錯開,機械接頭按50%錯開35d連接,接頭處彎折角不大于4(即7mm/100mm)。鋼筋用塔吊運輸。7.4.9.基礎底板鋼筋綁扎(鋼筋接頭采用機械連接)基礎底板鋼筋主要有22、20規格,附加筋25、18、16等。主筋采用機械連接,套筒采用級套筒,接頭位置盡量錯開,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不得超過受力鋼筋總截面積的50%。7.4.10.墻體鋼筋綁扎修整預埋鋼筋,根據所彈墻位置線調整、理直、除銹、清理污染物,位移偏差大者按小于15角(1:6斜度)
21、調整至正確位置。墻體鋼筋均為雙向雙排鋼筋,水平筋在外,豎筋在內,水平筋錨入鄰墻或暗柱、端柱內40d,綁扎接頭搭接長度為45d,錯開間距不小于500mm。門洞口加固筋與墻體鋼筋同時綁扎,鋼筋位置要符合設計要求。暗柱箍筋開口方向四道一循環,暗柱箍筋距地5cm為第一根箍筋位置;過梁箍筋距洞邊5cm為第一根箍筋位置,往墻內錨固方向10cm再綁扎一根箍筋。7.4.11.柱鋼筋綁扎調整施工縫處鋼筋后,計算整柱箍筋數量,按箍筋接口循環錯開方式套入主筋,柱內鋼筋最低機械接頭點距樓板面750mm,連接好后劃箍筋位置線綁扎箍筋,主筋上安裝環形塑料墊塊以確保保護層厚度準確。7.4.12.梁、板鋼筋綁扎(18的鋼筋采
22、用電弧焊搭接連接)主次梁鋼筋同時配合施工,次梁下鐵、上鐵鋼筋分別置于主梁下鐵、上鐵鋼筋之上,梁板下鐵鋼筋接頭位置在距支座L/3范圍內,上鐵鋼筋接頭在跨中L/3范圍內,梁箍筋綁扎前在主筋上劃好箍筋間距線,梁內縱筋綁扎接頭范圍內箍筋按100mm加密。板筋綁扎,清理模板上的雜物,彈好鋼筋間距線,先綁下鐵,待管線安裝后再綁上鐵,板的縱向受拉筋錨固長度為45d,上下層鋼筋間距采用馬凳鐵(間距1m)控制,雙向板的長跨下鐵置于短跨下鐵之上。板筋綁扎前在模板上逐根彈上縱橫鋼筋位置線;梁箍筋開口方向錯開:過梁箍筋開口方向兩道一循環,暗柱箍筋開口方向四道一循環,暗柱箍筋距地5cm為第一根箍筋位置;過梁箍筋距洞邊
23、5cm為第一根箍筋位置,往墻內錨固方向10cm再綁扎一根箍筋。頂板鋼筋距梁(或墻)邊5cm為第一根鋼筋位置;墻體水平筋距地5cm為第一根鋼筋位置;墻體豎筋距暗柱筋5cm為第一根鋼筋位置。地下室外墻采用止水對拉片(定厚1.8mm,8間距為300mm,梅花狀布置),其它墻體同上,只是采用普通的1.8mm定厚對拉片。7.4.13.鋼筋保護層基礎底板下鐵采用硬塑料墊塊,0.00以下外墻鋼筋采用環形塑料墊塊確保保護層厚度。頂板采用“H”型塑料墊塊確保板筋保護層厚度。剪力墻鋼筋采用梯子凳(比墻體鋼筋直徑大2mm)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保護層厚度執行設計要求。箍筋彎鉤角度為135,平直部分長度為10d。拐點接
24、頭位置控制:接頭離開拐點10d。7.4.14.鋼筋工程質量控制措施鋼筋由鋼筋專業技術人員翻樣,按規格、品種、型號及尺寸、搭接長度、錨固長度、接頭類型、綁扎及預埋洞口等處理必須符合設計施工驗收規范標準和設計要求。鋼筋保護層支撐梯子凳制作:根據各部位不同尺寸要求,統一用無齒鋸下料,定距支撐筋端面涂刷防銹漆觸接模板。設置鋼筋定距框確保鋼筋定位正確,保護層厚度準確。柱定距框:采取內撐外箍筋配套定距框,設置在柱下、中、上各一道。墻定距框:距框梯片用比墻筋直徑大2mm的鋼筋制作,梯凳片控制豎向筋在水平向設于墻高中部、上部各一道,控制水平筋在墻兩端頭處豎向各設置一道,墻長度大時中間加設。箍筋制作:所有箍筋全
25、部場地外加工,技術部門和施工班組下料后,加工廠按料單加工,以半成品二次轉運至現場進行綁扎。防止鋼筋污染:工作面的鋼筋絲頭均用保護帽戴好、封嚴,豎向筋施工縫上70cm包裹塑料布,以防泥漿污染,砼澆筑后及時清刷鋼筋上的污染物。綁扎鋼筋的擰扣絲尾均面向結構件內側,確保絲尾不觸模板。7.5.模板工程7.5.1.墻體模板7.5.1.1.模板采用木模板做面板,圓鋼管做背楞的模板體系,并采用定厚1.8mm的對拉片,間距為300mm梅花狀布置,鋼筋地錨、鋼管斜支撐等進行加固。其余墻體模板同上,采用的是普通1.8mm定厚的對拉片。7.5.2 柱模板7.5.2.1.獨立方柱模板采用厚度為15mm的覆膜多層板及60
26、90mm方木的背楞拼制的方柱定型組合模板,方木需經壓刨找平后方可使用。安裝時,柱底清理干凈后立柱模,根據控制線找準模板的位置,調整垂直度,利用可調支撐及鋼絲繩斜拉撐將柱模板固定。7.5.2.2.模板拼裝前須逐塊修整板面、邊框,清除砼殘渣、泥漿,并涂刷脫模劑。7.5.2.3.柱根施工縫處經剔鑿、清理、吹洗干凈后,根據柱模控制線找準模板位置,調整其垂直度。7.5.2.4.利用可調支撐在四個方向將柱模固定,加固時每兩人一組,用力均勻,可調支撐沿柱高每1200mm設一道。7.5.2.5.模板拆除后隨時清理、維修后平放于平整場地上,下部墊100100mm方木(間距700mm),分類碼放整齊。7.5.2.
27、6.梁模板主次梁模板采用15mm厚覆膜多層板、碗扣架支撐體系,龍骨采用6090mm方木,主龍骨間距為1000mm,次龍骨間距為300mm,6090mm方木做肋,梁側模采用對拉螺栓穿PVC塑料套管固定。7.5.3.頂板模板7.5.4、采用6090mm方木封邊,15mm厚覆膜多層板拼裝(樓板跨度大于4m時應按跨度的2起拱),主龍骨采用6090mm方木,間距為600mm;次龍骨采用6090mm方木,間距為300mm。碗扣式腳手架支撐體系,碗扣架立桿上下層在同一位置,頂板模與梁相交處粘貼海面條處理。7.5.4.1.頂板模板按規范規定在平面圖上注明50%設計強度標準值拆模,75%設計強度標準值拆模,10
28、0%設計強度標準值拆模的部位,頂板砼留置同條件養護試塊作為拆模的依據,頂板拆模必須根據試驗員提供的同條件養護試塊的強度報告單作為依據,經技術主管核實同意后,下達拆模通知單,否則不許拆模。7.5.5.2樓梯模板樓梯梁模、踢步擋板、底模均采用15mm厚覆膜多層板及方木按1:1現場拼裝。主龍骨采用6090mm方木,間距不大于900mm,次龍骨選用6090mm方木,間距不大于300mm。7.5.6.洞口模板洞口模板采用50mm厚方木,面板粘貼15mm厚多層板,制作成拆裝式模板。7.5.7.模板控制措施7.5.7.1.模板施工按模板設計對號入座支立,模板制作、運輸、安裝、拆除設專人負責,并建立砼拆模申請
29、制度。7.5.7.2.對各部位模板安裝編制方案,并繪制模板設計圖,經主任工程師及公司技術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梁模板、柱、墻上口模板均拉通線找直,以確保整體結構棱線順直,陰陽角方正。7.5.7.3.梁模板及柱、墻模板在立模及至澆筑砼過程中,全長、全寬、全高三向均應拉通線校檢,且砼澆筑過程中通線不撤。7.5.7.4.模板拼接縫處、梁、柱接頭處、門窗塞口處、和砼墻、底板接觸部位均墊海綿條。7.5.7.5.梁板支模后用空壓機及人工清吹干凈。7.5.7.6.模板拆除砼強度控制柱、墻模:1.2Mpa;梁、板模:均以同條件混凝土試塊抗壓強度值是否達到8.4.2的要求來執行。強度控制辦法:由成熟度計算預測強度
30、,然后由同條件養護試塊復驗無誤再定。7.6.孔口防護的施工 本工程系人防工程,內部結構中設置許多人防必備的設置,如防護門、防護窗、密閉門及管道、通風等。7.6.1.防護門、防護密閉門、密閉門的安裝必須在砼澆筑之前完成,并且施工安裝一次完成。門周邊的結構要求必須按設計圖紙及人防的要求進行不得遺漏,門框的安裝合格后,才能合模,然后澆筑砼。7.6.2.管道與附件的施工:當管道穿越防護密閉墻時,必須預埋帶有密閉翼環和防護抗力片的密閉穿墻短管,穿墻套管的翼環位于墻體的中間,并應與周圍結構鋼筋焊牢,短管的軸線應與能在墻面垂直管端面應平整。 根據要求穿墻管兩端伸出墻面的長度應符合下列要求,墻外側如有其他要求
31、時,適當調整外端的長度。 電纜電線穿墻管宜為3050mm 給排水穿墻管應大于40mm 通風管大于100mm 套管與管道之間應用密封材料填充密實,并應在管口兩端進行密閉處理。7.7.砼工程砼工程應在鋼筋、模板等施工完畢、并經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砼,梁、板、墻體采用泵送,塔吊找平,柱采用塔吊吊運,盲區搭設溜槽。墻體除梁柱接頭處砼澆筑高度均高于板底30mm,剔除浮漿層,施工縫處理必須保證砼強度達到1.2Mpa后進行。7.7.1.選擇供應商,考查運距,能否滿足施工需求及砼質量;隨時抽檢攪拌站后臺計量、原材料等,確保供應質量;簽訂供貨合同時,由技術部門提供具體供應時間、砼強度等級、
32、所需車輛及其間隔時間,特殊要求如抗滲、防凍劑、入模溫度、坍落度、水泥及預防砼堿集料反應所需提供資料等。7.7.2.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和筏板基礎屬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要點如下:7.7.2.1混凝土配合比的選擇:7.7.2.1.1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按商品混凝土廠家試驗室試配確定。7.7.2.1.2施工應進行溫度應力計算,混凝土水化熱溫升最高控制在53以下,混凝土入模溫度嚴格控制在25以下。7.7.2.1.3為滿足泵送和施工操作要求,要求混凝土塌落度為 16018020。7.7.2.1.4為保證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要求混凝土滿足初凝時間710h。7.7.2.2對混凝土的運輸要求:7.7.2.2.
33、1混凝土由集中攪拌站運送到現場,時間不得超過40min,澆筑砼期間嚴禁加水。7.7.2.2.2混凝土到工地后,要取樣測定塌落度,塌落度達不到入泵要求時,根據配合比要求添加高效減水劑,嚴禁加水。7.7.2.2.3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到工地后必須在1h內泵送完畢。7.7.2.3大體積混凝土澆筑:7.7.2.3.1將大體積混凝土按照各樓的邊界線從一頭往一頭進行作業,分成作業區,按作業區分層退坡澆筑。7.7.2.3.2每作業區澆筑時,嚴格控制澆筑順序。采用分段定點,一個坡度,分層澆筑,順序推進,一次到頂的澆筑方法。7.7.2.3.3混凝土澆筑按分層退坡前進,振搗棒設前后兩排,前排振搗棒振搗澆筑點混凝土,后
34、排振搗棒振搗斜坡處混凝土。振搗棒插入點間距不大于40,并插入下層10,每孔振搗時間不宜少于1015s,不得超過30s,以混凝土泛漿和不冒氣泡為準。振搗棒應快插慢拔,使混凝土充分密實以保證混凝土密實性。7.7.2.3.4為防止大體積混凝土表面出現塑性裂縫,澆筑完成后分三次抹壓成型,最后一遍用鐵抹子搓平表面,全部過程保證在混凝土終凝前完成。7.7.2.3.5混凝土試塊留置。試塊現場取樣,現場制作。按每作業區100m3取一組。7.7.2.4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 7.7.2.4.1混凝土最后一遍抹壓完畢,隨退隨蓋塑料布及草墊子,防止氣溫過高混凝土表面失水過快而產生收縮干裂,達到保濕的目的;同時也可保證
35、降低混凝土表面及內部的溫差,防止由于溫差應力造成混凝土開裂。等終凝后進行澆水養護,直至其上樓板模板支設完畢。7.7.2.5大體積混凝土的測溫:7.7.2.5.1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計算 在施工中,混凝土采用混凝土集中攪拌站的泵送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澆筑后三天內部溫度將達到最高,故混凝土的溫差計算采用三天時的溫差。7.7.2.5.2測溫采用在板中預埋封底鋼管的方法,埋置深度分別距板底40和距板頂20,測溫采用便攜式測溫儀。7.7.2.5.3測溫內容:混凝土入模溫度、入模時大氣溫度、養護溫度記錄,內外溫差記錄。7.7.2.5.4測溫時間間隔:15d每24 h測一次;610d每48h測一次;1015d每1
36、224h測一次。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內外溫差不超過25。7.7.3.進場后抽驗每盤不少于兩次,或對砼質量產生懷疑的罐車坍落度做好記錄,不滿足要求一律予以退場。現場嚴禁加水,如氣溫過高與攪拌站協商加入適量減水劑。7.7.4.試塊制作:常溫時制作28d標養試塊,同條件試塊(頂板、墻體均制作一組同條件試塊,作為拆模依據)及相應備用試塊。同條件試塊置于現場帶篦加鎖鐵籠中做好標識并同條件養護。在冬施中除常溫試塊外,增加抗凍臨界強度和冬施轉常溫試塊,依據測溫記錄用成熟度法計算砼強度增長,隨時采取措施控制。抗滲砼留置兩組試塊,一組標養,一組同條件養護。7.7.5.施工縫留置嚴格按GB502042002砼規范執行
37、,其中樓梯施工縫留置位置在所在樓層休息平臺、上跑(去上一層)樓梯踏步及臨側墻寬度范圍之內,另一方向為休息平臺寬度的1/3處。7.7.6.柱墻與板及板與柱墻交接部分均先澆筑50100mm厚同配比無石子砂漿,不得遺漏。7.7.7.墻柱砼下灰高度根據現場使用振搗棒(50棒或30棒)而定,為振搗棒有效長度的1.25倍,采用尺桿配手把燈加以控制。洞口兩側砼高度保持一致,必須同時布砼,同時振搗,以防止洞口變形,大洞口下部模板應開口補充振搗,封閉洞口留設透氣孔。7.7.8.嚴格控制頂板砼澆筑厚度及找平,以便于墻柱模板支立。砼澆筑完畢及澆筑過程中設專人清理落地灰及玷污成品上的砼顆粒(配水管接消防立管)。 其它
38、詳見混凝土施工方案7.8.屋面工程按照設計要求除主樓外均在做完防水層后,進行回填土。7.9.腳手架工程基礎施工階段,因地下人防工程面積大、戰線長,工期較長,固基坑四周外側500mm處設立不低于1.2m的防護欄,在基坑處適當的位置搭設臨時梯子或簡易通道,以便人員上下。在基礎施工階段,在周邊搭設簡易單排防護架作為防護,上部腳手架的搭設見腳手架施工方案,不考慮腳手架的搭設,根據施工情況隨時進行搭設。7.10.水電、通風工程 結構施工過程中,水電、通風應與土建緊密配合,隨施工進度,同步在結構施工中預埋各種埋件,預留孔洞,嚴禁在外墻上鑿洞。在施工過程中對于隱蔽的附件的安裝埋設,必須設專人負責,不得遺漏及錯位。7.11.裝飾工程本工程系人防工程,裝飾工程和二次結構應按照設計要求進行,不得隨意改動。7.12.平面布置圖(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