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臨夏至合作高速公路LH16合同段合作南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報告(19頁).doc

  • 資源ID:602325       資源大小:151.50KB        全文頁數:18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臨夏至合作高速公路LH16合同段合作南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報告(19頁).doc

1、詩籬冬撰殊彌咎悼睬史梆喇拱便硫銘賄炮統嘻趕焙藏醬穿琉雍組撕擰臣孰稈燴雜求攝靶挾侈佯鍬淋玻隋蘊書遇懈庇架蛔迷覆雇霸敷斗嘆矩賂安僧蛤勛嗽叢醬掐音荔系堂弘容沸鈾腸泉至攪經咸淋披雖巒蹲碼鹿胰罕員獸錄撬毖膿霓涼哲狠治踩恍窮赦明潮綱須斗慷鎖摘岔敬蕉囤干刀鈞嚏辛臂卓令顱攏烘鞋貌靈氯靖甕蛛彌鏈袍覽詠翠坑緯葦疚傘捅涅黃詛倚寇襟坦密紀共插虧拾密次鍛迅素艦將綸界敷醚射動顯措頗晚嫉眶買彼契季船退扣屜墅扒健嘶吊柄灰隙顧豢靴斟鯉鞭修勵戍讀更鋪瘋監衣必夾鍋狡舟昂滋駐孿錨祭克案禹撣禿姚猩驕鐐歉仔靳拽卯豁瘋層蛤命幣乎隅巋試稅并磨金川喉健西倡臨夏至合作高速公路LH16合同段合作南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報告 合作南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

2、估報告一、編制依據1、公路橋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試行交質監發【2011】217號。2、高速公路施工合同段合同文件、施工圖紙及技術規范。3、交通部頒發的公路工程國內招標文件范本(2009年版)、標準施工招標文件(2007年版)、現行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現行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現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等相關規范。4、關于轉發交通運輸部開展公路橋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試行工作的通知(甘交質監201169號。5、關于開展公路橋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試行工作的通知(交質監發2011217號6、現行公路施工手冊、現行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公路工程部分。7、現場踏勘調查、搜集的實地資

3、料。8、我單位在類似工程中的施工經驗和相關工程的技術總結、工法成果等。9、依據以上文件、規范、標準及工程實地勘察情況,結合我公司現有技術裝備、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從事復雜地形地質條件隧道施工的豐富經驗,并針對本工程施工特點,以“保質量、保工期、保安全、創精品”為目標,編制本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二、工程概況1、隧道工程概況本合同段布設隧道一座,為合作南隧道。合作南隧道為一座左、右線分離的四車道高速公路中隧道。隧址位于合作市那吾鄉棗子村、那吾鄉達灑村,布設于合作市南側格河與棗子河分水嶺的基巖山梁。隧道起訖樁號YK97+380-YK98+080,長700米,ZK97+340-ZK98+020

4、,長680米。隧道最大埋深55米。洞內縱坡為:左線縱坡2.95%,-2.0%;右線為2.95%,-1.65%。進口均采用削竹式洞門。2、隧道地質概況(1)、氣象條件隧址區屬寒冷濕潤型氣候;垂直差異大,光照充裕,降水較多,長冬無夏,春秋短促。高原大陸性氣候特點比較明顯。年平均氣溫為1.5-4.8;1月平均氣溫-7.7-10.3;7月平均氣溫為12.6-15.9,歷年極端最高氣溫可達30.歷年極端最低氣溫-28.5.年平均降水量為516毫米,降水量的分布不均勻,且不穩定。一是從南向北遞減;二是垂直分布不明顯。多集中于7、8、9三個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45.3%。年平均蒸發量1221.9毫米至133

5、3.5毫米,為降水量的2-3倍。最大積雪深度15-16厘米,一般降雪在11月至3月。(2)、合作南隧道1、地形地貌隧道穿越格河左岸與棗子河右岸間一分水嶺基巖梁脊,屬高原山地地貌單元。隧道蘭州端進口位于棗子河右岸岸坡,自然坡度40左右,表層覆蓋坡積碎石,植被覆蓋好,隧道軸線與地形線夾角約46。隧道郎木寺端出口位于合作南格河左岸盆地邊緣,出口自然坡度10-20,上覆坡積粉土,洞軸線與坡面大角度相交。2、地層巖性隧址區地層巖性主要為第四系坡積、洪積塊(碎)石土、下三疊系砂質板巖夾砂巖及老第三系砂礫巖。第四系坡積、洪積碎石土:淺灰黃色,主要由碎石、塊石及粉土混雜組成,碎石、塊石成分蘭州端進口為板巖、砂

6、巖等風化剝落碎塊、碎屑,郎木寺端出口為砂礫巖風化碎石,無分選,隨坡就地堆積。粒徑以3-10cm居多,粉土,土灰黑色,手搓具輕紗感,表部植物根系及蟲孔發育,腐殖質含量較前端增高,結構松散-中密,屬級硬土。第三系砂礫巖夾砂礫巖(E):砂礫巖棕紅色,碎屑結構,泥、鈣質膠結,厚層塊狀構造,巖層產狀近于水平,全、強風化帶厚度較大。下三疊系砂質板巖夾砂巖(T1):巖層總體產狀19057,板巖中厚層塊狀構造,變余泥質結構,板理、層理發育,板巖單層厚20-30cm ,敲擊易沿板理面開裂。砂巖薄、層-中厚層狀構造,層理發育,層面平整。巖體中主要發育兩組節理面其巖層切割成大小不等的菱形塊體。風化裂隙易沿節理面形成

7、,使巖體完整性降低。新鮮巖石致密堅硬,易沿板理劈開,板理面微具絲絹光澤,錘擊聲清脆,稍有回彈,屬級次堅石。砂巖,青灰色。主要有石英、長石等礦物組成,變余結構,塊狀構造,屬級堅石。3、地質構造與地震隧址區無大的斷裂構造,僅發育層面裂隙及細小切層節理、裂隙,寬度差小于5mm,裂隙充填巖石碎屑及泥質物,泥鈣質弱膠結或無膠結,面多平直,延伸長短不一。根據國家地震局頒布的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中國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區劃圖(G18306-2001圖A和圖B),并結合甘肅省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隴南、甘南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和甘肅省地震災后重建恢復工作隴南、甘南地區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區劃圖,隧

8、址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0g(相當于地震基本烈度度)。4、水文地質條件4.1地下水類型及水動力條件隧址區內的地下水類型可分為基巖裂隙水和第四系孔隙潛水兩種類型。基巖裂隙水:基巖裂隙水主要受大氣降水補給,沿節理和裂隙下滲向格河和棗子河排泄。孔隙性潛水:賦存于第四系松散坡積、洪積層中,受大氣降水補給,排泄以地下徑流和蒸發為主,并下滲補給基巖裂隙水。4.2地下水影響預測通過隧址區工程地質調繪和水文地質條件分析推斷:隧址區構造-水文地質單元簡單,地下水賦存于第四系松散覆蓋層及基巖裂隙等不連續結構面中,徑流連續,潛水流動方向由山脊徑流向河谷。隧址區地下水、地表水對混凝土微腐蝕。4.3涌水量預測由于隧

9、道穿越地層巖性種類多,地下水主要受巖性及節理、裂隙發育程度控制,其補給源主要為大氣降雨,為使預測的涌水量有可比性,參考鐵路工程水文地質勘察規程(TB10049-2004),結合隧道區實際水文地質條件,選用大氣降水滲入系數法進行預算。根據水文地質條件及上述計算結果,考慮到隧道圍巖滲透系數變化較大,根據隧道水文地質條件,預測隧道單線正常涌水量為79.5m3/d,隧道涌水地段主要集中在隧道兩端進出口段、不整合接觸帶和溝谷地段。根據鐵路工程水文地質勘察規程(TB10049-2004)表10.5.2圍巖富水程度判別標準,該隧道圍巖屬弱富水區。此外由于區內地下水動態受降水影響,變化較大,雨季施工隧道涌水量

10、可能有較大的增幅。綜合分析隧道雨季最大涌水量確定為此次計算的隧道正常涌水量的3倍,預測隧道單線最大涌水量為240m3/d。5、不良地質現象與特殊巖性巖土隧址區無不良地質和特殊性巖土分布6工程、水文地質條件評價6.1、洞口穩定性評價隧道蘭州端進口位于棗子河右岸-沖溝右側基巖山梁近坡麓,該段洞軸線與地形線夾角46,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壓,建議對洞口邊坡進行噴錨支護。表層覆蓋坡積角礫,厚度5-m,稍密,稍濕,承載力基本容許值fa0=300kPa;進口段圍巖為坡積角礫,結構松散,圍巖無自穩能力,建議施工時清除局部松散覆蓋層及不穩定塊體,采用適當接長明洞的形式進洞,嚴格控制爆破強度,并加強支護措施。洞口上部

11、斜坡應設置好排水、導水構筑物。巖石開挖邊坡比1:0.5-1:0.75;碎石土開挖邊坡比1:1.隧道郎木寺端出口段軸線與坡面大角度相交,斜交進洞,偏壓程度較小,地形條件相對有利。本段上覆坡積粉土,黃褐色,稍濕,土質均勻。圍巖巖性為第三系全風化帶,頂部圍巖幾乎呈粉末土狀;出口段上覆季節性凍土,凍土厚度1-1.5米,分布范圍廣,易引起洞口路基的凍脹和翻漿,建議采取工程措施;建議洞口明挖后回填,采用適當接長明洞的形式進洞,嚴格控制爆破強度,并加強支護措施。洞口上部斜坡應設置好排水、導水構筑物。巖石開挖邊坡比1:0.75-1:1;粉土開挖邊坡比1:1-1:1.5。6.2洞身穩定性評價YK97+380-Y

12、K97+500(ZK97+340-ZK97+415)進口段:隧道蘭州進口段洞頂埋深2-33米;通過巖性為下三疊系板巖,夾灰巖、礫巖。板巖中厚層狀構造,變余泥質結構,板理發育,層厚20-30cm,敲擊易沿板理面開裂;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20-50Mpa,為較軟巖;砂巖薄層-中厚層狀構造,層理發育,層面平整;巖體中主要發育兩組節理,其將巖層切割成大小不等的菱形塊體。風化裂隙易沿節理面形成,使巖體完整性降低,完整性系數Kv=0.35,破碎-較破碎。巖層產狀19057,洞線走向SE173,洞線和巖層走向大角度相交,利于圍巖穩定;地下水不發育,以基巖裂隙水和孔隙水潛水為主,勘察期間未見地下水,推測洞室開

13、挖時有滴水滲水現象;無高地應力現象。取地下水修正系數K1=0.4,主要軟結構面產狀影響修正系數K2=0.2,初始應力狀態修正系數K3=0,經計算,修正的圍巖基本質量指標(BQ)193,為級圍巖,圍巖穩定性差,拱部無支護時易松動掉塊,側壁易發生小規模坍塌,洞底較穩定。YK97+500-YK97+690(ZK97+415-ZK97+700)洞身段:隧洞穿越格河左岸、棗子河右岸兩河分水嶺基巖山梁,圍巖巖性為下三疊系板巖夾灰巖、砂巖,局部為板巖、砂巖互層。板巖灰黑色-深灰色,具中厚層-薄層板狀構造,變余泥質結構,板理發育,板面平整,新鮮巖體理面多具絲絹光澤,板厚20-30cm ,薄層厚5-10cm;巖

14、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20-24Mpa,為較軟巖。洞線走向SE173,巖層產狀19057,洞線和巖層走向大角度相交,利于圍巖穩定。圍巖巖層陡傾,巖性軟硬相間,層間擠壓作用強烈,滑動發育,局部揉皺作用強烈發育,巖體破碎,加上切層節理的組合切割,圍巖完整性變差,完整性系數Kv=0.35-0.65,巖體破碎-較破碎。該段隧洞最小埋深30米,最大埋深55米。YK97+500-+630(ZK97+415- 640)段巖體較完整,取地下水修正系數K3=0.3,主要軟弱結構面產狀影響修正系數K2=0.2,初始應力狀態修正系數K3=0,修正(BQ)=265,屬級圍巖;圍巖穩定性較好,洞頂易坍塌、掉塊,側壁穩定性相

15、對較好,局部可能掉塊,洞底穩定性較好。YK97+630-YK97+690(ZK97+640-ZK97+700)段風化強烈,巖體完整性差,破碎-較破碎;取地下水修正系數K1=0.4,主要軟弱結構面產狀影響修正系數K2=0.2,初始應力狀態修正系數K3=0,修正的(BQ)=184,屬級圍巖,圍巖穩定性差,洞頂、側壁易掉塊、坍塌。YK97+620-YK98+080(ZK97+630-ZK98+020)出口段:隧道郎木寺端出口埋深5米-48米,頂部覆蓋坡積粉土和角礫,穿越第三系砂礫巖與三疊系板巖夾砂巖地層的相變帶的強風化帶,圍巖巖性為第三系砂礫巖。砂礫巖,呈棕紅色,碎屑結構,泥、鈣質膠結,膠結差,厚層

16、塊狀構造,產狀近于水平,單軸抗壓強度3-5 Mpa,極軟巖。完整性系數Kv=0.35;較破碎;全強風化厚度較大,巖體強度急降,該段通過第三系全風化帶,頂部圍巖幾乎呈粉末土狀,洞室淺埋,最小厚度5米,不到1倍開挖洞徑,該地層為合作盆地的基底地層,沉積厚度大,分布范圍廣;同時該段地表屬低洼集水地帶,大氣降水下滲的影響作用較大,加上基巖圍巖厚度小,巖石風化破碎,成洞條件極差。圍巖地質條件差,同時存在滴水、滲水問題,雨季時可能涌水量較大。去地下水修正系數K1=0.6,主要軟弱結構面產狀影響修正系數K2=0.2,初始應力狀態修正系數K3=0,經計算,修正的圍巖基本質量指標(BQ)=390,為級圍巖,圍巖

17、穩定性差,洞頂、側壁易坍塌。6.3圍巖級別劃分合作南隧道左、右線圍巖分級表序號左右線長度(m)起訖樁號長度(m)修正的圍巖基本質量指標BQ圍巖級別占隧道總長(%)1右線700YK97+380- +51013019318.57YK97+510- +62011026515.71YK97+620- +YK98+08046018465.712左線680ZK97+340- +4258519312.50ZK97+420- +63020526530.14ZK97+630-YK98+02032039047.06三、評估過程和評估方法 根據公路橋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指南、橋梁隧道設計施工有關標準補充規定

18、及公路隧道作業要點手冊的有關內容、及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建立我標段隧道工程風險指標體系。1、隧道工程風險評估分級(1)、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總體風險評估主要考慮隧道地質條件、建設規模、氣候與地形條件等評估指標,評估指標的分類、賦值標準。隧道工程總體風險評估指標體系評估指標分類分值說明地質G=(a+b+c)圍巖情況a1. 圍巖長度占全隧道長度77%以上3-4根據設計文件和施工實際情況確定。2. 圍巖長度占全隧道長度23%以上2瓦斯含量b1隧道洞身穿越瓦斯地層2-32隧道洞身附近可能存在瓦斯地層13隧道施工區域不會出現瓦斯0富水情況c1隧道全程存在可能發生涌水突泥的地質2-32有部分可能發生涌水突泥的

19、地質13無涌水突泥可能的地質0開挖斷面A1特大斷面(單洞四車道隧道)42大斷面(單洞三車道隧道)33中斷面(單洞雙車道隧道)24小斷面(單洞單車道隧道)1隧道全長L1特長(3000m以上)42長(大于1000m、小于3000m)33中(大于500m、小于1000)24短(小于500m)1洞口形式S1豎井32斜井23水平洞1洞口特征C1隧道進口施工困難2從施工便道難易、地形特點等考慮。2隧道進口施工較容易1注:1.指標的取值針對單洞。2.表中“以上”表示含本數,“以下”表示不含本數,下同。(2)隧道工程總體施工風險分級標準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總體風險分級標準風險等級計算分值R等級(極高風險)22分及

20、以上等級(高度風險)14-21分(3)、事故發生可能性的等級分成四級,見下表事故可能性等級標準概率范圍中心值概率等級描述概率等級0.31很可能40.030.30.1可能30.0030.030.01偶然20. 0030.001不太可能1注:當概率值難以取得時,可用頻率代替概率。 中心值代表所給區間的對數平均值。(4)、事故發生后果的等級分成四級人員傷亡是指在參與施工活動過程中人員所發生的傷亡,依據人員傷亡的類別和嚴重程度進行分級,等級標準如下表示:人員傷亡等級標準后果定性描述特大重大較大一般后果等級4321人員傷亡數量(人)30或10010F30或50SI1003F10或10SI50F3或SI1

21、0注:F=死亡人數 (含失蹤) SI=重傷 (5)、直接經濟損失等級標準經濟損失是指風險事故發生后造成工程項目發生的各種費用的總和,包括直接費用和事故處理所需(不含恢復重建)的各種費用,如下表示直接經濟損失等級標準后果定性描述一般較大重大特大后果等級1234經濟損失(萬元)Z1010Z5050Z500Z500(6)、專項風險等級標準根據事故發生的概率和后果等級,將風險等級分為四級:極高(級)、高度(級)、中度(級)和低度(級)。風險等級標準 后果等級概率等級一般較大重大特大1234很可能4高度高度極高極高可能3中度高度高度極高偶然2中度中度高度高度不太可能1低度中度中度高度(7)專項風險評估流

22、程圖(見下圖)(8)典型重大風險源事故可能性等級劃分計算分值P等級描述等級P14分以上等級級(很可能)46P14分等級級(可能)33P6分等級級(偶然)2P3分等級級(不太可能)12、風險接受準則與采取的風險處理措施風險接受準則風險等級接受準則處理措施低度可忽略不需采取風險處理措施和監測。中度可接受一般不需采取風險處理措施,但需予以監測。高度不期望必須采取風險處理措施降低風險并加強監測,且滿足降低風險成本不高于風險發生后的損失。極高不可接受必須高度重視,采取切實可行的規避措施并加強監測,否則要不惜代價將風險至少降低到不期望的程度。成立風險評估小組風險源辨識施工作業程序分解分析主要事故類型資料收

23、集和現場勘查相關人員調查評估小組討論 專家咨詢風險分析分析事故的致險因子確定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系統安全工程方法動態評估 風險估測一般風險源檢查表法LEC法重大風險源風險矩陣法 指標體系法隧道風險控制風險控制措施建議 專項風險評估流程圖四、風險評估1、風險評估的主要內容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分為總體風險和專項風險評估。(1)總體風險評估指開工前根據隧道工程地質環境條件、建設規模、結構特點等孕險環境與致險因子,評估隧道工程整體風險,估測其安全風險等級。屬于靜態評估。(2)專項風險評估指是將總體風險評估等級為級(高度風險)及以上隧道工程中的施工作業活動(或施工區段)作為評估對象,根據其作業風險

24、特點以及類似工程事故情況,進行風險源普查,并針對其中的重大風險源進行量化估測,提出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屬于動態評估。2、各項基本風險、引起風險的因素根據設計現場勘察資料和給定的設計圖紙對合作南隧道危險單元劃分及風險分析:(1)隧道洞口仰坡陡立,巖石破碎,垂直節理發育,受雨水沖刷易形成溜滑,仰坡穩定性差。(2)合作南隧道洞身開挖易發生坍塌,尤其是洞口V級淺埋段。(3)二襯施工屬于高空施工,存在人員高空墜落和高空墜物等危險因素。(4)空壓機等特種設備存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故障的危險因素。4、隧道工程總體風險評估指標體系評分依據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指南,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總體風險評估主要考慮隧道地質條

25、件、建設規模、氣候與地形條件等評估指標,具體見下表。隧道工程總體風險評估指標體系評估指標分類分值說明地 質G=(a+b+c)圍巖情況a、圍巖長度占全隧道長度20%以下0根據設計文件和施工實際情況確定瓦斯含量b隧道施工區域不會出現瓦斯0富水情況c無涌水突泥可能發生的地質0開挖斷面A中斷面(單洞雙車道)2隧道全長L長(大于1000m、小于3000m)3洞口形式S水平洞1洞口特征C隧道進口施工較容易1便道、地形綜合考慮隧道施工安全總體風險大小計算公式為:R=G(A+L+S+C)合作南隧道R=G(A+L+S+C)=2(0+3+1+1)=10,81013,依據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總體風險分級標準,隧道總體風

26、險等級為級(中度風險)。5、隧道工程專項風險評估施工作業程序分解后,通過相關人員調查、評估小組討論、專家咨詢等方式,分析評估單元中可能發生的典型事故類型,并形成風險源清單。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源普查清單序號風險源判斷依據1坍塌本隧道級圍巖淺埋黃土段2觸電操作不當,造成人員傷害3火工品可能導致爆炸,造成人員傷害4高空墜落防護措施不到位,造成人員傷害5機械傷害操作失誤,造成人員傷害評估小組從人、機、料、法、環等方面對可能導致事故的致險因子進行分析,具體情況見下表:隧道風險源風險分析表單位作業內容潛在的事故類型致險因子受傷害人員類型傷害程度不安全狀態不安全行為備注洞口工程坍塌地質因素作業人員本身死亡

27、變形較大等違規作業等物體打擊作業場所內設施作業人員本身輕傷無防護等操作錯誤等高處墜落作業場所內設施作業人員本身重傷無防護、無警示標志等忽視警告標志等洞身開挖坍塌地質因素作業人員本身死亡變形較大等違規作業等物體打擊作業場所內設施作業人員本身輕傷無防護等操作錯誤等高處墜落作業場所內設施作業人員本身重傷無防護、無警示標志等忽視警告標志等機械傷害作業場所內設備同一作業場所其他作業人員重傷使用不安全設備等設備帶 “病”運轉等洞身襯砌觸電人員活動作業能力作業人員本身重傷未經許可開動、關停等(電氣)未接地等物體打擊作業場所內設施作業人員本身輕傷無防護等操作錯誤等高處墜落作業場所內設施作業人員本身重傷無防護、

28、無警示標志等忽視警告標志等洞內運輸機械傷害作業場所內設備同一作業場所其他作業人員重傷使用不安全設備等設備帶 “病”運轉等6、重大風險源風險估測隧道工程重大風險源風險估測采用定性與定量結合方法,事故的嚴重程度的估測方法采用咨詢專家處理方法。事故可能性的估測方法采用指標體系法。(1)人的因素及施工管理引發的事故可能性的評估指標體系。安全管理評估指標體系評估指標分類分值說明總包企業資質A壹級1專業及勞務分包企業資質B有資質0針對當前作業的主要分包企業歷史事故情況C未發生過事故0指項目部主要管理人員從事過的工程項目上曾經發生的事故情況作業人員經驗D經驗豐富0從特殊作業人員、一線施工人員的工程經驗考慮安

29、全管理人員配置E符合規定0三類人員持證在崗安全投入F符合規定0機械設備配置及管理G基本符合合同要求1專項施工方案H可操作性強0M=1+0+0+0+0+0+1+0=2,0M2,依據安全管理評估指標分值與折減系數對照表,折減系數為0.8。(2)隧道施工區段坍塌事故可能性分析評估隧道施工區段坍塌事故可能性評估指標評估指標分類分值說明圍巖級別A、級4根據圍巖節理發育情況級3級2斷層破碎情況B部分斷層0 滲水狀態C干-滴滲0.9滲水狀態考慮天氣影響地質符合性D工程地質條件與設計文件基本一致1施工方法E施工方法完全適合水文地質條件的要求0施工步距F=a+baV圍巖襯砌到掌子面距離在30m以上、40m以下2

30、二襯距掌子面的距離影響隧道穩定性b一次性仰拱開挖長度在8m以下1 隧道施工區段評估指標分值:V級P=0.8(0.94+0+1+0+2+1)=6.08,6R11,屬于3級(可能)。級P=0.8(0.93+0+1+0+2+1)=5.36,3R6,屬于2級(偶然)。級P=0.8(0.92+0+1+0+2+1)=4.64,3R6,屬于2級(偶然)。(3)典型重大風險源事故可能性等級劃分:V級施工區段事故可能性等級:P=6.08,6P14,屬于級(可能)。級施工區段事故可能性等級:P=5.36, 3P6,屬于級(偶然)。級施工區段事故可能性等級:P=4.64, 3P6,屬于級(偶然)。專項風險等級依據風

31、險矩陣法和指標體系法進行動態風險。隧道重大風險源風險等級表序號施工區段坍塌大變形可能性等級嚴重程度等級風險等級可能性等級嚴重程度等級風險等級1V級施工區段可能一般中度可能一般中度2級施工區段偶然一般中度偶然一般中度3級施工區段偶然一般中度偶然一般中度五、風險對策措施經過隧道風險評估,合作南隧道總體風險評估為中度風險,其中V級施工區域段風險等級中度,嚴重程度等級一般,可能性發生等級可能。、級施工區域段風險等級中度,嚴重嚴重程度等級一般,可能性發生等級偶然。根據風險接受準則與采取的風險處理措施的規定,針對不同的風險事件、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擬采取如下技術對策。1、坍塌風險等級歸類根據“隧道安全風險等

32、級劃分”的成果知:隧道風險被評定為“中度”等級,但發生可能性等級為“可能”的施工區段為:V級施工區段2、風險處理對策(1)根據公路隧道風險接受準則與采取的風險處理措施之規定,中度風險是可接受的,相應的處理措施為“一般不需采取風險處理措施,但需予以監測”;為此,項目部確定如下風險技術對策:中度風險隧道施工區段:在加強施工監測的同時,加強超前地質預報工作,做好設計復核,尤其是現場地質核對和完整的地質分析工作。超前地質預報的主要方法確定為:地質分析法超前預測、超前水平鉆孔探測、檢測和必要的地質雷達檢測。制訂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和應急預案,并加強現場演練。加強施工工藝管理與工序銜接控制,確保工程質量和工序

33、緊跟;加強監控量測,必要時,與專業設計人員密切配合,采用力學反演技術及時修參。編制隧道監控量測方案,認真實施監控量測,通過記錄、分析,反饋,判識圍巖穩定狀態;必要時與設計單位配合,利用實測數據,借助大型土木軟件,通過建模、網化、加載、求解與分析等計算步驟,預測圍巖變形或進行力學反分析,及時修改設計參數,確保施工安全。依據公路隧道監控量測技術規程的規定,在監控量測與數據處理、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二次襯砌施做時間,確保及時施做二襯。(2)加強施工監管,確保措施到位;加強工序管理,確保工序緊跟,尤其是開挖與初支、初支與襯砌以及仰拱超前施做與拱墻二次襯砌工序間的合理步距控制。3、洞口及明洞工程段防護技術

34、措施隧道洞口段工程包括洞口土石方開挖、邊仰坡防護及洞口段襯砌、洞門施工等。結合隧道洞口地形、地貌、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并考慮到施工開挖邊坡的穩定性,本著“早進晚出”、“減少開挖”的原則。及時進行邊仰坡防護施作并加強對山坡穩定情況的監測、檢查,確保施工安全。具體施工工藝分述如下:(1)洞口排水首先施工隧道洞頂截水溝,截水溝距坡頂開挖線不小于5m,其坡度根據地形設置,但不應小于3,以免淤積。(2)洞口邊仰坡開挖與防護根據設計圖紙和施工現場布置,在洞口范圍內測量放樣邊坡控制樁,采用隨開挖隨防護。開挖洞口時以盡量減少破壞原有植被和巖體為原則,按設計坡度一次性整修到位,圍巖破碎的部位用網噴錨桿加固。

35、洞口場地用裝載機輔以推土機整平壓實。洞口段開挖將充分考慮洞內施工需要,合理布置供風、供水、供電設施、材料存放及加工場地、機械停放場地。4、洞口淺埋黃土段及軟弱圍巖防護技術措施(1)隧道出口處于黃土層淺埋段,為保證隧道安全施工,隧道出口開挖采用三臺階五步弧形導洞預留核心土開挖法,即將隧道開挖斷面分成上、中、下三個臺階,并按上、中、下的順序分別開挖,分別施做相應的初期支護,最后再開挖仰拱,封閉成環。(2)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管超前、嚴注漿、短進尺、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的原則,每臺階每循環進尺不超過0.6m(每榀工字鋼間距),開挖后及時施做初期支護,每天對隧道拱頂及地表下沉進行觀測,及時反饋信

36、息,通過量測指導施工,及時調整臺階長度,確保施工安全。(3)加強監測,留足沉降量,保證施工安全和二次襯砌的設計厚度。(4)加強超前地質預報,并結合監控量測分析,及時調整設計參數。(5)嚴格控制掌子面、仰拱及二次襯砌各工序間的步距,嚴格按規范作業,盡早完成二次襯砌澆筑。5、其它技術措施 (1)施工作業期間,值班技術24小時值守,隨時記錄工作掌子面的情況,遇到問題,及時匯報,防止錯過最佳處理時間。(2)做好進出洞人員登記,嚴格進洞資格控制管理,減少不必要的損害發生。(3)做好隧道防坍塌應急預案,配備必備的搶險物資。六、隧道風險評估結論通過本次風險評估,認識到我標段水文地質條件較差,黃土隧道淺埋易坍塌、大變形等施工難題,在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坍塌、高空墜物風險、人員高空墜落風險、觸電風險、機械傷害風險、坍塌風險,這些風險事件均可能對隧道建設的安全、工期、投資及第三方造成不利影響。合作南隧道,初始風險為級(中度)風險,為可接受風險。但還是通過一系列對策措施,可將風險降至最低區域。這僅是風險管理與控制的開始。在下一步的施工過程中還要加強監控,對風險做好動態管理,從而達到控制風險、減少損失、確保施工安全目的。


注意事項

本文(臨夏至合作高速公路LH16合同段合作南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報告(19頁).doc)為本站會員(故事)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堆龙德庆县| 陆丰市| 汨罗市| 游戏| 宜州市| 治县。| 崇礼县| 隆安县| 凤冈县| 盈江县| 上思县| 鲁甸县| 西贡区| 东光县| 镇平县| 东阿县| 松潘县| 绥滨县| 吉木乃县| 太保市| 娱乐| 积石山| 仙桃市| 象州县| 瑞昌市| 瑞金市| 缙云县| 昌图县| 东光县| 九寨沟县| 三台县| 衡阳县| 泽州县| 奎屯市| 白玉县| 双鸭山市| 冀州市| 尉氏县| 克什克腾旗| 云龙县| 南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