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溫施工1管道保溫層、外護層施工方法:1.1水平管段保溫層安裝:1.1.1軟質保溫材料應用1416#鍍鋅鐵絲捆扎,其捆扎間距不得大于200mm,每塊絕熱制品上的捆扎鐵絲不得少于兩道,捆扎應松緊均勻,厚薄一致。經壓縮后的保溫材料容重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保溫層的拼縫寬度不得大于5mm。1.1.2絕熱材料應緊貼管壁,縱向接縫應放到管道上部,并偏離管道垂直中心線45左右,遇到法蘭、閥門處應在連接螺栓經熱(冷)緊固后,進行絕熱施工,并應在法蘭的一側留螺栓長度加25mm的空隙。1.1.3當保溫層厚度大于100mm時,應分層施工,同層應錯縫,上下層應壓縫,其搭接的長度不得小于50mm。1.2豎直管段保溫層安裝
2、:應從支撐件開始,自下而上進行拼砌并用1416#鍍鋅鐵絲進行環向捆扎。DN100mm未裝設固定件的管道,應用8#鍍鋅鐵絲,在管壁上擰成扭辮箍環,利用扭辮索掛鍍鋅鐵絲固定絕熱層。1.3伴熱管道保溫層的安裝:(1)伴熱管和主管道每11.5m捆扎一道1618#鍍鋅鐵絲固定。當沒有防止局部過熱要求時,主管道和伴熱管應直接捆在一起;當有防止局部過熱要求時,必須在主管道和伴熱管之間設置石棉墊。(2)主管道和伴熱管的夾角處必須用保溫材料先填塞,做適當過渡,然后再捆扎大塊保溫材料,保證保溫材料貼緊管壁。1.4彎頭、三通、異徑管處保溫層安裝:(1)彎頭部位敷設時,保溫材料如無成型制品,應將管殼或板材加工成蝦米腰
3、組裝。(2)三通部位的保溫層安裝,下三通應先安裝立管的保溫層后安裝水平管的保溫層,上三通應先安裝水平管的保溫層后安裝立管道的保溫層。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滲水到管壁。(3)異徑管保溫層安裝時,應將管殼或板材加工成梯形或扇形塊拼裝。同樣用兩道鍍鋅鐵絲捆扎。1.5閥門、法蘭絕熱層安裝:閥門、法蘭絕熱層的安裝,必須在閥門和法蘭熱(冷)緊后進行施工。由于是經常維修的部位必須作成可拆卸式結構。保溫層和保護層的安裝同時進行。1.6管道保護層安裝:(1)下料:直管段的金屬護殼的外周圓下料時,應比絕熱層的外周圓多出3050mm,護殼環向搭接的一段應壓出凸筋,縱向的一邊也應壓出凸筋,其環向搭接尺寸不得小于50m
4、m。金屬外護板在加工時就要注意保護,加工時下面要墊膠板或地毯。加工好往現場搬運時要用地毯或棉氈紙包好,加工人員每天需要更換一副白手套。(2)管段外保護層的安裝:水平管段金屬保護層的環向接縫應沿管道坡向搭向低處,其縱向接縫應布置在管道水平中心線下方的1545處,縫口向下。當側面或底部有障礙物時,接縫可移到水平中心線上方60內。縱向接縫用M462035的自攻螺釘固定,固定間距不應大于200mm,且每道縫不得少于4個。外保護層要貼緊絕熱層。垂直管道的金屬保護層安裝,應自下而上進行,接縫應上部搭下部。(3)彎頭部位金屬保護層安裝:根據彎頭的型號、保溫厚度,在下料房下好料,現場安裝。彎頭和直管段的搭接根
5、據管道內介質的溫度不同而不同:高溫管道應為75150mm;中、低溫為5070mm。搭接部位不得固定。彎頭的搭接縫不得設置在管道的正上方(關鍵是下料時就應注意)。管道彎頭制作工藝:彎頭頁數寬度均勻,下料誤差控制在0.5cm。每頁兩邊起正反線,保證環向扣口嚴密 沿彎頭軸向鋪設寬50mm的彩鋼板,與彎頭等長, 采用2個自攻螺釘/每頁固定方式,加強彎頭整體強度,機組運行時彎頭外護不會拉裂.(4)三通、異徑管處金屬保護層安裝:下三通先安裝豎直的外保護層,上三通先安裝水平管道的外保護層,后安裝豎直管道的外保護層,上部搭下部,三通部位的接縫用密封膠密封。以防滲水。異徑管的外保護層安裝根據異徑管的型號,在下料
6、房下好料現場安裝,環向不得固定。 (5)法蘭、閥門的外保護層金屬盒的安裝法蘭、閥門的外保護層金屬盒的安裝,只能在熱(冷)緊之后,和絕熱層的安裝同步進行。在下料房制作,現場組對安裝。2 設備及大口徑管道絕熱2.1設備及大口徑管道保溫層安裝:(1)立式設備及大口徑管道保溫層安裝:立式設備保溫層安裝,應從支撐板開始由下而上進行,每塊絕熱材料至少要用兩道鍍鋅鐵絲或鋼帶捆扎牢固,絕熱材料由兩層或兩層以上組成時,應分層捆扎。同層應錯縫,上下壓縫。如果沒有保溫支撐圈,現場又不允許施焊時,可制作可拆卸結構的保溫支撐圈。 (2)臥式設備及大口徑管道保溫層安裝:應從水平支撐板開始,向上或向下敷設,縱縫錯開1/2保
7、溫板的寬度,下部保溫層安裝時用橡膠帶做臨時固定,就位后14#鍍鋅鐵絲捆扎。(3)平壁保溫層安裝:大平壁采用軟質保溫材料及其它半硬質制品時,為了保證金屬保護層外形整齊美觀,應適當設置金屬骨架以支承金屬保護層。支撐件的間距為:1.52m。2.2設備及大口徑管道保護層安裝:(1)圓形設備及風道保護層安裝:根據設備絕熱后的外形尺寸、接縫的搭接形式和膨脹伸縮量,應留出2050mm的余量。搭接的一邊壓出凸筋線。立式設備及大口徑管道的保護層安裝,應由下而上進行,貼緊保溫層或防潮層,環向接縫和設備的中心線相垂直,縱向接縫應上下錯開,搭接不少于50mm,自攻螺釘固定,固定間距不大于200mm。臥式設備及大口徑管
8、道的保護層安裝,應從底部向上敷設,先行排版用膠皮帶臨時固定。縱向接縫上搭下。環向搭接縫垂直于設備中心線。(2)安裝保護層的膨脹縫設置:膨脹縫設置在環向,連接形式采用插口,并不得固定。軟質絕熱層的金屬保護層的膨脹縫設置根據設備的工作溫度不同而不同:當介質溫度小于100時膨脹縫間距為710m;當介質溫度在100320時,膨脹縫間距為46m;當介質溫度大于320時,膨脹縫設置間距為34m。(3)室外布置的大截面矩形風道的保護層頂部應設排水坡度,雙面排水。2.3設備外護板安裝要按圖紙要求焊接預埋固定件,安裝時護板龍骨要垂直,表面平整,角部上下層間成一條直線。拉鉚釘布置要均勻,數量滿足常規要求。處理膨脹
9、問題,外護板在各類門孔邊緣處的切割要規范,要用角向砂輪機或切割電鋸切割,且不可用電火焊或手剪切割或裁剪,做到同類門孔邊緣尺寸一致。門孔四周邊框護板外沿,要安裝由專用白鐵機械壓制的角板門框外形。玻璃絲布外護層一定要嚴格按照設計進行,使表面美觀大方,無露點,開裂等,并涂刷防水防腐涂料。金屬外護板就位后,都須平整,不能有翅曲和雨水倒灌的現象。(1)主保溫層驗收合格后,即進行金屬外護板的安裝。(2)安裝時應按照從下向上的順序進行,先對換準相鄰兩張金屬板的波紋,并用手電鉆打出螺孔,以螺釘(或抽芯拉鉚釘)緊固。(3)壓形鋼板橫向搭接一個波節,縱向搭接設置50mm,波形板與-3030支承骨架的連接用515的
10、抽芯鉚釘固定。波形外護板橫向搭接用412的自攻螺絲釘固定。(4)螺絲釘或拉鉚釘間距設計為200300mm(如果貴方圖紙設計有要求,按貴方設計要求進行施工)。(5)金屬外護板防水臺階,留設平直,包角用厚度1mm的鍍鋅鋁合金板。(6)所有外護板機械切割,工藝美觀,安裝不得嗆水。(7)平壁施工金屬保護層時,先在主保溫材料外壁焊制龍骨。用=23mm,寬2030mm扁鋼焊成保護層固定龍骨,扁鋼和平壁間距不大于保溫厚度,縱橫距離500600mm,再把鍍鋅鋁合金板固定在龍骨上。3 保溫保冷施工技術措施:3.1凡屬于螺絲連接的部位,而且需要冷緊或者熱緊的,應分別在冷緊或者熱緊之后單獨進行絕熱層和保護層施工。3
11、.2采用定型管殼材料,在水平管道上安裝,必須上下覆蓋、錯接,使管殼材料水平接縫偏向側面。在垂直管道上安裝,應自下而上施工,所有定型管殼或定型板之間的縫隙,應用導熱性能相近的材料配制的膠泥抹縫,或者用導熱系數相同或小一級的軟質材料塞縫,并塞滿塞實。杜絕采用螺旋形式捆綁。3.3帶伴熱管的管線保溫,宜采用定型管殼材料。若采用棉氈等軟質材料施工時,為了避免堵塞伴熱管與主管之間的加熱空間,需在伴管、主管外面先包扎一層金屬皮或網,再作絕熱層施工。3.4在伴管、主管之間分段加1020mm厚的墊塊,防止伴熱管直接靠在主管上造成局部受熱、介質結垢。3.5彎頭、閥門、三通、法蘭等部位絕熱施工,應在設備、管道絕熱施
12、工完畢后單獨進行,采用法蘭、閥門等定型絕熱材料施工。若采用棉氈等軟質材料施工時,應鋪蓋均勻、薄厚一致。采用管殼施工時,應將材料加工成不少于三段的蝦米腰型管段施工,并用膠泥抹縫砌筑或用軟質材料塞縫。螺栓連接處的一側應留出螺栓拆卸間隙,其間隙以超過栓長度的2530mm為宜。管道堵頭部位應采用絕熱材料封閉,其厚度與絕熱層厚度相同。法蘭連接部位絕熱層端面應用絕熱膠泥封閉。3.6用軟質材料施工時,軟質材料應與被絕熱物表面擰緊,捆扎時,鐵絲(鋼帶)間距15020mm,環縫、豎縫應用導熱系數相同的軟質材料填塞嚴密。3.7用半硬質材料施工時,鐵絲或鋼帶間距150300mm。3.8捆扎方法:鐵絲或鋼帶的環向平面
13、,要與絕熱縱向垂直,捆扎線扣,應擰23個勁為宜。3.9設備及管道上的標記,銘牌應留出,不能留出的應在保護層外面另行標出。3.10保溫施工期間,切忌保溫材料受潮,尤其是室外保溫,應在無雨天施工,做到保溫和保護層同時進行,并有防雨應急措施。3.11管道保溫應在各部件(包括儀表測試管)安裝完畢,嚴密性試驗合格后進行。施工前必須清除管道表面的油污、鐵銹和泥土等污物。3.12管道靠近墻壁、平臺壁或交叉處可根據需要局部調整保溫結構或減少保溫厚度。3.13管道蠕脹監察段、蠕脹測點、流量測量裝置、閥門、法蘭、堵板、補償器等部位的保溫結構做成可拆式結構,以滿足運行檢查和檢修需要。3.14管道的保溫伸縮縫和膨脹間
14、隙的填塞材料應根據介質溫度選用軟質纖維狀材料。3.15保溫結構的支承件設置:(1)管道其保溫層應設支承件,對有加固肋的設備,應利用其加固肋作為支承件。(2)支承件的位置應避開閥門、法蘭等管件的上方,其位置不影響螺栓的拆卸。(3)支承件宜采用普通炭素鋼板或型鋼制作。(4)介質溫度小于450時,支承件可采用焊接承重環,介質溫度高于450時,支承件應采用緊箍承重環。當不允許直接焊于管道上時,應采用緊箍承重環,直接焊于不銹鋼管上時,應加焊不銹鋼墊板。(5)大平壁采用軟質保溫材料及其它半硬質制品時,為了保證金屬保護層外形整齊美觀,應適當設置金屬骨架以支承金屬保護層。(6)凡施焊后須進行熱處理的管道,其上
15、的焊接支承件宜在制造廠預焊。(7)支承件的承面寬度應比保溫層厚度少10mm。(8)支承件的間距:對設備或平壁可為1.5m2m,對管道350及以上時可為2m3m,350及以上時可為3m5m,管道采用軟質保溫材料氈、墊保溫時宜為1m,臥式設備應在水平中心線處設支承件。3.16保溫結構的固定件安裝:(1)管道、平壁和圓筒設備的保溫層,硬質材料保溫時,宜用勾釘或銷釘固定;軟質材料保溫時,宜用銷釘和自鎖墊片固定。(2)保溫層固定用的銷釘應選用36的低碳圓鋼制作。(3)硬質或半硬質保溫制品保溫時,鉤釘、銷釘宜根據制品幾何尺寸在縫中作攀系保溫層的樁柱之用,釘之間距300mm610mm,軟質材料保溫時,釘之間
16、距不應大于350mm,每平方米面積上的釘的個數:側面不應少于6個,底部不應少于8個。(4)對有振動的地方,鉤釘或銷釘應適當加粗、加密。3.18保溫結構的捆扎件應符合下列要求:(1)保溫層應采用鍍鋅鐵絲或鍍鋅鋼帶捆扎,鍍鋅鐵絲應用雙股捆扎。(2)捆扎間距:硬質保溫制品不應大于400mm,半硬質保溫制品不應大于300mm,軟質保溫制品不應大于200mm。每塊保溫制品上至少要捆扎兩道。(3)保溫層分層敷設時,應逐層捆扎,對有振動的部位應適當加強捆扎。(4)鐵絲鉸頭必須放在軸向對縫處,擰緊后的鐵絲鉸接頭要隨手掀入縫內。3.18采用硬質保溫制品的管道,在保溫過程中如有下列的管段應留2025mm的膨脹伸縮
17、縫,縫內填纏以陶瓷碳纖維繩,然后鋁合金板包扎。(1)水平直管段:介質溫度大于450時,每隔34米左右留一道膨脹縫,介質溫度小于450時,每隔57米留一道伸縮縫。(2)垂直管段:每隔35米焊一托盤(其外徑可稍少于管道保溫層外徑),托盤下留出環形伸縮縫。(3)彎頭:介質溫度大于450時,每隔34米左右留一道膨脹縫,介質小于450時,每隔57米留一道伸縮縫。(4)分層保溫時各層伸縮縫應錯開,錯縫間隙不應大于100mm。(5)伸縮縫應設置在支吊架、法蘭、加固肋、支承件或固定環等部位。3.19管道保溫時,以下管道處應留出間隙,縫內纏以陶瓷碳纖維繩,然后用鋁合金板包扎。(1)法蘭連接處,須留拆卸間隙,長度
18、以能拆卸螺栓為準,一般為螺栓長度2030mm。(2)兩根相互交叉或平行的保溫管道,其膨脹方向或介質溫度不相同時,保溫層留出1020mm的間隙。(3)補償器的支吊架附近的保溫結構應留有足夠的間隙,使得管道膨脹縮時不致破壞保溫結構。(4)高溫管道的蠕脹測點處,保溫層應留設200mm的間隙。(5)凡有礙膨脹的地方,均應按膨脹方向留出間隙。3.20保溫層厚度超過100mm,應采用分層保溫,敷設時應錯縫壓縫,層間和縫間必須做到沒有空隙,以減少熱損失。當采用分層時,各層厚度應大致相同。3.21軟質保溫制品在施工時,應掌握材料的壓縮比值。厚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對縫與環縫包扎嚴密,綁扎絲可采用#14鍍鋅鐵絲,
19、鐵絲間距應勻稱,松緊一致,當管道直徑大于377mm,軟質保溫材料采用板材,當管道直徑不大于377mm,軟質保溫材料采用管殼。3.22安全閥后對排汽管道的保溫層應采取加固措施。3.23集束保溫的保溫結構,應每隔23米左右扎堵死管束的縫隙,阻止空氣對流。4 保護層施工技術措施:4.1硬質保溫制品的金屬保護層縱向接縫采用咬接;軟質保溫材料及其半硬質制品的金屬保護層縱向接縫采用搭接或插接。插接縫用自攻螺釘或抽芯鉚釘固定,搭接縫用抽芯鉚釘固定,釘之間距離為200mm。保溫層外徑大于600mm時,縱向接縫也可做成凸筋結構用抽芯鉚釘固定。4.2金屬保護層的環向接縫采用搭接或插接,搭接時一端應壓出凸筋結構(室
20、內用單凸筋,室外用重疊凸筋),搭接尺寸不得小于50mm,對垂直管道和斜管用自攻螺釘或抽芯鉚釘固定,釘之間距為200mm,每道縫不應少于4個釘,當金屬保護層采用支承環固定時,釘孔應對準支承環。4.3用自攻螺釘固定處,鉆孔應用電鉆,禁止用沖孔或其它不適當的方式安裝螺釘。4.4水平管道的縱向接縫應設置在管道的側面,水平管道的環向接縫應按坡度高搭低茬,垂直管道的環向接縫應上搭下茬。4.5金屬保護層應有整體防水功能,室外布置或潮濕環境中的設備和管道,應采用嵌填密封劑或膠泥嚴縫,安裝釘孔處應采用環氧樹脂堵孔,露天支吊架的水平管部穿出鍍鋅鋁合金板的地方應在吊桿上加裝防雨罩,垂直管部則在管部處加裝防雨罩。4.
21、6直管段上的金屬護殼,長度一般為500900mm,展開寬度為保溫層外圓周長加3040mm的搭接尺寸。環向搭接尺寸一般情況為:3040mm,高溫蒸汽管道環向搭接尺寸一般為:6080mm。所謂凸筋結構就是將鍍鋅鋁合金板放在搖線機上壓出凸筋,并留有510mm寬的直邊。 4.7管道彎頭金屬護殼的下料可按保溫外圓周長的1.3倍作為下料長度,也可按實際略為調短。4.8直管上為熱膨脹而設置的金屬保護層環向接縫,應采用活動搭接形式。活動搭接余量應能滿足熱膨脹的要求,且不小于100mm。軟質保溫材料及其半硬質制品,活動環向接縫應符合下表的規定。介質溫度100100320320 間距m71046345、保溫層施工
22、技術標準和質量要求5.1 保溫層大于100mm時應分層,保溫層應拼接嚴密,一層就錯縫,二層應壓縫,方型設備四角保溫應錯接,縫隙用高溫保溫材料填充,綁扎應牢固;5.2 保溫層表面應平整,厚度偏差不超過+10;保溫層應緊貼管壁及設備表面,保溫層與設備或管道之間應無間隙。5.3伸縮節及管道滑動支架等處的保溫均應按膨脹方向留出足夠的間隙;5.4 法蘭盤處的保溫應留出足夠拆卸螺栓的距離。5.5有礙膨脹的地方(如管道穿過平臺處等)均按膨脹方向留出間隙;5.6 不同的膨脹的方向或不同介質溫度的管道保溫層之間必須留出適當的間隙;5.7焊縫位置應明確標志在保溫層外;5.8管道及設備保溫層的重量應符合設計的規定,
23、避免支架的荷重過大,重量偏差不大于原設計的10;5.9 復合氧化鋁板的施工應先從角部開始,逐漸向中央展開,并在中央做適當調整;5.10 保溫施工前,應檢查焊縫的氣密性,尤其注意保證各種門孔、吹灰順和其他在爐墻上開孔周圍的氣密性;5.11 保溫材料如有開列、缺口,一定要更換合格的材料,不能使用有缺陷的保溫材料;5.12 要注意保溫材料不能進入儀器插座及其它實驗用孔座;5.13 凡使用復合氧化鋁保溫的保溫層,盡可能的予以壓縮,壓縮量約5-10;5.14 管道和集箱的保溫材料采用鐵絲固定,垂直管道布置抱箍式托架。大罩殼內的高溫管整及集箱可采用#1眼孔#20不銹鋼六角網及不銹鋼絲捆扎。鍍鋅鐵絲網的包扎
24、應符合下列條件:5.14.1 鐵絲網應對接;5.14.2 鐵絲網與鉤釘緊固牢靠,并保證緊貼在保溫層上;5.14.3 捆扎保溫材料的金屬網類的鐵絲,松緊要適度,不要擰過頭,扎緊時使扎緊的鐵絲陷入保溫材料,鐵絲端部擰緊將其彎曲壓進保溫材料中。施工完畢后,鐵絲網表面不應有鐵絲斷頭露出,也不應有鼓包和空層現象;5.14.4 綁扎絲、綁扎帶應綁扎牢靠,不可綁偏,綁扎后對保溫層的壓縮不得超過保溫層厚度的8。綁扎絲的接頭處應平整。6、保護層施工技術標準和質量要求6.1 金屬罩殼保護層應符合下列要求:6.1.1 外衣應緊貼在主保溫層上,表面平整光潔,并要求搭接牢靠。6.1.2 安裝外護板時,必須按圖紙規定開泄
25、水孔,所有外護板必須高搭低就,水平面外護板要傾斜一定角度,水平管道外護板接縫設置在水平中心線約30下側,并且外側板緣向下,水平管道和集箱外護板用自攻螺釘固定,垂直管道用抽芯鋁鉚釘與保溫托架固定。管道外護板的搭口也應朝下,相臨搭口方向與管道坡度方向一致;環向搭口或相臨搭口長度均不得少于25mm。6.1.3金屬保護層施工下料清確,安裝到位,接口布置在隱蔽處,外觀(邊、角、線)整齊,表面光潔。其中方型設備下部角板為“丁”字角,頂部為外包角。順水布置,安裝無倒水現象。金屬外護的固定采用自攻螺釘,其中壓型板固定采用自攻自鉆螺絲。6.1.4 板縱向、環向筋線均采用“中間筋線”工藝,鋁合金板環向筋線采用“中
26、間筋線”工藝,縱向筋線采用“端邊筋線”工藝;不銹鋼外護筋線連接均采用亞弧焊接工藝。6.1.5 成排布置的管道(特別是機房運行層B排柱各管道)環向筋線應放線安裝,以確保各管道環向筋線設置在一直線上。6.1.6由于設備正常運行后受壓件均產生膨脹,在安裝外護板時要考慮膨脹,防止外護板撕裂、翹曲和從外護板支架中滑脫。在滑動支架、支座和吊架處安裝外護板要留有間隙,以保證管道膨脹時滑動,避免外護板損壞。遇有開孔部位以及穿過外護板的管子四周部分要仔細施工,并注意外表美觀,要確保保溫材料不外露。6.1.7 需要經常維修或監視的部位,如蠕脹監察段、蠕脹測點、流量裝置、法蘭、閥門、伸縮節等處,應采用可拆卸式保溫結
27、構。6.1.8 外衣下料尺寸:下料尺寸不能依據設計的保溫外徑進行,必須對保溫后外徑進行測量,依據實際尺寸進行下料,特別是彎頭部位,更需實測外徑。6.1.9 所有接口應向下或隱蔽位置,若開口方向固定件安裝困難,應先預下料安裝,用石毛記下接口位置,取下后攻絲,再重新安裝,上自攻絲。6.1.10 彎頭部位的外衣接口,冷態狀態下,所有咬口應處于較松配合,特別是小彎曲半徑彎頭,發現處于拉緊狀態一處,對責任單位進行處罰。6.1.11 彎頭處外衣的分解度數:一般情況下,分解成的每片組合后投影錐度為15度;當外側彎曲半徑大于500mm時,每片組合后的外側寬度不得大于120mm,并據此調整每片的下料錐度。每片外
28、側的寬度不得小于60mm。6.1.12 同一管段或設備由不同部門施工時,保溫層施工應從接頭處開始向兩端施工,保護層原則上由上方或壓口方將鐵皮或鋁合金外衣穿過接頭處的平臺或立墻至少200mm,此塊外衣僅在上方端部用一個自攻絲固定,中間用軟繩綁緊,以待下方施工。保冷施工1、設備、管道等基面應根據設計要求清除表面油污、灰塵、浮銹、焊渣及其它污物,使之達到干凈、干燥標準。2、對設備、管道進行保冷安裝2.1本工程使用材料為成型管殼和板材,所用管殼和板材以榫槽形式。保冷層安裝采用捆扎法,捆扎間距不應大于400,每塊材料捆扎不得少于兩道。設備和管道直徑530 mm:泡沫玻璃或聚氨酯用直徑16mm鍍鋅鐵絲捆扎
29、;設備和管道1620 mm直徑530 mm:泡沫玻璃或聚氨酯用直徑22mm鍍鋅鐵絲捆扎。設備和管道直徑1620 mm:用190.5mm鍍鋅鋼帶捆扎。保冷層的拼縫寬度不應大于2 mm,對應分層施工的。同層錯縫,上下層壓縫,其搭接的距離不應小于50mm。2.2保冷層不應覆蓋設備銘牌,可將銘牌周圍的保冷材料切割成喇叭形開口,開口處應密封歸整。2. 3水平管道的縱向接縫位置應放在水平中心線45范圍以內,大管徑的硬質保冷材料,縱向接縫位置可不受此限制,但應偏離管道垂直中心線。立式設備或垂直管道的保冷施工,應從支承件開始,自下而上進行施工,并用鋼帶或鐵絲進行環向捆扎。2. 4雙層或多層的保冷材料應逐層捆扎
30、,并應對各層表面進行找平及嚴縫處理,經檢查部門確認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層的施工。2.5遇到彎頭部位時,將泡沫玻璃或聚氨酯加工成蝦米腰形敷設,并擺到敷設位置進行試裝,直到吻合為止。2. 6設備封頭的保冷施工,應將板按封頭尺寸加工成扇形,并應嚴密的粘合在封頭表面,錯縫敷設,縫間應結合嚴密。3、閥門保冷結構及施工內層按閥體的園柱表面采用規格近似的泡沫玻璃管殼,經適當加工用進行固定,球面或不規則曲面部分采用小瓦塊拼縫進行,施工時將泡沫玻璃材料鋸成大小適宜的小瓦塊,并擺到敷設位置進行試裝,發現不合適的地方再進行砍削加工,直到吻合為止。粘結時可用彈性橡膠帶箍緊后再用鍍鋅鐵絲捆扎。 4、法蘭、法蘭連接的閥門
31、(不含焊制閥門)、人孔等處宜采用可拆卸式的保冷結構。具體施工方法參照彎頭及閥門的保冷工藝。5、防潮層:由兩層CPU聚氨酯阻燃防水卷材纏繞而成。保冷層主材安裝好后進行防潮層施工,采用0.3mm厚的CPU聚氨酯阻燃防水卷材纏繞,應搭接40mm,在搭接處采用粘接用涂料密封縫隙。然后進行第二層纏繞,材料規格、方法同第一層。第一層與第二層的搭接處應錯開。要求:表面不得有氣泡、翹口、開裂等現象。對于閥門、法蘭、三通、彎頭、管帽和封頭等不規則表面,在上述聚氨酯阻燃防水卷材外面再加涂一層3mm阻燃瑪蹄脂,以便增加防潮效果。6、保護層鍍鋅鐵皮制作安裝 6.1根據裝置內具體情況,設備、管道均采用=0.5mm鍍鋅鐵
32、皮作保護層。 6.2直管段金屬保護層的下料要比防潮層的外圍周長加長30-50mm,環向和縱向搭接一端應壓出凸筋。環向搭接不小于50mm。設備金屬保護層的搭接尺寸不小于50mm。外表用鉚釘固定,其間距宜為200mm,但縱向接縫每節不得少于4個鉚釘。6.3彎頭部位要做成蝦米腰連接。6.4設備金屬護殼的接縫和凸筋,應呈棋盤形錯列布置。設備金屬護殼的環向接縫與縱向接縫互相垂直,并成整齊的直線。6.5設備封頭的金屬護殼,應按封頭保溫層的形狀大小進行分瓣下料,并應一邊壓出凸筋,另一邊搭接。6.6保冷層外安裝金屬護殼時,應緊貼防潮層 。6.7水平管道的環向接縫應沿管道坡向搭向低處。縱向接縫布置在水平中心線上
33、方15-45處,縫口朝下。 6.8立式設備、垂直管道金屬護殼,應自下而上安裝,接縫上搭下,每道環縫均應設“S”形夾,“S”形夾間距不大于500mm,且每道環縫不少于2個,以防金屬護殼滑墜。6.9外殼上用于接管、支架等的開口應盡量開得合適,達到緊密配合。6.10金屬護殼的平整度用1米靠尺檢查,偏差不大于4毫米。6.11金屬保護層不得有松脫、翻邊、豁口、翹縫和明顯的凹坑,環向接縫應與管軸線垂直,縱向接縫與管道軸線保持平行。 保溫施工1.6.1管道保溫層、外護層施工方法:1.6.1.1水平管段保溫層安裝:(1)軟質保溫材料應用1416#鍍鋅鐵絲捆扎,其捆扎間距不得大于200mm,每塊絕熱制品上的捆扎
34、鐵絲不得少于兩道,捆扎應松緊均勻,厚薄一致。經壓縮后的保溫材料容重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保溫層的拼縫寬度不得大于5mm。(2)絕熱材料應緊貼管壁,縱向接縫應放到管道上部,并偏離管道垂直中心線45左右,遇到法蘭、閥門處應在連接螺栓經熱(冷)緊固后,進行絕熱施工,并應在法蘭的一側留螺栓長度加25mm的空隙。(3)當保溫層厚度大于100mm時,應分層施工,同層應錯縫,上下層應壓縫,其搭接的長度不得小于50mm。水平管道保溫安裝結構圖1.6.1.2豎直管段保溫層安裝:應從支撐件開始,自下而上進行拼砌并用1416#鍍鋅鐵絲進行環向捆扎。DN100mm未裝設固定件的管道,應用8#鍍鋅鐵絲,在管壁上擰成扭辮箍環
35、,利用扭辮索掛鍍鋅鐵絲固定絕熱層。1.6.1.3伴熱管道保溫層的安裝:(1)伴熱管和主管道每11.5m捆扎一道1618#鍍鋅鐵絲固定。當沒有防止局部過熱要求時,主管道和伴熱管應直接捆在一起;當有防止局部過熱要求時,必須在主管道和伴熱管之間設置石棉墊。(2)主管道和伴熱管的夾角處必須用保溫材料先填塞,做適當過渡,然后再捆扎大塊保溫材料,保證保溫材料貼緊管壁。1.6.1.4彎頭、三通、異徑管處保溫層安裝:(1)彎頭部位敷設時,保溫材料如無成型制品,應將管殼或板材加工成蝦米腰組裝。(2)三通部位的保溫層安裝,下三通應先安裝立管的保溫層后安裝水平管的保溫層,上三通應先安裝水平管的保溫層后安裝立管道的保
36、溫層。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滲水到管壁。(3)異徑管保溫層安裝時,應將管殼或板材加工成梯形或扇形塊拼裝。同樣用兩道鍍鋅鐵絲捆扎。1.6.1.5閥門、法蘭絕熱層安裝:閥門、法蘭絕熱層的安裝,必須在閥門和法蘭熱(冷)緊后進行施工。由于是經常維修的部位必須作成可拆卸式結構。保溫層和保護層的安裝同時進行。1.6.1.6管道保護層安裝:(1)下料:直管段的金屬護殼的外周圓下料時,應比絕熱層的外周圓多出3050mm,護殼環向搭接的一段應壓出凸筋,縱向的一邊也應壓出凸筋,其環向搭接尺寸不得小于50mm。金屬外護板在加工時就要注意保護,加工時下面要墊膠板或地毯。加工好往現場搬運時要用地毯或棉氈紙包好,加工人員
37、每天需要更換一副白手套。(2)管段外保護層的安裝:水平管段金屬保護層的環向接縫應沿管道坡向搭向低處,其縱向接縫應布置在管道水平中心線下方的1545處,縫口向下。當側面或底部有障礙物時,接縫可移到水平中心線上方60內。縱向接縫用M462035的自攻螺釘固定,固定間距不應大于200mm,且每道縫不得少于4個。外保護層要貼緊絕熱層。垂直管道的金屬保護層安裝,應自下而上進行,接縫應上部搭下部。(3)彎頭部位金屬保護層安裝:根據彎頭的型號、保溫厚度,在下料房下好料,現場安裝。彎頭和直管段的搭接根據管道內介質的溫度不同而不同:高溫管道應為75150mm;中、低溫為5070mm。搭接部位不得固定。彎頭的搭接
38、縫不得設置在管道的正上方(關鍵是下料時就應注意)。管道彎頭制作工藝:彎頭頁數寬度均勻,下料誤差控制在0.5cm。每頁兩邊起正反線,保證環向扣口嚴密 沿彎頭軸向鋪設寬50mm的彩鋼板,與彎頭等長, 采用2個自攻螺釘/每頁固定方式,加強彎頭整體強度,機組運行時彎頭外護不會拉裂.(4)三通、異徑管處金屬保護層安裝:下三通先安裝豎直的外保護層,上三通先安裝水平管道的外保護層,后安裝豎直管道的外保護層,上部搭下部,三通部位的接縫用密封膠密封。以防滲水。異徑管的外保護層安裝根據異徑管的型號,在下料房下好料現場安裝,環向不得固定。 (5)法蘭、閥門的外保護層金屬盒的安裝法蘭、閥門的外保護層金屬盒的安裝,只能
39、在熱(冷)緊之后,和絕熱層的安裝同步進行。在下料房制作,現場組對安裝。閥門罩外護工藝1.6.2 設備及大口徑管道絕熱1.6.2.1設備及大口徑管道保溫層安裝:(1)立式設備及大口徑管道保溫層安裝:立式設備保溫層安裝,應從支撐板開始由下而上進行,每塊絕熱材料至少要用兩道鍍鋅鐵絲或鋼帶捆扎牢固,絕熱材料由兩層或兩層以上組成時,應分層捆扎。同層應錯縫,上下壓縫。如果沒有保溫支撐圈,現場又不允許施焊時,可制作可拆卸結構的保溫支撐圈。 (2)臥式設備及大口徑管道保溫層安裝:應從水平支撐板開始,向上或向下敷設,縱縫錯開1/2保溫板的寬度,下部保溫層安裝時用橡膠帶做臨時固定,就位后14#鍍鋅鐵絲捆扎。(3)
40、平壁保溫層安裝:大平壁采用軟質保溫材料及其它半硬質制品時,為了保證金屬保護層外形整齊美觀,應適當設置金屬骨架以支承金屬保護層。支撐件的間距為:1.52m。1.6.2.2設備及大口徑管道保護層安裝:(1)圓形設備及風道保護層安裝:根據設備絕熱后的外形尺寸、接縫的搭接形式和膨脹伸縮量,應留出2050mm的余量。搭接的一邊壓出凸筋線。立式設備及大口徑管道的保護層安裝,應由下而上進行,貼緊保溫層或防潮層,環向接縫和設備的中心線相垂直,縱向接縫應上下錯開,搭接不少于50mm,自攻螺釘固定,固定間距不大于200mm。臥式設備及大口徑管道的保護層安裝,應從底部向上敷設,先行排版用膠皮帶臨時固定。縱向接縫上搭
41、下。環向搭接縫垂直于設備中心線。(2)安裝保護層的膨脹縫設置:膨脹縫設置在環向,連接形式采用插口,并不得固定。軟質絕熱層的金屬保護層的膨脹縫設置根據設備的工作溫度不同而不同:當介質溫度小于100時膨脹縫間距為710m;當介質溫度在100320時,膨脹縫間距為46m;當介質溫度大于320時,膨脹縫設置間距為34m。(3)室外布置的大截面矩形風道的保護層頂部應設排水坡度,雙面排水。2.3設備外護板安裝要按圖紙要求焊接預埋固定件,安裝時護板龍骨要垂直,表面平整,角部上下層間成一條直線。拉鉚釘布置要均勻,數量滿足常規要求。處理膨脹問題,外護板在各類門孔邊緣處的切割要規范,要用角向砂輪機或切割電鋸切割,
42、且不可用電火焊或手剪切割或裁剪,做到同類門孔邊緣尺寸一致。門孔四周邊框護板外沿,要安裝由專用白鐵機械壓制的角板門框外形。玻璃絲布外護層一定要嚴格按照設計進行,使表面美觀大方,無露點,開裂等,并涂刷防水防腐涂料。金屬外護板就位后,都須平整,不能有翅曲和雨水倒灌的現象。(1)主保溫層驗收合格后,即進行金屬外護板的安裝。(2)安裝時應按照從下向上的順序進行,先對換準相鄰兩張金屬板的波紋,并用手電鉆打出螺孔,以螺釘(或抽芯拉鉚釘)緊固。(3)壓形鋼板橫向搭接一個波節,縱向搭接設置50mm,波形板與-3030支承骨架的連接用515的抽芯鉚釘固定。波形外護板橫向搭接用412的自攻螺絲釘固定。(4)螺絲釘或
43、拉鉚釘間距設計為200300mm(如果貴方圖紙設計有要求,按貴方設計要求進行施工)。(5)金屬外護板防水臺階,留設平直,包角用厚度1mm的鍍鋅鋁合金板。(6)所有外護板機械切割,工藝美觀,安裝不得嗆水。(7)平壁施工金屬保護層時,先在主保溫材料外壁焊制龍骨。用=23mm,寬2030mm扁鋼焊成保護層固定龍骨,扁鋼和平壁間距不大于保溫厚度,縱橫距離500600mm,再把鍍鋅鋁合金板固定在龍骨上。1.6.3 保溫施工技術措施:1.6.3.1凡屬于螺絲連接的部位,而且需要冷緊或者熱緊的,應分別在冷緊或者熱緊之后單獨進行絕熱層和保護層施工。1.6.3.2采用定型管殼材料,在水平管道上安裝,必須上下覆蓋
44、、錯接,使管殼材料水平接縫偏向側面。在垂直管道上安裝,應自下而上施工,所有定型管殼或定型板之間的縫隙,應用導熱性能相近的材料配制的膠泥抹縫,或者用導熱系數相同或小一級的軟質材料塞縫,并塞滿塞實。杜絕采用螺旋形式捆綁。1.6.3.3帶伴熱管的管線保溫,宜采用定型管殼材料。若采用棉氈等軟質材料施工時,為了避免堵塞伴熱管與主管之間的加熱空間,需在伴管、主管外面先包扎一層金屬皮或網,再作絕熱層施工。1.6.3.4在伴管、主管之間分段加1020mm厚的墊塊,防止伴熱管直接靠在主管上造成局部受熱、介質結垢。1.6.3.5彎頭、閥門、三通、法蘭等部位絕熱施工,應在設備、管道絕熱施工完畢后單獨進行,采用法蘭、
45、閥門等定型絕熱材料施工。若采用棉氈等軟質材料施工時,應鋪蓋均勻、薄厚一致。采用管殼施工時,應將材料加工成不少于三段的蝦米腰型管段施工,并用膠泥抹縫砌筑或用軟質材料塞縫。螺栓連接處的一側應留出螺栓拆卸間隙,其間隙以超過栓長度的2530mm為宜。管道堵頭部位應采用絕熱材料封閉,其厚度與絕熱層厚度相同。法蘭連接部位絕熱層端面應用絕熱膠泥封閉。1.6.3.6用軟質材料施工時,軟質材料應與被絕熱物表面擰緊,捆扎時,鐵絲(鋼帶)間距15020mm,環縫、豎縫應用導熱系數相同的軟質材料填塞嚴密。1.6.3.7用半硬質材料施工時,鐵絲或鋼帶間距150300mm。1.6.3.8捆扎方法:鐵絲或鋼帶的環向平面,要
46、與絕熱縱向垂直,捆扎線扣,應擰23個勁為宜。1.6.3.9設備及管道上的標記,銘牌應留出,不能留出的應在保護層外面另行標出。1.6.3.10保溫施工期間,切忌保溫材料受潮,尤其是室外保溫,應在無雨天施工,做到保溫和保護層同時進行,并有防雨應急措施。1.6.3.11管道保溫應在各部件(包括儀表測試管)安裝完畢,嚴密性試驗合格后進行。施工前必須清除管道表面的油污、鐵銹和泥土等污物。1.6.3.12管道靠近墻壁、平臺壁或交叉處可根據需要局部調整保溫結構或減少保溫厚度。1.6.3.13管道蠕脹監察段、蠕脹測點、流量測量裝置、閥門、法蘭、堵板、補償器等部位的保溫結構做成可拆式結構,以滿足運行檢查和檢修需
47、要。1.6.3.14管道的保溫伸縮縫和膨脹間隙的填塞材料應根據介質溫度選用軟質纖維狀材料。1.6.3.15保溫結構的支承件設置:(1)管道其保溫層應設支承件,對有加固肋的設備,應利用其加固肋作為支承件。(2)支承件的位置應避開閥門、法蘭等管件的上方,其位置不影響螺栓的拆卸。(3)支承件宜采用普通炭素鋼板或型鋼制作。(4)介質溫度小于450時,支承件可采用焊接承重環,介質溫度高于450時,支承件應采用緊箍承重環。當不允許直接焊于管道上時,應采用緊箍承重環,直接焊于不銹鋼管上時,應加焊不銹鋼墊板。(5)大平壁采用軟質保溫材料及其它半硬質制品時,為了保證金屬保護層外形整齊美觀,應適當設置金屬骨架以支
48、承金屬保護層。(6)凡施焊后須進行熱處理的管道,其上的焊接支承件宜在制造廠預焊。(7)支承件的承面寬度應比保溫層厚度少10mm。(8)支承件的間距:對設備或平壁可為1.5m2m,對管道350及以上時可為2m3m,350及以上時可為3m5m,管道采用軟質保溫材料氈、墊保溫時宜為1m,臥式設備應在水平中心線處設支承件。3.16保溫結構的固定件安裝:(1)管道、平壁和圓筒設備的保溫層,硬質材料保溫時,宜用勾釘或銷釘固定;軟質材料保溫時,宜用銷釘和自鎖墊片固定。(2)保溫層固定用的銷釘應選用36的低碳圓鋼制作。(3)硬質或半硬質保溫制品保溫時,鉤釘、銷釘宜根據制品幾何尺寸在縫中作攀系保溫層的樁柱之用,
49、釘之間距300mm610mm,軟質材料保溫時,釘之間距不應大于350mm,每平方米面積上的釘的個數:側面不應少于6個,底部不應少于8個。保溫鉤釘安裝示意圖:方形設備支撐件形式支撐件的安裝示意圖:(4)對有振動的地方,鉤釘或銷釘應適當加粗、加密。1.6.3.17保溫結構的捆扎件應符合下列要求:(1)保溫層應采用鍍鋅鐵絲或鍍鋅鋼帶捆扎,鍍鋅鐵絲應用雙股捆扎。符合下表:捆扎件規格:(單位:mm)管道保溫外徑硬質保溫材料制品軟質材料及其半硬質制品2000.81鍍鋅鐵絲11.2鍍鋅鐵絲20060011.2鍍鋅鐵絲1.22鍍鋅鐵絲60010001.22鍍鋅鐵絲22.5鍍鋅鐵絲100022.5鍍鋅鐵絲或12
50、0.5鍍鋅鋼帶120.5鍍鋅鋼帶平面0.81鍍鋅鐵絲或120.5鍍鋅鋼帶0.81鍍鋅鐵絲或200.5鍍鋅鋼帶(2)捆扎間距:硬質保溫制品不應大于400mm,半硬質保溫制品不應大于300mm,軟質保溫制品不應大于200mm。每塊保溫制品上至少要捆扎兩道。(3)保溫層分層敷設時,應逐層捆扎,對有振動的部位應適當加強捆扎。(4)鐵絲鉸頭必須放在軸向對縫處,擰緊后的鐵絲鉸接頭要隨手掀入縫內。1.6.3.18采用硬質保溫制品的管道,在保溫過程中如有下列的管段應留2025mm的膨脹伸縮縫,縫內填纏以陶瓷碳纖維繩,然后鋁合金板包扎。(1)水平直管段:介質溫度大于450時,每隔34米左右留一道膨脹縫,介質溫度
51、小于450時,每隔57米留一道伸縮縫。(2)垂直管段:每隔35米焊一托盤(其外徑可稍少于管道保溫層外徑),托盤下留出環形伸縮縫。(3)彎頭:介質溫度大于450時,每隔34米左右留一道膨脹縫,介質小于450時,每隔57米留一道伸縮縫。(4)分層保溫時各層伸縮縫應錯開,錯縫間隙不應大于100mm。(5)伸縮縫應設置在支吊架、法蘭、加固肋、支承件或固定環等部位。1.6.3.19管道保溫時,以下管道處應留出間隙,縫內纏以陶瓷碳纖維繩,然后用鋁合金板包扎。(1)法蘭連接處,須留拆卸間隙,長度以能拆卸螺栓為準,一般為螺栓長度2030mm。(2)兩根相互交叉或平行的保溫管道,其膨脹方向或介質溫度不相同時,保
52、溫層留出1020mm的間隙。(3)補償器的支吊架附近的保溫結構應留有足夠的間隙,使得管道膨脹縮時不致破壞保溫結構。(4)高溫管道的蠕脹測點處,保溫層應留設200mm的間隙。(5)凡有礙膨脹的地方,均應按膨脹方向留出間隙。1.6.3.20保溫層厚度超過100mm,應采用分層保溫,敷設時應錯縫壓縫,層間和縫間必須做到沒有空隙,以減少熱損失。當采用分層時,各層厚度應大致相同。1.6.3.21軟質保溫制品在施工時,應掌握材料的壓縮比值。厚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對縫與環縫包扎嚴密,綁扎絲可采用#14鍍鋅鐵絲,鐵絲間距應勻稱,松緊一致,當管道直徑大于377mm,軟質保溫材料采用板材,當管道直徑不大于377m
53、m,軟質保溫材料采用管殼。1.6.3.22安全閥后對排汽管道的保溫層應采取加固措施。1.6.3.23集束保溫的保溫結構,應每隔23米左右扎堵死管束的縫隙,阻止空氣對流。1.6.4 保護層施工技術措施:1.6.4.1硬質保溫制品的金屬保護層縱向接縫采用咬接;軟質保溫材料及其半硬質制品的金屬保護層縱向接縫采用搭接或插接。插接縫用自攻螺釘或抽芯鉚釘固定,搭接縫用抽芯鉚釘固定,釘之間距離為200mm。保溫層外徑大于600mm時,縱向接縫也可做成凸筋結構用抽芯鉚釘固定。1.6.4.2金屬保護層的環向接縫采用搭接或插接,搭接時一端應壓出凸筋結構(室內用單凸筋,室外用重疊凸筋),搭接尺寸不得小于50mm,對
54、垂直管道和斜管用自攻螺釘或抽芯鉚釘固定,釘之間距為200mm,每道縫不應少于4個釘,當金屬保護層采用支承環固定時,釘孔應對準支承環。1.6.4.3用自攻螺釘固定處,鉆孔應用電鉆,禁止用沖孔或其它不適當的方式安裝螺釘。1.6.4.4水平管道的縱向接縫應設置在管道的側面,水平管道的環向接縫應按坡度高搭低茬,垂直管道的環向接縫應上搭下茬。1.6.4.5金屬保護層應有整體防水功能,室外布置或潮濕環境中的設備和管道,應采用嵌填密封劑或膠泥嚴縫,安裝釘孔處應采用環氧樹脂堵孔,露天支吊架的水平管部穿出鍍鋅鋁合金板的地方應在吊桿上加裝防雨罩,垂直管部則在管部處加裝防雨罩。1.6.4.6直管段上的金屬護殼,長度
55、一般為500900mm,展開寬度為保溫層外圓周長加3040mm的搭接尺寸。環向搭接尺寸一般情況為:3040mm,高溫蒸汽管道環向搭接尺寸一般為:6080mm。所謂凸筋結構就是將鍍鋅鋁合金板放在搖線機上壓出凸筋,并留有510mm寬的直邊,凸筋圓弧直徑一般見下表:保溫外徑(毫米)凸筋園弧直徑(毫米)1503.2150400640091.6.4.7管道彎頭金屬護殼的下料可按保溫外圓周長的1.3倍作為下料長度,也可按實際略為調短。1.6.4.8直管上為熱膨脹而設置的金屬保護層環向接縫,應采用活動搭接形式。活動搭接余量應能滿足熱膨脹的要求,且不小于100mm。軟質保溫材料及其半硬質制品,活動環向接縫應符
56、合下表的規定。介質溫度100100320320 間距m71046341.6.5、成品半成品保護措施:1.6.5.1 金屬外護板在加工時就要注意保護,加工時下面要墊膠板或地毯。加工好往現場搬運時要用地毯或棉氈紙包好,加工人員每天需要更換一副白手套。1.6.5.2 對地下施工部分可設圍欄、蓋板、彩條旗等具體防護措施。1.6.5.3 對地上或高處施工部分可掛標示牌等防護設施。在主要通道及有可能損壞外護的位置懸掛“金護易損,損壞重罰”等標志,在已完工的金屬外護上遮蓋白紗布以防塵防油污染。1.6.5.4 對提前或早期完成的項目,可用彩條布、塑料布包好,用繩子捆扎結實,懸掛“注意成品保護”標示牌。1.6.5.5派專人進行外護的巡查保護及保潔工作。保潔工作建議按以下原則進行。運行層設備與管道的金屬外護的保潔宜每2-3天進行一次,其余部位外護宜每7-10天進行一次。1.6.5.6保溫漿料等施工應在施工區域做好可靠的防護隔離措施,對于飛濺到周圍設備管道上的漿料,應及時擦試干凈。1.6.5.7在人力所能控制的情況下,盡最大努力預防雨、雪、大風及塵土的污染和人為的損壞。1.6.5.8堅持對業主負責,做優質精品工程的理念,遵照“百年大計,質量為本”的生產方針。我公司對本項工程每道工序都將嚴格控制,嚴格規定在施工中對成品、半成品保護措施,并設專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