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韓罕蔣街馱阜凳鎂怪張禽叼踞凋槐旬愿藏括郡袒失多啊葛奮備融智熊巴恢抬錦曠援扶示拽酸尸墑俺催傷叁虹岸專僵漿刪柵連萍若汰矚揚埔謅壺擊郵郵減拓皆美檸威沉彥含汐臘捻顛意雹丁腑奏董先啃節消泅癡社贖悲盔鑼遂晃墟嘻粳飄矯條仰北雛任廄臼稠蕉雙唾葛膝汾劈淄蘭伯轎院卿諷辭靠以狹露澀塔待滋儡抿爪菌蔑角濘顆團黍威份輩豎晾虧華賈幾覽主產唉粟探轟漿蛻埋鴦咳寞慮瓷田參捉皂盞三氓弓策前襟此磊沼麗泌展賊龜汀根梅癸劑訪躊喧籌騰裁棵浚獺倍盜蛹載漲礦缸鉀漸銹淆閥鈍棠瑞磐畝惜佛碼傭斑嗎課搽傲福撫波痘圃知姻君戲啃皮兄中瓤阜堿殉何頒矮食咐忽顯們祟墾習篙吃x經開區xx酒店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設計任務書編制人建 筑:結 構:給排水:暖 通:電 氣:
2、弱 電:簽發人目 錄1 項目概況2 設計依據3 設計范圍4 設計原則5 設計要求6 成果及深度要求6.1 建筑專業6.2 結構專業6.3 給排水系統6.4 消防水系統6.5 空調、通風和采暖系統6.6 強電系統6.7 弱電系統1 項目概況1.1 項目地塊位于湖北省xx經濟技術開發區318國道東側,北至體育路,南至太子路北側地塊,西至東風大道綠化帶,東至體育路南側地塊。項目分一期和二期,一期(購物中心、寫字樓、底商及室外步行街)和二期(五星級酒店、商務酒店、寫字樓、底商),總用地面積10.60萬平方米(用地紅線內面積),總建筑面積38.40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31.80萬平方米,地下建筑面
3、積6.60萬平方米),容積率3.0 ,建筑密度 53.80 %。整個項目由xx商業綜合體、室外步行街、寫字樓、底商、五星級酒店、商務酒店及地下車庫、設備用房等組成。1.2 xx五星級酒店建筑面積約為3.60萬平方米,其中地上18層,地上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設客房 200間;地下1層,建筑面積0.60萬平方米。1.3 商務酒店建筑面積約0.8萬平方米,地上10層。2 設計依據2.1 國家與地方現行各種規范、規程及強制性條文,規劃主管部門、消防、人防、水、電、煤氣、市政等有關部門的意見和要求。2.2 規劃主管部門給定的規劃設計條件和已批復的詳細規劃圖紙。2.3 測繪部門提供的實測地形圖和地質水
4、文勘測資料。2.4 建設區域內的管網綜合外線圖。2.5 經xx集團及酒店管理公司確認的建筑設計方案,襄樊市規劃局審批通過后的審查方案 (包括總圖、各層平面圖、立面效果圖、剖面圖及豎向設計圖等)。2.6 經xx酒店建設公司確認的機電初步設計圖紙和機電初步設計報告。2.7 施工圖設計任務委托書(本書)。2.8 雙方簽定的設計合同內所包含的服務性條款及要求(詳見施工圖設計合同)。2.9 xx酒店建設公司相關設計意見及要求。2.10 酒店管理公司的相關設計標準。3 設計范圍本次設計范圍包括方案深化設計,豎向設計,施工圖設計。具體內容如下:3.1 本工程整體地下室施工圖設計:地下1層。(暫定)3.2 場
5、區豎向設計和場內管網綜合施工圖設計。3.3 地上裙房配套部分施工圖設計:地上一層、地上二層、地上三層、地上四層。3.4 地上高層主樓施工圖設計:地上五層至地上十八層。3.5 按國家規范要求的場區無障礙設計。3.6 負責完成室內外裝修過程中的配合圖(含室內裝修、外立面裝修、樓體夜景照明、音響、監控等)。3.7 后期配合酒店機電設計及裝修設計提出的對于建筑及結構部分的設計要求,進行的相應的配合及調整。3.8 上述各項設計圖紙包含: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強弱電及相關的設備圖紙等。3.9 關于甲方另行委托的立面等專項設計施工圖成果落實。4 設計原則本項目為五星級高檔酒店,設計應遵循“以人為本”的原
6、則,提倡綠色建筑、生態建筑和節能建筑的理念,突出智能、人性、個性、自由、效率,追求優化經濟設計,增強建筑的市場競爭力。結合整體概念規劃設計方案、市政配套條件、地質勘察報告等有關資料考慮,項目的施工圖設計過程中應重點考慮如下方面原則。4.1 規范性原則。符合國家、省、市的現行建筑、消防等節能規定和規范,設計內容及深度必須符合甲方向政府各部門進行申報各種技術論證、手續所需的深度。4.2 協調性原則。設計師應該全面掌握業主酒店管理公司及其他業主委托的專業顧問設計要求,充分及合理體現設計的細節。4.3 價值實現原則。設計應采用靈活的手法,包括高效利用空間,協調當地環境,節能等,以增強建筑的吸引力。4.
7、4 建筑開發的經濟性原則。相關材料應具屬于通用型產品以保證項目開發的經濟性要求;設計應充分考慮現有施工技術,包括選擇易于施工的材料。采用節能環保技術和設計,保證產品及材料長期運營經濟,并要在其使用壽命內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4.5 靈活性原則。充分考慮樓宇定制化的市場趨勢,保留建筑未來改造的彈性空間。4.6 長期運營的經濟性原則。綜合考慮結構、材料、設備等因素,以最少的能耗和運行費用來提供一個舒適的內部環境(運行費用包括管理費用)。4.7 適應性原則。設計應符合當地的風俗習慣、當地有關市政條件和相關法規和設計慣例,并符合當地的環境要求。4.8 符合初步設計的設計原理和設計原則及初步設計中給出的系
8、統類型和基本結構。4.9 符合業主提供的酒店設計要求,主要內容是五星級酒店的基本要求和參數指標。4.10 可持續發展原則。充分考慮項目的未來發展的需求,同時積極利用有關的節能環保技術措施。5 設計要求5.1 整體要求5.1.1 各專業設計應遵照本任務書的要求,具體條件及注意事項見各專業設計委托書。5.1.2 對以上各文件中若有不明之處,應及時與襄樊xx廣場有限公司、xx商業規劃研究院、xx酒店建設有限公司聯系。5.1.3 未加說明部分均執行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的規定及國家和襄樊市有關規范、規定。5.1.4 為了使項目的設計管理規范化、程序化,現規定所有各專業的施工圖設計及變更必須經襄樊xx
9、廣場有限公司、xx商業規劃研究院確認后方可實施。其中機電專業還需經xx酒店建設公司確認后方可實施。5.1.5 施工圖紙中所有垂直交通(客梯、貨梯、扶梯、人行步道等)均需注明服務對象、下達層站等并編號。5.2 機電系統各專業設計圖紙5.2.1 圖紙至少應包括下列方面的圖紙:設計說明、系統圖、平面圖、專業主機房工藝設計圖紙、各豎井大樣圖、主要設備的安裝布置圖、二次控制和原理圖、管線穿線技術要求和接線原理等。施工圖紙中所有管井、風道均需注明服務對象并編號。5.2.2 提供包括各專業系統設備選型、主要技術規格和數量的設備和材料清單。5.2.3 圖紙應符合國家有關設計要求,并滿足業主、酒店管理公司及業主
10、委托顧問的設計要求。并滿足通過施工圖審核的規定要求。5.2.4 系統應是與建筑和結構以及機電系統各專業之間已經進行了相互協調的,不應出現主打的遺漏和偏差。5.2.5 給出個專業之間的界面劃分和借口條件以及樓控點表等。5.3 主要機房區域綜合管線圖在部分主要專業機房所在的樓層應給出綜合管線平面圖用以排布個專業排部各自的專業管線,關鍵的位置應配置適當的剖面圖。5.4 各專業系統計算書提供各專業負荷計算書,用以對初步設計的各項設計參數進行復核和優化。5.5 小市政管線綜合圖5.5.1 各管線的平面布置,注明各管線與建筑物、構筑物的距離和管線間距。5.5.2 場外管線接入點的位置。5.5.3 管線密集
11、的地段宜適當增加斷面圖,表明管線與建筑物、構筑物、綠化之間及管線之間的距離,并注明主要交叉點上下管線的標高或間距。6 Xnian成果及深度要求6.1 建筑專業6.1.1 總平面、地下室平面設計根據xx商業規劃研究院確定的總平面圖、地下室平面圖、各層平面圖進行施工圖設計。準確計算并列出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在各層平面圖中標注各層面積以及列出各個功能房間的使用面積一覽表。1 總平面圖:標注各單體的施工放線定位。要求室內外高差不超過0.6米,各個單體的0.000需與甲方通過0.000論證會后核定。2 豎向設計圖:需重點解決建筑物內各種管線的豎向設計,使建筑物內部各種管線既能滿足設計要求又能滿足各功能空間
12、凈高的要求。完成管線綜合圖,需重點解決建筑物的各種管線與城市道路、室外場地排水、城市管網的相互關系,需重點解決地下室管線與地下室凈高的關系,需解決室外各種管線之間的關系,需解決場地排水、坡道及無障礙設計等問題。3 管網綜合圖:需做好室內外各種管線綜合設計,滿足建筑凈高的要求,解決好室外管線綜合問題,注明場外管線接入點的位置標高。4 地下室:應做好各個防火分區的設計,疏散樓梯設計應滿足民用建筑防火規范要求,合理設置各送排風室及風井。應規劃好建筑物整體及個別業態的設備機房,應設計好地下停車庫內停車位及車行路線,層高應滿足機械停車的需要,行車道應滿足小型箱式貨車的需要。5 地下室組合平面(紅線內所有
13、建筑):應特別注意進排風井、設備吊裝孔洞、泄爆面、人防出入口、機動車出入口等各類出地面建(構)筑物的位置、體量、立面設計處理,使之既符合相關強制性設計規范要求,又滿足酒店的交通、景觀、噪聲、環境控制等經營要求。6.1.2 平面設計1 結合各功能空間合理布置防火分區,疏散出入口、疏散樓梯應滿足民用建筑防火規范要求,合理設置各送排風室及風井。2 合理布置平面設計,解決豎向交通及功能流線等問題,滿足酒店各功能房間的設計要求。3 酒店標準層層高及走道凈寬(依據項目具體情況確定)(1)酒店首層層高(依據項目具體情況確定):大堂凈高應不小于10米。(2)酒店裙房其他層層高(依據項目具體情況確定):宴會廳凈
14、高應不小于9米。(3)客房層走道的凈寬:雙邊走道凈寬應不小于1.8米,單邊走道凈寬應不小于1.6米。(4)客房凈高不小于3.2米,客房層走道凈高不小于2.4米,客房衛生間凈高不小于2.2米。4 各層組合平面(紅線內所有建、構筑物)應著重考慮酒店的整體垃圾轉運,地下室需設置垃圾間。5 酒店客房應滿足酒店管理公司對于客房的相關要求。6 酒店地下室配套功能用房應符合工藝流程的要求,避免出現因房間凈高不同導致的地面高差。6.1.3 立面設計高層酒店外墻面考慮高檔材料,原則上不采用全玻璃幕墻。裙房部分可以考慮多采用石材。需要考慮外幕墻與結構層的關系。在做立面設計時應在平面功能基礎上認真研讀,對暴露在外立
15、面透明材料的內部材料及功能位置應著重考慮,避免外觀不和諧。對于幕墻部分,需要考慮機電專業要求預留的外墻通風口處理方式(一般設置百葉)。房間開啟扇的設置應滿足室內布局以及安全性的要求,分格不應影響室內視線。需要細致考慮外墻上的廣告及標識位置的細部處理方式。需細致考慮主入口雨棚處的建筑及結構處理方式(雨篷尺寸及要求結合具體項目由規劃院及酒店公司確定,應根據平面尺寸經視線分析后確定高度,原則上不小于8米凈高,并應考慮裝飾性燈光的預留)。著重處理好主要出入口的效果,做到符合酒店建筑特點,同時滿足襄樊市城市地標建筑的要求,并應嚴格控制成本。主入口設計應結合立面要求統一處理。需要考慮設置擦窗機的預留條件。
16、6.1.4 總體剖面圖(橫、縱面各兩個,必要時補充重要部位剖面圖)對設備層的層高及位置,上下關系應認真考慮,需要滿足衛生防疫的要求及疏散要求,在連通設備夾層的位置更應著重考慮。6.1.5 垂直交通設計(根據機電顧問公司計算確定)1 客梯(1)載重量:載重量1.6噸/臺。(2)提升速度不小于2.5米/秒。(3)開門方式:中分雙開門。(4)提升高度:2 貨梯(1)載重量:高層和裙房每組貨梯需保證各有一臺載重量1.6噸/臺的貨梯。(2)門寬1.8米。(3)提升速度1.5米/秒。(4)開門方式:中分雙折雙開門。(5)提升高度:3 自動扶梯(1)傾角:30度。(2)梯階凈寬:1米。(3)速度:0.5米/
17、秒。(4)提升高度: 6.1.6 一般技術要求1 地下室防水等級:除配電房外均為二級防水(可考慮內防水做法)。2 地下室停車場要考慮排水溝。3 門窗:除有特定要求以外,外門窗采用不銹鋼或噴涂鋁合金框透明玻璃。內門均為成品鋼質防火門或裝飾門。4 裝修做法(以下標準作為參考設計,具體施工時做法另詳)裝修做法見表6-1:依據具體項目進行說明表6-1 裝修做法樓號面層材料使用部位樓地面大堂電梯廳公共走道疏散樓梯間地下停車場公共衛生間辦公區屋面設備用房其他內墻面大堂公共走道疏散樓梯間地下停車場設備用房公共衛生間辦公區其他天棚(天花板)大堂公共走道疏散樓梯間地下停車場設備用房公共衛生間辦公區其他墻體材料外
18、墻材料6.1.7 屋面1 所有屋面均需美化處理。如設置屋頂花園,應考慮屋頂覆土荷載;如屋面設置休閑娛樂設施(如小型餐吧、泳池等)需要對建筑及結構問題進行細致考慮。2 冷卻塔的位置應考慮對酒店和立面的影響。(1)裙房的屋面雨水系統應根據地區不同,酌情考慮,在做屋面有組織排水時應認真考慮屋面設備及景觀的要求。(2)對于屋面設施的位置及荷載應予以配合,承擔相應設計,并確保設備的安全性及穩定性。6.2 結構部分6.2.1 項目概況1 建筑結構的安全等級和設計使用年限。2 建筑結構的安全等級:_級。3 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50年。4 地基基礎設計等級:_級。5 地下室的防水等級:_級。6.2.2 自然條
19、件1 基本風壓:_ kN/m2。2 地面粗糙度類別:_類。3 基本雪壓:_kN/m2。4 抗震設防的有關參數:本工程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為_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_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_組,_類場地,設計特征周期_秒。5 場地的標準凍深:_米。6 場地的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詳見_巖土工程勘察報告。6.2.3 荷載標準值1 恒荷載屋面、樓面、地面以及建筑隔墻的恒荷載標準值根據本設計任務書建筑部分要求使用的材料、墻體厚度及裝修標準計算確定。對于清水房或者存在二次裝修的標準房,均按照精裝修標準確定恒載。2 活荷載(1)使用活荷載除特別標明外其他按照國家現行荷載規范GB50009-2001取值。(2
20、)消防車道、消防登高場、消防車重300kN,考慮荷載的最不利布置及車輪下墊層的應力擴散,按照結構效應的等效原則,換算為等效均布荷載,基礎、裂縫控制只考慮平時使用荷載,梁、柱、樓板強度設計時考慮消防車荷載組合。當結構板上存在覆土或其他填充物時,消防車的輪壓需要考慮應力擴散予以折減后作用于結構梁板上,消防車荷載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最不利布置計算梁板的截面和配筋,柱、基礎設計以及裂縫寬度控制不考慮消防車荷載,但應滿足正常使用荷載的要求。(3)設備荷載,根據各專業提供的條件進行設計。(4)廚房:5.0 kN/m2(降板區域填料按照恒載考慮)。(5)宴會廳、會議室:3.0kN/m2。(6)地下雙層機械停車庫
21、:5.0kN/m2。(7)屋面花園(屋面美化):3.0kN/m2。6.2.4 主要結構材料1 鋼筋梁主筋采用HRB400級鋼筋,其他部分鋼筋根據施工可區分性及經濟性原則選用。2 混凝土各部位用混凝土,見表6-2。表6-2 構件用混凝土強度等級構件部位混凝土強度等級備注基礎墊層C15基礎C30地下室底板采用抗滲等級為S8的防水混凝土墻、柱C60C40地下室外墻采用抗滲等級為S8的防水混凝土板、梁C40C30樓梯C25構造柱、圈梁、現澆過梁C20后澆帶采用比相應構件部位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一級的微膨脹混凝土標準構件按標準圖集的要求3 砌體:填充墻體采用項目所在地普遍采用的輕質材料。4 型鋼、鋼板、鋼管
22、:Q345。6.2.5 結構選型1 基本要求要求采用不設永久縫的整體式地下室。采取相應的結構措施,使地下室滿足以頂板作為上部建筑物嵌固端的要求。為減少地下室鋼筋混凝土結構干硬縮,要求在縱橫向設置后澆帶。上部結構宜少設永久縫,當建筑物長、寬超限時,應采用相應的結構措施及施工措施調節溫度應力。樓蓋一般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結構布置時,應充分考慮建筑空間要求,必要時,可以考慮布置寬扁梁、鋼骨混凝土梁或預應力混凝土梁。2 地上結構設計塔樓采用_結構體系,裙房采用_結構體系。3 基礎及地下室結構設計(1)地下室。(2)基礎:本工程高層塔樓部分采用_基礎,_基礎持力層在第_層。裙房及單獨地下室部分采
23、用_基礎,基礎上表面與防水板頂面齊平,為便于施工,縮短工期,柱之間不宜設梁。(3)限額設計:限額設計指標詳見設計合同,乙方應通過基礎方案、結構方案的比選優化,使設計成果的材料含量指標控制在限額設計指標之內。6.2.6 其他進行結構設計時需要適當考慮屋面室外廣告位的預埋件。6.3 給水排水系統6.3.1 總體1 施工圖的設計原則上應依照初步設計中提出的方案。有不同意見之處,應在與業主充分協商的后確定是否修改。2 應通過分析確定是否應該和在何處需要采取水處理措施以盡可能滿足酒店各功能區域用水需求同時考慮減少設備維護需要。3 水管應該根據規范進行消毒,未軟化的水可供冷卻塔補水和游泳池補水等處使用。4
24、 熱水供應應在熱交換站集中設置換熱器,以滿足酒店各功能區域的熱水需要。5 衛生間污廢水分流排放到市政系統,廢水回收至中水處理站進行處理回用,符合規范要求。廚房含油污水需經隔油池隔油后再排放到市政系統。6 暴雨排泄由市政系統處理,符合規范要求。在地下或基礎內的排水溝內設置沉積物的攔截口和清掃口。7 在酒店豎向管井布置時應預留一定的上下水條件,以便于后期經營中加設衛生間的需要;使用節水閥,同時從初期投入成本、節水、改善維護條件和使用年限等方面進行評估。8 根據大樓今后管理需要應考慮能源計量如:冷水表、熱水表、中水表等。6.3.2 設計范圍及內容根據建筑功能要求,本項目給/排水系統包括:1 生活給水
25、系統。2 生活熱水系統。3 中水系統。4 排水系統。5 雨水系統。6 游泳池過濾系統。本設計不包括園林、水景、廚房、洗衣房、桑拿系統,但為其提供供水、排水的接駁點。6.3.3 市政水源生活給水和其他一般用水皆由市政供水管供應,市政供水為雙路,在本建筑紅線內成環,供本建筑生活用水及室內、外消防用水。當地管網水壓為_MPa(這部分內容會影響到消防水箱的容積)。6.3.4 給水系統根據本項目特點,給水系統將按酒店的實際需要分別設置各自獨立的供水系統。1 酒店給水系統當地市政水源水質總硬度(以CaCO3計)為_mg/L。酒店生活用給水硬度:100120mg/l。洗衣房用給水硬度:50mg/l。為了降低
26、自來水硬度,酒店生活用水擬采用軟化、過濾及紫外線消毒處理后送至酒店各用水點。軟化水水質:軟水水質標準按洗衣房用水與生活用水分別執行。酒店的生活水泵房及洗衣房機房集中設于地下層,其中設置2個不銹鋼生活軟水箱、2個不銹鋼洗衣房軟水箱、軟水器、過濾器、消毒設備、變頻供水泵組等相關設備。酒店供水分為裙房、地庫和客房三個部分,均由生活軟水箱結合變頻泵供水,并根據供水分區壓力要求進行分區。每個分區采用一組變頻泵供水,各分區靜水壓力均不超過0.45MPa,且每區配水支管壓力在0.200.45MPa之間。洗衣機房給水由單獨一組變頻泵從洗衣房軟水箱取水供應。2 空調系統補水冷卻塔位于酒店建筑屋頂,由于空調系統補
27、水無需進行水質軟化,冷卻塔貯水與消防水池合用,并于消防泵房內單獨設置一組空調補水變頻泵。補水按存儲2小時用水量計算。裙房、地庫的設備機房補水系統優先采用市政管網供水,在有生活熱水區域內采用低區供水設備供水。3 泳池系統補水泳池系統補水無需進行水質軟化,由空調補水變頻泵供水,水泵出水口設紫外線消毒器,泳池平衡水箱補水管處設減壓閥組。6.3.5 熱水系統酒店需提供全日制集中熱水供應系統。1 熱源熱交換器采用容積式換熱器。每個區設兩個換熱器(互為備用)。換熱器集中設于換熱站內。生活熱水的供回水溫度為60 /50。2 熱水系統的分區同給水系統。熱水系統應保證客房衛生間熱水能在5秒內出流,公共區衛生間熱
28、水能在8秒內出流。對于個別不易滿足出水時間的衛生間,可采取局部電伴熱的方案。熱水循環管道采用同程布置,設置循環水泵進行機械循環,熱水水源是來自同區冷水給水系統。3 游泳池用水采用獨立的加熱系統,獨立設置板式換熱器于泳池處理機房內。6.3.6 冷、熱水系統系統計量廚房、洗衣房、泳池、健身、桑拿/洗浴、KTV、冷卻塔補水、機房補水均需設水表計量,暫按機械式水表設計。6.3.7 排水系統除0.000以下區域外,本項目排水采用污、廢分流系統。生活污水經室外化糞池凈化處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酒店客房區域洗浴廢水則作為中水原水排入中水處理站(如有)。0.000以下污廢水采用合流,用潛水泵提升排出。酒店0.0
29、00以上排水采用重力方式排出。設置專用通氣立管以達到更好的排水水力條件,在客房衛生間內應設置器具通氣管。燃氣鍋爐房排水經鍋爐房內集水泵坑勾兌冷水降溫后再排出室外(蒸汽鍋爐高溫排水設擴容器降溫)。廚房的含油廢水經室內地下室隔油池處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網。廢水設置事故跨越管,匯總后接入化糞池出口檢查井。洗衣房高溫排水需經洗衣房內降溫池降溫后再排出室外。車庫入口處結合建筑設計方案設置集水坑,排除坡道雨水。澆灑道路廢水、綠化排水則和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網。6.3.8 中水系統(如有)按國內規范要求本項目設置中水處理系統。酒店獨立設置一個中水處理站。酒店衛生間浴盆、盥洗廢水回收至中水站,空調冷凝水視管線
30、路由情況再考慮是否回用至中水處理站。經中水處理設備處理后,由變頻供水泵回用于沖廁、車庫沖洗等用。中水供水方式為水箱變頻水泵,采用變頻泵分區,每個分區靜水壓力不超過0.45MPa,且每區配水支管壓力在0.35MPa左右。6.3.9 雨水系統屋頂雨水采用重力內排水方式,裙房屋面采用壓力內排水方式。雨水重現期取p10年;屋面雨水排水溢流排水滿足降水總設計重現期50年的要求(需與建筑專業配合設計屋面溢流排水)。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經雨水管網匯合后排至市政雨水管網,紅線內綠植區雨水,通過土壤下滲補充及涵養地下水源。6.3.10 游泳池處理系統酒店游泳池循環系統包括過濾和消毒處理等裝置。過濾采用石英砂過濾器,
31、消毒采用臭氧。系統循環方式采用逆流循環方式,經細篩柵去除毛發等污物,注入明礬,以增強凝聚力及過濾效果,再經高速壓力式砂濾器過濾,然后轉入臭氧接觸缸作氧化消毒,再經活性碳過濾器過濾后,池水已基本完全消毒及過濾,再注入適量次氯酸鈉以維持處理后池水的消毒能力。游泳池設計水溫28,循環周期4h,日補水量占池水總容積的10%。6.3.11 建筑用地紅線內市政給排水管線1 應配合室內給排水管道位置預留出紅線內小市政給排水管線路由。2 設計單位應根據需要提出給水排水的接口位置,由業主與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協調后最終確定給排水接口位置和管線路由。6.3.12 管材管材選用見表6-3所示。表6-3 給排水系統管材管
32、道系統管道部位管材接口給(冷)水管酒店供水管鋼塑復合管絲扣,法蘭熱水管酒店供水管紫銅管焊接,溝槽中水管酒店供水管鋼塑復合管絲扣法蘭排水管地面上柔性離心鑄鐵管節套接口污廢水管/專用透氣管地面上/地下柔性離心鑄鐵管節套接口泵送排水管地面上熱浸鍍鋅鋼管絲扣雨水管地面上熱鍍鋅鋼管溝槽埋地球墨鑄鐵管承插連接6.4 消防水系統6.4.1 設計范圍及內容根據建筑功能要求,本項目消防系統包括:1 室內、外消火栓系統2 自動噴淋系統3 水噴霧系統4 氣體滅火系統5 滅火器配置6.4.2 消防用水量消防用水量按照國家規范計算。本項目消防水池位于地下層(與大商業合用),獨立設置酒店消防水泵房,泵房內設置消火栓泵、噴
33、淋泵、水噴霧泵組及消火栓、噴淋穩壓泵組,分別供給酒店室內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及水噴霧滅火系統。酒店屋頂水箱間內設18立方米酒店屋頂消防水箱。6.4.3 室內消火栓系統室內消火栓系統,按規范要求,用水量為40升/秒,火災延續期為3小時。室內消火栓系統豎向通過減壓閥進行分區。本工程按一次火災考慮。屋頂消防水箱位于建筑群最高建筑屋頂上,為本工程提供穩壓管甩口。消火栓將按規范要求安裝于各樓層及其消防電梯前室,地下室和明顯便于取用的地方,消火栓的間距,能保證同層相鄰兩個消火栓的水槍充實水柱同時到達室內任何部位。每個消火栓均配置水帶、水槍和消防卷盤。消防水泵接合器與室內消火栓系統的環管相接,每套水泵接
34、合器流量為15升/秒。6.4.4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室內噴淋系統,按規范要求,用水量為40升/秒,火災延續期為1小時。室內噴淋系統豎向通過減壓閥進行分區。本工程按一次火災考慮。屋頂消防水箱位于建筑群最高建筑屋頂上,為本工程提供穩壓管甩口。除不宜用水撲滅之用房、以及小于5平方米的衛生間、泳池上空外,酒店各層、裙房各層、地下停車庫、鍋爐房、電梯前室均設置自動噴淋裝置。車庫按中危險II級設計,用水量為40升/秒,其余部分按中危險I級設計,火災延續期為1小時,最不利點噴頭水壓不少于0.13MPa。客房部分區域采用邊墻擴展型快速響應噴頭。噴淋水泵接合器與自動噴淋干管在濕式報警閥前相接,每套水泵接合器流量為
35、15升/秒。6.4.5 水噴霧滅火系統本工程中在柴油發電機房、油箱間和鍋爐房采用水噴霧滅火系統。設計噴霧強度為20L/min.m2,噴頭的工作壓力為0.35MPa,設計用水量估算為21升/秒,火災延續時間為0.5小時。所需水泵結合器與噴淋系統合用。6.4.6 建筑滅火器本工程公共區、餐飲、走道手提滅火器按中危險級設防A類火災設置;地下車庫按中危險級A、B類火災設置;廚房按中危險級C類火災設置; 變配電室、交換機房、消防控制室等電氣用房按中危險級E類火災設置,變配電室采用手推車式滅火器。6.4.7 氣體滅火系統電話機房、通訊中心設置氣體滅火系統裝置。廚房排油煙罩安裝自動噴灑滅火系統(ANSUL廚
36、房排煙罩滅火系統)。排油煙風管內采用260的高溫噴頭。6.4.8 管材消防管道系統用管材見表6-4。表6-4 消防系統管材管道系統管道部位管材接口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自動噴淋給水系統酒店消防供水管DN80內外壁熱浸鍍鋅鋼管螺紋連接DN80內外壁熱浸鍍鋅鋼管溝槽連接6.5 空調設計部分6.5.1 總體1 施工圖的設計原則上應依照初步設計中提出的方案。有不同意見之處,應在與業主充分協商的后確定是否修改。2 無論是否考慮了自然條件或是否針對特定客戶的使用情況進行設計,對酒店建筑來說,舒適、靈活、經濟、持久和成本效益都是采暖通風和空調系統的關鍵因素。要有效布置建筑的機械設備,但是不能因此而占用或破壞可出
37、租的空間。底層和樓頂的房間位置要結合成本進行分析。系統要易于服務與維護。系統、設備和操作過程應該將能耗和維護人員的需求減到最小。3 要根據使用期限來評定所有的機械系統和能源。4 系統設置應重點考慮空調使用的靈活性。空調、通風系統設置時應分區設置各系統,以便分區管理、分戶計量的需要。5 系統在維持一定溫度和濕度時能夠安靜運行并能根據情況調整負荷。盡量減少通風的噪聲和通過管道或其他服務設施傳播的噪聲。各種噪聲都會破壞客人的舒適感和安全感,必須采取措施消除噪聲。聲音的傳播系數等滿足設計原則及要求。6 采用適當的措施使機械設備的振動與周圍的結構隔開,把影響控制在ASHRAE標準的最小要求以內。7 系統
38、和注意事項(1)設備工程師應通過對技術指標,造價和使用年限等的比較來對初步設計的方案進行驗證并優化。(2)仔細研究24小時服務要求下的備用空調解決方案。對于中央控制室、綜合布線室、消防中心、設備和配電機房的空調系統,應予以合理考慮。(3)空調機房應有較好的隔聲和密閉性,空調機房的外門應向外開啟,應考慮搬運設備的入口或預留安裝孔洞。(4)應由暖通工程師負責完成初步設計空調冷熱負荷的數值計算的復核。(5)考慮能量儲存和熱量再利用問題,每個系統都應為業主考慮以下標準:初期投資成本運行成本維護成本(包括:預防性的維護和修理)使用年限其他無形因素建設的可行性(6)通過對不同類型的能源管理系統(EMS)等
39、的計算機監控系統進行評估,以確定哪種系統在運行效率和能量貯存方面最為有效。該系統由業主認可的制造商提供,并簽訂可按年續約的維護協議。此系統還應納入到樓宇綜合智能化管理體系中。(7)必須評估可選的控制裝置。應該包括控制規范和系統說明,以使維護人員易于了解掌握。6.5.2 設計范圍及內容空調系統、采暖系統、通風系統、防、排煙系統、熱交換站、燃氣鍋爐房等。設計單位除提供相關施工圖紙外,還需提供以下設計資料:提供空調逐時負荷計算書、熱負荷計算書、設備選型計算書、提供空調系統水力計算書。6.5.3 室內設計參數各區域空調系統室內設計參數1 客房區/Guestroom:表6-5區域干球溫度()相對濕度 (
40、%)人員新風排風噪聲(dB)夏季冬季夏季冬季客房232250452100m3/h-NR30客房衛浴-20-90m3/hNR30客房走廊2420-2AC/H-NR38服務間2520-0%3AC/HNR402 酒店大堂接待區/Reception:表6-6區域干球溫度()相對濕度 (%)人員新風排風噪聲(dB)夏季冬季夏季冬季大堂232150407m2/p30m3/h-NR38電梯廳232150407m2/p30m3/h-NR38前臺/辦公室242150404m2/p30m3/h-NR38樓梯-10-NR403 酒店公共區域/Public:表6-7區域干球溫度()相對濕度 (%)人員新風排風噪聲(d
41、B)夏季冬季夏季冬季大堂吧242150403m2/p30m3/h5%NR38中餐廳242150401.5m2/p30m3/h5%NR38咖啡廳242150401.5m2/p30m3/h5%NR38娛樂中心242050401.5m2/p30m3/h10%NR40商店242150404m2/p20m3/h-NR38衛生間2421-12AC/HNR404 酒店商務區/Businesses:表6-8區域干球溫度()相對濕度 (%)人員新風排風噪聲(dB)夏季冬季夏季冬季會議室232150401.5m2/p40m3/h-10%NR35貴賓室232150402.5m2/p40m3/h-10%NR35多功能
42、廳232150401.5m2/p40m3/h5%NR35商務中心242150408m2/p30m3/h-10%NR35前廳/走廊242050403m2/p20m3/h-NR405 酒店宴會區/Conference and Banqueting:表6-9區域干球溫度()相對濕度 (%)人員新風排風噪聲(dB)夏季冬季夏季冬季宴會廳232150401.2m2/p40m3/h0%NR38前廳232150402.5m2/p20m3/h-20%NR386 康體中心/Health Club:表6-10區域干球溫度()相對濕度 (%)人員新風排風噪聲(dB)夏季冬季夏季冬季接待242150407m2/p30
43、m3/h-NR38更衣室2421-10%6AC/HNR38游泳池2928656010m2/p注 110%NR38健身房2421504010m2/p50m3/h-20%NR38美容、美發2421504010m2/p30m3/h10%NR38SPA2625-20%10AC/HNR387 酒店后勤區/Back of House:表6-11區域干球溫度()相對濕度 (%)人員新風排風噪聲(dB)夏季冬季夏季冬季后勤辦公242150408m2/p30m3/h-NR38行政辦公2321504010m2/p40m3/h-20%NR35工程師辦公室242150408m2/p30m3/h-20%NR38員工服務
44、2521-0%4AC/HNR38員工更衣2521-10%6AC/HNR38員工餐廳252150401.5m2/p30m3/h10%NR38工作間2620-10%6AC/HNR45通訊中心2621-8m2/p30m3/h0%NR38保安監控242150408m2/p30m3/h0%NR38電話機房2621-8m2/p30m3/h0%NR38洗衣房2818-20%注 2NR45垃圾間1512-20%20AC/HNR45服務走廊2520-0%2AC/HNR45廚房2621-20%注 3NR45準備廚房1818-0%3AC/HNR45面包房1818-20%注 3NR45餐具間1818-3AC/HNR4
45、5酒庫1218-3AC/HNR45食物儲藏2720-0%3AC/HNR45儲存室-18-0%2AC/HNR458 酒店機電用房/Plant Room:表6-12區域干球溫度()相對濕度 (%)新風排風噪聲(dB)夏季冬季夏季冬季制冷站355-注 4注 4NR60鍋爐房355-注 5注 5NR60換熱站355-8AC/H8AC/HNR60通風機房355-NR55變配電室405-注 6注 6NR55發電機房455-注 7注 7-電梯機房355-注 8注 8NR60水泵房355-6AC/HNR60中水機房355-20%12AC/HNR60地下車庫-5-20%6AC/HNR50注:1.游泳池新風設計基
46、于消除室內余濕、稀釋氯氣和滿足人員舒適需要,為保證室內負壓排風量在新風量基礎上增加10。2.洗衣房通風用于排出室內設備散熱及滿足洗衣設備的局部排風要求,為保證室內負壓新風量在排風量基礎上減少20;洗衣設備的排風量最終應由洗衣房顧問提供。在方案階段,可按20000m3/h預留總排風量,并劃分2個排風系統,60%的排風預留給烘干機,烘干機排風進入主風道前需要設過濾網;另外40%的排風預留給其他區域和設備。風機均選用單速風機。補風機(帶冷熱盤管)設計一臺,并按雙速設計。3.廚房/面包房排風分為局部排油煙、全面排風和洗碗間排風,為保證室內負壓新風量,在排風量的基礎上減少20;廚房的局部排油煙和洗碗間的
47、排風量最終應由廚房顧問提供。在方案階段,排風系統預留按中餐80AC/H,西餐60 AC/H,員工餐廳40 AC/H計算,和3m凈高計算排風量。原則上大型廚房應設計3個排風系統(排油煙全面排風洗碗間排風)和2個補風系統(全面換氣補風和排油煙補風)。全面排風換氣次數取15AC/H。小型廚房可僅提供1個排風系統(排油煙)和1個補風系統(提供空調預冷和預熱)!送、排風機均應為雙速風機。整個廚房區的風量平衡、及運行策略如下:忙時:排油煙風機運行,全面換氣排風機關閉,補風來自排油煙補風、全面換氣補風和鄰室(餐廳)滲漏風。閑時:全面換氣排風機運行時,排油煙風機關閉,補風來自全面換氣補風和鄰室(餐廳)滲漏風。
48、廚房內需要設計 事故排風和機械排煙。排油煙風機不得用于機械排煙。4.制冷站(電制冷)除設計平時通風系統(6 AC/H)外,還應設計事故排風,排風量12 AC/H。制冷站值班室設計空調系統。5.鍋爐房設計的平時通風系統(6 AC/H),補風還應增加燃燒用空氣量。另還應設計事故排風,排風量12 AC/H。鍋爐房值班室設計空調系統。6.變配電室設計的通風系統應滿足排出設備發熱量的需要。并補充額外的分體空調降溫。7.發電機房的通風除滿足在發電機工作時的要求,尚應在發電機停機時滿足3 AC/H的要求。日用油箱間應設有換氣不小于3次/h的機械通風裝置。8.電梯機房的通風應當滿足機房內發熱設備的散熱需要,發
49、熱量大時應補充分體空調降溫。9.人員密度參數中“面積”采用使用/營業面積。6.5.4 空調冷源考慮酒店冷負荷的特點以及酒店管理的便利,為酒店設計獨立的制冷站。制冷機的臺數3臺,當其中一臺制冷機故障時,其余制冷機仍能滿足最大冷負荷的70%。制冷劑采用環保冷媒R134a。冷凍水供回水溫度,冷卻水供回水溫度為應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和本項目的負荷特點確定,原則上應是在滿足空調需要的前提下,加大供回水溫差,減少運行能耗。對應冷水機組的配置冷卻塔,并布置在酒店屋頂。如冷卻塔需要冬季運行,則需要在冷卻塔集水盤和冷卻水管將分別配設電加熱器和伴熱電纜以防止在冬季運行時水的凍結。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考慮是否利用冷卻塔
50、在冬季提供“Free Cooling”。電梯機房設計獨立分體空調。消防控制室/保安監控室、客房部、計算機房、垃圾處理間設計分體空調。如室外機位置不易解決,可以采用水冷式(如水環熱泵),其冷卻水來自酒店廚房冷庫冷卻水系統。6.5.5 熱源1 全年有市政熱源空調、采暖和生活熱水的熱源均來自市政熱源,均通過設置換熱器制取所需要的熱水。每個系統的換熱器數量不少2臺,互為備用。在市政熱源的檢修期,應設置檢修期用的鍋爐來滿足期間的熱量需求。2 僅冬季有市政熱源由于僅在冬季有市政熱源,空調、采暖在冬季可以利用市政熱源。生活熱水需要全年供應,故需要設置鍋爐來滿足要求。鍋爐的容量還應當考慮在過渡季節采暖的熱負荷
51、。3 無市政熱源空調、采暖和生活熱水的熱源均來自項目自建鍋爐房,再通過換熱器制取所需要的熱水。應當通過分析確定是否采用吸收式制冷機組來提供空調冷負荷和采暖熱負荷。空調熱水的供回水溫度應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和本項目的負荷特點確定,原則上應是在滿足空調供熱需要的前提下,加大供回水溫差,減少運行能耗。6.5.6 廚房24h冷庫制冷機用中央冷卻水為滿足廚房冷庫制冷機的散熱需要,設計中央冷卻水系統。冷卻塔采用閉式冷卻塔,一用一備,布置在酒店的屋頂。由于冷庫系統屬于重要的功能區,其制冷和冷卻系統均應有足夠的可靠性。所以不僅冷庫制冷機需要納入應急供電系統,而且中央冷卻水系統中的相應容量的水泵和冷卻塔需要納入應急
52、供電系統。6.5.7 冬季內區新風免費制冷處于內區的宴會廳、餐廳可采用加大新風量的方式來獲取低溫的送風。6.5.8 加濕方式空調系統的加濕方式應采用干蒸氣加濕的方式。當采用市政蒸汽時,應利用市政蒸汽作熱源,末端采用二次汽化加濕器。6.5.9 洗衣房蒸汽根據酒店管理公司的要求,洗衣房的蒸汽需要由酒店自己的蒸汽鍋爐供應。蒸汽鍋爐應考慮“一備一用”。6.5.10 空調水系統水系統形式應可以滿足靈活適應末端冷/熱負荷的變化的要求。水泵的運行頻率可以根據末端負荷的變化自動調整。FCU、AHU/PAU采用四管制水系統。在過渡季節,FCU可以根據客人要求供冷或供熱。而AHU則根據室外的溫度自動選擇制冷或加熱
53、。冷/熱水系統的應至少劃分為3個系統:高阻力設備(AHU/PAU)、客房區低阻力設備(FCU、RAD等)、和非客房區低阻力設備(FCU、RAD等)。特殊情況時,低阻力設備可以接入高阻力的系統,反之不接受!地板采暖系統納入到FCU系統,并采用溫控中心。6.5.11 采暖、空調、通風系統1 客房區客房:客房內設計風機盤管預處理新風的空調形式。新風通過中央新風處理機集中進行預處理,由豎向管道輸配至每層各客房,每層新風主管同時負擔酒店層內走廊新風??头啃l生間設計集中排風系統??客鈮Φ男l生間設計電暖氣,滿足冬季室內溫度要求。為提高新風量、排風量的準確控制,在每個豎向的新風支管和排風支管處設計定風量閥。客
54、房走廊和電梯廳:設計4管制風機盤管系統。服務間:設計FCU系統機械排風系統。2 大堂接待區大堂:該區域作為酒店的主要出入口,設計的空調形式為一次回風全空氣定風量空調系統,并輔助低溫地板輻射采暖。地板輻射采暖采用混水溫控中心。大堂接待、辦公和前廳:該區域采用風機盤管新風的空調形式。3 公共區全日餐廳、中餐廳、風味餐廳:由于有許多的包房,故空調系統需要采用具有末端調節功能的系統,如一次回風全空氣變風量空調系統或PAUFCU。為了防止餐廳氣味的外泄,排風量大于新風量,令餐廳內保持負壓。餐廳內排風可作廚房補風通過設在餐廳與廚房間的連通管進入廚房。氣流流動方向:前廳餐廳廚房。餐廳區前廳:設計的空調形式為
55、一次回風全空氣定風量空調系統。公共衛生間:根據制冷/供熱的需要,設計了FCU系統,根據通風的需要,設計機械排風系統,補風則通過連接鄰近區域的導風管滲透進入。4 商務/會議區會議室:此區域設計的空調系統是FCUPAU。送風、排風風機為雙速風機。宴會廳:為每個活動分區設計了1臺雙風機、一次回風全空氣定風量空調機組。AHU 包含了送風機、回風機和全熱回收段。送風口采用適合高大空間的風口類型。宴會廳前廳:與宴會廳采用了同樣的空調系統和同樣功能的AHU。5 康體中心接待、健身房:這些區域采用的空調形式是FCUPAU。更衣室:采用FCU輔助低溫地板輻射采暖系統供冷和供熱,根據通風換氣的需要設計了機械排風系
56、統和補風系統。走廊區域輔助低溫地板輻射采暖。SPA:根據通風的需要,設計了機械送排風系統。冬季PAU送熱風,并輔助低溫地板輻射采暖用于區域加熱。為了防止潮濕的空氣外泄,SPA區保持負壓。區域內敷設低溫地板輻射采暖。游泳池:采用的空調系統是一次回風全空氣定風量系統,AHU采用除濕熱泵。除濕熱泵除濕時所吸收的熱量和壓縮機的壓縮熱首先用于對送風的加熱,其次用于泳池水加熱,剩余部分通過戶外冷凝器散至室外。對于游泳池的空調系統除了保證舒適的環境外,還要防止圍護結構發生結露。在整個池岸區域的地面均設計了低溫地板輻射采暖系統,維持地面溫度在30。為了防止潮濕的空氣外泄,泳池區域保持負壓。泳池區域的氣流流動方
57、向:接待 更衣室游泳池。6 后勤區辦公:采用的空調系統是FCUPAU。員工服務、員工更衣:采用FCU系統供冷和供熱,根據通風換氣的需要設計了機械排風系統和補風系統。服務走廊:設計FCU系統,根據通風換氣的需要設計了機械排風系統和補風系統。員工餐廳:此區域設計的空調系統是FCUPAU或一次回風全空氣定風量系統。排風通過相鄰廚房區經機械排風機排出。普通庫房:根據采暖和通風的需要,設計了散熱器采暖系統和機械送風、排風系統。送風、排風風機為雙速風機。廚房:根據采暖和通風的需要,設計了FCU制冷/熱系統和機械送風、排風系統。排油煙罩補風機僅需要在冬季提供預熱功能。而全面換氣補風機應可提供預冷和預熱功能。
58、送風、排風風機為雙速風機。送、排風系統需要根據廚房顧問的具體要求進行詳細設計。所有的排油煙風管均應具備可以檢修和清洗的條件。食物、蔬菜儲藏間:根據采暖、通風和制冷的需要,設計了FCU制冷/熱系統,機械送風、排風系統。送風機采用配冷熱水盤管的PAU,夏天送冷風、冬天送熱風。送風、排風風機為雙速風機。為了維持蔬菜的新鮮,需要給新風加濕后送入儲藏室。面包房、準備間:根據采暖、通風和制冷的需要,設計了FCU制冷/熱系統和機械送風、排風系統。送風機采用配冷熱水盤管的PAU,夏天送冷風、冬天送熱風。送風、排風風機為雙速風機。垃圾間:根據采暖、通風和制冷的需要,設計了獨立的空調系統和機械送風、排風系統。洗衣
59、房:根據采暖、通風和制冷的需要,設計了FCU制冷/熱系統和機械送風、排風系統。排風系統應該由局部排風系統和全面排風系統組成。局部排風系統需要根據洗衣房設備的具體要求設計。補風機采用配冷熱水盤管的PAU,夏天送冷風、冬天送熱風。在高溫操作區,應采用球形可調風口進行崗位送風。氣流組織:送風至低溫操作區高溫操作區高溫操作區高位排風口。送、排風系統需要根據洗衣房顧問的具體要求進行詳細設計。蒸汽鍋爐房:根據通風和燃燒空氣的需要,設計了機械排風系統和機械補風、事故排風系統。排風機采用防爆風機。制冷站:根據通風的需要,設計機械送風、排風系統、事故排風系統。每臺排風機和送風機采用雙速離心風機。值班室采用FCU
60、制冷和采暖。工作間、變配電室、中水站、換熱站:根據通風的需要設計機械送風、排風系統。送風、排風風機為雙速風機。發電機房、儲油間:根據通風和燃燒空氣的需要設計機械送風、排風系統,發電機房還設計了1臺平時通風用的排風機。送排風機均采用防爆風機。6.5.12 事故通風系統在有可燃氣體、有毒氣體等泄漏危險的房間設置事故排風系統。1 鍋爐房,采用燃氣為燃料。應設置正常通風及事故通風系統,以保障系統的安全。事故排風機采用防爆型風機。2 設在建筑內的各廚房,均設有燃氣泄漏探測系統及事故排風裝置,當廚房內燃氣濃度超過額定標準時,事故排風機將開啟,同時切斷緊急供氣閥門。事故排風機采用防爆型風機。6.5.13 防
61、排煙系統防排煙系統主要是由樓梯加壓送風系統、排煙系統及相應的控制系統組成,均需要根據相應的消防規范設計。樓梯間加壓送風系統:由于本項目均采用玻璃幕墻,而玻璃幕墻的可開啟面積非常有限(即使可開啟,由于開啟角度的限制,其有效面積也非常有限),故要求所有的樓梯間均設計機械加壓送風系統,而不管其是否靠外窗。樓梯間的地上和地下部分應分別設計獨立的系統。樓梯間加壓送風井采用土建風道,前室加壓送風井采用鐵皮風道。樓梯加壓送風系統需要考慮泄壓裝置,但不接受余壓閥。所有采用氣體滅火的房間均應設計機械的排風系統,排風口應高、低位設計。6.5.14 其他空氣過濾:所有的空調機組(PAU、AHU、MAF)的空氣過濾均
62、采用板式初效過濾器(G3)靜電式中效(F7)。防菌:為盡量減少空調機組內過濾器、冷卻盤管及冷凝水盤細菌的滋生,在所有空調箱內設置紫外線燈(UV-C)。降噪:排風機、送風機均采用低噪聲的離心風機。而循環水泵均采用低轉速水泵。防凍:冬季需要運行的冷卻塔其水槽內均需要布置電加熱器,處在室外的管道要設計電伴熱。風機雙速:除垃圾間、衛生間、洗浴、SPA、更衣、儲藏室等排除異味為目的的通風系統,柴油發電機房及其儲油間的通風系統采用單速風機外,其余的房間的通風機(散熱為目的)、PAU、AHU(CAV)均采用雙速風機。其中機電機房、廚房的通風機的低速為高速的50%60%;PAU、AHU(CAV)的低速為高速的
63、60%70%,AHU在低速時風量應可滿足冬季供熱的需要。6.5.15 環境保護措施本建設項目在建成后所產生的廢氣、噪聲和排放的生活污水都可能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和影響,故此在進行有關機電系統設計時已作下列考慮,務求使影響程度不會超越環保局及衛生防疫處所訂定的要求。1 冷水機組采用環保冷媒R134a。2 鍋爐排煙至屋頂,滿足國家及當地對環保的要求。3 廚房排油煙需經過油煙凈化器過濾后排至大氣。4 地下室垃圾房及污水泵房的排風系統將加設活性碳空氣過濾裝置。5 空調、通風及制冷設備均采用低噪聲設備(循環水泵采用低轉速,風機盡量采用離心式風機),并設減振墊、彈性吊架等減振裝置??照{機、通風機進出口風管均
64、設軟接頭、消聲器。制冷機及水泵等出口均設置柔性連接器。6 設備間減振措施:當設備間的周邊用房對噪聲標準要求較高時,該區域的空調、通風設備的安裝需要特別注意。如水泵、風機、PAU、AHU落地安裝時的基礎應采用“浮動”地臺(雙層隔振),吊裝時應采用彈性支吊架。機房門、墻、樓板均作隔聲、吸聲處理。7 屋頂冷卻塔選用低噪聲型并加設擋水裝置,以保證所發出的噪聲不超過規定標準及減低冷卻塔的飄水。6.5.16 自動控制納入酒店樓宇自控系統(BAS)的設備/系統有:蒸汽系統、空調機組、新風機組、通風系統等。由于制冷站、鍋爐房和換熱站內的機電設備眾多,故需在酒店制冷站(含換熱站)和中央鍋爐房設置機房群控系統,提
65、高控制系統的專業化、精確性和可靠性,并達到系統節能運行。納入到機房群控的設備/系統有制冷機、冷卻塔、循環水泵、定壓補水系統、真空脫氣機、水處理設備、化學加藥系統、機房通風設備、鍋爐等。6.5.17 計量KTV、SPA/桑拿/洗浴、精品店區均為獨立運營區,除了采用相對獨立的空調系統外,水系統也應考慮預留合適的計量條件(如相對獨立的支管)。6.6 強電系統6.6.1 總體1 施工圖的設計原則上應依照初步設計中提出的方案。有不同意見之處,應在與業主充分協商的后確定是否修改。2 應協助業主和方案設計單位與供電部門協商供電方案,確認供電性質、容量、進線走向和保護方式等一系列問題。3 為了滿足預期用戶的需
66、要,基本的電力供應要求為100W/或更高,雙路供電,備用發電機。4 目前有集中備用電源的應急方式,可用于樓內應急通道的疏散指示照明,以及重要人員設備用房辦公的部位設置。5 應復核機電設計顧問估計的電力荷載要求,總體上電力要求會更高。本項目按酒店相對獨立狀況考慮。6 照明和分配電箱在公共場所,如地下車庫、公共走廊、室外立面照明、路燈或庭院燈等應采用集中控制方式由樓宇智能管理中心監控。7 考慮獨立用戶,如夜總會,單獨供電需要可在變電室低壓柜內設置相應數量、相應容量的預留開關。8 配電方案應充分考慮五星級酒店的特性,并留有未來的增量。6.6.2 設計范圍和要求變配電系統、低壓配電系統、照明系統、應急
67、電源系統、漏電報警系統、防雷及接地系統。6.6.3 負荷估算在精裝設計、廚房顧問、燈光顧問未參與項目之前,對于各區域的用電負荷暫按如下數值估算:表6-13序號區域估算指標1酒店區域(餐飲)200 W/m22酒店區域(非餐飲)100 W/m23地庫15 W/m24標準客房3.5kW/套5套房5.5kW/套6總統套812kW/套表6-14序號區域估算指標 (kW)1員工廚房Staffcanteen852粗加工PreParation503面包房Bakery854垃圾間Garbage Room5.55全日餐廳All Day Dinning Kitchen2706大堂吧Lobby Lounge307日本
68、餐JaPanese Kitchen908中餐廚房Chinese Kitchen1359宴會廚房Banquet Kitchen30010客房層 服務間Service Room1511行政酒廊Executive Lounge5012洗衣房Laundry120表6-15序號區域照明功率安裝密度 (W/m2)1大堂702大堂吧503會議室404宴會廳1205宴會廳 前廳1006.6.4 高壓供電本項目由市政分別提供兩路獨立10kV電源,電纜引入酒店變配電站內的高壓開關柜。開關柜內采用單母線分段運行,母聯手投,母聯開關與兩進線開關應可靠閉鎖,以保證三個開關不會同時閉合。當一路電源線路發生故障斷電時,另一
69、路電源除負擔本身負荷外,并提供故障線路之負荷用電。本項目設應急柴油發電機,在兩路電源同時失電的情況下保證消防設備及重要負荷供電。高壓開關柜的電纜進出線方式需要符合當地供電部門的要求。6.6.5 低壓供電低壓配電系統以滿足供電可靠性、靈活性、安全、檢修方便及減少損耗等的原則進行設計。1 低壓供電由干式(澆注樹脂封裝)變壓器將10kV降壓至380/220V。供電系統采用TN-S系統,即三相五線制,變壓器低壓中性點接地,中性線與保護地線分開。2 低壓配電系統由低壓配電屏,采用放射式或樹干式經電力豎井及分層配電小室,再分送至各用電點。3 一般動力照明設備由低壓配電屏,采用樹干式經電力豎井及分層配電小室
70、,送電到各區域配電箱,再分送至各用電點。4 其他功能區采用電纜至各層配電箱或各區域配電箱,由各層配電箱或各區域配電箱送電至各用電點。5 消防及重要動力設備用電(如消防水泵房、生活泵房、熱力站、洗衣房等)采用電纜以放射方式送到相應機房和區域的動力配電箱。6 標準層一般負荷均為樹干式配電。采用密集母線,經插接開關至各層配電箱,由層配電箱送電給各酒店客房配電箱,由客房配電箱至各用電點。7 對于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電梯、防排煙設備、火災自動報警等消防用電,以及電話、電訊、安保等弱電設備,采用雙電源送至各用電點進行末端自動切換,以保證供電的可靠性。6.6.6 功率因數補償在變電所每段低壓母線集中進
71、行無功負荷自動補償,并配無源濾波器以降低系統諧波危害改善電源質量,電容器采用自動循環分組投切方式,補償容量使功率因數cos0.9。6.6.7 供電電纜水平方向主電纜分配層,由變電站低壓配電屏配出的各種電纜和母線,用電纜橋架敷設至各電力豎井,經電力豎井及各層配電室,再分送至各用電點。塔樓的垂直方向設置專門的豎向電纜豎井用于各種電纜和母線的豎向鋪設。其中消防線路、一級負荷配電線路和普通負荷配電線路均用不同的金屬線槽和金屬橋架鋪設,如需合用線槽和橋架時均須用金屬隔板分隔開。1 低壓配電電纜,消防設備將采用耐火型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NH -YJV),一般照明及動力用電均采用阻燃型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
72、電纜(ZR -YJV)。2 末端分支線路,消防設備采用耐火型聚氯乙烯絕緣銅芯電線(NH-BV),一般照明及小動力用電采用阻燃型聚氯乙烯絕緣銅芯電線(ZR-BV)。3 室外線路采用鎧裝電纜。4 電纜和母線主要采用五芯型,中性線和相線等截面。6.6.8 用電安全1 所有插座回路的微型斷路器均配置30mA的漏電保護器。2 電梯井道及電纜夾層照明采用36V交流低電壓供電。水下燈將采用12V低壓供電或使用光導纖維照明。3 浴室、洗衣房等潮濕場所或區域將進行局部等電位連接處理,并配置帶漏電保護功能的斷路器,大容量設備(如電動機等)配置接地保護。4 根據需求和供電規模配置相應漏電檢測措施,區域用電總進線開關
73、配置4極500mA的漏電斷路器動作于報警以防電氣火災。對普通用電回路,漏電報警后也可設置為跳閘,以免引起火災事故。5 大規模三相調光設備N線的截面面積為相線的2倍。6 UPS系統將保持與原接地保護系統一致性。在用電設備特殊要求的條件下,須進行特別處理以確保用電安全。7 廚房、冷庫、燃汽表間、鍋爐房、游泳池等特殊區域照明和插座應滿足相應的防護等級要求。8 為保證各級配電的開關保護配合,低壓斷路器ACB/MCCB均采用電子型斷路器,保護整定值根據運行狀況可調整。9 所有室內燈具的外露可導電部分均須接PE線,其截面同相線。6.6.9 供電質量1 在三相線路中,單相負荷均勻地分配以盡量減少中性線電流。
74、b 照明和動力用電將按照實際需求盡量分開供電以減少因動力負荷所引起的電壓波動而影響系統供電質量。3 冷凍機組及其配套水泵由獨立的變壓器組供電,以減少其啟動時對照明器具的影響。4 電動機供電回路應考慮采用合適的降壓措施以減少啟動時對電壓的影響。6.6.10 電費計量1 整個項目在高壓柜處設計量柜,采用高壓總計量(由供電局負責)。2 酒店用電在各變壓器低壓側設總計量。3 空調制冷系統及動力系統在各變壓器低壓側設總計量。4 其他各功能區域設低壓計量,如廚房、洗衣房、泳池、健身、桑拿/洗浴、KTV、精品店等。6.6.11 照明系統1 公共區域(包括公共后勤走道、酒店客房層公共走道、公共衛生間等)采用節
75、能筒燈,樓梯間及前室采用熒光燈,其余區域(如地下車庫、各機電用房等)按熒光燈設計,所有熒光燈具的功率因數大于或等于0.9。2 預留庭院照明、夜景照明、廣告照明電源。3 應急照明:安裝于規范所需的地方,其電源為雙路市電柴油發電機。4 疏散指示燈:人員密集的廳堂、安全出口、公共走道均設安全疏散指示照明,為檢修方便,其供電電源采用EPS集中蓄電池方式,放電時間不小于90分鐘,燈具采用功率為3W的LED節能燈。6.6.12 防雷及接地系統本工程按照二級防雷建筑設計,并應采用防側擊雷設計和過電壓保護。接地系統采用TN-S接地系統,并應采用聯合接地,保證接地電阻不大于0.5歐姆。在所有變電所、弱電機房、電
76、梯機房、電氣豎井、浴室、游泳池、衛生間等處作局部等電位聯結。6.6.13 漏電火災報警系統在酒店人員密集場所用電(如餐飲、宴會廳、展廳、泳池、水療等)饋出開關處設漏電報警,漏電信號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接。漏電火災報警系統應具有下列功能:1 探測漏電電流、過電流等信號,發出聲光信號報警,準確報出故障線路地址,監視故障點的變化。2 儲存各種故障和操作實驗信號,信號儲存時間不應小于12個月。3 切斷漏電線路上的電源并顯示其狀態。4 顯示系統電源狀態。6.6.14 備用電源本項目設一臺柴油發電機,為消防設備及重要設備(電話通訊、安防等弱電設備及普通電梯、廚房冷庫、宴會廳電聲設備等)提供后備電源。當兩臺
77、配電變壓器同時故障失電時,柴油發電機將在15s內自啟動,由柴油發電機帶本項目的消防及重要負荷。當發生兩路停電同時發生火災的情況下,通過設置在一般重要負荷總開關上的分勵脫扣組件自動切除重要負荷,只承擔消防負荷的供電。酒店管理公司要求,柴油發電機帶載設備包括一臺小型冷凍機組及其配套泵組,以保證在兩路市電失電情況下,可以通過柴油發電機應急供電,保證大堂、宴會廳、餐廳、高級客房及行政酒廊等重點區域的空調負荷供電。UPS電源系統的設計預留,以下系統須配置UPS電源以保證用電可靠性:1 弱電主機房內(如消防中控室、安防中控室、程控交換機房、樓宇自控中心機房等)主要設備(電腦主機、打印機、控制主機)的供電。
78、2 酒店管理系統的供電。3 酒店財務管理、POS機售卡、充值運營中心。4 酒店商務中心、客戶服務中心等。以上UPS用電負荷用電種類不同,同時使用者不同,對電源的備用時間等要求也不同,如消防自控、安防等系統的UPS均為分包商根據系統大小自行配備,所以采用分散獨立的供電式的UPS系統。6.6.15 其他1 KTV、員工餐廳及14層裙房大堂、餐飲、洗浴等公共部位按功能分區預留配電箱及其支路開關;公共區域走道、后臺區域走道、客房走道、各餐廳酒吧內、宴會廳、大堂等處都要布置單相電源插座,以供日常清潔機械或移動電器使用;插座宜離地30cm安裝。2 各獨立房間如:辦公室、按摩房、健身房、商店、工作間、設備房
79、等,應按不同的功能和設備情況,適當布置電源插座和電氣開關,工程部維修工作間還應有三相電源。3 酒店設備層預留30kW的電源箱。4 日用油箱間及燃氣鍋爐房等存在爆炸危險的地點,其燈具、開關應采用防爆型產品。所有的廚房、食品加工間、洗衣房、制服房、布草間和游泳池的燈具,必需是帶有透明燈罩防潮型的。5 戶外電源:室外庭園、露天酒吧等處應考慮布置一些防水電源插座,以供移動音響設備、節目彩燈等使用約50kW。6.7 弱電設計部分6.7.1 總體弱電系統設計應遵守政府各部門制定的各種設計規范及規定,設計應以先進性、開放性、實用性、經濟性、安全性、易于操作性等為原則,使本項目設計達到甲級智能型建筑的標準。6
80、.7.2 設計范圍通訊系統、綜合布線系統、樓宇自動控制系統、安全防范系統、地下車庫管理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背景音樂及緊急廣播系統、有線電視及衛星電視系統。1 電信及綜合布線系統。2 樓宇設備自控系統。3 智能安保系統。主要由以下子系統組成:(1)保安監控子系統。(2)保安報警子系統。(3)巡更子系統。4 車庫管理系統。5 無線對講系統。6 衛星及有線電視系統。7 IPTV系統(預留)。8 酒店客戶中央控制系統。9 媒體顯示系統。10 背景音樂及緊急廣播系統。11 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系統。6.7.3 通訊系統1 語音、數據服務:在本建筑內設置一臺內部管理的電話交換機用于酒店。2 寬帶網絡系統
81、:公共通訊網上的光纜線路經網絡機房引入至樓層設備間,并可根據用戶的需要將光纜延伸至工作區。網絡系統包括交換機、集線器、路由器、服務器等設備,為本項目提供寬帶上網和增值服務。3 移動信號覆蓋系統:為解決本建筑內移動信號通訊問題,在本建筑內設置一定數量的移動通信中繼收發基站、通訊線纜、天線等設備,在整個建筑內實現中國移動、中國聯通、CDMA、PHS信號的全覆蓋,使移動通訊信號在整個建筑內實現無盲區。6.7.4 綜合布線系統在模塊局附近設置有大廈管理的設備間作為綜合布線系統的總配線間。數據主干為多模光纜傳輸速率不低于1G、語音主干為大對數UTP,充分滿足用戶需求。水平布線采用六類UTP,實現百兆到桌
82、面。酒店部分:應包括垂直主干系統和水平布線系統。各客房間設置語音點,主要房間設置數據信息點。6.7.5 樓宇自動控制系統1 樓宇自動控制系統實現對建筑物內各類設備的監視、控制、測量,應做到運行安全、可靠、節省能源、節省人力。2 建筑設備監控系統的網絡結構模式應采用集散式或分布式的控制方式,由管理層網絡與監控層網絡組成,實現對設備運行狀態的監控。建筑設備監控系統應實時采集,記錄設備運行的有關數據,并進行分析處理。3 對空調設備、通風設備的運行工況進行監視、控制、測量、記錄。4 對應急(備用)電源設備進行監視、測量、記錄。5 對公共區域照明系統進行監視和控制。6 對給排水設備的運行工況進行監視、控
83、制、測量、記錄。7 對熱力系統、熱源設備的運行工況進行監視、控制、測量,記錄。8 對公共安全防范系統、火災自動報警與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的運行工況進行必要的監視。9 對電梯及自動扶梯的運行狀態進行監視。6.7.6 安全防范系統1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各建筑物的室內外出入口、電梯廳、電梯轎廂內、主要走廊、地下車庫等公共區域設置攝像機,進行實施監控,在保安監控室顯示圖像并可通過數字硬盤錄像機進行實時錄像。2 門禁系統:根據建筑功能的需要, 在不同區域設置門禁系統。3 保安報警系統:根據安全防范的需要,在重要的公共區域、設置緊急報警按鈕,與保安值班室相聯系。4 巡更系統:在本項目的公共區域內設置巡更點,以
84、便記錄保安人員的巡查狀況。5 無線對講:根據本項目的需要,用于聯絡保養、保安、操作及服務的人員,在酒店內非固定的位置執行職責。6.7.7 地下車庫管理系統根據本項目停車庫和車輛出入口的設置設立地下車庫管理系統,實現車輛停放和出入的高效、安全、方便的管理。6.7.8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在本建筑的一層設置消防控制中心,按照高層防火設計規范的規定和要求設計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并完成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與空調、電氣、消防水、廣播等系統的消防聯動設計。在進行設計時,報警回路應留有余量,以滿足將來用戶房間分隔后增加報警探頭的需要。6.7.9 背景音樂及緊急廣播系統按照規范要求設置消防應急廣播,在酒店各公共區域提供背景音樂。采用一套系統實現日常廣播與緊急廣播的功能,應能在消防狀態下完成日常廣播與緊急廣播的切換。6.7.10 有線電視及衛星電視系統在本建筑內設置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接收系統。采用光纖和同軸電纜混合組網,電視圖像雙向傳輸方式,滿足數字電視的傳輸要求。衛星電視接收天線擬安裝于酒店樓頂,并在附近設置衛星接收系統的前端設備機房。有線電視信號由有線電視機房引入,與衛星電視信號混合后送入分配網絡。屋頂預留天線基礎接收其他境外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