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礎鋼筋綁扎施工工藝標準10.1總則10.1.1適用范圍適用于建筑結構工程的基礎及底板鋼筋綁扎。10.1.2編制參考標準及規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96);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施工安全檢查生產監督管理條例;鋼筋、綁絲等相關材料標準和有關規定。10.2術語、符號10.2.1現澆結構系現澆混凝土結構的簡稱,是以現場支模并整體澆筑而成的混凝土結構。10.2.2HPB235級鋼筋系指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鋼筋(GB130131991)中的Q23
2、5鋼筋,相當于原級別I級鋼筋。10.2.3HRB335(20MnSi)鋼筋系指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1998)中的HRB335鋼筋,相當于原級別II級鋼筋。10.2.4HRB400(20MnSiV、20MnSiNbv、20MnSiTi)級鋼筋系指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1998)中的HRB400鋼筋,相當于原級別III級鋼筋。10.2.5RRB400(K20MnSi)級鋼筋系指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GB1301491)中的KL400鋼筋,相當于原級別III級鋼筋。10.2.6 La鋼筋錨固長度。10.3基本規定10.3.1一
3、般規定(1) 當鋼筋的品種、級別或規格需作變更時,慶辦理材料代用手續。(2) 澆筑混凝土前,應進行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其內容包括:1) 縱向受力鋼筋的規格、數量、位置等;2) 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等;3) 箍筋、橫向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間距等;4) 預埋件的規格、數量、位置等;5) 避雷網線的布設與焊接等。10.3.2 質量目標達到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的要求,并符合圖紙及“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10.4施工準備10.4.1技術準備(1) 熟悉圖紙、鋼筋下料完成。(2) 在墊層上彈出鋼筋位置線。(3) 做好技術交底10.4.2材
4、料要求(1) 工程所用鋼筋種類、規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經檢驗合格。(2) 鋼筋半成呂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3) 鋼筋綁扎用的鋼絲(鍍鋅鋼絲)可采用2022號鋼絲,其中22號鋼絲只用于綁直徑12mm以下的鋼筋。鋼筋綁扎鋼絲長度參考表10.4.2。鋼筋綁扎鋼絲長度參考表(mm)表10.4.2鋼筋直徑(mm)6810121416182022252832681501701902202502702903201012190220250270290310340141625027029031033036018202903103303503802233035037040010.4.3主要機具鋼筋鉤子、鋼筋運輸
5、車、石筆、墨斗、尺子等。10.4.4作業條件(1)基礎墊層完成,并符合設計要求。墊層上鋼筋位置線已彈好。(2)檢查鋼筋的出廠合格證,按規定進行復試,并經檢驗合格后方能使用。鋼筋無老銹及污染,成型鋼筋經現場檢驗合格。(3)鋼筋應按現場擅長平面布置圖中指定位置堆放,鋼筋外表面如有鐵銹時,應在綁扎前清除干凈,銹蝕嚴重的鋼筋不得使用。(4)綁扎鋼筋地點已清理干凈。10.5材料和質量要點10.5.1材料的關鍵要求施工現場所用材料的材質、規格應和設計圖紙相一致,材料代用應征得設計、監理、甲方的同意。10.5.2技術關鍵要求基礎鋼筋的綁扎一定要牢固,脫扣松扣數量一定要符合本標準要求;鋼筋綁扎前要先彈出鋼筋位
6、置線,確保鋼筋位置準確。10.5.3質量關鍵要求施工中應注意下列質量問題,妥善解決,達到質量要求;(1) 施工中要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準確,若采用雙排筋時要保證上下兩排筋的距離。(2) 鋼筋的接頭位置及接頭面積百分率要符合設計及施工驗收規范要求。(3) 鋼筋的布放位置要準確,綁扎要牢固。10.5.4職業健康安全要求(1) 各類操作人員應進行職業健康安全教育培訓,了解健康狀況,并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2) 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裝備(安全帽、安全帶、防滑鞋、手套、工具帶等)并正確使用。(3) 項目主要工種應有相應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特種作業人員應進行培訓后持證上崗。105.5環境關鍵要求(4) 應
7、根據工程特點、施工工藝、作業條件、隊伍素質編制有針對性的安全防護措施,列出工程威脅點和安全作業注意事項。(5) 嚴格執行安全技術交底工作,按“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的要法語進行細化和補充,將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項講明、講清。(6) 施工作業應有可靠的安全操作環境。(7) 其他安全事項嚴格執行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和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施工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條例的規定。10.6施工工藝10.6.1工藝流程基礎墊層完彈底板鋼筋位置線鋼筋半成品運輸到位按線布放鋼筋綁 扎10.6.2操作工藝(1) 將基礎墊層清掃干凈,用石筆和墨斗在上面彈放鋼筋位置線。(2) 按鋼筋位置線布放基礎鋼筋。
8、(3) 綁扎鋼筋。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應每點綁扎牢。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位移。雙向主筋的鋼筋網,則需交全部鋼筋相交點扎牢。相鄰綁扎點的鋼絲扣成八字開,以免風片歪斜變形。(4) 大底板采用雙層鋼筋網時,在上層鋼筋網下面應設置鋼筋撐腳或混凝土撐腳,以保證鋼筋位置正確,鋼筋撐腳下應墊在下征鋼筋網上。見圖10.6.2-1和圖10.6.22。鋼筋撐腳的形式和尺寸如圖10.6.2-1圖10.6.2-2所示。圖10.6.2-1所示類型撐腳每隔1m放置1個。其直徑選用:當析厚h300mm時為810mm;當板厚h=300500mm時為1214mm。當板厚h500mm時選用圖10.6.
9、2-2所示撐腳,鋼筋直徑為1618mm。沿短向通長布置,間距以能保證鋼筋位置為準。(5) 鋼筋的彎鉤應朝上,不要倒向一邊;雙鋼筋網的上層鋼筋彎鉤應朝下。(6) 獨立基礎、為雙向彎曲,其底面短向的鋼筋應放在長向鋼筋的上面。(7) 現澆柱與基礎連用的插筋,其箍筋應比柱的箍筋小一個柱筋直徑,以便連接。箍筋的位置一定要綁扎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軸線偏移。(8) 基礎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40mm,當無墊層時不應小于700mm。(9) 鋼筋的連接:1)鋼筋連接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2)若采用綁扎搭接接頭,則接頭相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接
10、頭宜相互錯開;鋼筋綁扎接送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倍搭接長度(LL);凡搭接接頭中點位于該區段的的搭接接頭均屬于同一連接區段;位于同一區段內的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為25%;3)當鋼筋的直才能d16mm時,不宜采用綁扎接頭;4)縱向受力的鋼筋采用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接頭時,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值)且不小于50mm。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規定,當設計無規定時,應符合下列規定:在受拉區不宜大于50%;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基礎中,不宜采用焊接接頭;當采用機械連接接頭時,不應大于50%。(10)基礎鋼筋的若干規定:1)當條形基礎的寬度B1600m
11、m時,橫向受力鋼筋的長度可減至0.9B,交錯布置;2)當單獨基礎的邊長B3000mm(除基礎支承在樁上外時,受力鋼筋的長度可減至0.9B,交錯布置。(11)基礎澆筑完畢后,把基礎上預留墻柱插筋扶正理順,保證插筋位置準確。(12)承臺鋼筋綁扎前,一定要保證樁基伸出鋼筋到承臺的鋪固長度。10.7質量標準10.7.1主控項目基礎鋼筋綁扎時,受力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10.7.2一般項目基礎鋼筋綁扎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10.7.2規定。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筏板基礎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
12、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構件綁扎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表10.7.2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綁扎鋼筋網長、寬10鋼尺檢查網眼的尺寸20鋼尺量連續3檔,取最大值綁扎鋼筋骨架長10鋼尺檢查寬、高5鋼尺檢查受力鋼筋間距10鋼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取最大值排距5保護層厚度10鋼尺檢查綁扎箍筋、橫向鋼筋間距20鋼尺量連續3檔,取最大值鋼筋彎起點位置20鋼尺檢查預埋件中心線位置5鋼尺檢查預埋件水平高差+3,-0鋼尺和塞尺檢查綁所缺扣、松扣數量不超過扣數的10%且不應集中觀察和手扳檢查彎鉤和綁扎接頭彎鉤朝向應正確。任一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均不應小于規定值,且不應大于規定值的5%觀察和尺量檢查箍 筋數
13、量符合設計要求,彎鉤角度和平直長度符合規定10.8成品保護10.8.1鋼筋綁扎完后,應采取保護措施,防止鋼筋的變形、位移。10.8.2澆筑混凝土時,應搭設上人和運輸通道,禁止直接踩壓鋼筋。10.8.3澆筑混凝土時,嚴禁碰撞預埋件,如碰動應在設計位置重新固定牢10.8.4各工種操作人員不準任意掰動切割鋼筋。10.9安全環保措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及地方標準,根據工程特點,編制具體安全環保措施。10.10質量記錄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下列質量記錄:(1) 鋼筋出廠質量證明書或試驗報告單;(2) 鋼筋力學性能試驗報告;(3) 進口鋼筋應有化學成分檢驗報告和可焊性試驗報告。國產鋼筋在加工過程中,發生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機械性能顯著不正常的,應有化學成分檢驗報告;(4) 鋼筋焊接試驗報告;(5) 焊條、焊劑合格證、焊工操作證;(6) 隱蔽驗收記錄;(7) 鋼筋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