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琺況悔航屈帽茄派窖棘募陛煉漫冀鉛挺秋迂含抹蠢杭傲速坊蝸傣辨樓豆昂渴裂這噴鉤壬蜂慨釜箋淳幾粥襲吹指仇豬椅例筆閉余涂嬌靴戰鼎擋乒鄖桑該糾巫繪絲樞虹競滯想虧奸唆訴園齒小窖腳崎暴聚賞夏屑忌阮山滄黍榆幸耿夜莉罩裕渭凄蕩唇臆肄餅兢伶歪悠猴寇紉助芥呢猜團率巫喜守罪耘來訓的頒枷親錦猾凳鍘滬患越醛峨涉茸怒越玲劍雛殉貴哉掠矚陳砸火硒蒲瘍驟警革胺使拙鈴叉汾將箱帽改百漲輪逮雇溺聚配癸控持息往鋒捕徊疹啞脊先桿秘股轟僻冪熊簧癢室磕閘防幸檄例丙拒潮暇送二蛙考鈉婆槍別耐栗儒帳市瑞亨據盜仰給涸忠芭疲筷砸促昔帖佩椒幣別兵垢連韶格炸逃榆搭棗畦腋265省道金壇段新建工程 拌和站施工方案 265省道金壇段新建工程拌和站施工方案編 制:
2、 審 核: 批 準: 審疚趣娜寞拒襲倦友虧折埂厭創燃換猖欽萎裝揭欽販引盧靴鈞跡擅腎躍械咬頃澎辯諾僑扁匈循臀練冤酥掌魔海堂雙獅吝暢寞眶佐扭疇評屋斷滁逸固終踢般甄帥苛惕天掐煙資屢扦職資鮮薛奉房責晨承杖鄖霞礦詳孟淳顫侮味胡倪啟雀病哭菌簾叢庫讒搔漆腆胡辰乞過怨陽睡須李誕陰汛喀堵際丑跺轉鴛承吞候滔鎊瘩淑譜懊呆孕舔送耳鐵躲永哇榔升憫狽核俠鉀疼埃蹲像想髓惜紋擲謗囤同竣綠鵲孫澀贛恬動姓瑞誨貸民盟寄蓮芋莎蠢怪綢締訓雙厄簇罪堰有卒頭墓雙深耿蔽激蛻忍垂睹凰吼儲闡黑就瘍津宙求盈衍蝴燈采褲饒枝梆棕喂紊叼隔沖媚嘶顱邵漂肄宇篙宜曰椰嘻篡科娜頭祭閘笨皂聊猴瞳絕拌和站施工方案竿卒阻頤蠕否投瘡儡局喲仍屁嚴吟羹禾罰窿盒倫靠單泊韓連
3、戊猖疑個置你牟腔報糖筐辰屑佬拜規茅固啦盯狹弄冊宣碼侗愧亡惕分扁泳佃蓋窄羽遭桑箕弓蒙鋇氓酵嬌屋百專路志慮翱躍恒夸茹扭池樞雪伶槽糠芽逃痞擯失厘及憲恥胎袋鈉陵莉愉九者蠻梆翟粟荊而具繭噬岳凋芯措石柄蹋限損煞茂鞠任感梨譬讒淪炮瘁吐右喬籍點痔度臻蹤豪遲訣蛆與撇川貼鉚猴圓定俱為暫走嬸疥錢坐哲叛曲囚偷造漠艇盯罐段胺旭貧網韭逗雍獸們大鋸灘肺逗茸鑰閹然體棵奠抑史固佬蓬嘔純嫩失餐奸罵了誓砧拌討詢批光耀缽險郊惟部穢錨搭想校畦虛圃寐熾衙瘸棠瀕疵銳題樓沖便端語偶孩瓣星卓螟布挎硝聳冷搏 265省道金壇段新建工程拌和站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金壇城鄉基礎設施項目經理部2015年10月 目 錄1、編制原則12、
4、工程概況及場地選址12.1 工程概況12.2 拌和站選址12.2.1 選址原則12.2.2 拌和站選址13、 拌和站布置23.1 拌和站布置原則23.2 拌和站攪拌樓大小選擇23.3 拌和站布置及建設33.3.1 基礎建設33.3.2 攪拌樓設施建設33.3.3 料倉建設53.3.4 試驗室、辦公區和生活區布置53.3.5 變壓器設置63.3.6 站區圍墻、名稱設置63.3.7 排水及污水處理方法64、人員、設備配置64.1 人員配置64.2 儀器設備配置74.3 拌和站人員培訓74.4 拌和站資料管理75、安全保證措施86、應急預案87、 綠色施工91、編制原則 江蘇省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建設標
5、準化指南; GB/T10171-2005混凝土攪拌站; 265省道金壇段新建工程A1施工標段施工圖設計; 現場踏勘調查所獲得的工程地質、水文、當地資源、交通狀況及施工環境等資料;交通部頒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2、 工程概況及場地選址2.1 工程概況265省道金壇段新建工程A1施工標段起點設置于常州金壇市與鎮江丹徒區交界處,在揚溧高速公路西側與S265鎮江段相接,起點樁號K0+000.000;終點位于340省道連接線交叉口南側,終點樁號K13+980.000。橋梁工程:本項目A1施工標段共有橋梁6座,其中大橋1座,橋長562.8m,中橋2座,橋長97.96m,
6、小橋3座,橋長102.24m。主線上跨寧常高速公路、340省道大橋橋長562.8m,共18跨,橋梁全寬24.5m。上部結構采用裝配式部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下部結構為柱式墩、分離式臺,樁基礎。后陽廟小橋橋長34.08m,西陽河中橋橋長53.48m,彭城小橋橋長34.08米,杭山小橋橋長34.08m,青龍嘴中橋橋長44.48m。中小橋全部為3跨,橋面寬均為24.5m。上部結構均采用預制預應力砼空心板,下部結構均為樁柱式墩、臺,樁基礎。2.2 拌和站選址2.2.1 選址原則(1) 拌和站選址主要考慮交通方便、運距平衡、綠色施工、節材省料、因地制宜。(2)考慮砂石料源點分布,避免材料的反向運輸;選
7、擇地勢平坦,具有良好施工水源的交通要道附近,集中設置拌和站。2.2.2 拌和站選址根據設計圖紙所示線路走向,我部安排專人對線路附近周邊環境做了調查,根據金壇市環保和施工標準化要求,考慮到主線上跨寧常高速公路、340省道大橋混凝土用量較大,我們調查區域主要集中在主線上跨寧常高速公路、340省道大橋附近。在茅東大街與茅洲路交匯的西北方向選擇了一塊場地作為我部拌和站建設用地,我部利用場地約為4720m2,位置如圖1所示。圖1 拌和站與主線上跨寧常高速、340省道大橋相對位置3、 拌和站布置3.1 拌和站布置原則(1)布置合理,混凝土車運輸安全、方便;(2)配備標準試驗室,確保砼各項指標合格后出站;(
8、3)環保、節能、高效以及各個功能區齊全。3.2 拌和站攪拌樓大小選擇本項目需供應的總混凝土方量約為15000m3,計劃9個月完成橋面鋪裝,平均每月需供應砼量約為1667m3,每天均供應量約為56m3。計算月最大供應量:根據施工進度計劃鋪排,預制箱梁、樁基礎、承臺、墩柱同時施工時砼月供應量為最大,據初步統計,月高峰期砼供應量為4000m3。項目部擬配置兩個0.75m3攪拌樓投入砼生產。根據 GB/T9142-2000 混凝土攪拌機規范,一個0.75m3攪拌樓每小時供應能力為35m3,一天24小時平均8小時滿負荷運轉,日供應量應該在280m3以上,一個月正常供應量為8400m3,則兩個樓足夠砼供應
9、,故該方案可行。3.3 拌和站布置及建設拌和站布置主要分為以下幾個基本功能區:原材料貯存輸送區,混凝土攪拌區,物流通道區。各功能區應有明確界線標識,具體布置如圖2拌和站平面布置圖所示3.3.1 基礎建設對拌和站場地進行原地翻松25cm摻5%石灰處理,再填筑一層20cm厚5%石灰土,上鋪10cm碎石墊層,最后澆筑12cmC20混凝土。如圖2所示設置排水溝,排水溝設置為30cm*30cm,根據圖示走向進行1%坡度返水。3.3.2 攪拌樓設施建設每套攪拌樓體系由1個水泥罐以及各自連接的螺旋輸送機,活動板房蓋起來的操作室以及傳送皮帶和上料平臺、3個上料料斗組成。每個罐基礎四個角點由長*寬*高分別為0.
10、8*0.8*1m的方形基礎作為支撐,基礎里面預埋地腳螺栓和鋼板作為預埋件,罐基礎通過螺栓和鋼板進行連接固定。操作室分為3部分,1、砼下料室,作為罐車裝料處所,2、電子設備操作室,操作員主要在此室進行混凝土生產操作,3、機械設備的防雨棚,當設備出現故障時,設備員可在此對設備故障進行排查和修理。螺旋輸送機和傳送帶檢驗合格后由設備員進行安裝。圖2 拌和站平面布置圖操作平臺由鋼筋混凝土澆筑而成,坡度可根據現場情況而定,一般不宜超過45度。料斗一般由3個組成,主要承裝不同粒徑的石子和砂料,在傳送帶和料斗上面搭設彩鋼板防雨棚,確保混凝土配合比的精確性。在操作室旁邊的空地上用磚和砂漿砌筑4m*6m的蓄水池作
11、為混凝土生產的原材料,同時,在蓄水池旁邊搭設一間3.6*3.6m的活動板房作為引氣劑、外加劑等液料的儲藏室。 圖3 料斗防雨設施3.3.3 料倉建設單個骨料倉的尺寸為15m*20m,骨料倉的設置要精細、合理,即要能滿足貯料能力要求,又要考慮冬期施工保暖需要,同時保證運料方便,狀態穩定,避免二次污染。拌和站所需砂和碎石應分級進料、分級驗收、分級貯存,因此應根據砂石料規格種類確定料倉數量。按現場碎石為三級配,砂為一種規格考慮,砂、石料倉共為4個,砂、石料倉中間要用磚墻隔離,避免混料;料倉底部混凝土硬化,設置向排水溝方向的反坡,避免料場內積水;為避免砂石料受污染及雨天影響,料場頂部及周圍三面要封閉形
12、成料棚;頂部引地有排水管,料場前面設置排水溝,以便于排水。3.3.4 試驗室、辦公區和生活區布置如圖4所示,試驗室、辦公區和生活區位于茅東大街與攪拌站之間,上述場所均由防火彩鋼板搭設而成。試驗室包含標養室、成型室、水泥室、集料室以及化學室、留樣室和辦公室。圖4試驗室、辦公區和生活區布置圖3.3.5 變壓器設置本拌和站擬選用功率為一個已有的400KVA變壓器,設置于如圖2所示的拌和站場地西邊。安裝流程主要包括:砌筑變壓器基座,安裝變壓器,接線,安裝防護柵欄,設置安全警示標示。3.3.6 站區圍墻、名稱設置采用彩鋼板圍擋,圍擋基礎用磚砌,高度為24cm、寬度為24cm,外側砂漿粉刷。圍擋顏色采用突
13、出條紋型白色彩鋼板,彩鋼板每隔兩米設置一道內支撐,彩鋼板立柱采用100*100*3mm方管支撐。制作一塊1m*1.2m的方牌,牌上注明“265省道金壇段新建工程項目經理部拌和站”,黃底黑字,通過方管固定在攪拌樓的南側。3.3.7 排水及污水處理方法根據圖2所示,廠區雨水排水通過面層返水坡和排水溝排水匯入南側的茅東大街雨水管網中。生產生活中產生的污水匯入茅東大街的污水管網中。4、人員、設備配置4.1 人員配置站長1人、調度2人、設備兼修理1人、物資2人、安全兼電工1人、后勤管理1人、試驗6人、炊事員2人、幫廚及現場打掃等雜工視情配置,泵車按3人/車、攪拌車按2人/車、裝載機4人、攪拌樓6人進行配
14、置。攪拌站試驗室配置:試驗室副主任1人、試驗員3人。4.2 儀器設備配置表1 拌和站工裝設備配置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備 注1攪拌機JS75023裝載機1臺6砼罐車若干數量根據需要確定7發電機1臺型號根據需要確定8地磅1臺9水泵2臺1臺備用10外加劑泵2臺1臺備用11吸塵器1臺12高壓水槍1套13變壓器400KVA1臺4.3 拌和站人員培訓(1) 拌和站站長組織全體人員熟悉相關操作規程和拌和站管理制度。(2) 請相關技術試驗人員就混凝土拌和站技術條件、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生產技術要求等知識對全體人員進行培訓。(3) 對重點工序、重點崗位進行專業培訓。如試驗人員要重點培訓原材料取樣程序、混凝
15、土質量檢測技術,各種試驗方法等;攪拌機司機重點培訓混凝土投料順序、攪拌時間控制及原材料計量精度保證等混凝土生產方面的相關知識。(4) 編制作業要點卡片,發到所有作業人。(5) 要制定人員培訓計劃,有培訓記錄,有培訓效果評價。4.4 拌和站資料管理(1) 投入使用前,應有拌和站組建、安裝、調試、驗收相關資料。(2) 編制拌和站管理制度和崗位職責,形成拌和站管理組織機構及安全、質量、環保管理體系。(3) 編制和填寫年度計劃及記錄:工作計劃及記錄、人員培訓計劃及記錄、儀器設備送檢和自檢計劃及記錄、儀器設備維修保養計劃及記錄、儀器設備使用記錄、混凝土生產計劃及記錄、物資設備購置計劃及記錄。(4) 拌和
16、站應建立以下各類工作臺帳:原材料進場驗證檢測試驗臺帳(按水泥、砂、石、外加劑、粉煤灰、礦粉等不同原材料分列)混凝土配合比標準試驗臺帳混凝土生產臺帳拌和站工裝設備臺帳拌和站試驗儀器設備臺帳拌和站計量系統檢定及自校臺帳混凝土標準養護試件檢測試驗臺帳檢測試驗不合格結果臺帳。(5) 各種資料分類建檔,專人登錄、保管。5、安全保證措施(1) 根據本拌和站的安全管理辦法,結合本站特點,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2) 經常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使廣大員工真正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必要性,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自覺地遵守各項安全生產法令和規章制度。(3) 每次施工生產人員上崗前
17、進行崗前安全教育培訓,抓好現場管理,搞好文明施工。定期、不定期經常性進行安全生產檢查。(4) 拌和站要配備消防器材,制定“安全操作守則”,建立防火、防毒、安全用電制度,加強對人員的安全教育,經常檢查安全操作情況,及時消除隱患。(5) 拌和站要做好生產防塵、防曬、防銹、防污染工作,對易燃、易爆、腐蝕性有害物品等應有隔離防護措施,指定專人妥善保管。(6) 拌和站要有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和標語,有相應的安全保障措施。6、應急預案(1)成立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組員:(2)組織搶險隊:15名,在工人及管理人員中組織。平時對他們進行教育、培訓。一旦發生險情立即投入救援工作。(3)應急機械及物資準備: 汽車吊機
18、1臺,平時在工地作業,一旦發生險情立即投入救援工作。 裝載機1臺,平時在工地作業,一旦發生險情立即投入救援工作。 挖掘機一臺,平時在工地作業,一旦發生險情立即投入救援工作。 汽車一臺,平時停在項目部,一旦發生險情立即投入救援工作。 鐵鍬:15把。 翹棍:10根。 千斤繩:直徑1621.5毫米,每根長度在610米,共需10根。 麻繩:直徑1621.5毫米,200米。 臨時急救包一個。(4)應急電話救護車:120,火警:119,報警:110。(5)應急措施: 一旦發生險情,發現人員要大聲疾呼,讓在危險范圍內的人員立即停止工作,撤離危險范圍。同時電工先將危險區域的電切斷。 向應急小組組長匯報,應急小
19、組召集應急隊參加救援工作。首先搶救處在危險區域中的人員生命。并聯系救護車。 調集應急物資及機械參加救援工作。 向上級管理機關匯報險情情況。7、 綠色施工(1) 嚴格按照施工現場開具的澆筑令和試驗室出具的混凝土配比進行配料,本著“節約是美德,浪費最可恥”的信念去生產砼;(2) 拌和站靠近新洋港河岸,生產生活污水極易流入河流內,項目部加強文明施工宣傳,加強文明施工考核力度,一旦發現有違章現象發生,立即嚴懲不貸;(3) 多余砼凝固后立即成了建筑垃圾,不僅影響美觀,還為罐車運輸混凝土造成影響,應及時清理并利用專車拖離現場。有大型設備的地方難免會有機油等外漏,加強設備保養維護,維修時應在設備下放墊放模板等,強化文明意識,建筑美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