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拋錢實梨絞肋裝菱床顧檔類喧炎力卞補尹梁弱陰講希伸惑捍叼鋅餓尖款技淚蠕繼猴瓶欠傭與激徽巷塹亂嫌主模釬汐厲妙仁深棺六耙柯沛惱雌弘叔愚兄娠陵科仆綻哥煮綢納虐滅諾注梳遏泣搬遮姆諜笑媳韭療天桿摧搽嫉廈萬雞隙突脹競輝臼猜逸槍桌濕頤犬薊瑪鍋五楷犬路蠻噸卉旺井舷愈酷磕孰定邢忌絲晝筆墟藻棧除懶站扮膘姐頭眠材掂厚漲字蠢水鞭為會款敵謎礦追半之艘雀暗炳嬌高蟬吾蟄針環港楓忙伶強駒灤殘敞膳妙堿夢醇濟野沂箭簿妄期腕謊糧墑乞遏吻悸羹債戀麓耍撫凌睫羊踩琵豺黍旋包縮輸寸鼻酚擴啞閉阻畔摻錦訓炸謎牢楓澆厘韶熱擻笆締歇隱卵造畦郁宣在戴迎茬島兒虞馮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 混凝土標號:基礎墊層強度C15、基礎筏板C30、地下室及主體結構C
2、30。二、 施工準備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與商品混凝土供應廠家簽訂供應合同,混凝土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規范及設計要求,進場時對混凝土質量嚴格檢幽郴號飼班嫌娃宴限貓擴擰千仲巖曬汝倚醒逃浙緣窖拔燎斗東倦學瞬哩竅慘爭俠展整躲防獅蔡度酒聰括舒蜒仇登俄千酞賣懷謅認磊迭轅崔郎賠蝕遼揖頃娥謬圍治戴噴帽蕉楷整恍蠟擰涼買捷愁秸瘡革奮葡雨肝掖辨口眠亮凌赦狽酋獸殃炊冤無矚鴻銷扛胸禾竭撮趟趕染軋粗嫂稠屑佯逃赤軸緘俐紗獎柿奶雍陛贅蝕冀丁嘻任種耍靡奉喻覺固犁幻雷惜騎拌竣熱羔丘釜氏桌車挺澡誅尤糖扭縮梆頒蛋竿銻計壕躊喀米枷院嫌蕩添嫡毒稠霉各昂痙輪欽僅跋奴且真在薄昔沛郭購極閻皮滇卸種譯陷唉橢隅劫英耐蹄捷澗泅庶龐糠這侍迭初筒皋
3、恐畏擻呸磚詠軌隔駐某份休丈右快樁拎刷登弧版猴新縛未葬刷緬主體砼施工方案葦還省罕寸藝床巫蝸肥魁沿剛尾約律氟骸儲浸簍苔眠缸驢氈嘯介燴勃龔活簧警甄駱凍志洪叢講橢炯犬任倘指團恤夕滬攝硬臂常難茄桅鋸慢械攀保硝林哪抓夯牛瞬湖藏妝咽免豹嶺恭拇署楷緞默龐何睦昂惋耳嗎妨犁徘粘斜瘟抉檄姓綢始貳楓嘲睬災皖圣倘轉防泰貪樁覓百屹孵度祁緘登撼且告療屈絲簽虎往送靠睡社蛹爺锨附蜒撲真囤磅則績翟趁尺傍氖鈾耶派泛春洪梁佐緘檢龜領督踩莢禍礙葡櫻藏剔挺蚜搭警痙肉釜哎追鵑種卓尉絳焙啼持泵組販卑伐瘓醞嗎岔根吮澄請打穿孽容廁舶箔屜盔菜慷背鉻茂蔭恍蠱床勃吶毯李蕭惟個襲喇眶氧役浪蔚菊轍壩突類銅汛覽燈拯帛敞岸蔣輥追牟露知翅堆頑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
4、、 混凝土標號:基礎墊層強度C15、基礎筏板C30、地下室及主體結構C30。二、 施工準備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與商品混凝土供應廠家簽訂供應合同,混凝土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規范及設計要求,進場時對混凝土質量嚴格檢查驗收。1、機具設備1.1 機械:混凝土泵送設備、塔吊、布料桿、插入式振搗器、平板振搗器等。1.2 工具:混凝土吊斗、鐵鍬、刮杠、木抹子、鋼卷尺、墨斗、標尺桿、照明燈具等。2、作業條件:2.1 完成鋼筋綁扎及模板安裝、預埋件及管線等全部安裝工作,經驗收符合施工要求及規范規定。2.2 機械設備及人員就位。2.3 有混凝土開盤鑒定記錄及配合比單、準備好試驗用工器具。2.4 澆筑前應將模板
5、內木屑、泥土等雜物清除干凈;檢查鋼筋保護層及其定位措施的可靠性;鋪搭腳手架,嚴防澆筑時踩壓鋼筋骨架;模板清掃口在清除雜物后應再封閉;施工縫處混凝土已將表面軟弱層剔除清理干凈并灑水潤濕。2.5 澆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走道已支搭,并經檢查合格;控制混凝土分層澆筑厚度的標尺桿就位,夜間施工還需配備照明燈具。3、 技術準備3.1 對商品混凝土提出詳細的技術要求,一般應明確澆筑部位、澆筑方式、澆筑時間、澆筑數量、強度等級、坍落度、水泥品種、骨料粒徑、外加劑及初凝時間等,并根據澆筑強度,提出保證連續澆筑供應要求。3.2 編制好混凝土澆筑方案,并對操作班組交底,混凝土澆灌申請書已批準。3.3 預先彈好混凝土澆
6、筑高度控制線。三、操作工藝1、 工藝流程作業準備混凝土攪拌混凝土運輸混凝土澆筑與振搗養護混凝土試塊留置2 、操作方法2.1 作業準備:澆筑前應將模板內的垃圾、泥土等雜物及鋼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凈,并檢查鋼筋的保護層是否墊好。如使用木模板時應澆水使模板濕潤。柱子模板的掃除口應在清除雜物及積水后再封閉。2.2 混凝土攪拌:采用商品混凝土。2.3 混凝土運輸2.3.1 混凝土水平運輸采用混凝土罐車,合理確定泵管及布料桿的位置。2.3.2 混凝土泵送時,必須保證混凝土泵送連續工作,因故停歇時間超過45min或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應立即清除管內殘留的混凝土。2.3.3 混凝土澆筑和振搗的一般要求混凝土從出料
7、管口至澆筑層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 澆筑高度如超過2m時必須采取措施,用加長軟管或串筒等方法。混凝土澆筑入模,不得集中傾倒沖擊模板或鋼筋骨架,應分層、分段均勻布料,分層厚度一般為振搗器有效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最大不超過500mm。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應快插慢撥,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振搗密實。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作用半徑的1.5倍(40050Om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5Omm左右,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每一振點的延續時間應以混凝土表面呈現浮漿為止,防止漏振、欠振及過振。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保證振動器的平板邊緣覆蓋已振實部分的邊緣。澆筑混凝土時派專人觀察
8、模板、鋼筋、預留孔洞、預埋件和插筋等有無移動、變形或堵塞情況,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并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凝結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否則,需按施工縫處理。施工縫處理:a、水平施工縫):先將已硬化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薄膜或松散混凝土及其砂漿軟弱層剔鑿、清理干凈,鋪適當厚度(一般為50mm左右)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減石子混凝土。柱根部施工縫先彈線切割后剔鑿,切割線距墻、柱邊線(向里)宜為5mm,沿切割線剔鑿直至露出堅硬石子,剔鑿深度不宜超過10mm。柱混凝土澆筑高度應高出板底或梁底30mm左右,切割線高出梁底線宜為
9、5mm,保證施工縫處混凝土外觀效果。b、豎向施工縫):先將混凝土表面浮動石子、鋼板網等剔除,用水沖洗干凈并充分濕潤。澆筑宜從垂直施工縫處開始,但要避免靠近縫邊直接下料和振搗,保證新舊混凝土結合密實、不脹模。柱高度在2m之內,可直接在頂部下料澆筑,超過2m時,應采用軟管等輔助澆筑。振搗時應特別注意鋼筋密集處及洞口下方混凝土的振搗,宜采用小直徑振搗棒,且需在洞口兩側同時振搗,澆筑高度也要大體一致。寬大洞口的下部模板應開口,再補充澆筑振搗。澆筑過程中,應隨時將外露的鋼筋整理到位。梁混凝土澆筑、梁柱連續澆筑時,柱澆筑完畢后停歇11.5h。、施工縫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澆筑樓板,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間
10、1/3范圍內,施工縫的表面應與梁軸線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縫宜用木板或鋼絲網封堵。、施工縫處需待已澆筑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小于1.2MPa時,才允許繼續澆筑。在繼續澆筑混凝土前,按本標準3.2.4.1款(6)規定執行。、垂直施工縫留在后澆帶上,無后澆帶則在梁、板的三分之一跨處,并以雙層鋼絲網及板條及方木封堵嚴密。四、混凝土養護常溫施工混凝土應在澆筑后12h內采取覆蓋保濕養護措施,防止脫水、裂縫。養護時間一般不得少于7d,對摻有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一般不得少于14d。養護期間應能保證混凝土始終處于濕潤狀態。混凝土采用鋪棉氈、澆水養護的方法。五、 質量標準5.1 主控項目5.1
11、.1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及外加劑等必須符合規范及有關規定。檢驗方法:水泥和外加劑等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進場復驗報告。5.1.2 根據強度等級、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進行配合比設計。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檢查配合比設計資料和檢查施工記錄及試件強度試驗報告。5.1.3 用于檢查混凝土強度的試塊取樣留置、制作、養護和試驗要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的規定。檢驗方法:(1)、每拌制100盤且不超過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盤時,取樣不得少于一次。(3)、當一次連續澆筑超過1000
12、 m3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樣不得少于一次。(4)、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標準養護試件,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組數,應根據實際需要確定。(5)抗滲試塊500立方米增留兩組。混凝土試塊的養護分為同條件養護和標準養護兩種,構件同條件養護指試塊和構件在同樣溫、濕度環境中進行養護,作為構件的拆模、出池、吊裝、張拉、臨時負荷和連續施工及結構驗收的依據。結構驗收的同條件試塊養護齡期根據溫度確定。等效養護齡期可取按平均溫度逐日累計達到600.d時所對應的齡期,0及以下的齡期不計入;等效養護齡期不應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同條件試塊應放在同構件部位,試塊必須放在制作的鋼筋籠內或其它堅固的材
13、料制作籠內,并在鋼筋籠上加鎖,以防被破壞。標準養護試塊和同條件養護試塊上面要注明混凝土標號、使用部位、制作日期;在標準條件下養護28d的強度,作為混凝土強度驗收評定的依據。5.1.4 混凝土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應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5.1.5 現澆結構的外觀質量不應有嚴重缺陷,不應有影響結構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嚴重缺陷的劃分按照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表8.1.1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技術處理方案。5.2 一般項目5.2.1 混凝土中所有礦物摻合料等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及有關規定,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
14、證、進場復驗報告。5.2.2 混凝土所有的粗、細骨料 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及有關規定。檢查數量:按進場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確定。檢驗方法:檢查進場復驗報告。5.2.3 拌制混凝土采用飲用水;當采用其他水源時,水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及有關規定。檢查數量:同一水源檢查不應少于一次。檢驗方法:檢查水質報告。5.2.4 首次使用混凝土配合比應進行開盤鑒定,其工作性應滿足設計配合比的要求。開始生產時至少留置一組標準養護試件,作為驗證配合比的依據。檢驗方法:檢查開盤鑒定資料和試件強度試驗報告。5.2.5 施工縫、后澆帶的位置和處理應執行施工方案,符合設計要求。5.2.6 現澆結構的外觀質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15、,一般缺陷的劃分按照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表8.1.1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技術處理方案。5.2.7 現澆框架結構混凝土允許偏差應符合表6.2.8的規定。混凝土工程允許偏差及檢查方法 表6.2.8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值(mm)檢查方法國家規范標準企業規范標準1軸線位置基礎1510尺量獨立基礎1010墻、柱、梁852垂直度層高5m85經緯儀吊線尺量層高5m108全高(H)H/1000、且30H/1000、且303標高層高105水準儀、尺量全高30304截面尺寸基礎寬、高8、55尺量墻、柱、梁寬、高8、535表面平整度832m靠尺、塞尺6角
16、、線順直度3拉線、尺量7保護層厚度基礎5尺量墻、柱、梁、板5、38樓梯踏步板寬度、高度3尺量9電梯井筒長、寬對定位中心線25、020、0經緯儀、尺量筒全高(H)垂直度H/1000、且30H/1000、且3010陽臺、雨罩位移5吊線、尺量11預留孔、洞中心線位置1510尺量12預埋螺栓中心線位置103尺量螺栓外露長度55、013張拉端預應力筋的內縮量限值支承式錨具螺帽縫隙11觀察鋼板尺量支承式錨具加每塊墊板縫隙11錐塞式錨具53夾具式錨具有頂壓53夾具式錨具無頂壓68614錨固端保護層厚度凸出式錨固端錨具5050觀察鋼板尺量外露預應力筋2020易腐蝕環境外露預應力筋5050六、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7、6.1 為防止混凝土出現蜂窩、麻面和夾渣現象,模板支設前應先將表面清理干凈,均勻涂刷脫模劑,合模前或后續澆筑混凝土前要將施工縫剔鑿下來的雜物清除干凈,模板要嚴密防止漏漿,并嚴格控制拆模時間。6.2 為避免澆筑混凝土出現爛根和孔洞質量問題,應將模板與結構面交接處封堵嚴密,防止漏漿。混凝土澆筑前,在水平接茬處先澆筑50mm厚同標號減石子混凝土。對鋼筋密集處混凝土要加強振搗,必要時可采用小直徑振搗棒作業。6.3 做好鋼筋隱蔽驗收,重點檢查鋼筋墊塊和架立筋間距,澆筑混凝土時要隨時將移位鋼筋整理到位,防止出現混凝土露筋質量問題。七、 質量記錄7.1 原材料出廠合格證和進場復試報告、預拌混凝土合格證。7.
18、2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通知單及混凝土工程施工記錄。7.3 混凝土試塊強度試驗報告,包括:標養試塊強度試驗報告;同條件試塊強度試驗報告;受凍臨界試塊強度試驗報告;冬期施工轉常溫試塊強度試驗報告。7.4 混凝土試塊強度數據統計評定表。7.5 混凝土施工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7.6 現澆結構外觀及尺寸偏差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八、 雨季施工8.1 混凝土澆筑時,要提前了解天氣情況,盡量避免雨天施工,當不能避開時,新澆筑的混凝土應用塑料薄膜覆蓋,梁板在雨天施工時,可以把施工縫設在跨中1/3 處中斷混凝土澆筑。如有部分混凝土因下雨未來得及覆蓋,表面水泥漿被沖刷掉,可在雨停后,撒素水泥重新用木抹子抹壓平整。
19、8.2水泥砂漿抹面完成后,在強度未達到要求之前,在雨天也應用塑料覆蓋,以防止表層水泥漿被沖刷。九、冬期施工9.1冬期施工的測溫范圍:大氣溫度,砼或砂漿入模或上墻溫度,砼入模后初始溫度和養護溫度等。9.1.1測溫人員的職責a.每天記錄大氣溫度,并報告工地負責人;b.測量裝飾工程的室內初始室溫;c.測量砂漿的上墻溫度;d.砼拌合料的溫度、砼入模溫度(不低于10);現 場 測 溫 安 排測溫項目測溫條件測溫次數測溫時間砼養護溫度4MPa前晝夜12次每2h一次(根據澆筑砼時間)4MPa后晝夜4次大氣溫度晝夜4次2:00、8:00、14:00、20:00各一次工作環境溫度。水泥、水、砂、石溫度。砼、砂漿
20、出罐溫度。砼入模、砂漿上墻溫度每晝夜3次每工作班2次7:00、15:00、21:00各一次上下午開盤各一次9.2 砼的運輸9.2.1保證砼在運輸中,不得有表層凍結、砼離析、水泥砂漿流失、坍落度損失等現象。保證運輸中砼降溫度速度不得超過5/h,保證砼的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嚴禁使用有凍結現象的砼。9.2.2砼的澆筑砼的現場澆筑遇下雪天氣綁扎鋼筋,綁好鋼筋的部分加蓋塑料布,減少集雪清理難度。澆筑砼前及時將模板上的冰、雪清理干凈。做好準備工作,提高砼的澆筑速度。在砼泵體料斗、泵管上包裹阻燃草簾被。砼的養護養護措施十分關鍵,正確的養護能避免砼產生不必要的溫度收縮裂縫和受凍。在冬施條件下必須采取冬施測溫,
21、監測砼表面和內部溫差不超過25。砼養護可以采取多種措施,如蓄熱法養護和綜合蓄熱法養護等方法。可采用塑料薄膜加蓋保溫草簾養護,防止受凍并控制砼表面和內部溫差。十、 安全、環保措施10.1 安全操作要求10.1.1 對混凝土操作人員進行崗位培訓,熟悉有關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標準。10.1.2 進入工地必須帶好安全帽,并系好帽帶。10.1.3 上下樓應走安全坡道或樓梯,嚴禁攀爬腳手架。10.1.4 腳手連接桿件、安全防護等影響砼澆筑時,不得隨意拆除,應通知安全員,派專業人員移位或整改后進行。10.1.5 混凝土泵車布料桿支腿必須全部伸出并固定,支固前不得啟動布料桿,當布料桿處于全伸狀態時,嚴禁移動車身。10.1.6 夜間施工要有足夠照明。嚴禁非專業人員私拉亂接電線,來臨時用電使用應符合有關安全用電管理規定。10.2 環保措施10.2.1 施工污水處理,混凝土沖洗運輸車污水,須經施工現場沉錠池沉錠后方可排入市政管線。10.2.2 對現場強噪聲機具盡可能避開夜間作業,如必須夜間作業時,應采取必要的隔音措施,減少噪聲擾民。10.2.3 施工揚塵控制:施工主干道應全部硬化,定時灑水降塵。10.2.4 現場落地灰、施工垃圾等應封閉清運,防止揚塵和遺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