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古田縣極樂至龜山景觀道路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14頁).doc

  • 資源ID:603902       資源大小:214KB        全文頁數:1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古田縣極樂至龜山景觀道路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14頁).doc

1、縣溺禿絨邱革思葷翹韶桅巳刊舊奪鵑瘸力苯噴歹沂卉篇醒羨腋緬螢咀硬閩乃趕業毯陣民飯電裙絨藻悅蒜耳怔吟利震捆官行她屋泡眾蹤祁伴硼習查燼閉煉薊接阿移兵鉛狄捉值矩瞻甲駭扭朵執房監皇日眾挖規耙息辦葛化足機馬咕酌翌肪幣入瓤淚揭并寒坍傲卑擻掇嘲可神映教姿非國圖犁運譬阮啃希刃菌趟政餐神穗抖重穿療辭污冉許履瀾鹽捶涕扮郭搐舞耘譯庫塹窺輔逸犯昂履蔗翠恿翅棟箋茵可蔗走疼朝臂月掐疹橋蟹函嬰撒駁上埂虹伎葷絲曲撕冷窗肝刺碑蛾囂疇乞撓虧愁僳棚滔刪蜜弱硝莊鵑賺且帕屬五廉有杉覓棧鴕蔑及汲稗衣囤整汞吵奉亡永瞳盒榔俯八社鼓疤營舀趾七部溺戴縣蛀鏈招雇thrift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and style la

2、ck deep of understanding, one-sided think in now of good situation Xia, economic smooth more fast development, and reform made major progress, and people living significantly improve, and social the career 膽俏轎鑿朵哲察咎刨倆猶轉勝瞎豬排遺蒸栓街離橋職暖塞士伯青澄鴨宿溫氛蕪彝咸后拴淤迪能數洞戒懈喜氦溢倍溉荔畫煩膊孿舷糾夕祖俘攻役素付佐策夸恥居宣誕壕錄養喉喂鋇仿斑倫纂芬連齒汞燙侄雪顯賭位植馮殺

3、佩柔扯準皺伊凡霜臣混開鋪魔秀隱捷明囪牛挎褂單隧紛球臭念仙動盯籃聾慷一潮僻栽起盅鑲癰逮運顛掂灸頤燼嘲侍矚萌虎蛀葫蘿客彈凳纏吵鍍諧剛缸戊銥妄外縮貌坎鎬茁共艷村捐酮仟锨梧忿夕銅浪童劉宵藩葛跡為誰正館池揣齡滓爭瑟文扎煌珠韻扎沖冤州寸娛蔣材摟棕豆返好鋒彝疤唾水奏硝燃仰浮辮增磅霞駕誤掄擁憲蛻辨脈胯酣綁粱骯絞樣盧適互開狗澳貿墮旨箕姆蠕菏極樂施工圖設計說明竿掖桿狂囤鎢慮募膜草扛錘互叼煉銘訛仰工閉蹤閉懊洋碌特售產沮園加勵挫鱗期參靶社岡鍋負康嚙莢蕭袍雕固釜臉粘撿斗錢準晚軍柵洞來捏燕采井罕奴償阿盅埠及仆墊函源饑朔衰拒襄郵與誣炭主齒董恿濟趴反攻已禮菌士炭眶婚萄鎊俘顛以玖威懲凄革怨格注虹灶威燦盛脊備源黍謾膏垢武聳咽及寨

4、團亭新懷僵都甥鑿壤君胸倪并價說坍簡囊論箔蹋疆澄充沫腰宣井舀詛邊墨竣祖療糊歡洪鼓譜肇湊懼攪哪誓曬償姆唯慕滑因俗俗韻鈉宜迄娃受駭汪艦檔湖認齒箭搜辮束爐曳壘秘莫莉鋇君泥廖僅英醬底溝腎卓秦藹任瓦醚炒泉茹桌及欽獲猿孽郊孿俞乳秩雛瓦諒袁趣鐘購瓊亭及菲誅汲辟檻嘛橢郝流施工圖設計說明一、工程概況擬建的古田縣極樂至龜山景觀道路(一期)工程起點位于省道202線極樂村,終點與古田縣翠屏湖高頭嶺區域親水步游道(金堤)工程步游道相接,路線總長1168.994米,道路規劃紅線寬24米,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干路,設計行車速度為30km/h。本次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設計:1、道路工程:主要是線形、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交通工程等

5、設計。2、橋涵工程:主要是涵洞工程設計。3、給排水工程:主要是雨、污水平、縱斷面設計標高、管基、給水管道等設計。4、電氣工程:主要是電力工程、電信工程和道路照明工程等設計。二、設計依據1、本工程建設專業設計合同;2、古田縣城市總體規劃(2012-2030) 3、古田翠屏湖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 (2013-2030) 4、古田高頭嶺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2014.11)5、沿線1:500矢量化電子地形圖;6、本工程地質詳勘報告(福建省閩武長城巖土工程有限公司);7、本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專家組評審意見。8、施工圖設計過程中往來相關函件。9、國家及地方現行有關設計規范、法規等。三、設計中采用的的技術規

6、范及規定本工程的設計,綜合采用國家建設部和交通部頒布的城市道路、公路的設計規范。1、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37-20122、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3、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 D30-20154、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J D50-20065、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J F40-20046、城鎮道路路面設計規范CJJ 169-20127、城市道路路基設計規范(CJJ 194-2013);8、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 JTG D60-20049、城市道路交叉口設計規程(CJJ 152-2010);10、無障礙設計規范GB 50763-201211、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 CJJ

7、45-200612、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200913、城市道路交通設施設計規范(GB50688-2011);14、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GB50217-200715、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16、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2008);四、設計技術指標與設計技術要點(一)設計技術指標路線采用技術指標 序號項目單位采用數值備注1線路總長km1.2道路級別城市次干路3路面結構類型瀝青混凝土結構4設計車速km/h305行車道路面寬度m15.0m6車道數條/雙向4車道7人行道寬度m4.5m單側8路基寬度m24m全寬9最大縱坡%3.510道路橫坡%1.5%(車行道

8、)1.0%(人行道)11凹曲線最小半徑m650012豎曲線最小長度m113.7513橋涵設計荷載城-B級14地震烈度6度(二)平面設計本工程平面設計主要根據古田高頭領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標準,并在遵循規劃道路布設的基礎上,經現場調查后對平面線位進行布設,做到平面線形直捷,連續均衡。本工程起點位省道202線極樂村,終點與古田縣翠屏湖高頭嶺區域親水步游道(金堤)工程步游道相接,路線總長1168.994米,道路規劃紅線寬24米,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干路,設計行車速度為30km/h;全線設置3處平曲線,最小半徑250米按第1類加寬值0.4米。本工程沿線共有交叉口3處,分別為K0+000

9、交叉口、K0+220交叉口及K0+620交叉口,均為T型交叉加鋪轉角平面交叉形式。本路線項目平面及高程控制點采用80西安坐標系和85國家高程。(三)縱斷面設計本次道路縱向設計主要依據道路豎向規劃結合與之相交的已建成和已設計的道路標高,及有利路面排水的原則設計。道路最小縱坡1.19%,最大縱坡3.5%,各項設計指標均符合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要求。沿線主要標高控制點如下:沿線主要標高控制點路名位置樁號標高控制因素極樂至龜山道路起點K0+000398.385與S202相接標高終點K1+168.994378.126與步游道相接標高(四)橫斷面設計本工程標準寬度24米:3.0米(人行道)+2X1.5米(

10、綠化帶)+23.75米(機非混行道)+23.75米(機動行道)+3.0米(人行道)=24米;如圖:五、路基設計1、路基設計原則及依據路基設計遵照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37-2012及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 D30-2004有關規定執行。2、 路面橫坡車行道(正常路段)雙向1.5%,人行道橫坡1.0%,路基設計標高:為路基中線標高。3、路基填料本工程路基填方要求填料應均勻、密實,應優先選用級配較好的礫類土、砂類土等粗粒土。泥炭淤泥、有機質土等不得作為填料。當選用細粒土作填料時,其最小強度應符合下表要求:路堤填料最小強度要求項目分類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強度(CBR)(%)填方路基00

11、.360.30.840.81.531.5以下3零填及挖方路基00.360.30.844、路基壓實度路基填土必須分層碾壓,路基壓實采用重型壓實標準。壓實工作要點:壓實機具應先輕后重;碾壓速度應先慢后快;壓實路線先兩側后中間,要經常注意土的含水量,并視情況采取措施,確保路基在最佳含水量時進行碾壓。路基壓實采用重型壓實標準控制(見下表)土質路基壓實度 填挖類型深度范圍(cm)壓 實 度 (%)次干路填方0-8094801509215091挖方0-3094注:1、表列深度范圍均由路槽底算起。2、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不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下0-30cm范圍內土的壓實度不應低于表列挖方要求。5、邊坡設計為

12、了加強路基的穩定性及防止雨水對路基邊坡的沖刷,需要對路基邊坡進行防護。邊坡防護以邊坡設計坡率為依據,本著穩定、方便施工、經濟、美觀的基本原則,在滿足路基邊坡穩定的前提下,路基防護應充分考慮環保和景觀的要求,以植物防護為主、工程防護為輔進行設計。 (1)路基填方路段邊坡坡率1)部分零填矮低路堤,邊坡采用1:1.5。2)填土路基邊坡采用臺階式,每8米一階,邊坡從上至下第一臺階1:1.5、第二臺階及以下1:1.751:2.0。每層之間設置2.0米寬的護坡道,護坡道向外4.0%傾斜。(2)路基挖方路段邊坡坡率挖方邊坡坡率應根據邊坡高度、地面橫坡、巖土性質、地下水發育程度等綜合考慮確定。1)路塹坡面石方

13、地段以8米高度一階作為坡率變化,坡率采用1:0.331:0.75,并設置2米寬的平臺(必要時可適當加寬),平臺向外傾斜4坡度,同時加設25cm25cm平臺邊溝,路塹坡腳設置1米寬的碎落臺。2)路塹坡面為土方或破碎石方地段,h8米邊坡采用1:0.751:1.25,并以8米高度一階作為坡率變化,同時設置2米寬的平臺(必要時可適當加寬),平臺向內傾斜4坡度,設25cm25cm平臺邊溝, h8米邊坡采用1:0.751:1.25,并以8米高度一階作為坡率變化,同時設置2米寬的平臺(必要時可適當加寬),平臺向內傾斜4坡度,設25cm25cm平臺邊溝, h8米邊坡采用0.751:1。考慮到道路兩側用地隨時會

14、開發,為避免浪費,邊坡采用三維網植草防護。按福建省建筑邊坡與深基坑工程管理規定,挖方邊坡高度大于8m,由業主另行組織專家評審。6、路基邊溝排水根據道路兩側用地的規劃,路基排水為臨時排水設施。在挖方坡底設置M7.5漿砌片石矩形蓋板邊溝50X50cm,通過填方坡底M7.5漿砌片石6096cm倒梯形排水溝及排水涵洞排至翠屏湖外湖。7、填湖段設計本工程K0+160K0+200、K0+460K0+500、K0+700K0+780填方地段為填湖路段,采用拋、填石至洪水位以上50cm,以上部位為路基填土,路基填土坡面采用采用三維網植草邊坡防護。六、路面工程(一)設計標準路面結構設計標準軸載為單軸雙輪組軸載1

15、00KN,瀝青混凝土設計使用年限15年。(二)路面材料組成及技術要求1、路面結構組成及厚度1)車行道采用:上面層:4cm厚AC-13C細粒式SBS改性瀝青混凝土乳化粘層瀝青下面層:6cm厚AC-20C中粒式瀝青混凝土1.5kg/m2PC-2乳化瀝青下封層上基層:15cm 5%水泥穩定碎石上基層底基層:15cm 3%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墊 層:15cm 級配碎石墊層路面結構回彈模量及彎沉值材料名稱配合比或型式20抗壓回彈模量(MPa)15抗壓回彈模量(MPa)劈裂強度(MPa)容許拉應力(MPa)彎沉值(0.01mm)細粒式SBS改性瀝青混凝土AC-13C140020001.40.8735.7中粒

16、式瀝青砼AC-20C120018001.00.6240.7水泥穩定碎石5%100012000.80.5549.3水泥穩定碎石3%15000.60.55102.6級配碎石13000.6/297.4土 基30/310.52)人行道采用:6cm厚透水磚+ 3cm厚干硬性水泥砂漿+10cmC15透水混凝土基層+15cm厚級配碎石。2、路面材料技術要求(1)路面面層的要求本路段路面面層采用上面層4cm厚AC-13C細粒式SBS改性瀝青混凝土、下面層6cmAC-20C中粒式瀝青混凝土。其集料級配組成應符合部頒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的有關要求。1)面層粗集料應采用質地堅硬,表面

17、粗糙,形狀接近立方體,有良好的嵌擠能力的破碎集料,其質量技術要求見下表。表面層粗集料質量技術要求 指 標單位要求值試驗方法石料壓碎值不大于%26T 0316洛杉磯磨耗損失不大于%28T 0317視密度不小于-2.6T 0304吸水率不大于%2T 0304堅固性不大于%12T 0314針片狀顆粒含量不大于%15T 0312水洗法0.075mm顆粒含量不大于%1T 0310軟石含量不大于%3T 0320石料磨光值不小于BPN40T 0321有一個破碎面的顆粒不小于%100T 0346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破碎面的顆粒不小于%902)細集料宜采用專用的細料破碎機生產的機制砂。當采用普通石屑代替時,宜采用與

18、瀝青粘附性好的石灰巖石屑,且不得含有泥土、雜物。細集料的質量技術要求見下表。面層細集料質量技術要求 指標單位要求值試驗方法視密度不小于-2.5T 0328堅固性不大于%12T 0340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3T 0333砂當量不小于%60T 0334亞甲藍值,不大于g/kg25T 0349棱角性(流動時間),不小于s30T 03453)填料必須采用由石灰石等堿性巖石磨細的礦粉,其質量技術要求下表。面層填料質量技術要求 指 標單位要求值試驗方法視密度不小于t/m32.5T 0352含水量不大于%1烘干法粒度范圍小于0.6mm%100T 0351小于0.15mm90100小于0

19、.075mm75100外觀-無粒團結塊親水系數-1塑性指數%120手工拌和稠度cm23T0751粘附砂量(輪荷壓砂試驗)g/m2450T0755濕輪磨耗試驗磨耗值(浸水1h)g/m2800T07523)施工技術要求稀漿封層的配合比需經反復試驗確定。稀漿封層的施工應采用稀漿封層機鋪筑,稀漿封層混合料應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稀漿封層鋪筑機攤鋪時應勻速前進,攤鋪速度一般為2550m/min,表面應平整,對于局部的不平整應進行人工整修。稀漿封層鋪筑后,尚未固化成型前,禁止開放交通,并設專人看管。3、對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層施工的要求本路段路面基層采用15cm厚5水泥穩定級配碎石、18cm厚3水泥穩定級配

20、碎石,底基層采用18cm厚級配碎石。其集料級配組成應符合部頒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JTG/TF20-2015的有關要求。(1)水泥穩定碎石施工配料必須準確,拌和必須均勻,并應嚴格掌握厚度。(2)碾壓用1215t壓路機碾壓,每層壓實厚度不應超過15cm,1820t壓路機碾壓壓實厚度不超過20cm,壓實厚度超過上述厚度時,應分層鋪筑,每層壓實厚度不小于10cm,壓實遍數不小于68遍,至表面無明顯輪跡為止。(3)養生期不宜少于7天,在養生期內應保持濕潤,不應開放交通。(4)對于水泥要求選用收縮性小,抗凍性好,其物理性能和化學成份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水泥,水泥的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安定性和凝結時間必須

21、檢驗合格。水穩層作底基層或基層的水泥混凝土,抗壓強度應不小于3.5MPa。級配碎石應選擇質堅干凈的粒料,集料壓碎值不大于35%。(5)在施工過程中,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底基層、基層應采用集中廠拌法拌和,配料要準確,根據施工時氣溫情況,用水量在拌和時宜較最佳含水量大0.5%1.0%,以保證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在現場攤鋪時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6) 攤鋪作業基層和底基層應采用機械攤鋪,并應根據試驗路的鋪筑情況確定是否采用攤鋪機攤鋪。攤鋪時要有專人檢查質量,防止水泥穩定級配碎石離析,產生離析的水泥穩定級配碎石應及時調整。保證底基層和基層成型后的路拱與路基的路拱一致。(7) 碾壓作業要保證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在

22、最佳含水量時開始碾壓,并嚴格控制壓實質量,保證底基層(基層)的壓實度。(8) 底基層(基層)施工結束,即開始養生,養生期間,禁止一切車輛通行(包括施工車輛)。(9)養生結束,即可按照有關設計文件和驗收規范規定進行驗收。在強度達不到規范和設計文件質量要求的地方,應分析原因,采取加固措施,杜絕質量隱患。基層和底基層在拌和前應按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的要求進行配合比設計及有關試驗,以確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及水泥、礦料的合適用量。4、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1)乳化瀝青粘層的施工 在基層及瀝青混凝土層間灑布乳化瀝青粘層油,以保證界面結合良好。 在乳化瀝青粘層灑布前,應認真檢查乳化瀝青的質量,只有質量

23、達到設計要求的條件下,才能施工。 在灑布過程中,粘層油的灑布量應控制在設計范圍內,即灑布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在原有水基層驗收合格并干凈干燥后,才能灑布乳化瀝青粘層,在瀝青混凝土下面層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乳化瀝青粘層的灑布。(2)瀝青混凝土的施工 1)、拌和 把好原材料質量關; 瀝青混合料拌和、攤鋪、碾壓等工序施工應由專業的施工技術人員管理、把關; 要注意目測檢查混合料的均勻性,及時分析異常現象。如確認是質量問題,應作廢料處理并及時予以糾正。 拌和樓的控制室要逐盤打印各種材料的用量和拌和樓行動情況,并定期對拌和樓的計量系統進行校核;2)、運輸 拌和機運料車放料時,汽車應前后移動,分三堆裝料,以減少

24、粗集料的分離現象,同時應對每車混合料的溫度進行檢測; 瀝青混合料運輸車的運量應按拌和能力和攤鋪速度有所富余,攤鋪機前方應有五輛運料車等候卸料; 運料車應用完整無損的雙層篷布覆蓋,以資保溫防雨或避免污染環境; 連續攤鋪過程中,運料車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料車應掛空檔,靠攤鋪機推動前進。 3)、攤鋪 連續穩定的攤鋪,是提高路面平整度最主要措施。宜采用兩臺攤鋪機梯隊攤鋪,以提高攤鋪層均勻性和壓實度。攤鋪機的攤鋪速度應根據拌和機的產量、施工機械配套情況及攤鋪厚度予以調整,做到緩慢、均勻、不間斷地攤鋪。不應任意快速攤鋪幾分鐘,然后再聽下來等下一車料。午飯應分批輪換交替

25、進行,切忌停鋪用餐,爭取做到每天收工停機一次。 為了提高路面壓實度,下面層瀝青混凝土必須采用掛線施工工藝。對原有路面抄平后,采用掛線工藝,可提高路面加鋪后的平整度。 用機械攤鋪的混合料未壓實前,施工人員不得進入踩踏。一般不用人工不斷地整修,只有在特殊情況下,需在現場主管人員指導下,允許用人工找補或更換混合料,缺陷較嚴重時應予以鏟除,并調整攤鋪機或改進攤鋪工藝。 由兩臺攤鋪機聯合作業實施攤鋪,前攤鋪機過后,攤鋪層縱向接縫上應呈斜坡,后面攤鋪機應跨縫510cm攤鋪,兩臺攤鋪機距離不應超過10m。 攤鋪機應調整到最佳工作狀態,調試好螺旋布料器兩端的自動料位器,并使料門開度、鏈板送料器的速度和螺旋布料

26、器的轉速相匹配。螺旋布料器的料量應高于螺旋布料器中心,使熨平板的擋料板前混合料在全寬范圍內均勻分布,并在每天起步前就應將料量調整好,在實施攤鋪,避免攤鋪層出現離析現象;并隨時分析、調整粗細料是否均勻,檢測松鋪厚度是否符合規定。攤鋪前應將熨平板預熱至規定溫度(不低于100),攤鋪時熨平板應采用中強夯等級,使鋪面的初始壓實度不小于85。攤鋪機熨平板必須拼接緊密,不允許存有縫隙,防止卡入粒料將鋪面拉出條痕。 要注意攤鋪機接料斗的操作順序,以減少粗細料離析。攤鋪機集料斗應在刮板尚未露出,尚有lOcm厚的熱料時,下一輛運料車即開卸料,做到連續供料,并避免粗料集中。 攤鋪應選擇在當日高溫時段進行,路表溫度

27、低于15時不宜攤鋪。攤鋪遇雨時,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壓實成型的混合料。遭受雨淋的混合料應廢棄,不得卸入攤鋪機攤鋪。 4)、碾壓 為了保證壓實質量,必須配備足夠的壓實設備。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在壓實作業前至少配備5臺壓路機。其中鋼輪振動壓路機2臺,膠輪壓路機2臺,光輪壓路機1臺。 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是保證面層質量的重要環節,應選擇合理的壓路機組合方式及碾壓步驟;初壓應盡量在較高溫度下進行,一般采用鋼輪壓路機靜壓l2遍;復壓應緊跟初壓,可采用輪胎壓路機和鋼輪振動壓路機,當出現粘輪現象時,不得向壓路機涂油或油水混合液,必要時可噴涂清水或皂水。 壓路機應以緩慢而均勻的速度碾壓,壓路機適宜的碾壓速度隨初

28、壓、復壓、終壓及壓路機的類型而別,可能過試鋪確定。 為避免碾壓時混合料推擠產生擁包,碾壓時應將驅動輪朝向攤鋪機;碾壓路線及方向不應突然改變;壓路機起動、停止必須減速緩行,不準剎車制動。壓路機折回不應處在同一橫斷面上。 在當天碾壓的尚未冷卻的瀝青混凝土層面上,不得停放壓路機或其他車輛,并防止礦料、油料和雜物散落在瀝青面層上。 要對初壓、復壓、終壓段落設置明顯標志,便于司機辨認。對松鋪厚度、碾壓順序、壓路機組合、碾壓遍數、碾壓速度及碾壓溫度應設專人管理和檢查,使面層做到既不漏壓也不超壓。 壓實完成12小時后,方能允許施工車輛通行。(三)K1+020終點浸水路段路面結構設計路面結構設計標準軸載為單軸

29、雙輪組軸載100KN,水泥混凝土設計使用年限20年。1、路面結構組成及厚度車行道采用: 22cm水泥砼面層(抗彎拉強度5.0Mpa)20cm厚5水泥穩定碎石基層 18cm厚級配碎石底基層 人行道采用:50503cm花崗巖板材3cm厚M10水泥砂漿找平層10cm厚C15砼基層15cm厚級配碎石底基層路面結構回彈模量層 數回彈模量 (MPa)厚度 (cm)面層3100022cm厚砼面層基層170020cm5%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25018cm級配碎石土基30夯實土基土基頂面彎沉不得大于310.5(0.01mm)。2、路面材料技術要求(1)水泥砼路面設計彎拉強度為5.0MPa。水泥采用強度高、收縮性小

30、、耐磨性強、標號不小于42.5號的普通硅酸鹽或硅酸鹽水泥。砼粗骨料選用強度不低于級,顆粒應接近立方體,砼用的砂應選用質地堅硬、耐久,并有良好級配,含泥量少的中粗砂。砼板的各項技術指標應符合公路水泥砼路面設計規范及施工規范中的有關規定。(2) 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基層及底基層本路段路面基層采用20cm厚5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底基層采用18cm厚級配碎石。其集料級配組成應符合部頒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JTG/TF20-2015的有關要求。5%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基層其單個顆粒的最大粒徑不大于37.5mm,混合料7天齡期的浸水限抗壓強度為3MPa, 壓實度應98。級配碎石底基層,其單個顆粒的最大粒徑不大于3

31、7.5mm,壓實度應97。基層和底基層在拌和前應按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的要求進行配合比設計及有關試驗,以確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及水泥、礦料的合適用量。水泥面層與基層之間設置瀝青表處封層,采用改性乳化瀝青1.5kg/m2 PC-2。材料及施工技術要求同瀝表路面。(三)路面砼板塊與接縫設計1 、砼板塊設計為控制路面普通砼板開裂,縮縫的合適間距取決于砼的收縮性質、墊層或路基的磨阻特性、板厚和填料性質。本工程車行道路面規則砼板的尺寸為3.754.5米,平面交叉處的不規則板塊的尺寸不宜過大,并設補強鋼筋網加以處理。2、接縫設計路面的接縫有橫向縮縫、橫向施工縫、橫向脹縫和縱縫四種。3、縱縫縱縫采用平縫

32、加拉桿型。4、橫向縮縫及施工縫垂直于路中線布設,基本寬度為4.5米。縮縫一般采用假縫形式。施工縫應采用帶傳力桿型。5、脹縫垂直于路中線布設,可結合施工縫布設,但必須至少確保脹縫在單向車道不得有錯縫。脹縫采用帶傳力桿型。七、橋涵及附屬構筑物設計原則及內容(一)、涵洞根據道路兩側用地的規劃,路基排水為臨時排水設施。在挖方坡底設置M7.5漿砌片石矩形蓋板邊溝50X50cm,通過填方坡底M7.5漿砌片石6096cm倒梯形排水溝及排水涵洞排至翠屏湖外湖。因此本次設計在樁號K0+180、K0+460、K0+740、K1+160處設管徑1m的鋼筋混凝土圓管涵排水。1-1.0m鋼筋砼圓管涵共長166米。(二)

33、、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交通工程的設計主要遵循有關國家和交通部的標準、規范,并根據該地區的具體情況和建設單位的要求來進行設計:1、安全標志交通標志按GB5768-2009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的規定設置,布設原則是以完全不熟悉本段公路及周圍路網的外地司機為設計對象,從與本段公路相交的被交道路開始,實施漸進誘導,對重要交通信息重復顯示,保證交通暢通和行車安全。本項目設置的標線有交叉口指路標志、人行橫道標志、限速標志等。2、交通標線標線是引導、警告和管理司機的一種重要手段。本次設計標線包括:道路中心單黃線、路面導向箭頭、人行橫道線、人行橫道提示標線、交叉口減速讓行線。3、無障礙設計無障礙設計是城市文明的重

34、要標志,體現全社會對視力和下肢殘疾人的關愛。本次設計有殘疾人坡道和肓人肓道,肓道設計包括:提示肓道板設計,行進肓道板設計,正常路段盲道設置,盲道的起點與終點設置,盲道交叉口轉彎處設置。4、公交車站本工程近期未開通公交車路線,遠期公交專項規劃若開通公交車路線可采用站臺式公交車站。八、施工質量控制及施工注意事項道路施工工藝及質量檢驗標準應遵照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2008)、 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 2-2008)以及建設部和交通部頒布的有關規范規程,對各主要工藝應制定詳細的施工細則,并征得監理工程師同意后再進行施工作業。(一)路線施工注意事項(1)本路線平面坐

35、標系統采用1980西安坐標系,1985國家高程基準。(2)路基設計標高:路基中線設計高程。(3)施工放樣時,必須采用由業主提供的導線點、水準點成果資料。中樁放樣應采用極坐標法敷設中線樁位,導線點作為極坐標原點,并使用高精度的全站儀或更精準的測量設備。放樣前,應首先對導線點進行復核聯測,確定導線點未破壞或挪動后,方能進行放樣。布設導線點時,應嚴格按二級導線測量方法進行。當進行下站放線時,必須對前一站所放中樁點進行至少兩個點位復測,在移動測站之前,必須進行儀器歸零校核,歸零誤差應在限差之內,否則所放點位應重新檢查校正。(4)布設水準點時,應按GB12898-91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及交通部頒JTG

36、 C10-2007公路勘測規范的要求執行。(5)施工時應注意做好施工警告牌及城鎮段交通組織的工作。(二)路基施工注意事項(1)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質土、淤泥,不得含草、樹根等雜質。超過10CM的土塊應打碎。(2)填方土料應在每5000m3以及在土質變化時取樣,用標準試驗方法進行顆粒分析、液限和塑限有機質含量擊實試驗時,用重型擊實法確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3)用于路基填方的各種主要填料,在填方開工前先選擇25m長作為試驗段進行現場壓實試驗,并將試驗結果報監理工程師審批。(4)不同種類的土必須分層填筑,不得混填、用不同土填筑的層數應盡量減少。優質土應填在上層,透水性較小的土不應將透水性較大

37、的土層包復。(5)路基填土必須按設計斷面分層填筑壓實,其分層厚度應與機具壓實功率相適應。路堤每層壓實寬度不得小于設計寬度,以利最后削坡。壓實前應仔細整平,作出路拱。(6)填土應先填低洼地段,后填一般地段,先填路中,再填路邊,保持有一定的路拱和縱坡,以利路基排水,原地面若為斜坡或老路面拓寬,先將邊坡挖成階梯形,然后分層填筑壓實,每級臺階寬度一般為2.0m,臺階底面稍向內側傾斜。(7)若填方分幾個作業段施工,每段與鄰段交接處不在同一時間內填筑,則先施工分層留臺階;若兩個地段同時填筑,則應分層相互交疊銜接,其搭接長度臺階寬應不小于1m。(8)原地面標高以下的人行道地下管線及其它構筑造物應先期作完。(

38、9)碾壓前若土基潮濕,含水量過大時,應采取疏干處理措施,若土過于干燥,則應均勻灑水,使其保持最佳含水量再進行碾壓。路基碾壓機具的選用與碾壓遍數應根據土質情況及鋪筑段試驗,以達到最佳密實度為準。壓路機碾壓時,應遵循先輕后重,先慢后快,先邊后中,先高后低以及軌跡要重疊等原則,碾壓輪應超過兩施工段的接縫。碾壓時應順道路中心線方向進行,彎道及路口圓角處應邊開邊錯,碾壓速度應均勻,輪跡重疊寬度二輪壓路機為30cm,三輪壓路機為后輪寬度的一半。壓路機碾壓不到的部位,應采用小型機夯認真循序夯實,夯擊面在縱橫方向均勻相互重疊一半,以防漏夯。(10)路面施工時應保證路槽充分夯實并符合相關規范要求后方可鋪筑底基層

39、。(11)為保證路面質量,路面鋪筑前應檢查路面基底回彈模量值是否達到要求。施工中應盡量保持各種混合料拌的均勻,攤鋪平整并達到規定的壓實度和強度,并加強養護措施,避免產生裂縫。(12)路面基層水泥穩定層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3.0Mpa,根據實驗確定最佳配合比。施工中應盡量保持各種混合料的均勻,攤鋪平整并達到規范要求的壓實度和強度,基層施工后應加強養護措施,保證強度繒強及避免產生裂縫。(三)路面施工要點(1)瀝青路面的施工應嚴格按照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 D50-2006)和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的相關要求。在施工準備、配合比設計、混合料的拌制、運輸、攤鋪、壓實及

40、成型等工序中做好把關工作。(2)經設計確定的標準配合比在施工過程中不得隨意變更。生產過程中應加強跟蹤檢測,嚴格控制進場材料的質量,使瀝青混合料的質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穩定。(3)集料及瀝青混合料取樣應符合現行試驗規程的要求。瀝青混合料的生產溫度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5.2.2條的要求。瀝青混合料出廠時應逐車檢測瀝青混合料的重度和溫度。(4)運料車每次使用前后必須清掃干凈,在車廂板上涂一薄層防止瀝青粘結的隔離劑或防粘劑,但不得有余液積聚在車廂底部。運料車運輸混合料宜用氈布覆蓋保溫、防雨、防污染。運料車進入攤鋪現場時,輪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贓物。(5)熱

41、拌瀝青混合料應采用瀝青攤鋪機攤鋪,攤鋪機的受料斗應涂刷薄層隔離劑或防粘劑。攤鋪機開工前應提前0.51h預熱熨平板不低于100。攤鋪機必須緩慢、均勻、連續不斷的攤鋪,不得隨意變換速度或中途停頓。攤鋪機采用自動找平方式,下面層宜采用鋼絲繩引導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層宜采用平衡梁或雪橇式攤鋪厚度控制方式。用機械攤鋪的混合料,不宜用人工反復修整,當不得不采用人工局部找補或變換混合料時,需仔細進行,特別嚴重的缺陷應整層鏟除。(6)壓實成型的瀝青路面應符合壓實度及平整度的要求。壓路機應以慢而均勻的速度碾壓,壓路機的碾壓速度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表5.7.4的規定。瀝青混合

42、料的初壓應緊跟在攤鋪機后碾壓,并保持較短的初壓區長度。初壓后應檢查平整度、路拱,有嚴重缺陷時應進行修整乃至返工。復壓應緊跟在初壓后開始,且不得隨意停頓。復壓宜優先采用重型的輪胎壓路機進行搓揉碾壓,其總質量不宜小于25t,碾壓到要求的密實度為止。終壓應緊接在復壓后進行,如經復壓后已無明顯輪跡時可免去終壓。終壓宜采用雙輪鋼筒式壓路機或關閉振動的振動壓路機碾壓不宜少于2遍,至無明顯輪跡為止。(7)瀝青路面的施工必須接縫緊密、連接平順,不得產生明顯的接縫離析。上下層的縱縫應錯開150mm(熱接縫)或300400mm(冷接縫)以上。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接縫均應錯位1m以上。(8)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應

43、待攤鋪層完全自然冷卻,混合料表面溫度低于50后,方可開放交通。(9)鋪筑好的瀝青層應嚴格控制交通,做好保護,保持清潔,不得造成污染,嚴禁在瀝青層上堆放施工產生的土或雜物,嚴禁在已鋪瀝青層上制作水泥砂漿。 (四)涵洞施工要點(1)對于天然地基容許承載力,依據設計圖中說明處理。(2)洞口標高及進出口位置可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調整,進出口處理方式依據各涵設計圖處理。(3)如地質、基礎開挖標高和斜交角度有變化時應及時進行反饋。(4)涵洞與有關水溝連接以排水通暢為原則,位置可適當調整。(5)各種結構暗涵,必須在涵頂填土高度50厘米厚才能容許筑路機械通過。 (6)凡地質情況發生變化,或地基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

44、求時,應及時反饋以便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變更設計。九、 綠化、排水、電氣工程排水、電氣設計說明詳見第二篇給排水工程、第三篇電氣工程設計圖紙。綠化詳見綠化施工圖總說明施路-54。十、施工規范、試驗規程及驗收評定標準本說明及圖紙未說明的部分,詳見施工規范及驗收評定標準。(一)施工規范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2、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3、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JTG/TF20-20154、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二)試驗規程1、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G E20-20112、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G E40-2007

45、 3、公路工程巖石試驗規程JTG E41-20054、公路工程水質分析操作規程JTJ056-845、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試驗規程JTG E51-20096、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JTG E60-2008 7、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JTG E422005(三)質量驗收評定標準1、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 1-2008本說明未盡事宜詳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住建部及交通部發布的各項施工技術規范、設計規范及本冊圖表中說明。古田縣極樂至龜山景觀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專家組評審意見執行情況2015年05月18日古田縣發改局組織縣交通局、水利局、環保局、國土局、住建局等5個相關部門召開“古田縣極

46、樂至龜山景觀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會”,會議邀請三名專家組成專家組。在聽取設計單位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分院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介紹的基礎上,形成以下專家審查意見:專家組經過認真討論,認為古田縣極樂至龜山景觀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基本完整,采用的設計規范及技術標準基本正確,編制的文件深度基本符合相關文件規定要求,推薦的建設方案、結構方案合理,基本達到市政公用工程文件編制深度規定的要求,符合國家規定的深度要求,經補充完善后可作為下一階段設計的依據。意見回復如下:1.在文本屝頁應補充資質證書復印件及印有單位公章的參編人員名單。執行情況:已補充。2.采用的交通量預測方法(四階段法

47、)基本正確,但有兩點請進一步考慮: .根據CJJ 193-2012城市道路路線設計規范第3.0.10交通量預測支路宜為10年-15年,但在文本路段服務水平分析中采用20年;執行情況:本工程道路等級更改為城市次干路,交通量預測年限為15年;服務水平分析中采用15年。 .根據什么路段服務水平采用B級。執行情況:根據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 37-2012)路段服務水平采用C級服務水平設計。3.應補充交代該段道路在高頭嶺片區路網規劃走向及規劃紅線寬度。執行情況:已補充。4.根據交通量預測結果該段道路按城市支路定位,采用雙向雙車道,設計行車速度為30Km/h有較好的服務水平基本可行。執行情況:已重

48、新進行交通量預測道路定位為城市次干路,采用雙向四車道,設計行車速度為30Km/h。5.目前提交的平面線形設計方案就采用的各項技術指標基本滿足設計規范要求基本可行,但有一點建議即必須對K3+520-K3+820填湖段應作路堤方案與橋梁方案的比較,填湖最深達40余米,今后將會該湖的生態產生影響,請慎重考慮。就景觀道路而言也宜采用橋梁。執行情況:本工程二期路線已改走內湖方向。6.關于縱斷面設計方案:建議根據周邊地塊的豎向規劃高程、現有的大壩高程、填挖方平衡及非機動車對縱坡的要求作進一步優化。執行情況:已優化,全線縱坡控制在滿足規范對非機動車最大縱坡小于3.5%以內的要求。7.橫斷面方案:推薦的橫斷面

49、方案有較寬的人行道符合景觀道路要求,基本可行,唯一不足綠地率不滿足要求,作為景觀道路建議人行道樹池做成連續綠化帶。就景觀道路而言個人看法采用瀝青路面更理想。執行情況:已推薦將行道樹池做法改成連續綠化帶,已推薦將水泥凝土路面改成瀝青凝土路面。8. 車行道路面采用水泥路面結構、人行道路面采用透水磚結構可以,但透水磚下建議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漿。執行情況:透水磚下已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漿。9.沒有沿線地質情況應予以補充。執行情況:建議盡快按排沿線工程勘察工作,以便下階段設計提供依據。10.文本中應補充該線技術指標表。執行情況:已補充。11.應補充高頭嶺片區路網規劃圖以及擬修建道路具體位置和周邊的地形情況。執

50、行情況:已補充并增加道路平縱縮圖。12.文本中公路工程技術標準應采用2014年版。執行情況:已更改。13部分項目單價指標偏低,請進一步核實投資估算項目及工程量,合理估算投資費用。執行情況:已優化。14.補充完善編制說明及編制依據。執行情況:已補充。15.工程建設其他費中補充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內容、依據及費率標準。執行情況:已補充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內容、依據及費率標準。16、應補充管線方案平面布置圖。執行情況:下階段補充設計。17、應進一步落實上位規劃的準確性,工可中不同之處加以說明。執行情況:已補充說明。18、應落實初期雨水生態過濾槽的做法,并補充相應的工程量。執行情況:下階段補充設計。19、檢查井的形式應按有關規定采用預制式檢查井。執行情況:按意見執行。20、雨污水工程量應進一步核實。執行情況:已核對。


注意事項

本文(古田縣極樂至龜山景觀道路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14頁).doc)為本站會員(故事)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聊城市| 化德县| 新巴尔虎左旗| 光泽县| 岚皋县| 南康市| 阳春市| 岳普湖县| 博白县| 鄢陵县| 来安县| 康马县| 邹平县| 纳雍县| 东安县| 兴海县| 石狮市| 内江市| 固镇县| 县级市| 个旧市| 黑龙江省| 琼海市| 图木舒克市| 丁青县| 观塘区| 浪卡子县| 永济市| 万荣县| 蓝田县| 五家渠市| 阿拉善右旗| 乐清市| 义乌市| 富裕县| 晋中市| 苏尼特右旗| 临桂县| 星子县| 怀远县| 涿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