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氣混凝土砌筑施工方案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施工本工程室內填充墻采用加氣塊砌筑,均為M7.5混合砂漿砌筑。一、 砌筑材料1、加氣混凝土砌塊 本工程采用蒸壓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砌塊,按容重采用800kg/m3. 外形尺寸根據本工程設計要求選用:200(墻厚)*240*600、250(墻厚)*240*600、300(墻厚)*240*600規格。2、水泥 水泥采用PC32.5R強度等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進場水泥必須經復試合格后方能使用,水泥應按品種、標號及出廠日期堆放并進行標識,不同品種的水泥不得混用。3、砂 砂宜采用中砂,并應過篩,砂中含泥量規定:對于強度等級為M7.5的水泥混合砂漿,不應超過5。4、外加
2、劑 采用砂漿王,必須經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二、施工機具 主要施工機具有:線繩、瓦刀(灰鏟)、灰斗、小銑、切割機或鋼鋸和砂漿攪拌機等; 檢測工具有:靠尺、線錘、水平尺、百格網、砂漿稠度檢測儀、砂漿試塊試模等。三、 作業條件1、 工作面上的所有雜物及障礙物均應清理完畢,墻體位置線、標高控制線和門窗洞口線已彈放,經技術復核合格。2、 根據墻體尺寸和砌塊規格,妥善安排砌筑平面排塊設計,盡可能地減少現場切割量。根據砌塊厚度與凈空高度及門窗洞口尺寸切實安排好立面、剖面的排塊設計,避免浪費。3、 現場存放場地應夯實、平整,不積水,碼放應整齊。裝運過程輕拿輕放,避免損壞。并盡量減少二次搬運。4、 專業工長進行
3、技術交底,操作班組技術要求明確,操作要領熟悉等。5、 各類預埋件、預制過梁等準備齊全。6、 腳手架已搭設牢固,現場水平垂直運輸條件具備。7、 砌加氣混凝土塊的部位在結構墻體上按+500mm標高線分層劃出砌塊的層數,安排好灰縫厚度。在相應的部位彈好墻身門洞口尺寸線,在結構墻柱上彈好加氣混凝土墻的立面邊線。標注窗口位置。8、 加氣墻根部先砌好三層實心磚(踢腳高度),衛生間做成素混凝土帶。9、 門洞兩側在砌筑同時按規定間距擺放混凝土預制塊(內埋木磚),用來固定門框。10、 砌墻的前一天,應將加氣混凝土墻與結構相接的部位灑水濕潤,保證砌體粘結牢固。11、 遇有穿墻管線,應預先核實其位置、尺寸。以預留為
4、主,減少事后剔鑿,損壞墻體。四、 砌筑砂漿1、 砂漿類型:砌筑砂漿采用M7.5混合砂漿。2、 砂漿配合比:砌筑砂漿配合比采用重量比,由公司試驗室根據施工現場使用的水泥和砂進行設計 ,施工現場施工時懸掛配合比指示牌,砂漿組成材料的配料精度為:外加劑為2,其它材料為5。3、 砂漿拌制與使用(1) 攪拌機械:砂漿應采用混凝土攪拌機拌合,砂漿稠度為6080mm。(2) 投料順序:混凝土攪拌機拌制混合砂漿時,應先將砂、水泥和外加劑一次投入,再加水攪拌均勻,再加水攪拌均勻,攪拌時間不少于2分鐘。(3)砂漿使用與運輸 砂漿應隨拌隨用,常溫條件下必須在34小時使用完畢,夏季高溫時不能超過2小時。禁止使用過夜或
5、已硬化的砂漿。使用前砂漿如出現泌水現象和分層時,應再次拌合方能使用。五、 砌筑工藝1、 砌筑工藝流程清掃基層抄平放線立皮數桿澆水濕潤基層先砌筑底部三皮標準磚分層砌筑至過梁底(現澆圈梁底)安放預制過梁(現澆圈梁)分層砌筑至距梁底200mm檢查驗收養護穩定補砌頂部斜磚檢查驗收2、 加氣塊墻砌筑形式(1) 砌筑時按墻寬尺寸和砌塊的規格尺寸,按排塊設計,進行排列擺塊,不夠整塊時可以鋸割成需要的尺寸,但不得小于砌塊長度的1/3(600*1/3mm)。豎縫寬20mm,水平灰縫15mm為宜。當最下一皮的水平灰縫厚度大于20mm時,應用豆石混凝土找平層鋪砌。砌筑時,滿鋪滿擠,上下丁字錯縫,搭接長度不宜小于砌塊
6、長度的1/3,不能滿足時要在該部位水平灰縫中設置2根長度不少于700mm的6鋼筋。轉角處相互咬砌搭接。不同干密度和強度等級的加氣塊不應混用,在墻底、墻頂門窗洞口局部可采用普通粘士磚。不夠整塊部分應用加氣塊進行切割,不得用砍鑿方法將加氣塊打斷使用。3、 砌筑技術要點(1) 在砌筑前先立皮數桿,皮數桿上劃有磚的厚度,灰縫厚度,門窗過梁及構件位置,在立皮數桿時要用水準儀進行抄平。(2) 砌筑前要提前24小時對加氣塊進行澆水濕潤,并對砌筑基層進行清理和澆水濕潤。(3) 砌筑前先根據圖紙在地面上彈出墻身邊線,開始砌筑前應試擺,同時要考慮窗間墻和門洞的擺磚方式 。(4) 加氣塊的墻砌筑時采用“鋪漿”法單面
7、掛線砌筑作業,豎縫采用刮漿法,并用夾板夾住后加漿灌縫,不得出現透明縫,嚴禁用水沖漿灌縫。灰縫應橫平豎直,砂漿飽滿密實控制水平縫厚度為1215mm左右,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要小于85;控制豎縫寬度為不得大于20mm。(5) 加氣塊墻與結構墻柱連接處,必須按設計要求設置拉結筋。本工程按豎向間距為500mm,埋壓26鋼筋。埋直平鋪在水平灰縫內,兩端伸入墻內不小于700mm,且大于等于1/5墻長;構造柱處壓墻筋伸入墻內為1000mm。墻長大于5m時填充墻頂與梁底采用固定件接結; 墻高大于4m時,在填充墻1/2處設置水平圈梁,圈梁為墻厚*120mm,配筋為410,6250.(6) 臨時施工洞留設成1.2m
8、*1.8 m大小方洞,上部安裝預制過梁同墻厚度一致,且洞口兩邊留直槎,并每50cm預埋28拉接筋,錨固長度和伸出長度均為700mm。(7) 為確保門洞安裝的牢固性,墻體門窗洞口邊按要求設鋼筋砼抱框,其砼強度等級為C20。(8) 加氣塊墻每天砌筑高度不超過1.8m,砌筑后要進行勾縫。(9) 轉角處和交接處的墻體應隔皮縱、橫墻砌塊相互搭砌,砌塊墻的T字交接處應使橫墻砌塊隔皮端面露頭。加氣塊墻砌到梁底、板底時,要停止砌筑,待墻體養護穩定后在粉刷前,每間從兩邊向中間用實心磚斜砌,傾斜度為45度,中間用等邊三角形混凝土預制塊填充。(10) 電線管線應在墻體砌筑前安裝就位,或隨同墻體砌筑同時進行埋設。對于
9、必須留置的線槽,應砌出凹槽,其深度和寬度應大小適中,便于電工后序作業,如提前埋設或留槽確有困難時,可在砌筑結束后,在墻面上彈線定位用開槽機開槽,不得鏨磚留槽。(11) 門窗洞口應按設計要求尺寸留置,預留洞口尺寸應滿足安裝構件的外形尺寸要求。對于配電箱預留洞口,上口要用專用鋼筋混凝土過梁,過梁上要留有電線管洞口。(12) 加氣塊墻不允許預留腳手眼,內外墻腳手架均采用雙排鋼管架子。架子上的架板寬度不小于600mm,架子上堆磚高度不得超過一層,砌筑高度超過3.6m時必須搭安全網,同時設護身欄桿和擋腳板。(13) 加氣塊與混凝土墻、柱、梁之間及墻門洞上角過梁端部或其它可能出現裂縫的薄弱部位,應釘經過防
10、銹處理的鉛絲網,減少抹灰層裂縫。4、 季節性施工要求砂漿要在4小時用完。要加強砌塊的澆水濕潤,砌筑前應增加一次澆水濕潤,間隔時間超過2小時應對先砌墻面增加一次澆水濕潤。冬季施工:1)拌合砂漿必須嚴格按照試驗室出具冬季施工配合比計量,燒熱水和加防凍劑。2)當天砌筑墻體必須用棉氈覆蓋。雨季施工:1) 加氣塊進場后在指定地方堆放要有防雨措施,砂漿不能被雨水長時間淋泡。2) 現場排水通暢。5、 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1) 施工前,操作人員要認真學習國家現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規,規范及操作規程,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并做好安全技術交底。(2) 夜間操作時,對腳手架上臨時拉設的照明線路必須按施工現
11、場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嚴禁拖地或隨意亂掛。隨時檢查電線絕緣層有無露現象,以防雷擊,造成傷亡事故。(3) 砌體施工時,用鋼管扣件搭設腳手架,杜絕用磚或模板等物搭設。竹架板兩端應牢固地擱置在鋼管架上,嚴禁有翹頭板現象。(4) 操作人員作業時,要做到砌體表面干凈,無舌頭灰及砂漿污染墻表面現象,每段墻砌完后,立即用掃帚掃干凈墻體表面。(5) 施工完畢,即派專人將剩余灰,無論是灑在腳手架上,落在墻根部,均在清理集中篩后,加水泥重新使用。應堅持工完場清的原則。(6) 墻面不得隨意開洞開眼,所有洞眼應事先預留好。注意與其它工程的配合,做好預留洞口、預留線槽、預埋件
12、安裝留置工作。六、 質量標準1. 保證項目:(1) 使用的原材料和加氣混凝土塊品種,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質量應符合加氣混凝土砌塊施工標準的各項技術性能指標,并有出廠合格證。(2) 砂漿的品種標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砌塊接縫砂漿必須飽滿,按規定制作砂漿試塊,試塊的平均抗壓強度不得低于設計強度,其中任意一組的最小抗壓強度不得小于設計強度的75。(3) 轉角處必須同時砌筑,嚴禁留直槎,交接處應留斜槎。2、基本項目(1)通縫:每道墻3皮砌塊的通縫不得超過3處,不得出現四皮砌塊及四皮砌塊高度以上的通縫。灰縫均勻一致。(2)接槎:砂漿要密實,砌塊要平順,不得出現破槎,松動,做到接槎部位嚴密。(3)拉結筋(
13、或鋼筋混凝土墻梁):間距、位置、長度及配筋的規格、根數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位置、間距的偏差不得超過一皮砌塊,在灰縫中設置,視砌塊的厚度而調整。(3)允許偏差項目:見表加氣混凝土砌體允許偏差表項次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墻面垂直3用靠尺及線墜檢查2墻面平整度5用2m靠尺塞尺檢查3軸線位移5尺量4水平灰縫平直(10m以內)8拉通長線用尺量5門窗洞口寬度5尺量6門口高度5尺量7外墻窗口上下偏移15以底層為準用經緯儀或吊線檢查七、 成品保護1、 砌塊在裝運程中,輕裝輕放,計算好各房間的用量,分別碼放整齊。搭拆腳手架時不要碰壞已砌墻體和門窗口角。2、 落地砂漿及時清除,收集再用。以免與地面粘結,影響下道工
14、序施工。3、 設備槽孔以預留為主,盡量減少剔鑿,必要時剔鑿設備孔槽不得亂剔鑿損壞,可劃準尺寸用刀刃鏤劃。如造成墻體砌塊松動,必須進行補強處理。八、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1) 碎塊上墻。原因是施工搬運中損壞較多 ,事前又不進行粘結,隨意將破碎塊砌墻,影響墻體的強度。碎小塊未經加工不得使用。(2) 墻體與板梁底部的連接不符合要求,出現較大空隙。原因是砌筑時不采取拉結措施,影響墻體的穩定性。按要求做到墻頂連接牢固。(3) 粘結不牢。原因是用混合砂漿未按要求調制,導致粘結不牢。應按操作工藝要求的配合比調制粘結砂漿,砌筑時用力擠壓密實。(4) 拉結鋼筋不符合規定。原因是拉結筋不按規定設置,造成砌體不穩定。
15、拉結筋應按設計要求設置,具體間距可視砌磚灰縫而定,但不大于10mm。(5) 門窗洞口構造做法不符合規定。原因是未事先加工混凝土塊,不符合設計構造大樣圖的規定,造成門窗洞口不牢。應先預制加工好足夠的混凝土墊塊,注意過梁梁端連接部位按規定放好四皮機磚。宜在門窗洞口上設鋼筋混凝土帶并整道墻貫通。(6) 灰縫不勻。原因是砌筑前對灰縫大小不進行計算,不作分層標記,不拉通線,使灰縫大小不一致,應先對墻體尺寸及砌塊規格進行安排,適當調配皮數,將灰縫作出標記,拉通線砌筑,做到灰縫基本一致,墻面平整,灰縫飽滿。排塊及局部做法不合理。原因是砌筑前對整體立面、剖面及水平砌筑時不按規定排塊,造成構造不合理,影響砌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