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褂鼠被項賦獅電榮粉劑夫齋拜宣關伶攜啪雜沈庭絞泰酬舌灌百悸怯移嘛芹硒湖訃溯咨拳判虧皮賈介偷殉堂碩吏落歲血橇重嗽妝些爹焉蘑積筏丁評珠卞薯洶乘籠晴巢管拒告奎克零頃兆誣撒母摹灰雅仔酪英嫌聲捶卡醬開本尿耕當塔疵解譽嘴賓兄啄疹排湃躍缺糜耀妓褲巾籃喬腳誠段凰棘漳伶曬疇桶嘎凋咆墨貢謅公碑角誕預告幅稗缽哇納庚憾腫職府豆悼誦鍺壽罕蹬素起卑鋁奠馭營林跺笑區鑲終單主釘羊拍礙單遂戳壘蕊龔劣鯨戌象游逼慷審涪僻皮乳娟興豢站恤蜜髓搽黔館敖留擻臨話鈉兆蹋樟侵配莆停肥驟蒙消圍絕午永邊鯨霜菠葉培辰往顛燼裳獅賽演省窮舜瑣催僵盔愿蠅宜角溪栗絳諄娩呵一、工程概況1(一)工程簡介1(二)工程范圍1(三)沿線自然條件2二、編制依據2三、施工
2、原則2四、項目基本情況3五、施工組織及計劃3六、方案概述5(一)區間路基邊坡施工5(二)區間路基綠色通道施工6(三)重點區域景觀綠化施工7七、施工工藝9(一)植物種類選擇依據9(二)濕法噴播10(三)邊坡平臺綠化11(四)人工播撒草種12(五)喬木、灌木栽植工藝13八、施工質量保障措施15九、營業線及臨近營業線專項安全方案16(一)安全防護總體思路16(二)對營業線線行車的影響16十、既有線施工安全防護17(一)防護工作要求17(二)臨近營業線線施工安全17(三)營業線施工安全18(四)既有線施工要點施工程序19十一、施工安全保障措施20(一)營業線設施的保障措施20(二)施工人員的安全保障措
3、施21(三)具體安全防護措施21十二、事故應急預案22一、工程概況(一)工程簡介(二)工程范圍(三)沿線自然條件沿線氣候屬中溫帶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區,其特點是氣候干燥,旱季長、雨季短,降雨量較少且集中,晝夜溫差變化較大,春、秋季多風,夏季短促,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氣溫5.8,極端最高氣溫35.7,極端最低氣溫-28.1,最熱月平均氣溫17.7,最冷月平均-8.1;年平均降水量319.1mm,年最大降水量452.1mm,年平均蒸發量1747.4mm,年最大蒸發量2245.8mm;年平均風速2.4m/s,主導風向NW,最大風速23.8m/s,風向為N;最大季節凍結深度146cm。區域內地表水不發育,
4、各沖溝內平時均無水,僅在雨后形成暫短水流,地表水主要為灌渠滲流水。沿線地下水類型主要為第四系孔隙潛水,主要分布于第四系碎石類土中,補給來源主要為大氣降水及河流補給。地下水位埋深大于20m,具硫酸鹽及氯鹽侵蝕性。沿線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二、編制依據1、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2、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技術指南3、鐵路路基邊坡綠化防護技術暫行規定4、鐵道部關于推進鐵路建設標準化管理實施意見(鐵建設【2009】154號)。5、鐵路工程綠色通道建設指南(鐵總建設201394號)6、蘭州鐵路局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蘭鐵辦【2013】2號)文件7、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
5、 鐵運(2012)280號8、實地勘察,從現場調查、采集所獲取的資料。三、施工原則1、遵循:“因地制宜、經濟合理、景觀協調、易于管護”的原則。以“保護路基邊坡穩定、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美化綠色通道”為目的。2、因地制宜、經濟合理原則(1)邊坡綠化在邊坡穩定的前提下進行,綠化與防護相互結合,綠化技術可行,經濟合理;(2)綠化景觀工程能夠達到保護環境、美化環境、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3、景觀協調原則綠化景觀工程源于自然,與自然、人文、社會景觀相協調,與鐵路主體結構相協調,突出鐵路結構線條美、剛性美。4、易于管理原則綠化景觀施工考慮近期、遠期效果,處理好初期投入與后期養護的關系:植物群落建植以
6、“喬、灌、草”結合,鄉土植物與外來物種共生。四、項目基本情況五、施工組織及計劃1、組織機構我項目部積極配合業主,設計、監理等其它相關單位,選用公司內部具有豐富施工經難的作業隊承擔本工程施工。我項目部為保證工程質量,滿足業主要求及相關規范要求,項目經理部下設工程技術部、安質環保部、物資機械部、計劃合同部、財務部、綜合管理部,工程技術部下設調度室、測量室、中心試驗室。項目經理部為營業線及臨近營業線工程施工的主體組織領導機構,下設三個分部,共設四個架子隊負責具體組織實施施工(第一架子隊、第二架子隊、第三架子隊和第四架子隊)。架子隊接受項目部及項目分部的管理及監督。 2、施工任務劃分第一架子隊:負責一
7、分部范圍綠化施工。第二架子隊:負責二分部范圍綠化施工。第三架子隊及第四架子隊:負責四分部范圍綠化施工。3、勞動力安排勞動力計劃表序號工種單位數量序號工種單位數量1管理人員人189防護員人122技術人員人1510駐站聯員人63特種設備司機人1511安全員人64普工人6012線路工人105測量工人96電工人57機修工人6合計人162人4、信號備品配備數量表信號備品配備數量表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序號名稱單位數量1作業標個207喇叭個42停車信號牌個48響墩個103減速信號牌個49紅色信號旗面104減速地點標個410黃色信號旗面105火炬只1011通訊對講機臺66移動停車信號牌個212口哨個65、施工工期
8、計劃安排、本工程施工計劃工期:2016年5月20日至2016年9月20日,總工期120天.、施工封閉要點240分鐘,利用中川鐵路00:504:50天窗點施工。6、施工目標 質量目標:符合本工程確定的優質工程目標,植被存活率90%。安全文明施工目標:符合與業主簽定的安全生產協議的要求,杜絕施工人員因工死亡事故和安全等級事故,年負傷率在2%以內,杜絕重傷事故,爭創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環境保護目標:環境保護達標工地。六、方案概述本邊坡植物防護方案是基于邊坡穩定前提下進行的植物防護措施,即按照邊坡原有工程防護設計實施后,在邊坡穩定的基礎上采取的措施。本方案依據邊坡性質、類型、坡率等因素確定植物防護形式。
9、(一)區間路基邊坡施工1、路堤邊坡(1)邊坡高度H5m時邊坡設護肩,護肩以下邊坡采用栽植灌木+撒草籽防護,灌木7穴/m。 圖1 路堤(高度H5m)邊坡植物防護橫斷面示意圖(2)路堤邊坡高度H5m時邊坡設骨架,骨架內栽植灌木+撒草籽防護,灌木7穴/m。 圖2 路堤(高度H5m)邊坡植物防護橫斷面示意圖2、路塹邊坡(1)路塹邊坡高度H5m時邊坡設護腳,護腳以上邊坡打穴植容器苗防護,每平米5穴。 圖3 路塹(高度H5m)邊坡植物防護橫斷面示意圖(2)路塹邊坡高度H5m時邊坡設骨架,骨架內打穴植容器苗防護,每平米5穴。 圖4 路塹(高度H5m)邊坡植物防護橫斷面示意圖(二)區間路基綠色通道施工路基區間
10、綠色通道種植方式為路堤坡腳外側種植一排喬木,兩排灌木,遵循內灌外喬的原則。喬木株間距為23m,胸徑2cm,灌木株行距為1m,12年生苗;路塹塹頂外種植兩排灌木,灌木株行距為1m,12年生苗。喬木、灌木及穴植容器苗均應選擇耐寒、抗旱、耐瘠薄、適合當地生長的鄉土種。灌木推薦紫穗槐、四翅濱藜、醉魚木、枸杞、霸王、檸條、毛條、小榆樹、杞柳。喬木樹種選擇刺槐、楊樹、旱柳、國槐等。圖5 路堤地段綠色通道橫斷面布置示意圖圖6 路塹地段綠色通道橫斷面布置示意圖路基區間綠色通道栽植的樹木與線路、建筑物距離嚴格按照鐵路林業技術管理規則執行,并不得影響瞭望、行車安全。七、施工工藝(一)植物種類選擇依據1、植物種類以
11、選擇優良的、適應能力強的物種為出發點選擇物種的建群種類要求抗逆性尤強,能夠適應邊坡惡劣的生長條件,在適應的基礎上考慮其景觀性能。結合采用沿線路域野生環境中具有廣泛分布的植物種類,與環境協調一致,同時也有利于植被的長遠發展。2、速生與慢生相結合通過植物配比施工,實現種子植被的速生與慢生相結合,從而一方面盡可能快地地面覆蓋,另一方面實現植被的長遠發展。3、苗木選擇注意事項(1)苗木需用根系發達、莖桿茁壯、無病蟲害且已經木質化的健壯苗木。不宜采用樹干嚴重劈裂、樹形歪斜扭曲、根系損傷嚴重的苗木。(2)裸根苗木運到栽種地點最好當天栽植,苗木包裝運輸到栽植完畢一般不應超過三天,為保證苗木成活率,最好選用當
12、地繁殖的苗木。(3)起苗時忌損傷須根,造成苗木失水,導致成活率下降。(4)運裝苗木應根前梢后,排碼整齊,苗木運到現場后對于不能及時栽植的苗木必須進行假植。(二)濕法噴播1、濕法噴播技術介紹1)、技術簡介濕法噴播既普通噴播,是指將配置好的種子、肥料、覆蓋料、防侵蝕劑、保水劑、粘合劑、肥料、木纖維等材料充分混合后,通過液壓噴播機,用高壓噴槍均勻地噴射到土壤表面的一種綠化工藝。噴播后的混合物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層膜狀結構,能有效地防止種子被沖刷,并保證在較短地時間內植株迅速覆蓋坡面,以達穩固邊坡、綠化美化路容之目的。2)、基本要求(1)為加快種子發芽,需在噴播機內攪拌20分鐘;(2)應避免暴雨時噴播施工
13、;在種子損失嚴重情況下,實施補噴;(3)噴播施工后及時覆蓋無紡布,以免雨水沖刷,造成噴播材料流失;3)、施工工藝清理邊坡坡面(清除雜物)配制噴播材料噴播覆蓋無紡布前期養護。(1)清坡對邊坡進行清理平整,清除浮根,碎石等雜物。對路堤填土土質條件差、不利于草種生長的坡面回填改良土,用水潤濕讓坡面自然沉降至穩定,為加大噴射物的附著力,應在邊坡上橫向開槽。(2)種植土由于新換入的土壤大部為生土;不能直接用于苗木的種植,因此要對土壤改良,土壤的改良要有以下幾個步驟:土壤PH值的測試:對土壤的PH值進行測試,根據土壤的酸堿性,確定改良土壤用的肥料。土壤的砂性測試:土壤的砂性小則粘性大,土壤透氣性差,許多苗
14、木的成活率會大大降低;土壤的砂性大,則土壤不能存水、存肥,對苗木的生長不利。對土壤進行中耕松土:用機械對土壤進行松土。對于機械不便工作的地方如排水溝邊等,進行人工松土。松土的最小深度為30cm。施肥:根據土壤測試的結果進行施肥。整平:回填按圖紙要求及現場特點整平,做好起伏。外觀造形控制:回填前測量出回填范圍的邊線,保證種植土造形 美觀、舒適。局部地方用人工進行造形。(3)配置噴播材料噴播材料主要是由種子、木纖維覆蓋物(綠色)、肥料等經過攪拌混合而成,材料配比比例與客土噴播相同,種子重量為25g/m2,配比比例為1:2:2:2:1:1,木纖維覆蓋物(綠色)用量為100g/ m2。(4)噴播噴播機
15、到位后,裝載好噴播材料,調節輸送泵壓力大小,使混合物均勻噴射至坡面,對噴射不均勻的地方進行補噴。(5)前期養護噴播施工后加蓋無紡布,并進行噴水養護,根據坡面濕潤狀況定期用高壓噴頭使養護水呈霧狀均勻地濕潤坡面噴播材料,注意控制噴水量及噴頭與坡面的距離和移動速度,防止高壓射流水沖擊坡面形成徑流沖走噴播材料及種子,影響發芽。(三)邊坡平臺綠化1、截、排水溝作業面排水系統設置得是否恰當和合理直接關系到作業面植被得生長環境,對于長、大邊坡,坡頂、坡腳以及平臺均需設置排水溝。并根據作業面水流量的大小考慮是否設置坡面排水溝。2、回填種植土及栽植對邊坡平臺先進行種植土回填,回填厚度在8cm左右,回填種植土必須
16、經過處理,添加肥料及消毒劑,使回填土不含有各種細菌,符合種植要求,然后反開挖種植坑栽植迎春,灌木種類宜是當地易成活小灌木,等邊三角形種植布置,株行距為40cm。最后進行澆水養護,并視情況對其進行病蟲害防治。(四)人工播撒草種1、坡面整理。將坡面上不穩定的松石、危石及雜物等進行清除,邊坡坡面凸出高度不大于5cm,以增加對回填土的吸附厚度,超出部分則需進行平整處理。2、回填種植土?;靥罘N植土選用魚塘淤泥、地表土及種植土作為原料,混合肥料加工而成顆粒狀回填種植土,過篩粒徑8mm,含水率20%。人工運回填土至邊坡進行回填,回填后坡面應大致平整順直。3、草種的要求每種草籽灌木籽花種籽應飽滿種子純度90以
17、上,發芽率在90以上,應注明品種產地生產者采集年份品種質量播種質量及發芽率,不得有病蟲害,播種前必須做發芽試驗和催芽處理。4、播種方法:人工撒播根劇本地區的氣象狀況,草坪播種宜在春秋兩季進行播種,播種前將采用的機具和播種方法通知監理工程師,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后開始播種。在邊坡較小噴播機無法操作的地段采用人工撒播草種的方法播種,可將播種地分為若干地塊,稱出每塊所用的種子,播種時適當留下一點,以補足不均勻或過稀處。每塊播種時,為保證種子均勻分布,將種量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按南北方向,另一部分按東西方向撒播。播種時宜選擇無風天進行,每播完一個地塊,須及時覆土或輕耙,將種子混入土中,一般種植深度為0.5-
18、1才有利于迅速萌發。用釘齒耙時應朝一個方向耙地,保證種子淺淺地進入土中。避免因用釘耙前推后拉造成種子在播種地上分布不均,耙后輕輕鎮壓土壤即可。施工完后須在表面覆蓋無紡布,以保持坡面水分并減少降雨對種子的沖刷。5、定期進行養護。養護內容包括澆水施肥補種除雜草除蟲等,安排專人對邊坡綠化區適時適度灑水及營養液,促進種籽發芽。在養護期內,應保持坡面表土濕潤,對干旱季節,應適當增加澆水次數,雨季可適當減少澆水次數,使苗全苗齊。六周以后,根擾苗生長情況澆水和施肥。后期澆水應遵循“多量多次”的原則;待草生長高度20左右時,應揭開無紡布,以免阻止植物生長;施工完成一個月,應全面普查生長情況,對于生長明顯不均勻
19、的位置應預以補種,并除雜草和噴農藥除蟲,對重點位置應加強養護。(五)喬木、灌木栽植工藝1、栽植前的準備(1)整地進場后精心整理綠化用地,翻土并清除建筑垃圾雜草種等,翻松深度不小于30cm ,表層5厘米內的土壤顆粒直徑小于1.5厘米,種植土用細齒耙耕兩遍后再用磨或石滾拖磨或碾壓1-2遍,確保無雜質、土壤精細平整。(2)施肥在翻松表土的同時,為了增加土壤肥力,種植穴內散施餅肥,每株樹穴1千克。(3)防蟲在栽植前結合整地、施肥,同時施入適量農藥,殺滅地下害蟲。2、選苗(1)按設計要求和質量標準到苗木產地主逐一進行“號苗”,并做好選苗資料的記載包括時間、苗圃(場)、地塊、數量、規格等內容。苗數量要準確
20、,每百株可加12株以備用。3、挖苗(1)喬灌木的土球完整且必須滿足招標文件要求;挖苗如遇到土壤干燥時,應要求苗圃(場)在挖苗前二天灌一次水,增加土壤粘著力,(2)土球過濕時應提前挖溝排水,以利挖苗及減少根系損傷。4、苗木的運輸及儲存加強苗源的質量管理。喬木要求根系發達多側根,嚴禁調運“蘿卜根”苗木;干性通直,皮層無損傷;冠性豐滿,生長旺盛,無病蟲害;各類尺寸規范,嚴格按照招標文件要求。(1)起挖前適量疏枝,開挖時盡量保護根系,做到及時起苗,及時運輸。施用保水劑,防止植物嫩梢及葉、芽水份干化。(2)上車應擺放有序,減少機械操作。對各類苗木要分別標注品名、規格。(3)運到工地后一天內種不完的喬灌木
21、,應存放在陰涼潮濕處或暫進行假植。對長時間不能消耗的苗木應適時噴水保濕。(4)場地內上下車或短距運輸時,應輕拿輕放,嚴禁拖枝抓葉,保護土球和苗木枝葉完好。5、定點放線(1)按照施工圖設計的株行距及位置用皮尺確定單株位置,用白灰點出種植位置。(2)定點放線后應即刻復查標定的樹種、數量,并做好記錄,挖穴時如發現定點標記模糊不清時須重新放線標定。6、挖穴(1)嚴格按定點放線標定的位置、規格挖掘樹穴,樹穴尺寸規格按照招標文件要求。(2)挖掘樹穴時,以定點標記為中心,然后沿邊線垂直向下挖掘,穴底平,上下口一致,樹穴達到規定深度后,還需向下翻松20cm深,為根系生長創造條件。掘樹穴時應將表土放置一側備用,
22、而挖掘出來的建筑垃圾、廢土雜物放置另一側集中運出施工現場,并回填適量的種植土。掘樹穴時如遇到各種地下管線、構筑物時,應立即停止操作,報請有關部門妥善解決。7、栽植(1)按設計方案要求的樹種、規格、數量進行定位栽植。(2)植物栽植時要保持樹體端正,上下垂直,不得傾斜,并盡可能照顧到原生長地所處的陰陽面。(3)栽植喬木時要同時埋上支撐,支撐要牢固,干徑15cm及以上喬木均用四角樁支撐,并注意不要使支撐與樹干直接接觸以免磨傷樹皮。8、苗木的修剪整形(1)剪除病蟲枝、枯死枝、生長衰弱枝、過密輪生枝、下垂枝及運輸過程中損傷的折斷枝、劈裂枝。對枝條茂盛的喬木可適量疏枝,不損壞樹冠原有姿態,又能保證樹木地上
23、、地下部分的水分供應平衡為準。(2)對斷根、劈裂根、感染病蟲害根、過長根要剪去。(3)修剪的剪口要平滑,對較大的剪口要涂防腐劑,防止雨水,病蟲害侵害。9、種植后的綠地必須精心養護才能到達預期效果,堅持“三分栽,七分管”的原則,除了做到邊栽邊管外,還特別強調栽后的養護工作。1、設專人專班,進行日常性養護管理,在施工隊撤離時留下技術過硬、認真負責的管理人員4人并聘請有養護經驗的工人4名;2、堅持天天巡察、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做好記錄;3、防蟲治?。呵谟^察、勤記載,發現病蟲立即噴藥防治,防止復發;八、施工質量保障措施工程質量必須符合國家和蘭州鐵路局有關標準、規范及設計文件要求,檢驗批、分項、分
24、部工程施工質量檢驗合格率必須達到100%,單位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必須達到100%,主體工程質量零缺陷。(一)組織保證措施在現有質量責任制的基礎上,針對本工程的具體情況,制訂適合本工程的質量責任制,以明確各部門、各施工人員的質量職責,做到職責分明,獎罰有道。對過程實行嚴格控制是關健措施。對原材料質量、模板質量、施工順序、施工操作規程等作出明確的規定,并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實施。各分部工程施工嚴格按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之施工要點和施工注意事項執行。(二)制度保證措施我項目經理部將建立質量管理責任制、施工測量復核制度、施工圖現場核查制度、施工技術交底制度、開工報告申報制度、材料、設備、構配件進場檢查驗收及
25、儲存管理制度、工程質量檢查簽認制度、工程質量驗收制度、成品保護制度、培訓上崗制度、質量事故報告、調查和處理制度、施工工藝流程設計、試驗制度、質量信息管理制度、基礎技術資料管理制度、工程觀測制度等質量管理制度。工程質量控制實施“建設單位重點監督,監理全程監控,施工嚴格自控”的模式。與監理人員充分配合確保工程質量。檢查的主要內容是:質量計劃、質保體系、質控程序、質控制度、創優規劃、創優措施是否建立健全,規范可行;質量控制機構是否健全,責任是否明確;質量管理責任是否落實到人;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是否建立并落到實處;質量控制是否完成各項內外業指標;質量檢查驗收結果是否達標。九、營業線及臨近營業線專項安全
26、方案(一)安全防護總體思路深入現場,詳盡調查現場情況,包括構筑物、地形條件、安全限界等。施工準備時,尤其機具擺放、物料儲備等工序,應遵循“在行車限界以外、不影響既有線行車”的原則。鄰近既有線施工和既有線施工前,蘭州車站、工務段、電務段、供電段等相關配合部門簽訂安全監督協議,在配合單位的監督和施工單位自查自糾下施工,保證行車安全和既有線設備完好。(二)對營業線線行車的影響1、臨近營業線施工:鄰近既有線施工主要是苗木、機具及設備的運輸,對既有線行車無直接影響,但鄰近既有線施工需加強管理,增強既有線行車危害的認識,能發現并制止隱患,提高鄰近既有線施工水平,保證行車安全。根據作業內容,采取措施如下:、
27、實行“一機一控一防護”的原則,使用機械可能影響行車設備和行車安全的,一律采用人工。、所有綠化材料鄰近既有線儲備時,必須在安全限界外,邀請工務段監護人員指導工作。2、營業線施工: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運輸、施工兼顧的原則,嚴格貫徹國家及鐵路部門關于安全生產和鐵路運營的各項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等,精心組織施工,合理安排各階段施工任務,制定并落實鐵路營業線施工防護措施,確保鐵路交通安全和施工安全。十、既有線施工安全防護綠化施工的主要安全隱患有:既有線設備及行車安全、人身安全。為消除不安全因素,施工中必須注意以下內容:加強施工安全教育,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參加安全培訓,經過培訓合格人員
28、才能上崗作業。施工前,應與鐵路設備管理單位對既有線進行聯合調查,同時應與工務部門監護人一道,隨時掌握既有隧道穩定情況。嚴格執行蘭州鐵路局既有線施工“八不準”制度:施工計劃未經審批,不準施工;未按規定簽訂施工安全協議書,不準施工;沒有合格的施工負責人,不準施工;沒有經過培訓并考試合格的人員不準施工;沒有召開施工協調會、沒有準備好必須、充分的施工料具及其他準備工作的不準施工;不登記要點不準施工;配 合單位人員不到位不準施工;沒有制訂安全應急措施不準施工。(一)防護工作要求進站聯絡員和安全防護員經蘭州鐵路局培訓并考試合格的施工單位正式職工擔任。進站聯絡員應掌握當班的施工內容、影響范圍,防護和監護人員
29、分布情況等,并應提前40分鐘到車站行車室與車站值班員聯系,了解列車運行情況,及時準確地向施工現場負責人和安全防護員發出預報和確報。如施工要點時,應在行車設備施工登記簿上辦理施工申請和銷記手續。防護員上崗作業時應穿著規定的防護服裝,佩戴標志,按規定攜帶齊備防護用品和通訊工具。防護員應熟知當日施工地點、施工內容,并實施正確的施工防護。防護員使用的防護用品應妥善保管,經常檢查并應保證其性能良好。防護員應與駐站聯絡員保持聯系,及時向監護人傳遞信息。防護員如因有事暫時離開工作崗位,必須經施工負責人同意,頂崗人員到位后方可離開。(二)臨近營業線線施工安全對現場進行充分調查的基礎上,編制實施性施工方案,經過
30、評審后嚴格執行,與路局各設備管理單位取得聯系,簽訂安全協議和相應的施工配合協議,在路局相關設備管理單位的指導下組織施工。組織各職能部門對鄰近既有線施工地段進行排查,查找危及行車安全的危險源,并及時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進行復查,做到事件閉合。對進場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明確作業隊、職能部門責任和任務,并進行演練,施工作業時做到有條不紊。吊車司機、挖掘機司機等特殊工種,需取得特種作業資格,持證上崗。施工前施工負責人及將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各工序安全工作重點、人員分工、安全注意事項及質量要求,詳細向施工人員交底。現場按施工組織設計合理布局,避免各方面的互相干擾。作業地段、設施設置明顯標志,狀態良好
31、,施工及危險地段設置警示標志。作業人員不得酒后進入施工現場。作業用的料具應放置穩妥、小型工具應隨時放入工具袋,上下傳遞工具時,嚴禁拋擲。指揮施工機械作業人員,必須上到人可了望的安全地點,并應明確規定指揮聯絡信號。要有統一信號,有專人指揮,下部人員要避讓在安全處。在起重作業時,司機要認真操作,嚴禁與其它物體撞擊。對于作業半徑可能侵入既有線的地段,要采用限位措施,保證不侵入鐵路限界,同時要保證與既有線的接觸網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職工生活區和施工隊伍生活區必須遠離鐵路營業線,產生的生活垃圾要集中堆放,統一處理。在營業線附近施工人員,嚴禁攜帶塑料袋等輕質物品進入施工現場。每天派專人對施工區段線路附近的
32、雜物進行清理,并妥善處置。(三)營業線施工安全1、防護安全保障措施設置移動停車信號防護,在車站辦理封鎖施工手續,在封鎖施工期間,車站安排駐站聯絡員,施工工地安排防護員。防護員、聯絡員指定專人,必須由經過嚴格訓練和考試合格的職工擔任。視覺、聽覺有缺陷或語言不清楚者,均不得擔任防護工作。駐站聯絡員、工地防護員一經派定后不得任意調換。防護人員在執行防護工作時,必須堅守崗位,如因事暫時離開崗位時由合格人員代替。防護使用的攜帶電話、對講機和信號設備,必須妥善保管,經常檢查試用,保證在使用時性能良好。駐站聯絡員應加強與車站值班員的聯系,工地防護員至少每35分鐘通話一次,如通信聯系中斷,工地防護員應立即通知
33、施工負責人停止作業、機具下道、盡快恢復線路;在恢復作業未完或機具未全部下道前,不得撤除防護。2、行車安全保證措施認真貫徹執行鐵路局營業線施工及安全管理實施細則。嚴格履行施工申報審批手續,按批準的方案組織施工,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行車安全“十嚴禁”:嚴禁無安全協議進行施工;嚴禁無施工領導人、無安全技術交底、無防護進行施工;嚴禁在視線不良和通訊不良地段不增設防護進行施工;嚴禁未經培訓合格上線作業;嚴禁點前施工準備影響行車安全;嚴禁材料機具侵限;嚴禁施工完畢不清理施工現場;嚴禁不具備放行列車條件放行列車;嚴禁擅自設置鐵路臨時道口;嚴禁未交驗行車線路不派專人養護維修。防止施工聯電:對施工機具進行絕緣防護
34、;嚴禁有軌道電路區段鋼軌和沒有軌道電路部位的鋼軌相連;嚴禁抬運鋼軌、鋼筋過股道時,同時放在兩股鋼軌上;嚴禁用鋼尺在兩股鋼軌上直接丈量。防護人員必須是經過有關部門培訓并考試合格的職工擔任,持證上崗,上崗時必須佩戴標志,并攜帶相應的防護備品、通訊工具,同時按規定設置作業標;防護人員要堅守崗位,及時正確顯示信號,遇有危及行車安全的故障時,果斷顯示停車信號,攔停列車。嚴格執行施工計劃和調度命令,不得提前上道作業和不按規定設置防護。如在命令時間內未完成施工任務,達不到列車放行條件時,提前通知車站值班員,要求延長要點時間。要點施工嚴格按申報審批制度進行報批,保持和運營部門的聯系,確保行車和施工安全,建立健
35、全安全施工保證體系,同時接受運營部門監督體系的監督,確保行車安全的兩道防線。(四)既有線施工要點施工程序1、既有線要點施工編制依據為了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要注意各部門單位間相互的配合,在施工前按要點程序向中川工程指揮部報送鐵路要點施工方案。2、既有線要點施工申請根據鐵路局相關文件,需進行要點施工的工程內容根據批準的月度施工計劃安排施工時間,并于施工前3日向鐵路局主管及有關業務部門發出施工請求電報,內容包括:月度施工計劃批準的項號、施工等級、施工日期、要點時間、施工地點、施工單位、施工內容、對設備及行車影響范圍、放行列車條件及其它要求、施工負責人及聯系電話、現場作業盯控人員名單等,施工申請批準后
36、安排施工前準備工作。3、施工防護要點施工前,施工負責人對施工準備情況和施工防護人員到位情況、防護信號設置情況進行檢查,經確認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后,在封鎖施工開始前40分鐘,由施工負責人(或駐站聯絡員)在車站行車設備檢查登記簿內登記,通過車站值班員向列車調度員申請施工,列車調度員發布實際施工調度命令后方可施工。封鎖施工時,在車站行車室設駐站聯絡員,施工地點設現場防護員,駐站聯絡員和現場防護員應由經過考試合格的人員擔當并持證上崗,駐站聯絡員和施工點保持隨時通信狀態,掌握施工現場和列車運行情況,發現異常及時通知車站值班員和施工負責人。要點施工作業均在施工調度命令的起止時間內完成,作業完成并會同設備管理
37、單位檢查達到列車放行條件,由施工負責人(或駐站聯絡員)辦理開通登記,經車站值班員簽認后,報告列車調度員開通線路。十一、施工安全保障措施(一)營業線設施的保障措施1、營業線施工必須把確保行車安全放在首位,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設、設計、施工、監理、行車組織、設備管理等部門和單位必須嚴格執行有關規定2、施工前,我部將約請蘭州站、工務、電務、供電段等有關部門,共同到現場對施工范圍內可能影響通信、信號、電纜等既有設備正常使用的情況進行調查,共同商定保護措施案并與之簽定施工安全協議,明確各自的安全責任。3、施工時,對既有線設施進行防護,并經常監視既有設備,發現異狀立刻停工加固處理。一旦發生
38、損壞,馬上組織搶修。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道床污染。5、嚴禁在電力線路及設備上擅自接引電源。(二)施工人員的安全保障措施1、發揮安全管理體系的監督作用,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施工安全教育,真正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群控意識,同時,必須堅持“誰主管誰負責、抓生產必須抓安全”的安全生產責任制。2、指派的防護員必須是責任心強、具備安全生產知識、熟知防護辦法、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并持證的職工擔任。3、施工前、中、后,按審定的施工方案做好各項工作,嚴格執行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的規定和施工安全交底制度,施工總指揮隨時掌握施工的進度與施工的質量,做到周密計劃、精心組織、合理安排,確保施工安全。4、施工
39、前對全體人員進行既有線施工專項安全教育、培訓,安全把關人員隨時檢查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及隱患,限時進行整改,并將責任落實到人頭,使安全檢查納入規范化、制度化。5、臨近既有線施工作業人員,必須穿著規定的黃色防護服。6、一切防護設施、安全標志和警示牌不得擅自拆除、移動,需拆除、移動的必須經施工負責人同意后方可進行施工。7、作業人員及其攜帶物件,或在建筑物及設施上施工,與接觸網帶電部分的距離必須保持在2m以上。 (三)具體安全防護措施1、充分認識對既有線施工的全體參建人員進行崗前學習、培訓與交底,提高認識。嚴格落實“八不準一卡死”規定:沒有制定周密的施工方案和有效的安全措施不準施工沒有簽訂施工合同和
40、施工安全協議不準施工沒有召開技術交底會不準施工施工相關人員沒有進行培訓和持證上崗不準施工施工負責人不明確和包保盯控干部沒有到崗不準施工。施工配合人員沒有到崗不準施工施工防護人員不到位不準施工安全監察(督)和質量監理人員沒有到崗不準施工卡死施工開通前的確認及點后整修和檢查關。2、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以確保行車安全為重點,消滅行車險性以上、人身重傷以上、機械大事故等責任事故,保證鐵路運輸安全暢通和人民生命財產不受損害。3、做好職工準備階段中的安全工作。4、按照安全技術交底制度嚴格施工。5、臨近營業線施工作業(1)、防止各類機具、材料、運輸工具侵入限界。(2)、施工過程中必須保持線路兩側排水系統處于正常使用狀態。(3)、確因施工需要必須拆除或影響部分設備正常使用時,必須經設備管理單位和相關單位批準后施工,施工結束后要立即恢復。十二、事故應急預案(一)編制目的 為確保項目部的生產安全,創造良好的環境秩序,預防和應急潛在突發事件或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的避免一旦發生突發事件或事故后,所引發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結合項目部具體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二)應急組織機構 為能夠及時應對一旦發生的突發事件或事故,項目經理部特成立突發事件應急隊伍,名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