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緣石施工組織設計一、工程概況藍商高速公路藍田至商州高速公路是西部大通道西安至合肥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交通部“十五”的重點工程之一,是連接我國西北與華東地區最便捷的通道,同時也是陜西省“米”字形公路主骨架中的重要組成路段。藍田至商州高速公路起于藍田縣三里鎮席家河村,止于商州市西澗河村,全長92.756公里,按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進行建設。藍商高速公路路面工程LM3合同段起于K71+040,終于K94+200,全長23.16公里。采用高速公路標準建設,雙向四車道,設計行車速度平微區100公里/小時、山嶺區80公里/小時,為全封閉,全立交高速公路。本合同段主要工程為路面工程,主線及互通式立交匝
2、道路面結構為5cm中粒式改性瀝青砼(AC-16)上面層6cm中粒式改性瀝青砼(AC-20)中面層+9cm特粗式瀝青碎石(ATB-30)下面層32cm水泥穩定碎石基層+20cm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土質路基潮濕路段底基層下鋪設20cm天然砂礫墊層。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頂部設置SBS熱改性瀝青加1.5cm熱碎石封層作為技術處理措施,以保護基層及防止雨水下滲和可能出現的收縮裂縫向上反射。一般路面中分帶臥式路緣石尺寸為30cm*40cm*49cm。本合同段構造物較多,對于兩構造物之間長度小于200米的路基路段,采用復合式路面:5cm中粒式改性瀝青砼(AC-16)上面層6cm中粒式改性瀝青砼(AC-20)中面
3、層+24cm水泥混凝土板基層+20cm水泥穩定碎石基層+20cm級配碎石底基層。瀝青砼面層與水泥混凝土板基層間設2cm膠砂應力吸收層。復合路面中分帶臥式路緣石尺寸為45cm*40cm*49cm。二、施工組織及安排一)、施工組織項目經理部的職責就是精心組織、精心施工,全面履行合同,按工期要求高質量地完成本合同的路面施工任務。項目經理部設經理1人,副經理6人,書記1人,總工程師1人;設立辦公室、質檢部、工程部、機械部、物資部、財務部、合同部七大職能部門,質檢部下設測量隊和試驗室。在項目經理的統一領導下,精心組織施工,全面履行合同,按工期要求,高質量地完成藍商高速公路LM3標的施工任務(見附表一)。
4、施工組織分工如下:項目領導班子及分工項目經理: 張井鋒 全面負責工程的組織管理工作和決策、協調工作常務副經理: 曹俊鋒 負責前后場指揮、調度、工程的組織安排和具體管理工作,全面負責項目日常管理工作總工程師: 吳 敏 負責項目技術、質量管理工作質檢副經理兼副總工: 李玉標負責質量監察工作,協助總工進行技術工作生產副經理: 郝生煒 負責項目生產和施工組織經營副經理: 燕 鵬 負責項目計劃編制、計量支付、合同管理工作物資副經理: 段紅軍 負責物資管理工作機械副經理: 周 利 負責項目機械管理工作協調、安全副經理: 馮耀宗 負責安全、協調工作項目書記: 曹小榮 負責黨務、行政、后勤工作。項目職能部門及
5、其負責人二)、準備工作 經項目經理部全體人員的緊張籌備及積極組建,生產指揮系統和質量保證體系已建立健全,施工機械設備均已就位并保持良好性能,原材料儲備充足。 1、路緣石施工機械設備 根據施工要求,我部為路緣石的預制及安裝配備了足夠的機械配套設備,并進行了調試、保養,保證性能完好,運轉正常,滿足施工要求,具體見進場機械檢驗單。2、原材料 1)、水泥:采用陜西堯柏特種水泥有限公司生產的P.O 32.5水泥,其各項技術指標檢測合格。2)、碎石采用商州區楊斜砂石場生產的碎石,1#碎石粒徑16-31.5mm、2#碎石粒徑9.5-19mm、3#粒徑4.75-9.5mm,其各項技術指標檢測合格。 3)、砂:
6、采用楊樹林砂場中粗砂;細度模數為2.95,符合設計要求。經工地試驗室、藍商高速中心試驗室和高駐辦檢測各項指標均符合規范要求。其檢測結果見原材料審批表。3、混凝土預制塊路緣石配合比設計由我項目部工地試驗室進行C30混凝土預制塊路緣石配合比設計,上報高駐辦和總監辦,并通過試驗段驗證。根據試驗成果,生產配合比為:材料比例:水泥:中砂:碎石:水=453:596:1155:195 4、水、電及臨時交通便道的準備 預制場用水取潔凈的河水,備用一臺10KW發電機。確保混凝土拌制中水、電的供應。臨時便道已維修、養護,并在干擾較大的交叉地段設立交通標志,確保交通運輸安全、暢通。5、技術交底組織所有參與施工人員進
7、行技術交底,是施工順利進行和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環節。為保證施工質量,對上崗工人進行崗位培訓,組織技術干部和技術工人學習招標文件,仔細地對每一位施工參與者進行施工注意事項交底,并對參與施工人員定崗、定職責,做到“五明確”,即明確崗位、明確職責、明確施工程序、明確操作規程、明確質量標準。三、施工進度及計劃 路緣石的預制采用集中預制,預制場設在麻池河鄉郭灣村的1#水穩廠拌內。根據基層施工進度情況,我項目部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以確保按計劃完成。現我部準備鋼模板500套,計劃于2007年9月開始預制,2008年2月中旬前預制完畢;安裝根據水穩基層施工情況計劃每天安裝300m,在2008年4月底結束,并
8、可根據實際工期進行調整。 日期分項2007年2008年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4月預制路緣石4000m 9500m 9500m9500m7200m安裝路緣石2000m6000m6000m8000m8000m5000m4700m四、施工工藝1、路緣石的預制路緣石的預制采用集中預制。路緣石預制的幾何尺寸應滿足設計圖紙的要求,采用澆注成型施工工藝。施工流程圖如下:路緣石預制施工流程圖預備試塊原材料檢測,下達施工配合比 安放模板預制場地準備 混凝土拌制混凝土入模、振搗振搗、預制塊成型預制塊拆模、養生、預制塊尺寸及外型檢測(1)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的拌和采用攪拌機拌和,為保證混凝土的和易性,拌和時間
9、不少于2min。為確保混凝土的強度,在整個拌制過程嚴格按混凝土配合比執行,砂石材料必須過秤,嚴格控制加水量和其他材料用量。按照規定的頻率在現場隨機取樣制成試件,以便檢查混凝土澆注的強度是否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2)成型混凝土澆注前,進行模板檢查,模板內側涂刷脫模劑。未經監理工程師檢查批準,不得澆注混凝土。將拌好的混凝土均勻裝入模內,立即充分振搗。振搗時做到不漏振、不過振,振搗器插入或拔出混凝土時速度要慢,以免產生空洞。以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冒氣泡、泛漿為振實標準。(3)拆模養生根據氣溫和混凝土強度增長情況確定拆模時間,一般不少于18-24h,拆模時應小心仔細,不得損壞邊、角,要保持路緣石完好,表
10、面光潔。養護期一般采用土工布覆蓋,灑水養生,灑水次數以始終保持預制塊濕潤為標準。在低溫條件下采用土工布覆蓋鍋爐蒸汽循環養生。養生時間應最少保持7天。根據路緣石施工時間的不同,分開堆放養護。 對已預制好的路緣石成品先進行外觀檢查,要做到外形輪廓清晰,線條直順,混凝土表面平整,無蜂窩,顏色一致。再按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中混凝土小型構件要求檢測的項目進行檢測,檢查合格的待后使用,否則予以報廢。混凝土小型構件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按附錄D檢查2斷面尺寸(mm)805尺量:2處按構件總數的30%80103長度
11、(mm)5,-10尺量2 、路緣石的安裝為了保證路緣石安裝穩固,在鋪設前,先做底砂漿,厚度為2cm。路緣石的安裝要嚴格放樣、拉線安裝。先放出準確位置,每十米打釘掛線,標出路緣石的頂面標高。在匝道部分或平曲線上每五米打釘掛線。采用座漿法砌筑,安砌要穩固,底部、接縫處砂漿飽滿,砂漿與路緣石顏色保持一致。縫寬約為1cm,抹縫要光滑。頂面平整,縫寬均勻,勾縫密實。施工時,塊與塊之間的平順性要調整到位嚴格控制“三線兩面”的順直度(三線:頂面線、外側線和內側線;兩面:外側面和內側面),做到線條直順,曲線圓滑美觀。加強施工中的目測檢查,及時調整。對于已污染,破損、變形、色澤差的路緣石要及時更換。3、路緣石鋪
12、設的檢測路緣石鋪設實測項目 項次檢測項目規定或允許偏差檢測方法和頻率1直順度(mm)1020m拉線:每200m測4處2預制鋪設相鄰兩塊高差(mm)3水平尺:每200m測4處相鄰兩塊縫寬(mm)3尺量:每200m測4處現澆寬度(mm)5尺量:每200m測4處3頂面高程(mm)10水準儀;每200m測4處4、安全保障措施經理部成立安全保障組織機構,由安委會進行全面的預防、監督和檢查。對安全生產管理進行全面落實,并配備專職對各部門、各作業隊的安全工作進行全面的指導和監督。同時各部門、各作業隊都設有專門的安全負責人,進行分級安全管理,層層落實,上下一心,抓好施工安全工作。(安全保障體系框圖見附表三)1
13、)、樹立“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意識,對全員進行安全教育,并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安全操作。2)進行全員教育,對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崗位職責進行全面認真的學習,施工期間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安全生產大檢查,針對安全隱患制定預防措施,并認真整改,落實安全責任。 3)、在交通干擾較大的地段設立醒目的交通標志,如有必要,設專人指揮管理,嚴防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4)、各種機械設備、線路設專人管理、定期檢查維修,并做好記錄。5、質量保證措施堅持項目經理是工程質量第一責任人的方針,強化由總工程師領導,質檢部牽頭的試驗、測量、質檢三位一體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詳見附表四)。以我公司的質量方針“營造品質、保護自
14、然、以人為本、追求卓越”為宗旨。嚴格質量責任制,完善技術管理制度,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優良標準,做出令監理滿意、讓業主放心的優良工程,并保證使本標段達到省、部級優質工程要求,為全線優質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1、成立了組織機構嚴密,分工細致明確的質量保證體系。2、明確項目經理是工程質量第一責任人,建立以總工程師指導下的試驗、測量、質檢三位一體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3、積極宣傳貫徹IS09002系列標準,逐步健全完善質量保證體系,提高全員的質量意識。4、確定創優目標,制定工程創優計劃,落實有關措施。5、實行全過程質量監控,實行質量一票否決制。6、嚴格按照技術圖紙規范要求施工,一絲不茍,并服從監理工程師的指
15、導與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7、嚴格執行技術規范,技術標準和招標技術規范,遵規操作,制定較合理,先進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8、開工前組織所有技術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進行學習,熟悉施工圖紙及相關規范、技術標準,認真做好逐級技術交底工作,使每一個相關人員對各道工序的施工程序及施工工藝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對每道工序的技術標準及要求都要心中有數。9、認真調查料源,把好材料關,經取樣試驗合格后方可采購。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必須經過驗收。10、做好原始材料的收集整理,每道工序完工后要及時填寫相關資料表格,及時簽認,做到工程完工,資料完整無缺。五、冬季施工注意事項 1、冬季施工安排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 穩定低
16、于5時,即進入冬季施工。為保證施工質量, 冬季施工期間,采取切實有效的防護措施,做好冬季施工準備。2、冬季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混凝土的材料混凝土所用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出廠時間不超過2個月。 骨料中沒有雪塊、冰塊,并且清潔、級配良好,質地堅硬。混凝土用水采用飲用水。2)混凝土攪拌 在保證混凝土必要的和易性的同時,盡量采用較小的水灰比。混凝土拌和時添加防凍劑,防凍劑的摻量按規范要求嚴格控制。其技術指標必須符合相應的質量標準,并有產品合格證。投料前,先用熱水沖洗攪拌機,攪拌時間比常溫時延長50%。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機溫度不得低于10,混凝土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當材料原有溫度不能滿足需要時,首先考
17、慮對拌和用水加熱,仍不能滿足需要時,再考慮對集料加熱。3)混凝土運輸混凝土運輸采用農用車運輸,運輸過程中用土工布覆蓋。4)混凝土養生本段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工程主要采用在混凝土澆筑后覆蓋一層塑料薄膜,上面加蓋兩層土工布(或草簾),然后采用蒸汽法養生。 附表一: 項目經理部組織機構設置圖項目經理張井鋒項目經理雷 波總工程師:吳敏書記:曹小榮副經理:曹俊鋒、郝生煒、燕鵬、段紅軍、周利、李玉標、馮耀宗質檢部上亞鋒工程部文應辦公室王勇州勇州機械部金超物資部李海合同部羅海燕財務部呂智輝底基層班基層班封層班面層班砼班附屬組測量隊試驗室質檢組基層班封層班面層班砼班附屬組伙房小車班微機房磅房油庫庫房料場水泥穩定碎
18、石拌和場修理班機械班大車班瀝青拌合樓內業組 附表二施工安全保障組織機構圖項目經理安全協調副經理生產副經理總 工書 記專職安全員:金超 合同部安全負責人 質檢部安全負責人 物資部安全負責人 工程部安全負責人 辦公室安全負責人 機械部安全負責人 財務部安全負責人 路面作業隊安全員 附屬作業隊安全員 石料場安全員 拌合場作業安全員 底基層、基層作業隊安全員土地占用及臨建工程情況一、本合同將項目經理部設置在藍商高速公路K89+200左側(麻池河鄉郭灣村)距路基200米,占地8.7畝;經理部房屋采用彩鋼瓦剛架結構,原建房52間,現增加建房8間,每間房為3.6m6m,經理部駐地設有關職能部門辦公室及監理辦
19、公室共13間,會議室1間,庫房和機械修理班設在經理部內,便于管理。還設有食堂、餐廳、籃球場、停車場、洗手間、浴室、宿舍,方便員工食宿娛樂等生活,其中管理人員居住在共16間,其他操作人員、現場工人在附近村莊租房居住。現我部經理部駐地已經基本完成,各辦公室圖表上墻,各科室人員已搬進經理部駐地并正常辦公。二、路緣石預制場1、路緣石預制場設在藍商高速公路K88+900左側(麻池河鄉郭灣村)的1#水穩廠拌內,占地約2畝。場地已硬化,工料區、預制區、養護區、成品堆放區劃分明確。場地臨建已經全部完成,已投入生產。2、配合比由工地試驗室完成,現場試驗也由工地試驗室完成,以加強對施工現場質量的管理和控制。該處左
20、側約20米就是307省道,便于材料、設備的進場。三、工地試驗室:工地試驗室設在經理部內,便于質量控制。四、水電設施:在經理部駐地架設一臺125KVA變壓器作為經理部日常辦公及生活用電、試驗室工作用電,配備一臺250KVA變壓器用于1#水穩拌和場用電,自備安裝一臺120KW發電機用于瀝青拌和樓用電及1#水穩拌和場停電時的用電。生活區用水打井采用地下水。廠拌用水從旁邊無污染河道抽水。 環境保護措施本工程地處我國風景優美的陜西省秦嶺山嶺區,保護本地環境,防止污染是整個工程施工過程中應認真對待的問題,為此我們在考慮施工方案的同時為環境保護將提出如下措施并制定了環保體系(詳見附表):1、環保工作按國家或
21、當地有關部門的要求執行。2、施工過程中認真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并在現場施工管理辦法中體現和嚴格落實。3、拌和廠選址在實地考察基礎上,盡可能選在遠離農民集中居住區,并在廠內設立自我系統的垃圾堆放和排污設施定點投放點,不得倒入河道中或農田里,以避免水源污染或農作物污染。4、易造成粉塵污染的細料采用覆蓋,密封貯存等有效措施,減少粉塵污染。5、材料或成品料運輸沿途專設水車灑水,減少揚塵。運送水泥、礦粉的車輛采取遮蓋和罐裝以避免揚塵。6、受自然環境限制,施工地點或拌和廠必然有臨近農民區時,盡可能減少夜間施工,減少噪音干擾。7、無機結合料拌和廠地內,經常性噴水抑塵。8、外借土方,選取對地形、地貌、植被、農田等影響最小的取土場和施工方法,及時做好路面部分的防護工程,以減少水土流失。9、除設計圖紙或監理工程師同意外,臨時設施建設不干擾或改變原有河道、灌渠等排水系統,必須利用的應相應設置小型涵管、便橋等設施保證水流暢通。10、非經有關管理部門書面批準,不在風景區,滑坡危險區開山炸石;禁止職工在工作中間和工作之余砍、折植被,破壞生態環境。11、加大力度嚴格執行管理處、總監辦和地方政府對文明施工的有關規定,不在施工沿線隨意廢棄瀝青、水泥混和料、燃油等對環境外貌及土壤會產生污染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