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塹施工安全技術單位:_部門: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頁 共 10 頁路塹施工安全技術一、路塹施工安全要求1.路塹施工,無論采取何種開挖方法,均應保證在開挖過程中及竣工后的排水暢通。施工時應及時做好塹頂截、排水及地下水的排水工作,排除一切可能影響邊坡穩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并隨時檢查和做到:(1)開挖區保持排水系統暢通,并與原排水系統相適應。(2)排出的水不得危及路基及附近建筑物地基、道路和農田等。(3)對邊坡開挖過程中出現的地下水,在采取臨時排水措施后方能繼續開挖。(4)巖溶地區,塹頂或基地的巖溶水、上升泉水應進行治理,不得任意堵塞出水口或任意抽水,以免導致突發性坍陷。(5)塹頂為土質或含
2、有軟弱夾層的巖石時,天溝應及時鋪砌或采取其它防滲措施,以確保邊坡穩定。(6)天溝、側溝及其他引、截排水設施嚴禁挖筑在未加處理的虛碴、棄土上,溝坡、溝底要平順,溝內無浮土、雜物。2.路塹開挖時,應經常注意坡面的穩定情況。每次開工、收工前均應對坡面、坡頂附近進行認真檢查,對有裂縫和坍方的跡象或有危石、危土時,應立即處理。開挖坡面應盡可能地接近設計坡度,坡面上的松動塊石應及時清除干凈。凡不能處理且對施工安全有威脅時,應暫停施工,并報告上級處理。3.路塹開挖應自上而下進行,防止因開挖不當造成坍塌,嚴禁掏底開挖。4.在開挖過程中,若出現巖層的走向、傾角不利于邊坡穩定及施工安全的地段應及時采取措施:(1)
3、順層開挖,不挖斷巖層。(2)采取減弱施工振動的措施。(3)在設有擋土墻的上述地段,應采取短開挖或馬口開挖并設臨時支護等措施。5.人力挖掘時,兩人操作的間距不得小于23M。嚴禁在危石下方工作、休息和存放機具。數人同撬一石,必須統一指揮,動作一致。6.開挖工作應與裝、運作業面相互錯開,嚴禁上下重疊作業。7.在高于3M的坡面上作業,必須系安全繩;在路塹內作業,必須戴安全帽;在高陡斜坡、冰凍及泥濘的地方作業,應注意防滑,禁止穿高跟鞋、涼鞋及拖鞋;嚴禁在同一安全樁上系幾根安全繩和在一根安全繩系幾個人。安全樁必須牢固可靠。8.嚴禁有間發性癲癇、高血壓、心臟病及惡性貧血者擔任撬石和高邊坡作業。9.改建既有線
4、及增建第二線時,在原有路基穩定性可能受影響的地段,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及防止變形或加固建筑物的措施。10.在運營線上開挖路塹應周密安排施工,不應使軌道和設備受到損傷,并必須在封鎖時間內完成作業,確保線路按時安全開通。二、爆破作業的安全規則路塹爆破施工的基本方法有:裸露爆破法、炮孔法、深孔法、藥壺法、小洞室法、大爆破等。施工時,可根據工程特點、施工條件、地理環境,因地制宜地加以選擇,做到合理確定爆破參數,正確布置炮孔和藥包,既提高爆破效果和經濟效益,又確保安全施工。1.爆破作業的基本要求(1)從事爆破作業的人員爆破工作負責人、參加爆破作業人員、爆破工程技術人員、爆破器材庫主任、爆破班(組)長等,必
5、須經過有關部門專門的爆破安全技術培訓,熟悉爆破器材性能、操作方法和安全規則,并經考試合格,做到持證上崗。(2)爆破作業必須做到安全生產,操作中要加強安全技術交底和檢查,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爆破安全規程和鐵道部鐵路路基施工技術安全規則中爆破作業的有關規定。(3)進行爆破器材加工和爆破作業的人員,嚴禁穿摩擦產生靜電的化纖衣服。(4)人工打炮眼時,打眼人必須思想集中,不得東張西望,聊天說笑,舉錘人立腳處必須穩固,如有冰雪應先清除,嚴禁穿高跟鞋,并應站在掌釬人的側面,嚴禁打對面錘。掌釬人必須按規定使用防護用品。(5)修整高壓管路、抽換炮釬、移動或整修鑿巖機及清潔水箱加水等工作,均應將有關的風水閥關閉后進行
6、。嚴禁利用膠管內的高壓風直接吹散塵埃和石屑。(6)爆破用品使用前應根據有關規定要求進行質量檢驗。每炮使用的引線長度應根據燃燒速度決定;燃燒速度應分批分卷進行試驗。引線與雷管的聯接,應根據當時所需數量在加工房或指定地點進行;聯接時必須使用雷管鉗,嚴禁用牙咬。(7)起爆藥包必須在裝藥時制作,嚴禁事先做好放在一邊。制做時,嚴禁直接用雷管插入起爆藥包,必須用與雷管直徑相同的木條或竹釬先在藥包一端插一個深為1.5倍雷管長度的小孔,然后放入接好引線的雷管,封閉孔口。(8)爆破材料的領取,應由裝炮負責人按一次需用量填寫領藥憑證,經有關負責人審查批準后到庫房提取。炸藥和雷管嚴禁由一人同時搬運,電雷管嚴禁與帶電
7、物品(如干電池手電筒等)一起攜帶運送,搬炸藥與拿雷管的人員同行時,兩人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50M。爆破材料應直接送達工地,存放在指定地點隨用隨取。領到爆破器材后,應直接送到爆破工點,嚴禁亂丟亂放。放炮后的剩余材料應經專人檢查核對后及時交還入庫,嚴禁隨地存放或帶入宿舍。(9)點炮人員必須有計劃地依次點炮并選好安全躲炮地點,每人每次點炮超過5炮時,應以信號雷管控制點炮時間,當點炮人聽到信號雷管爆炸后,必須立即停止點炮進入安全區。并將點炮情況向炮工組長詳細匯報。信號雷管的引線長度應比最短的點炮引線短0.8M,但其總長不得小于1M。(10)爆破所用雷管必須經過檢查試爆,電雷管還須檢查電阻,生銅銹的雷管嚴
8、禁使用。(11)用電雷管起爆時,當電線敷設完畢后,應以經過定期檢查合格的專用爆破電橋檢查電路的總電阻,使其符合要求,炮響后必須立刻取下爆破機的手柄,然后摘除電線,待煙塵消散后方可進入爆破區檢查。爆破機的手柄應始終由爆破班(組)長一人攜帶、使用、保管。(12)爆破區近處有閃電和雷聲的時候或在雨云彌漫,有可能突然發生雷電的時候,嚴禁使用電雷管起爆;有瓦斯地區,嚴禁使用普通雷管起爆。(13)爆破線路必須與帶電的照明線或動力線分開。(14)爆破工點300M范圍內禁止進行其它爆破工作。2.爆破作業現場的安全組織和管理(1)爆破作業現場必須統一指揮,明確分工,有組織的進行,做到統一部署,行動一致,并與鄰隊
9、密切聯系,做好協調。(2)禁止吸煙,禁止將火柴、打火機、武器與其它易燃品帶入工地。(3)工地的道路要修整好,以便于工作人員行走和運輸爆破材料。(4)起爆前,警戒區四周必須派設一定數量的警戒人員,警戒區內的人畜必須撤離,施工機具應妥善安置。警戒人員必須手持紅旗和喊話筒(或口笛),以便顯示標志和傳達信號。警戒人員清場后必須及時向現場值班干部報告,在確認爆破區安全的情況下,由值班干部下達起爆命令后方能起爆。(5)在有車、船通過的施工地段,必須與有關運輸部門取得密切聯系,規定放炮時間。(6)進行大爆破或特殊爆破作業時,現場應專門組織爆破技術組和安全警戒組。爆破技術組:由主管爆破的技術人員和參加爆破作業
10、的有關人員組成,其主要任務是:進行爆破設計并組織施工;負責對爆破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考核,制定爆破實施計劃;組織爆破時的裝藥、網絡聯接和防護工作;負責爆破后爆區的檢查及有關爆破事故的技術處理。安全警戒組:由主管安全保衛的人員組成,其主要任務是:爆破前負責與周圍居民、單位的聯系并確定爆破警戒范圍;負責爆破材料的運輸、發放、保管及銷毀;檢查爆破工地的安全情況;負責爆破前裝藥區的警戒,炸藥加工房的警戒,并設立警戒標志。爆破時負責爆破區周圍的人、畜、車輛撤離、警戒等任務,爆破后負責對周圍的安全檢查。爆破技術組和安全警戒組要挑選有技術水平和責任心強的同志組成,并熟悉爆破作業,有一定的職權。(7)警戒范
11、圍,一般小炮應距放炮地點200M以外;用藥量較多的爆破,警戒距離應經過計算決定。3.裝藥作業的安全要求(1)裝藥作業必須是有爆破操作合格證的爆破工擔任。裝炮區內,嚴禁吸煙點火,非裝炮人員在裝炮開始前,必須撤離裝炮地點。裝炮完畢必須檢查并記錄裝炮個數、地點,以便起爆后核對有無瞎炮,并進行處理。(2)裝填炸藥應根據設計要求的炸藥品種、數量、位置進行。裝藥要分次裝入,用竹、木棍輕輕壓實,嚴禁用鐵棒等金屬器具或用力壓入炮孔內。炮孔內不得掉入石屑。當炮孔深度較大時,藥包要用繩子吊下,或用竹、木制炮棍送入,不得直接往孔內丟藥包。導爆索只許用鋒利刀一次切割好。(3)裝藥前應事先與當地氣象部門聯系,避免在雷雨
12、天裝藥。萬一遇上暴風雨或閃電打雷時,應停止裝藥、安裝電雷管和聯接電線等操作。(4)爆破孔的堵塞,應保證其質量和長度,并保護好起爆網絡。堵塞材料宜用與炮孔壁摩擦力大,能結成一個整體,充填時易于密實,不漏氣的材料。堵塞直孔最好用1:21:3(粘土:粗砂)的泥砂混合物,含水量在20%左右,分層輕輕壓緊,不能用力擠壓。水平炮孔和斜孔宜用2:1的土砂混合物,作成直徑比炮孔小,58CM,長100150CM的圓柱形炮泥棒(或泥蛋)進行填塞密實,泥團不可使用已干燥變硬的或過濕的,直井、平洞可在藥包處鋪水泥袋紙,用干砂或土砂填塞到距藥室至少3M處,余下用砂袋或細石碴回填直至井口(或洞口)。洞室導坑的橫洞應用水泥
13、袋裝砂土或用黃土加砂混合料回填堵滿,縱向導洞以干砌片石或細石碴封填。填塞長度均應大于最小抵抗線長度的10%15%。堵塞時應注意切勿搗壞導火索和雷管的腳線。4.瞎炮的處理方法和安全要求(1)如炮孔外的電線、導火索或導爆索或淺腳經檢查性能尚好,可以重新接線起爆。(2)當孔深在50CM以內時,可用表面爆破法炸毀;當炮孔較深且用藥量不太多時,可以先把上部填塞物用木制或竹制工具小心掏出,再用壓力不大的水浸泡并沖洗出,并將拒爆藥包的雷管銷毀,或將上部炸藥掏出部分后,再重新裝入起爆藥包起爆。(3)可在原炮眼四周60CM處打與之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裝藥起爆銷毀原瞎炮,但鉆孔時,要避免鉆頭觸及原孔雷管與炸藥;且需
14、注意巖層節理情況,在打眼地點不得有連通瞎炮之裂紋。(4)對洞室瞎炮,可用重新起爆或小孔爆破的方法處理。如未爆炸藥包與塌下的巖石混合時,可將未爆炸的炸藥浸濕,再進行清除。(5)處理瞎炮時,禁止拉住電雷管的腳線,把雷管從藥包內拉出;禁止把藥包或帶雷管的藥包從炮眼內掏出;禁止把殘眼底部加深擴大,再裝藥爆破。(6)處理瞎炮時,必須設立警戒區,禁止無關人員在附近做其他工作。三、棄土堆的規定1.路塹棄土應按計劃、整齊地堆在路的一側或兩側,以及距鐵路較遠的荒山、空地等。2.棄土堆位置與高度的確定應保證路塹邊坡和自身的穩定,并考慮地形以及對附近建筑物、農田、水利、河道、交通的影響。3.棄土堆若置于山坡上側時,應連續堆集,并應保證棄土堆本身及路塹邊坡的穩定;若置于山坡下側,則應間斷堆集,每隔適當距離留有缺口,以保證棄土堆內側地面水能順利排出;當沿河棄土時,不得棄入河道,阻塞河流,擠壓橋孔或涵管口,以免改變水流方向和加劇對河岸的沖刷,或造成泥石流危害下游。4.在地面橫坡陡于1:5的路堤邊坡上和浸水的路堤邊坡上,不得堆置棄土;必須堆置時,應采取加強路堤邊坡穩定的措施。5.當路塹土質松軟或在巖層傾向線路且傾角對邊坡不利的地段,不得在塹頂設置棄土堆。6.嚴禁在巖溶漏斗處和暗河口棄土,嚴禁貼近橋墩臺棄土造成偏壓。第 10 頁 共 1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