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力工程安裝有限公司第一版初版實施REV版次AUTH編寫CHKD BY審核MODI變更STATUS狀態批 準 令批準人:文件號DOCUMENT NOQYDC/MR密 級主題詞KEYWORDS緊急程度作 業 文 件220kV庫灣至浩源送電線路工程及巡檢中心工程導地線液壓施工方案版權所有COPYRIGHT QYDC/2011 共18頁目 錄1.工程概況及適用范圍11.1工程簡述錯誤!未定義書簽。2.編寫依據33.作業流程44.作業準備54.1 人員配備(一套液壓機)54.2 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55.作業方法55.1 施工準備55.2 割線55.3清洗65.4穿管65.4液壓操作95.5施工完畢,
2、經檢驗合格,打上操作者鋼印代碼,填寫施工記錄。106.安健環控制措施106.1液壓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06.2危險點辨識117.質量控制措施及檢驗標準11 1. 工程概況及適用范圍1.1、 施工規模與范圍本工程為新建220kV賢令山至保城送電線路線(A標段),全線單回路架設,本標段全長133.917km。本標段使用自立式角鋼鐵塔、鋼管組合塔100基,其中直線塔63基,耐張塔37基。導線使用LGJ-800/55型。地線一根采用36芯OPWG光纜,架設在線路前進方向的右側;另一根采用普通地線,架設在線路前進方向的左側,其中賢令山構架SC15段采用LBGJ-120-20AC型鋁包鋼絞線、SC15SC6
3、4段采用XLXGJ-100(1470)型鋼絞線、SC64SC100段采用XLXGJ-100(1370)型鋼絞線。沿線地形分布較為非常復雜:其中高山大嶺約10.207km,占全線的30.1、山地約16.2km,占全線的47.8、丘陵約6.31km,占全線的18.6、平地約1.2km,占全線的3.5、其中有大部分塔位在較陡的巖石山頂或巖石山梁,交通十分困難。本工程導地線主要技術參數及機械特性見下表。導地線型號LGJ-800/55LBGJ-120-20ACXLXGJ-100(1470)XLXGJ-100(1370)股數直徑鋁45/4.80(mm)鋼7/3.219/2.8519/2.619/2.6截面
4、鋁截面814.30鋼截面56.30總截面870.60121.21100.88100.88外徑(mm)38.4014.2513.013.0計算重量(kg/km)2690809.94803.0803.0彈性模量(N/m2)10363000139500181500181500膨脹系數(1/)10*620.912.611.511.520直流電阻(/km)0.03547破段張力191.5*0.95=181.925146.18133.461124.38安全系數2.5/2.6/2.73.0/3.13.0/3.13.0最大使用張力(kN)72.77/69.971/67.37948.726/47.15444.4
5、87/43.05141.46平均運行張力占破段張力百分比()25252525年平均運行張力(kN)45.48136.54533.36531.0951.、工程概況線路起止點賢令山構架SC100設計電壓220kV回路數單回路線路長度33.917km曲折系數1.126導線型號LGJ-800/55地線型號LBGJ-120-20AC XLXGJ-100(1470) XLXGJ-100(1370) 36芯OPGW光纜直線塔63基耐張塔37基地形系數高山大嶺山地丘陵平地30.1%47.8%18.6%3.5%沿線交叉跨越鉆跨500kV 2次220kV3次110kV5次河流3次(不通航)10kV,35kV,30
6、次低壓線路45次高速公路2次公路12(一處為四車道)拆遷房屋共計:1670m2砍伐樹木500棵2. 編寫依據序號標準及規范名稱編號1110500kV架空送電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J50233-20052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線路部分DL409-913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第2部分:架空電力線路DL5009.2-20044110500kV架空送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DL/T5092-19995架空送電線路導地線液壓施工工藝規程SDJ226-876110kV500kV送變電工程質量檢驗及評級標準 第1部分:送電工程Q/CSG 10017.1-20077電網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南方電網計200
7、427號參考文件1本工程的相關設計圖紙2本工程的組織設計3本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的相關文件3. 作業流程作業(工序)流程圖 割線測 量導地線壓接施工準備導地線連接施工工藝流程質量檢驗4. 作業準備4.1 人員配備(一套液壓機)序號工作崗位人數備注1現場指揮1重要崗位2安全監督1重要崗位,必須專責3液壓機操作手2重要崗位,持證上崗4配合人員6合計10說明:根據實際工程量配置。4.2 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序號名稱規格/編號單位數量備注1液壓機及泵200t套12剪線鉗把33壓模套各2導地線配套4鋼卷尺把25導電脂若干6圓銼16300把27游標卡尺把18油漆罐若干9鋼
8、鋸把1說明:工具配備可根據現場需要進行調整5作業方法5.1 施工準備5.1.1 材料準備檢查接續管、耐張管等的規格、型號確保與架設的導地線規格相適配,且滿足施工需要。5.1.2 技術準備1、熟悉掌握施工圖要求。2、制訂合適的施工技術措施。3、制作導、地線連接試件送試驗室作拉力檢驗,經檢驗符合規范要求后才能在施工中使用。不同規格、不同生產廠家的導、地線應分別制作試件檢驗。5.1.3 工器具準備1、檢查測量工具的檢驗合格證及有效期限,保證檢測工具精度符合要求。2、檢查壓接機具、壓接模具,確保壓模規格與壓接管相匹配。5.1.4 5.2 割線操作時控制尺寸準確,割線時不得傷及鋼芯。5.3清洗對使用的接
9、續管及耐張線夾,應用汽油清洗管內壁的油垢,并清除影響穿管的鋅疤與焊渣。短期不使用時,清洗后應將管口臨時封堵,并以塑料袋封裝。鋼芯鋁絞線的液壓部分穿管前應以汽油清除其表面油垢,清除長度對先套入鋁管端應不短于鋁管套入部位。對另一端應不短于半管長的1.5倍。涂801電力脂及清除鋼芯鋁絞線鋁股表面氧化膜的操作程序如下:1、涂801電力脂及清除鋁股氧化膜的范圍為鋁股進入鋁管部分;2、對外層鋁股用汽油清洗并干燥后,用801電力脂進行擦刷,使液壓后能與鋁管接觸的鋁股表面全部刷到。5.4穿管鋁包鋼絞線鋼芯對接式接續管的穿管如圖5-1所示。p3pN1O1/2L1+L1(a)542OpNNp(b)1/2L1L1L
10、11/2L12(已壓)O1AA1/2L1/2L(c)圖5-1 1-鋼芯;2-鋼管;3-鋁線;4-鋁管;5-鋁套管1、剝鋁股:見圖5-1 (a)自鋼芯鋁絞線端頭O向內量1/2L1+L1+20mm處綁線P扎牢一道(事先量出鋼接續管的長度L1);自O點(鋼芯端頭)向內量ON=1/2L1+L1處畫一割鋁股印記N;松開原鋼芯鋁絞線端頭的綁線P。為了防止鋁股剝開后鋼芯散股,在松開綁 線后先在端頭打開一段鋁股,將露出的鋼芯端頭用綁線扎牢。然后用切割器(或手鋸)在印記N處切斷外層及中層鋁股。在切割內層鋁股時,只割到每股直徑的3/4 處,然后將鋁股逐股掰斷。注:L1為鋼管液壓時預留伸長值,它與鋼管直徑、壁厚、鋼
11、模對邊距尺寸 及壓模數都有關,其值應通過試壓而取得。在確定該值時,比實測值可稍大3 5mm。2、套鋁管:將鋁管自鋼芯鋁絞線一端先套入。3、穿鋼管:在確定已剝露的鋼芯表面油污已全部清擦干凈后,使鋼芯呈散股扁園形,一端先穿入鋼管,置于鋼管內的一側,然后另一端鋼芯也呈散股扁園狀,自鋼管另一端與已穿入的鋼芯相對搭接穿入(不是插接)。見圖5-1(b);4、穿鋁管。見圖5-1(C)。當鋼管壓好后,劃出鋼管壓后的中點O1,自O1向兩端鋁線上各量鋁管全長之半0.5L,(L為鋁管實際長度),在該處畫印記A。在鋁線上量尺畫工序,必須涂801電力脂并清除氧化膜之后進行;兩端印記畫好后,將鋁管順鋁線絞制方向向另一端旋
12、轉推入,直至兩端管口與鋁線上兩端定位印記A重合為止。鋼芯鋁絞線(鋼芯鋁合金絞線)鋼芯搭接式接續管的穿管如圖5-2所示。3pN1Ol1+10(a)42ppNNl1(b)O2(c)O12(已壓)LAA圖5-2 1-鋼芯;2-鋼管;3-鋁線;4-鋁管;1、剝鋁股:見圖5-2(a)自鋼芯鋁絞線端頭O向內量L1+10mm處綁線P扎牢一道(事先量出鋼接續管的長度l1);自O點(鋼芯端頭)向內量ON=L1+15mm處畫一割鋁股印記N,松開原鋼芯鋁絞線端頭的綁扎點P,然后用手鋸在印記N處切斷外層及內層鋁股,在切割內層鋁股時,只割到每股直徑的3/4處,然后將鋁股逐股掰斷。2、套鋁管:將鋁管自鋼芯鋁絞線一端先套入
13、。3、穿鋼管:使鋼芯呈散股扁圓形,一端先穿入鋼管,置于鋼管內的一側,另一端鋼芯也呈散股扁圓狀,自鋼管另一端與穿入的鋼芯相對搭接穿入(不是插接)。直穿至兩端鋼芯在鋼管對面各露出5mm為止,見圖5-2 (b)。4、穿鋁管:見圖5-2 (c)所示,當鋼管壓好后,找出鋼管壓后的中點O1,自O1向兩端鋁線上各量鋁管全長之半L/2(L為鋁管實際長度),在該處畫印記A,在鋁線上量尺畫印工序,必須按本手冊的規定涂801電力脂,并清除氧化膜之后進行。兩端印記畫好后,將鋁管順鋁線絞制方向,向一側旋轉推入,直至兩端管口與鋁線上兩端定位印記A重合為止。導地線與耐張線夾的穿管見圖5-3所示:O1l2+lNp(a)3p4
14、2Npl(b)20A已壓(c)ALYf5CLYf5(d)C已壓 圖5-3 1-鋼芯;2-鋼管;3-鋁線;4-鋁管;5-引流板1、剝鋁股:見圖5-3(a),鋁股割線長度ON=L2+L 。2、套鋁管:將鋁管自鋼芯鋁絞線一端先套入。 3、穿鋼錨:將已剝露的鋼芯自鋼錨口穿入鋼錨。穿時順鋼芯絞制方向旋轉推入,保持原節距,直至鋼芯端頭觸到鋼錨底部,管口與鋁股預留l長度相等為,見圖5-3 (b)。 4、穿鋁管采用圖5-3(c)所示鋁管時,在鋼錨壓好后,自鋼錨最后凹槽邊向鋼錨U型環端量20mm畫一定位印記A。自A點向鋁線側量鋁管全長l處畫一印記C;在鋁線上畫定位印記C應在涂801電力脂及清除氧化膜之后,然后將
15、鋁管順鋁股絞制方向旋轉推向鋼錨側,直至鋁管底與鋼錨印記A重合為止。采用圖5-3(d)所示鋁管時,先在鋁管上自管口量Ly+f,在管上畫好起壓印記N,同時在鋁線上自端頭向內量Ly+f畫一定位印記C(在鋁線上畫定位印記C應在涂801電力脂及清除氧化膜之后)。然后將鋁管順鋁股絞制方向旋轉推向鋼錨側,直至鋁管管口露出定位印記C為止。5.4液壓操作鋁包鋼絞線鋼芯對搭接式鋼管的液壓部位及操作順序見圖5-4。pNNpO245312345圖5-4 1-鋼芯;2-鋼管;3-鋁線;4-鋁管;5-鋁套管第一模壓模中心壓在鋼管中心,然后分別向管口端部施壓。一側壓至管口后再壓另一側。鋁包鋼絞線鋼芯對接式鋁管的液壓部位及操
16、作順序見圖5-5。2AA鋁管不壓區N14561231345圖5-5 1-鋼芯;2-鋼管;3-鋁線;4-鋁管;5-鋁套管首先檢查鋁管兩端管口及鋁套管與定位印記A是否重合。內有鋼管部分的鋁管不壓。自鋁管上有N1印記處開始施工壓,一側壓至管口后再壓另一側。鋼芯鋁絞線(鋼芯鋁合金絞線)鋼芯搭接式鋼管的液壓部位及操作順序見圖5-6。pNNp3412321圖5-6 1-鋼芯;2-鋼管;3-鋁線;4-鋁管;ON1N1不壓區3鋼芯鋁絞線(鋼芯鋁合金絞線)鋼芯搭接式鋁管的液壓部位及操作順序見圖5-7。首先檢查鋁管兩端管口與定位印記A是否重合。內有鋼管部分的鋁管不壓,自鋁管上有N1印記處開始施工壓,一側壓至管口后
17、再壓另一側。52146AA4321圖5-7 1-鋼芯;2-鋼管;3-鋁線;4-鋁管 耐張線夾的液壓操作見圖5-8所示:2Np(a)A123134(b)ALYf5C鋁管不壓區606212345已壓LYf5C(c)BY不壓區BY不壓區23415圖5-8 1-鋼芯;2-鋼管;3-鋁線;4-鋁管;5-引流板 1、鋼錨液壓部位及操作順序見圖5-8(a),自凹槽前側開始向管口端連續施壓。2、鋁管的液壓部位及操作順序見圖5-8 (b);首先檢查右側管口與鋼錨上定位印記A是否重合;第一模自鋁管上有起壓印記N處開始,連續向導線側管口施壓。然后鋼錨凹槽處反向施壓,此處的長度對兩個凹槽的鋼錨最小為60mm,對三個凹
18、槽的鋼錨最小為62mm。在壓鋁管時,如引流板卡液壓機油缸,不能按以上要求就位時,可將引流板轉向上方施壓。3、鋁管的液壓部位及操作順序見圖5-8 (c):自鋁線端頭處向管口施壓,然后再返回在鋼錨凹槽處施壓。如鋁管上沒有起壓印記N時,則當鋼錨壓完后,用尺量各部尺寸,在鋁管上畫上起壓印記。5.5施工完畢,經檢驗合格,打上操作者鋼印代碼,填寫施工記錄。6安健環控制措施6.1液壓施工安全保證措施使用前必須檢查液壓鉗體與頂蓋的接觸口。液壓鉗體有裂紋者嚴禁使用。液壓機啟動后先空載運行檢查各部位運行情況,正常后方可使用;壓接鉗活塞起落時,人體不得位于壓接鉗上方。放入頂蓋時,必須使頂蓋與鉗體完全吻合;嚴禁在未旋
19、轉到位的狀態下壓接。液壓泵操作人員必須與壓接鉗操作人員密切配合,并注意壓力指示,不得過荷載。液壓泵的安全溢流閥不得隨意調整,并不得用溢流閥卸荷。6.2危險點辨識序號危險點可能導致的事故預控措施1壓接鉗起落時,人體在鉗上方物體打擊壓接鉗起落時,人體嚴禁在鉗上方2手指伸入壓模內機械傷害液壓操作時,嚴禁將手指伸入壓模內3壓接時,工作人員不得手扶液壓機蓋,操作時不得用力過猛,操作柄上不得二人同時施壓機械傷害壓接時,工作人員不得手扶液壓機蓋,操作時不得用力過猛,操作柄上不得二人同時施壓4切割導線時線頭未扎牢線頭回彈傷人,松股切割導線時線頭應扎牢5液壓鉗體有裂紋仍繼續作業物體打擊,機械傷害操作前應對機具進
20、行檢查,如發現液壓鉗體有裂紋時應給予更換6導線壓接時無接地觸電導線壓接時應按規定接地7高空操作平臺物體墜落物體打擊平臺底部設置牢固的擋板7. 質量控制措施及檢驗標準7.1不同金屬、不同規格、不同絞制方向的導線或避雷線嚴禁在一個耐張段內連接。7.2導線或避雷線采用液壓連接時,必須由經過培訓并考試合格的技術工人擔任。操作完成并自檢合格后必須在連接管上打上操作人員的鋼印。7.3導線或避雷線必須使用符合設計要求的電力金具配套接續管及耐張線夾進行連接。連接后的握著強度在架線施工前必須進行試件試驗。試件不得少于3組。其試驗握著強度不得小于導線或避雷線保證計算拉斷力的95%.7.4切割導線鋁股時嚴禁傷及鋼芯
21、。導線及避雷線的連接部分不得有線股絞制不良、斷股、缺股等缺陷。連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顯的松股現象。7.5連接前必須將導線或避雷線上連接部分的表面,連接管內壁以及穿管時連接管可能接觸到的導線表面用汽油清洗干凈。避雷線無油污時可只用棉紗擦拭干凈。鋼芯有防腐或其他附加物的導線。7.6液壓連接導線時,導線連接部分外層鋁股在清洗后薄薄地涂上一層導電脂,并用細銅絲刷清刷表面氧化膜,保留導電脂進行連接。導電脂必須具備下列性質:中性;流動溫度不低于15,有一定粘滯性;接觸電阻低。7.7在液壓前后必須復查連接管在導線或避雷線上的位置,保證管端與導線或避雷線上的印記在壓前與定位印記重合,在壓后與檢查印記距離符合規
22、定。7.8接續管及耐張線夾壓后檢查其外觀質量,并符合下列規定:使用精度不低于0.1mm的游標卡尺測量壓后尺寸,其允許偏差必須符合規定;飛邊、毛刺及表面未超過允許的損傷銼平并用砂紙磨光;彎曲度不得大于2%,有明顯彎曲時必須校直,校直后的連接管嚴禁有裂紋,達不到規定時必須割斷重接;鋼管壓后凡鋅皮脫落者,均涂防銹漆。7.9在一個檔距內每根導線或避雷線只允許有一個接續管和三個補修管,當張力放線時不得超過兩個補修管,并滿足下列規定:各類管與耐張線夾間的距離不小于15m;接續管或補修管與懸垂線夾的距離不小于5m;接續管或補修管與間隔棒的距離不宜小于0.5m;宜減少因損傷而增加的接續管。7.10 檢驗標準導、地線液壓管壓后的對邊距S的最大允許值為:S0.866(0.993D)0.2mm(式中,D為管外徑,單位為mm)。三個對邊距只允許有一個達到最大值,超過此規定時應更換鋼模重壓。液壓后管子不應有肉眼即可看出的扭曲及彎曲現象,有明顯彎曲時應校直,校直后不應出現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