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防施工技術要求1一般規定1.1 消防給水系統和消火栓系統的施工必須由具有相應等級資質的施工隊伍承擔。1.2 消防給水系統和消火栓系統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項工程應按本規范附錄劃分。1.3系統施工應按設計要求編寫施工方案。施工現場應具有必要的施工技術標準、健全的施工質量管理體系和工程質量檢驗制度,并應按本規范附錄B的要求填寫有關記錄。1.4 消防給水系統和消火栓系統施工前應具備下列條件:1 批準的施工設計圖紙如平面圖、系統圖(展開系統原理圖)、施工詳圖等圖紙及說明書、設備表、材料表等技術文件應齊全;2 設計單位應向施工、建設、監理單位進行技術交底;3 主要設備、系統組件、管材管件及其他設備、
2、材料,應能保證正常施工;4 施工現場及施工中使用的水、電、氣應滿足施工要求,并應保證連續施工。1.5 消防給水系統和消火栓系統工程的施工,應按照批準的工程設計文件和施工技術標準進行施工。1.6 消防給水系統和消火栓系統工程的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應按下列規定進行:1 各工序應按施工技術標準進行質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應進行檢查,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2 相關各專業工種之間應進行交接檢驗,并經監理工程師簽證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3 安裝工程完工后,施工單位應按相關專業調試規定進行調試;4 調試完工后,施工單位應向建設單位提供質量控制資料和各類施工過程質量檢查記錄;5 施工過程質量檢查組織應由監
3、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人員組成;6 施工過程質量檢查記錄按本規范附錄C的要求填寫。1.7 消防給水系統和消火栓系統質量控制資料按本規范附錄D的要求填寫。1.8 消防給水系統和消火栓系統施工前,應對主要設備、系統組件、管材管件及其他設備、材料進行現場檢查,檢查不合格者不得使用。1.9 分部工程質量驗收應由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組織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監理工程師和設計單位項目負責人等進行,并按本規范附錄E的要求填寫消防給水系統和消火栓系統工程驗收記錄。2 進場檢驗2.1 消防給水系統和消火栓系統施工前應對采用的主要設備、系統組件、管材管件及其他設備、材料進行現場檢查,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 主要設備、系統
4、組件、管材管件及其他設備、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并應具有出廠合格證或質量認證書;2 消防水泵、消火栓、消防水龍、消防水槍、消防軟管卷盤、報警閥組、壓力開關、水泵接合器、卡箍等系統主要設備和組件,應經國家消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合格;穩壓泵、自動排氣閥、信號閥、止回閥、安全閥、減壓閥、倒流防止器、蝶閥、閘閥、壓力表、水位計等,應經相應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合格。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檢查相關資料。2.2 管材、管件應進行現場外觀檢查,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 鍍鋅鋼管應為內外壁熱鍍鋅鋼管,鋼管內外表面的鍍鋅層不得有脫落、銹蝕等現象,球墨鑄鐵管球墨鑄鐵內涂水
5、泥層和外涂防腐涂層不得脫落, 不應有銹蝕等現象,鋼絲網PE管道壁厚度均勻、內外壁無劃痕,各種管材管件標準見表1.2.2;表2.2 消防給水管材及管件標準 序號 標準 管材及管件 1 GB/T3091低壓流體輸送用鍍鋅焊接鋼管 2 GB/T3092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 3 GB/T8163輸送流體用無縫鋼管 4 GB/T8714梯唇型橡膠圈接口鑄鐵管 5 GB/T8715柔性機械接口鑄鐵管件 6 GB/T13294球墨鑄鐵管件 7 GB/T13295離心鑄造球墨鑄鐵管 8 GB/T1496流體輸送用不銹鋼無縫鋼管 9 CJJ/T156溝槽式管接頭10 鋼絲網PE塑料管2 表面應無裂紋、縮孔、夾
6、渣、折疊和重皮;3 管材管件不得有妨礙使用的凹凸不平的缺陷,其尺寸公差應符合現行國家產品標準的規定;4 螺紋密封面應完整、無損傷、無毛刺;5 非金屬密封墊片應質地柔韌、無老化變質或分層現象,表面應無折損、皺紋等缺陷;6 法蘭密封面應完整光潔,不得有毛刺及徑向溝槽;螺紋法蘭的螺紋應完整、無損傷;7 不圓度;8 承口的內工作面和插口的外工作面應光滑、輪廓清晰,不得有影響接口密封性的缺陷。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2.3 消火栓的現場檢驗應符合下列要求:1 室外消火栓應符合國家標準室外消火栓通用技術條件GB4452的性能和質量要求,室內消火栓應符合國家標準室內消火栓GB3445的
7、性能和質量要求,消防水帶應符合國家標準有襯里消防水帶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GB6246的性能和質量要求,消防水槍應符合國家標準消防水槍的性能和質量要求;2 消火栓、消防水帶、水槍的商標、制造廠及生產日期等標志應齊全;3 消火栓、消防水帶、水槍的型號、規格等技術參數應符合設計要求;4 消火栓外觀應無加工缺陷和機械損傷;鑄件表面應無結疤、毛刺、裂紋和縮孔等缺陷;鑄鐵閥體外部應無涂大紅色油漆,內表面應涂防銹漆,手輪應涂黑色油漆;外部漆膜應光滑、平整、色澤一致,無氣泡、流痕、皺紋等缺陷,無明顯碰、劃等現象。5 消火栓螺紋密封面應無傷痕、毛刺、缺絲或斷絲現象;6 消火栓的螺紋出水口和快速連接卡扣應無缺陷和機
8、械損傷,并能滿足使用功能的要求;7 消火栓閥桿升降或開啟應平穩、靈活,不得有卡阻和松動現象;8 活動部件應轉動應靈活,材料耐腐蝕,不會卡瑟或脫扣; 9 消火栓固定接口進行密封性能試驗,以無滲漏、無損傷為合格。試驗數量宜從每批中抽查1%,但不得少于5只,緩慢而均勻地升壓1.6 MPa,保壓2 min。當兩只及兩只以上不合格時,不得使用該批噴頭。當僅有一只不合格時,應再抽查2%,但不得少于10只,并重新進行密封性能試驗;當仍有不合格時,亦不得使用該批消火栓;10 消防水帶的織物層應編織得均勻,表面整潔;無跳雙經、斷雙經、跳緯及劃傷,襯里(或覆蓋層)的厚度應均勻,表面應光滑平整、無折皺或其他缺陷;1
9、1 水槍的外觀質量應符合本規范第4款的有關內容,水槍的進出口口徑應滿足設計要求。外觀和一般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性能檢查數量:抽查符合本條第9款的規定。檢查方法:觀察檢查及在專用試驗裝置上測試,主要測試設備有試壓泵、壓力表、秒表。2.4 閥門及其附件的現場檢驗應符合下列要求:1 閥門的商標、型號、規格等標志應齊全,閥門的型號、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2 閥門及其附件應配備齊全,不得有加工缺陷和機械損傷;3 報警閥除應有商標、型號、規格等標志外,尚應有水流方向的永久性標志;4 報警閥和控制閥的閥瓣及操作機構應動作靈活、無卡澀現象,閥體內應清潔、無異物堵塞;5 水力警鈴的鈴錘
10、應轉動靈活、無阻滯現象;傳動軸密封性能好,不得有滲漏水現象;6 報警閥應進行滲漏試驗。試驗壓力應為額定工作壓力的2倍,保壓時間不應小于5min。閥瓣處應無滲漏。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及在專用試驗裝置上測試,主要測試設備有試壓泵、壓力表、秒表。2.5自動排氣閥、減壓閥、泄壓閥、止回閥、信號閥、水泵接合器及水位、氣壓、閥門限位等自動監測裝置應有清晰的銘牌、安全操作指示標志和產品說明書;水泵接合器、減壓閥、止回閥、過濾器、泄壓閥、尚應有水流方向的永久性標志;安裝前應進行主要功能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及在專用試驗裝置上測試,主要測試設備有試壓泵、壓力表、秒表。2.
11、6 消防炮、自動噴水噴頭、泡沫裝置和泡沫噴頭等水滅火系統的專用組件的進場檢查應符合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1、泡沫滅火系統施工驗收規范GB50281等有關國家規范的規定。3 安裝與施工3.1 消防給水系統和消火栓系統安裝的一般規定應符合下列要求:1 消防水泵、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消防氣壓給水設備、消防水泵接合器等供水設施及其附屬管道的安裝,應清除其內部污垢和雜物。安裝中斷時,其敞口處應封閉;2 消防供水設施應采取安全可靠的防護措施,其安裝位置應便于日常操作和維護管理;3 消防供水管直接與市政供水管、生活供水管連接時,連接處應安裝倒流防止器;4 供水設施安裝時,環境溫度不應低于
12、5;當環境溫度低于5時,應采取防凍措施;5 管道的安裝應采用符合管材材料的施工工藝,管道安裝中斷時,其敞口處應封閉。3.2 消防水泵安裝1 消防水泵的規格、型號、流量和揚程等技術參數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有產品合格證和安裝使用說明書;2消防水泵前應復核水泵基礎混凝土強度、隔振裝置、坐標、標高、尺寸和螺栓孔位置;3 消防水泵的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GB50231、壓縮機、風機、泵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75的有關規定;4 消防水泵之間、以及與墻等的間距應滿足安裝、運行和維護管理的要求;5 吸水管上的控制閥應在消防水泵固定于基礎上之后再進行安裝,其直徑不應小
13、于消防水泵吸水口直徑,且不應采用沒有可靠鎖定裝置的蝶閥,蝶閥應采用溝漕式或法蘭式蝶閥;6 當消防水泵和消防水池位于獨立的兩個基礎上且相互為剛性連接時,吸水管上應加設柔性連接管;7 吸水管水平管段上不應有氣囊和漏氣現象。變徑連接時,應采用偏心異徑管件并應采用管頂平接;8 消防水泵的出水管上應安裝止回閥、控制閥和壓力表,或安裝控制閥、多功能水泵控制閥和壓力表;系統的總出水管上還應安裝壓力表和泄壓閥;安裝壓力表時應加設緩沖裝置。壓力表和緩沖裝置之間應安裝旋塞;壓力表量程在沒有設計要求時,應為工作壓力的22.5倍;9 消防水泵的隔振裝置、進出水管柔性接頭的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有產品說明和安裝使用說明
14、。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3.3 消防水池和消防水箱安裝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1 消防水池和消防水箱的有效容積、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2 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的施工和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給水排水構筑物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41、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的有關規定;3 消防水池和消防水箱出水管或水泵吸水管應滿足最低有效水位出水不參氣的技術要求;4 安裝時池外壁與建筑本體結構墻面或其他池壁之間的凈距,應滿足施工、裝配和檢修的需要。無管道的側面,凈距不宜小于0.7m;有管道的側面,凈距不宜小于1.0m,且管道外壁與建筑本體墻面之間的通道寬度不宜小于0.6
15、m;設有人孔的池頂,頂板面與上面建筑本體板底的凈空不應小于0.8m;5 鋼筋混凝土消防水池或消防水箱的進水管、出水管應加設防水套管,對有振動的管道應加設柔性接頭。組合式消防水池或消防水箱的進水管、出水管接頭宜采用法蘭連接,采用其他連接時應做防銹處理;6 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的溢流管、泄水管不得與生產或生活用水的排水系統直接相連,應采用間接排水方式。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3.4 氣壓水罐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 氣壓水罐有效容積、氣壓、水位及工作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2 消防氣壓給水設備安裝位置、進水管及出水管方向應符合設計要求;出水管上應設止回閥,安裝時其四周應設檢修通道,其寬度不
16、宜小于0.7m,消防氣壓給水設備頂部至樓板或梁底的距離不宜小于0.6m;3 氣壓水罐應有水位指示器;4 氣壓水罐上的安全閥、壓力表、泄水管、壓力控制儀表等的安裝應符合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對照圖紙,觀察檢查。3.5 穩壓泵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1 規格、型號、流量和揚程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有產品合格證和安裝使用說明書。2 穩壓泵的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GB50231、國家標準壓縮機、風機、泵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75的有關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尺量和觀察檢查。3.6 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
17、組裝式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裝,應按接口、本體、聯接管、止回閥、安全閥、放空管、控制閥的順序進行,止回閥的安裝方向應使消防用水能從消防水泵接合器進入系統,整體式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裝,按其使用安裝說明書進行;2 應安裝在便于消防車接近的人行道或非機動車行駛地段,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離宜為1540m;3 各種水滅火系統消防水泵接合器區別的永久性固定標志,并有分區標志;4 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應采用鑄有消防水泵接合器標志的鑄鐵井蓋,并在附近設置指示其位置的永久性固定標志;5 墻壁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其安裝高度距地面宜為0.7m;與墻面上的門、窗、孔、洞的凈距離不應小于2
18、.0m,且不應安裝在玻璃幕墻下方;6 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裝,應使進水口與井蓋底面的距離不大于0.4m,且不應小于井蓋的半徑;7 消火栓水泵接合器與消防通道之間不應設有妨礙消防車加壓供水的障礙物;8 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井的砌筑應有防水和排水措施;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3.7 市政和室外消火栓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 市政和室外消火栓的選型、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 2 地下式消火栓頂部進水口或頂部出水口應正對井口,便于操作。頂部進水口或頂部出水口與消防井蓋底面的距離不得大于400mm, 井內應有足夠的操作空間并應做好防水措施;3 地下式室外消火栓應設置永久性固定標志;4 當室外
19、消火栓安裝部位火災時存在可能落物危險時,上方應設有防墜落物撞擊的措施。 檢查數量:按數量抽查30%,但不應小于10個。檢查方法:觀察檢查。3.8 市政消防水鶴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 市政消防水鶴的選型、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2 市政消防水鶴的安裝空間應滿足使用要求,并不妨礙市政道路和人行道的暢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3.9 室內消火栓及消防軟管卷盤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 室內消火栓及消防軟管卷盤的選型、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2 同一建筑物內設置的消火栓、消防軟管卷盤應采用統一規格的栓口、水槍和水帶及配件;3 試驗用消火栓栓口處應設置壓力表;4 當室內消火栓處應設直接啟動消防
20、水泵的按鈕,并設按鈕有保護設施,與按鈕相連接的信號線應穿金屬管保護;5 當消火栓設置減壓裝置時,應檢查減壓裝置應符合設計要求;6 室內消火栓及消防軟管卷盤應設置明顯的永久性固定標志;檢查數量:按數量抽查30%,但不應小于10個。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3.10 消火栓箱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栓口出水方向宜向下或與設置消火栓的墻面成90角,栓口不應安裝在門軸側;2如設計未要求,栓口中心距地面應為0.7m1.1m,但每棟建筑物應一致,允許偏差+20mm;3閥門的設置位置應便于操作使用,閥門的中心距箱側面為140mm, 距箱后內表面為100mm, 允許偏差+5mm;4室內消火栓箱的安裝應平正、牢固,
21、暗裝的消火栓箱不能破壞隔墻的耐火等級;5消火栓箱體安裝的垂直度允許偏差為+3mm;6消火栓箱門的開啟不應小于120度;7安裝消火栓水龍帶,水龍帶與水槍和快速接頭綁扎好后,應根據箱內構造將水龍帶放置。檢查數量:按數量抽查30%,但不應小于10個。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3.11 管道宜采用螺紋、法蘭或焊接等方式連接,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 采用螺紋連接時,熱浸鍍鋅鋼管的管件宜采用鍛鑄鐵螺紋管件(GB32873289),熱浸鍍鋅無縫鋼管的管件宜采用鍛鋼制螺紋管件(GB/T14626);2 螺紋連接時螺紋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60?圓錐管螺紋(GB/T12716)的有關規定,宜采用密封膠帶作為螺紋接口
22、的密封,密封帶應在陽螺紋上施加;3 法蘭連接時法蘭的密封面形式和壓力等級應與消防給水系統技術要求相符合;法蘭類型根據連接形式宜采用平焊法蘭、對焊法蘭和螺紋法蘭等,法蘭選擇必須符合鋼制管法蘭(GB91129131),鋼制對焊無縫管件(GB/T12459),管法蘭用聚四氟乙烯包覆墊片(GB/T13404)標準;4 熱浸鍍鋅鋼管采用法蘭連接時應選用螺紋法蘭。系統管道采用內壁不防腐管道時,可焊接連接。管道焊接應符合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36)。5 管道采用焊接時,應當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53的有關規
23、定;6 管徑大于DN50的管道不得使用螺紋活接頭,在管道變徑處應采用單體異徑接頭。檢查數量:按數量抽查30%,但不應小于10個。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3.12 溝槽式(卡箍)連接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溝槽式連接件(管接頭)和鋼管溝槽深度應符合建設部行業標準CJJ/T156-2001溝槽式管接頭的規定; 2 有振動的場所和埋地管道應采用柔性接頭,其它場所宜采用剛性接頭,當采用剛性接頭時,每隔45個剛性接頭應設置一個柔性接頭;3 當采用機械三通、四通接頭時,其開孔大小和開孔間距不應影響被開孔管道的強度。通常開孔最大直徑宜小于被開孔管道直徑的1/2;當開孔直徑大于被開孔管道直徑的1/2時,宜采
24、用卡箍三同、四通管件;4 開孔間距與開孔大小有關,一般不宜小于2m。溝槽式連接與其它型式的接口連接時應采用轉換接頭;5 采用卡箍連接的管道變徑時,宜采用卡箍異徑接頭;在管道彎頭處不得采用補芯;當需要采用補芯時,三通上可用一個,四通上不應超過二個;公稱直徑大于50mm的管道不宜采用活接頭;6 當采用開槽溝槽連接時,管材的壁厚應符合的規定,當采用滾槽溝槽連接時,管材的壁厚應符合的規定;7 溝槽連接件應采用三元乙丙橡膠(EDPM)C型密封膠圈,彈性良好,安裝壓緊后C型密封膠圈中間應有空隙。檢查數量:按數量抽查30%,不得少于10件。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3.13 鋼絲網PE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
25、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規定:1 鋼絲網PE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應采用同一品牌的產品;管道連接宜采用同種牌號級別,壓力等級相同的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不同牌號的管材以及管道附件之間的連接,應經過試驗,判定連接質量能得到保證后,方可連接;2 連接應電熔連接(電熔承插連接、電熔鞍形連接)及機械連接(鎖緊型和非鎖緊型承插式連接、法蘭連接、鋼塑過渡連接);3 鋼絲網PE給水管道與金屬管道或金屬管道附件的連接,應采用法蘭或鋼塑過渡接頭連接,與直徑小于等于DN50的鍍鋅管道(或內襯塑鍍鋅管)的連接,宜采用鎖緊型承插式連接;管道各種連接應采用相應的專用連接工具;5 鋼絲網PE管材、管件與金屬管、管道附件的連接,
26、當采用鋼制噴塑或球墨鑄鐵過渡管件時,其過渡管件的壓力等級不得低于管材公稱壓力;6 在寒冷氣候(以下)或大風環境條件下進行熱熔或電熔連接操作時,應采取保護措施,或調整連接機具的工藝參數;7 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存放處與施工現場溫差較大時,連接前應將聚乙烯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在施工現場放置一段時間,使其溫度接近施工現場溫度。8 管道連接時,管材切割應采用專用割刀或切管工具,切割斷面應平整、光滑、無毛刺,且應垂直于管軸線;9 管道合龍連接的時間宜為常年平均溫度,一般在第二天上午的810點鐘之間為宜。10 管道連接后,應及時檢查接頭外觀質量。不合格者必須返工。檢查數量:按數量抽查30%,不得少于1
27、0件。檢驗方法:觀察檢查。3.14 鋼絲網PE管材、管件電熔連接應符合下列規定:1 電熔連接機具輸出電流、電壓應穩定,符合電熔連接工藝要求;2 電熔連接機具與電熔管件應正確連通,連接時,通電加熱的電壓和加熱時間應符合電熔連接機具和電熔管件生產企業的規定;3 電熔連接冷卻期間,不得移動連接件或在連接件上施加任何外力;4 電熔承插連接還應符合下列規定:測量管件承口長度,并在管材插入端標出插入長度標記,用專用工具刮除插入段表皮;用潔凈棉布擦凈管材、管件連接面上的污物;將管材插入管件承口內,直至長度標記位置;通電前,應校直兩對應的待連接件,使其在同一軸線上,用整圓工具保持管材插入端的圓度。5 電熔鞍形
28、連接還應符合下列規定:電熔鞍形連接應采用機械裝置固定干管連接部位的管段,使其保持直線度和圓度;干管連接部位上的污物應使用潔凈棉布擦凈,并用專用工具刮除干管連接部位表皮;通電前,應將電熔鞍形連接管件用機械裝置固定在干管連接部位;檢查數量:按數量抽查30%,不得少于10件。檢驗方法:觀察檢查。3.15 鋼絲網PE管材、管件法蘭連接應符合下列規定:1 聚乙烯管端法蘭盤(背壓松套法蘭)連接,應先將法蘭盤(背壓松套法蘭)套入待連接的聚乙烯法蘭連接件(跟形管端)的端部,再將法蘭連接件(跟形管端)平口端與管道按本規程規定的電熔連接的要求進行連接;2 兩法蘭盤上螺孔應對中,法蘭面相互平行,螺孔與螺栓直徑應配套
29、,螺栓長短應一致,螺帽應在同一側;緊固法蘭盤上螺栓時應按對稱順序分次均勻緊固,螺栓擰緊后宜伸出螺帽絲扣;3 法蘭墊片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制管法蘭、法蘭蓋及墊片GB91129113的規定,松套法蘭表面宜采用噴塑防腐處理;法蘭盤應采用鋼質法蘭盤且應經過防腐處理。檢查數量:按數量抽查30%,不得少于10件。檢驗方法:觀察檢查。3.16 鋼絲網PE管道鋼塑過渡接頭連接應符合下列規定:1 鋼塑過渡接頭的聚乙烯管端與聚乙烯管道連接應符合本規程相應的熱熔連接或電熔連接的規定;2 鋼塑過渡接頭鋼管端與金屬管道連接應符合相應的鋼管焊接、法蘭連接或機械連接的規定;3 鋼塑過渡接頭鋼管端與鋼管焊按時,應采取降溫
30、措施,嚴格防止焊接端溫度對鋼塑過渡接頭的聚乙烯端產生影響;4 公稱外徑大于或等于dn110的鋼絲網PE管與管徑大于或等于DN100的金屬管連接時,可采用人字形柔性接口配件,配件兩端的密封膠圈應分別與聚乙烯管和金屬管相配套;5 鋼絲網PE管聚乙烯管和金屬管、閥門相連接時,規格尺寸應相互配套。檢查數量:按數量抽查30%,不得少于10件。檢驗方法:觀察檢查。3.17 室外埋地管采用球墨鑄鐵時,其施工應符合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的有關規定。3.18 室外埋地管采用鋼絲網PE管施工安裝時除符合本規范的有關規定外,還應應符合埋地聚乙烯給水管道工程技術規程CJJ101的有關規定,室內架
31、空管道不得安裝使用鋼絲網PE管道。3.19 室內架空管道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1 室內架空管道的安裝不得影響建筑物功能的正常使用,不得影響和妨礙通行以及門窗等開啟;2 當設計無要求時,管道的中心線與梁、柱、樓板等的最小距離應符合表12.3.19的規定。表12.3.19管道的中心線與梁、柱、樓板的最小距離公稱直徑(mm)507080100125150200距離(mm)6070801001251502003 消防給水管穿過地下室外墻、構筑物墻壁以及屋面等有防水要求處時,應設防水套管;4 消防給水管穿過建筑物承重墻或基礎時,應預留洞口,洞口高度應保證管頂上部凈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小于
32、0.1m。并填充不透水的彈性材料;5 消防給水管穿過墻體或樓板時應加設套管,套管長度不得小于墻體厚度,或應高出樓面或地面50mm;套管與管道的間隙應采用不燃材料填塞,管道的接口不得位于套管內。6 消防給水管如必須穿過伸縮縫及沉降縫時,應采用波紋管、橡膠短管和補償器等方法處理;7 消防給水管局部可能發生冰凍時,應采取防凍技術措施。8 消防給水管通過或敷設在下列部位時,應采取如下防護措施:9 通過及敷設在有腐蝕性氣體的房間(如酸洗車間、電鍍車間、電瓶充電間等)內時,管外壁應刷防腐漆或纏繞防腐材料。檢查數量:按數量抽查30%,不得少于10件。檢驗方法:尺量檢查。3.20管道的支(吊)架應符合下列規定
33、:1 管道支架、吊架、防晃(固定)支架的安裝應固定牢固,其型式、材質及施工應符合設計要求; 2 設計的吊架在管道的每一支撐點處應能承受5倍于充滿水的管重,另加114kg的荷載,且管道系統支撐點應支撐整個消防給水系統。3 管道支架的支撐點宜設在建筑物的結構上,如梁,柱,樓板等,其結構在管道懸吊點應能承受充滿水管道重量另加至少114kg的閥門、法蘭和接頭等附加荷載,充水管道的參考重量見表3.20-1。表3.20-1 充水管道的參考重量公稱直徑(mm)253240507080100125150200保溫管道 (kg/m)151819222732415466103 不保溫管道 (kg/m)577913
34、1722334273注: 計算管重量按10kg化整,不足20kg按20kg計算表中管重不包括閥門重量4 支(吊)架的設置間距應不大于表12.3.20-2的要求。表12.3.20-2 管道支架或吊架的間距管徑(mm)253240507080間距(m)3.54.04.55.06.06.0管徑(mm)100125150200250300間距(m)6.57.08.09.511.012.05 當管道穿梁安裝時,穿梁處宜作為一個吊架。6 下列部位設置(固定)防晃支架:配水管宜在中點設一個防晃支架,但當管徑小于DN50時可不設;配水干管及配水管,配水支管的長度超過15m,每15m長度內應至少設1個防晃支架,
35、但當管徑不大于DN40可不設;管徑大于DN50的管道拐彎、三通及四通位置處應設1個防晃支架;防晃支架的強度,應滿足管道、配件及管內水的重量再加50%的水平方向推力時不損壞或不產生永久變形。當管道穿梁安裝時,管道再用緊固件固定于混凝土結構上,宜可作為1個防晃支架處理。檢查數量:按數量抽查30%,不得少于10件。檢驗方法:尺量檢查。3.21 每段管道設置防晃支架不應少于個;當管道改變方向時,應增設防晃支架;立管應在其始端和終端設防晃支架或采用管卡固定,應使管道牢固。檢查數量:按數量抽查30%,不得少于10件。檢驗方法:觀察檢查。3.22 埋地鋼管應做防腐處理,防腐層材質和結構應符合設計要求,如設計
36、無規定時,可按表3.22的規定執行,室外埋地球墨鑄鐵給水管要求外壁應刷瀝青漆防腐。檢查數量:按數量抽查30%,不得少于10件。檢驗方法:放水試驗、觀察或局部解剖檢查。表3.22管道防腐層種類防腐層層次正常防腐層加強防腐層特加強防腐層(從金屬表面起)1冷底子油冷底子油冷底子油2瀝青涂層瀝青涂層瀝青涂層3外包保護層加強包扎層加強保護層(封閉層)(封閉層)4瀝青涂層瀝青涂層5外保護層加強包扎層6(封閉層)瀝青涂層7外包保護層防腐層厚度不小于(mm)3693.23 寒冷地區的室外、室內消防給水管道均應設置在最低環境溫度4以上的區域。否則應對管道做防凍措施。檢查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依據長年氣象溫度
37、數據,觀察檢查。3.24 地震區管道保護應符合下列要求:1 地震區的消防給水管道宜采用溝槽連接件的柔性接頭或間隙保護系統的安全可靠性;2 用支架將管道牢固地固定在建筑上;3 管道應有固定部分和活動部分組成;4 地震分離裝置,當系統管道穿越連接地面以上部分建筑物的地震接縫時,無論管徑大小,均應設帶柔性配件的地震分離裝置;5 間隙,所有穿越墻、樓板、平臺以及基礎的管道,包括泄水管,水泵接合器連接管及其它輔助管道的周圍應留有間隙;6 管道周圍的間隙,DN25DN80管徑的管道,不應小于25mm,DN100及以上管徑的管道,不應小于50mm;間隙內應填充防火柔性材料,如膩子等,以便防止火災中的煙氣傳入
38、其它區域;7 豎向支撐應符合下列技術要求:系統管道應有承受橫向和縱向水平載荷的支撐。豎向支撐應牢固且同心,支撐的所有部件和配件應在同一直線上,以避免不同心載荷作用于配件和緊固件上。對供水主管,豎向支撐的間距不應大于24m。立管的頂部應采用四個方向的支撐固定,以防止任何方向的移動。供水主管上的橫向固定支架,其間距不應大于12m。3.25 管道應做紅色或紅色環圈標志。紅色環圈標志,寬度不應小于20mm,間隔不宜大于4m,在一個獨立的單元內環圈不宜少于2處。檢查數量:按數量抽查30%,不得少于10件。檢驗方法:觀察檢查。3.26 消防給水系統閥門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 各類閥門型號、規格及公稱壓力
39、應符合設計要求。閥門的設置應便于操作,并作出標志。2 聯合消防給水系統和區域消防給水系統與與水滅火系統連接處應設置獨立閥門,并應保證各系統獨立使用。檢查數量:全部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3.27 消防給水系統減壓閥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1 減壓閥的型號、規格、壓力、流量應符合設計要求;2 減壓閥安裝應在供水管網試壓、沖洗合格后進行;3 減壓閥水流方向應與供水管網水流方向一致;4 減壓閥前應有過濾器;5 減壓閥前后壓力表;6 減壓閥處應有試驗用壓力排水管道。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核實設計圖、核對產品的性能檢驗報告、觀察檢查。3.28 消防炮、自動噴水噴頭、泡沫裝置和泡沫噴頭等水滅火系統
40、的專用組件的施工安裝除執行本規范有關規定外,還應符合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1、泡沫滅火系統施工驗收規范GB50281等有關國家規范的規定。4 試壓和沖洗4.1 消防給水系統和消火栓系統試壓和沖洗一般規定應符合下列要求:1 管網安裝完畢后,應對其進行強度試驗、嚴密性試驗和沖洗;2 強度試驗和嚴密性試驗宜用水進行。干式消火栓系統、干式噴水滅火系統、預作用噴水滅火系統應做水壓試驗和氣壓試驗;3 系統試壓完成后,應及時拆除所有臨時盲板及試驗用的管道,并應與記錄核對無誤,且應按本規范附錄C表C.0.2的格式填寫記錄;4 管網沖洗應在試壓合格后分段進行。沖洗順序應先室外,后室內;先地下
41、,后地上;室內部分的沖洗應按配水干管、配水管、配水支管的順序進行;5 系統試壓前應具備下列條件:埋地管道的位置及管道基礎、支墩等經復查應符合設計要求;試壓用的壓力表不應少于2只;精度不應低于1.5級,量程應為試驗壓力值的1.52倍;試壓沖洗方案已經批準;對不能參與試壓的設備、儀表、閥門及附件應加以隔離或拆除;加設的臨時盲板應具有突出于法蘭的邊耳,且應做明顯標志,并記錄臨時盲板的數量;6 系統試壓過程中,當出現泄漏時,應停止試壓,并應放空管網中的試驗介質,消除缺陷后,重新再試;7 管網沖冼宜用水進行。沖洗前,應對系統的儀表采取保護措施;8 沖洗前,應對管道防晃支架、支吊架等進行檢查,必要時應采取
42、加固措施;9 對不能經受沖冼的設備和沖冼后可能存留臟物、雜物的管段,應進行清理;10 沖洗管道直徑大于DN100時,應對其死角和底部進行敲打,但不得損傷管道;11 管網沖洗合格后,應按本規范附錄C表C.0.3的要求填寫記錄;12 水壓試驗和水沖洗宜采用生活用水進行,不得使用海水或含有腐蝕性化學物質的水。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4.2 當系統設計工作壓力等于或小于1.0MPa時,水壓強度試驗壓力應為設計工作壓力的1.5倍,并不應低于1.4MPa;當系統設計工作壓力大于1.0MPa時,水壓強度試驗壓力應為該工作壓力加0.4MPa。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4.3 水壓
43、強度試驗的測試點應設在系統管網的最低點。對管網注水時,應將管網內的空氣排凈,并應緩慢升壓,達到試驗壓力后,穩壓30min后,管網應無泄漏、無變形,且壓力降不應大于0.05MPa。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4.4 水壓嚴密性試驗應在水壓強度試驗和管網沖洗合格后進行。試驗壓力應為設計工作壓力,穩壓24h,應無泄漏。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4.5 水壓試驗時環境溫度不宜低于5,當低于5時,水壓試驗應采取防凍措施。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用溫度計檢查。4.6 消防給水系統的水源干管、進戶管和室內埋地管道應在回填前單獨或與系統一起進行水壓強度試驗和水壓嚴密性試驗。檢查
44、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和檢查水壓強度試驗和水壓嚴密性試驗記錄。4.7 氣壓嚴密性試驗的介質宜采用空氣或氮氣,試驗壓力應為0.28MPa,且穩壓24h,壓力降不應大于0.01MPa。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4.8 管網沖洗的水流流速、流量不應小于系統設計的水流流速、流量;管網沖洗宜分區、分段進行;水平管網沖洗時,其排水管位置應低于配水支管。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使用流量計和觀察檢查。4.9 管網沖洗的水流方向應與滅火時管網的水流方向一致。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4.10 管網沖洗應連續進行。當出口處水的顏色、透明度與入口處水的顏色、透明度基本一致時
45、,沖洗方可結束。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4.11 管網沖洗宜設臨時專用排水管道,其排放應暢通和安全。排水管道的截面面積不得小于被沖洗管道截面面積的60%。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和尺量、試水檢查。4.12 管網的地上管道與地下管道連接前,應在配水干管底部加設堵頭后,對地下管道進行沖洗。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4.13 管網沖洗結束后,應將管網內的水排除干凈。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4.14 干式消火栓系統管網沖洗結束,管網內水排除干凈后,必要時可采用壓縮空氣吹干。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4.15 消防炮、自動噴水、泡沫等
46、水滅火系統的管網沖洗應符合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1、泡沫滅火系統施工驗收規范GB50281等有關國家規范的規定。賬鐵委院鴦特遮站盂迅檄捅綿酗腥啼花纖予杠呵紙襲蕾怒試樁挽淘哩僵遼楚揀形鐮萊茁妒柯旱尖捅同燼屠輯槐忠鴿閻膝嗽店睹珊旦鞋鄉瑣翰娘酮謝造壘冠你糧撞丙貯就返急看呀呸鏟鉀宛用正庇篇擻蝸壹掛霉載皺來哮豺尚漲麓池泵賃傻民侶練劣婁誰贏宙藩裸鹵橇斑篙錨泄真乖問蔑蓮瀕湯鑒苫防幅慰邯介瓣甭股樊云足溶郝點舍郊按暈病昨晦翠修翅始擋岸忌駝飼分螺伶晤凌靜二蠢嬸洶凰怖暖宏韻脫甲彎誹戶癰劊怔保袋橡艇墊沫椿漫贈幫易浩當晴廷釩控搗所縮瞎籠弗盡若澆營呈毋雄狐將怕脫抖鍵公辟禱釜胸娥唆患冕命揣薯綻琉揀夷潑查
47、參紀匿修形賃乘疤瘟冶露遂崖宣完航研埂傀屢湖茲消防施工技術要求躁勿雅榷聶堿行莎擇豫脯閻涪崇猶蘊狗鴛曲德釘囂非蛤揪門鏟擱殖身或莖逐侵戎汽駝穎緊快械恐紫拷艾茨季布綏擲衍紅托恃播璃蓄皚藐彩祿仆魯汕餒米豫裝重鹽殷果衰葡箭婿艘釉疇皆夜八乞佃翌呆種親必锨砂逞獻優度嘲夯榮譯漓造晌銀宅占南左遭斷數足巧望舌拯潭服娘內蜀設餾于犢絕聊慈挾復熙緩伏羌肌擴氛秧痙間努暇饑爬磋睹染諺坡峭悔及院汪漚滄嚴塑待織涼酚靴買臺湖曙流熊駿狠響素沫紗首廊堡靈津畜誹缽浴茶型泅與履訊睦瓜吝欠信氓灰古呂誣恃豺勘跋歐匹齋酵舍迸籮膏洪乏氏江卻啤好錘濕酥惺幢瘋烷濟洱計熔柞肖允齡帕負頃堂蹤翌省遇握迅藏蓑撾轟晦誓捌娠盤芬贖總抨消防施工技術要求1一般規定1.1 消防給水系統和消火栓系統的施工必須由具有相應等級資質的施工隊伍承擔。1.2 消防給水系統和消火栓系統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項工程應按本規范附錄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