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第一章 概述21、項目概況21.1工程概況21.2施工范圍22、施工組織實際應急預案規范及依據2第二章 現場危險性較大及施工現場易發生事故的部位31、易發生事故的部位:32、應急準備和響應組織準備3第三章 施工現場的應急處理設備和設施管理51、應急電話52、急救箱5第四章 潛在危險源的應急準備和響應(事故)事件71、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自救:72、觸電自救:73、火災自救:74、機械傷害自救:85、環境污染事件自救:86、食物中毒、傳染疾病自救:8第五章 事故善后處理91、事故報告:92、事故善后處理:9結束語10工程及施工現場易發生事故的部位、環節預防監控措施和應急預案第一章 概述 1、
2、項目概況1.1工程概況匹克營運中心位于廈門市觀音山D05地塊,西面臨接支五路,建設用地5331.2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3100.0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積12200.0平方米,樓層高3.90米,建筑總高83.0米,屬于一類高層辦公樓。1.2施工范圍匹克營運中心項目消防系統2、施工組織實際應急預案規范及依據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J 57-83)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二章 現場危險性較大及施工現場易發生事故的部位1、易發生事故的部位:依據本次主要施工范圍消防系統,有可能在施工過程中容易發生事故的
3、部位如下:A:高處墜落、物體打擊事故B:機械傷害C:觸電事故D:環境污染事件E:火災F:食物中毒、傳染疾病2、應急準備和響應組織準備2.1目的:為了保護本企業從業人員在經營活動中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證本企業在出現生產安全事故時,能夠及時進行應急救援,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安全事故給本企業及本企業員工所造成的損失,成立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2.2 適用范圍:適用于所在公司內部實行生產經營活動的部門及個人。2.3責任:本企業建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機構:負責人及部門職務工作職責備注許龍泉項目部經理主持全面工作救援小組組長陳建成施工員應急救援協調指揮工作救援小組副組長楊英安全員應急救
4、援實施工作組員葉清雄質檢員應急救援實施工作組員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成員經培訓,掌握并且具備現場救援救護的基本技能,施工現場生產安全應急救援小組必須配備相應的急救器材和設備,從而保證應急救援時正常運轉。2.4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程序:公司及工地建立安全值班制度。如發生產安全事故立即上報,具體上報程序如下:現場第一發現人現場值班人員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公司值班人員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向上級部門報告。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項目部要立即停止現場施工工作,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急救人員采取措施進行急救。應急救援組織立即啟動如下應急救援程序: 現場發現人:向現場值班人員報告。 現場值班人員:控制事態
5、保護現場組織搶救,疏導人員。 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組織組員進行現場急救,組織車輛保證道路暢通,送往最佳醫院。 公司值班人員 :了解事故及傷亡人員情況 公司生產安全應急救援小組:了解事故及傷亡人員各簡況及采取的措施,成立生產安全事故臨時指揮小組,進行善后處理事故調查,預防事故發生措施的落實,并上報上級部門。2.5 應急救援小組職責:組織檢查各施工現場及其它生產部門的安全隱患,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責任制,貫徹執行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及各種安全管理制度。進行教育培訓,使小組成員掌握應急救援的基本常識,同時具備安全生產管理相應的素質水平,小組成員定期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提高職工安全生產技能和安全生產素質
6、。制定生產安全應急救援預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并組織實施,確定企業和現場的安全防范和應急救援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檢查、驗收、監控和危險預測。第三章 施工現場的應急處理設備和設施管理1、應急電話 1.1應急電話的安裝要求:工地應安裝電話,無條件安裝電話的工地應配置移動電話。電話可安裝于辦公室、值班室、警衛室內。在室外附近張貼119電話的安全提示標志,以便現場人員都了解,在應急時能快捷地找到電話撥打報警求救。1.2 應急電話的正確使用:工傷事故現場重病人槍救應撥打120救護電話,請醫療單位急救。火警、火災事故應撥打119火警電話,請消防部門急救。發生搶劫、偷盜、斗毆等情況應撥打報警電話110,向公安
7、部門報警。煤氣管道設備急修,自來水報修、供電報修,以及向上級單位匯報情況爭取支持,都可以通過應急電話達到方便快捷的目的。在施工過程中保證通訊的暢通,以及正確利用好電話通訊工具,可以為現場事故應急處理發揮很大作用。1.3電話報救須知:火警:119 醫療急救:120 匪警:1102、急救箱2.1急救箱的配備急救箱的配備應以簡單和適用為原則,保證現場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據不同情況予以增減,定期檢查補充,確保隨時可供急救使用。(1)器械敷料類消毒注射器(或一次性針筒)、靜脈輔液器、血壓計、聽診器、體溫計、止血帶、止血鉗、(大、小)剪刀、手術刀、氧氣瓶(便攜式)及流量計、無菌橡皮手套、無菌敷料、棉球、
8、棉簽、三角巾、繃帶、膠布、夾板、別針、手電筒(電池)、保險刀、鑷子。(2)藥物腎上腺素、阿托品、硝酸甘油、洛貝林回蘇靈咖啡因、安定、碳酸氫鈉、10葡萄糖酸鈣、維生素、止血敏、安洛血、25葡萄糖、生理鹽水、氨水、乙醚、酒精、碘酒、高錳酸鉀等。 2.2急救箱使用注意事項 (1)有專人保管,但不要上鎖。 (2)定期更換超過消毒期的敷料和過期藥品,每次急救后要及時補充。 (3)放置在合適的位置,使現場人員都知道。 2.3其他應急設備和設施由于在現場經常會出現一些不安全情況,甚至發生事故,或因采光和照明情況不好,在應急處理時就需配備應急照明,如可充電工作燈、電筒、油燈等設備。有時為了安全逃生、救生需要,
9、還必須配置安全帶、安全繩、擔架等專用應急設備和設施工具。第四章 潛在危險源的應急準備和響應(事故)事件1、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自救:迅速移走周圍可能繼續產生危險的墜落物、障礙物,為急救醫務人員流通道,使其可以最快速度到達傷員處。高處墜落不僅產生外傷,還產生內傷,不可急速移動或搖動傷員身體。應多人平托傷員,緩慢將傷員放至平坦地面上。發現傷員呼吸障礙,應進行人工呼吸;發現出血,應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可在傷口近端扎緊,但應每半小時松開一次,避免壞死。動脈出血應用指壓股動脈止血。2、觸電自救:使觸電者脫離帶電體,搶救人員首先保證自己不被傷害。如在附近有電源開關,應首先采用切斷電源的方法;如附近無電源開關,
10、應尋找干燥木棒、木板等絕緣材料,挑開帶電體;如可以迅速呼喚周圍電工,電工可利用本人絕緣手套、絕緣鞋齊全的條件,迅速使觸電者擺脫帶電部分。觸電者擺脫帶電體后,應立即就地對其進行急救,除非周圍狹窄、潮濕不具備搶險條件,可將其轉移到另外的地方。使觸電者仰面平躺,檢查有無呼吸和心臟跳動,如觸電者呼吸短促或微弱,胸部無明顯呼吸起伏,立即對其進行人工呼吸;如觸電者脈搏微弱,應立即進行人工心臟按摩,在心臟部位不斷按壓、松開,頻率為60次/分,幫助觸電者復蘇心臟跳動。待急救醫務人員到后,進一步搶救。3、火災自救:自救滅火:火災現場人員應用衣物堵住口鼻,彎下腰,以最低姿勢迅速撤離失火地點。搶救隊員應首先切斷電源
11、,用現場自備的消防滅火器進行滅火。火災發生后,視火情狀況和人員傷害情況,迅速撥打119火警電話報警,120急救電話急救。在急救醫務人員未到前,應使搶救出的傷員平躺地上,周圍應通風良好,待急救人員來后進行搶救。4、機械傷害自救: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打電話搶救,同時通知生產負責人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山水、電工長協助立外搶救工作,門衛在大門口迎接來救護的
12、車輛,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5、環境污染事件自救:應急負責人接到報告后,立即指揮對污染源及其行為,進行控制,以防事態進一步蔓延或擴散,項目安全員封鎖事件現場,立即責令項目部立即停止生產。公司應急小組組長到達事件現場后,組織事件調查,并將事件的初步調查通報公司應急小組組長。公司應急小組組長接到事件通報后,上報當地主管部門。6、食物中毒、傳染疾病自救:當發生了中毒、傳染病事故時,第一發現人應及時大喊高呼并以最快速度與事故應急小組聯系。接到消息后,立即趕到出事地點,確認其是否為食物中毒和中毒程度并查出中毒來源或是否患傳染病和其來源撥打“120”緊急事故報警電話,安全員負
13、責在大門口接應。項目副經理負責指揮,并在事故過后出具事故經過報告上報施工管理部。項目經理立即組織人員趕到事故發生地點現場應急小組立即采取搶救措施,如:令其將胃里的東西嘔吐出來,當發現其中毒較深昏迷時,立即將抬到大門口,等救護車的到來,或直接送往就近醫院,傳染病患者直接送往醫院。公司應急小組組長到達事件現場后,立即責令項目部即刻停止生產,組織事件調查,并將事件的初步調查通報公司應急小組組長。公司應急小組組長接到事件通報后,上報當地主管部門。第五章 事故善后處理1、事故報告:在24小時內寫出事故報告并上報有關部門。 報告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 報告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
14、計。 報告事故發生后采用的原因初步判斷。 報告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2、事故善后處理: 派專人協助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 派專人進行事故善后處理事宜。 根據事故調查組認定的事故原因的分析,舉一反三,采取積極有效措施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根據事故責任分析對有關責任人員進行處理,觸犯法律的將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結束語本預案針對有可能發生的事故或重大事故,組織實施緊急救援工作并協助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的指導性意見,在實施過程中根據不同情況隨機進行處理。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后,事故單位應立即報告,各有關部門負責人在接到事故發生信息后必須在最短時間內進入各自崗位,迅速開展工作。對任何失職、瀆職行為都要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