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錄目錄1第一章 項目概述3第二章 設計任務和要求42.1原水工藝參數42.2出水排放標準4第三章 設計依據及原則53.1設計依據53.2設計原則53.3設計標準與規范63.4設計范圍6第四章工藝設計74.1簡述74.2廢水處理工藝流程選擇74.3工藝流程94.4工藝特點104.5工藝流程說明104.6處理效果分析154.7工藝單元設計15第五章建筑結構185.1概述185.2本工程主要建(構)筑物185.3 設計執行遵守的主要規范、規程及標準185.4 設計說明20第六章配套工程設計216.1 總圖216.2 電氣、儀表、自動化216.2.1編制依據216.2.2編制范圍226.2.3電氣、
2、儀表226.3 給、排水23第七章配套工程設計247.1主要建(構)筑物247.2主要工藝設備25第八章運行成本分析268.1勞動定員268.2運行成本分析268.2.1 動力費268.2.2 人工費用268.2.3 土建及設備費用268. 3 效益分析28第一章 項目概述青龍滿族自治縣位于河北省東北部燕山山脈東段,地處東經11833311193630,北緯400440403652之間。縣域東界至龍王廟鄉與遼寧省建昌縣、綏中縣交界;南界至撫寧縣、盧龍縣、遷安市明長城北側;西界至涼水河、八道河鄉與遷西縣、寬城滿族自治縣交界;北界至大石嶺鄉與遼寧省凌源市交界。地處京、津、唐、秦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
3、。距北京250公里,距天津265公里,距石家莊480公里,距秦皇島市區118公里,距唐山市區145公里,距承德市區160公里,縣域國土面積3510平方公里。第二章 設計任務和要求2.1原水工藝參數根據提供及類比調查,所確定的項目廢水、水量、水質情況如下:廢水來源為學校生活廢水,日處理水量為80m3/d,系統按每天24小時運行。由于校方無法提供準確的污水水質,我公司通過類比其他學校排水水質確定污水來水水質,見表2.1。表2.1 污水來水水質項目CODCr(mg/L)BOD5(mg/L)氨氮(mg/L)SS(mg/L)PH來水水質300150252006-92.2出水排放標準根據環保相關要求要求,
4、出水污染物濃度應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表1一級A標準。主要指標見表2.2。表2.2 設計出水水質指標表項目CODCr(mg/L)BOD5(mg/L)氨氮(mg/L)SS(mg/L)PH出水水質50105(8)106-9注:1)括號外數值為水溫12 時的控制指標,括號內數值為水溫 12 時的控制指標。第三章 設計依據及原則3.1設計依據1)國家有關政策、規劃及法律、法規。2) 項目整體規劃。3)現行有關技術規范、規定。4)其他有關基礎技術資料。3.2設計原則1)貫徹經濟性與可靠性并重的設計原則,在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價和運行費用的同時,合理兼顧運行操作條件和
5、管理維護條件;2)在總體規劃指導下,結合項目各方面條件和環境要求,建設污水處理系統,充分發揮污水處理系統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3)充分考慮當地實際情況與客觀條件,因地制宜,積極穩妥地采用先進技術,使工程的設計、施工、運行管理都能達到預期目標。4)嚴格遵守國家及地方環保管理部門的有關法律法規,審慎合理地確定各種技術設計標準,確保各項指標達到規定的排放要求;5)在運行上有較大的靈活性和可調節性,運行管理費用少,經濟合理,以滿足長遠需要;6)工藝流程簡捷,操作靈活性好,設備布置合理,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少,投資和運行費用省;7)操作管理方便,技術要求簡單,維修簡便,適宜于長期使用;8)工藝技
6、術先進、可靠、實用,工藝流程簡單,運行穩定達標,易于操作管理和維護;9)運行穩定度高,噪音小,污泥量少,以避免二次污染。3.3設計標準與規范根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1998)第253號令和我國國家環保部有關政策和規定。1)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范(GB 50335-2002)2)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規定(國環字第003號,1986)3)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 4)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5)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86)國環字第003號;6)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7)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
7、1997年版)8)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141-90)9)建筑結構設計統一規范(GBJ68-84)10)工業建筑防腐設計規范(GBJ46-82)11)工業自動化儀表工程及驗收(GBJ93-86)12)建筑電氣設計技術規范(JGJ16-83)13)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14)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CJ343-2010)15)室外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014-2014)16)建筑結構荷載設計規范(GB50009-2012)17)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2009)3.4設計范圍廢水處理站站界外1m內的污水、污泥處理工藝;總圖布局;建、構筑物、設備、電氣
8、、自控及給排水設計。不包括站外至污水處理站的供水、供電等。第四章工藝設計4.1簡述80t/d污水處理項目,污水由無機物和有機物組成。無機鹽(如SO42-、S2-、Cl-等)、酸、堿、微量重金屬離子、以及N等植物性營養物質。有機污染物種類繁多,成分復雜,大體是:以C元素為主要化學成分的植物性污染物質和以C、N、P為主要化學成分的動物性污染物質。4.2廢水處理工藝流程選擇生活污水的處理方法有多種,目前最為流行的是生物化學法,即利用微生物生長時需要C、N、P等生長營養物質,通過人工強化微生物的數量及功能,使其吸收分解污水的C、N、P等物質(該類物質也即是我們所要求去除的),從而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該
9、法具有經濟、技術成熟的特點。生物化學法按微生物的生長方式可分為:普通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按設施的運行方式可分為:運續流工藝(CFS),間歇式工藝(SBR);按有無氧氣的參與可分為:好氧法、厭氧法、缺氧法(水解酸化法);按特定的處理要求可分為:A/O工藝、A2/O工藝、AB工藝等;按集約化程度又可分為:一建化工藝(如:三T式氧化溝、SBR、MSBR等),分建式工藝等等。隨著對污水處理技術的深入研究以及環保法規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單一的污水處理技術已越來越難于達到要求。于是以上各種工藝分別得到了長足發展,如僅A2/O工藝就發展了UCT工藝、MUCT工藝、JHB工藝、VIP工藝、倒置A2/O工藝、B
10、ardenpho工藝、Phoredox工藝、Phostrip工藝、OWASA工藝等十幾種工藝。該類技術的共同點都是采用技術組合,并向系列化、集約化方向上發展。根據國內外同類型廢水處理的設計和實踐經驗,在進行主體工藝選擇時,注意考慮以下原則:(1)采用一級處理、二級處理、三級后處理分級處理的原則。各階段處理污染物目標明確,效果顯著。(2)污水處理工藝構筑物構造簡單,污水處理工程投資省,運行費用低。(3)采用先進可靠的系統設備,降低系統的維護工作量,以保證系統的長期正常運轉。(4)處理系統產生的污泥部分回流,剩余污泥濃度脫水后妥善處置,避免二次污染。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取決于進水水質的特點及排放水質
11、的要求。根據去除率的預測可知本工程主要是以去除有機物、氨氮為主。本工程出水水質需要達到直排標準,因此污水處理站處理工藝包括:污水處理工藝和污泥處理工藝。4.3工藝流程根據該廢水的特點,結合我們在同行業廢水治理的經驗。我們本著“兩低一高”(投資低、運行費用低、處理效率高)的原則,確定工藝流程見附圖:進水調節池水解酸化池污泥回流接觸氧化池二沉池中間水池反沖洗水曝氣生物濾池清水池用于校區綠化或直接排放4.4工藝特點1)本方案選用的水解酸化工藝,生物接觸氧化工藝,曝氣生物濾池,處理效率高,運行管理簡便,并已有處理同類有機廢水并達到一級A標準運行穩定的實例。2)本方案的水解酸化設施,采用先進的生物填料,
12、曝氣生物濾池采用高效生物填料,及專利布水系統,處理效率高,效果穩定。4.5工藝流程說明1)固定式格柵作為前級處理設施可去除大的懸浮物、漂浮物,起到暢通后處理流程,減少后處理負荷的作用。2)調節池由于生活廢水排放不穩定,使廢水的水質和水量不穩定,因此,將廢水引入調節池內停留一定的時間,使廢水在池內得到均衡,這樣就為后續工藝提供了保障。3)水解酸化池該工藝是在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基礎上用水解池取代了傳統的初沉池,水解池是一種新型的厭氧反應器。它是在污水厭氧處理技術研究的基礎上,采用較短的停留時間,從而省去了厭氧反應中時間長、控制條件高的甲烷發酵階段,而利用水解產酸菌可以迅速降解水中有機物的特點,形成以
13、水解產酸為主的厭氧上流式污泥床。由于水解池集生物降解、物理沉降和吸附為一體,在與初沉池停留時間相近的情況下,有機物去除效果顯著高于初沉池,并且能將污水中難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小分子有機物,提高了污水的可生物降解性,使得后續的好氧處理所需的時間縮短,能耗降低。與此同時,懸浮固體物質(包括進水懸浮物和后續好氧處理中的剩余污泥)被水解為可溶性物質,降低了剩余污泥量,并使污泥得到處理,從而取消了傳統工藝中的污泥消化池,實現了污水污泥的一次性處理。雖然水解酸化工藝具備上述優點。4)生物接觸氧化池生物接觸氧化法也稱淹沒式生物濾池,其在氧化池內設置填料并淹沒在污水中,經曝氣充氧的污水與填料上的生物膜相接
14、觸,在生物膜的作用下,有機物被生物膜所吸附,污水得到凈化。雖然吸吸咐過程很短,但被吸附的有機物可以儲存在生物膜中,有較長時間為微生物所氧化、分解、吸收。當生物膜達到一定厚度時,內層生物膜由于缺氧,好氧菌死亡,黏附力減弱,就會脫落,在沉淀池中沉降下來。舊的生物膜脫落后,新的生物膜又會在原來脫落的地方生長起來,如此新陳代謝,使氧化池凈化功能處于動態平衡,使出水水質保持穩定。5)二沉池設置沉淀池,可去除有機懸浮物如脫落的生物膜和其它固性物,有利于后續處理工藝,并為下步工藝做為預處理手段。6)中間水池污水通過中間水池,水中的泥沙、懸浮物等會自然沉淀一部分。7)曝氣生物濾池曝氣生物濾池(BAF),是20
15、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普通生物濾池的基礎上,并借鑒給水濾池工藝而研發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最初用于污水的三級處理,后發展成直接用于二級處理。自80年代在歐洲建成第一座曝氣生物濾池污水處理廠后,曝氣生物濾池已在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廣為流行。目前世界上已有數千座大大小小的污水處理廠采用了這種技術。該技術不僅可用于水體富營養化處理,而且可廣泛地被用于城市污水、小區生活污水、生活雜排水和食品加工廢水、釀造和造紙等高濃度廢水中,同時也可進行中水處理。隨著研究的深入,曝氣生物濾池從單一的工藝逐漸發展成系列綜合工藝,具有去處SS、COD、BOD5、硝化、脫氧的作用,其最大特點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于一體
16、,節省了后續二次沉淀池,在保證處理效果的前提下使處理工藝簡化。此外,曝氣生物濾池工藝有機物容積負荷高、水力負荷大、水力停留時間短、所需基建投資少、能耗及運行成本低,同時該工藝出水水質高。曝氣生物濾池與其他處理工藝相比較,具有很多優點:采用氣水平行上向流,使氣、水進行極好的均分,防止了氣泡在濾層中的凝結,氧氣利用率高,能耗低;與下向流過濾相反上相流過濾持續在整個濾池高度上提供正壓條件,可以更好地避免溝流或短流。上向流形成了對工藝有好處的半柱推條件,即使采用高過濾速度和負荷仍能保證工藝的持久穩定性和有效性;采用氣水平行上向流,使空間過濾能被更好的運用,空氣能將固體物質帶入濾床深處,在濾池中能得到高
17、負荷、均勻的固體物質,延長反沖洗周期,減少清洗時間和清洗時的用水、用氣量。除了曝氣生物濾池自身的上述優點外,曝氣生物濾池與其他生物處理方法相比較具有以下幾個優點:較小的池容和占地面積。曝氣生物濾池的BOD5的容積負荷可達到5-6kgBOD5/(m3d),其是常規活性污泥法或接觸氧化法的612倍,所以它的池容和占地面積只有活性污泥法或接觸氧化法的1/10左右,大大節約了占地面積和大量土建費用。高質量出水。在BOD5容積負荷為6kgBOD5/(m3d)時,其出水SS和BOD5可保持在10mg/L以下,COD可保持在60mg/L以下,遠遠低于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簡化處理流程:由于曝氣生物濾池對SS
18、的生物截留作用,使出水中的活性污泥很少,故不需設置二沉池和污泥回流泵房,處理流程簡化,使占地面積進一步減少。基建、運轉費用節省。由于該技術流程短,池容積小和占地省,使基建費用大大低于常規二級生化處理。同時,粒狀填料使得充氧效率提高,可節省能源消耗。管理簡單。曝氣生物濾池抗沖擊負荷能力很強,沒有污泥膨脹問題,微生物也不會流失,能保證池內較高的微生物濃度,因此日常運行管理簡單,處理效果穩定。設施可間斷運行。由于大量的微生物生長在粒狀填料粗糙多孔的內部和表面,微生物不會流失,即使長時間不運轉也能保證其菌種,如長時間停止不用后再使用,其設施可在幾天內恢復正常運行。曝氣生物濾池(BAF)工藝與常規處理工
19、藝的比較見下表項目BAF工藝SBR工藝A2/O工藝 投資費用土建工程無需二沉池,預處理配斜板沉淀池,效率很高,土建量最小無需二沉池,池體一般較深,土建量較大土建量最大設備機電及儀表設備量稍大,自控儀表稍多設備閑置浪費大,自控儀表稍多設備投資一般征地費占地最小,是傳統工藝的1/51/10,征地費最少占地稍小,征地費較多占地最大,征地費最多總投資最小較大最大運行費用水頭損失約33.5m約34m約11.5m污泥回流不需污泥回流不需污泥回流100%150%曝氣量比活性污泥法低30%40%與A2/O工藝基本相同大藥劑量無較低較低處理后出水的消毒由于出水水質好,一般不需過濾,消毒劑消耗最少一般需要過濾、消
20、毒、消毒劑消耗較大一般需要過濾、消毒、消毒劑消耗較大電耗很小較高最高總運行成本較低較高最高工藝效果出水水質SS可達15mg/l以下,BOD可達10mg/l以下,COD可達40mg/l以下,TKN可達15mg/l以下SS可達30mg/l以下,BOD可達15mg/l以下,COD可達100mg/l以下,TKN可達15mg/l以下SS可達30mg/l以下,BOD可達15mg/l以下,COD可達100mg/l以下,TKN可達15mg/l以下產泥量產泥量相對于活性污泥法稍大,污泥穩定性稍差產泥量與A2/O差不多,污泥相對穩定產泥量一般,污泥相對穩定有無污泥膨脹無容易產生,需加生物選擇器來防止容易產生,需加
21、生物選擇器來防止流量變化的影響受過濾速度限制,有一定影響受每個處理單元的可接納容積限制,有一定影響受沉淀速度限制,有一定影響溫度變化(低溫)的影響(溫度將影響硝化/反硝化)濾池從底部進水,上部可封閉,水溫波動小,低溫運行較穩定處理效果受低溫影響較大露天面積大,處理效果受低溫影響較大運行管理自動化程度(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自控系統的投資不需很大)連續進水系統,可根據出水水質實現供氧量和反沖洗的自動調節和控制,自動化程度最高序批式進水系統,可實現供氧量和回流比的自動調節連續進水系統,可實現供氧量和回流比的自動調節日常維護和巡視設備和管道布置緊密,廠區面積小,采用穿孔管曝氣,不堵塞,巡視簡單設備閑
22、置較多,微孔曝氣頭容易堵塞,維護量大廠區面積大,設備分散,微孔曝氣頭容易堵塞,維護巡視量最大大修濾池成組布置,數量較多,停一個濾池進行一次大修對出水水質和出水量影響很小需停一個SBR池進行依次大修,時間長,對處理水量和出水水質有影響需停一條線進行大修,時間長,對處理水量和出水水質有影響操作和管理人員人數很少較多較多通過上述技術可行性分析,采用曝氣生物濾池應用于本工程,具有諸多優勢。故在本工程技術方案采用曝氣生物濾池作為主要生化工藝。8)清水池用于儲存處理后的清水,以便于校區綠化或直接排放。9)污泥處理系統污泥處理階段結合現場情況,像這樣小型規模污水處理站的污泥處理宜選用技術成熟耗能低的技術路線
23、。本設計對污泥處理的方法采用污泥內循環法,因為小型污水處理站的每日污泥產量非常少,將污泥回流到污水處理前端,可以利用污泥給污水提供微生物,同時可以減少污泥排量,是污泥脫水中最經濟的一種方法,非常適用于小型污水處理站的污泥脫水。4.6處理效果分析工藝段CODCr(mg/l)BOD5(mg/l)SS(mg/l)NH3-N(mg/l)格柵進水30015020025出水200去除率20%水解酸化進水300150出水21097.5去除率30%35%生物接觸氧化及沉淀池進水21097.5200出水10524.460去除率50%75%70%曝氣生物濾池進水10524.46025出水428.5485去除率60
24、%65%87%80%4.7工藝單元設計1) 格柵:采用GLG固定式格柵:數量:1臺型號:GLG-1000 間隙:0.2-3mm2)調節池:設計流量:80 m3/d結構尺寸:4m3.5m4m有效容積:56m3結構形式:混凝土(全地下)停留時間:12小時 潛污泵:型號:40SJWQ10-15-1.5(攪勻帶鉸刀) Q=10m3/h,H=15m,N=1.5KW 數量:兩臺(一用一備)3)水解酸化池:設計流量:80 m3/d結構尺寸:4m2.5m4m有效容積:40m3 結構形式:混凝土(全地下)停留時間:8小時設施配置:布水系統一套 YDT型彈性立體填料:20m34)生物接觸氧化池:設計流量:80 m
25、3/d結構尺寸:4m3.5m4m有效容積:56m3結構形式:混凝土(全地下)停留時間:12小時設施配置:YDT型彈性立體填料:28m3 曝氣頭:28個5)二沉池:設計流量:80 m3/d結構尺寸:2m1m4m有效容積:8m3結構形式:混凝土(全地下)停留時間:2小時設施配置:斜管填料:2m36)中間池: 設計流量:80 m3/d 結構尺寸:2m1m4m有效容積:8m3結構形式:混凝土(全地下)停留時間:2小時 潛污泵:型號:40SJWQ10-15-1.5(攪勻帶鉸刀) Q=10m3/h,H=15m,N=1.5KW 數量:兩臺(一用一備)7)曝氣生物濾池: 設計流量:80m3/d池體結構:碳鋼防
26、腐(地上)結構尺寸: 2m2m4m停留時間:2.5小時有機負荷:BOD5:0.55kgBOD/(m3d) NH3-N:0.4kg NH3-N/(m3d)填料層高:2.5m填料體積:10m3曝氣風量:氣水比:5:1 Q=0.33m3/min P=39.2Kpa反沖洗水強度:6L/( m2s) 反沖洗水量:50 m3/h H=10m8)清水池: 設計流量:80 m3/d結構尺寸:4m3.5m4m有效容積:56m3結構形式:混凝土(全地下)停留時間:12小時 反沖洗泵:型號: 80SWQ50-10-3數量:一臺 Q=50m3 /h,H=10m,N=3KW9)綜合機房: 室內配置:鼓風機2臺,曝氣生物
27、濾池1座,電控柜1臺 鼓風機:型號:XLDSR50,Q=1.82m3/min,P=39.2kpa,N=3kw ,n=1840轉/分,數量:2臺結構形式:彩鋼面積:22m2第五章建筑結構5.1概述為使工程保證質量、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按時投產,我們結合當地的地質、氣象、建材、施工等條件,按照國家有關規范、規程、標準進行設計。5.2本工程主要建(構)筑物本次污水處理廠由調節池、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觸氧化池、二沉池、中間水池、曝氣生物濾池、清水池、綜合用房等組成。5.3 設計執行遵守的主要規范、規程及標準1)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 (GB 3096-93)2)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 (GB
28、50068-2001)3)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 (GB50223-2004)4)建筑抗震設計規范(08局部修改版) (GB50011-2001)5)構筑物抗震設計規范 (GB50191-93)6)建筑結構荷載規范(2006年版) (GB50009-2001)7)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2002)8)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 (JGJ79-2002)9)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02)10)鋼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02)11)鋼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7-2003)12)砌體結構設計規范 (GB50003-2001)13)動力機器基礎設計規范 (
29、GB50040-96)14)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結構設計規范 (GB50069-2002)15)給水排水工程鋼筋混凝水池結構設計規程 CECS 138:200216)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 (GB50108-2001)17)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16-2006)18)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 (GB50222-95)(1999年修訂版)19)建筑采光設計標準 (GB/T50033-2001)20) 建筑氣候區劃標準 (GB50178-93)21) 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 (GBJ19-87)(2001年版)22)屋面工程技術規范 (GB50207-94)23) 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
30、 (GB/T50001-2001)24) 建筑結構制圖標準 (GB/T50105-2001)25)建筑制圖標準 (GB/T50104-2001)285.4 設計說明1)建筑部分a、設計原則建筑設計嚴格遵守國家現行標準,同時符合生活廢水處理的特點,做到適用、經濟、美觀,滿足防火、防爆、采光、通風等要求,滿足生產、操作和檢修的需要。充分考慮從當地自然條件,盡量采用當地材料及習慣做法,滿足建設單位要求。b. 結構型式綜合房為彩鋼板結構。第六章配套工程設計6.1 總圖1)工藝組成本項目設計工藝由一級處理(水解酸化+接觸氧化)、二級處理(BAF)兩部分組成。2)平面布置總平面布置根據生產工藝、運輸、消防
31、、安全、衛生、綠化、施工方便等要求,力求科學合理、節省投資、有利生產、便于維護。具體見平面布置圖。3)綠化本工程的綠化設計及實施由業主負責。4) 消防污水處理廠內的室內、室外均設置消防設施。5) 道路根據污水處理工藝及總圖布置,污水處理站內道路圍繞站內構筑物和建筑物設計建設。6)防雷本工程區域防雷須滿足國家相關設計規范及工程施工驗收規范要求。6.2 電氣、儀表、自動化6.2.1編制依據1)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 2)工業企業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95)3)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GB5021794)4)系統接地的型式及安裝技術要求(GB1405093)5)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
32、及驗收規范(GB500932002)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992)7)工藝、給排水、設備各專業提供的相關資料6.2.2編制范圍 滿足污水處理站使用要求的電氣與自動化方面的內容。6.2.3電氣、儀表1)負荷計算設備裝機容量15KW,使用容量9KW。2)供電 單電源單母線供電,AC380/220V三相四線制。3)需業主提供的條件a、本工程為三級供電負荷,本校由外線引來直埋電纜,采用鎧裝YJV22-1電力電纜。(YJV22-1代表額定電壓0.6/1kv交聯聚乙烯絕緣鋼帶鎧裝聚氯乙烯護套。有22者為鋼帶鎧裝聚氯乙烯套)接點在水處理綜合房低壓受電開關。進戶管線、橋架由本
33、工程施工。 b、業主將接地主干線引至水處理綜合房。 4)控制方式a、動力配電為單電源單母線供電。插座采用漏電保護。 b、各種提升泵采用控制箱手動/自動控制。5)照明綜合房采用工廠型防水防塵燈。6)接地a、本系統接地采用TNS型式。b、接地主干線由承包方校區主接地系統引至本系統綜合房,本系統工程做重復接地,其接地電阻小于4歐姆。c、本系統接地主干線采用404鍍鋅扁鋼,接地支線采用254鍍鋅扁鋼。系統內電纜橋架支架、罐體、金屬構架等與接地支線可靠連接。7)元器件選擇受電回路、電動機饋電回路的空氣斷路器、塑殼斷路器、微斷、接觸器、熱繼電器、指示燈、控制按鈕采用國內優質產品。8)動力配線所有電纜采用橋
34、架或穿鍍鋅鋼管保護。9)培訓為了確保整個工程在移交后能夠正常測試及運行,我公司為操作人員提供包括設備測試、運行和維修所需的培訓。人員培訓工作包括講座、演示及其它認為必須的工作以確保操作人員能夠掌握數顯表及工控機操作系統運行所需的相關知識及技能。培訓地點在污水處理站內。6.3 給、排水1)生活給水系統 本工程的生活給水外網及實施由業主負責。2)排水系統本工程生活排水和雨排水分流排放,污水直接排至調節池處理。第七章配套工程設計7.1主要建(構)筑物表7-1主要建(構)筑物序號名稱規格形式數量單位備注1調節池4m3.5 m4 m(全地下)池體結構:混凝土1座2水解酸化池4m2.5m4 m(全地下)池
35、體結構:混凝土1座3接觸氧化池4m3.5 m4 m(全地下)池體結構:混凝土1座4二沉池2m1m4 m(全地下)池體結構:混凝土1座5中間水池2m1m4 m(全地下)池體結構:混凝土1座6曝氣生物濾池2m2 m4 m(綜合機房內)池體結構:碳鋼1座7清水池4m3.5 m4 m(全地下)池體結構:混凝土1座8綜合用房5.5m4m5m彩板房1座7.2主要工藝設備表7-2主要標準設備清單序號項目參數數量數量備注1人工格柵B=1m,b=0.2-3mm1臺2調節池(潛水排污泵)Q=10m3/h,H=15mN=1.5kw2臺1用1備3中間水池(潛水排污泵)Q=10m3/h,H=15mN=1.5kw2臺1用
36、1備4羅茨風機Q=1.82m3/min,P=39.2kpa,N=3kw2臺含配套出口消音器,安全閥,單向閥等附件(一用一備)5反沖洗泵Q=50m3/h,H=10mN=3kw1臺6曝氣濾池H=4m,LB=22m1座7電控系統1套8管道、閥門1批第八章運行成本分析8.1勞動定員對于本系統,污水處理設施應配備1名兼職工作人員。系統維護人員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檢查進出水是否正常,檢查設備有無故障并排除故障,檢查活性污泥生長情況以及定期檢測水質。8.2運行成本分析8.2.1 動力費若電費以0.7元/kw h計算,本工程的動力消耗費用約1.05元/m3。8.2.2 人工費用本污水處理站設1名操作人員,人均月工
37、資為1500元,則:人工費:11500/(8030)0.625元/m3綜上所述,總的噸水處理成本約1.675元/噸。8.2.3 土建及設備費用土建部分名稱規格型號容量總價(萬)調節池4m3.5 m4 m56m34.04水解酸化池4m2.5 m4 m40m32.9接觸氧化池4m3.5 m4m56m34.04二沉池2m1 m4 m8m30.58中間水池2m1 m4 m8m30.58清水池4m3.5 m4m56m34.04綜合用房5.5m4 m5 m22m21.98合計17.58設備部分名稱規格型號容量單價總價(萬)廠家格柵GLG-10001臺1000元0.1綠緣環保斜管填料=60mm,厚度=0.5
38、mm,H=1000mm2m3400元/m30.08玉環縣捷泰環保有限公司彈性填料180mm,L=3.0m48m385元/m30.41玉環縣捷泰環保有限公司火山巖填料粒徑6-8mm10m2500元/m20.5北京淇方天羅茨鼓風機XLDSRQ=1.82m3/min P=39.2kpa,N=3kw2臺18600元/臺3.72山東和立機械有限公司BAF濾池系統包括碳鋼池體、BAF濾板、濾頭、單孔膜等1套15480元1.55玉環縣捷泰環保有限公司曝氣頭曝氣頭及布氣管件28個85元/個0.24綠緣環保潛污泵40SJWQ10-15-1.5(攪勻帶鉸刀)Q=10m3/h,H=15mN=1.5KW4臺3500元/臺1.4上海山川泵業反沖洗泵80SWQ50-10-3Q =50m3 /h,H=10m,N=3KW1臺4000元0.4上海山川泵業閥門管件碳鋼管、鑄鋼閥門1.31電控柜液位浮球自控1臺3千元0.3秦皇島豐科電氣安裝6合計16本工程土建部分費用為17.58萬元,設備部分費用為16萬元,工程總體造價為33.58萬元。8. 3 效益分析本工程建成投產后,可為學校提供綠化及清掃用水,減少污染物的外排,實現城鎮的清潔生產,促進了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本工程建設具有非常好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