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江漢平原片區鄉村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湖北省鄉村建筑風貌研究Rural Architecture Style Research of Hu Bei.China1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湖北省江漢平原片區鄉村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
2、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湖北省江漢平原片區鄉村建筑風貌現狀特征提煉鄉村人居環境風貌提煉村莊民居建筑風貌提煉傳統民居建筑特征總結現代民居建筑特征總結地勢低平、水網交織垸堤縱橫、河塘中心依水而建、平壩場院硬山坡頂、天井合院土木磚石、青磚黛瓦檐墻墀頭、略施雕飾江漢平原片區鄉村地區具有“地勢低平,湖泊星羅,水網交織,垸堤縱橫”的自然特征,但在村莊建設中存在人為方式破壞自然環境的情況,風貌有待協調。山水林田界面江漢平原地區歷史上是一片沼澤,移民圍湖造田,占地為耕。江漢平原宗族觀念的弱化,反映到村落結構上,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的水塘、河流成為村落的
3、中心。鄉村聚落空間公共空間在建筑實體之間產生重要的作用,為村民提供居住之外的交往生活功能,包括傳統巷道、河岸、曬谷場、獅子口、土地廟、涼亭、廣場等。村莊公共空間環衛、給排水、電力電信設施普遍缺乏,部分特色村莊、試點村建設中設施建設及布局較好,對提升村莊風貌有明顯效果。但尚未形成垃圾處理系統,已有設施過于現代化;電力電信設施布線及架桿缺乏統籌,呈現“蛛網式”凌亂形態。公用設施連三間、天井院、合院式為主,雙坡硬山屋頂。建筑形式青瓦,磚石,木材、土坯。建筑材質灰、青、白、土黃和木色為主。建筑色彩屋脊瓦飾、檐墻、花磚墻、墀頭、木石門窗。細部裝飾獨棟或聯排為主,兩層及以上,坡屋頂。建筑形式現代材料、屋面
4、青瓦、磚墻、水泥涂刷或瓷磚貼面。建筑材質顏色多元,常見紅色、黃色、白色、灰色。建筑色彩青色屋頂、硬山頂山墻、彩繪、鐵質防盜門窗、瓷磚貼面。細部裝飾3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湖北省江漢平原片區鄉村建筑風貌規劃引導重點鄉村人居環境風貌引導村莊民居建筑風貌引導山水林田界面鄉村聚落空間村莊公共空間公用設施建筑形式建筑材質建筑色彩細部裝飾剛性引導重點禁止破壞場地環境,為了開發而忽視對周邊建筑的保護,破壞地形、肆意侵占的開發建設行為。山水林田界面 遵循“依山就勢、順應等高
5、線、復耕復綠、村景相融”的原則。禁止在舊村改造中、破壞原有自然環境,無序向外建設用地擴張。結合江漢平原“垸、田”形態的鄉村聚落形態。禁止對公共器具缺少治理,應注重綠化及相關配套設施,設計注重結合當地民風民俗。遵循“開敞通達、功能復合”原則,重點結合門口塘、村委會進行建設,采用空間硬化和柔化相結合的方式。禁止使用老舊環境設施、排水設施裸露在外、禁止使用老舊電力設施。遵循“原生鄉土、就地取材、實用適宜”的原則。嚴格遵守“硬山坡頂、兩層建筑為主”的建造模式。禁止建造與周邊環境要素不符的建筑,禁止超高、超體量的建筑禁止使用顏色絢麗的屋面材料或大面積使用彩色拼貼花磚。遵循“傳承新繹”原則,以現代建材取材
6、為主,傳承延續地域特色建筑元素。禁止大面積使用藍色、紅色、棕色等與周圍環境不協調的色彩,應與周邊環境顏色統一。禁止建筑裝飾與真實比例失調,墀頭不宜過度追求傳統形式。鼓勵自由選擇使用“屋脊瓦飾、檐墻、磚墻、墀頭、石雕木刻”等地域特色裝飾。彈性引導重點山體界面應順應地勢,靈活多變,在保護生態環境和建筑風貌的前提下,對建筑進行合理的修繕和改造。村廟祠堂應注重功能混合與空間組合;濱水空間應注重與周邊民居及環境自然銜接,豐富活動空間;對于集鎮空間,應重視與自然環境銜接,遵循原有村莊肌理。在村中心應適當增加涼亭,布置在居民日常使用的地點,建議使用本土石材、木材等當地材料。應保留原有點狀空間,圍繞點狀空間增
7、設涼亭、石凳等設施,為居民活動提供公共文化交流場所。結合鄉村自身特點,宜設立具有鄉村元素的垃圾桶。為節省資源,每兩戶宜公用排水系統,方便村莊的環境治理;宜將電力系統用村莊構筑物或廣告牌等包裝起來,突出本土性和實用性。民居建筑形式宜以獨棟、三合院、四合院和天井建筑為主。單體建筑可以增加車庫、屋頂平臺等空間來滿足現代生活的需要。屋面應以素瓦為主,保持村莊灰瓦屋頂的建筑風格;宜多做清水墻,亦可根據當地傳統施以白色(石灰)或土黃色作為墻面粉刷。灰瓦使用比重應在 70%-80%以內;涂料及瓷磚貼面應控制在整體面積的 10%-20%。建筑色彩應優先考慮選擇以本地材料的顏色為主,可采用灰色、青色、白色為主色
8、調,可根據農戶自身喜好,少量局部使用土黃色、磚紅色為點綴。建議民居色彩搭配白色系在40-60%左右,青土黃色系應在 20%、綠植覆蓋應在 30-40%左右。門窗色彩、材質應采用與建筑主體相協調的,可增加傳統木質窗裝飾;在使用鐵質戶門和鋁合金、塑鋼窗等時應選取灰色、黑色、木色的噴漆做法。4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O.1 鄉村人居環境風貌規劃設計圖集主要目標 充分尊重山水格局、田林資源與地域文化,營造與自然相和諧的村莊聚落環境,豐富美化村內大小交往空間景觀,鼓勵
9、融入鄉土元素的公用設施,共同營造鄉村人居環境。主要內容 1.1 山水林田界面 遵循“依山就勢、順應等高線、復耕復綠、村景相融”的原則,營造“水村相映、林果豐富、景村相連”的村莊與山水臨田和諧共融的意向。1.2 鄉村聚落空間 結合江漢平原“垸、田”形態的鄉村聚落形態、營造“隨堤柳枝綠,連壟菜花黃“的人居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鄉村聚落建造模式。1.3 村莊公用空間 遵循“開敞通達、功能復合”原則,重點結合門口塘、村委會進行建設,采用空間硬化和柔化相結合的方式,營造“湖中采菱、繞塘嬉戲”的村落公共活動空間風貌。1.4公用設施 遵循“原生鄉土、就地取材、實用適宜”的原則,實現“干凈整潔、特色實用、樸質純然”
10、的村莊設施風貌建設目標。5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1.1 山水林田界面1.鄉村人居環境風貌規劃設計圖集山體界面引導重點注重山體與村莊界面的契合關系,依形就勢、順應等高線的分布。呈現“自然之勢、山林之美”的村莊界面,營造“山環水繞、村景相融”的平原特色。禁止破壞場地環境,為了開發而忽視對周邊建筑的保護,破壞地形、肆意侵占的開發建設行為,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不宜破壞村莊居民建設用地的周邊環境,應注意山體與周圍環境要素的協調關系。山體界面應順應地勢,靈活多變,在保護
11、生態環境和建筑風貌的前提下,對建筑進行合理的修繕和改造。宜加強建筑與周邊環境植被的修復工程。濫用建設用地、破壞自然環境。禁止破壞場地環境,為了開發忽視對周邊建筑的保護。京山綠林鎮吳集村順應自然山形地勢形成良好的協調關系。趙泉河村娘娘寨結合山體與周邊環境要素,靈活多變。6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1.1 山水林田界面1.鄉村人居環境風貌規劃設計圖集河流水系界面引導重點結合江漢平原地勢平坦水網交織,垸堤縱橫的布局特色,營造水系與建筑協調統一的,“水村相映”的氛圍。禁
12、止因開發建設破壞周邊環境,如造成河道淤堵,破壞原有的水環境等。不宜肆意開采河沙,破壞河道生態環境。應對破損河岸進行修復,可采用植樹、植草的方式來改善河岸環境;適當在河道兩側增加微地形綠化空間,加強對河流水系的保護和凈化工程。宜親水布置、避免水患、注重河道的布置關系,應保持建筑與水系的協調統一。皂市鎮上付村、京山東橋墩嶺村對破損河岸進行修復,通過植樹、植草來改善當地環境。荊門市荊條村、天門市河埠村在河道兩側增加微地形綠化空間,加強對河流水系的保護河凈化過程。河道淤堵原有水資源破壞7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13、SCIENCE AND TECHNOLOGY1.1 山水林田界面林地界面引導重點充分利用生態農田,植樹造林恢復當地特色景觀。營造“青山綠水、鳥鳴花香”的林村風光,促進山林資源與村莊內部的空間滲透。禁止濫砍濫伐、毀林開荒、破壞林地等與保護資源相悖的行為,對破壞嚴重的山林地區進行生態修復。不宜引入不適應當地環境的外來樹種,影響林地的健康生長。應保持林地資源的共享利用與合理滲透,方便生產,避免生活性的污染。宜村落外圍林木、果樹向村莊建設空間滲透,以分散、自由的靈活布局形式融入村莊內部。荊門石首桃花山鎮利用生態農田,植樹造林恢復當地景觀。鐘祥市桂竹村保持林地資源共享,方便生活生產。禁止破壞山林,生活性
14、污染房前環境未經過合理整治。1.鄉村人居環境風貌規劃設計圖集8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1.1 山水林田界面農田界面引導重點保護外圍農田的完整性,促進農田連片發展,并對村莊周邊的閑置或廢棄地進行復耕復綠,形成“景田相連,村田錯落”的景觀過渡帶。禁止占用耕地,肆意開發建設,破壞生態環境。不宜對村莊農田閑置,未對農田景觀進行合理的治理。應加強過渡帶景觀與斑塊農田融合,與土地田壟呈線性分布。注重農田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平整田地,適當利用土地進行合理耕種。宜結合當地現有農
15、業生產種植基礎,結合臺階式小規模農地、平原大規模農地,營造豐富多變、層層交錯的田園景觀。天門荊條村保護農田完整性、形成良好的鄉土田園村落景觀。潛江熊口鎮對周邊閑置用地進行復耕復綠。占用耕地、破壞生態環境。對村莊農田閑置,未對農田景觀進行合理的治理。1.鄉村人居環境風貌規劃設計圖集9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洪湖瞿家灣沿河分布,注重建筑與周邊自然環境協調統一。不宜無序向外建設用地擴張。濱水空間宜河塘清淤、河岸梳理,滿足游客停靠功能。注重江漢平原基本農田資源的保護和
16、更新,加強基本農田與鄉土景觀相融合,營造“隨堤柳枝綠,連壟菜花黃“的人居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鄉村聚落建造模式。1.鄉村人居環境風貌規劃設計圖集鄉村聚落空間引導重點1.2 鄉村聚落空間禁止在舊村改造中、破壞原有自然環境,無序向外建設用地擴張。不宜在地勢較低、地勢不穩定的地方建址。村廟祠堂應注重功能混合與空間組合,增加軟化空間與周邊民居自然銜接;濱水空間應注重與周邊民居及環境自然銜接,豐富活動空間;對于集鎮空間,應重視與自然環境銜接,遵循原有村莊肌理。鄉村聚落空間建設宜注重因地制宜,順應山形地勢,結合自然景觀資源,延續村落傳統肌理與風貌,采用集聚、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選址建設。10華 中 科 技 大 學
17、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1.3 村莊公共空間1.鄉村人居環境風貌規劃設計圖集面狀公共空間應遵循“開敞通達、功能復合”原則,重點結合門口塘、村委會進行建設,采用空間硬化和柔化相結合的方式,營造“湖中采菱、繞塘嬉戲”的村落公共活動空間風貌。公共空間引導重點結合居民活動方式設置趣味性適宜活動的場所。注重綠化及相關配套設施,結合當地傳統文化。公共空間場所空曠,設置過少綠化,缺乏本土特色。對村莊農田閑置,未對公共空間周邊進行合理治理。禁止對村莊農田閑置,未對公共空間周邊進行合理治理。公共空間場
18、所不宜空曠,設置過少綠化,缺乏本土特色。綠地廣場應集合公共活動中心布置,貼近居民活動區域,帶動村莊活力。村委會宜布置在村落中心,應與綠地廣場組合布置,結合當地文化傳統設置有特色的活動空間。11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線性空間需注意高寬比例的舒適感,可以運用傳統材料,”疏密有致、寬窄適宜“的原則,營造“尺度宜人、鄰里舒適”的村莊公共空間。1.3 村莊公共空間1.鄉村人居環境風貌規劃設計圖集公共空間引導重點部分道路尺度大,導致鄰里空間變化大,缺少整體舒適感。傳統村
19、落河岸邊應設置有標志性的公共空間。潛江熊口鎮紅軍街:傳統街巷應以適宜的圖底關系和親切高寬比例來布置。對村莊農田閑置,未對農田景觀進行合理的治理。禁止在街道兩旁堆放雜物,對農田景觀造成破壞。宜對街道兩旁建筑環境進行合理的整治。巷道布置宜遵循已有的肌理,村莊中建筑與道路的比例不宜過大。建筑組合方式應靈活,富有層次感。街道兩側應適當增加公共空間和商業空間。12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荊門市王坪村荊門市桂竹村點狀公共空間規劃遵循“自然純凈、高效實用”原則,重點建設涼亭
20、、休憩桌椅等公共節點空間營造“阡陌縱橫、你來我往”的趣味村莊公共活動空間風貌。1.3 村莊公共空間1.鄉村人居環境風貌規劃設計圖集公共空間引導重點涼亭可用于夏季乘涼避雨。涼亭可用于夏季乘涼避雨。禁止對公共器具缺少治理,應將點狀生活空間美化。禁止對公共空間節點不配備必要配套設施。禁止對公共器具缺少治理,應注重綠化及相關配套設施,設計注重結合當地民風民俗。不宜毀壞有一定歷史價值的景觀節點,應對景觀節點設置桌椅,增加節點的景觀價值。在村中心應適當增加涼亭,布置在居民日常使用的地點,建議使用本土石材、木材等當地材料。應保留原有點狀空間,圍繞點狀空間增設涼亭、石凳等設施,為居民活動提供公共文化交流場所。
21、13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村莊環衛設施引導示意村莊環衛設施引導示意仙桃漁泛村內設衛生室設施村莊垃圾分類引導示意未設置垃圾集中堆放點,街面凌亂環衛設施不完善,對周邊環境破壞嚴重。1.4 公用設施1.鄉村人居環境風貌規劃設計圖集環衛設施引導重點遵循鄉村發展現狀,結合鄉村自身的特點,重點加強垃圾收集設施和公廁建設引導,鄉村設計師應參與設計,營造”整潔有序、秩序井然“的村莊環境風貌。禁止使用老舊環境設施,防止垃圾滲液流入村莊,影響村莊景觀美觀和居民健康的生活環境。針
22、對鄉村的環境現狀,從生態、環保、節能等角度出發,應建造生態衛生廁所,用于村中的公共衛生間,服務村民同時也服務游客。結合鄉村自身特點,宜設立具有鄉村元素的垃圾桶,同時注重當地生態系統的平衡和部分濕地的恢復。14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給排水設施引導重點遵循“原生鄉土、實用適宜”的村莊設施建造原則,節約用地、美化環境為目標,營造“干凈整潔、樸實自然”的村莊環境風貌。臨河而建房屋設置當地材料的安全護欄及隔離帶,保證安全措施。1.4 公用設施1.鄉村人居環境風貌規劃設
23、計圖集禁止排水設施裸露在外,或不銹鋼等環境材質的使用。不宜使用簡陋的排水設施,應以統一自來水供給、管線入地鋪設方式。排水設施宜采用最小坡度,可以直接排入河溝。為節省資源,每兩戶宜公用排水系統,方便村莊的環境治理。給水設施優化引導示意排水設施優化引導示意排水設施引導示意給水污水處理站示意不應使用簡陋的排水設施禁止將排水管裸露在外,嚴重影響周邊環境15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電力電信設施引導重點遵循“獨特創新、實用適宜”的村莊設施建造原則,鼓勵融入鄉土建筑元素表達
24、設計,營造“安全有序、特色實用”的村莊環境風貌。1.4 公用設施1.鄉村人居環境風貌規劃設計圖集電網外露,有失安全性。禁止使用老舊電力設施,影響街道立面,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宜采用模式化呆板或簡陋的電力設施,影響村落街道整體美觀。結合鄉村自身特點,宜將電力系統用村莊構筑物或廣告牌等包裝起來,突出本土性和實用性。變電站應采用戶內形式,變電房建筑風格應與村落整體風貌協調,盡量減少現代化元素對村落風貌的沖擊。將電力設施用房做成鄉土建筑,更具本地氣。將電力系統用廣告宣傳牌包裝起來,達到美觀實用的效果。嚴禁使用簡陋的電力設施,影響街道整體立面和安全。16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25、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O.2 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主要目標 以“剛彈融合、風貌協調”為目標核心,融入并運用鄂東北傳統民居特色及文化要素,形成民居建筑風貌和諧統一、現代生活舒適的美麗鄉村。主要內容 2.1 建筑形式 嚴格遵守“兩坡屋面、兩層建筑為主”的建造模式,建議建筑形式協調和鼓勵風貌統一。2.2 建筑材質 遵循“工法演繹”原則,以現代建材為主,多就地取材,傳承延續傳統地域特色建筑元素。2.3 建筑色彩 注重“黛瓦白墻、草色掩映、原木原色、融入自然”的多樣化色彩搭配和組合運用方式。2.4 細部裝
26、飾 鼓勵自由選擇使用“屋脊瓦飾、檐墻、磚墻、墀頭、石雕木刻”等地域特色裝飾。民居建筑設計和參考圖樣 2.5 民居建筑設計 2.6 鄉村建筑風貌總體改造示例 2.7 建筑參考圖樣 17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1 建筑形式嚴格遵守“硬山坡頂、兩層建筑為主”的建造模式,鼓勵風貌協調和建筑整體提升。村莊庭院可以根據生活方式滿足生產生活的需要。建筑形式引導重點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禁止建造與周邊環境要素不符的建筑,禁止超高、超體量的建筑。建筑不宜超過三層,
27、應在 12 層之間。民居建筑形式宜以獨棟、三合院、四合院和天井建筑為主。單體建筑可以增加車庫、屋頂平臺等空間來滿足現代生活的需要。應根據農戶需求,按照宅基地大小合理安排民居建筑的內部使用功能。鼓勵村民使用本土材料建造尺度適宜,獨具本土特色的建筑樣式。建筑應避免手法多樣冗雜,每棟建筑形式不統一。18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2 建筑材質遵循“傳承新繹”原則,以現代建材取材為主,傳承延續地域特色建筑元素。形成與周邊環境統一的屋頂風貌。屋面材質引導重點2.村莊民居
28、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禁止使用顏色絢麗的屋面材料,盡量保持村莊灰瓦屋頂的建筑風格,保證屋面的整齊統一。應以素瓦為主,保持村莊灰瓦屋頂的建筑風格。瓦面宜選用水泥瓦,機制瓦、素色的樹脂瓦等。樹脂瓦水泥瓦秸桿瓦機制瓦使用方式使用材料不宜使用顏色艷麗的琉璃瓦建議使用素色水泥瓦與周邊環境要素統一鼓勵使用機制瓦、整體立面完整統一不宜使用破敗、不容易批量生產的瓦19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2 建筑材質延續磚石墻面的建筑風格,鼓勵多材質使用,通過傳統與現代工藝的融合,組合方
29、式的多元呈現,形成風貌和諧、豐富多變的鄉村建筑風貌。墻面材質引導重點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禁止大面積使用彩色拼貼花磚和與實際比例不符的材料,對村莊整體風格破壞較大的做法,應采取一定措施改善。應沿用仿粘土燒制的青磚、水泥磚形成特有的花磚墻。宜多做清水墻,亦可根據當地傳統施以白色(石灰)或土黃色作為墻面粉刷。可使用鋼混、磚混、砂漿等方式。建筑外墻面應以石材、磚材鋪裝,形成與村莊民居協調的風格。小石塊仿夯土抹面青磚紅磚不宜使用大面積使用彩色拼貼磚不宜使用大面積使用彩色拼貼磚鼓勵使用粘土燒制的青磚或灰磚形成特有的花磚墻不宜使用比例過大的材料使用方式使用材料20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30、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3 建筑色彩注重“黛瓦白墻、地域色彩、原木原色、融入自然”的多樣化色彩搭配和組合運用方式,對村民自行加建的建筑色彩進行嚴格控制,營造出建筑與村莊周邊環境要素統一的色彩關系。建筑色彩引導重點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禁止大面積使用藍色、紅色、棕色等與周圍環境不協調的色彩,對村民自行加建的建筑色彩進行嚴格控制。建筑色彩應優先考慮選擇以本地材料的顏色為主,可采用灰色、青色、白色為主色調,可根據農戶自身喜好,少量局部使用土黃色、磚紅色為點綴。建筑周邊應增加建筑內部庭
31、院及周邊的綠植覆蓋。21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鼓勵自由選擇使用“屋脊瓦飾、檐墻、磚墻、墀頭、石雕木刻”等地域特色裝飾,應與建筑性質一致,體現當地本土特色。2.4 細部裝飾細部裝飾引導重點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禁止建筑裝飾與真實比例失調,減少建筑裝飾的批量化生產,應各具特色。墀頭不宜過度追求傳統形式,不得引用西洋或外來建筑風格的改造。門窗色彩、材質應采用與建筑主體相協調的,可增加傳統木質窗裝飾;在使用鐵質戶門和鋁合金、塑鋼窗等時 應選取灰色、黑色、木
32、色的噴漆做法。裝飾簡潔,色彩淡雅【以鐘祥市桂竹村為例】建筑材料裝飾使用不得當引用西洋等外來建筑風格不得當門,窗分別采用木色與灰色,材料與整體建筑協調【以三伏潭鎮栗林嘴村為例】體現當地特色【以鐘祥市桂竹村為例】門,窗采用木色,與整體建筑協調【以天門市七屋嶺村為例】22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 建筑民居設計2.5 民居建筑設計標準戶型設計:地域特色型硬山坡頂、木質槽門、灰瓦青磚、木窗石刻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3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33、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 建筑民居設計2.5 民居建筑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以建筑材料費用進行成本預算(不含人工費),保證在居民可承受的范圍內,費用預估在500-700 元/,土建總計 7-14 萬元。經濟實用性在使用功能方面,基于新的鄉村生活模式和人口結構,本戶型可供祖孫三代 4-6 人同時使用,滿足日常生活需要,提供充足的使用空間,同時還可滿足訪客居住或是出租的需求。在經濟實用方面,采用現代化建材的同時,適度考慮具有地方特色元素的材料應用,鼓勵居民在新建或者改建時采用當地
34、造價低廉的本土材料,在符合預算的情況下增加房屋的細部裝飾。預算控制在居民可接受的范圍內。在整體改善方面,從室內、室外、景觀等不同方面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改善。需從建筑功能、居住舒適度、建筑風貌、建筑安全性、建筑空間美化、特色景觀發掘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改善提升。24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 建筑民居設計2.5 民居建筑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標準戶型設計:現代普適型人字坡頂、槽門木窗、灰瓦白墻在使用功能方面,基于新的鄉村生活模式和人口
35、結構,本戶型可供一戶三口或祖孫三代型家庭使用,滿足日常生活需要,提供充足的使用空間,同時還可滿足訪客居住的需求。在經濟實用方面,鼓勵居民在新建或者改建時采用當地造價低廉的本土材料,預算控制在居民可接受的范圍內,費用預估在 500-700 元/,總計 7-14 萬元。在整體改善方面,從室內、室外、景觀等不同方面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改善。需從建筑功能、居住舒適度、建筑風貌、建筑安全性、建筑空間美化、特色景觀發掘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改善提升。25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
36、NOLOGY村莊居民模式圖細部裝飾規劃引導(參考)2.5 民居建筑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6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 建筑民居設計鄉村建筑新建模式 1農耕類戶型布局模式空間序列原型變換在使用功能方面,一層主要利用圍院式的開敞空間形成晾曬區、養殖區,便于農耕勞作;二層居住空間方便生活生產。在經濟使用方面,建筑改建以市場化、方便獲取、經濟實惠為原則,通過指定廠商系統化定制房屋。在整體改善方面,適用于現代農村生活方式,可大量應用于江漢平原農村的日
37、常生活中。2.5 民居建筑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7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空間序列原型變換2.5 建筑民居設計鄉村建筑新建模式 2居住自營式民宿布局模式布局模式平面示意一層平面二層平面在使用功能方面,一層入口前院空間便于接待游客,二層一半居住一半民宿,布局模式方便經營管理。在經濟使用方面,在不破壞主體結構的基礎上,適度優化現有民居建筑,預算保證在居民可承受的范圍內。在整體改善方面,在保護原有建筑結構的基礎上,增加建筑的本土特色,提高建筑的利用率
38、和實用價值。2.5 民居建筑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8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鄉村建筑新建模式 3精品民宿(三開間)在使用功能方面,一層精品過度空間給游客良好的體驗,一層部分房間為后勤,二層為精品民宿的私密空間。在經濟使用方面,采用市場購買的現代化建材或地方提供的訂制化特色材料進行擴建,預算保證在居民可承受的范圍內。在整體改善方面,同步提升建筑的外部造型和使用功能,優化、拓展、重組內部空間及功能,打造精品民宿。空間序列原型變換2.5 民居建筑設計
39、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9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村莊建筑民居風貌規劃設計圖集總體改造示例一在人居環境和建筑材料色彩方面,重視與自然環境的銜接,遵循原有的肌理。親水布置、避免水患、注重水位高度和河道的布置關系。加強過渡帶景觀與周邊自然環境的關系。2.6 鄉村建筑風貌總體改造示例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30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
40、ND TECHNOLOGY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6 鄉村建筑風貌總體改造示例總體改造示例一在功能布局上,傳統公共空間注重功能彈性使用和空間多樣組合原則,針對鄉村的環境現狀,從生態、環保、節能等角度出發建設村莊。依托當地資源,結合當地建筑發展本土產業。31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村莊建筑民居風貌規劃設計圖集總體改造示例一在建筑美化方面,通過統一色彩、立面裝飾協調、增加裝飾、增加綠化等措施,實現對建筑的全面整改。2.6 鄉村建筑風貌總體改造示例
41、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白體墻面白體墻面 屋頂屋脊線灰磚包邊周邊綠化院落景墻墻體裝飾木質欄桿木質欄桿門樓裝飾墻體裝飾休憩連廊屋脊線 窗戶裝飾屋頂32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 建筑民居設計 2.村莊建筑民居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6 鄉村建筑風貌總體改造示例總體改造示例二在人居環境和建筑材料色彩方面,重視與自然環境的銜接,遵循原有的肌理。建筑屋頂多以水泥瓦、機制瓦砌造,整體顏色以常見青白灰為主。建筑層高避免超過 3 層。
42、33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 建筑民居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6 鄉村建筑風貌總體改造示例總體改造示例二在功能布局方面,民居建筑形式以獨棟、三合院、四合院和天井建筑為主。以增加車庫、屋頂平臺等空間來滿足現代生活的需要。34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村莊建筑民居風貌規劃設計圖集總體改造示例二在建筑美化方
43、面,通過立面協調統一、增加檐口、增加裝飾、周邊綠化等措施,實現對建筑的全面整改。2.6 鄉村建筑風貌總體改造示例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白體墻面白體墻面 屋頂挑檐灰磚包邊周邊綠化門樓裝飾墻體裝飾木質欄桿墀頭裝飾門樓裝飾墻體裝飾院落景墻屋脊線窗戶裝飾屋頂35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 建筑民居設計 2.村莊建筑民居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7 建
44、筑參考圖樣江漢平原民居參考戶型一民居形式:每戶 3 開間 2 層布局特點:單元獨棟占地面積:95 平方米建筑面積:191 平方米適用功能:居住功能、商業經營功能 設計說明一層平面圖二層平面圖36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民居形式:每戶 2 開間 2 層,兩開間+前院布局特點:單元獨棟占地面積:120 平方米建筑面積:97 平方米適用功能:居住功能、農業生產及輔助功能設計說明2.5 建筑民居設計2.7 建筑參考圖樣江漢平原民居參考戶型二屋面簡化去除傳統坡屋頂樣式,
45、材料延續采用灰瓦休憩平臺簡化裝飾復雜度,增加二層使用面積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37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 建筑民居設計 2.村莊建筑民居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7 建筑參考圖樣江漢平原民居參考戶型三設計說明民居形式:每戶 2 開間 2 層,兩開間+前院/中院/邊院布局特點:單元獨棟占地面積:120 平方米建筑面積:129 平方米適用功能
46、:居住功能、商業經營功能 一層平面圖38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 建筑民居設計 2.村莊建筑民居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7 建筑參考圖樣江漢平原民居參考戶型四設計說明民居形式:每戶 2 開間 2 層布局特點:單元獨棟占地面積:120 平方米建筑面積:149 平方米適用功能:住功能、商業經營功能 一層平面圖39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47、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 建筑民居設計 2.村莊建筑民居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7 建筑參考圖樣江漢平原民居參考戶型五設計說明民居形式:每戶 2 開間 2 層布局特點:單元獨棟占地面積:120 平方米建筑面積:160 平方米適用功能:居住功能、商業經營功能 一層平面圖40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
48、CIENCE AND TECHNOLOGY2.5 建筑民居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7 建筑參考圖樣江漢平原民居參考戶型六設計說明民居形式:每戶 2 開間 2 層,兩開間+前院布局特點:單元獨棟占地面積:120 平方米建筑面積:167 平方米適用功能:住功能、商業經營功能 一層平面圖二層平面圖41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 建筑民居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7 建筑參考圖樣江漢平原民居參考戶型七設計說明民居形式:每戶 2 開間
49、2 層布局特點:單元獨棟占地面積:124 平方米建筑面積:97 平方米適用功能:居住功能、農業生產及輔助功能 門樓提取門樓傳統元素用竹木結構進行演繹欄柵(欄桿)使用木質格柵統一建筑外立面,部分竹木結構可通風等使用需求靈活開啟。門采用竹木材料小規模耕作區窗前耕作區域,兼具美觀性和實用性42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 建筑民居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7 建筑參考圖樣江漢平原民居參考戶型八設計說明民居形式:每戶 3 開間 2 層,兩開間+前院/中
50、院/邊院布局特點:單元獨棟占地面積:142 平方米建筑面積:245 平方米適用功能:住功能、商業經營功能 一層平面圖二層平面圖43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 建筑民居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7 建筑參考圖樣江漢平原民居參考戶型九設計說明民居形式:每戶 3 開間 2 層,三開間布局特點:單元獨棟占地面積:149 平方米建筑面積:270 平方米適用功能:住功能、商業經營功能 一層平面圖二層平面圖44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51、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設計說明民居形式:每戶 2 開間 2 層,三開間+前院布局特點:單元獨棟占地面積:150 平方米建筑面積:180 平方米適用功能:居住功能、商業經營功能 一層平面圖2.5 建筑民居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7 建筑參考圖樣江漢平原民居參考戶型十45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 建筑民居設計 2.村莊建筑民居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6 建
52、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7 建筑參考圖樣江漢平原民居參考戶型十一設計說明民居形式:每戶 3 開間 2 層,三開間布局特點:單元獨棟占地面積:150 平方米建筑面積:180 平方米適用功能:居住功能、商業經營功能 休憩平臺示意圖 墀頭示意圖正門示意圖 外廊示意圖46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 建筑民居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7 建筑參考圖樣江漢平原民居參考戶型十
53、二設計說明民居形式:每戶 2 開間 2 層,兩開間+前院布局特點:單元獨棟占地面積:150 平方米建筑面積:190 平方米適用功能:居住功能、商業經營功能 一層平面圖二層平面圖47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 建筑民居設計 2.村莊建筑民居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7 建筑參考圖樣江漢平原民居參考戶型十三設計說明民居形式:每戶 2 開間 2 層,兩開間+
54、前院布局特點:單元獨棟占地面積:150 平方米建筑面積:190 平方米適用功能:居住功能、商業經營功能 一層平面圖二層平面圖48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 建筑民居設計 2.村莊建筑民居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7 建筑參考圖樣江漢平原民居參考戶型十四設計說明民居形式:每戶 2 開間 2 層,兩開間+前院布局特點:單元獨棟占地面積:150 平方米建筑面
55、積:210 平方米適用功能:居住功能、商業經營功能 一層平面圖二層平面圖49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 建筑民居設計 2.村莊建筑民居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7 建筑參考圖樣江漢平原民居參考戶型十五設計說明民居形式:每戶 3 開間 3 層,兩開間布局特點:單元獨棟占地面積:151 平方米建筑面積:270 平方米適用功能:居住功能、商業經營功能 一層平
56、面圖三層平面圖二層平面圖50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 建筑民居設計 2.村莊建筑民居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7 建筑參考圖樣江漢平原民居參考戶型十六設計說明民居形式:每戶 3 開間 2 層,三開間布局特點:單元獨棟占地面積:160 平方米建筑面積:192 平方米適用功能:居住功能、農業生產及輔助功能 披檐竹結構披檐與本土風貌協調、彰顯地方特色門樓采
57、用灰磚材料窗戶采用竹木格柵欄柵采用竹木格柵51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 建筑民居設計 2.村莊建筑民居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7 建筑參考圖樣江漢平原民居參考戶型十七設計說明民居形式:每戶 3 開間 2 層,三開間布局特點:單元獨棟占地面積:160 平方米建筑面積:192 平方米適用功能:居住功能、農業生產及輔助功能 52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58、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 建筑民居設計 2.村莊建筑民居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7 建筑參考圖樣江漢平原民居參考戶型十八設計說明民居形式:每戶 3 開間 2 層,三開間布局特點:單元獨棟占地面積:170 平方米建筑面積:340 平方米適用功能:居住功能、商業經營功能一層平面圖二層平面圖53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59、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 建筑民居設計 2.村莊建筑民居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7 建筑參考圖樣江漢平原民居參考戶型十九設計說明民居形式:每戶 3 開間 2 層,三開間+場院/庭院布局特點:單元獨棟占地面積:160 平方米建筑面積:192 平方米適用功能:居住功能、農業生產及輔助功能 槽門 屋脊 山墻 欄桿 院墻 墻洞 廊柱54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建 筑 與 城 市 規 劃 學 院 SAUP.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江漢平原民居參考戶型二十2.5 建筑民居設計 2.村莊建筑民居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6 建筑參考圖樣2.5 建筑民居設計2.村莊民居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2.7 建筑參考圖樣設計說明民居形式:每戶 3 開間 2 層,三開間+庭院布局特點:單元獨棟占地面積:175 平方米建筑面積:192 平方米適用功能:居住功能、農業生產及輔助功能 休憩平臺示意圖正門做法示意圖養殖區示意圖景窗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