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1. 編制依據21.1 工程施工圖紙21.2 適用范圍21.3 編制原則22.工程概況32.1 工程位置32.2 設計概況32.2.1吊出井結構概況32.2.2鋼便橋設計概況43.鋼便橋施工方案53.1 整體施工方案53.2鋼便橋施工程序框圖63.2.1安裝準備工作73.2.2軍便梁的拼裝83.2.3軍便梁現場安裝83.2.4路面系安裝93.2.5臨時路面檢驗及報驗93.2.6臨時路面系統的檢查93.2.7軍便梁施工注意事項93.3載重等級和限制速度104.軍便梁監測104.1監測目的及內容104.2監測儀器104.3沉降監測104.4監測保證措施105.安全保證措施115.1安全管理及
2、安全領導小組115.2安全操作規程115.3鋼絲繩使用規程125.4其他安全操作注意事項131. 編制依據1.1 工程施工圖紙1)西安市軌道交通三號線TJSG-8標小寨站大雁塔站 第一分冊 盾構吊出井(兼礦山法施工豎井)施工圖紙與地質詳勘資料。2)西安市軌道交通三號線TJSG-8標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3)適用于本工程的標準、規范、規程以及國家、部委和西安市有關安全、質量、工程驗收等方面的標準及法規文件。(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2002);(2)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工程測量規范(GB50308-1999);(3)鋼筋焊接及驗收規范(JGJ18-96);(4)鋼筋機械連接
3、通用技術規程(JGJ 107-2003);(5)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6)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87);(7)鋼結構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50221-95);(8)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標準(GB12523-90);(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10)螺紋緊固件緊固通則(GB/T16823.2-1997);1.2 適用范圍本施工方案適用于盾構吊出井鋼便橋軍便梁的施工。1.3 編制原則確保技術方案針對性強、操作性強;堅持技術先進性、科學合理性、經濟適用性與實事求是相結合。根據周邊環境及工期要求等條件選擇最具實用的施工方案和機
4、具設備。安全技術可靠性原則結構滿足強度、穩定和變形的要求,確保車輛的正常通過和基坑的穩定。結構尺寸滿足建筑、限界的要求,保證主體結構的正常施工。經濟合理性原則本著方便施工,安全、快速的原則,合理的選擇軍便梁的型號,并結合圍護結構的寬度選擇軍便梁的跨度。環保原則2.工程概況2.1 工程位置盾構吊出井位于西安小寨東路,小寨東路雙向六車道。盾構井南側為小寨商住大廈,該大廈由2427層主樓3層裙房組成,為現澆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主樓和裙房均帶一層地下室,樁筏基礎,閥板埋深約6.8m,樁端伸入粉質粘土層。盾構井南側圍護樁離26層主樓距離約14.9m。2.2 設計概況2.2.1吊出井結構概況盾構吊出井中
5、心里程為YDK21+880.428,內凈空尺寸為12.9m24.4m,主體結構為地下三層框架結構,底板埋深約27.4m,頂板覆土厚約3.65m,采用蓋挖法施工。主體圍護結構采用1200mm 1600mm鉆孔灌注樁+609mm t=16mm內支撐的支護形式,鉆孔灌注樁嵌入基坑底面下12m/15m,砼冠梁截面為1000*1200/1000*1600mm。盾構吊出井總體分二期施工,其中一期施工南半幅鉆孔樁,冠梁及擋土墻,一期架上軍便梁恢復路面通車。二期施工北半幅鉆孔樁,冠梁,擋土墻及豎井主體結構。2.2.2鋼便橋設計概況由于小寨東路路面較窄,車流量較大且豎井較寬,豎井如采用明挖法開挖將不能滿足其通行
6、要求,故在豎井南半幅冠梁上設鋼便橋,以滿足其正常通行要求。3.鋼便橋施工方案3.1 整體施工方案軍便梁選用改進型六四式軍便梁單層式,跨度為16.98m,兩端部為2m和2.5m端構架,中間用3片加強三角相連。縱向每組主桁中心間距1m。軍便梁端部連接系、下弦水平面連接系用橫聯套管螺栓,聯接系槽鋼、2號、3號U型螺栓等相連,縱向總長度為14.52m,共架設15榀。軍便梁上部為路面體系,首先鋪設5mm厚橡膠板,再鋪1m*2m*0.2m鋼筋混凝土預制蓋板,用12鋼筋將蓋板焊接連接為整體,然后在蓋板上澆筑10cmC35混凝土,最后上面鋪設20cm厚二灰石和10cm后瀝青混凝土。如下圖所示。軍便梁的驗收依據
7、國標里的鋼結構工程質量檢驗標準。軍便梁布設正面圖3.2鋼便橋施工程序框圖鋼便橋施工程序框圖如圖3-01所示。軍便梁安裝總體思路是與冠梁施工及分段順序一致,從鋼便橋南側向北側進行架設,軍便梁架設完成后,即鋪設軍便梁上部的路面系。施工準備軍便梁配件清點軍便梁的拼裝現場清理測量放線軍便梁安裝路面系鋪設后澆帶砼澆注檢查圖3-01 鋼便橋施工程序框圖冠梁施工3.2.1安裝準備工作橋下冠梁施做橋下冠梁設計為“L”型,下部為1000mm*1600mm冠梁,背后為擋土墻,冠梁上部預埋固定端構架螺栓。軍便梁構配件清點組織相關部門對軍便梁及相關配件進行點收,全部構配件點收數量無誤,符合安裝要求后,堆放在指定場地內
8、,以便現場拼裝。軍便梁材料數量見表3.01。表3.01 軍便梁材料數量表序號名 稱單 位數 量備注1端構架(2米)個152端構架(2.5米)個153端弦桿個304加強三角個455加強弦桿個306鋼銷套3607橫聯套管螺栓套3608合 計人員準備軍便梁及蓋板安裝計劃各安排一個班組,共計25人。見表3.02軍便梁及蓋板安裝人員計劃表。表3.02 軍便梁及蓋板安裝人員計劃表 序 號項 目人數備注1軍便梁軍便梁拼裝6(堆放場地內)2軍便梁運輸23現場安裝64聯接系安裝4槽鋼、套管螺栓5路面系安裝蓋板運輸2鋼板吊裝6蓋板現場安裝5鋼板焊接連接7合計25設備投入計劃投入25T吊車1臺,50t的貨車一臺。設
9、備進場后由設備物資部現場進行機況及設備合格證明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把書面資料上報監理單位審查、備案。3.2.2軍便梁的拼裝軍便梁的拼裝在施工場地內進行,先將場地平整,在軍變梁拼裝節點處墊放10*10cm方木,方木間距與軍便梁各節點間距一致,每個節點處并排放置兩根方木,并用水準儀進行抄平,保證方木標高一致,偏差控制在3mm之內。將需要拼裝的2m/2.5m端構架、兩片標準三角通過吊車調放在方木上,逐個銷孔進行對位,孔位對準后即安裝鋼銷固定孔位。先安裝端構架與標準三角,再安裝端弦桿,然后安裝標準三角,最后安裝水平弦桿,單片軍便梁拼裝完成。對拼裝成片的軍便梁的軸線及水平進行復核,拼裝誤差滿足規范要求
10、后即可吊運進行安裝。3.2.3軍便梁現場安裝(1)現場清理將已經施工完成冠梁表面的浮碴及雜物清理干凈,預埋螺栓上的保護塑料紙剔除,以利軍便梁的安裝。基坑內土方開挖至軍便梁底面標高。(2)測量放線由測量組采用全站儀或經緯儀進行每片軍便梁的縱橫軸線的測設,采用水準儀進行標高測設。(3)安裝冠梁砼強度達到85%以后,在冠梁上放樣出每片軍便梁的軸線里程,依據放線軸線準確進行架設。安裝端構架的固定鋼板,固定整片軍便梁的位置。軍便梁下部的聯接系槽鋼及橫聯套管螺栓在軍便梁縱向安裝一定長度后安裝。3.2.4路面系安裝路面系兩端擱置在軍便梁上弦桿上緣上,路面板鋪裝時板與板的標高一致,拼接緊密、齊平,不得有錯落現
11、象。3.2.5臨時路面檢驗及報驗軍用梁架設驗收程序圖軍用梁架設專業工長、主管經理自檢工程部、物資部、安質部聯合驗收填寫報驗申請表不合格報監理驗收合格進入下道工序,資料備案整改不合格整改不合格整改合格簽發報驗申請表合格監理簽署意見為保證臨時路面系統施工質量及安全,由工程技術部、設物部、安保部三個部門聯合驗收,負責全過程的檢驗檢查工作。現場除了派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施工指導外,項目安全、物資、質量人員必須熟悉整個軍便梁架設的施工細節,做好現場檢驗、檢查或抽查工作,每道工序完后都必須驗收合格并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經簽證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軍便梁架設報驗程序,見圖25所示。3.2.6臨時路面
12、系統的檢查定期檢查以下項目:預制蓋板是否有連接不牢或拼接不牢的,是否有坑洼不平及破裂;預制蓋板是否有破損,板與板間的縫隙高差是否有大的變化;預制蓋板與軍便梁之間的膠墊是否損壞及脫落;軍便梁的連接銷釘是否有松動、脫落;軍便梁上下節點是否脫焊、螺栓是否松動;軍便梁兩端與樁頂冠梁的連接螺栓是否破壞;汽車行駛過程響聲過大的原因分析等。3.2.7軍便梁施工注意事項軍便梁定位應準確。冠梁施工時預留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施工誤差不應超過5mm。本設計軍便梁的尺寸按基坑圍護結構及冠梁以主體結構外輪廓線為基準外放200mm得到,施工時應注意現場實際尺寸與設計尺寸的差別。軍便梁由于主要承受動荷載,其連接構件在長時間
13、動荷載作用下有可能產生松動。因此軍便梁應定期檢查,以防意外。冠梁作為軍便梁的支座,其將軍便梁上荷載傳給圍護結構。圍護結構應有足夠的豎向承載力,保證蓋挖路面的整體穩定。據現場施工條件及施工方便,軍便梁位置下第一道鋼支撐盡量在鋼便橋安裝前安裝并施加預應力。3.3載重等級和限制速度允許通過的車輛最大載重不超過15噸;允許車輛通過的速度不大于25km/h。4.軍便梁監測4.1監測目的及內容軍便梁是主要的承受路面車輛荷載的構件,為確保車輛的正常通過和基坑的穩定,保證主體結構的正常施工,特對軍便梁進行監測,驗證結構設計,為結構設計和施工方案的修訂提供反饋信息。監測內容主要有軍便梁地面沉降監測。4.2監測儀
14、器沉降監測:精密水準儀。4.3沉降監測沿軍便梁臨時路面及基坑周圍布設沉降觀測點,觀測軍便梁在車輛荷載作用下的沉降情況,同時掌握臨時條基的沉降情況。4.4監測保證措施制定監測實施性計劃,使監測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建立質量責任制,確保施工監測質量;在監測過程中,必須遵守相應的測試細則及相應的規范要求;建立監測復核制度,確保監控數據的真實可靠性;量測資料的儲存、計算、管理均采用計算機系統進行。5.安全保證措施為了保證盾構吊出井施工安全生產和員工的人身安全,防止在軍便梁架設過程中安全事故的發生,消除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加強軍便梁架設過程中的安全管理,保障施工順利進行。5.1安全管理及安全領導小組(1
15、)凡在吊出井軍便梁安裝施工的職工、臨時工均應嚴格執行安全措施規程條款,按安全措施規程條款進行監督、檢查和實施。(2)施工隊須及時、正確、真實的填寫“施工日志”正確反映施工過程中的各種數據和施工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向項目經理進行匯報。(3)軍便梁架設現場一切臨時用電,必須由持證的專業電工架設和管理,其他非電工作業人員,不得隨意亂拉亂接。(4)進入軍便梁安裝現場的各施工人員要服從領導指揮,不得隨意蠻干。(5)軍便梁安裝成立安全領導小組,并配備急救器材和藥品。(6)安全領導小組:組 長:席慶溫副組長:孫運平、馬春梅、蘇鮮彬成 員:梁曉紅、劉建國、李永峰、李文斌5.2安全操作規程 安裝 軍便梁安裝過程中
16、要建立統一的指揮系統;組織相關部門對軍便梁及相關配件進行點收,全部構配件點收數量無誤,符合安裝要求后,堆放在指定場地內,以便現場拼裝;軍便梁在現場拼裝及安裝時,必須保證構件或支座的銷接、螺栓緊固到位,確保構件的整體剛性;由于軍便梁構件重量均較大,必須采用吊車進行安裝作業,吊裝時必須有專人進行指揮及協調,嚴禁無指揮盲目作業;在吊裝作業時嚴禁速起猛放,起吊構件未停放穩定前,除輔助吊裝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進入吊車作業半徑范圍內,以免碰、壓傷;對拼裝成片的軍便梁的軸線及水平進行復核,拼裝誤差滿足規范要求后即可運往現場進行安裝。軍便梁吊運機械停放的地面應平整堅實,應按安全技術交底的要求與基坑保持安全距離
17、。作業前應伸出全部支腿,撐腳板下必須墊方木。調整機體水平度,無荷載時水準泡居中。支腿的定位必須插上。底盤為彈性懸掛的起重機,放支腿前應先收緊穩定器。調整支腿作業必須在無荷載時進行,將已伸出的臂桿縮回并轉至正前方或正后方。作業中嚴禁扳動支腿操縱閥。作業中變幅應平穩,嚴禁猛放、猛落臂桿。伸縮臂式起重機在伸縮臂桿時,應按規定順序進行。在伸臂的同時,應相應下放吊鉤。當限位器發出警報時應立即停止伸臂。臂桿縮回時,仰角不宜過小。作業時,臂桿仰角必須符合說明書的規定。伸縮式臂桿伸出后,出現前節臂桿的長度大于后節伸出長度時,必須經過調整,消除不正常情況后方可作業。作業中出現支腿沉陷、起重機傾斜等情況時,必須立
18、即放下吊物,經調整,消除不安全因素后方可繼續作業。在進行吊裝作業時,運輸車駕駛室內不得有人,軍便梁不得從運輸車駕駛室上方通過。多臺起重機抬吊作業時,其性能應相近,單機載荷不得大于額定起重量的80%。輪胎式起重機需短距離帶載行走時,途徑的道路必須平坦堅實,載荷必須符合使用說明書規定,吊物離地高度不得超過50厘米,并必須緩慢行駛。嚴禁帶載長距離行使。軍便梁吊裝就位吊裝前,應做好如下準備工作:A檢查起重機的制動系統,以防止失靈;B檢查整個起吊系統是否配套,注意鋼絲繩通過滑車是否跳槽,使部件軋傷或斷鋼絲繩;C檢查鋼絲繩是否破損,在纜筒上是否排列整齊,固定繩頭有否松脫;D檢查電器系統是否受潮;起吊運行過
19、程要保持動作的連續性,減少停頓和起重次數;吊重后的起重系統的縱橫移速度必須控制在2米/分鐘的水平,以減少擺動幅度;降落時必須平衡,防止梁體本身出現大幅度擺動而受沖擊。5.3鋼絲繩使用規程鋼絲繩的維護:鋼絲繩存放時應放置于專用存儲庫房,防止其損傷、腐蝕和其它物理、化學因素侵蝕而造成使用性能降低。鋼絲繩開卷時,應防止打結或扭曲。鋼絲繩切斷時,應有防止繩股散開的措施。安裝鋼絲繩時,不應在不潔凈的地方拖線,也不應繞在其它物體上,并防止鋼絲繩劃傷、受磨、碾壓和過度彎曲。鋼絲繩應保持良好的潤滑狀態,使用的專用潤滑劑應符合要求,并不能影響外觀檢查。潤滑時應特別注意不易看到和不易接近的部位,如平衡滑輪處的鋼絲
20、繩。發放和領取鋼絲繩時,必須檢查出廠合格證,以保證其機械性能、規格符合設計要求。對日常使用的鋼絲繩每天必須檢查一次,范圍包括其外表、端部固定連接、滑輪處的檢查。鋼絲繩的使用:用繩卡連接進應滿足下表要求,同時應保證連接強度不小于鋼絲繩破斷拉力的85%。用楔塊、楔套連接時,楔套應用鋼材制造。連接強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破斷拉力的75%。鋼絲繩直徑(mm)716192728373845繩卡數量(個)3456附注:繩卡壓板應在鋼絲繩頭一邊;繩卡間距不應小于鋼絲繩直徑的6倍用錐形套澆鑄法連接時,連接強度應達到鋼絲繩的破斷拉力。用鋁合金套壓縮連接時,應用可靠的工藝方法使鋁合金套與鋼絲繩緊密牢固地貼合,連接強度應達到鋼絲繩的破斷拉力。5.4其他安全操作注意事項不得吊運超過起重機定額起重量的重物;空中運行時吊鉤的高度不得低于人的高度;嚴禁用吊鉤斜拉重物和地埋重物;起重機在每次啟動前必須發出示警報信號,人員聽從指示;吊梁前,應先看制動器是否剎車靈敏;司機和現場人員離開時,吊鉤上不準懸掛重物,各控制手柄扳到零位,切斷電源,各處行走輪應與導軌處夾持狀態;下班時應做好當班工作記錄和工作交接記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