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圳市軌道交通XXXX高架區間擋板施工方案編制: 審核: 審批: 中鐵XXX經理部2008年9月20日1. 工程概況深圳市軌道交通XXX橋梁全部位于205國道中央,橋梁南側邊緣基本位于疏解道路上,并且跨越多處平交道路,建成后將成為XXX區的一道景觀工程。全部為高架結構,包括五個車站四個區間(XXX),線路總長度為5985.32m,其中區間高架橋梁分成雙線及單線兩種形式,沿線路長度為5385.32m,按照橋梁長度計算為6652.9m。橋梁隔音擋板位于橋梁(單線、雙線)翼緣板外側端部,外形為弧線,外側面設計有裝飾槽。橋梁沿線路外側的擋板高度為1.5m,單線橋梁內側的擋板高度為1.35m,每2.0m
2、設置一個立柱,擋板在伸縮縫位置設置斷縫,在墩頂或每間隔15m左右設置一道脹縫,每縫兩邊各設置一個立柱。全線1.5m高擋板共長10770.6m,全線1.35m高擋板共長2535.1m。2. 編制原則受工程所處位置環境影響,施工方案必須確保施工人員、道路行人及行車安全,確保擋板施工質量、外觀質量滿足設計圖紙及施工規范要求的基礎上盡量降低工程造價,施工簡便、快捷,裝拆方便,利于整體快速移動。3. 總體施工方法及周期3.1. 總體施工方法混凝土澆筑根據結構設計情況分成兩次進行,在擋板基座頂面設置一道縱向水平施工縫,具體見示意圖。圖1:施工縫位置示意圖根據每段橋梁的具體情況分成兩種方法進行施工,前期已經
3、完成的橋梁并且支架已拆除的擋板采用施工臺車,施工臺車能夠提供施工人員的上下通道、工作平臺、能夠裝拆模板,并且能夠承受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模板的水平方向的反力,對于后期施工的橋梁支架未拆除的利用滿堂支架進行支立模板、提供工作平臺。施工臺車組總長度為9.0m,可拆卸,可沿軌道移動,每次施工長度8.0m,施工縫位置設置活動模板,避免兩次施工的擋板表面錯臺,影響外觀質量。第一次臺車組裝各別地段須占用疏解道路,組裝后不再占用道路,行走時利用人工及卷揚機拖動,臺車組由兩臺臺車中間加連接梁組裝而成,型鋼之間采用高強度螺栓連接,可以隨時拆卸。利用橋梁支架施工的擋板一次可施工長度可等同于梁長,施工縫位置同樣設置活動
4、模板。3.2. 施工周期及工期1施工周期第一次模板安裝時間: 4小時第一次混凝土澆筑時間:2小時第二次模板安裝時間:4小時第二次混凝土澆筑時間:4小時拆除模板時間:24小時移動臺車時間:2小時一段施工周期為:42小時2工期全線擋板長度為13306m,按照每次施工長度8.0m計,需施工約1664次,每次施工按照4天考慮,需要6656天,按照120天的總工期考慮,需要配置55部施工臺車組。4. 臺車設計臺車全部由型鋼制作,采用高強度螺栓連接及焊接的兩種方式,行走采用輪軌系統,軌道為輕軌(15kg/m),為便于連接其主要受力構件全部H型鋼,在后部配重,前部懸掛施工操作平臺及吊桿支撐模板??v向連接采用
5、H型鋼,作為模板支撐的受力梁。4.1. 臺車設計原則裝拆方便、行走省力、能提供安全的操作平臺,能提供足夠的支撐反力,能夠協助模板同時移動。4.2. 臺車結構見附后詳圖:4.3. 臺車安全檢算見鋼結構加工廠檢算書。5. 具體施工方案此處僅闡述施工臺車方案。5.1. 臺車安裝在橋面按照預定位置安裝枕木,并固定鋼軌(15kg/m),第一次軌道安裝長度20m,滿足拼裝臺車及下一次移動長度要求。后在軌道上安裝臺車走行系統及橋面主要桿件,按照設計圖紙要求用高強螺栓固定,兩部臺車的承重構件安裝完成后,連接兩部臺車間的連系梁固定,使兩部臺車形成統一的整體,并按照要求加配重或用鋼筋與橋面預埋鋼筋焊接連接,確保吊
6、架系統安裝及施工時臺車的安全與穩定。臺車側面吊架首次拼裝時需要搭設配合腳手架,作為施工人員工作的平臺,逐個安裝吊架并架設斜向支撐桿,四個吊架安裝完成后安設縱向水平橫梁連接固定,再安裝底部施工平臺,山下爬梯及施工欄桿。臺車拆除時,將側面吊架系統整體一次拆除,吊至地面或橋面后解體。5.2. 模板施工1模板配置模板拼裝及結構示意圖如下:圖1:模板平面配置示意圖圖2:模板結構示意圖2模板安裝施工臺車全部組拼完成并經過壓重試驗安全后,安裝擋板外側模板,模板首次安裝需吊車配合,利用垂直吊桿吊在模板的指定位置上后,人工推拉安裝側向水平撐桿,模板就位后安裝模板間螺栓固定,頂緊支撐桿。擋板基座內側模板安裝前,測
7、量標高并用砂漿找平,人工安裝內模,并與外模間穿拉桿固定,調整線形后澆筑擋板基座混凝土。擋板基座混凝土澆筑并終凝后,人工安裝擋板內側模板,可利用梁面預埋鋼筋做拉線或支頂。測量人員準確測量標高及位置后,準備澆筑第二次混凝土,第二次砼澆筑可利用臺車頂部作為施工平臺,鋪設木板等。模板使用前必須進行打磨等除銹處理,涂刷高效脫模劑,拆除后清除附在上面的水泥漿等雜物,補刷脫模劑。在第二次混凝土澆筑完成并終凝后拆除全部模板,拆除過程中,不能強行的用大錘等撞擊模板,不能用大撬棍強行拆除,避免模板發生變形達不到使用壽命并損壞已經成型的擋板及立柱混凝土的棱角等。拆除時首先松開模板間連接螺栓,再先擰動上部水平絲杠使模
8、板與混凝土脫離,再擰動下部水平絲杠直至模板全部脫離。每一段澆筑完成后留端部內外側模板各一塊不拆除,方便下一段施工接長模板,也避免出現接縫處錯臺。5.3. 鋼筋施工按照施工圖設計要求進行下料加工,圓弧長度、起彎點位置必須準確,避免鋼筋接觸模板造成露筋現象。首先恢復調整預埋鋼筋順直、平整,確保整個鋼筋骨架位置的準確性,再綁扎豎向骨架鋼筋,穿插縱向水平鋼筋,綁扎牢固,鋼筋按照圖紙要求進行焊接及綁扎,接頭長度、錯開距離符合施工規范要求,無具體要求的按照施工規范執行。受翼緣板厚度影響,外側模板加工高度比設計略長,導致滴水沿外露長度不一致,相應鋼筋應根據實際高度調節,避免滴水沿內無配筋現象。5.4. 混凝
9、土施工1施工縫處理對于新舊混凝土結合部位,必須對舊混凝土表面進行鑿毛及清洗處理,使其結合緊密,鑿毛時必須清除表面浮漿,漏出新鮮的混凝土。2混凝土澆筑混凝土為商品混凝土,汽車吊垂直吊運,人工澆筑。混凝土坍落度79cm,避免坍落度過大造成拆模時間過長、出現溫度裂縫。澆筑擋板基座砼時,砼堆放在待澆筑部位附近橋面,人工用小斗車或料斗水平倒運至澆筑部位進行澆筑。鑒于滴水沿寬度較小又配有鋼筋,此處采用鋼筋插倒或采用直徑2.5cm小振搗棒進行振搗,為保證外觀質量,滴水沿澆筑過程中可以在模板外側用橡膠錘敲擊模板以增強振搗效果。第一次澆筑完成后調整外露變位的鋼筋,并清理鋼筋表面浮漿。第二次澆筑時,混凝土直接由料
10、斗投料至模內,不可堆放在施工臺車上的施工平臺表面,避免臺車傾覆以保證施工安全,料斗最大容量不超過0.25m3,見如下澆筑示意圖。澆筑應分層進行,層厚度30cm,采用直徑5cm振搗棒振搗,振搗一定按照要求間距進行避免漏振造成外觀缺陷,上層澆筑時間不得超過下層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振搗過程中,振搗棒不得碰撞模板內表面,避免損壞高效脫模劑,造成混凝土外觀效果不一致。5.5. 臺車移動第二次混凝土澆筑完成終凝并達到2.5Mpa拆除模板后,清除臺車施工平臺表面雜物減輕重量,切開焊接固定臺車的拉結鋼筋,用人工推動臺車前進,在上下坡位置移動時注意移動速度并加強剎車裝置,當使用卷揚機拖動時要小距離慢速的逐漸拖動,
11、避免速度過快造成傾覆事故。拖至支頂位置后,卡緊車輪,焊接拉結鋼筋固定。6. 安全保證措施及注意事項 施工臺車必須經過安全檢算,方可投入施工生產。 臺車組裝時,先后順序必須按照先安裝橋面的主要承重構件再配重再安裝側面的吊架系統的順序。 首次臺車側面吊架組裝時必須搭設施工腳手架,為操作人員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平臺。 鋼軌必須用道釘國定在枕木上,枕木下必須用石粉等墊平塞實。 首次使用之前,必須按照實際施工荷載的兩倍荷載對施工臺車進行預壓試驗,并測量下沉撓度,下沉撓度不允許超過5mm。 施工臺車工作平臺周邊欄桿必須隨安裝同步進行,平臺四周必須加設不矮于15cm高的踢腳板,工作平臺底部鋪設的鋼絲網孔尺寸不
12、得大于3cm,且其上必須鋪設封閉安全網。 施工平臺周圍安全護欄必須掛密孔安全網。 施工平臺上同時施工人員不許超過5人。 吊裝過程中不允許碰撞施工臺車,施工期間不允許用大錘等重物敲擊、撬動臺車及其軌道。 傾倒混凝土時,不允許將混凝土直接傾倒在平臺表面,超過臺車的承載能力。 施工過程中,人員用的扳手等應用繩索連接在平臺鋼構件上,拆掉的螺栓應統一放在工具袋內,清除的雜物不許直接扔到臺車外。 施工人員佩戴安全帽、穿防滑鞋,上下必須佩戴安全帶或安全繩。 臺車移動時必須清除吊架系統上的雜物以減輕受力,其上不得站人。 臺車的剎車裝置必須定時檢查,確保完好。 臺車移動時,必須四輪同時受力,如有接觸不實現象應及時調整,避免臺車側向傾覆。圖1:橫斷面結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