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第一節 編制說明1一、 編制依據1二、 編制原則1三、 編制范圍1第二節 工程概況2一、 工程簡介2二、 自然特征3三、 沿線可利用資源情況3第三節 總體施工部署4一、 施工組織機構4二、 施工資源配備4第四節 施工安排6一、 冬季施工條件6二、 冬季施工計劃6第五節 冬季施工措施6一、 施工準備6二、 鋼筋工程冬季施工措施7三、 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8四、 漿砌體冬期施工措施10五、 路基施工冬季施工措施11六、 施工工程鄰近G317國道線的安全措施12七、 鉆孔樁、墩臺身冬季施工措施12八、 隧道、涵洞冬季施工措施13第六節 冬季施工管理14第七節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4第一節 編制說
2、明一、 編制依據、業主及公司文件、汶馬高速公路C18合同段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本項目管段內隧道設計圖紙、圖紙會審會議紀要、地勘報告及現場踏勘調查的相關資料、對已建及在建高速公路項目的研究與施工經驗、交通部頒布的現行相關技術標準、規范和規程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JTG F60-2009公路隧道設計規范(第二冊交通工程與附屬設施)JTB D70/2-2014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 50108-2008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J 076 -95二、 編制原則本施工方案是以本單位現有的施工技術力量和歷年來高
3、速公路的施工經驗為基點,以創建優質工程為質量目標;以創建平安工程為安全目標,以成本控制、節約降耗為效益目標;以文明生產為形象目標等為原則統籌考慮本標段的各分項工程的施工來編制實施。1、遵守國家和四川省的有關政策、法規和條例。2、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要求,安排好環保工作,做好文物保護工作。3、認真做好調查研究,根據當地自然環境和氣侯條件,進行施工方案的比選,因地制宜制定施工方案。4、努力改進施工工藝,提高機械化施工水平,積極而慎重的采用四新,以求得先進技術、工程質量和合理選價的高度統一。5、全面規劃、突破重點。強調施工組織設計的科學性、實施性、操作性、嚴密性和可靠性。三、 編制范圍本施工技術方案適
4、用于汶馬高速公路C18合同段施工。方案中對本合同段路基、隧道、橋涵等施工方案進行指導性施工。第二節 工程概況一、 工程簡介汶川至馬爾康高速公路起點順接已建的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止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馬爾康,構成了聯系省會成都市、阿壩州,及我國西北地區向南的出海大通道,對構建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實施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完善區域公路網結構,提高區域公路綜合運輸能力,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具有重要意義。C18標段起訖里程為K160+100K168+400,線路長8.3Km,主要工程有路基0.550Km,橋梁2.919Km/5座,通道2座,隧道2座共計4197m。主要工程數量見表2-1。序號項目名稱
5、單位數量備注1路基挖方挖土方m3111832挖石方m327943挖除非適用材料m32504改路、改河、改渠挖方m3754985路基填方利用土方m392326利用軟石(土石混填)m323217利用隧道棄渣m33815028單向土工格柵(抗拉強度80KN)m215759結構物臺背填筑及回填m33418310錐坡填砂礫石m31128211防護及排水邊溝、排水溝、截水溝、急流槽等m3117612植物護坡m2261813漿砌骨架護坡m3148814擋土墻m34248415河道護岸及錐坡m3574416框架梁、樁板墻等m3584517橋梁張弓大橋Km0.46118米亞羅1號大橋Km0.77119米亞羅2號
6、大橋Km0.25420二八三大橋Km0.13021二八三特大橋Km1.30322通道4.03.5m蓋板涵座223隧道米亞羅2號隧道Km1.15524米亞羅3號隧道Km3.042表2-1 主要工程數量表二、 自然特征(一) 地形地貌本項目地處青藏高原東緣與四川盆地西北邊緣交錯接觸帶,地形復雜,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工作區多為高山峽谷區,山勢陡峭,峰巒疊嶂,溝壑縱橫,谷地幽深,沿岸泥石流等山地災害頻繁。(二) 工程地質本項目隧道附近的山嶺海拔標高大于3500m以上,此處來蘇河河床標高約為2750m,相對高差一般約1200-2000m。河谷兩側斜坡呈折線型,橫坡變化在3060間,局部有2030m高陡坎
7、或70150m陡崖。隧道地質巖層有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筑層(Q4me)、崩坡積層(Q4c+dl)、坡洪積層(Q4dl+el)、沖洪積層(Q4al+pl)和中生界三疊系上統侏儒組(T3zh)。隧道所處巖層主要以變質砂巖、板巖互層,夾千枚巖及脈狀石英巖巖層陡傾,呈中厚層狀砌體結構。(三) 氣象、水文本項目屬川西高原氣候區熱帶氣候,受西北利亞西風氣流、印度洋暖流和太平洋東南季風三個環流的影響,形成季風氣候。因海拔高差懸殊,地形復雜,氣候差異顯著,具有山地立體型氣候特征。在2400米以下的地區四季分明,冬長夏短,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氣溫日差較大;夏季多大風,伏旱頻繁,土壤、氣候、植被乃至農牧
8、業生產都具有明顯的山地區域垂直分布差異,呈高山主體的多層分布結構特點。2400米以上的地區長冬無夏,春秋相連,氣候冷濕。熱量資源從東到西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降水資源則是從東向西隨海拔的增高而增多。氣候區屬大陸性高原季風氣候,氣溫隨海拔由低到高而相應降低。氣候從溫帶、寒溫帶、寒帶,呈明顯的垂直性差異,年平均溫度6.3。三、 沿線可利用資源情況(一) 施工用電隧道施工主要采用外界電源,在洞外靠近空壓機站的位置安裝一臺1000KVA的變壓器,同時配置兩臺350KW內燃發電機組作為隧道施工備用電源。待大電鋪設接通后采用外界電源施工。(二) 材料材料由項目部篩選質量合格的廠家統一進行采購。(三) 交通情
9、況本工程沿線與G317國道相鄰,施工交通運輸以G317國道為主道,各隧道施工點新修便道,直接與G317國道T接。國道交通車流量較大,為避免施工中對G317國道交通造成安全隱患,沿線施工駐地及施工現場將進行安全防護,保證G317國道正常通行。第三節 總體施工部署一、 施工組織機構本合同段隧道工程施工區段遵循“專業分工明確,工序流程合理;資源配置優化;分界設置科學,避免施工干擾;總體施工部署有序,有利施工管理”的原則,并結合本工程的具體實際進行劃分。見隧道施工組織機構圖3-1。圖3-1 隧道施工組織機構圖二、 施工資源配備(一) 施工人員配備米亞羅2號隧道施工橫洞由2個隧道工班擔負施工任務。各工班
10、勞力安排見表3-2。表3-2 單工作面工班勞力組織及分工表工種數量工種數量工種數量技術員2機械司機8混凝土工10安全員2汽車司機1風鉆工10質檢員2工班長2爆破工5試驗員2焊 工3噴錨工10材料員2模板工10領工員2鋼筋工10調度員1修理工2隊長1電工2測量工4普工10合計101(二) 施工機械設備及材料根據本隧道的工程量配備適宜的施工機械,配置主要施工機械設備根據理論計算與實際相結合,確保生產能力大于進度指標,即設備數量充裕,性能優良,配套齊全,保證施工機械數量滿足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的需要。機械設備由項目部統一調配使用,充分發揮機械設備的能力。根據施工進度計劃,提前安排機械設備進場、調試,根
11、據各施工隊施工進度,進場機械設備在各施工隊之間進行合理調配,確保施工連續、順利進行。各工班機械設備安排見表3-3。表3-3 機械設備配備表 人數 隊別工種路基綜合施工隊橋梁施工一隊橋梁施工二隊隧道施工一隊隧道施工二隊橋梁預制場管理人員344486安全員122242質檢員132483試驗員232484材料員111242調度員111242統計員111241測量員344482汽車司機1622163216機械司機107781612防水工00010200風水管線工0008160修理工211482砼工21414204014模板工21412183616木工26681610架子工210108168鋼筋工212
12、10122418電焊工1228162砌石工2046480起重工022244風鉆工10020400爆破工10010200電工122242普工3040405010065合計105135131232464191第四節 施工安排一、 冬季施工條件1、根據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細則(JTGT F30-2014)規定連續5日平均氣溫低于5C或夜間最低氣溫低于-3C時,在此狀態下施工就稱為冬季施工,混凝土和砌體施工應按冬期施工進行。2.根據川西高原氣候及其周邊地區的氣候情況,大約每年的11月01日至第二年的3月15日為冬期施工,此時間可根據氣候條件進行適當調整。二、 冬季施工計劃根據年度計劃、總體實施性
13、施工組織設計來確定冬期施工的工程項目,對于不宜安排在冬期施工的項目,應盡量避開冬期施工。本項目計劃冬期主要進行隧道工程等項目的施工。第五節 冬季施工措施一、 施工準備1、各工程隊根據自己管段計劃冬期施工項目的特點,制定詳細的、有針對性的施工防寒技術交底、檢查驗收制度、獎罰制度,并對所有管理人員、技術員、材料員、試驗員、操作人員進行冬期施工培訓,確保冬期施工按規范要求順利完成,確保工程質量符合要求。2、為了預防氣溫突然下降,使工程遭受凍害,在冬期施工前后10天內,注意天氣變化,各工程隊工程試驗人員應做好每日6:00,14:00,21:00的測溫記錄,并注意收集氣象部門的有關氣象資料,對各施工工點
14、及作業隊及時通報天氣變化情況,以便及時采取防凍措施。3、施工之前,落實好冬期施工必備的有關工程材料、防寒物資、能源和機具設備,如拌和站燒水用的鍋爐、水箱、煤爐、煙囪,攪拌棚的普通溫度計,并進行供熱鍋爐的安裝調試工作。結合所施工項目,從施工方法、施工工藝、每道工序上合理安排施工。對各項設施和材料,事先作好防雪、防凍等防護措施。4、各工程隊要對生活區、生產區的供水、排水管道采取埋地或保溫材料包裹等措施,以防在冬季凍裂影響生活、生產。加強冬期施工的檢查力度,作好防火災、防煤氣中毒等工作。二、 鋼筋工程冬季施工措施1、鋼筋采用冷拉方法調直時,其環境溫度不低于-20;當溫度低于-20時,不得對HRB33
15、5、HRB400鋼筋進行冷彎操作,以避免鋼筋在彎曲處發生脆斷。2、當室外溫度低于0時,鋼筋的閃光對焊必須安排在鋼筋加工棚內進行。鋼筋加工前先放入加工棚內進行保溫、加工,然后進行焊接,焊接完畢的鋼筋待完全冷卻后才能運至現場進行綁扎。3、冬期采用電弧焊時,應有防雪、防風及保溫措施,并選用韌性較好的焊條,焊接后的接頭嚴禁立即接觸冰雪。鋼筋負溫電弧焊時,必須防止產生過熱、燒傷、咬肉和裂紋等缺陷,在構造上應防止在接頭處產生偏心受力狀態。4、負溫閃光對焊宜采用預熱-閃光焊或閃光預熱閃光焊工藝,鋼筋端面比較平整時,宜采用預熱-閃光焊;端面不平整時,宜采用閃光預熱閃光焊。在閃光過程開始以前,可將鋼筋接觸幾次,
16、使鋼筋溫度上升,以利于閃光過程順利進行,燒化過程中期的速度適當減慢。并且變壓器級數應降低1級,以能保證閃光順利為準。5、冬期施工期間鋼筋存放時下墊采用木板、方木進行,支墊高度20cm以上,嚴禁直接與冰雪接觸,鋼筋存放時進行嚴密覆蓋。三、 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1、原材料控制水泥: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混凝土,且對水泥進行保溫存儲。骨料:粗、細骨料必須置于防雨雪的棚里,保證骨料清潔,不得含有冰雪及凍塊,其他指標滿足各項技術規范的要求。拌合用粗、細骨料必須用封閉料倉內儲存的料,封閉料倉內溫度不低于5,否則應生火爐供暖。2、混凝土拌合、運輸項目所用混凝土均由拌合站統一供應,冬期施工期間混凝土選用較小的水
17、膠比和較小的坍落度,以減少拌合用水量,此時可適當提高水泥標號,水泥標號不低于P.O42.5。當混凝土摻用防凍劑(外加劑)時,其試配強度較設計強度提高一個等級。在鋼筋混凝土中禁止摻用氯鹽類防凍劑,以防止氯鹽銹蝕鋼筋。拌合設備進行防寒處理,各種原材料進行保溫。水泥和粉煤灰不允許直接加熱,對儲料罐進行包裹保溫。混凝土攪拌機周邊搭建暖棚封閉。拌制砼前及停止拌制后用熱水洗刷拌合機滾筒。主要采取拌和用水加熱的辦法保證混凝土的溫度,水的加熱溫度不高于80。攪拌時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熱的水,充分攪拌后再投入水泥、礦物摻和料、外加劑等。當加熱水尚不能滿足要求時,可將骨料均勻加熱,其加熱溫度一般不高于60。當拌制的混
18、凝土出現坍落度減小或發生速凝現象時,重新調整拌和料的加熱溫度。攪拌時間一般較正常溫度下延長50%左右。保證混凝土的出機溫度不低于10。混凝土罐車表面采用專用保溫套,并盡量縮短運輸時間,減少混凝土運輸過程中的熱量散失。混凝土在其抗壓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40%之前,不得受凍。3、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澆筑前,要清除模板及鋼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混凝土入模前,采用專用的設備測定混凝土的溫度、坍落度、含氣量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保證混凝土的入模及入孔溫度不得低于5;開始養護時的溫度不得低于5,細薄截面結構不得低于10。存在新、舊混凝土接縫時,當舊混凝土面和外露鋼筋或預埋件暴露在冷空氣中時,對距離新、舊混凝土施工縫1
19、.5m范圍內的舊混凝土和長度在1.0m范圍內的外露鋼筋或預埋件用塑料包裹,棉氈覆蓋保溫。設置專人對混凝土澆筑時的入模溫度、混凝土的澆筑及養護期間的環境溫度定時進行檢測,檢測結果作好記錄。混凝土冬期施工時除按規定制作標準混凝土試件外,還要根據養護、拆模和承受荷載的需要,增加與結構同條件養護的試件不少于2組,混凝土由與其同條件養護的混凝土試件的強度來確定撤除養護的時間,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未達到設計強度的40%不得撤除養護。混凝土澆筑采取分層連續澆筑,分層厚度4050cm,不得小于20cm,并盡量縮短每層澆注的分段長度,減少混凝土的散熱面并及時覆蓋保溫。大體積混凝土冬季施工,應防止砼內部水化熱過大。為
20、防止混凝土內外溫差過大,混凝土表面應以保溫材料覆蓋,并預留測溫孔或埋設測溫片,加強測溫監控,作好中心溫度、表面溫度和環境溫度的記錄。混凝土采取在每天溫度較高時進行澆注,不得直接灑水養護,采用噴涂養護劑或采用保濕增濕措施養護。4、混凝土拆模及養護墩臺及涵身在混凝土澆筑前,先在模板外側緊貼模板密裹保溫材料保溫,墩臺及涵身四周用鋼管搭設暖棚骨架,混凝土澆注完成后,用棚布或彩條布覆蓋鋼管骨架形成暖棚,可在棚內升火爐加溫。棚內掛溫度計,棚內溫度不低于5,派專人看管火爐并檢測混凝土溫度和環境溫度。墩臺及涵身混凝土在養護期間的養護溫度每晝夜定時檢查4次,室內外環境溫度每晝夜定時定點檢查4次,升溫和降溫期間每
21、小時測1次,恒溫期間每兩小時1次。保證每小時的降溫不大于5。若有較大幅度的降溫時,必須及時采取保溫措施。墩臺及涵身混凝土強度達到規范要求的抗凍強度后方可拆模(涵洞頂板拆模時混凝土強度至少要達到設計強度的75%),混凝土與環境的溫差不得大于15,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冷卻過快,產生收縮裂紋。混凝土拆模后密裹一層中厚塑料布進行保溫處理,防止冷風直接對其進行侵襲。養護完成當溫度仍在0以下時,待混凝土冷卻至5且與環境的溫差不大于15,方可拆除暖棚。暖棚拆除后,要檢查墩臺頂是否密封,嚴防冰雪、雨水進入墩頂預留螺栓孔內發生凍脹造成墩柱開裂,包裹蓄熱保溫保濕,以確保混凝土強度,墩臺身必要的濕度。四、 漿砌體冬期施
22、工措施1、拌和砂漿優先選用普通硅酸水泥。砂漿強度未達到70設計強度以前,不得使其受凍。2、砂漿拌和、砌體砌筑及養護采用蓄熱摻鹽法進行漿砌體冬季施工。食鹽摻量為35%用水量。片石使用前應將表面積雪、積冰清除干凈;對河砂應用塑料彩條布將其覆蓋,保持骨料干燥,以防骨料凍結。適當加大砂漿的稠度,減少用水量,稠度控制在46cm范圍。砂漿必須采用機械拌和,拌和時間較正常情況適當延長,且不少于2.5分鐘。食鹽應先加入拌和用水中充分溶解。砂漿使用時的溫度不得低于5,否則應對砂和水加熱,但水的加熱溫度不得超過80,砂的加熱溫度不得超過40,拌和時先將砂和水攪拌均勻,再加入水泥攪拌。砂漿應采用保溫容器運輸,中途不
23、宜倒運。砂漿應隨拌隨用,每次拌和量應在30分鐘內用完,已凍結的砂漿不得使用。每天收工前應將砌縫填滿、填實,但頂面不得鋪砂漿,同時用草袋塑料彩條布嚴密覆蓋,第二天上班時先將砌體表面的霜、雪清掃干凈再繼續砌筑。冬季砌體不得灑水養護。五、 路基施工冬季施工措施1、路基施工前先清除積雪,然后進行基底加固處理。在填筑路堤本體前需用機械將表面凍層全部挖除,再用未凍土進行回填壓實。2、對取土場進行覆蓋防雪,填料中不得含凍土塊。路堤填筑做到隨挖、隨運、隨填、隨壓實,保證挖、運、填、壓的周轉時間小于土的凍結時間,填筑厚度小于一般規定的2025%,壓實度不得低于正常施工時的要求。當天填筑的地段當天必須壓實完畢。3
24、、在降雪或上凍前,對所鋪筑的路基進行碾壓密實,達到規范要求,并采用松土、草簾進行防雪、防凍覆蓋。在保證不受凍的情況下,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施工中遇大雪或其他原因中途停工時,應整平填層及邊坡并加覆蓋;繼續施工前,應清除表面冰雪及凍結層。4、冬期填筑的路堤,每層每側按設計和有關規定超填并壓實。待冬期后修整邊坡,削去多余部分并拍打密實或加固。路基面整修工作也必須在冬期后進行。5、路堤填筑在平均溫度0以上可以進行施工,碾壓應放在溫度不低于5的白天進行。當日平均氣溫長期低于0或結冰時,為確保施工安全和工程建設質量,工程施工停止,進入冬季整修期,等來年氣溫回升到0以上并且土壤解凍時再恢復路基填筑施工。六、
25、 施工工程鄰近G317國道線的安全措施在施工前與設備管理單位聯系,并根據設備管理單位提供的工程狀況及地下設備資料,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確保G317國道暢通及設備安全。 凡拆除既有路基邊坡防護或開挖臺階時,對路肩進行加固處理后,備足必須的搶修材料(如草袋、砂石料),并派專人24小時巡查、看守,如發現有坍塌或線路狀態有變動時,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對行車有影響時,必須在線路恢復到良好狀態后,方可放行列車 開挖路基邊坡臺階后,盡量縮短暴露時間,及時進行填筑夯實。施工前備足施工材料,方可開挖路基,盡量避免在雨天施工。 路基填筑應分層平整壓實,土石運、卸、推、壓實工作錯開進行,填土邊緣設置安全標桿。 在
26、施工時嚴格按照防止挖斷電纜的“六條”措施執行,保證地下設備安全。緊臨既有線路基施工使用機械設備時,作業時必須設防護員,在列車到達和通過前必須停止作業,待列車通過后再行作業。七、 鉆孔樁、墩臺身冬季施工措施1、鉆孔樁施工鉆孔樁冬期施工的重點是防止導管凍住導致堵管,在施工前認真檢查導管是否貫通,如果被凍結,采用澆注熱水融化結冰疏通導管的方法處理;灌注完畢后認真清洗灌泵和管路,泵體和管路中清水排空,防止凍結堵塞。2、承臺施工承臺混凝土施工盡量避開雨雪天氣,并安排在10:0017:00之間進行,一天中溫度最低時不允許澆筑混凝土,澆筑時保證混凝土入模溫度不低于5。承臺模板安裝完成后,安排專人清除模板、鋼
27、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模板四周用篷布進行包裹。混凝土應分層連續澆筑,分層厚度不得小于20cm,并盡量縮短每層澆筑的分段長度,減小混凝土的散熱面。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視天氣情況,采取暖棚煤爐加熱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受凍,混凝土保溫直至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40%為止(保溫過程中確保棚內溫度不低于5),在保溫過程中,確保混凝土芯部與表層、表層與環境溫差不超過20,當超過20時,及時調整棚內的養護溫度。拆模后對拆除部分用塑料薄膜包裹。3、墩臺施工冬期墩臺混凝土施工盡量避開雨雪天氣,并安排在10:0017:00之間進行,一天中溫度最低時不允許澆筑混凝土。墩臺保溫措施采用暖棚法,澆筑前,利用墩臺原有的腳手架
28、,在四周用彩條布和土工布雙層圍起,只留頂部混凝土入模口,同時為了保證溫度不低于5,在棚內安放蒸汽煤爐,保證混凝土的溫度不低于5,澆筑完畢后,將暖棚頂部用油布密閉,為了防止風將油布刮起損失暖棚熱量,將油布利用鐵絲與暖棚腳手架綁扎在一起。棚內的蒸汽爐指定專人負責看火,不得熄滅,同時嚴格控制棚內溫度保證不得低于5,直至混凝土的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40%,在保溫養護期間,確保混凝土芯部與表層、表層與環境溫差不超過20,當超過20時,及時調整棚內的養護溫度。拆模后對拆除部分用塑料薄膜包裹。八、 隧道、涵洞冬季施工措施隧道、涵洞冬期施工采用安裝模板后,洞內生火爐燒水升溫,模板外側和兩端蓬布包裹保溫,混凝土必
29、須安排10:0017:00之間進行施工,混凝土強度超過臨界受凍強度后,拆除模板和加溫設備,外側分別包裹塑料布保濕和包裹棉被保溫,最后在頂面包裹篷布隔風進行養生。第六節 冬季施工管理1、項目部成立冬期施工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冬期施工的生產任務安排及施工部署,冬期施工措施的監督、貫徹與執行。組 長:胡廣華副組長:鄒克亮、李海龍、徐旭、蔣術明、魏欣組 員:鄧時忠 樊曉勇 馮德明 王守勤 盧和生各綜合隊由隊長為組長,成立現場冬期施工管理機構。2、加強冬期施工的培訓教育力度,對所有管理人員、施工人員進行培訓,強調冬期施工技術工作的特殊性,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使冬期施工能夠順利地完成。3、加強冬期施工溫度的測
30、定工作,由各隊試驗人員對大氣環境溫度、加熱養護溫度、混凝土出盤溫度、入模溫度等按規范要求的頻率、時間、位置進行及時測定,并做出詳細的記錄。4、嚴格按冬期施工的要求組織生產,加強防寒取暖,同時保障防寒取暖物資的及時供應。第七節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冬期施工期間要對各類機械設備、運輸工具按照規定進行保養,保證機械性能良好,按時加注防凍液,并積極開展教育活動,杜絕交通事故的發生。2、加強施工道路及施工區域附近道路的養護,清除坑洼、積水并進行填平,隨時清除凍結物,保障車輛及行人的安全。3、加強職工宿舍安全管理,做好勞務工等一線作業人員的日常生活保障工作,對現場職工宿舍、辦公室以及勞務工棚、圍檔等臨時
31、設施應及時加固,確保結構牢靠,能承受雪壓風吹。強化消防安全管理,要重點對生活區、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區、倉庫、配電設施等重點部位進行重點防范,加強宿舍內用電、取暖的管理,嚴防觸電、失火、煤氣中毒等事故。4、對施工用防寒物資妥善保管、儲存,防止積雪融化浸泡或被風吹亂,對于其中的易燃材料,要采取防火措施,備齊消防器材。5、對施工中采用暖棚法養護的結構,必須派專人進行防護,預防發生火災事故,同時暖棚的搭設力求美觀、整齊。6、降雪后對施工場地及主要道路進行除雪,保證行人及車輛的安全,積雪隨時清運出場,避免融化污染現場或凍結后影響車輛及行人的安全。7、雪天高空作業加強防滑措施,避免滑墜事故的發生,并及時清除梯道上的積雪。8、施工防寒用的草簾、塑料等要包裹緊密,以防風吹破壞,并采用壓、蓋的防風措施,避免到處飛揚,施工完畢后,防寒物資進行妥善保管,報廢的及時清理出場,避免污染現場環境。9、施工現場醒目位置懸掛防止滑跌,交通路口懸掛路滑慢行等警示標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