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蘭州新區地下綜合管廊一期工程文曲西路綜合管廊綜合管廊一期工程項目部2016年8月1日目 錄第一章 概述第二章 技術依據1 、工程依據2 、國家規范第三章 準備工作1 、人員配備2 、測量儀器配備第四章 測量工作的基本要求1 、 測量原則2 、 準備工作第五章 施工測量方法1 、控制測量2 、施工測量第六章 基槽的檢查第七章 結構施工測量1、平面控制測量2、標高控制測量3、立模時的控制測量第八章 工程沉降觀測1 、 沉降觀測點的制作2 、觀測方法3 、注意事項第九章 施工注意事項第一章 概述蘭州新區綜合管廊一期工程文曲西路綜合管廊,是由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為總包單位,管廊項目部負責施工的
2、城市基礎建設工程。綜合管廊位于文曲西路西側,三校一區的東側,沿公路設計全長2.46公里。根據功能的不同分為排風口、出艙口、人員出入口、進風口和吊裝口。標準段凈寬2.7米,凈高3.1米,表面附土層為3米。第二章 技術依據1、編制依據1)由業主提供的本工程設計文件。2) 業主提供控制點成果文件興元新區水準資料3) 業主提供的原始地貌數據 。2、國家規范1)工程測量規范( GB 50026-2007 )2)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GB/T 12898-2009)3)建筑變形測量規范(CGJ8-2007)4)全球定位系統實時動態測量(RTK)技術規范(CHT2009-2010)5)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
3、條文第三章 準備工作1、測量人員配備 項目部組建以總工(技術負責人)為總負責人,測量員 2 名成立現場測量管理模式,用來保證控制測量和施工測量的測量放樣。2、測量儀器的配備 本標段工程包括土方開挖工程、混凝土工程、鋼筋工程、模板工程及附屬工程。測量要求精度高,測量誤差應嚴格控制在規范允許偏差范圍內,采用GPS 、全站儀、水準儀為主要測量儀器,詳細情況如下表:測量儀器儀器廠家儀器型號數量單位GPS華測I602臺全站儀科力達K585451臺水準儀天津鼎波DAL32TG1臺鋼卷尺50米1把第四章、測量工作基本要求1、施測原則 1) 嚴格執行測量規范; 遵守先整體后局部的工作程序, 先確定平面控制網,
4、 后以控制網為依據,進行各局部軸線的定位放線。 2) 必須嚴格審核測量原始數據的準確性, 堅持測量放線與計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3) 定位工作執行自檢、互檢合格后再報檢的工作制度。 4) 測量方法要簡捷, 儀器使用要熟練, 在滿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 力爭做到省工省時省費用。 5) 明確為工程服務,按圖施工,質量第一的宗旨。緊密配合施工,發揚團結協作、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2、 準備工作 學習設計文件和相應的技術標準, 全面了解設計意圖, 認真熟悉與審核圖紙。檢查圖紙坐標是否正確,若有問題及時反映。通過對總平面圖和設計說明的學習, 了解工程總體布局, 工程特點, 周圍環境, 建筑物
5、的位臵及坐標, 其次了解現場測量坐標與建筑物的關系, 水準點的位置和高程。收集監理單位提供的建設區域原有的測繪資料,并同監理工程師(業主)提供的控制點到現場逐一確認,檢查其保存的完好性、可靠性及使用性。該區域監理單位提供了三個分布均勻的GPS點(四等水準)。使用的坐標系是1996年中川坐標系,85黃海高程系。第五章、施工測量方法1、控制測量控制測量分為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兩部分,是所有測量工作的基礎,是超前期的工作。本工程的控制測量均為監理單位提供為主。控制網形式及精度的選擇,直接關系到以后施工放樣的精度。必須準確布測出工程控制網。開工前, 對監理單位提供的施工區平面控制起始坐標點采用
6、GPS-RTK進行閉合。按照規范(CHT2009-2010)中控制測量的要求,檢查起始點精度指標。 若發現標志不足、不穩妥、被移位或精度不符合要求時,將進行補測、加固、移設或重新測校, 并通知監理單位和總包單位。 聯測點復核完成并經內業平差計算, 測量精度指標達到相應的技術要求后, 方能做一級控制。在施工場所附近做一級控制點,滿足規范要求,至少更換基站位置兩次,每次達到要求觀測次數。得到的數據進行內業計算,滿足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2、前期施工測量工程開工施工放線之前,測量員應對整個工程施工圖中給出所有測量放線起始數據進行認真的復核計算, 并以表格或附圖的形式形成書面資料, 對經過復核計算與施工
7、圖不符的測量放樣數據, 連同原圖紙給定的數據以及其所在的施工圖的位置記錄一起報送總包單位和監理單位,以及時處理數據。本段施工測量主要包括土方開挖施工測量、 綜合管廊施工測量, 所有部位的放樣均采用全站儀和 GPS 坐標法。儀器設置測站均采用已知和自由建站兩種方法。建筑物平面定位:建筑物定位依據首級控制網進行,根據管廊施工區域所在的首級控制網,采用極坐標法進行工程定位,每段管廊施工定位時至少取三個點,作為定位依據,以此引測管廊控制樁。定位工作完成后,經自檢、互檢無誤后,及時填寫報驗單,報請有關部門進行復檢,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作業。每次引測高程必須起、閉于兩個不同的平高控制點。以便于高程控制
8、測量及校合。引測的高程點經自檢、互檢無誤后,及時填寫報驗單,報請有關部門進行復檢,合格后方可進行下步施工測量工作。定位工作,依據施工圖進行軸線及基槽開挖線的布設工作,布設軸線前應對所施工圖進行詳細了解,所布設的軸線應為數量最少而且是最有效的。并及時做好控制樁的保護工作及備樁的引測,以便后期施工測量使用。 第六章、基槽的檢查根據各軸線控制樁投測外輪廓控制軸線到基坑底,并釘出木樁,在木樁頂面軸線方向上釘小鐵釘,然后栓小白線檢查基坑底口和集水坑、倒虹等位置是否正確。架設水準儀,聯測基底水準控制點,每隔3m測量基底實際標高并記錄,檢查基底標高是否正確。同時測量人員要積極配合監理單位、設計單位驗槽。 第
9、七章、結構施工測量1、平面控制測量1)軸線控制樁復核(1)底板施工前對建筑物軸線控制網重新進行校測,進一步確定準確位置。(2)在基礎施工過程中,對軸線控制樁每月復測一次,以防樁位位移,而影響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測的精度要求。(3)校測儀器采用測角精度為 1,測距精度為:(2mm+2ppm.D)的科力達K58545電子全站儀。2)軸線投測地下施工階段的軸線投測利用全站儀,將全站儀架設基坑邊上的軸線控制樁位上,經對中、整平后、后視同一方向樁(或軸線標志點),以正倒鏡挑直線的方法將所需的軸線投測到施工的施工段上、在同一施工段上投測的縱、橫線各不得少于二條,且要組成閉合圖形,以此作角度、距離的校核。3)
10、軸線投測允許偏差主軸線間距允許偏差(mm)相臨軸線3L 30 m530mL60m1060m90m202、標高控制測量1)標高控制樁的復核(1)對現場所有標高控制樁必須定時復測,以防因施工中場地下陷和回彈,以及人為損害,所造成樁點位移,影響施工精度。(2)使用DS32水準儀,測設閉合水準路線進行復核。2)基坑標高基準點的引測在向基坑內引測高程時,首先聯測高程控制網點。經聯測確認無誤后,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高程。3)施工標高抄測施工標高點的測設:首先以引測到基坑的標高基準點為依據,采用水準儀以中絲讀數法進,把標高控制點引測到施工段中,建立施工段標高控制點,并與其它施工段標高控制點進行校核,校核無
11、誤后,在使用水準儀中絲讀數法,測設出所有細部標高點,測量的過程中采用附和水準路線進行測量,以消除或減小儀器及其他誤差對施工的影響。施工標高點測設在柱立面上,并用紅油漆作好標記。3、立模時的控制測量1)中心線和平面控制借線及標高的測設根據軸線控制點將中心線測設在底部的固定平面上,并彈好邊線,并在露出的鋼筋上抄測出標高線,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高度。當底板打完混凝土以后,應及時在底板側面抄測標高線。為支設側壁及頂板模板提供標高依據。2)立模時垂直度檢測模板支立好后,利用吊線墜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過檢查線墜與軸線間距離,來校核模板的位置。本工程驗線的重點部位是:定位依據及定位條件,場區平面控制網,主
12、軸線及其控制樁(引樁),場區高程控制網。放線及驗線組織:基礎放線由測量員進行,驗線由技術負責人、主管工長和質量檢查員進行,每次放線的結果應通過監理單位的土建專業監理工程師的確認。第八章、工程沉降觀測1、沉降觀測點的制作在管廊加寬處的排風口、出艙口、人員出入口、進風口和吊裝口等做好沉降觀測點??墒褂娩摻铑^等,做好明顯標記。2、觀測方法在控制測量中做好高程控制點,并據管廊有足夠的距離和良好的地質狀況。制定好觀測周期,保存觀測記錄。當發現有不均勻的沉降時要及時向領導匯報,并通知監理單位。保存沉降觀測記錄,裝訂成冊。第九章、施工的注意事項1、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建立合理的復核制度,每一工序均有專人復核。2、測量儀器均在計量局規定周期內檢定,并有專人負責。3、測量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時首先進行安全培訓,環保培訓,并進行書面安全交底4、正確佩帶安全帽等勞動保護用品;施工現場不得穿裙子、拖鞋、短褲等寬松衣物5、陰雨、曝曬天氣在野外作業時一定打傘, 以防損壞儀器。6、非專業人員不能操作儀器,以防損壞而影響精度。7、對原始坐標基準點和軸線控制網定期復查。8、由于工期緊,施工分項多,為保證各班組相互配合,以求緊密銜接,施工測量應與各專業工種密切配合,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與施工同步的測設手段。9、所有施工測量記錄和計算成果均按工程項目分類裝訂,并附必要檢查的文字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