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BS改性AC-20瀝青砼中面層施工方案申蘇浙皖高速二期二標瀝青中面層施工技術方案一、測量放樣:根據有關技術規范規定,首先對測量控制點,如橋軸線、樁、三角網基點樁、導線點、水準點樁等進行復測,與設計提供的結果進行相對比,若能符合精度要求,即采用其成果,并且進行樁點的加密和保護工作,以滿足施工放樣的精度要求。若發現樁標志不足,不穩定,被移動或精度不能滿足施工要求時,則一方面與設計院、監理聯系,另一方面在原控制網的基礎上進行加密,增設控制點。二、工程概況:本合同段起點樁號為K73+950,終點樁號為K88+225,包括泗安互通,全長14.275Km。主線路面結構為16cm二灰穩定碎石底基層+36c
2、m二灰穩定碎石基層+0.5cm瀝青下封層+8cmAC-25I型粗粒式瀝青下面層+6cmAC-20I型改性瀝青中面層+4cmAK-13A型改性瀝青砼面層,上、中面層采用SBS改性瀝青I-C型其各項指標均應符合公路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主要的設計工程數量為:全線瀝青中面層共157.025km2,計9.42Km3;約2.32萬噸混合料;6cm瀝青中面層主線設計半幅寬度為11m。本合同全長14.275公里,主線路面結構形式為8CM的AC-251型下面層,6CM的AC-201型中面層,4CM的AK-13A型上面層。主線路面寬度為11M,全線瀝青混凝土數量約為:8CM的AC-25I型:24369
3、m36CM的AC-20I型:18654m34CM的AK-13A型:12562m3主線左幅施工日期:2005年8月24日-2005年10月15日三、施工依據1、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J032-942、申蘇浙皖高速公路施工圖設計文件3、東南大學中心試驗室瀝青施工指導意見四、鋪筑前的準備工作我部根據工作需要,設立了生產指揮系統,進行了充分的人員、技術、機械、材料、儀器等的準備工作1、生產指揮系統經理部以“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為指導思想,生產指揮系統以項目經理全面負責指揮,生產指揮系統詳見附表一。2、技術準備、經理部以“充分準備、精心施工、嚴格把關、確保質量”為指導思想,由總工牽頭,對瀝青中面層施工
4、技術方案進行了認真的編寫,編寫了瀝青中面層試驗段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技術方案,并報駐地辦、指揮部批準、審核。由總工牽頭組織學習了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申蘇浙皖高速公路施工圖設計文件,并按照工作內容、工作重點、工作性質的不同特點進行了技術交底,在對試驗段進行總結的基礎上再次進行了大面積施工的技術交底,力求讓全體員工做到五個“明確”即崗位明確、職責明確、施工程序明確、操作規程明確、質量標準明確。 、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按三個階段進行配合比設計,即目標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驗證階段。集料:目標配合比設計時2#5#料全部采用長興李家巷生產的石灰巖,由于李家巷在集料破碎的過程中4#
5、、5#料的產量極少,不能滿足施工的生產要求,且李家巷5#料的除塵效果不是太理想,小于0.075的含量偏高;經選料并檢測長興煤山的4#、5#料能夠滿足規范要求,經幾方共同商定同意采用煤山的4#、5#料代替李家巷的4#、5#料。礦粉:采用湖州三天門楊家埠生產的礦粉。經檢測各項指標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瀝青:SBS-I-D型南韓SK改性瀝青,經委托東南大學檢測各項指標均能夠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瀝青拌合樓按照目標配合比提供的各檔材料(礦粉除外)的比例進行冷料的拌合、加熱、過篩,拌合樓的篩孔為3mm、6mm、12mm、18mm、28mm,按照篩孔尺寸得到五檔熱料1#熱料(18-28mm)、2#熱料(12-
6、18mm)、3#熱料(6-12mm)、4#熱料(3-6mm)、5#熱料(0-3mm)。各種熱料及礦粉、瀝青的材料檢測數據如下:材料名稱表觀相對密度毛體積相對密度吸水率(%)1#熱料(20-33mm)2.804 2.760 0.502#熱料(10-20mm)2.782 2.727 0.603#熱料(6-10mm)2.760 2.698 0.604#熱料(3-6mm)2.750 2.679 0.715#熱料(0-3mm)2.664 2.630 1.02礦粉2.722瀝青(南韓SK SBS-I-D)1.033、各個料倉的熱料篩分數據如下:礦料名稱各篩孔通過百分率(%)26.5 19 16 13.2
7、9.5 4.75 2.361.18 0.6 0.3 0.15 0.0750.3 0.1 0.1 0.1 0.1 0.1 0.10.14#倉2#熱料12-18mm 100.0 100.0 95.3 51.114.4 0.4 0.2 0.2 0.1 0.1 0.10.13#倉3#熱料6-12mm 100.0 100.0 100.0 99.983.3 1.5 0.3 0.2 0.2 0.2 0.20.22#倉4#熱料3-6mm 100.0 100.0 100.0 100.0100.0 76.0 1.0 0.3 0.2 0.2 0.20.11#倉5#熱料0-6mm 100.0 100.0 100.0
8、100.0100.0 100.0 88.2 55.6 35.4 19.313.7 10.6礦粉100.0 100.0 100.0 100.0 100.0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99.283.8、根據AC-20-C型瀝青混凝土的設計的級配范圍及AC-20-C型瀝青混凝土作業指導書確定各檔熱料的摻配比例及合成曲線如下:礦料混合料級配組成試驗礦料名稱摻配率%合成后各篩孔尺寸的通過百分率26.5 19 16 13.2 9.5 4.752.36 1.18 0.6 0.3 0.15 0.0755#倉1#熱料18-28mm 15 15.0 10.7 2.0 0.20.0
9、0.0 0.0 0.0 0.0 0.0 0.00.04#倉2#熱料12-18mm 29 29.0 29.0 27.6 14.84.2 0.1 0.1 0.0 0.0 0.0 0.00.03#倉3#熱料6-12mm 16 16.0 16.0 16.0 16.013.3 0.2 0.0 0.0 0.0 0.0 0.00.02#倉4#熱料3-6mm 16 16.0 16.0 16.0 16.016.0 12.2 0.2 0.0 0.0 0.0 0.00.01#倉5#熱料0-6mm 22 22.0 22.0 22.0 22.022.0 22.0 19.4 12.2 7.8 4.2 3.02.3礦粉2
10、2.0 2.0 2.0 2.0 2.057.5 36.5 21.7 14.4 9.9 6.4 5.14.1設計級配范圍100 100 94 85 74 5035 28 20 15 11 7100 90 78 65 54 301914 9 6 4 3中值100 95 86 75 64 40 2721 14.5 10.5 7.5 5、根據目標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4.4%,采用4.1%、4.3%、4.4%和4.7%的油石比進行馬歇爾試驗,通過室內試驗確定生產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級配類型油石比穩定度(KN)流值(0.1mm)空隙率(%)VMA(%)飽和度(%)毛體積密度(g/cm3)理論密度(g/cm3
11、)AC-20-C 4.1 13.8 17.2 5.0 13.1 61.92.441 2.5692.454 2.5622.462 2.5582.458 2.547規范要求8.0 2050 46 13.06575、根據4.1%、4.3%、4.4%和4.7%四個油石比得出各種數據結果綜合分析得出最佳油石比為:4.3%。、對最佳油石比進行驗證試驗,并得出最佳油石比情況下的各項指標。試驗結果如下:級配類型油石比穩定度(KN)流值(0.1mm)空隙率(%)VMA(%)飽和度(%)毛體積密度(g/cm3)浸水馬歇爾穩定度(KN)殘留穩定度S0AC-20-C 4.3 16.5 27.7 4.5 13.1 65
12、.32.445 14.7 89.1規范要求8.0 2050 46 13.0657585、根據最佳油石比和熱料倉的各檔料的比例,進行拌和樓生產試驗,根據馬歇爾試驗及抽提篩分試驗得出各相關數據如下:級配類型油石比拌合樓設定油石比(%)穩定度(KN)流值(0.1mm)空隙率(%)VMA(%)飽和度(%)毛體積密度(g/cm3)抽提瀝青含量(%)級配情況AC-20-C 4.3 4.6 13.9 29.1 4.4 13.066.4 2.449 4.16符合設計曲線規范要求8.0 1540 3613.0 65754.13(3)、結論根據以上數據綜合所得最佳油石比為:4.3%,拌合樓設定油石比為4.6%。集
13、料比例:5#倉:4號倉:3#號倉:2號倉:1號倉:礦粉=15:29:16:16:22:2,該生產配合比可用于申蘇浙皖高速公路浙江段二期二標瀝青路面中面層的施工,通過試驗段的施工情況,對生產配合比進行驗證,可以作適當的調整。3、施工人員準備為了確保瀝青下面層施工的順利進行,保證工程質量并取得相關的準確數據,經理部配備了技術骨干和施工經驗豐富的人員,并進行定崗定員。、機械、材料的準備1、機械設備的準備、本工程采用德國ANMAN-3000型間歇式拌合設備。、攤鋪機采用德國產福格勒履式攤鋪機一臺、德國產一臺ABG-423型履式攤鋪機。、壓路機采用寶馬、戴鈉派克型雙鋼輪壓路機兩臺、CC522型雙鋼輪壓路
14、機一臺,輪胎壓路機YZ-20一臺、YZ-27一臺。、運輸車采用25噸以上解放自卸車30輛。2、材料準備進場的材料均按規定進行檢查驗收。、瀝青:采用韓國SK I-D型改性瀝青,其技術指標均符合施工規范要求;、粗集料:采用長興李家巷石料廠生產的石灰巖碎石,其各項技術指標符合施工規范要求;、細集料:長興煤山石料廠生產,其各項技術指標符合施工規范要求;、礦粉:采用湖州楊家埠石料廠生產的石灰巖質礦粉,外觀干燥潔凈、無團粒。其各項技術指標符合施工規范要求;五、施工現場準備1、粘層油的噴灑及攤鋪現場準備將下面層沖掃干凈,然后用灑布車噴灑粘層油。粘層油噴灑保證均勻,做到既不裸露出下面層又不使粘層油流淌。粘層油
15、要提前三天噴灑,噴灑后對該段進行封閉,以免有車輛通行,再次污染路面,影響中、下面層的連接。待三天過后即可進行中面層施工。2、拌和現場準備瀝青拌和機安裝完畢,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料場及拌和設備周圍場地均已硬化處理,確保材料不被污染。六、施工工藝根據JTJ032-9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及東南大學中心實驗室瀝青施工指導意見,結合我標段施工機具設備的配套情況,確定瀝青砼中面層工藝流程及檢驗程序、標準。1、平面位置的設置(1)、復核導線點坐標和水準點高程。(2)、按鋪筑寬度由路中心線方向用鋼尺量距,定出攤鋪外側邊樁。(3)、中面層采用兩臺自動調平攤鋪機一前一后呈梯隊方式同步攤鋪,外側攤鋪機在前,土
16、路肩側架設鋼絲將攤鋪機的電子感應器置于基準鋼絲上,調整好縱坡儀、橫坡儀后開始攤鋪,后面攤鋪機路緣石側架設鋼絲走縱坡,外側在攤鋪好的面層上走“雪橇”,兩臺攤鋪機搭接寬度30CM。(4)、用放樣線連接各邊邊樁,檢查線型是否順適。2、瀝青砼混合料拌制(1)、瀝青砼混合料在拌和廠采用德國ANMAN-3000型間歇式拌和機拌制,其生產能力為180240t/h,每天拌料前應對拌和設備及配套設備進行檢查,使各動態儀表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2)、拌和廠設計考慮了風向、運輸等,有安全防火設施,運離居民點,地勢干燥,具備較良好的生產條件。(3)、拌和廠各種規格礦料均分倉堆放,并有防雨設施。(4)、拌和廠動力設備配
17、有足夠的發電機組。若遇停電,可全部采用自發電保證均衡生產不受影響。(5)、混合料攪拌時間為瀝青能全部裹復礦料,均勻、無花白料、無結塊成團和離析現象,沒有發生異常現象。(6)、瀝青混凝土施工溫度控制標準如下表。鋪筑試驗段擬定瀝青加熱溫度為155-165,礦料加熱溫度為185-195,混合料出廠溫度為170-185。(7)、出廠的瀝青砼混合料逐車測量溫度、過磅并填發出廠料單,施工現場憑出廠料單測溫收料。3、瀝青混合料的運輸(1)、熱拌瀝青混合料采用載重15T以上的解放自卸汽車運輸,運料前做到車廂底部及兩側均清掃干凈并涂洗衣粉水防粘。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控制標準施工階段加熱溫度()改性瀝青加熱溫度17
18、05礦料溫度185-195瀝青混合料出廠正常溫度170-185,廢棄溫度195混合料運輸到現場不低于160攤鋪溫度不低于160,低于145作為廢料初壓溫度不低于150復壓溫度不低于140碾壓終了溫度(不低于)鋼輪壓路機90(2)、從拌和樓卸料口向自卸車卸料時,每卸一斗自卸車適當挪動位置,以減少混合料中粗細集料分離現象,料車均用篷布覆蓋。(3)、運料車到達施工現場后,交驗出廠料單,然后測溫收料,合格后由專人指揮卸料,在對準攤鋪機受料斗倒車時距攤鋪30cm處空檔停車,然后由攤鋪機推動汽車前進,自卸汽車廂頂起的角度和速度根據需要仍由同一人指揮,以達到攤鋪需要。(4)、配置足夠的車輛,確保在攤鋪機前等
19、候的卸料車不超過5輛,既保證攤鋪機能夠連續均勻不斷地進行攤鋪,又減少因攤鋪機前壓車引起混合料溫度降低。4、瀝青混合料攤鋪(1)、對已經灑布粘層油的下面層進行徹底檢查、報檢。(2)、攤鋪機在開始受料前應在料斗內噴灑少量防止粘料用的隔離劑。(3)、攤鋪機就位后,先預熱1525min,使熨平板的溫度在100以上,調整好熨平板高度,使之與松鋪厚度相等,初定松鋪系數為1.20。(4)、調試好熨平板的振夯頻率、振幅,確保攤鋪的混合料具有足夠的初始密度;調好螺旋布料器兩端的自動調位儀,使布料器內的料置以略高于螺旋布料器為度。(5)先進行測量放樣,放出兩側支撐桿,間距10米,掛上鋼絲并張緊,使之拉力大于800
20、N,確保鋼絲不產生較大撓度,并正確放出基準鋼絲標高。(6)、確保攤鋪機速度與拌和設備生產能力相適應,保證攤鋪過程勻速、連續不間斷。(7)、攤鋪機因機械原因引起缺陷時,應立即停止攤鋪。(8)、對于局部出現的離析現象,應采用人工找補的方法進行處理,對大面積出現離析的現象應鏟除瀝青混合料后再填補細料。5、碾壓碾壓應遵循“高溫、強振、緊跟攤鋪機”的原則。初壓、復壓、終壓三個碾壓階段緊密銜接。壓路機的碾壓速度與其類型和壓實階段相適應,壓路機機型及碾壓速度按下表執行。初壓、復壓、終壓的壓路機類型及行進速度(km/h)壓路機類型初壓復壓終壓輪胎壓路機3.5-4.5 6 4-6 6振動壓路機1.5-2(靜)5
21、(靜)4-5(振)5(振)2-3(靜) 5(靜)、初壓采用兩臺雙鋼輪壓路機前靜和后振碾壓兩遍,碾壓時驅動輪都朝向攤鋪機,勻速前進,后退時沿前進碾壓時的輪跡行駛,碾壓速度控制在1.52.5m/h,初壓時溫度控制在150以上。、復壓采用2臺輪胎壓路機,碾壓68遍,碾壓速度應控制在3.54.5km/h,每次重疊總輪寬。復壓時溫度控制在140以上。、終壓主要目的是消除碾壓中造成的輪跡,采用雙鋼輪壓路機,弱振一遍,靜壓1遍,并無明顯輪跡為限。碾壓速度控制在2-3KM/H,碾壓終了溫度控制在90以上。、以上三個階段碾壓過程中,碾壓時以壓路機碾壓長度與攤鋪機攤鋪速度平衡為原則,并保持大體穩定,碾壓時做到:、
22、碾壓時壓路機由兩端折回的位置階梯型隨攤鋪機向前推進,使折回處不在同一橫斷面上;、設專人指揮壓路機,確保壓實質量和壓實遍數。、碾壓中為了防止混合料粘附壓路機,在輪胎低溫時采用拖把向碾壓輪檫洗衣粉水或者色拉油的方法防止粘輪,待輪胎溫度提高時即停止。、對壓路機無法壓實的橋梁、擋墻等構造物接頭、拐彎死角、加寬部分及某些路邊緣等局部地區,采用小型機具壓實。、壓路機不應停止在剛壓好的瀝青路面上或溫度較高的工作面上,壓路機停放在已冷卻的路面上或其它地方。6、接縫、施工結束時,在端頭5060cm范圍內撒適量砂子,便于接縫處端頭容易鏟除。、對于施工結束時留下的橫縫,盡量控制不在橋梁伸縮縫處,以保證順接。橫向接縫
23、全部采用平接縫(平接縫應做到緊密粘接,充分壓實,連接平順),當碾壓完畢后用3m直尺檢查平整度,將超過3mm的端頭切除,切面為垂直面,并將路面及接縫面清洗干凈,涂刷粘層瀝青。、下一次施工接縫時,先用熱料將接頭處預熱,然后再攤鋪,以便于新舊面的結合。從接縫處起繼續攤鋪混合料前應用3m直尺再檢查端部平整度,當有不符合要求者,應趁混合料尚未冷卻時立即處理。、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接縫均應錯位1m以上,橫向接縫的碾壓先用鋼筒式壓路機進行橫向碾壓,碾壓時壓路機應位于已壓實的混合料層上,伸入新鋪層的寬度為10-15cm左右,然后每壓一遍逐漸向新鋪混合料移動20cm左右,直至全部在新鋪層上為止,再改為縱向碾壓
24、。、注意縱縫的處理,首先使兩臺攤鋪機相距4-8米,再派專人抹平,然后用壓路機在高溫狀態下壓實,使之處于良好的熱接。七、施工注意事項、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應待攤鋪層完全自然冷卻,混合料表面溫度低于50后,方可開放交通。、注意天氣預報,加強工地現場與瀝青拌和廠聯系,使各工序緊密銜接。、當遇雨或下層潮濕時,不得攤鋪瀝青混合料,對未經壓實即被雨淋的混合料,應全部清除,更換新料。、嚴格按規定遍數進行碾壓,防止過壓。、在用大噸位雙鋼輪壓路機進行碾壓時,終壓溫度應嚴格控制防止溫度過高時碾壓推移,終壓溫度應控制在90左右。、嚴格控制油石比和粉膠比防止貧油和碾壓后泛油。、定期、定員、定崗進行機械設備的檢查、維修,確保各施工機械的正常運轉,保證攤鋪的順利進行。申蘇浙皖高速二期二標項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