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基過渡段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和主要技術標準1.1編制依據1、新建南京至安慶鐵路正線路基施工圖紙及路橋過渡段設計圖;2、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5 160號)3、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TBJ102-96);4、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的相關文件通知。1.2編制范圍新建南京至安慶鐵路寧安正線內的路基過渡段填筑。1.3主要技術標準鐵路等級:級;正線數目:雙線;最大坡度:20;路段旅客列車設計行車速度:寧安正線250km/h;二、工程概況正線路基共計共4605米,其中DK208+180DK208+369.07、DK209+650.0DK210+450.0、DK212
2、+537.62DK212+870.0、DK213+300.0DK215+050.0段線路以填方通過,基床底層填筑A、B組土,基床以下路堤填筑A、B、C組填料;分別位于五星水庫南京端、五星水庫大橋至白沙鋪特大橋間及站場段。地形較為平坦,路堤最大填方8m;DK208+145.0DK208+180.0、DK208+794.1DK209+089.07、DK209+355.9DK209+650、DK210+450.0DK210+887.5、DK212+870.0DK213+300段以挖方為主通過,主要位于白沙鋪特大橋南京端及白沙鋪特大橋安慶端。 DK208+145.0DK208+180.0最大挖深達14
3、米,DK217+684.22DK217+734.30段為浸水路堤(長江倒灌)。過渡段采用倒梯形結構形式進行臺(涵)后過渡。寧安正線橋路及隧路過渡段采用級配碎石摻5%普通硅酸鹽水泥填料填筑,涵路及路堤與路塹過渡段基床底層及基床以下路堤采用級配碎石摻3%普通硅酸鹽水泥填料填筑,基床表層采用級配碎石摻5%普通硅酸鹽水泥填料填筑。過渡段是路基工程與其他工程的銜接部位,作為與過渡段相連接的橋臺、涵洞、隧道等結構物提前安排施工,當橋臺、涵洞、隧道等結構物施工及地基處理完成后,立即進行過渡段的填筑,以便加長過渡段靜置自穩的時間,進一步減小工后沉降量。過渡段填筑在結構物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及基坑回填驗收合格
4、后進行施工。三、施工準備1、通訊當地移動信號網絡覆蓋較好,施工中配備一定數量的移動電話,便于保持與各方的隨時聯絡和緊急情況下的及時信息反饋,工點施工人員間的聯系采用移動電話能確保通訊暢通。2、設備配置依據施工質量、施工工期等要求,配備足量機械設備,提高機械利用率,統籌安排各種資源。四、施工組織及安排4.1施工人員安排1、主要管理人員表2 主要管理人員編號姓名職 稱職 務備 注1高級工程師分部經理2高級工程師分部總工3工 程 師副 經 理4工 程 師副總工5工 程 師安質科長6工 程 師試驗室主任7中 師物資科長8助理工程師測量隊長9技 術 員測 量 員10技 術 員測 量 員表3 施工第一架子
5、隊人員編號姓名職 稱職 務備 注1架子隊隊長2工 程 師技 術 負 責人3助理工程師質 檢 員4助理工程師技 術 員5助理工程師技 術 員6安 全 員7助理工 程 師試 驗 員8材 料 員9領 工 員11工 班 長2、生產工人路基過渡段施工的生產工人有20名,機械及操作司機均已經到位。4.2施工機械設備安排過渡段路基填筑主要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合,自卸車裝運土方,挖掘機整平,振動式壓路機碾壓。所需機械設備見下表4。表4 投入的機械設備序號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挖掘機CASE240臺12振動壓路機XS261臺13裝載機ZL50臺14自卸汽車東風臺65沖擊夯臺26灑水車東風-135臺14.3檢測儀器、
6、測量設備的配備表5 試驗檢測儀器及測量設備序號儀器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灌沙筒150臺12K30臺12全站儀T602臺13水準儀DNA03臺24動態變形模量測試儀Evd臺15靜態變形模量測試儀Ev2臺14.4試驗段區域路涵過渡段:DK209+771.18-DK209+816.18(DK209+793.68涵洞)五、主要施工方法5.1、路堤與橋梁過渡段施工(1)過渡段沿線路縱向為倒梯形,采用級配碎石摻水泥填料分層填筑,底寬5m,縱向坡度根據實際地形進行計算,滿足過渡段長度不小于20m。(2)必須待橋涵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要求并完成基坑回填及防水層施工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過渡段填筑。過渡段施工
7、前,應根據場地情況,采取相應的防排水措施并在橋臺或涵洞側面畫填筑分層線。(3)過渡段路堤應與其連接的路堤同時施工,并將過渡段與連接路堤的碾壓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進行填筑。 (4)根據施工情況確定主要施工工藝參數,報監理單位確認。分層壓實厚度按35cm控制,臺后2.0m范圍外采用大型壓路機進行碾壓,在過渡段的橋臺臺尾后2.0m范圍內采用沖擊夯夯實,防止施工過程中碰到橋臺,松鋪厚度按20cm控制。當過渡段比路堤先施工時,向路堤方向合理延長,在施工路堤時再進行刷坡處理。(6)臺后基坑采用C15素混凝土一次連續澆筑回填,澆筑后高程與原地面高程一致。(7)路基過渡段的外包土應與過渡段同步施工,施工過程中
8、注意控制填料質量,不得使用級配碎石摻水泥質土填筑,后期綠色植被不容易成活,b值取1.8m。(8)加入水泥的級配碎石填料宜在2小時內使用完畢。5.2、路堤與橫向結構物(涵洞)過渡段施工對涵洞結構物兩側基坑混凝土進行檢查,做到過渡段區域無先期涵洞施工中所產生的垃圾及松土(雜土)等。(1)橫向結構物頂部及其兩側各20m范圍內基床表層的級配碎石填料摻3普通硅酸鹽水泥。壓實標準應滿足基床表層的要求。(2)過渡段沿線路縱向為倒梯形,分層填筑,底寬2m,縱向坡度1:2;壓實標準滿足基床底層的要求。(3)當橫向建筑物物頂至路基面距離小于1m時,包括橫向建筑物從建筑物頂至基床表層底分層填筑級配碎石填料摻3普通硅
9、酸鹽水泥的填料。橫向建筑物及建筑物兩端各20m范圍內基床表層填料為級配碎石摻入5%的水泥。(4)當橫向結構物與線路斜交時,過渡段采用斜交正做,即沿線路方向結構物與路基的兩交點之間部分路基填料全部為級配碎石內摻入5%水泥,之后設置標準的正交過渡段。(5)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動壓路機碾壓密實,并使Evd35Mpa。(6)過渡段路堤應與其連接的路堤同時施工,并將過渡段與連接路堤的碾壓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進行填筑。(7)距涵身外周1.5m范圍之內,采用人工填筑,人工配合沖擊夯進行夯實,1.5m范圍之外采用機械振動碾壓密實;填筑必須兩側分層對稱進行;當頂部填土厚度大于1m時,方可通行重型機械,在填
10、筑距涵頂部3m以下時,采用無振動碾壓,而填筑至涵頂部3m以上時,便可采用振動碾壓。(8)大型機械作業時,應與橋臺、涵洞及擋墻邊緣保持不小于1m的間距。5.3、路堤與路塹過渡段施工(1)過渡段填筑前,應平整地基表面,碾壓密實;并應挖除堤塹交界坡面的表層松土,按設計要求做成臺階狀。路堤與路塹連接處,順原地面縱向挖成1:2的坡面,坡面上開挖臺階,臺階高度0.6m,路堤側18m至路塹2m的范圍內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摻5%普通硅酸鹽水泥分層填筑,壓實標準滿足基床表層的要求,基床以下過渡段采用級配碎石摻3%普通硅酸鹽水泥,分層填筑,壓實標準應滿足壓實系數0.95、地基系數K30150 Mpa/m、動態變形模量
11、Evd50Mpa。(2)過渡段的填筑施工應與相鄰路堤同步進行。(3)大型壓路機能碾壓到位的部分,其施工方法應符合鐵路路基施工規范的有關規定;靠近堤塹結合處,應沿虔婆邊緣進行橫向碾壓。(4)大型壓路機碾壓不到的部位,應采用沖擊夯分層進行夯實,填料的松鋪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壓遍數應通過試驗確定。表1 基床底層壓實質量標準填筑部位填料種類壓實指標細粒土、粉砂、改良土砂類土(粉砂除外)礫石類碎石類塊石類基床底層壓實系數Kh(0.95)地基系數K30(MPa/m)(150)100120130150相對密度Dr0.75孔隙率n(%)31315.4、隧道與路塹過渡段施工土質、軟質巖及強風化硬質巖石路塹與
12、隧道連接處在路塹范圍內設置過渡段,長度不小于20m,厚度從仰拱厚度漸變到基床表層厚度。過渡段采用級配碎石摻5%水泥分層填筑,壓實標準:K30150MPa/m、Evd50MPa、壓實系數K0.95。六、碾壓工藝試驗1、 碾壓方式壓實順序按先兩側后中間的順序進行,壓實程序按先靜壓后弱振再強振進行。碾壓速度宜控制在2km/h,對臺背重型機械不能進行碾壓,采用沖擊夯振動密實;通過現場檢測壓實系數K、K30、Evd,以確定機械碾壓虛鋪厚度為30cm和35cm條件下,最佳碾壓的工藝及碾壓遍數;臺背2m及涵背1.5m范圍采用沖擊夯振動密實虛鋪厚度為15cm和20cm,確定最佳夯實遍數。2、 碾壓工藝試驗參數
13、:虛鋪30cm,采用碾壓流程:靜壓1遍弱振2遍強振1遍靜壓1遍,共5遍。:虛鋪30cm,采用碾壓流程:靜壓1遍弱振2遍強振2遍靜壓1遍,共6遍。:虛鋪30cm,采用碾壓流程:靜壓1遍弱振2遍強振2遍弱振1遍靜壓1遍,共7遍。:虛鋪35cm,采用碾壓流程:靜壓1遍弱振2遍強振1遍靜壓1遍,共5遍。:虛鋪35cm,采用碾壓流程:靜壓1遍弱振2遍強振2遍靜壓1遍,共6遍。:虛鋪35cm,采用碾壓流程:靜壓1遍弱振2遍強振2遍弱振1遍靜壓1遍,共7遍。:虛鋪15cm,采用沖擊夯夯實;夯實1遍夯實2遍夯實3遍夯實4遍夯實5遍夯實6遍夯實7遍夯實8遍虛鋪20cm,采用沖擊夯夯實;夯實1遍夯實2遍夯實3遍夯
14、實4遍夯實5遍夯實6遍夯實7遍夯實8遍路橋、路涵、隨路及路堤與路塹過渡段級配碎石填料填層機械碾壓均按照碾壓方式進行檢測;虛鋪厚度為30cm時,在按照工藝第4遍強振完成后進行檢測,檢測壓實系數K、K30、Evd各3點,詳細記錄各種檢測數據;在此基礎上,再強振1遍(碾壓工藝),達到5遍要求,做好記錄;檢測完成后再弱振1遍(碾壓工藝),檢測壓實系數K、K30、Evd和各3點,做好記錄,檢測完成后靜壓一遍。虛鋪厚度為35cm時,在按照工藝第4遍強振完成后進行檢測,檢測壓實系數K、K30、Evd各3點,詳細記錄各種檢測數據;在此基礎上,再強振1遍(碾壓工藝),達到5遍要求,做好記錄;檢測完成后再弱振1遍(碾壓工藝),檢測壓實系數K、K30、Evd和各3點,做好記錄,檢測完成后靜壓一遍。臺背2m及涵背1.5m范圍采用沖擊夯振動密實,虛鋪厚度為15cm和20cm,按照-的工藝進行施工,第4遍開始檢測,直至檢測符合設計要求,每層檢測做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