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廣州市軌道交通四號線車陂南至黃閣段(不含大學城專線)【車站3標】土建工程清水混凝土(木模)施工方案編制:審核:審批:第一節 工程概況一. 概況本工程設備房為框架結構,按設計要求,部分墻柱梁板等為不裝修結構面。因設計圖紙到位嚴重滯后,工期要求緊,且合同未明確采用鋼模板,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設備房等部位模板擬采用優質膠合板配制,木枋豎楞和鋼管抱箍加固,并與滿堂架體連結。柱、樓梯、部分梁模板不采用對拉螺桿,墻、Y柱(梁)因截面積較大,擬采用對拉螺桿加固。采用木制模板施工具體部位及結構尺寸如下表:部位截面尺寸()標高范圍(m)備注黃閣北站柱600500、600600、500500、400400、6
2、004000.815.0東站廳13層600700(弧形)、500700(弧形)、500700、400500-0.0510.5西站廳12層邊梁4509004.955.859.610.378東站廳13層西站廳12層墻、吊板150(厚)、吊板:480027001500.815.0東站廳13層西站廳12層東涌站Y柱、梁柱:9009001339梁:90012031500-0.454.15設備房首層柱800800(弧形)、600800(弧形)、6006000.0013.6設備房14層邊梁2509004.3016.8設備房14層墻150(厚)、站廳異形墻-0.4516.8設備房、主站廳備注:清水部分構件含樓
3、梯底板,側壁踢腳線、扶梯中間支撐橫梁等 二. 清水砼工藝質量標準在普通結構混凝土驗收標準的基礎上,制定了如下的質量標準:序號項目質 量 標 準1外觀質量表面平整、光滑、潔凈,顏色均勻,線條平直方正,清晰美觀,無一般混凝土質量通病、無修補處理痕跡。2預留孔洞、預埋件尺寸正確,邊緣整齊、光滑。3模板接縫、對拉螺栓模板接縫、對拉螺栓和施工縫留設有規律性,無錯縫4表面平整度3mm5陰陽角垂直度3mm6立面垂直度5mm三. 基本要求1. 模板及其支撐系統必須滿足以下要求:保證結構、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和相互間位置的正確,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模板接縫嚴密,便于模板的安拆。2. 模板與砼的接觸面
4、應滿涂隔離劑;3. 按規范要求留置澆搗孔、清掃孔;4. 澆筑砼前用水濕潤木模板,但不得有積水;5. 墻、柱模板必須按規范要求進行拆除;上層梁板施工時應保證下面一層的模板及支撐未拆除;6. 模板驗收:所有模板安裝完畢后開始進行模板驗收:驗收的內容有: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拼縫質量,轉角處模板拼接,洞口模板拼裝,螺栓和支撐架等。第二節 模板配置方案一. 材料模板:均采用優質九夾板(用于墻柱梁)、七夾板(用于板),模板規格為:183091518。木枋: 501002000(3000) 木枋,逐根刨平。鋼管:483.5mm。對拉螺桿:12、16模板進行加工制作允許偏差控制為:長寬不超過1mm,對角線不
5、超過2mm,木枋厚度、平整度偏差不超過2mm。二. 柱模采用九夾板配制模板,加50100mm木枋豎楞和鋼管抱箍加固,木枋豎楞的橫向間距按150200mm設置,鋼管抱箍的豎向間距按400mm設置;木枋條定位必須準確以保證柱線角順直。為保證立柱模的側向穩定性、垂直度及弧形柱模的弧度,抱箍鋼管及柱中部另用加強鋼筋(水平間距400)與滿堂架連接成一體。柱模板示意見下圖:黃閣北站西站廳及東涌站設備房的弧形柱模板采用九夾板,將模板外側按一定間距切口,按設計弧度彎制,背脅采用鋼管彎制。斜柱綁鋼筋時根部的位置角度控制好,模板施工時控制好上部的標高和位置,施工的時必須提前將軸線和標高標注。因柱箍與樓層滿堂架拉接
6、,滿堂架的立桿間距不大于1200,橫桿間距1200,并加設掃地桿。架體搭設時要總體考慮到與柱箍的拉接。三. 墻模采用九夾板配制,模板豎楞采用50100mm木枋,橫向間距為400mm,橫楞采用483.5mm鋼管,縱向間距為500mm;模板支撐采用鋼管腳手架,并采用鋼管做斜撐。為了保證模板的側向剛度,在模板中間加設對拉螺桿,對拉螺桿的縱向間距按500mm,橫向間距按600mm布設。墻支模如下圖所示: 黃閣站東西站廳吊板截面尺寸為48002700150,擬一次性澆筑,模板拼縫原則為:分縫均勻,橫豎縫貫通,且與相鄰框架梁通縫。螺桿孔的均勻布置且上下對齊。吊板分縫及加固如下圖所示:其他部位大面清水墻面分
7、縫參照以上原則,具體在施工前明確。為保證墻體模板體系的垂直度及穩定性,在內外模板、洞口模板連接完畢,開始進行整體模板加固,通過斜撐、滿堂架等措施保證墻體模板的垂直度和軸線偏移。四. 梁模采用九夾板配置梁模,以滿足不同結構形狀的配模要求。模板支撐均采用483.5mm鋼管搭設室內滿堂腳手架,鋼管立桿下端加設可調支座,梁底架子應穩定,梁底立桿間距不大于600mm,梁底橫桿間距也不大于600mm。橫桿與立桿交接處應在立桿上加兩個卡扣,保證梁底不下沉。立桿應通長撐在地面上,立桿接長時應使用接頭扣,不允許使用十字扣和轉向扣,設置掃地桿,距離1200mm左右設縱橫水平桿,并適當加設剪刀撐,在梁底、板底分別設
8、縱橫向水平支模桿(梁板支模時應按設計要求將梁板起拱)。在主、次梁交接處,應在主梁側板上留缺口,并釘上襯口檔,次梁的側板和底板釘在襯口檔上。柱頂與梁交接處,要留出缺口,缺口尺寸即為梁的高及寬(梁高以扣除平板厚度計算),并在缺口兩側及口底釘上襯口檔,襯口檔離缺口邊的距離即為梁側及底板厚度。次梁模板的安裝,要待主梁模板安裝并校正后才能進行。梁板支模見下圖所示:五. 樓梯模樓梯模板采用九夾板配制,模板一次性使用,待全部主體結構施工完成拆除,在樓梯澆搗時,要注意澆筑速度。支撐體系:板底木枋間距300,立桿間距600,水平桿間距1200,與滿堂連結,并設置掃地桿。擋板與側板釘制成一體,并用木板頂撐,側板由
9、整板制成,用連結滿堂架的鋼管頂撐。如下圖所示:六. 細部處理1、 所有弧形或其他異形構件模板,在制作前需放大樣,在安裝前均需試拼、核驗。2、 為了減少拼縫和杜絕模板縫及陰、陽角漏漿的現象,模板縫加墊5mm厚海綿條。3、 預埋件安裝:保證預埋件與砼平整一致和位置準確,是檢驗清水砼質量的一個重要條件。預埋件與模板間加墊2mm 厚海綿條,防止二者之間夾漿,致使預埋件移位影響砼表面質量。4、 構件陽角處理示意圖:5、 構件陰角處理示間圖: 6、 所有柱、墻腳加鋼筋定位撐。7、 墻柱模底基層處理:在樓層砼澆筑時,相關部位區域砼用水平尺找平并收光,此項工作由專人負責。8、 斜柱、板的后封模板施工:清理澆筑
10、口周邊砼放入預制好的封口模板由上向下插入鎖緊鋼管用木楔打緊澆筑上一層砼最后一層砼澆筑完成9、 模板邊刨平,弧形柱的側模宜整板切割;木枋采用新枋,并逐根刨平;支撐及加固鋼管調直后方可使用。七. 墻柱模垂直度控制1、 墻柱部位根部在砼澆筑時,相應部位區域砼找平,以確保墻柱模底水平。2、 模板在場下預拼,檢查模板拼縫質量。3、 墻柱封模前,在墻柱下底砼面及梁板模板前彈線模板邊線或控制線,以保證模板定位的準確。4、 墻柱下底的砼梁板預埋鋼筋定位撐頭,置模完成后采用可調支座頂緊模板下底腳。5、 墻柱模上口與梁板模交接處陰角采用收口枋,如上述墻模板示意圖。6、 模板置安完成后,柱箍及墻柱增加水平支撐鋼管與
11、滿堂架連結成整體,以加強墻柱模板的穩定性。第三節 東涌設備房Y柱及梁一. 施工部署東涌站設備房鑒于該構件的特殊性,空間斜向構件其軸向力和水平剪切力較大,轉換梁鋼筋密集且截面較大,對腳手架系統受力特別不利。為減少這種較大的軸向力和水平剪切力,在保證整體結構力學性能的前提下,合理進行分段:Y形柱及梁在承臺施工完成后,分三段施工,施工縫劃分如下圖所示。最后澆筑的梁與設備房首層的其他部位的墻柱梁板同時施工。二. 模板及支撐體系第一次澆筑范圍采用磚胎模(灰砂磚砌240墻),第二、三次澆筑范圍采用木模、木枋、鋼管、對拉螺桿體系。模板體系面層采用九夾板,主龍骨為483.5鋼管,主次龍骨用對拉螺栓固定,支撐體
12、系由主龍骨直接將力傳給鋼管腳手架。2、斜柱模板安裝1) 斜柱模板:用厚18mm九夾板,垂直方木50mm100mm,間距每250mm左右一道。柱箍48雙鋼管間距每400mm一道,對拉螺桿12400400,傾斜邊設支撐。2) 對柱根部模板支設處,在第一次澆筑范圍內,預埋螺栓,柱子底部在立模前,鎖緊木枋,并調水平。3) 柱模安裝:按照模板邊線, 搭設鋼管支撐架,加設斜向鋼管從底面頂住模板,以防止位移。柱模安裝后,要檢查并糾正移位。兩側斜柱支撐架水平桿相連。4) 安裝柱模板時,以木枋作為橫肋,雙鋼管作為豎肋,以16的對拉螺栓連接,對拉螺栓布置應橫平豎直。5) 斜柱上側模板每隔500(保證在振動棒有效半
13、徑內能澆筑到構件各部位),開門子口,作為砼振搗口,完成振搗及該標高處砼澆筑后,立即封閉嚴密。3、梁模板安裝1) 梁模板:梁底板用厚18mm九夾板,縱肋木枋50mm100mm400,木枋下48橫桿500。梁側模用厚18mm九夾板,對拉螺桿14450450。2) 梁底架子應穩定,梁底立桿間距不大于600mm,梁底橫桿間距也不大于600mm。橫桿與立桿交接處應在立桿上加兩個卡扣,保證梁底不下沉,立桿應通長撐在地面上。3) 按設計標高調整立桿標高,然后在梁底設置按設計弧度彎制鋼管,間距200,再鋪設梁底木模板,梁底模也按設計弧度、背側切口預先彎制。4) 梁起拱方法為:梁底中間起拱10mm。5) 梁底模
14、、梁側模均縱向布置。梁側模用50x100mm方木加固,間距200mm,木枋外側用鋼管縱向加固,間距400mm。6) 在主、次梁交接處,應在主梁側板上留缺口,并釘上襯口檔,次梁的側板和底板釘在襯口檔上。7) 柱頂與梁交接處,要留出缺口,缺口尺寸即為梁的高及寬(梁高以扣除平板厚度計算),并在缺口兩側及口底釘上襯口檔,襯口檔離缺口邊的距離即為梁側及底板厚度。8) 次梁模板的安裝,要待主梁模板安裝并校正后才能進行。9) 梁底模安裝后,要掛中線進行檢查,校核各梁模中心位置是否對正,并校核梁底標高。10) 梁側模、梁底模拼裝時,只允許有橫向接縫,不允許出現縱向接縫。拼縫處先用膩子填平,再用單面膠帶紙粘牢。
15、4、弧梁支撐體系弧梁支撐及操作架與站房首層墻柱梁板同時支設,為滿堂鋼管腳手架。在梁下設鋼管立桿500500,其余鋼管立桿間距10001000,水平鋼管步距1200mm。第二階段施工的斜柱模板及支撐在梁施工階段不拆。三. 地基處理因斜柱及梁構件截面較大,支撐面為回填地段,因而須對地基進行處理:基坑回填采用砂料,應選用級配良好的中粗砂,含泥量不超過3,并應除去樹皮、草皮等雜質。每填1米高,使用振動壓實機來振動壓實砂層,并適當注水,振動時間約在1mim以上,其振動的標準是以振動機原地振實不再繼續下沉為合格,并輔以輕便觸探試驗檢驗其均勻性及影響深度。在回填料上澆筑150厚C15砼,并預埋鐵件,作為斜柱
16、斜撐的支撐點。為確保本Y型柱和大梁施工的安全,在述理論計算的基礎上,現場對支撐體系進行堆載試驗,堆載料擬采用袋裝水泥,逐層堆碼至設計及施工荷載所需高度。試驗目的:一是檢測腳手架系統是否能承受施工時產生的荷載;二是檢測腳手架下部的支撐體系(包括結構平臺)是否能夠承受上部傳來的施工荷載;三是消除其初始形變作用;四是檢查是架子系統否有位移。 第四節 鋼筋工程 鋼筋加工、制作:鋼筋加工時考慮鋼筋的疊放位置和穿插順序,根據鋼筋的占位避讓關系確定加工尺寸。重點考慮鋼筋接頭形式、接頭位置、搭接長度、錨固長度等對鋼筋綁扎影響的控制點,通長鋼筋應考慮端頭彎鉤方向控制,以保證鋼筋總長度及鋼筋位置準確。各種鋼筋下料
17、及成型的第一件產品必須自檢無誤后方可成批生產,外形尺寸較復雜的應由配料工長和質檢員檢查認可后方可繼續生產。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允許偏差-10mm、4mm,箍筋內凈尺寸允許偏差-3mm、2mm。 鋼筋安裝:入模的鋼筋要保持清潔,無明顯水銹、不得帶有油污泥土;保證鋼筋定位,任何情況都不得出現露筋現象;鋼筋綁扎扎絲,擰不少于兩圈,絲尾倒向應向構件內側彎折,以免外露引起銹斑,影響清水混凝土的觀感質量。柱鋼筋綁扎前由測量放出各柱橫、縱軸線和兩軸線的交點,然后依據各交點分別用墨線畫出基礎的邊線和柱子的邊線,以便短柱的立模和扎筋,并依據短柱的邊線綁扎柱子的插筋,在柱施工中采用定位套箍,卡住主筋確保
18、其位置。套箍按柱的截面設計制作。每一豎向及水平鋼筋交叉點均綁扎;塑料卡環呈梅花型放置。且顏色與混凝土的顏色要接近。梁板鋼筋如有彎鉤時,上層鋼筋彎鉤朝下,下層鋼筋彎鉤朝上。梁筋25mm厚的砂漿保護層墊塊全綁在主筋下。對拉螺栓與鋼筋的協調處理:清水飾面混凝土的對拉螺栓位置均為固定位置,為避免螺栓孔眼和鋼筋發生;中突,模板就位前先在地面上彈出螺栓孔的位置,豎向設置標識桿。遇到對拉螺栓與鋼筋發生矛盾時,將相鄰的幾排鋼筋進行適當調整,但調整幅度必須在規范允許范圍內,以確保對拉螺栓安裝位置。第五節 混凝土工程混凝土配合比的優化設計 :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應使混凝土在滿足強度、耐久性以及清水飾面混凝土的觀感要
19、求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最終經監理工程師確認的配合比作為清水飾面混凝土正式施工的配合比?;炷恋陌柚疲罕竟こ袒炷敛捎帽盟偷姆绞綕仓?,為了保證泵送能順利進行,要求入泵時坍落度嚴格控制在12cm16cm?;炷翑嚢枵靖鶕鉁貤l件、運輸時間(白天或夜天)、運輸道路的距離、砂石含水率變化、混凝土坍落度損失等情況,及時適當地對優化后的配合比進行微調,以確?;炷翝仓r的坍落度能夠滿足施工生產需要,混凝土不泌水、不離析,色澤保持一致,確保混凝土供應質量?;炷翝仓夯炷翝仓潜WC混凝土外觀的重要環節。在正式澆筑混凝土前做好交底工作,落實操作人員崗位職責、作業班次、交接時間和交接制度,做好氣象情況
20、收集工作。要求每次對罐車運輸的混凝土進行坍落度檢查,發現不符合規定坍落度的混凝土不得使用。混凝土必須連續澆筑,避免產生施工冷縫,影響混凝土觀感質量?;炷琳駬v時間,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現均勻的水泥漿、不再有顯著下沉和大量氣泡上冒時停止;另外為減少混凝土表面氣泡,采用二次澆搗工藝,第一次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振搗,第二次在第二層混凝土澆筑前再進行,頂層一般在0.5h后進行振搗。每次澆筑砼前,在下口處用三夾板做一個10cm檐口,防止水泥沙將污染承臺。澆注時對偶爾流淌的水泥砂漿應及時洗擦干凈。以免影響清水混凝土外觀質量。在現澆混凝土的過程中,放線工、鋼筋工、木工各負其責,在施工過程中實施跟蹤管理,發現
21、異常隨時處理?;炷敛鹉r間應根據留置的混凝土同條件養護試塊強度確定,側模板則可在混凝土澆筑后兩天拆除。模板拆除后應繼續養護?;炷恋酿B護:拆模后及時進行養護,以減少混凝土表面出現色差、收縮裂縫等現象。養護采取覆蓋塑料薄膜,并灑水養護相結合的養護方案,拆模之前和養護過程中都要灑水保持濕潤,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第六節 模板拆除1、 墻、柱模板必須按規范要求進行拆除。墻模、柱側模以砼強度不小于2.5MPa為拆模條件。懸臂梁及梁板模板以同條件試塊混凝土強度等級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拆除支架及模板。2、 拆除模板的順序和方法,應按照配板設計的規定進行,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
22、承重部分。3、 拆模工作應由安裝模板的同一小組負責。4、 拆除模板配用長撬桿,嚴禁操作人員站在拆除的模板下。在拆除樓板模板時,要注意防止整塊模板掉下傷人。5、 上層梁板施工時應保證下面一層的梁板模板及支撐未拆除。第七節 清水混凝土修補及成品保護一. 螺桿孔的修補1、螺桿外套采用PVC套,在12小時后即可松動,并在拆模前抽出。2、螺桿孔在室外側封堵密實成12凹形,從室內側灌膨脹水泥砂漿密實。3、外側采用與結構混凝土同強度等級,同品種的水泥,摻入一定的白水泥和粘合膠水泥配成專用膩子,堵塞凹槽,再連同模板痕跡用細砂紙打磨拋光,直至與結構物表面色澤、光潔度一致為止。4、實施以前必須對材料的配比先作試驗
23、。5、修補時要注意對清水飾面混凝土的成品保護,修補后應及時灑水養護。二. 砼表面缺陷的修補盡管已采取了各種措施,但拆模后由于混凝土的泌水性、模板的漏漿和混凝土本身的含氣量較大,其表面局部可能會產生一些小的氣泡、孔眼和砂帶等缺陷。拆模后應即清除表面浮漿和松動的砂子,采用相同品種、相同強度等級并摻入一定的白水泥和粘合膠水泥配成專用膩子,修復和批嵌缺陷部位,待水泥漿體硬化后,用細砂紙將整個構件表面均勻地打磨光潔,并用水沖洗潔凈,確保表面無色差。三. 成品保護后續工序施工時要注意對清水飾面混凝土的保護,不得碰撞及污染清水飾面混凝土結構。在混凝土交工前,對外墻用塑料薄膜進行保護,以防混凝工面污染,對于人員可以接觸的部位以及樓梯、預留洞口、柱、門邊、陽角,拆模后釘薄木條或粘貼硬塑料條保護。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成品保護教育,避免人為污染或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