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105 興義至隴岸公路改擴建工程第七、八合同段路基強夯施工方案建議S105 改擴建工程第七、八合同段現場業主辦、駐監辦2016 年 6 月 2 日路基強夯施工方案建議目錄一、編制依據2二、技術指標及參數2三、施工準備4(一)設備準備4(二)勞動力準備4(三)技術準備4四、施工方案5(一)工藝流程5(二)施工參數確定5(三)施工方法5(四)雨期強夯施工措施6(五)注意事項7(六)質量驗收標準9五、施工質量控制及保證措施9(一)施工質量控制9(二)質量保證措施10六、安全保證措施10七、文明施工139路基強夯施工方案建議一、編制依據路基強夯施工方案建議1、施工組織設計2、路基部分施工圖;3、城鎮
2、道路施工及質量驗收規范(CJJ1-2008);4、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2013)5、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2-20026、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79-2012) 二、技術指標及參數1、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雜草、樹根等雜物。應選用級配較好的粗粒土為填料。2、強夯應分層進行。首先清除表土,第一層宜選用弱風化砂巖(如開山石)進行回填,回填小于 4m(以施工圖設計為準)進行第一層強夯; 之后每回填 4m(以施工圖設計為準)進行一次強夯,至路床頂為止。3、強夯區域的一次強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均確定為 4m(以施工圖設計為準
3、),每一次得單擊夯擊能為 3000KN.m,建議夯擊間距 5m5m 梅花型布置,共夯三遍,最后一次夯擊檢驗貫入度是否與上一次次貫入度之差小于 5cm,且土體隆起高度10cm,若差別較大需加夯次數,直到二者貫入度及隆起高度滿足要求。檢驗質量以壓實度控制,5 米深度范圍內的壓實度要求達到 93。對所有強夯區域,第一遍夯完后,建議采用推土機將夯擊隆起土體推運至坑洼處找平,再進行下一遍夯擊,最后一遍連續夯擊得能量 500KN.m,采用滿夯,錘印彼此搭接。4、本標段建議每遍均采用滿夯夯擊,夯錘直徑 2.5m,圓形異形錘, 夯點間距1.8m,每點夯三擊以上,兩夯點之間搭接70cm。夯錘設置200300mm
4、 直徑的排氣孔 4 個。5、強夯最佳含水量須根據試驗報告取值。6、每遍強夯的時間間隔根據實際超靜孔隙水壓力消散時間確定。7、根據錘重及能量得不同,布置至少一個強夯試驗區,每一夯點夯擊次數按照現場試夯得到的夯擊次數于夯沉量關系曲線確定,應符合土體豎向位移最大而側向位移最小的原則。8、強夯時第一遍按布置圖圓圈中的數字 1 進行,第二遍安數字2 進行。9、對于壓實度的檢測:每 150-200m 壓實層測 4 處,每處采用探坑開挖法檢測,每 0.45 米為一層。10、涵洞、雨水管及檢查井周圍 10m 范圍內,禁止強夯。11、強夯時影響范圍 15 米,在 15 米范圍外,對建筑物的影響較小。12、強夯時
5、注意觀察周邊建筑物的穩定和安全,以免沖擊波對其造成破壞。當需要隔震時,可考慮挖設隔震溝。三、施工準備(一)設備準備 1、夯錘:用鋼板制作外殼,內部焊接骨架后灌注混凝土制成。夯錘底采用圓形,并設 24 個排氣孔,孔徑為 250mm。2、起重機械:選用 50t 的履帶式起重機,以滿足夯錘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并設安全裝置,防止夯擊時臂桿后仰。 3、自動脫鉤裝置:要求有足夠強度,起吊時不產生滑鉤,脫鉤靈活,能保持夯錘平穩下落,掛鉤方便迅速。4、鏟車、挖掘機、推土機:用作回填、整平夯坑和作地錨用。5、檢測設備:有標準貫入度、靜力觸探儀等設備及土工常規試驗儀器。6、測量儀器:RTK、全站儀、水準儀。(二)
6、勞動力準備強夯施工過程中,基本上都是以機械作業為主,雜工輔助。單機單班勞動力如下:起重機司機 1 名,起重掛鉤工 1 名,測量、記錄人員至少 2 名,現場管理人員 1 名。(三)技術準備 1、研究工程地質報告,畫強夯平面布置圖,并在圖上標明各夯擊點編號。2、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經常對專業工進行技術培訓。3、進行測量交底,準備現場測量記錄表格。四、施工方案(一)工藝流程強夯施工工藝流程如下:場地平整第一遍夯點放樣標高測量第一遍夯點施工第二遍夯點放樣標高測量夯坑補填料整平第二遍夯點施工夯坑補填料整平標高測量標高測量整平滿夯布點質量驗收(二)施工參數確定強夯施工參數根據本工程填筑材料情況確定
7、。該工程目前在K18+200K18+300 段進行強夯施工,建議在強夯施工前,現場選取長度 30-50m 的片區試夯,以確定相應的施工參數。主要參數有:單點夯擊能、夯擊遍數、夯擊間隔時間、夯點布置及夯距夯錘起吊高度。1、夯擊能:要求至少采用 3000KNm;2、夯擊次數:應按現場試夯得到的夯擊次數和夯沉量關系曲線確定,且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 50mm; 夯坑周圍地面不應發生過大的隆起;不因夯坑過深而發生起錘困難。主夯分 3 遍進行,夯點間距 5m,滿夯 1 遍,間距 1.8m(重疊 70cm)。3、夯錘有效處理深度計算:(三)施工方法 1、平整場地,施工放樣,布置夯擊點
8、。各夯擊點用紅繩綁小石塊放置與夯點的中心位置即可。2、夯機就位,用 50 米尺量吊繩長度,按照起吊高度卡住吊繩, 使重錘在起吊至要求高度后能自動松開,自由下落。3、夯擊前測量原地面標高(或相對標高),每擊一次都記錄本次夯擊后的高程(或相對高程),并計算沉降差。測量人員應距離夯擊點 50m 以外,防止濺石飛出造成傷害,同時保證夯擊時水準儀受夯擊振動影響較小。除記錄高程外,一個點夯擊完成后還應觀察周圍土的隆起狀況,若隆起較大應及時分析原因,調整夯擊參數。4、夯擊應從路基一端邊夯邊退,以免夯坑回填不及時影響夯擊移動。重錘起吊要緩慢平穩,不要晃動過大,以免影響施工安全事故。掛鉤工及測量立尺人員必須遠離
9、或站在吊機背后一定距離后方可起吊重錘,重錘下落過程中嚴禁人員靠近,應待落錘后進行操作。5、第一遍夯擊完成后,采用同種路基填料進行找平回填,回填用裝載機端料、鋪平,必要時可用挖掘機輔助。平整后繼續放線,布設夯擊點,夯機就位,按上述要求進行第二遍強夯、第三遍強夯。6、主夯完成后,夯擊面平整度較差,表面松散,需進行滿夯進行找平、密實。滿夯要求基本相同,滿夯完成后再整平,壓路機碾壓表面。(四)雨期強夯施工措施1、在雨期施工時應采取措施防止場地積水,導致土質變軟,以致出現擠出現象,降低強夯效果。2、根據總圖利用自然地形確定明溝排水方向,按規定挖好明溝排水,以確保施工質量,夯坑積水時應及時排出。3、對強夯
10、區域及時進行表面碾壓。4、掌握天氣變化情況,做到事前預防。5、履帶式起重機在雨后強夯時,嚴禁在未經夯實的土虛上或低洼處作業,同時應進行試夯,將夯錘吊離地面 1m 左右往返起落數次, 確定穩妥后,方可進行強夯。(五)注意事項1、強夯施工:在點夯時,要對每一夯點的能量,夯擊次數,每次夯坑沉陷量、夯擊坑周圍土的隆起量以及埋設測點要進行量測和記錄,并注意夯擊振動的影響范圍和程度。點夯完成后按設計要求進行滿夯。在有建筑物段設置觀測點,觀測對相臨建筑物的影響程度。起重機就位后,夯錘對準夯點,并測量錘頂標高后開始施工。根據計算得出的夯錘下落高度進行錘擊施工。夯擊并記錄夯坑深度。當夯坑過深而發生起錘困難時,停
11、夯,向夯坑內填料直至坑頂平齊,填料采用強度高的風化石,并記錄填料數量,如此重復,直至滿足規定夯擊次數及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墩體的夯擊。當夯點周圍軟土擠出影響施工時,用挖機可隨時清理。強夯按由內而外隔行跳打的原則完成全部夯點的施工。重新推平場地,用低能量滿夯,將地表層松土夯實,并測量夯后場地標高。2、兩遍夯擊之間應有一定的時間間隔,間隔時間取決于土中超靜孔隙水壓力的消散時間。當缺少實測資料時,可根據地基土的滲透性確定,對于滲透性較差的粘性土地基,間隔時間不應少于 37 天;對于滲透性好的地基可連續夯擊。3、點夯時要保證夯錘的下落高度,確保夯擊力。滿夯時應遵循先輕后重,先穩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及輪
12、跡重疊等原則進行,防止漏夯并要求夯擊點重疊 70cm。4、強夯產生的振動、操聲、飛石對周邊的建筑物、生產設備、人居生路基強夯施工方案建議活、休息等都有一定影響,根據現場情況,強夯區域應對周圍環境進行適當的防護,可在兩側安設安全擋板,防止石子、泥漿飛濺傷人。5、強夯施工壓實后,不得有松散、軟彈、翻漿及表面不平整現象,一經發現應立即采取返工或換填處理。6、強夯施工必須專人指揮。機械作業時,配合作業人員嚴禁處在機械作業和行走范圍內,配合人員在機械行走范圍作業時,機械必須停止作業。7、施工后,綜合分析測量記錄,然后做出初步的評價,并進行總結。同時配合業主組織專業部門進行荷載板試驗,檢測路基加固的效果,
13、檢驗點數量應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8、夯點的夯擊次數,應按現場試夯得到的夯擊次數和夯沉量關系曲線確定,且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 50mm;夯坑周圍地面不應發生過大的隆起;不因夯坑過深而發生起錘困難。9、夯擊遍數根據地質土的性質確定。夯擊遍數采用主夯 3 遍、滿夯 1 遍。對于滲透性較差的細顆粒土,必要時夯擊次數可增加,最后再以低能量滿夯 1 遍,滿夯時可采用輕錘或低落距多次夯擊,錘印相交。10、兩遍夯之間應有一定的間隔時間:對砂性土,填石路基,由于其透水性能好,夯擊時孔隙壓力消散快,可連續夯擊。對粘性土,需間隔 1 周左右才能連續夯擊。11、根據初步夯擊的參數,提出強夯試驗
14、方案,進行現場試夯。應根據現場不同的土質條件,待試夯結束一到數周后,對試夯場地進行檢測, 并與夯前測試數據進行對比,檢驗強夯效果,確定工程采用的各項強夯參數。12、強夯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應通過現場荷載試驗確定,初步設計時也可根據夯后原位測試和土工試驗指標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有關規定確定。13(六)質量驗收標準強夯地基質量檢測標準及方法序 號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強夯點位50mm2夯錘落距300mm鋼索設標志3錘重100kg稱重4夯擊遍數及順序設計要求計數法5夯點間距500mm用鋼尺量測6夯擊范圍設計要求用鋼尺量測7最后 2 擊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 5cm
15、用水準儀8夯錘傾斜度不大于 30五、施工質量控制及保證措施(一)施工質量控制1、正式施工前,需進行試夯試驗以確定單擊能夯點的夯擊次數等參數。2、為避免夯錘過度下沉,夯擊能應由小至大逐漸增加。3、開夯前應檢查夯錘的質量和落距,以確保單擊夯能符合設計要求。4、在每遍夯擊前,應對夯點放線進行復核,夯完后檢查夯坑位置,發現偏差及時糾正。5、按設計要求檢查每個夯點的夯擊次數,每擊的夯沉量。6、施工過程中,應對各項參數及情況進行詳細記錄。7、施工后,綜合分析測量記錄,然后做出初步評價,并進行總結。(二)質量保證措施1、把好原材料質量關抓工程質量首先要從原材料抓起。第七、八合同段現場監理、現場業主已對施工單
16、位原材料作出明確要求,要求施工單位項目部成立了專業的試驗室,試驗人員對各種原材料進行第一手試驗,然后送監理、業主抽檢, 最后送質檢部門檢驗。抽檢送檢及自檢,必須達到各級部門的要求。對試驗不合格的材料,決不等監理督促,自覺地清理出場,把好工程質量第二關。3、對細部做到施工完一工序,驗收一工序,再進行下一工序施工,技術人員深入現場指導。要求施工項目部技術人員深入施工現場指導施工,把規范、圖紙技術要求落實到實處及每個施工環節,對每道工序都進行技術交底,關鍵部位必須全過程跟班檢查。4、資料及時整檔歸類,做到施工完成資料馬上就出來,并及時找監理簽認。對資料管理委派專人負責,并及時響應監理及業主所要求,使
17、資料做到規范化、制度化,各施工部位資料分類整理及存放,采用統一的文件盒裝入,盒外用標準的字體粘貼,注明施工部位及工程名稱。5、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施工的進度、質量不但要層層分解落實到部門班組,而且要落實到人, 建立一個強有力的質量管理體系,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然后層層落實。六、安全保證措施(一)、 夯前檢查強夯前應對夯機的起重機、滑輪組及脫鉤器等全面檢查。1、檢查鋼筋絲的完好,有無斷絲現象,潤滑是否均勻,鋼筋繩接頭是否連接牢固。2、滑輪組有良好的潤滑,接接銷是否有磨損,端頭應固定牢固。3、自動脫鉤裝置應與鋼絲繩連接牢固,接頭應檢查,脫鉤有無損傷, 連接銷應完整無磨損,端頭應有鎖
18、定卡,將銷子固定。4、提升架各節支腳應連接牢固,螺栓的型號應符合相關要求,不應有松動,全部栓眼均應配足螺栓,不能出現空眼現象。上橫梁應檢查焊接部位是否完整,不應有損傷,連接銷應固定。5、操作室外側應設置有效防護網,作業時,防護網應將整個觀察窗覆蓋,并固定于觀察窗上。6、機械配重應按照相關起重要求進行設置,不允許私自更改配重物重量。(二)、夯機施工1、現場從事強夯作業人員需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同時必須持有從業操作合格證。2、強夯開始前應確定臂桿角度,控制在70-75度為宜。在夯架脫鉤處應采用膠皮或廢舊輪胎對提升架進行保護。3、夯錘起吊前應先試吊,確定掛鉤與錘連接穩固后,才能進行起吊作業。4、
19、起吊夯錘保持勻速,不得高空長時間停留,嚴禁急升猛降,防錘脫落。夯錘排氣孔應經常檢查,防止氣孔堵塞,氣孔堵塞時應及時疏通。5、夯機挪動時,應確定支架與地面膠離并保持有30cm以上的高度,附近不應有人員、機械等,方可進行挪動。對行走部位應進行檢查,確認行走輪在履帶內,如出現脫軌現象,應立即停止移動,并解除機械外力,機械進行反方向行走,行走輪歸位到軌槽內,方可繼續挪位。6、停止作業時,將夯錘落至地面。7、夯錘起吊后,臂桿和夯錘下及附近15m范圍內嚴禁站人。8、應定期對起吊裝置、鋼絲繩、連接銷等進行檢查,如發現有磨損或斷絲現象應急時進行更換。9、現場如出現6級以上強風時,應停止強夯作業,如風力較大時,
20、應將起重臂放倒,防止機械傾倒。10、主夯操作手應與輔助手相互配合,在第一次錘擊完成后,輔助手應在吊鉤落下至錘鉤附時再進行掛鉤作業,主夯手應確定掛鉤下部無作業人員時,進行掛鉤的下放。(三)、現場作業安全1、夯施工產生的噪聲不應大于建筑施工場界噪聲界限(GB12523) 的規定,強夯場地與建筑物間應按設計要求采取隔振或防振措施。當強夯施工所產生的震動對鄰近建筑物或設備會產生有害影響時,應設置監測點, 并采取控隔振溝等隔振減震措施。2、一般即有建筑50m范圍內不宜采用強夯措施。3、當橋臺附近,涵洞附近需進行強夯時,可先進行路基范圍的強夯后, 再施工橋臺、涵洞。4、干燥天氣進行強夯時宜灑水降塵。5、強
21、夯作業時,應對作業區周邊50m范圍內進行防護,并作出醒目標識及警戒,防止機械、人、蓄誤入造成傷害。6、進入施工現場作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每次夯錘起吊時,應確認吊鉤與錘掛接牢固,不能出現虛鉤現象,操作手起吊時,應在周邊掛鉤人員離開后再進行。7、施工作業時,必須設置專人進行強夯指揮,車輛挪動時,必須經指揮員同意才可挪動,防止機械落入夯坑。8、強夯作業現場應按照相關標準設置作業區段,明確現場作業范圍。七、文明施工1、首先成立安全文明小組,由項目經理在現場全面管理負責,對有事故苗頭的立即制止,堅決杜絕事故的發生。2、實行安全文明生產責任制,層層簽定安全文明生產承包責任書。3、對飛濺砂石、泥漿等雜物要及時清理,防止污染四周環境衛生。4、搞好施工現場秩序,如強夯機的擺設,行走路線規劃,回填材料的堆放,均要做到排放整齊,整潔。本方案為現場業主辦及監理部共同編制的建議書,請施工單位結合實際情況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報監理、業主審核后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