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目錄錄1 工程概況.22 主要測量工作內容.63 編制依據.74 施工測量工作目標.85 測量保證體系及人員配置.86 儀器設備的配置.97 加密控制測量方案.98 質量保證措施.129 安全保障措施.1210 施工放樣.1311 施工測量中的重點、難點分析.1612 測量工作精度保證措施.1713 測量工作保密措施.1814 測量工作進度計劃及保證措施.1915 測量資料的整理、歸檔.1916 測量誤差分析及措施.20。1。1 工程概況1.1 橋梁拆除工程概況沿線需要拆除的 16 座車行橋以及 1 座管線橋中,除海晏路 1 號橋為現澆鋼筋混凝土連續梁橋和汪董橋西側的管線橋外,其余均為簡支
2、梁橋,下部結構為蓋梁+鉆孔樁基礎,部分為群樁基礎,重力式橋臺,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空心板梁形式,每塊預制板梁寬度大多為 1m。具體如下表:1717 座橋梁拆除情況統計表座橋梁拆除情況統計表序號橋梁名稱老橋跨徑布置13+18+13m8m8+8+8m8+10+8m8+13+8m12+9+11.15+9+11.2m13m13m13m18+10+8m15+22+15m18m拆除部位南半幅全幅全幅全幅北側邊幅拆除蓋梁形式蓋梁式單樁蓋梁式蓋梁式蓋梁式拆除 板老橋拆除面積()數量梁(塊)44417863669162052878796123456789101112西半幅蓋梁式西半幅蓋梁式東半幅蓋梁式西半幅蓋梁式
3、東半幅蓋梁18481044412513163260南半幅板 1 塊34199727132551088315531125西半幅重力式西半幅蓋梁式。2。131415161711m11m11m11m11+11+11m全幅全幅蓋梁式蓋梁式44224404020207811041200124312532210西半幅蓋梁式西半幅蓋梁式西半幅重力式1.2 樁基拔除工程概況17 座橋梁樁基拔樁數量統計表序號橋名樁型樁徑(cm)80100702鉆孔灌注樁預制方樁345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6050508080801206鉆孔灌注樁80607鉆孔灌注樁8060806080。數量(根)10102321916
4、366964649拆除至樁底標(m)-16.0-16.0-19.8-18.3-18.2-17.62-20不詳不詳不詳不詳-21.65-21.65-19.65-19.65-21.01鉆孔灌注樁89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3。6010鉆孔灌注樁8012011鉆孔灌注樁8060121314151617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8060100100100100100604125154184121664212-21.0-20.0不詳不詳不詳-26.356-26.356-19.787-21.65-14.6不詳不詳不詳建筑物遺留樁基拔樁數量統計表建筑物遺留樁基拔樁數量統計表序號
5、工點樁型樁徑 mm樁長 m根數總延米是否恢復否否否否否否是是是12沉管灌注樁預應力管樁426500*50055037737742646080050032.518.518252530.5343036.557226382020210261852.537468950500610683009493456789預應力管樁沉管灌注樁沉管灌注樁沉管灌注樁沉管灌注樁鉆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1.3 橋梁重建工程概況橋梁重建部分基本情況表橋梁重建部分基本情況表。4。序號橋梁名稱重建部分跨徑布置13+22+13m8m8+13+13m重建上部結構形式70 厚、80 厚先張法預應力板梁40 厚、55 厚先張法預應力板梁40
6、 厚、70 厚先張法預應力板梁55 厚先張法預應力板梁60 厚先張法預應力板梁70 厚先張法預應力板梁55 厚先張法預應力板梁70 厚先張法預應力板梁先張法預應力板梁現澆板75 厚先張法預應力板梁70 厚先張法預應力板梁60 厚先張法預應力板梁45 厚先張法預應力板梁45 厚先張法預應力板梁。重建下部結構形式數量形式數量4 座4 座4 座新建樁基(根)81208150480812012381 塊蓋梁式樁帽式66 塊蓋梁式48+16+8m75 塊蓋梁式4 座16120511m10+13+16+10+10m16m9 塊蓋梁式1 座31006135 塊蓋梁式12 座16100716 塊蓋梁式2 座4
7、150813m21 塊蓋梁式2 座8809101116m8+10+8m15+22+15m18m40 塊蓋梁式63 塊蓋梁式1 聯重力式7 座4 座2 座121201280241201235 塊蓋梁式4 座81201316m40 塊蓋梁式4 座121201413m40 塊蓋梁式4 座121201511m20 塊蓋梁式2 座61201611m20 塊蓋梁式2 座61205。1711+11+11m45 厚先張法預應力板梁78 塊蓋梁式4 座1312061002 主要測量工作內容全線施工控制網(導線網、水準網)的復測加密;施工過程中的控制網周期性復測。2.1 橋梁結構施工測量依據工程測量規范GB500
8、26-2007,進行如下表內容的測量并規定測量的允許偏差。橋梁施工測量內容及允許偏差表橋梁施工測量內容及允許偏差表類別灌注樁測 量 內 容基礎灌注樁軸線位置墊 層頂面高程軸線位置承臺頂面高程軸線位置墩臺身頂面高程軸線位置墩臺帽或蓋梁簡支梁支座處頂面高程連梁續梁支座中心位置梁板安裝梁板頂面縱向高程板42224支座位置44284 0 -86測量允許偏差(mm)15 20。6。2.2 道路施工測量類型直線段中線樁位側量限差曲線段中線樁位測量閉合差限差類型橫斷面測量的限差線路名稱二級及以下公路縱向誤差(m)S2000+0.11/1000距離(m)L50+0.1橫向誤差(cm)10二級及以下公路線路名稱
9、二級及以下公路10高程(m)h50+L100+0.1注:S 為轉點樁至中線樁的距離(m);L 為測點至線路中線樁的水平距離(m);h 為測點至線路中線樁的高差(m)。3 編制依據序號序號123445標準名稱標準名稱工程測量規范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測量規范城市測量規范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寧波市軌道交通 3 號線一期工程基礎控制測量成標準代號標準代號GB50026-2007GB/T12898-2009GB50308-2008CJJ 8-99GJJ2-2008CJJ 1-2008標準等級標準等級國家規范國家規范國家規范行業規范行業規范行業規
10、范6果表及點之記7寧波市軌道交通工程監控量測技術與管理手冊-軌道標準。7。寧波市軌道交通工程施工測量控制點標化管理8辦法-軌道標準4 施工測量工作目標4.1 根據本工程設計圖紙、測控中心、監理單位要求,按時按質的完成測量工作任務。保證放樣成果的精度,滿足規范及相關設計要求;測量工作進度能保證施工進度的有序進展。4.2 各道工序的施工放樣測量精度滿足設計、規范要求。4.3 測量內業資料竣工驗收時達到一次性通過。5 測量保證體系及人員配置5.1 建立健全項目測量組織機構由項目部成立測量組,并在測量組下設技術小組、質檢組、作業隊、聯絡組和后勤保障組,并確定各級責任人員。測量組長(技術負責人)2 名專
11、業測量員樁位保護儀器管理測量復核現場測量資料整理內業復核內業計算。8。5.2 人員配置人員配置及其職責人員配置及其職責序號1234張海波金凱黎煒李龍測量負責測量技術測量員測量員技術負責人結構工程師測量工程師測量工負責全面現場測量工作負責測量資料的報驗、歸檔測量數據的復核負責平面測量工作測量數據的計算負責高程測量工作參加日常的測量工作測量資料的報驗、歸檔姓名職務職稱職責6 儀器設備的配置根據本工程的特性和工程放線的精度要求現場配備的測量儀器如下:序號儀器設備名稱全站儀(尼康)水準儀(蘇光)型號DTM-532C12NiV0.2MDSZ2精度2+2ppm*D(mm)2+2ppm*D(mm)2mm數量
12、1 臺1 臺1 臺序列號/7 加密控制測量方案7.1 起算基準根據指揮部提供的首級測量控制點(34 個平面控制點,14 個高程控制點),后續也可根據測控中心提供的地面精密控制網作為起算基準。7.2 加密控制點的布設本工程多數加密點由首級控制點引測至地面,加密點的布設按測量控制實施細則。9。的要求,平面進行一級導線加密,高程三等水準加密。(若地面控制點交樁后,以地面控制點引測為主)沿線拆復橋梁及拔樁施工點附近布設平面加密點,加密點編號按照施工點名首字母進行編輯,再由施工點附近水準點引測高程點。隨著工程項目的推進,控制點點位有可能發生變化,因此為保證橋梁及道路的測量放樣的精度,在施工周期內對各工區
13、加密點進行 1 次復測,以保證施工測量精度。7.3 平面加密點測量工作7.3.1 外業測量工作加密點布設完成后,組織人員進行數據采集工作。進行觀測前先確定儀器狀態正常、棱鏡常數正確,且外界環境適宜。不在大風、大霧、高溫天氣進行加密導線測量工作。根據寧波市地區海拔,確定儀器中氣壓值的設定,溫度根據現場情況設定溫度值。當一切準備工作完成后,進行導線外業數據的采集。按照測量控制實施細則要求,采用 2級尼康 DTM-532 全站儀按一級導線要求對加密導線角度進行正倒鏡兩個測回觀測,測量精度需滿足下表的技術要求,如有超限則應當重新觀測。導線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導線長度(km)1平均邊長(km)0.1測角中
14、誤差()5測距中誤差(mm)15測回數2級儀器2方位角閉合差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等級一級10n1/150007.3.2 平面加密控制點成果計算加密點外業數據采集后,按照一級導線要求,由測量員負責導線的嚴密平差計算。經測量工程師復核無誤后,將平面加密控制點成果、觀測記錄、一級導線計算表逐級上報至測量監理工程師、測控中心,經監理和測控中心復核認可后,方可使用。7.4 高程加密點測量工作7.4.1 加密高程點的布設高程加密點每個施工點設置 2 處,高程點與平面點共點。7.4.2 水準測量的外業工作水準路線測量前,對 DSZ2 水準儀的 i 角進行測定,在 20范圍內,方可使用。如超。10。限,進行儀器
15、的自校,合格后才可使用。確定兩根銦瓦尺(2m)及常數(3.0155m)。高程控制測量使用配備 FS1 平板測微器的 DSZ2 自動安平水準儀加銦瓦尺進行觀測。水準測量前,對水準儀的 i 角進行測定,當 i 角15時,方可使用該儀器。若 i 角20需進行儀器的自校,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三等水準儀型號DZS2路線長(m)前后視距(m)503前后視距差累積(m)6平地閉合差12L7.4.3 高程加密點的內業計算對外業采集數據整理后,安排專人進行三等附合水準平差。第二人復核無誤后,成果采用統一表式上報測量監理、測控中心。經復核認可后,才可使用。7.5 加密控制點的使用7.5.1
16、加密控制點應至少使用 2 個首級控制點引測和檢測,若發現異常應停止使用并立即向測量監理工程師和測控中心報告。7.5.2 加密控制點需經測量監理工程師和測控中心復核審批后方可使用,嚴禁使用未經監理和測控中心復核的加密控制點。7.5.3 加密控制點應由首級控制點引測,不得從次級加密點再次加密。7.5.4 由于各工點施工周期較短,加密控制點可根據周期時間在施工中期進行復測,并將復測成果上報至測量監理工程師和測控中心審批。7.6 控制點及加密控制點的埋設、標示及保護措施根據軌道交通施工測量控制點標化管理辦法進行控制點的埋設,標示以及保護。此外,在項目部對測量控制點仍有如下措施要求:7.6.1 測量組人
17、員加強對點位的監測與保護。在點位附近做出醒目標志,防止他人在不知道的情況下破壞;在每次使用過程中,復測邊長。判斷點位是否有所偏移。7.6.2 對現場施工員和班組長進行交底,防止施工人員或機械破壞。7.6.3 一旦點位遭到破壞或產生位移,及時在適當位置埋設新點位,并重新測量整條導線,并將成果上報至監理和測控中心,經逐級審批認可后,方使用新點進行施工放樣。11。8 質量保證措施為了確保項目的成果質量,本項目實施過程中將嚴格按照我公司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測繪與信息工程過程作業程序以及各項規章制度,對本標段道路及橋梁測量工程各項工作的全過程實行全面的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建立、健全我項目的組織管理機構,
18、明確各級管理職責,做到人員、設備、管理三到位,精心組織施工,創建優質工程,確保本工程的工期、質量和安全目標的全面實現。本項目質量管理目標:確保建成后的道路工程及橋梁工程、平面、縱斷面線性符合設計要求,最終保證建成后的橋梁及道路是一個高質量、高標準的精品工程。本項目的質量目標:工程竣工實體必須滿足相關驗收規范和設計文件的要求。9 安全保障措施 1、外出作業前必須向主管領導匯報當日工作行程。2、測量人員每天要將工作的內容逐一、完全記錄,包括測量內容,安全環境情況、任務布置情況,安全隱患及采取的措施等,一切與自己有關、與項目有關的情況。3、作業前檢查儀器設備是否完好,發現儀器被帶破損要立即更換。4、
19、注意森林綠化防火,不帶火種進入施工場地,發現明火及時熄滅。5、遇大風、雷雨天氣禁止外出作業。6、佩戴必要的安全工具,如安全帽、安全繩,登高測量必要時要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高邊坡頂面測量時首先要檢查邊坡的穩定情況,在沒有可靠的方案之前不能在潛在崩塌的邊坡頂面進行測量作業,防止高處墜落事故發生。7、作業開始時,必須確保儀器架設牢固,自身站立平穩后方可開始測量。8、登高測量時不能隨意往下丟擲錘子、石頭等物品用具;在平地測量時不能隨意對面使錘、不能隨意丟擲物品、用具等,防止物品打擊事故發生。9、測量作業時,要注意上空電線、高壓電線等,防止塔尺觸到電線,在沒有可靠的測量方案之前,不能在高壓電線下或在高壓
20、電周圍進行測量。10、在施工現場進行測量作業,盡量避開在交通線路中心進行,測量時安排人員警戒,疏導交通,防止過往機械、車輛碰傷、掛傷。11、進行測量作業時,測量組成員之間要相互配合、協作、相互提醒,提高安全意識,。12。及時發現、消除安全隱患,搞好測量安全工作,工作中嚴禁嬉戲打鬧,注意保護自身及同伴安全。12、禁止在正在進行挖方作業的下面進行測量作業,必須在挖方下面進行測量作業時,要安排人員進行警戒,關注邊坡異常情況,遇到異常情況,人員首先轉移,優先確保測量人員人身安全。13、禁止在正在實施爆破作業的現場進行測量作業,在爆破警戒沒有得到解除之前禁止在現場進行測量作業。14、如遇特殊情況,及時采
21、取適當有效的自救措施,同時向領導匯報。15、測量過程中如需占用交通,應設置安全線,注意交通安全。10 施工放樣施工測量遵循“先整體,后局部”“先控制后細部”的原則。在控制網布設后,以其為依據進行控制。10.1 工程施工測量工程測量按照以下工作流程和步驟進行:地面平面控制測量地面高程控制測量老橋拔樁基中心取樣測量新橋樁中心測量承臺立柱測量蓋梁底模測量板梁邊線測量橋面鋪裝測量。13道路中樁邊樁放樣。10.1 樁基測量放樣(1)根據設計圖紙計算各樁位中心點坐標(坐標成果必須經過測量監理工程師和測控中心復核并審批認可),采用極坐標法準確測放出樁位中心點,打上木樁直至穩固牢靠,在木樁頂面精確測放出樁位中
22、心坐標后,釘上小釘子。(2)每個樁位中心點縱、橫軸線方向必須設置 4 個護樁,便于樁基施工過程中進行校驗。(3)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進行樁位放樣,樁位放樣后及時檢查各樁位間的距離和對角線距離。(4)樁機就位后測設護筒頂標高和樁機平臺標高,用以計算鉆孔樁設計孔深和吊筋長度,確認無誤后方可開鉆。(5)成樁 15 天后,鑿除樁頭至樁頂設計標高,測放出樁基的中心點坐標并與設計坐標對比,計算誤差是否達到規范要求。同時測出樁頂的高程并與設計高程對比。10.2 立柱測量放樣(1)采用極坐標法在樁頭頂面測放出墩柱底部 100cm 輪廓控制線,用墨線彈出后開始支模。立柱模板安裝完畢后,直接測量立柱模板頂四邊中心
23、位置,用鋼尺效核立柱與立柱之間的尺寸距離。再用垂球從立柱模板頂垂下,檢查模板垂直度。(2)用 DSZ2 水準儀測放立柱頂面高程,在模板四周做好標高控制標識,經測量監理工程師復測無誤后方可澆筑混凝土。14。10.3 蓋梁測量放樣(1)在墩柱頂上先測放出蓋梁底模軸線位置的控制線,待底模鋪設后,再放出蓋梁的軸線位置及復核底模標高,若有誤差則對底模方向、標高進行調整直至底模方向標高符合設計要求。(3)蓋梁側模立好后,測放蓋梁頂標高,在模板四周做好標高控制標識,經測量監理工程師復測無誤后方可澆筑混凝土。10.4 支座測量放樣(1)支座施工前對墊石高程進行復測(2)測放支座縱、橫軸線,用墨線彈出支座中心位
24、置。10.5 支座墊石測量放樣(1)支座墊石施工前對墩頂高程進行復測(2)在墩頂測放墊石角點位置,立模完成后測設墊石頂面高程,經測量監理工程師復測無誤后方可澆筑混凝土。(3)平面控制。10.6 板梁安裝測量放樣(1)復核每個橋臺蓋梁的中心線和相鄰橋臺蓋梁中心之間的距離,如距離誤差大于規范要求時,應立即匯報業主和設計單位進行處置。(2)復測支座頂面高程(3)板梁安裝時精確測放出 X、Y、Z 坐標高程,發現問題時立即進行調整,保證線形和高程正確。(4)現澆濕接縫完成后,復測板梁的平面位置和高程。10.7 鋪裝層測量放樣(1)直線段按 10m 一個斷面測放平面位置,每個斷面 3 個點。(2)曲線段鋪
25、裝層的測量放樣應根據平曲線半徑的大小進行加密放樣。當 R500m時,按 2m 一個斷面測放平面位置;當 R500m 時,按 5m 一個斷面測放平面位置,每個斷面 3 個點。15。(3)鋼筋網片安裝后,在每個平面位置點安裝架立筋,然后測設出鋪裝層面高程,在架立筋上做好標高標識。10.8 道路橫斷面測放平面位置測放:按照設計圖紙的結構尺寸測放出每幅道路左右邊線和中線,然后進行各結構層的施工。若路幅寬度超過 15m,則適當增加橫斷面放樣密度。10.9 雨水管道工程施工測量(1)先在原地面上測放出雨水管道中心軸線,依據管徑大小測放出溝槽開挖邊線,并用白石灰撒出線形。(2)開挖時,測量技術員隨時測設開挖
26、面標高,防止超挖、欠挖。(3)管道基礎墊層施工完成后,重新測放管道中心軸線。(4)每節管道鋪設后,測量每節管道兩頭標高,若不符合設計要求則進行調整直至達到設計高程,并保證管道平面和高程準確。10.10 保通道路工程施工測量保通道路施工時,按照圖紙尺寸放出邊線后,施工過程中,派專人跟測每次結構層面的標高,達到設計要求。做到線型筆直、圓順。11 施工測量中的重點、難點分析11.1 測量工作中的重點及措施重點:與其他標段交界段的測量放樣工作是本標段施工測量的重點。由于本工程主體結構線形、結構尺寸和高程要求高,故對交界段的測量放樣工作需特別仔細。措施:交界段測量放樣時,特別注意儀器的對中和整平,以及定
27、點時的誤差。正倒鏡兩次放樣,取它們的中點作為最后的點位。高程測量時由一名技術員測設后,派遣另一名技術員進行復測,并由測量監理工程師跟蹤測量。11.2 施工測量中的難點及措施難點:因多數加密控制點布設在道路兩側硬土層上,隨時間和施工的需求,可能會導。16。致點位發生變化或者破壞,故加密控制點不能長期使用。措施:開工前測設的加密控制點只用于下部結構的測量放樣工作。上部結構施工開始前,設置永久加密控制點,重新布設導線網,將測量成果上報至測量監理工程師和測控中心審核。加密控制點每三個月復測一次,并將復測成果上報至測量監理工程師和測控中心審批。12 測量工作精度保證措施為了保證工程測量的精度,報驗合格率
28、達到 100%,特別是保證軌道交通共建段的測量精度,特制定以下措施:1、組織具有豐富施工測量經驗的技術員組建測量隊伍,依據施工圖紙并結合本工程的特性,對今后的測量工作進行詳細的安排。2、編制詳細的施工測量專項方案,經測量監理工程師和測控中心審批后實施。3、由具有豐富計算經驗的測量技術員計算坐標與標高,由測量工程師復核無誤后上報至測量監理工程師和測控中心,經審批后方可用于施工測量放樣。4、采用先進的、精度符合要求的測量儀器設備,經專業檢測部門合格后方可使用,并且按照規范要求定期檢測儀器精度是否仍符合要求,對于超過使用期限和精度不符合要求的儀器設備堅決予以退場,不得使用。5、要定期檢查全站儀縱軸、
29、橫軸是否符合幾何要求;定期在指定基準線上測距,判別測距是否準確。一旦發現問題立即送至專業檢測部門進行校驗。定期對水準儀的 i 角進行檢測,確保 i 角在合格范圍內,以保證高程測量的準確。6、根據施工現場的氣候條件,及時調整全站儀的溫度和大氣壓值。7、每 3 個月復測所有加密控制點,并特別注意點位的保護,為施工放樣提供準確的依據。控制點使用過程中,如發現點位松動,應重新進行點位選址和導線測量工作,并將測量成果上報至測量監理工程師和測控中心審批,審批合格后方可使用該成果。8、施工測量過程中,儀器整平和對中應規范準確。對好后視后,應對后視點的坐標進行校對,并檢測邊長。在坐標和邊長誤差符合規范要求的情
30、況下,再進行測量放樣工作。一旦發現誤差偏大,用相鄰的控制點進行復核,確保無誤后再進行測量放樣工作。9、測量放樣完成后,對現場施工員和班組長進行詳細交底,保證施工中使用的點位準確無誤。17。10、對于特別重要的工序,如立柱頂標高、支座標高,在下道工序開始前應進行復核,如有偏差,及時進行調整。11、不在大風、大霧天氣進行較高精度的測量工作。如遇高溫天氣,測站需設置1.5m直徑的測傘、儀器加蓋物鏡遮光罩以減少太陽光對觀測精度的影響。發生錯誤的改正:(1)發現錯誤,應立即查明原因,向上級報告。(2)對由此所施測的一切結果進行檢核。(3)對發現的錯誤立即糾正,有關人員應承擔相應的責任。(4)填寫錯誤追蹤
31、記錄,并制定預防措施。13 測量工作保密措施為切實保障測量控制網成果的安全,特制定如下測量控制網成果保密管理制度。1、本單位工作人員須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例和國家保密法律法規的規定,切實做好涉密測繪成果的保密工作。2、建立涉密測繪成果保密管理責任制,項目部主要負責人承擔涉密測繪成果保密管理領導責任,測量復測人承擔測量控制網成果的保密管理責任。3、成果檔案管理機構和檔案管理人員承擔涉密測繪成果的日常管理工作。設立專門的測量控制網成果保管專柜,檔案管理人員離開時應關門落鎖,發生工作調動時應辦理資料管理交接手續。4、對測量控制網成果的使用、傳遞、復制、保存等情況
32、實行登記管理制度。凡使用涉密測繪成果須經測量負責人批準,并予登記后,方可提供。測量控制網成果使用后應及時歸檔。任何個人不得擅直復制、轉讓或轉借測量控制網成果,不得拷貝、對外傳送測量控制網成果數據。5、使用電子數據時,須嚴格遵守計算機信息系統保密管理暫行規定、計算機信息系統國際聯網保密管理規定等計算機信息系統保密管理的有關規定,杜絕外傳、丟失、泄密事件的發生。6、處理、傳輸、存儲測量控制網成果數據的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系統必須采取安全密防護措施,設置進入登陸密碼和屏幕保護密碼,密碼應超過八位:安裝加密防毒軟件。涉密計算機及信息系統應采取物理隔離措施,不得與互聯網、外部網絡相聯,不使用無線網。18。卡
33、等無線聯網裝置。涉密計算機和載體介質未經批準不得帶出保密檔案室。使用和維修涉密計算機系統,須測量負責人批準。7、測量控制網成果只能用于被許可的使用目的和范圍。因使用目的或工程項目結束等原因,須銷毀測量控制網成果。8、如發現測量控制網成果泄密、失密事件,應及時報告單位主管領導和測控中心,及時查清事件發生的原因及責任,將事件調查處理到位。14 測量工作進度計劃及保證措施熟悉本標段的施工進度計劃,編制測量工作的短期計劃。根據本標段情況每周一用電子版形式上報測量計劃。由于施工調整,未能完成的測量任務和新添的測量任務,在下周的計劃當中說明。保證措施:測量是施工的先驅,隨著工程的大面積開工,測量任務增加,
34、為了完成測量任務,合理的完成計劃,增加合格的測量人員及儀器設備,經報驗審批后,可進場使用。合理的進行人員調配,根據每個測量人員優勢,分配合適的崗位,保證精度的前提下,確保測量工作科學、高效的進行。15 測量資料的整理、歸檔本工程的分部分項工程較復雜,測量放樣任務繁重,且測量資料較為繁瑣,故制定以下資料管理措施。(1)配備專職測量資料員,專門負責測量資料的報驗、整理和歸檔。(2)保證測量資料及成果的完整性、準確性、及時性。(3)經審批后的資料按單位分部分項工程進行分類,進行有序的整理和保存。竣工驗收時,按要求進行歸檔。(4)建立完整的資料清單和臺賬(5)測量資料存放在一個專用的資料柜,避免與其他
35、施工資料混淆,并上鎖。(6)未經測量資料員許可,任何人不得擅自挪用測量資料與成果。外借測量資料時,測量資料員應做好資料借用手續和歸還手續工作。19。16 測量誤差分析及措施16.1 分析(1)在施工放樣的方法中主要有直角坐標法,極坐標法、方向線交會法、距離交會法等,而在施工生產中被廣泛使用的是極坐標法,隨著全站儀的普及,極坐標法更是被靈活地運用起來。(2)眾所周知,影響放樣精度的因數很多,觀測者、測量儀器、觀測時的外界環境構成了觀測條件,極坐標法同樣受觀測條件的限制,存在著誤差,其中以儀器對中誤差和測站前后視距差的影響最為顯著。16.2 措施(1)在導線布網時,選點時要考慮現場條件、工程構筑物設計位置,同時盡量保證導線邊長均勻,避免出現極短邊,盡量使導線線路呈直伸導線,以保證最弱點點位精度。(2)在橋梁施工放樣中,受場地限制影響,已知建站時,往往有控制點間不通視,測站與待放樣點補通視的情況,這種情況采用全站儀自由建站方式(后方交會)進行控制點加密(加密點無標記),然后進行放樣,此時儀器對中誤差為 0,即可快速完成放樣任務,又保證了放樣精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