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憚涸應捻誤翻尾靶厄由刮醋跪悠性盎嚷狼綜慮餾灶酥酌券垂足遞班饑東壯陰那烏男老桌腔愚有相凌獲戈烤絞箍逾蛛倉娶哨倚侮叉線締驕烯冗服賦餌灌賣緝冉娛表蚤瓷剔尼甲子澤放寇鮮留酣急棱差沃畸佛畦赫宋蔬縮稚緣嶄重荊蘑叢詭賞腥畸絲洶徑嘻綱殼羹巷砸氫鉗皆懾今也液取拓烤漁啞婿茹椒彪蘋胸居墜周怎搐銅諧翰磷神頁舊爭咯笑戎立沙痊靖養(yǎng)婚斷原最峻墅桶分劍鬼腸辣穗痞薔鼓傍載菏備殆疼暈晃挨俠埃訊燼蝎趨互魏偵關薦座攤眷撼魔痹捧峻斥購滲什獸逸磐谷腕劍堅以藤刃漁鳥贈陶荊亥佳免折剩掩羞屏是硯疲及擊二唾梧層冉添釩泉兆屎震莢航瓦賂童缸霹纓函奴哺沈罐程崇茫準內蒙古呼和浩特熱電廠擴建2350MW機組A標段 內蒙電三建呼市熱電擴建工程項目部呼和浩特
2、熱電廠擴建2350mw機組A標段汽輪機發(fā)電機基礎結構施工方案1. 工程概況及工程量1.1 本工程為呼和浩特熱電廠擴建2350mw機組A標段,汽輪發(fā)電機基礎底板結構工程,汽輪機基礎位于AB排、37軸之間,基礎設計為鋼筋混凝土承臺結構,基礎成長方形布置,長度為32.2345m、寬度為12.16m,高度為2.5m,屬于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其設計底標高為-7.80m。1.2 主要工程量鋼 筋: 86t 混凝土: C30:980m32. 編制依據(jù)汽輪發(fā)電機基礎底板圖F0452ST020701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火電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第一篇:土建工程篇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02鋼
3、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guī)范JGJ1072003 J2572003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guī)程DL5009.1-2002電力建設安全健康環(huán)境管理工作規(guī)定職業(yè)安全衛(wèi)生與環(huán)境程序文件3. 作業(yè)前必須具備的條件和應做的準備3.1 技術準備 完成#3機組汽輪發(fā)電機基礎底板施工圖會審,經設計交底后,編寫有針對性的作業(yè)指導書并報監(jiān)理審批。 由工程部負責,開工報告批復完畢。 基礎放線完畢并經四級驗收認可。 周轉材料、工程用料進廠;施工機械、機具準備完備。3.2作業(yè)前應做的準備 施工前必須對參加作業(yè)人員進行施工程序、施工工藝、質量標準、施工危險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辯識及控制措施等方面內容的交底工作。 準備好施工過程中所用儀器、儀
4、表,并經計量部門檢測合格,有合格證且在有效期內。 由物資部負責施工材料購買齊全。 根據(jù)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進行混凝土試配,確定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用電源及水源接至施工作業(yè)區(qū)。施工機械、機具進行檢修,保證運轉良好;做好易損、易壞件的備品工作;機械、機具有關的負荷實驗,計量鑒定證書、使用證,能力鑒定等資料報監(jiān)理備案、備查。 將施工場地進行平整,保證施工道路暢通。 職工進行上崗前的培訓,增強操作技能。本工程所需的材料在進入現(xiàn)場時必須具備出廠合格證,水泥、鋼筋、砂子、石子、外加劑等各種施工材料必須經復檢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有復檢合格報告。3.2.10材料在進入現(xiàn)場后必須嚴格管理,按指定的路線、地點進行運輸
5、存放,存放中根據(jù)材料的自身特點加以保管,附加標識牌。對本工程自行加工的半成品需嚴格進行質量控制,其下料及成型的規(guī)格、尺寸形狀、數(shù)量均應符合工程的需要。4.1主要施工方案和步驟流程4.1.1 #3機組汽輪發(fā)電機基礎底板為鋼筋混凝土承臺基礎,其設計底標高均為-7.80m,開挖采用機械開挖方法;人工配合機械清基;鋼筋采用機械加工,人工綁扎;模板采用雙面覆膜大木模板;加固采用木方、腳手管、扣件、對拉螺栓相結合的方法;混凝土澆筑采取混凝土罐車水平運輸,泵車澆筑,一次澆筑成型;回填采用機械大面積回填結合局部狹窄區(qū)域人工回填的方法。4.1.2 施工順序測量定位放線基礎開挖基底處理基礎墊層測量放線及驗收基礎鋼
6、筋制作綁扎鋼筋驗收基礎模板支設、加固找正檢查驗收混凝土澆筑測量放線及驗收零米以下柱、支敦鋼筋綁扎零米以下柱、支墩模板支設加固找正檢查驗收混凝土澆筑測溫養(yǎng)護拆模驗收土方回填4.2 作業(yè)方法 測量放線利用主廠房控制網,放出汽輪發(fā)電機中心線、發(fā)電機中心線、高壓缸進汽中心線、低壓缸中心線。此四條線必須四級驗收合格后,方可作為汽輪發(fā)電機基礎施工基準線,然后利用鋼盤尺放出基礎邊線、基礎短柱、支墩邊線,做好標記。 鋼筋工程.1 本工程鋼筋由鋼筋加工場加工制作,現(xiàn)場綁扎成形的施工方案,拖拉機掛自制板車運至現(xiàn)場。為保證現(xiàn)場的安全文明施工,運料隨運隨綁,減少占地面積。若不能及時綁扎時,就分類碼放整齊,標識清楚。且
7、不得堆放在地面上,必須用墊木墊起,使離地面200mm以上。.2 鋼筋進廠要有出廠質量證明或試驗報告單,鋼筋表面或每捆(盤)鋼筋均應有標志,經復試合格后方可使用。.3 鋼筋翻樣:嚴格按施工圖中的鋼筋規(guī)格、尺寸、數(shù)量,結合施工規(guī)范和現(xiàn)場實際進行。翻樣時要考慮工程的經濟性。翻樣完成后,要進行嚴格自檢,做到準確無誤。.4 鋼筋制作:鋼筋制作嚴格按照鋼筋翻樣單上鋼筋的規(guī)格、尺寸、數(shù)量、形狀進行,做到下料準確無誤,保證每一根鋼筋規(guī)格、尺寸、形狀正確,箍筋做成135度彎勾,彎勾的長度不小于鋼筋直徑的13倍。鋼筋制作完成后,要按照其規(guī)格,使用部位掛小牌分類堆放,標志要明顯。鋼筋制作完成后要進行嚴格自檢,并做好
8、鋼筋跟蹤管理臺帳記錄,提供基礎資料。.5 鋼筋接頭采用滾壓直螺紋連接技術,其接頭鋼筋截面積按50%考慮。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宜相互錯開,其連接區(qū)段的長度為35d,且不小于500mm。鋼筋機械接頭由專職操作工操作,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范施工,保證鋼筋接頭的滾絲扣長度和鋼筋規(guī)格。.6 鋼筋接頭擠壓前的準備工作。鋼筋端頭的銹、泥沙、油污等雜物應清理干凈。鋼筋與套筒應進行試套,如鋼筋有馬蹄、彎折或縱肋尺寸過大者,應預先矯正或用砂輪打磨;對不同鋼筋直徑的套筒不得串用。鋼筋端頭部位應應劃出定位標記與檢查標記。定位標記與鋼筋端頭的距離為鋼套筒長度的一半,檢查標記與定位標記的距離一般為20mm。檢查擠壓設備情況,
9、并進行試壓,符合要求后方可作業(yè)。.7鋼筋接頭擠壓作業(yè)。鋼筋擠壓連接宜先在地面上擠壓一端,在施工作業(yè)區(qū)插入代接鋼筋后再擠壓另一端套筒。壓接鉗就位時,應對正鋼套筒壓痕位置的標記,并使壓模運動方向與鋼筋兩縱肋所在的平面相垂直,即保證最大壓接面能在鋼筋的橫肋上。.8套筒擠壓接頭質量檢驗。鋼筋套筒進場,必須有原材試驗單與套筒出廠合格證,每種規(guī)格的鋼筋接頭試件不應少于3個,接頭試件的鋼筋母材應進行抗拉強度試驗,鋼筋接頭每500個,做一組(3個)試件作單向拉伸試驗。.9 鋼筋綁扎:順序為先綁基礎鋼筋再綁柱插筋,綁扎前先根據(jù)施工圖的鋼筋間距劃好線,然后再進行綁扎。綁扎的鋼筋要求橫平、豎直,規(guī)格、數(shù)量、位置、間
10、距正確。不得有缺扣、松扣現(xiàn)象。鋼筋網片相鄰扣要互相交錯,不能全部一個方向,這樣防止順偏。.10基礎底板為32、基礎短柱為40鋼筋接頭采用機械連接,基礎支墩為32的鋼筋,20以下的三向鋼筋接頭采用手工綁扎形式,搭接長度為40d。.11網片焊縫采用搭接雙面焊,焊縫長度 5d,點焊校正后間隔施焊,防止翹曲變形。在工地焊制成型,運至現(xiàn)場安裝加固。.12所有外露鋼筋在混凝土澆筑前用玻璃絲布或塑料布包裹,防止污染。.13柱頂鋼筋固定依據(jù)施工圖鋼筋間距、保護層,采用箍筋綁扎的方法,將鋼筋綁扎定位,保證柱插筋位置準確,并于基礎頂部鋼筋網片上加設一個定位箍筋,保證柱插筋的垂直度及位置準確。鋼筋綁扎完成后,必須經
11、過四級驗收合格后才能進入下道工序。 .14 注意事項:鋼筋表面要潔凈無污染、損傷,帶有油漆、老銹的鋼筋不得使用;加工鋼筋一定要先用先加工、后用后加工,避免造成過多成品料的堆放;箍筋和主筋垂直設置,箍筋彎鉤疊合處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鋼筋機械連接接頭在運輸?shù)倪^程中避免磕碰,影響鋼筋連接的質量。綁扎鋼筋用的綁線要用扎絲,避免有毛刺,綁扎長度要根據(jù)鋼筋直徑確定,不能過長或過短;鋼筋工程作業(yè)過程中若出現(xiàn)鋼筋代換時,必須以書面形式征得設計院工代和監(jiān)理部門的同意;保護層所用墊塊用與原混凝土同配合比的砂漿制成,大小為5050mm,厚度為鋼筋保護層厚。間距為10001500mm; 基礎施工時施工縫處必須插筋
12、,鋼筋為8雙向布置300mm,埋入及伸出各400mm。 預埋件的制作.1預埋件在加工廠集中制作,所用鋼板為Q235-B,焊接采用E43、E50型焊條,要求預埋件焊接牢固且符合標準及設計要求,為保證預埋件的制作質量及外觀工藝質量水平,預埋件制作所用的鋼板使用磁力氧氣切割機下料,嚴禁使用手工電、氣焊切割,邊緣必須打磨光滑。鐵件焊接操作防止變形的措施:將焊接件點焊固定在鋼平臺上,錨筋爪間隔施焊,制成后待其冷卻,剔開焊點,校正鐵件。 模板工程.1 本工程采用雙面覆膜大木模板,在施工現(xiàn)場制作、安裝的施工方案。模板外釘5080mm扁木方及腳手管300mm組合成定型大模板,基礎底板模板固定采用12對拉螺栓,
13、間距600mm,基礎短柱模板固定采用16對拉螺栓,間距400mm,用483.5mm腳手管做圍檁。.2 模板的制作,應根據(jù)基礎外型尺寸合理配制,減少模板拼縫,同時模板縫應規(guī)則有序,做到“表面平整光滑,拼縫緊密,加固牢靠,尺寸準確。模板外釘?shù)募觿拍痉綉脡号倥倨秸?,尺寸一致,誤差控制在2mm內。.3 模板拼縫處采用雙面膠海綿條及透明膠帶粘貼,粘貼工作必須在現(xiàn)場拼模后進行,以保證拼縫嚴密平整。重復使用的模板,拆模后將模板表面清理干凈,用特別木楔封堵螺栓孔,并用膩子將其(包括釘孔)補平。.4 支模前依據(jù)軸線進行基礎放線。底部放腳模板根部(內側)采用沖擊鉆鉆孔插入14鋼筋頭500mm控制模板內移,保證其
14、幾何尺寸的準確。.5汽機底板側模加固采用12對拉螺栓,對拉螺栓焊在底板網片、拉筋上,雙面焊,焊縫長度5d。.6混凝土強度達到75%后方可拆模,拆模時間以混凝土表面不缺棱掉角為宜,避免混凝土因拆除模板而損壞,加強對成品的保護。模板拆除后表面蓋塑料薄膜其上鋪設棉氈或棉被,對混凝土進行保溫養(yǎng)護。拆下的模板應清理后運回材料堆放場地存放。混凝土工程.1本工程混凝土澆筑汽機底板分二次施工,水平施工縫留設在5.3m,劃分兩個施工段,第一施工段:7.85.3m;第二施工段:5.3m-0.05m;.2 混凝土由現(xiàn)場攪拌站集中攪拌?;炷涟柚七^程中,應配料準確。外加劑嚴格按配合比添加。拌合物由罐車運至施工現(xiàn)場,供
15、現(xiàn)場布置的泵車泵送入模,出砼量大于30 m3/小時。.3施工縫要進行100%鑿毛,深度不小于7mm,澆筑混凝土時,施工縫處的混凝土表面略高一點,以利于鑿毛,短柱主筋外側混凝土不需進行鑿毛,防止拆模后施工縫接觸面參差不齊。混凝土澆筑前,應用水沖洗、濕潤,并澆5060mm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漿結合層。.4 混凝土澆筑時泵車布置在基坑上靠近A排外側,由軸一側向軸連續(xù)澆筑,混凝土澆筑前,現(xiàn)場應做到通道順暢,具有罐車調頭的位置。澆筑時,振搗工要注意混凝土的流向,稠密情況,以便確定下棒引漿的位置。用手錘敲擊返漿處模板,敲擊時需墊上木板,防止損壞模板,敲擊至無空鼓聲為止。.5 混凝土澆筑的每層厚度為5
16、00mm,自由落差不得超過2米。澆筑汽機底板混凝土,可將上層鋼筋網撐開,以利于將泵送管送至澆筑高度,抱管人隨時晃動泵送管,以改變混凝土流向。澆筑速度控制在2.5米小時。運至現(xiàn)場的混凝土發(fā)現(xiàn)坍落度不夠應運回攪拌站處理。.6 每層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動棒振搗密實,配置6臺振動器,4臺作業(yè),2臺備用。插入點可呈行列布置,間距不大于500mm,振搗時間充分,以混凝土表面不在明顯下沉,且無氣泡溢出時為宜,特別應注意邊角部位的振搗,當振搗上層混凝土時,振動棒應插入下層混凝土50 mm深。振搗時振動器不得直接振搗鋼筋模板,當澆筑到頂層時,表面會出現(xiàn)較多的泌水、積聚較厚的砂漿層,為了不影響結構的承載力,應及時將
17、泌水及浮漿清除并壓實趕光。.7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按要求每1003混凝土做一組100100100mm的抗壓試塊,以備檢驗其28天的強度,同時應做同條件養(yǎng)護試塊,數(shù)量按質保部規(guī)定制作,再做2組自然試塊。用以拆模時檢驗結構強度。試塊的制作應由專業(yè)人員操作,確保試塊外光內實,真實反映結構混凝土的強度。.8汽機底板為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形體大、鋼筋密、混凝土一次性連續(xù)澆筑量大的特點。施工中除必須滿足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要求外,還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溫度裂縫、表面龜裂及施工冷縫現(xiàn)象的發(fā)生。.8.1控制溫度和收縮裂縫的措施:1) 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在泵車車況允許條件下,盡可能選用粒徑較大、級配良好的粗骨料
18、。同時嚴格控制砂、石骨料的含泥量(砂含泥量不超過3%,石子含泥量不超過1%)。砂石骨料含泥過多將增加混凝土收縮,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炷林袚郊訙p水劑(夏季澆筑混凝土時需摻加緩凝型減水劑),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同時又起到減慢水泥水化熱進行速度,避免水化熱在短時間內集中釋放,增大混凝土內外溫差,造成混凝土出現(xiàn)溫度裂縫。2) 夏季施工時,采取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的辦法,混凝土攪拌水采用冷水,砂石骨料表面灑水降低其溫度?;炷翍肽<皶r,避免出現(xiàn)混凝土曝露時間過長,混凝土溫度再度升溫的現(xiàn)象?;炷疗聦訚仓?、分層振搗。盡量薄層澆筑混凝土,減緩澆筑數(shù)量,加快熱量散失,振搗捧排距小于500,插入下層
19、混凝土內50100,使混凝土振搗密實,提高混凝土抗拉強度減小收縮變形。加強插筋位置的振搗、抹壓、養(yǎng)護,由于鋼筋是熱的良導體,易產生大的溫度梯度,這是裂縫產生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3) 混凝土終凝后,立即進行混凝土早期養(yǎng)護,覆蓋棉氈或棉被、澆水濕潤,然后用塑料布密封養(yǎng)護,降低混凝土內外溫差。模板外面覆蓋雙層塑料布,對混凝土起到保溫保濕的作用,混凝土養(yǎng)護不得少于14d。4) 混凝土的測溫:在結構內設置測溫孔,測溫孔用PVC管制作,長2.7,一端用膠帶封閉,插入底板深度2.2m,采用JDC2型電子測溫儀進行混凝土內外溫度測量,以掌握混凝土上、中、下部溫度值。安排專人定時進行測溫,并做好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測溫
20、記錄。測溫時間安排:13d,每2h測一次;410d,每4h測一次;10天以后,每8h測一次。如發(fā)現(xiàn)內外溫差超過25,及時增加棉氈厚度。混凝土中心溫度與氣溫之差小于20時方可撤掉保溫材料及拆除模板。.8.2控制混凝土表面龜裂的措施:1) 在混凝土中摻加減水劑,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施工時需多次檢測混凝土坍落度,杜絕現(xiàn)場隨意向混凝土中注水的現(xiàn)象。鋼筋綁扎過程中,嚴格控制上層鋼筋保護層厚度。結構表面混凝土振搗要掌握好尺度,嚴禁過振造成混凝土離析。2) 混凝土搓平之前排出混凝土表面的浮漿?;炷帘砻娉跄?,將混凝土表面壓實、抹光至少三遍,閉合混凝土表面裂縫。3) 養(yǎng)護設專人負責,保證混凝土表面覆蓋嚴密、
21、灑水及時,防止出現(xiàn)混凝土表面發(fā)白現(xiàn)象。.8.3控制施工縫的措施:1) 有足夠的混凝土攪拌、運輸、澆筑和搗固機械。機械檢修完好,并處于常備使用狀態(tài)。攪拌站砂、石、水泥及外加劑準備充足,貨源有保障。施工道路暢通、路基堅硬,有良好排水措施,做到雨天正常通車。2) 混凝土中摻加緩凝劑時,混凝土施工前應試配混凝土,測試出摻加減、緩劑后混凝土初凝時間。.9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還應測定大氣氣溫基本數(shù)據(jù),如實填寫混凝土澆筑記錄。.10 混凝土澆筑完后基礎表面必須趕光壓實平整,平整度控制在2mm內。澆筑時專人維護模板和鋼筋,專人負責指揮泵車。泵車操作人員必須聽從指揮。.11 注意事項:施工縫的混凝土表面必須鑿毛
22、,在澆筑前,用高壓水沖洗干凈;澆筑混凝土過程中,要避免混凝土對模板側面的直接沖射;料斗內的混凝土量保持不低于缸筒口上100mm到料斗口下150mm之間為宜;振動棒與模板的距離不大于其作用半徑的0.5倍,并避免碰撞鋼筋、預埋件等;在泵送將結束時,估算混凝土泵管內和料斗內儲存的混凝土量及澆筑現(xiàn)場所欠混凝土量(150mm徑管每100m有1.75m3),以便決定拌制混凝土量;拆模時小心施工,防止碰壞混凝土邊角。5. 作業(yè)過程中對控制點的設置和質量通病及預防5.1 作業(yè)過程中對控制點的設置 控制軸線放線完畢,對軸線和標高復測,由施工監(jiān)理進行四級驗收評定。 鋼筋加工完成后,對成品鋼筋直徑、長度、表面質量進
23、行復測、檢查,由施工監(jiān)理進行四級驗收評定。 鋼筋接頭完成后,由施工監(jiān)理對其進行檢查驗收評定。 鋼筋綁扎完后,對其檢查驗收,并做四級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評定。 預埋件安裝完畢后,檢查其軸線位置、標高、及牢固性,由施工監(jiān)理進行四級驗收評定。 模板支設完畢后,檢查其位置、尺寸、垂直度、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由施工監(jiān)理進行四級驗收評定。 混凝土攪拌時,水和骨料的溫度和混凝土出機、入模溫度應隨時進行檢查,配合比要隨時檢查。 混凝土的養(yǎng)護情況應隨時進行檢查。 混凝土澆筑完畢,拆模后進行檢查。5.2 質量目標鋼筋焊接檢驗合格率 100%鋼筋機械連接檢驗合格率 100%混凝土R28檢驗合格率 100%混凝土表面平整
24、、內實外光、尺寸準確、顏色一致,消除配合比不準、模板漏漿、搗固不實、漏筋、埋件不平等影響混凝土表面質量的通病。5.3 保證措施及質量通病預防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質量保證措施混凝土在凝固過程中水泥釋放出的水化熱很大,為防止混凝土內外溫差和混凝土收縮而引起的裂縫,除了必須滿足一般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外,采取如下措施:1)降低水化熱:施工中選用低水化熱的普通硅酸鹽水泥(設計許可的情況下),并根據(jù)試驗摻加部分粉煤灰和相應的減水劑,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使用的粗骨料,選用粒徑較大,級配良好的粗骨料。2)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選擇適宜的氣溫澆筑大體積混凝土,盡量避開炎熱天氣澆筑混凝土,氣溫
25、過高采用低溫水或冰水攪拌混凝土,對骨料進行預冷,或對骨料進行防護避免陽光直曬,運輸工具也應搭設避陽設施摻加相應的緩凝減水劑。3)加強施工中的溫度控制混凝土澆筑之后,作好混凝土的保溫保濕養(yǎng)護,緩慢降溫,充分發(fā)揮混凝土的徐變特性,減低溫度應力,采取措施避免發(fā)生急劇溫度梯度4)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強度選擇良好級配的粗骨料,嚴格控制其含泥量,加強混凝土的振搗,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和抗拉強度,減小收縮變形,保證施工質量采取二次投料法,二次振搗法,澆筑后及時排除表面積水,加強早期養(yǎng)護,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應齡期的抗拉強度和彈性模量;混凝土澆灌前在部分基礎的有代表性的地方預埋測溫管,定時測量混凝土養(yǎng)護時內外溫差
26、,并及時采取措施減少混凝土內外溫差(詳細措施可參照大體積混凝土計算書)。 鋼筋工程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 鋼筋原材料進行抽樣送檢制,資料及復試合格后方可使用。鋼筋現(xiàn)場綁扎,進行劃線確定位置,過程控制,確保符合設計要求,配筋準確合理,綁扎牢固、美觀。2) 鋼筋焊接接頭施工時,所有操作工均持證上崗。3) 鋼筋焊接采用閃光碰焊正式施工前進行焊前試件檢測,調整好參數(shù)。4) 接頭加工完畢全數(shù)進行自檢;嚴格按規(guī)范要求進行力學性能試驗,不合格加倍抽樣檢測。 質量通病及預防(見下表)項次質量通病預防措施一、鋼筋1鋼筋原材不合格進廠抽樣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2鋼筋機械連接接頭不合格1)操作工持證上崗;2)加強外觀檢
27、查;3)按規(guī)范抽樣力學實驗。3鋼筋現(xiàn)場安裝不合格1)對操作工交底,熟悉圖紙要求2)根據(jù)圖紙檢查鋼筋的鋼號、直徑、根數(shù)、間距;3)檢查鋼筋接頭的位置及搭接長度;4)檢查混凝土保護層和綁扎是否牢固。二、預埋件1預埋件不平整1) 加工采用切板機或切割機下料;焊接時,采用多次成型、跳焊等方法焊接控制焊接變形;加工完的埋件,采用調直機調直板、角鋼埋件的平整度和彎曲度;2) 安裝時用水準儀超平。2預埋件位置及標高不準1) 控制模板上打孔位置端正,保證埋件位置標高正確;2) 澆筑過程中跟蹤檢測預埋件的位置并及時糾偏;3) 振搗棒避免直接觸及預埋件。三、混凝土1混凝土表面蜂窩麻面、漏筋、孔洞縫隙、缺棱掉角1)
28、 提高混凝土的生產質量,配比計量準確,攪拌均勻2) 模板拼縫嚴密,縫隙加海綿條,模板底采用水泥砂漿勾縫3) 振搗密實4) 澆筑前,將雜物清除干凈,按規(guī)范進行施工縫處理,保持接觸面良好5) 保護好鋼筋保護層墊塊6) 充分養(yǎng)護,強度達到要求后再拆模。2混凝土外形變形,尺寸不準,色澤不一致1)模板安裝牢固,尺寸準確,強度和剛度不足要加固2)混凝土澆筑控制好下料方式和速度3)混凝土配合比進行優(yōu)化,混凝土攪拌時嚴格計量及校驗,并保證混凝土連續(xù)施工。3混凝土強度不夠1) 控制原材料尤其是水泥、混凝土外加劑的進貨質量合格砂石料嚴格控制含泥量及石粉含量,同一結構層的混凝土選用相同粒徑的砂石料,嚴格控制水灰比及
29、坍落度;2) 提高混凝土的生產質量,配比計量準確,攪拌均勻;3) 振搗密實,混凝土離析時及時采取措施;4) 養(yǎng)護措施得當,養(yǎng)護到位。4混凝土裂縫1)養(yǎng)護措施得當,養(yǎng)護到位;2)減少溫度裂縫5.5 質量標準 鋼筋的品種、規(guī)格、數(shù)量、間距、位置符合設計要求。鋼筋表面潔凈、無銹蝕、油污,機械性能符合施工規(guī)范規(guī)定,綁扎無缺扣、松扣現(xiàn)象。主筋間距偏差10mm,長度偏差10mm,主筋保護層偏差3mm。 模板加固牢固可靠,內部干凈無雜物,軸線偏差3mm,垂直度6mm,模板接縫寬度1.5mm,相鄰板面高差2mm,截面尺寸偏差10mm。 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要求,表面平整光滑,無蜂窩、麻面、露筋、孔洞等缺陷。6
30、作業(yè)的安全要求和環(huán)境管理6.1 作業(yè)的安全環(huán)境管理6.1.1 當大風、大霧、雷雨等惡劣天氣時,禁止施工;6.1.2 施工現(xiàn)場必須提供施工車輛行駛、調頭、停放的空間和堅實的施工道路;6.1.3 施工現(xiàn)場水、電源充足,電源箱就近布置;6.1.4 基坑內干燥無積水,排水溝排水暢通;6.1.5 基坑周圍場地平整,排水圍堰完整;6.1.6 夜間施工照明充足,凹坑、突起的尖銳物應設標牌或圍欄。6.2 文明施工及模塊化、定置化管理6.3節(jié)能、環(huán)保及降低污染6.3.1 節(jié)約能源,降低消耗,對施工中的原材料搭配要合理,禁止長料短用。6.3.2 加強水源、電源的管理,禁止跑冒滴漏及長明燈等現(xiàn)象發(fā)生。6.3.3 加
31、強環(huán)境保護意識,嚴格控制污染源,加強對機械設備的保養(yǎng)與維修,以降低噪音;對噪音、廢氣、廢液的排放要合理布局,對高污染源(如油漆桶、油漆刷、帶油的碎布頭、廢舊電池等)要集中回收,統(tǒng)一處理,嚴禁亂丟濫放;對揚塵、起灰應采取灑水降塵等措施。6.4 職業(yè)安全健康6.4.1 實行程序化管理,施工方案及作業(yè)指導書經批準后,方可進行技術交底,交底后方可進行施工。6.4.2 現(xiàn)場腳手架搭設及動火作業(yè)需要提前申請,經審批合格后方可進行作業(yè)。6.4.3 提供合格的勞動保護用品,對沒提供合格勞動保護用品的作業(yè)項目工人有權拒絕施工。6.4.4 提高現(xiàn)場作業(yè)環(huán)境質量。7 附錄7.1 附錄1:大體積混凝土溫控計算書7.2 附錄2:測溫管布置圖7.3 附錄3:基礎模板加固示意圖7.4附錄4:基礎短柱模板加固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