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慶至貴陽鐵路擴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YQZQ-4標段 中低風險隧道施工階段安全風險評估報告目 錄1 編制依據31.1 業主制定的風險管理方針及策略31.2 相關的國家和行業標準、規范及規定31.3 施工圖和施工調查提供的隧道基礎資料31.4 隧道施工圖階段風險評估結果32 工程概況42.1 工程簡介42.2 工程地質概況43.1.2.1 地層巖性43.1.2.2 地質構造43.1.2.3 不良地質42.3 水文地質52.3.1 地表水52.3.2 地下水類型52.3.3 地下水的化學特征52.3.4 隧道涌水量預測52.4 氣象52.5 地層巖性62.6 工程重點、難點83 設計施工工法83.1
2、 各工序施工工法83.2 隧道各段開挖方法及襯砌類型94 風險評估程序和評估方法94.1 風險評估對象及目標94.2 風險評估程序104.3 風險評估方法124.4 施工階段中低風險隧道風險評估指標體系框架124.5 風險識別方法、風險分級及接受標準135 風險評估內容145.1 安全風險評估因素145.2 不良地質現象及風險事件描述155.2.1 天然氣(瓦斯)165.2.2 人工填土165.2.3 順層165.3 工序環節165.4 初始風險評估結論165.5 安全風險評估記錄175.6 工期風險評估記錄176 風險對策措施及建議176.1 風險對策措施176.1.1 完善風險管理體系18
3、6.1.2 加強地質超前預報和監控量測管理186.1.3 防止塌落掉塊、坍方管理186.1.4瓦斯防治管理196.2 針對安全生產管理的建議236.3 殘余風險等級評定237 風險評估結論248 風險管理相應預案、處理措施248.1 隧道坍塌事故現場應急預案及處理措施248.2 隧道瓦斯燃燒、中毒、爆炸事故應急處理措施268.2.1 事故應急處理流程268.2.2瓦斯爆炸的應急處理278.2.3 瓦斯燃燒事故的應急處理288.3影響既有建筑物事故應急處理措施288.4危巖落石事故應急處理措施298.5水田、水塘失水應急措施298.6 需進一步重視和加強的措施309 附表31附表1 渝黔四標11
4、座中低風險隧道風險清單表31附表2-1 初始風險等級表32附表2-2 殘留風險等級表33附表3 風險因素權重表34附表4 風險因素綜合權重表35附表5 風險期望損失表36附表6 風險對策措施表37附表7 風險評估綜合表38附表8 風險登記表40YQZQ-4標中低風險隧道施工階段安全風險評估報告1 編制依據1.1 業主制定的風險管理方針及策略渝黔鐵路有限責任公司標準化管理文件風險評估與管理工作實施辦法(試行)和風險隧道管理實施辦法的相關要求。1.2 相關的國家和行業標準、規范及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 鐵路隧道
5、風險評估與管理暫行規定(鐵建設2007200號); 鐵路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辦法(鐵建設2006179號); 鐵路隧道設計規范(TB10003-2005); 鐵路隧道施工規范(TB10204-2002); 鐵路隧道防排水技術規范(TB10119-2000); 鐵路工程基本作業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1-2009 J9442009);鐵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42009 J9472009);鐵路工程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技術標準(TB10503-2005);鐵建設20071007號關于進一步加強鐵路隧道安全工作的通知;鐵路瓦斯隧道技術規范;鐵路隧道監控量測技術規范(TB101
6、21-2007);煤礦安全規程。1.3 施工圖和施工調查提供的隧道基礎資料(1) YQZQ-4標中低風險隧道設計文件 ;(2)施工相關合同文件;(3) YQZQ-4標段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等。1.4 隧道施工圖階段風險評估結果本標中低風險隧道施工圖階段(設計階段)初始風險為塌落掉塊、瓦斯、坍方、危巖,風險等級分別為中度、低度、中高度、高度,殘余風險為低度、低度、低中度、低度。隧道風險等級為、級。2 工程概況2.1 工程簡介本標除太公山隧道、綦江隧道、萬家廟隧道、松崗隧道為級高風險隧道外,其余11座隧道為中低風險隧道。本標所有隧道為客貨共線雙線隧道,旅客列車設計行車速度200km/h,設置雙側救援
7、通道。YQZQ-4標段中低風險隧道統計表表序號隧道名稱進口里程出口里程隧道長度(m)風險等級1柏樹灣隧道DK50+813DK51+0662532興隆崗一號隧道DK51+190DK51+3481583興隆崗二號隧道DK51+473DK51+5961234王家壩隧道DK51+661DK53+84321825陳家崗隧道DK54+140DK54+4252856楊家灣一號隧道DK57+159DK57+7045457楊家灣二號隧道DK57+797DK57+873768黑石山隧道DK65+591DK70+12145309路梯埡隧道DK71+310DK72+640133010三江一號隧道DK73+476DK7
8、3+59812211三江二號隧道DK73+730DK73+9041742.2 工程地質概況3.1.2.1 地層巖性沿線地層主要為侏羅系紅層,為砂、泥頁巖碎屑巖層。第四系松散地層分布于沿線基巖之上。3.1.2.2 地質構造標段線路通過地區處于川黔南北向構造帶及北東向構造帶交接復合部位,主要構造體系為北東向構造體系。3.1.2.3 不良地質標段線路走向大部分地段平行區域構造線方向,順層地段分布十分普遍,對工程危害較大:明洞挖方地段易造成順層坍滑,隧道工程存在順層偏壓。標段處于川東高陡褶皺帶西南重慶-綦江一帶,儲油氣層較多,太公山隧道、松崗隧道位于天然氣構造區或侵染區為高瓦斯隧道,對施工影響極大。其
9、余11座隧道處于氣田浸染區,根據現有地質資料初步判斷王家壩、黑石山隧道為低瓦斯隧道,其他隧道無瓦斯。2.3 水文地質2.3.1 地表水隧區地表水主要為水庫水和溪溝水,水塘、水田在隧區零星分布。 2.3.2 地下水類型測區地下水主要存在兩種類型,即松散堆積層孔隙水和基巖孔隙裂隙水。 松散堆積層孔隙水主要賦存于Q4dl+el、Q4dl+pl 、Q4c+dl 的粉質粘土和塊石土等松散堆積層中,其富水性差,僅局部存在有上層滯水現象,孔隙水不發育。 基巖孔隙裂隙水本區巖層砂泥巖互層、泥巖夾砂巖、淺部基巖風化裂隙較發育,地下水主要賦存于基巖裂隙中;深部巖層裂隙不發育,地下水主要賦存于砂巖孔裂隙中。 2.3
10、.3 地下水的化學特征標段地下水主要為基巖裂隙水,受埋置深度影響,中低風險水量不大;水樣試驗統計分析成果表明,多數地下水無侵蝕性。2.3.4 隧道涌水量預測隧道正常涌水量在0-1139m3/d之間,雨季隧道最大涌水量按中低風險期1.5倍計算,故預計隧道雨季最大涌水量約為3600 m3/d(黑石山隧道)。2.4 氣象重慶境內氣候特點是冬暖春早,夏熱秋涼,四季分明,無霜期長;空氣濕潤,降水豐沛;太陽輻射弱,日照時間短;多云霧,少霜雪;光溫水同季,立體氣候顯著,氣候資源豐富,氣象災難頻繁,每年5月至9月為雨季,10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夏季易澇,春秋易旱,由于地形和季風風向的影響,各地氣候存在明顯差異
11、,地勢由低向高,降雨量逐漸減少,氣溫和蒸發量逐漸降低,區內夏秋炎熱,冬春寒冷少雪,隧道沿線地區的氣象參數見下表。沿線主要地區的氣象參數表內 容重慶市重 慶重 慶江津區綦江縣氣 溫多年年平均氣溫()17.818.218.6極端最高氣溫()42.544.344.5極端最低氣溫()-1.8-2.3-1.7風 速 及風向年平均最大風速(m/s)1.51.31.3最大風速風向(m/s)26.7/NW18.0/N19.0/SSE降雨量多年平均降雨量(mm)1151.51034.71040.5日最大降雨量(mm)221.3162216.5蒸發量多年平均蒸發量(mm)1227.610151163.2濕 度相對
12、濕度(%)808278霧 日全年霧日(天)583421雪最大積雪深(cm)441.82.5 地層巖性隧區內地表上覆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土層(Q4ml )、坡殘積層(Q4dl+el )和坡洪積層(Q4dl+pl),侏羅系中統遂寧組(J2sn),侏羅系中統上沙溪廟組(J2s) 。巖性描述如下:人工填土(粉質黏土) (Q4ml):色雜,硬塑,主要為粉質黏土,局部含泥砂巖碎塊石,分布于公路、民房地基填方地段,屬級普通土。人工填土 (Q4ml):紫紅色、松散、稍濕,主要成分為粉質粘土,夾有35%的砂巖、泥巖碎礫石、厚02m,級普通土。人工填土(Q4ml):雜色,松散至稍密,干燥稍濕,以塊石為主,空隙有粉質
13、粘土及角礫等填充,厚約420m,分布于隧道出口段高速公路外側斜坡,為渝黔高速公路開挖時棄土堆積體,堆積年限約10年,屬級軟石。 松軟土(Q4dl+pl):紫紅色,軟塑,含少量砂巖及泥巖角礫,主要分布于斜坡凹部或溝谷底部,厚26m,級普通土,D組填料。 粉質黏土(Q4dl+pl):褐色,褐灰色,硬塑狀。主要分布于斜坡凹部或溝谷底部,厚26m,屬級普通土,D組填料。 粉質黏土(Q4dl+el):紫紅、黃灰色,硬塑狀,含少量砂巖及泥巖角礫,分布于斜坡一帶,中低風險厚02m,屬級普通土,D組填料。 砂巖、泥巖互層(J3p):以砂巖為主。砂巖為長石石英砂巖,呈灰白、灰紫色,厚巨厚層狀,粉細粒結構;泥巖為
14、紫紅色,泥質結構,厚巨厚層狀構造。強風化帶W3厚35m, 屬級軟石, C組填料;以下為弱風化帶W2,屬級軟石, C組填料。弱風化泥巖具遇水軟化、失水崩解,暴露空氣中易風化之特性,若作填料應及時施作。 砂巖(J2sn):暗紅色灰白色巖,細中粒結構,中厚層狀構造,硬質,中厚層狀,鈣泥膠結。強風化帶(W3)一般厚26m,屬級軟石,C組填料;弱風化帶屬B組填料。砂巖、泥巖互層(J2s):砂巖為淺灰、灰白色,中厚層狀,中粒結構;泥巖為暗紫、紫紅色,泥質結構,薄層狀構造。強風化帶(W3)厚14m,屬于級軟石,C組填料。弱風化泥巖遇水軟化、失水崩解,暴露空氣中易風化之特性,若做填料應及時施作。泥巖夾砂巖 (
15、J2s):紫紅色,中厚層狀,泥質結構,主要礦物成分為黏土礦物,節理裂隙發育,巖體破碎,多呈碎塊狀,巖質軟,手可掰斷,遇水易崩解。強風化帶厚14m,屬屬于級軟石,D組填料; 弱風化帶屬于級軟石,C組填料,弱風化泥巖遇水軟化、失水崩解,暴露空氣中易風化之特性,若做填料應及時施作。各隧道具體地層及巖性見下表。YQZQ-4標段中低風險隧道地層巖性統計表表序號隧道名稱進口里程出口里程隧道長度(m)地層巖性1柏樹灣隧道DK50+813DK51+066253、2興隆崗一號隧道DK51+190DK51+348158、3興隆崗二號隧道DK51+473DK51+596123、4王家壩隧道DK51+661DK53+
16、8432182、5陳家崗隧道DK54+140DK54+425285、6楊家灣一號隧道DK57+159DK57+704545、7楊家灣二號隧道DK57+797DK57+87376、8黑石山隧道DK65+591DK70+1214530、9路梯埡隧道DK71+310DK72+6401330、10三江一號隧道DK73+476DK73+598122、11三江二號隧道DK73+730DK73+904174、2.6 工程重點、難點(1)黑石山隧道出口、路梯埡隧道進出口、三江一號隧道進出口、三江二號隧道進出口有危巖,洞口刷坡施工前,危巖處理是施工重點。(2)本標中低風險隧道均處于傾斜地層、砂泥巖互層,且埋深較
17、淺,隧道施工中順層偏壓、坍塌是本標11座中低風險隧道安全控制的難點。(3)路梯埡隧道進口洞頂有房屋;黑石山隧道下穿下穿渝黔高速公路、綦江西部工業園區綦齒園、綦江橋河互通;王家壩隧道上方水田分布較多,DK52+460地表有水塘,DK52+153為明挖;房屋受損、地表建筑物沉降、水田水塘失水風險是施工安全風險控制重點。3 設計施工工法3.1 各工序施工工法本標中低風險隧道、級圍巖采用臺階法(臨時仰拱)、大拱腳臺階法開挖、CRD法。進、出口設置108長管棚,洞身部分淺埋加強地段設75中管棚預支護、42超前小導管、超前錨桿等預注漿支護,初期支護采用噴射混凝土、格柵鋼架、型鋼鋼架等支護形式。渝黔4標中低
18、風險隧道開挖方法統計表序號隧道名稱暗挖段開挖方法臺階法臺階法(臨時仰拱)大拱腳臺階法CRD法雙側壁導坑法1柏樹灣隧道2興隆崗一號隧道3興隆崗二號隧道4王家壩隧道5陳家崗隧道6楊家灣一號隧道7楊家灣二號隧道8黑石山隧道9路梯埡隧道10三江一號隧道11三江二號隧道噴射混凝土采用濕噴工藝;防水板無釘鋪設,隧道縱向施工縫刷涂混凝土界面劑,橫向施工縫設中埋式橡膠止水帶及波紋排水管。襯砌作業采用超前仰拱滿幅一次灌注,仰拱填充二次施作,拱墻襯砌一次成型的方法。墻拱襯砌采用全斷面液壓鋼模襯砌臺車。砼由自動計量拌合站集中拌制,攪拌運輸車運輸,輸送泵泵送入模。3.2 隧道各段開挖方法及襯砌類型隧道各段開挖方法及襯
19、砌類型詳見各隧道設計圖中“隧道說明附表”。4 風險評估程序和評估方法4.1 風險評估對象及目標 評估對象 本次評估對象為渝黔四標11座隧道。 評估目標 通過風險評估工作,識別在施工階段可能出現的安全、環境等方面所有潛在的風險因素,確定風險等級,并針對各風險因素提出風險處理措施,將各類風險降低到可接受水平,以達到保證施工安全、保護環境、保證建設工期、控制投資、提高效益的目的。4.2 風險評估程序 風險評估人員 隧道風險評估由XX渝黔鐵路土建4標項目部負責組織,風險評估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組長,副經理、總工程師任副組長,參與風險評估人員由本單位隧道、工程地質專業有多年工作經驗且對工程風險有足夠認知的多
20、名高級工程師和工程師組成。風險評估小組人員組成見下表:風險評估小組成員表序號姓名專業職 稱組內職務1匡明道橋、隧道教授級高工組 長2左巧峰隧道高級工程師副組長3王國煒隧道高級工程師副組長4雷愛新工程管理高級工程師副組長5袁小剛隧道工程師組 員6何復生隧道高級工程師組 員7劉俊俊地質工程師組 員8萬世順隧道工程師組 員9羅玉恩隧道工程師組 員10邱開生隧道工程師組 員 風險評估小組的職責 熟悉施工圖紙,核對圖紙與現場實際的相符情況。 對風險管理相關人員進行培訓。 進行施工階段的動態風險評估。 根據風險評估結果提出相應的處理措施,報業主批準后實施。 在施工期間對風險實時監測,定期反饋,隨時與業主、
21、設計、監理單位溝通。 根據風險監測結果,調整風險處理措施。 風險評估程序 根據鐵路隧道風險評估與管理暫行規定、渝黔鐵路有限責任公司標準化管理文件風險評估與管理工作實施辦法(試行)和風險隧道管理實施辦法等相關要求,以及XX股份有限公司隧道風險評估與管理規定、項目部風險隧道管理實施辦法,結合工程建設實際情況,隧道風險評估基本程序是: 對施工階段的初始風險進行評價,分別確定各風險因素對安全風險發生的概率和損失。 分析各風險因素的影響程度,主要確定風險因素影響對施工安全的影響。 提出各風險因素的等級,綜合確定本標中低風險隧道風險等級。 根據評價結果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案或措施。 上級單位對風險評估報告進行
22、審定,并針對中度、高度和極高的風險等級,組織專家組評審,形成隧道安全風險評審意見。 項目部各部門、作業隊、各作業班組按項目部風險隧道管理實施辦法的規定,各負其責,做好隧道風險過程管理。 風險評估流程圖見下圖。實施變更后的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建立專門機構定期檢查施工中實際地層條件和各種風險在施工組織計劃中制定風險管理計劃,包括預設的應對措施和殘余風險的處理措施全過程對殘余風險進行風險監控改變預設的風險應對措施、施工方法和步驟,選擇更優化的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結合自身施工水平和現場情況對風險進行識別和管理對風險進行評估檢查施工圖階段所做的全部風險評估結果和相關數據資料,以及招投標和合同中反饋的信息施工
23、階段檢查結果是否滿足要求滿足不滿足直至整個隧道完工4.3 風險評估方法以專家調查法為主線,根據以往工程施工經驗和施工圖提供和施工調查積累的隧道基礎資料進行整理和反饋,綜合運用了風險層次分析法、核對表法、矩陣法、模糊綜合評估法、頭腦風暴法等方法。4.4 施工階段中低風險隧道風險評估指標體系框架風險評估根據各階段信息建立風險指標體系,見下表。項目階段施工方法風險事件備注施工階段礦山法突水(泥、石)坍方瓦斯危巖滾落 坍塌其他4.5 風險識別方法、風險分級及接受標準本標11座中低風險隧道風險評價是評估風險點所帶來的風險等級,方法是根據事故發生概率、事故發生后果(包括人員傷亡、經濟損失、工期延誤、環境影
24、響),來對應衡量風險等級。根據風險等級確定風險接受準則和處理措施。事故發生概率等級標準表概率范圍中心值概率等級描述概率等級0.31很可能50.030.30.1可能40.0030.030.01偶然30.00030.0030.001不可能292101SI1011000300100010030030100101100.110.010.124624260.520.5環境影響等級標準表后果定性描述災難性的很嚴重的嚴重的較大的輕微的后果等級54321環境影響描述永久的且永久的但長期的臨時的臨時的嚴重的輕微的但嚴重的且輕微的注: “臨時的”含義為在施工工期以內可以消除;“長期的”含義為在施工工期以內不能消除
25、,但不會是永久的;“永久的”含義為不可逆轉或不可恢復的。 風險等級標準表 后果等級概率等 輕微的較大的嚴重的很嚴重的災難性的12345很可能5高度高度極高極高極高可能4中度高度高度極高極高偶然3中度中度高度高度極高不可能2低度中度中度高度高度很不可能1低度低度中度中度高度風險接受準則表風險等級接受準則處理措施低度可忽略此類風險較小,不需采取風險處理措施和監測。中度可接受此類風險次之,中低風險不需采取風險處理措施,但需予以監測。高度不期望此類風險較大,必須采取風險處理措施降低風險并加強監測,且滿足降低風險的成本不高于風險發生后的損失。極高不可接受此類風險最大,必須高度重視并規避,否則要不惜代價將
26、風險至少降低到不期望的程度。5 風險評估內容5.1 安全風險評估因素從“地質特征、工序環節、預測預報、工程處理”四個方面對災害進行分析。施工階段發生災害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具備發生災害的不良地質 未發現風險源(超前預報、監控量測、瓦斯檢測、安全檢查)。 發現風險源,但技術方案不合理(支護、清淤、注漿、瓦斯排放)。 發現風險源,但施工管理措施不到位。我部采用層次分析法,按隧道各工序出現的風險進行了調查、統計,本標中低風險隧道風險因素達5項。通過采用矩陣法、頭腦風暴法等綜合方法,初步辨識和評價出本標中低風險隧道的主要安全風險事件共4項,即:塌方、影響既有建筑安全、瓦斯、圍巖落石。施工風
27、險統計表序號隧道名稱塌方影響既有建筑安全瓦斯危巖落石涌水成因風險等級風險等級風險等級風險等級風險等級1柏樹灣隧道淺埋、順層偏壓中度高度/2興隆崗一號隧道淺埋、順層偏壓中度高度/3興隆崗二號隧道淺埋、順層偏壓中度高度/4王家壩隧道淺埋、順層偏壓、上有水塘、水田等中度高度/中度/中度5陳家崗隧道淺埋、順層偏壓高度/6楊家灣一號隧道淺埋、順層偏壓高度/7楊家灣二號隧道淺埋、軟質巖、順層偏壓中度/8黑石山隧道淺埋、順層、偏壓、軟巖中度高度高度中度高度中度9路梯埡隧道淺埋、圍巖破碎中度高度/高度/10三江一號隧道淺埋、順層、偏壓高度/中度/11三江二號隧道淺埋、順層、偏壓、軟巖中度高度/中度/5.2 不
28、良地質現象及風險事件描述本標11座中低風險隧道不良地質現象為天然氣(瓦斯)、人工填土、順層,分布情況如下:5.2.1 天然氣(瓦斯)根據渝黔鐵路重慶至趕水段隧道鉆孔淺層天然氣檢測研究報告(西南石油大學2009年9月10日)報告,隧道區川東高陡褶皺帶西南重慶-綦江一帶,由于隧區地腹深處產儲油氣層較多,這些儲氣層中的天然氣有可能順裂隙向上運移,對施工有一定影響。5.2.2 人工填土人工填土分布于部分隧道出口右側斜坡、洞頂,主要為當年渝黔高速公路修建棄碴填土及當地開發棄土。土層厚約420m,主要由強風化的砂、泥巖塊(碎)石組成,堆積年限約10年,固結性差,其結構松散較松散,目前處于穩定狀態。隧道施工
29、時對斜坡前緣的開挖會形成新的臨空面,使人工填土的穩定性降低,在暴雨、機械震動等因素下人工填土易發生滑動,對隧道施工及運營產生較大影響。5.2.3 順層 標段線路走向大部分地段平行區域構造線方向,順層地段分布十分普遍,對工程危害較大:洞口明洞挖方地段易造成順層坍滑,隧道洞身工程存在順層偏壓。5.3 工序環節塌方、影響既有建筑安全、瓦斯、危巖落石災害主要發生在開挖或落底、支護三個工序環節。5.4 初始風險評估結論通過以上綜合評估,各段初始風險見下表:渝黔四標中低風險隧道潛在的風險因素表 序號風險事件事故發生概率事故發生后果風險等級標準風險接受準則處理措施1塌方42高度不期望2影響既有建筑安全42高
30、度不期望3瓦斯爆炸22中度可接受4危巖落石42高度不期望5.5 安全風險評估記錄渝黔四標中低風險隧道安全風險評估記錄詳細列于附表,其中:附表1安全風險清單表;附表2-1初始風險等級表;附表2-2殘留風險等級表;附表3風險因素權重表;附表4風險因素綜合權重表;附表5風險期望損失表;附表6風險對策措施表;附表7風險評估綜合表;附表8風險登記表5.6 工期風險評估記錄本標11座中低風險隧道中,除了黑石山隧道有工期風險外,其余隧道均無工期風險。經評估小組討論認為:黑石山隧道工期風險為高風險,除此以外的10座隧道工期風險為低風險。為規避工期風險,黑石山隧道在施工過程中要加強工序循環管理卡控,用每道工序節
31、約的時間來控制總工期不侵占架梁通過時間。同時,加快進口及出口的掘進速度,同時必要時增加仰拱棧橋、跳挖仰拱的方式來贏得貫通時間。6 風險對策措施及建議6.1 風險對策措施6.1.1 完善風險管理體系風險管理體系識別評估體系決策管理體系技術應對體系安全措施體系對風險識別進行動態管理,將風險調查、風險監控和處理貫穿在整過施工過程中,采取措施降低風險等級或避免風險發生。項目部風險管理體系由以下四部分組成:6.1.2 加強地質超前預報和監控量測管理本標中低風險隧道通過的不良地質,在施工過程中應通過多種綜合手段進行地質超前預報,探明牚子面前面的地質情況,及時發現風險,采取有效對策,避免災害發生。同時應按設
32、計要求、規范要求,及時進行監控量測,對洞內圍巖、支護結構的位移、變形、受力情況及地下表水、地下水和地表情況進行施工全過程監測,及時提供全面、詳細、準確、可靠的信息,為及時準確評故風險,制定和實施風險應對措施提供依據,避免風險發生。6.1.3 防止塌落掉塊、坍方管理 嚴格堅持“預探支、短進尺、弱爆破、強(緊)支護、快閉合、勤量測、及時反饋”的施工原則。 采取超前地質鉆孔進行中長距離預報;采用地質素描法和鉆爆施工時用長炮眼孔進行短距離預報。 設有專人負責圍巖量測,并及時將量測數據與施工信息認真分析并反饋到技術負責人、現場監理。 按設計要求做好超前鋼管支護與注漿預支護加固。 開挖后及時按審批的方案內
33、容施工初期支護并封閉成環,必要時快速封閉掌子面、增設臨時仰拱與臨時對撐加固初期支護。 二襯仰拱和二襯適時緊跟開挖面。洞口淺埋地段、軟巖大變形地段等應提前進行二襯施工。6.1.4瓦斯防治管理 加強施工通風和瓦斯監測,并采用噴霧灑水等防塵措施。 施工期間建立瓦斯監測、報警和施工通風系統,稀釋和排出洞內瓦斯,防治瓦斯積聚。 瓦斯防治措施: 本標中低風險隧道為低瓦斯或無瓦斯隧道,當本標11座隧道其中的任何一座內瓦斯大于0.5%時,所在隧道按瓦斯隧道相關要求組織施工,瓦斯探測、檢測控制標準及處理措施詳見瓦斯監測作業流程圖,并建立健全安檢制度,制定各種應急預案,隧道瓦斯監測作業流程詳見下圖。隧道瓦斯監測作
34、業流程圖 瓦斯隧道一般規定從事隧道施工的所有人員,必須經過強制性的瓦斯隧道安全技術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建立專職瓦斯監測機構,采用瓦斯人工檢測方式加強監測。人工檢測使用便攜式智能光干涉甲烷測定器、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兩種儀器。便攜式智能光干涉甲烷測定器由專職瓦檢員佩帶并按操作規程檢測瓦斯,從事隧道施工的管理人員、工班長、爆破工進洞時,必須攜帶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隨機檢測瓦斯濃度,特別注意拱頂、開挖凹凸處等瓦斯、天然氣易產生積聚部位的監測。檢測人員必須執行巡檢制度。各種電氣設備和施工機械的性能,必須經專職人員檢查,確認合格后方可進洞使用。加強火源管理,建立洞口封閉管理和安檢制度,嚴禁將火
35、柴、打火機及其他易燃物品帶入洞內,嚴禁穿著化纖衣物進洞。 超前探測施作要求隧道正洞及輔助坑道均應進行全斷面超前探測,超前探孔孔徑中低風險為89mm,單孔長度為30m(可根據鉆機實際能力加長到50m),搭接長度不小于5m,探測孔布置如下圖,并在超前探孔處設置檢測點,以檢測是否有有害氣體涌出。若探測到有有害氣體,應根據記錄確定有害氣體的涌出位置。正洞超前探孔布置圖輔助坑道超前探孔布置圖 瓦斯、天然氣等有害氣體檢測檢測地點及范圍應符合下列要求:A、開挖工作面風流、回風流中,爆破地點附近20m內的風流中及局部坍方冒頂處。B、坑道總回風的風流中。C、局扇及電氣開關前后10m的風流中。D、各種作業臺車和機
36、械附近20m內的風流中。E、電動機及其開關附近20m內的風流中。F、隧道綜合洞室中瓦斯易于積聚處。G、接近地質破碎帶處。每個檢測地點應設置明顯的瓦斯記錄牌。每次檢測結果,應及時填寫在瓦斯記錄本和記錄牌上,并逐級上報。瓦斯檢測人員必須執行巡回檢查制度。施工注意事項A、臨時停工的地點不得停止通風。否則,必須切斷電源,設置柵欄和警標,恢復通風后,需經瓦檢人員進行檢測,達到允許濃度后,方可復工,否則施工人員不得進入。B、瓦斯探測孔各循環搭接長度不得小于5m。C、各種有害氣體容許濃度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條的規定。 嚴格按鐵路瓦斯隧道技術規范、鐵路瓦斯隧道技術暫行規定、煤礦安全規程、防治煤與瓦斯突出
37、細則等規范、規定進行施工。做好隧道通風及瓦斯監測工作,并且做好超前地質預報工作。6.2 針對安全生產管理的建議 進一步加強超前地質預報工作。 對存在不良地質現象地段與特殊位置,采取多種形式的超前地質預報,增強主動安全管理。 適當增加施工時風險管理費用的投入,以更利于安全風險的管理。 安全風險評估應在施工階段適時做出動態調整。6.3 殘余風險等級評定通過對中低風險隧道風險評估,對初始風險評定為高度的風險,采取多種綜合手段,將殘余風險降到中度以下可接受范圍內。渝黔四標11座中低風險隧道各隧道殘余風險等級評定見下表:序號隧道名稱風險事件風險處理措施殘留風險概率等級后果等級風險等級1柏樹灣隧道塌落掉塊
38、、坍方超前地質預報采用地質調查法+超前鉆探法(3孔+加深炮眼),大拱腳臺階法開挖;c、ay全封復合襯砌,全環I20b型鋼鋼架0.6m/榀、拱墻設格柵鋼架1.0m/榀,設置108大管棚注漿或42小導管注漿超前支護,加強通風和監測。12低度2興隆崗一號隧道塌落掉塊、坍方超前地質預報采用地質調查法+超前鉆探法(3孔+加深炮眼),大拱腳臺階法、臺階法(臨時仰拱)開挖,c、ay全封復合襯砌,全環I20b型鋼鋼架0.6m/榀、拱墻格柵鋼架1.0m/榀,設置108大管棚注漿或42小導管注漿超前支護,加強通風和監測。12低度3興隆崗二號隧道塌落掉塊、坍方超前地質預報采用地質調查法+超前平導探測+超前鉆探法(5
39、孔+加深炮眼),大拱腳臺階法開挖;采用c全封復合襯砌,全環I20b型鋼鋼架0.6m/榀,設置108大管棚注漿或42小導管注漿超前支護,加強通風和監測。12低度4王家壩隧道塌落掉塊、坍方、瓦斯超前地質預報采用地質調查法+超前鉆探法(5孔+加深炮眼)+TSP202,采用b、ay、b、c全封復合襯砌,b、ay拱墻格柵鋼架1.5m/榀、1.0m/榀, b、c全環I20b型鋼鋼架0.8m/榀、0.6 m/榀,設置108大管棚注漿、42小導管、22錨桿超前支護, 加強通風和監測。22中度5陳家崗隧道塌落掉塊、坍方超前地質預報采用地質調查法+超前鉆探法(加深炮眼),大拱腳臺階法開挖;c全封復合襯砌,全環I2
40、0b型鋼鋼架0.6m/榀,設置108大管棚注漿或42小導管注漿超前支護,加強通風和監測。12低度6楊家灣一號隧道塌落掉塊、坍方超前地質預報采用地質調查法+超前鉆探法(3孔+加深炮眼),大拱腳臺階法開挖;c全封復合襯砌,全環I20b型鋼鋼架0.6m/榀,設置108大管棚注漿或42小導管注漿超前支護,加強通風和監測。12低度7楊家灣二號隧道塌落掉塊、坍方超前地質預報采用地質調查法+超前鉆探法(加深炮眼),CRD法開挖c全封復合襯砌,全環I20b型鋼鋼架0.6m/榀,設置108大管棚注漿或42小導管注漿超前支護,加強通風和監測。12低度8黑石山隧道坍方、影響既有建筑物安全、瓦斯、危巖落石超前地質預報
41、采用地質調查法+超前鉆探法(5孔+加深炮眼),臺階法(臨時仰拱)、大拱腳臺階法、CRD法開挖;采用ay、b、c全封復合襯砌,ay拱墻格柵鋼架1.0m/榀, b、c全環I20b型鋼鋼架0.8m/榀、0.6 m/榀,影響既有建筑物段設置75中管棚注漿超前支護、設置108大管棚注漿或42小導管注漿超前支護,加強通風和監測。同時明洞刷坡前處理危巖。32高度9路梯埡隧道塌落掉塊、坍方、低瓦斯超前地質預報采用地質調查法+超前鉆探法(5孔+加深炮眼)+TSP202+地質雷達+紅外線探測,臺階法(臨時仰拱)、大拱腳臺階法開挖;采用ay、b、c全封復合襯砌,ay拱墻格柵鋼架1.0m/榀, b、c全環I20b型鋼
42、鋼架0.8m/榀、0.6 m/榀,設置108大管棚注漿或42小導管注漿超前支護,加強通風和監測。同時明洞刷坡前處理危巖。22中度10三江一號隧道塌落掉塊、坍方超前地質預報采用地質調查法+超前鉆探法(加深炮眼),大拱腳臺階法開挖;采用VC型全封復合襯砌,全環I20b型鋼鋼架0.6m/榀,設置108大管棚注漿或42小導管注漿超前支護,加強通風和監測。同時明洞刷坡前處理危巖。22中度11三江二號隧道塌落掉塊、坍方超前地質預報采用地質調查法+超前鉆探法(加深炮眼),CRD法開挖;采用VC型全封復合襯砌,全環I20b型鋼鋼架0.6m/榀,設置108大管棚注漿或42小導管注漿超前支護,加強通風和監測。同時
43、明洞刷坡前處理危巖。22中度7 風險評估結論經風險評估,本標中低風險隧隧道初始風險:塌方、影響既有建筑物安全、瓦斯爆炸、危巖落石,風險等級分別為中度高度、高度、中度、中度高度,其中塌方、影響既有構筑物安全、危巖落石風險等級為高度;為確保安全風險得到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須在本標中低風險隧道施工時根據各個隧道的不同風險類別,通過多種綜合手段,將風險降到中度以下可接受范圍內。8 風險管理相應預案、處理措施8.1 隧道坍塌事故現場應急預案及處理措施 當掌子面到洞口段后方發生坍塌事故時,封堵在坍體內掌子面現場所有人員時,所有被封堵人員必須頭腦高度清醒,立即停止施工,作業人員全部撤離到安全地段,同時清點施工
44、人數,確認是否有人員傷亡,如有傷者,立即采取自救,組織人員對坍體進行觀察有無通道,如有通道,檢查是否安全,同時組織作業人員通過通道安全逃生,如無通道,立即打開高壓風管接口和抽水管接口做好與坍體外的聯系準備工作。當洞外得知洞內發生坍塌事故后立即報告項目部領導,30min內以最快的方式上報指揮部及有關領導,并及時趕到事故現場,實施救援,防止事故擴大。同時按照有關事故報告時間要求逐級上報公司和地方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如有人員被封堵在坍體內,立即組織開展緊急救援工作,首先通知空壓機司機起動空壓機送風,保持坍體的人員有足夠的空氣,防止坍體內人員發生窒息死亡事故,同時通過風水管與坍體內聯系,了解坍體內人
45、員人數、傷亡情況及坍塌情況。現場救援小組開展工作,制定并實施事故緊急救援方案,千方百計救出被封堵人員,救出人員根據傷情送往不同醫院。如坍體量大,救援人員有較大危險時,應先詳細了解坍方范圍、形狀、坍穴的地質構造,了解坍方發生的原因和地下水活動情況及隧道覆蓋層厚度,制定切實穩妥的處理方案,避免盲目搶救擴大事故。在實施救援方案時,應隨時注意觀察周圍巖層,防止發生再次坍塌,必要時先加固周圍未坍地段。并派專人封鎖現場,防止無關人員盲目進入危險區域。 當掌子面發生不可預見的坍塌事故,首先停止作業,所有施工人員及機具全部撤離到安全地點,清點人數,如有人員傷亡,立即采取救援,如能及時救護,撥打120,并立即組
46、織車輛送最近醫院(如綦江縣人民醫院),同時按規定的程序及時上報,沒有人員傷亡時,要求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到現場制定出處理方案后,方可恢復施工。 及時利用未損壞的施工風管、水管或鉆孔向被封堵空間壓入空氣和水,確保在被封堵人員的氧氣、水供應。在醫務人員指道下,及時利用未損壞的施工風管、水管或鉆孔向被封堵空間壓入救援食物。 其它工程搶險措施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調整。 坍塌事故搶險支護方案1 坍塌事故搶險支護方案28.2 隧道瓦斯燃燒、中毒、爆炸事故應急處理措施8.2.1 事故應急處理流程 發生瓦斯燃燒、中毒、爆炸險情后,最先發現險情的人員馬上大聲呼救并立即通知現場當班管理人員(應急救援小組人員)
47、。現場當班管理人員(應急救援小組人員)第一時間內按照已經預演過的救援流程,按響報警器、佩戴過濾器、組織隧道內相關人員進行自救,按照應急指示燈的箭頭指示方向及時向隧道口撤離,同時用隧道內的座機電話立即將事故情況報告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長(經理部)在接到事故情況后,必須立即啟動項目應急救援預案,在現場設立指揮場所,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人員及時到位,1h內組織救援設備和搶險人員到位實施搶險救援工作。 發生瓦斯燃燒和爆炸事故立即切斷洞內所有施工及照明線路電源。立即停止施工,作業人員按照應急指示燈的箭頭指示方向全部撤出,同時清點施工人數,確認是否有人員傷亡,并派專人封鎖現場,防止無關人員盲目進
48、入危險區域,必要時撥打110請求公安人員幫助維持現場秩序。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織人員現場救援勘察,立即對遇險、受傷人員進行急救。救護隊在執行任務前,必須了解事故性質,并制定偵察工作前的安全措施,方能進入事故區進行偵察。可供臨時處置的醫用氧氣袋、急救箱、擔架及時到位。救助受困人員至安全地帶、撤離施工設備。 自救:對受傷的人員進行臨時處治,發現傷員呼吸障礙,要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發現出血,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可在傷口近心端結扎,但應每半小時松開一次,避免壞死。動脈出血應用手指壓大腿根部股動脈止血。為防止受傷人員傷勢惡化,緊急撥打120急救電話,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傷亡情況、傷害類型、聯系電話、報警人姓
49、名,并派專人到路口接車。將受傷人員及時救治和轉移。在急救中心醫生到來之前,應盡最大努力,進行自救,將傷害降低到最低點。在急救醫生到來后,應將傷員受傷原因和已經采取的救護措施詳細告訴醫生。 保護現場:項目應急小組在組織救援的同時,負責組織人員保護好事故現場,必要時請求當地公安部門進行協助維持次序,確保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 及時上報:項目應急小組在組織救援的同時,以最快捷的方式按照公司規定的程序上報相關領導,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同時按照事故大小,按規定報告地方相關職能部門,以便地方政府及救援機構啟動救援預案幫助搶險救援工作。 應急救援結束:人員全部撤離、傷員得到救治、設備撤離危險點,再次檢查危險點
50、不再發生災害和危險后,由項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長宣布救援結束。8.2.2瓦斯爆炸的應急處理 洞內所有人員聽到爆炸聲或看到煙霧時,要及時佩戴好自救器,按照隧道內應急指示燈的箭頭指示方向迎新鮮風流按避災路線迅速撤離現場,處于回風側(下風側)人員來不及撤離時,就地臥倒,用濕手巾捂住口鼻,待沖擊波過后,迅速戴好自救器迎新鮮風流撤離。 發現瓦斯爆炸時,要立即切斷電源,組織救護隊對災區進行偵察,發現火種立即撲滅,以防二次爆炸或擴大災害區域。 根據事故的波及范圍,項目部應急指揮部應立即通知有關人員撤離現場,并制定救災方案,及時通知救護大隊奔赴現場,搶救遇難人群。 在證實確無二次爆炸時,立即修復被破壞的巷道和通
51、風設施,恢復正常通風,排除煙霧,清理巷道。 項目部及作業隊根據隧道各個通風階段相應制訂出瓦斯事故、火災事故的避災路線,避災路線實行掛牌標明路線進行管理,遇險人員沿避災線路撤離事故地點。8.2.3 瓦斯燃燒事故的應急處理 無論任何人、在任何地方發現瓦斯燃燒時,都要立即向作業隊長和項目部經理匯報情況,現場人員必須佩戴好自救器,有組織地按避災路線撤到新鮮風流中。 作業隊長和項目部經理在接到匯報后,要立即通知受災害威脅區域中的全部人員撤離,并組織人員滅火。 發現火源,要立即切斷電源,控制火源,采取直接滅火,當直接滅火無效時,應采取隔絕滅火法,封閉火區。所有員工都要熟悉隧道安全出口,隧道內所有的巷道都要
52、設置醒目的路標,指示避災線路。 處理燃燒事故,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在瓦斯含量不大的區域內采取控制風流和隔斷風流的辦法。在控制風流時,必須密切注視瓦斯變化情況,安排專人檢查瓦斯、一氧化碳,觀察風流變化情況,防止風流短路引入災區,處理燃燒事故必須制定專門措施,由專業救護隊處理。8.3影響既有建筑物事故應急處理措施影響既有建筑物事故主要為:高速公路下沉、高速公路垮塌、廠區道路下沉及廠區房屋垮塌及地面塌陷。一旦發現高速路下沉和高速路垮塌現象,立即聯系高速路管理部門,并做好道路封閉和改道措施,防止后續車輛通過。同時制定搶救方案和根據應急預案的方案對人員、車輛進行搶救,同時隧道掌子面立即停止施
53、工,做好支護措施,救出被困人員,進一步研究制定方案,處理洞內坍塌和變形。一旦廠區出現道路沉降,廠房垮塌、地面坍塌現象,立即聯系廠區按既定的應急預案進行救援,最大限度的搶救人員的生命安全。同時洞內掌子面停止施工,救出被困人員,做好臨時支護,撤離工人和機械。待制定好處理方案后,再進入廠區內和洞內處理地表下沉、地面坍塌、廠房倒塌等事故。與當地醫院及安監部門加強聯系,盡最大的努力和最快的時間搶救受傷人員的生命安全。同時項目部的應急救援組與個方面加強溝通,處理善后事宜。8.4危巖落石事故應急處理措施危巖落石區施工,主要會產生落石傷人、打壞建筑及施工機械及車輛等事故。放生事故后,立即組織人員、機械進行救援
54、。救援前,先觀察坡面危巖是否會滾落,在救援場上方做好防護緩沖措施,救援時盡量不產生震動,造成危巖滾落,產生二次傷害事故。救援完成后,立即對坡面進行仔細檢查,進一步對坡面危巖進行處理,評估為安全后再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8.5水田、水塘失水應急措施盡量避開雨季和水田種植季節施工,在秋季和冬季,能協調排干水塘、水田水的,盡量協調用排干水田水塘水的措施,以降低滲水坍方風險。在水塘、水田邊做好水位及沉降觀測標識,每天至少觀測2次水位變化,同時,根據洞內情況增加觀測頻率,發現失水過快,立即報警,停止掘進。洞內做好排水措施,經過此段時,超前小導管加強注漿,滲水量大時,可以采用帷幕注漿,封閉掌子面,先治水、再
55、開挖。每次開挖進尺不得超過2榀,仰拱及時封閉成環,二襯在此段及時封閉。洞內準備好水泵,同時理通兩側排水溝,及時抽出仰拱內匯集的滲水,防止滲水浸泡基坑,圍巖軟化而導致初支失穩,造成更大的危害。王家壩隧道應編制應急預案,工區應按應急預案組織應急演練,洞口儲存必要的應急物資,一旦發現洞頂水塘、水田失水,立即組織搶險救援。進一步加強與監理、業主、設計方的聯系,討論并制定切實妥當的施工技術方案,防止水塘、水田失水造成坍方等安全事故。8.6 需進一步重視和加強的措施本標王家壩、黑石山隧道低瓦斯工區除了加強檢測和通風外,特別要注意所有施工機具和電器設備的防爆措施,確認其效果。要按照設計確保有害氣體封堵和排泄
56、系統的施工質量,確保鐵路施工階段及運營階段安全。為了降低圍巖坍塌的風險,針對侏羅系砂巖和泥巖互層的特點,對巖層走向與隧道軸線近平行的較陡傾角單斜構造圍巖可以采用非對稱初期支護。在緩傾角情況下,要通過優化爆破措施,加強開挖斷面形狀的管理,防止拱腰部位的坍塌。為了防止泥巖暴露后風化坍塌,要強調在開挖后用噴混凝土及時封閉。對于地下水豐沛的地段(如本標的黑石山隧道、王家壩洞頂水塘、水田),采用反坡開挖時,要編制排水系統的專項方案和應急措施。黑石山隧道穿越渝黔高速公路、既有廠房,要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同時與高速公路管理部門、工業園區取得聯系,方案必須得到他們許可和配合。路梯埡隧道進口洞頂房屋,應與地方加強
57、溝通,盡量拆遷洞頂房屋,在洞頂拆遷范圍外的房屋會爆破影響,洞內盡量優化爆破設計,將震動降到最低。路梯埡隧道出口位于303省道上方,施工前應封閉并改移303省道,防止爆破、施工巖石滾落而發生安全事故。9 附表附表1 渝黔四標11座中低風險隧道風險清單表風險清單表編號YQZQ-4-TGS-01日期2013-10-22隧道名稱渝黔四標11座中低風險隧道審核王國煒階段施工階段序號風險事件風險產生的原因類別后果備注1塌方淺埋、順層偏壓。G人員傷亡工期延誤環境風險投資風險2影響既有構筑物黑石山隧道下穿既有工業園區道路、綦齒園廠房,下穿渝黔高速公路、下穿渝黔高速公路互通。E車輛損壞、人員傷亡工期延誤投資風險
58、社會影響3瓦斯王家壩隧道、黑石山隧道為低瓦斯,其余隧道無瓦斯。G人員傷亡工期延誤投資風險4危巖落石黑石山隧道進出口,路梯埡隧道進出口,三江一號、三江二號隧道進出口。G人員傷亡工期延誤投資風險注:G-地質因素,E-環境因素。附表2-1 初始風險等級表初始風險等級表編號YQZQ-4-TGS-02日期2013-10-22隧道名稱渝黔四標11座中低風險隧道審核王國煒階段施工階段序號安全風險風險因素風險事件概率等級后果等級風險等級1 圍巖級別塌落掉塊、塌方32中度2巖層產狀,層間結合力32中度3節理等結構面產狀及結構力學性質32中度4埋深42高度5地質預報不及時,不準確32中度6爆破影響32中度7瓦斯積
59、聚瓦斯爆炸42高度8影響既有建筑物安全高速路下沉、坍塌、廠區道路建筑物坍塌42高度9危巖滾落落石傷人、機械、車輛、下方建筑42高度注:本次側重于安全風險評估,故僅列出安全風險因素,下表同。附表2-2 殘留風險等級表初始風險等級表編號YQZQ-4-TGS-02-1日期2013-10-22 隧道名稱 渝黔四標11座中低風險隧道審核王國煒階段施工階段序號安全風險風險因素風險事件概率等級后果等級風險等級1圍巖級別塌落掉塊、塌方12低度2巖層產狀,層間結合力12低度3節理等結構面產狀及結構力學性質12低度4埋深22中度5地質預報不及時,不準確12低度6爆破影響12低度7瓦斯積聚瓦斯爆炸12低度8影響既有
60、建筑物安全高速路下沉、坍塌、廠區道路建筑物坍塌22中度9危巖滾落落石傷人、機械、車輛、下方建筑22中度附表3 風險因素權重表風險權重表編號YQZQ-4-TGS-03日期2013-10-22 隧道名稱 渝黔四標11座中低風險隧道審核王國煒階段施工階段序號風險因素風險事件概率等級后果等級權重值1圍巖級別塌落掉塊、坍方3262巖層產狀,層間結合力3263節理等結構面產狀及結構力學性質3264埋深4285地質預報不及時,不準確3266地質預報不及時3267爆破影響3268瓦斯積聚瓦斯爆炸4289影響既有建筑物安全高速路下沉、坍塌、廠區道路建筑物坍塌42810危巖滾落落石傷人、機械、車輛、下方建筑428
61、說明:在鐵路隧道風險評估與管理暫行規定附表中,權重值意指多重風險評估時某一個特定風險的份量。本表安全風險評估僅涉及到安全,權重值實際應為1,考慮到各安全風險因素的重要性,表中相應實際數值以矩陣乘積列出。附表4 風險因素綜合權重表風險因素綜合權重表編號YQZQ-4-TGS-04日期2013-10-22隧道名稱渝黔四標11座中低風險隧道審核王國煒階段施工階段序號風險因素綜合權重重要度1圍巖級別10 高度2巖層產狀,層間結合力10高度3節理等結構面產狀及結構力學性質10高度4埋深12高度5地質預報不及時,不準確8高度6地質預報不及時8高度7爆破影響10高度8瓦斯積聚10高度9影響既有建筑物安全12高
62、度10危巖滾落10高度合計100附表5 風險期望損失表風險期望損失表編號YQZQ-4-TGS-05日期2013-10-22隧道名稱 渝黔四標11座中低風險隧道審核王國煒階段施工階段序號風險因素風險事件預計損失(萬元)期望概率期望損失(萬元)1圍巖級別塌落掉塊、坍方100可能10502巖層產狀,層間結合力100可能10503節理等結構面產狀及結構力學性質100可能10504埋深100偶然10505地質預報不及時,不準確100偶然106地質預報不及時100可能10507爆破影響100可能10508瓦斯積聚瓦斯爆炸100可能10509影響既有建筑物安全高速路下沉、坍塌、廠區道路建筑物坍塌100可能1
63、05010危巖滾落落石傷人、機械、車輛、下方建筑100可能1050附表6 風險對策措施表風險對策措施表編號YQZQ-4-TGS-06日期2011-10-22隧道名稱 渝黔四標11座中低風險隧道審核王國煒階段施工階段序號風險因素風險事件安全風險風險等級對策措施1圍巖級別塌落掉塊、坍方中度詳見風險對策措施文字內容2巖層產狀,層間結合力中度詳見風險對策措施文字內容3節理等結構面產狀及結構力學性質中度詳見風險對策措施文字內容4埋深高度詳見風險對策措施文字內容5地質預報不及時,不準確中度詳見風險對策措施文字內容6爆破影響中度詳見風險對策措施文字內容7地質預報不及時,不準確中度詳見風險對策措施文字內容8瓦
64、斯積聚瓦斯爆炸中度詳見風險對策措施文字內容9影響既有建筑物安全高速路下沉、坍塌、廠區道路建筑物坍塌高度詳見風險對策措施文字內容10危巖滾落落石傷人、機械、車輛、下方建筑高度詳見風險對策措施文字內容附表7 風險評估綜合表評估階段施工階段時間2013-10-22 隧道名稱渝黔四標11座中低風險隧道長度5701m線別國鐵I級地質概況本標11座隧道通過侏羅系砂巖泥巖互層,泥巖夾砂巖地層,部分地段巖層緩傾、順層;地下水以孔隙水和基巖裂隙水為主,部分地段分別具不同類型侵蝕性;受下伏油氣田構造影響、王家壩、黑石山隧道為低瓦斯隧道。設計情況本標隧道為客貨共線雙線隧道,旅客列車設計行車速度200km/h,設置雙
65、側救援通道。按礦山法施工,錨噴網支護,設置復合式襯砌。施工情況項目管理分為三級,即項目經理部、作業隊和作業班組(即開挖支護班組、出碴班組、襯砌防排水三個作業班組),實施六位一體管理,科學組織施工。隧道全工序施工時,管理人員300余人。評估目標:安全 環境 工期 投資 第三方識別方法以專家調查法為主線,綜合運用了風險層次分析法、矩陣法、模糊綜合評估法、頭腦風暴法等方法。序號風險因素風險目標原因背景1圍巖級別安全風險地質因素2巖層產狀,層間結合力安全風險地質因素3節理等結構面產狀及結構力學性質安全風險地質因素4埋深安全風險地質因素5超前地質預報不及時、不準確安全風險施工因素6隧道涌水總量異常安全風
66、險設計因素7預留變形量過小安全風險設計因素8支護結構強度不足安全風險設計因素9施工工法選擇不合理安全風險施工因素10施工階段防排水措施不當安全風險施工因素11巖石抗壓強度安全風險地質因素12巖層風化程度及厚度安全風險地質因素13瓦斯積聚安全風險地質因素14下穿既有高速公路、廠房等建筑物安全風險環境因素15危巖滾落安全風險地質因素評估方法以專家調查法為主線,綜合運用了風險層次分析法、矩陣法、模糊綜合評估法、頭腦風暴法等方法。序號風險事件安全風險等級風險對策1塌落掉塊、塌方中度見風險控制專項措施2瓦斯中度見風險控制專項措施3影響既有建筑物安全高度見風險控制專項措施4危巖落石高度評估結論:本標11座
67、中低風險隧道為短隧道、長隧道,隧道穿越蓬萊鎮組(J3P)及遂寧組(J2sn)地層,巖層為砂巖、泥巖互層,泥巖為軟質巖,屬易軟化巖,巖體發育24組節理裂隙,裂隙間距0.150.5m。隧道開挖后向斜軸部一帶及軟巖地段易出現洞頂坍方,冒落和隧底浸水軟化,圍巖變形等工程問題。受油氣構造影響,本標王家壩、黑石山隧道低瓦斯隧道。以專家調查法為主線,綜合運用風險層次分析法、矩陣法、模糊綜合評估法、頭腦風暴法等方法,對隧道施工階段的安全風險因素、安全事件進行評估分析得出:本標中低風險隧道為塌落掉塊、塌方,瓦斯,影響既有建筑物安全,危巖落石等安全風險因素。下階段注意事項:1、根據施工過程反饋的信息,及時做好出現
68、高瓦斯段、淺埋段等不良地質段的動態設計變更等工作;2、施工過程中,加強超前地質預報、監測量測與信息反饋等工作,確保安全風險的各項管理措施得到有效地實施。附表8 風險登記表序號風險事件主要成因初始風險風險主要處理措施殘余風險風險處理負責人填寫日期意見 / 備注概率等級后果等級風險等級概率等級后果等級風險等級1塌落掉塊坍方淺埋、順層偏壓、節理裂隙發育。32中度加強地質超前預報,超前支護,注漿封堵及加固22中度王國煒2013-10-222影響既有建筑物安全黑石山隧道下穿既有渝黔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橋河互通、下穿既有廠區(綦齒園)道路和廠房,埋深較淺42高度加強超前地質預報,超前支護,注漿封堵及加固。22中度王國煒2013-10-223瓦斯王家壩隧道、黑石山隧道為低瓦斯段,其余隧道無瓦斯。主要成因是下伏油氣儲層,基巖節理發育,天然氣沿紅砂巖和泥巖節理裂隙上移。23中度加強超前地質預報,加強通風,全過程監控,采用防爆設備。12低度王國煒2013-10-224圍巖落石隧道進出口處于砂泥巖互層的陡壁上,巖層傾斜、節理裂隙發育、風化嚴重。42高度進洞前加強圍巖排除,加強坡面支護、加固。22中度王國煒201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