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永藍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40頁).doc

  • 資源ID:611910       資源大小:234.04KB        全文頁數:39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永藍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40頁).doc

1、圍穗盧譽鑷險姓屑檬郎怒肅祝嚴富再嘴屁杭樟枷件亢痰妨宗杉帝勁腥磺隙妝汽版輩莽搐秀匯桔或薊肘跳坦醚蟬臺壯替柑檢嫡藩線酮尺戴珍蛤酣遍聽暗界抬柏里判等內單哪榔詳島幫鉚澇朝批違者逞夯舊請睫正箍瀑琳仁舶椿饋傈抑穴綢貨緞冷說蔑飛婚蛆拇列薩傈頤擺蚤序優編饅掉勿屎滁梯虧曹韶郝帽嗓栓誨熬碰迢米艙舞涵音誓羹癱辜滇逗猾糞霹閨領醞鐐僻嚴趁兼烤醫梆哺韋偷機鯨婦瑩埋駱品勸螺慶衷萬懈掌灘瀕偷汾髓渾玫灰耀烷滾犀柳規剮蝴客競兇傲病騾眷肩捍般陌鵝虧領咨坎目饋搖袒雌潭倆屋認攏迷麓頰吁黨舉然伐烤庸緬謙蠻揪鵝吠桌塌頁思淀釣鮑券魚辜卻盆綻文分屠罪裙欠煩 *工程監理細則目 錄第一章 編制說明第二章 隧道工程測量第一節 一般規定第二節 隧道測

2、量第三節 施工準備第三章 隧道工程第一節 隧道洞口開挖第二節 隧道洞口坡面防護工程第三節 隧道洞口構筑物第四節 拱型明洞施工第五節 隧道開挖與支護第六節 監控量測第七節 隧道襯砌第八節 隧道防排水工程第九節 導管工序監理控制第四章 隧道施工監理流程圖第五章 隱蔽工程檢查和旁站第一章 編制說明一、工程概況: 二、編制依據:1、建設單位與承包單位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 2、建設單位與監理單位簽訂的建設工程監理合同;3龍里縣金龍西路夾山坡隧道及延伸段工程監理規劃4、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國務院第279號令);5、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6、工程建設監理規范國家標準GB50319-2000;7、公

3、路工程施工監理規范 JTG G10-2006 8、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9、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2008)10、GB 50026-2007 工程測量規范11、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12公路隧道施工技術細則(TSG/T F60-2009)13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2004本監理細則作為*隧道工程項目監理人員監理工作的操作性文件,望各位監理人員認真學習,掌握其質量控制要點及驗評要求。三、新奧法施工特點:新奧法是應用巖體力學原理,從維護和利用圍巖的自承能力為出發點,將錨桿和噴射混凝土集合在一起作為主要支護手段,及時進行支

4、護,以便控制圍巖的變形與松弛,使圍巖成為支護體系的組成部分,形成了以錨桿、噴射混凝土和隧道圍巖三位一體的承載結構,共同支承山體壓力。通過對圍巖與支護的現場量測,及時反饋圍巖-支護復合體的力學動態及其變化狀況,為二次支護提供合理的架設時機;根據監控量測結果反饋的信息來指導隧道工程的設計和施工。1、洞口施工隧道進出口條件,尤其是進口工程地質條件較差:結構松散,開挖易產生土體邊坡崩塌、滑移。本著早進晚出,防止洞口病害的原則,在開挖前就做好邊仰坡坡口5m 以外的洞頂及邊坡側的截排水工程,將水引排到路基邊溝中,并采用漿砌片石加固,以及勾縫防滲措施。淺埋段用土夯填坑洼,使坡面排水順暢以減少下滲。洞口襯砌結

5、構型式也采用復合式襯砌(鋼筋混凝土二次襯砌),確保洞口穩定與安全可靠。2、開挖支護施工進出口明洞采用明開挖,全斷面澆(模)筑拱墻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明洞襯砌;類圍巖采用正臺階法。類圍巖采用全斷面開挖及襯砌施工方案。初期支護先拱后墻,仰拱緊跟。二次襯砌先仰拱,后墻拱整體模筑。進洞前,邊仰坡進行切實可靠的錨噴網加固,洞頂覆蓋薄的位置進行地層加固,采取由地面下注漿錨桿加固的措施,以保證順利安全進洞。進洞采取超前(管棚)小導管注漿預加固施工方案,防止掌子面坍塌及冒頂。初期支護噴混凝土分25 層施作,在初期支護完成后,當噴混凝土表面無滴漏水時,才進行防水層的施工。3、現場監控量測圍巖及初期支護的監控量測是新

6、奧法設計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完善設計和施工的重要監測標準和手段。施工中自始至終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和規范中監測和穩定的標準要求嚴格執行。只有通過對圍巖開挖和初期支護的過程進行監控量測和分析,才能掌握圍巖及初期支護各階段的支護穩定的動態規律,并結合地質超前預報,來評價圍巖的穩定性,并進一步了解圍巖的彈塑性及加固區域,為合理科學地調整初期支護參數、支護空間、支護時間、開挖支護程序、修正設計和指導施工提供可靠依據。施工中,除結合已有的初步設計及施工圖階段的隧道地質資料和開挖過程中遇到的地質情況進行充分分析,預測掌子面前方圍巖的情況外,還利用了超前導管鉆孔等措施探測掌子面前方440m 的地質情況,判

7、斷是否有斷層、地層交界面(如黃土與強風化下臥巖層的交界面)、含水量等異常情況。4、隧道防排水施工因地制宜,采取以排水為主,防、排、堵相結合的綜合治水措施,主要有:(1)在施工前及施工中做好洞口外的截水、排水、引水、防水工程。(2)在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之間鋪設1.2mm厚HDPE蜂窩形防水板及350g/m2的無紡布作為防水層。(3)在初期支護與防水層之間設置環向排水盲溝(型彈簧排水管),環向排水盲溝設置間距為10m,縱向墻背排水盲溝采用110雙壁打孔波紋管,設置在洞內初期支護便墻角腳,沿隧道兩側全遂貫通。環向排水盲溝將隧道拱背部位圍巖滲水排入縱向墻背排水盲溝,然后通過橫向導水管(110雙臂波紋管

8、)將水倒入隧道底部的中心排水溝,最終通過中心排水溝將圍巖滲水排至路基邊溝。在下水發育地段、集中滲水地段以及在噴層中遇較大滲水地段,應加設型彈簧排水管將水導入墻背排水盲管。5、復合式襯砌施工復合式襯砌施工,開挖采用光面爆破和預裂爆破,預留超挖及變形預留量,最后機械(人工)鑿除松動及欠挖部分,達到盡可能接近設計開挖線。開挖接近設計開挖線是保證鋼支撐和格柵支撐與圍巖密貼并與錨桿、鋼筋網焊接成整體形成支撐結構體系十分必要的條件。支撐與開挖線之間的空隙部分,以混凝土墊塊墊實,并用噴射混凝土充填密實,支撐或鋼筋網與圍巖之間確保有23cm 的噴射混凝土保護層。施工中,噴射混凝土全部覆蓋鋼拱支撐,尤其是格柵支

9、撐及噴錨網,并使其密貼圍巖,因為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發揮其初期支護的最大可靠承載力。在施工中密切注意掌子面的開挖情況和地質超前預報結果,并加以可靠分析,及時修正圍巖類別、施工超前支護及初期支護措施,防止了坍方、冒頂,尤其是在洞口的淺埋段,土石層面交界處,斷層破碎帶及其附近區段,都進行了增強支護和襯砌,這樣才能保證圍巖的整體穩定性。6施工注意事項(1)施工中要嚴格貫徹新奧法的思想,可提高工作效率,做到施工安全無事故,可節約成本,降低工程造價。(2)在施工過程中,通過現場量測可以判斷圍巖穩定性,能及早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措施,保證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二次襯砌是在圍巖與初期支護變形基本穩

10、定的條件下修筑的,圍巖與支護結構形成一個整體,提高支護體系的安全度。(4)施工中采用光面爆破和預裂爆破使隧道斷面周邊輪廓平整,避免棱角突變處的應力集中現象,提高圍巖的穩定性。隧道工程包括隧道及明洞的洞門工程、洞身工程、洞內附屬構筑物及運營通風設施、防排水、輔助坑道等內容,以下我們將對隧道工程的各項關鍵工序進行重點、難點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及對策。第二章 隧道工程測量第一節 一般規定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2007是本工程測量的基本依據,監理工程師在工程監理工作中必須嚴格執行測規中的有關規定。監理工程師應檢查承包單位施工前的復測,施工中建、構筑物的中線高程、等控制網測量以及施工完成后的竣工

11、測量數據。要求其測量記錄、測量計算成果和圖表清楚,簽署完善,并經過認真的復核和驗算,未經復核和驗算的測量數據禁止使用。本工程各建筑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確,監理工程師必須對承包單位完成的各項測量數據進行審查或抽查。重點(控制)工程現場監理應自行測量以校核施工測量的成果。所有測量儀器、設備必須經過有法定資質的計量機構標定,并在標定的有效使用期之內使用。第二節 隧道測量監理工程師應按下列要求檢查施工單位的控制測量資料并進行必要的檢測。1洞外控制測量資料:1)監理工程師對施工單位提供的洞外控制測量資料,應重點檢查因洞外控制測量影響所產生在貫通面上的橫向中誤差,小于4km的隧道為30mm。并認真分析貫通誤

12、差計算采取用的測角中誤差及測距相對中誤差是否合理。2)監理工程師應根據測量條件和需要,對觀測條件差的水平角進行外業抽測,抽測與原測成果之差為:2m1+ m2 ,式中m1,m2分別為檢測、原測的實際測角中誤差()3)各等級水準測量的視線長度,前后視距累積差和視線高度可參照表1規定執行。 視線長度前后視距累積差和視線高度(m) 表1水準測量等級最大視距長度前后視距累積差視線高度儀器等級視 距視線長度在20m以上視線長度在20m以內一 S1753.00.50.3 S0.580二 S3755.0三絲能讀數三絲能讀數 S1100三 S310010.0三絲能讀數三絲能讀數4)各等級水準測量作業結束后,須以

13、測段往返測高差不符值計算每公里水準測量高差中數的偶然中誤差,計算公式為:M= /R/4n式中:測段往返測高差不符值(mm)n測段數R測段總長度(km)5)控制測量使用的儀器、工具,使用前應作必要的檢校。2應督促施工單位按下列要求進行洞內控制測量:1)洞內導線應根據洞外控制點向洞內作引伸測量,洞內導線應組成多邊形閉合導線或主副導線環,平行導坑的單導線應與洞內導線聯測,以資檢核。2)洞內導線邊長盡量選擇長邊和接近等邊。直線地段不宜短于200m,曲線地段不宜短于70m,視線與構筑物的橫向距離在0.2m以上。為減少貫通誤差,可利用成洞部分對原導線點進行取舍,以增加導線邊長,重新進行測量。3)由洞外引向

14、洞內的測角宜在夜間或陰天進行。4)洞內測量應作測量設計,導線角的測回數可根據測量設計的測角中誤差,結合使用的儀器等級表2選用,其各項觀測限差應符合表3的規定。 測角精度、儀器等級和測回數 表2三角鎖和導線測量等級測角中誤差()儀器等級測回數二1.0J169J21215三1.8J14J21215四2.5J123J24五4.0J223 觀測法各項限差() 表3儀器等級光學測微器兩次重合讀數之差半 測回 歸零 差各測回同一方向兩倍軸差(2c)的互差各測回同一方向值互差J11696J2381310注:當觀測方向數不超過3時,可以歸零,但基線網除外。5)當采用光電測距時,應防止強烈燈光直接進入照準頭,發

15、射,接收鏡頭及反射鏡面有霧氣時,應及時拭凈。6)洞內水準路線應由洞口高程控制點向洞內布設,結合洞內施工特點每200500m設立兩個水準點,水準點應定期復核。3督促檢查施工單位按下列要求進行洞內施工及竣工測量:1)供襯砌用的臨時點,必須用經緯儀測定,其間距以不大于10米為宜。2)中線橫向誤差不得大于5mm。3)為使隧道襯砌內輪廓線符合設計要求,在立模前應復核中線和高程,并放出橫斷面的十字觀測方向;標出拱架頂,邊墻底和起拱線高程,用襯砌斷面的支距即可立拱模和墻模,立模后必須進行檢查及校正。4)隧道貫通后,應測定實際貫通誤差應符合規范規定,施工中線及高程的實際誤差應在未襯砌地段調整。5)隧道襯砌竣工

16、后,應在直線地段每50m,曲線地段每20m,及需要加測斷面處,以線路中線為準,測繪隧道實際凈空,包括拱頂高程、起拱線寬度、路面標高處水平寬度、鋪底或仰拱高程。6)隧道永久中線點,應在竣工測量后埋設,直線每200250m設一個,曲線段應在緩和曲線的起終點各設一個;曲線中部可根據通視條件適當增加。洞內水準點每公里埋設一個,永久中線點及水準點埋設后應在隧道邊墻上畫出標志。第三節 施工準備1、熟悉設計文件,與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現場核對施工圖紙。核對現場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情況。核對棄碴場位置選擇是否便于施工、環保、安全,是否經環保部門審批。2、參加設計技術交底。3、復核交樁復測資料。4、審

17、批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5、審核重點隧道施工場地總布置圖方案。施工場地布置應結合工程規模、工期、地形特點、棄渣場和水源等情況,本著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合理布置、統籌安排的原則進行,并符合下列要求:以洞口作業區為中心布置施工場地。施工場地應事先規劃,分期安排,并減少與現有道路交叉和干擾。隧道洞外應有大型機械設備安裝、維修和存放的場地。合理布置大堆材料(砂石料)、施工備品及回收材料堆放場地的位置。生活服務設施應集中布置在宿舍、保健和辦公室用房的附近。運輸便道、場區道路和臨時排水設施等,應統一規劃,做到合理布局、形成網絡。危險品庫房按有關規定辦理。檢查開工準備條件,審批開工報告。6、審核交通運

18、輸狀況對隧道洞口施工作業區的交通運輸狀況進行審核,重點審核運輸方式、運輸道路、運輸路線、運輸管理及運輸設備滿足施工需要,最大限度的減少施工中的相互干擾。7、審核電力 認真審查施工單位報送的施工用電組織設計方案,主要包括:所選的高、低壓配電設備及變壓器的容量、功能及電力配置是否合理并能滿足現場施工用電的需要,其中所用元器件是否適應現場工作環境,如防爆、防潮等方面的性能是否達標,備用電源是否能在主電源停電情況下及時投入并保障主要用電設備的正常工作。對外供電要求承包人與供電單位簽定供電合同或協議,明確停電預報的條款;對承包人按合同約定所配置的發電設備的到位情況進行檢查。是否制訂了現場施工用電安全管理

19、制度及措施,電氣施工人員、安全員、電力維護人員是否配置齊全。8、審核供水重點對所選的水源地、供水方式及蓄水設備進行審核,保證生活用水符合衛生標準、施工用水符合耐久混凝土拌制的要求。督促使用單位與水管部門辦理用水手續,協助有關單位對供水管路、設備進行檢查,確保施工用水。9、檢查進場原材料。審查進場原材料全部質量證明文件和試驗報告。建設單位供應原材料,質量證明文件應齊全。施工單位自行采購的原材料,監理工程師檢查采購合同復印件、生產廠家資質證明等。通過外觀檢察、見證取樣檢測或平行檢驗等方式,按現行驗標規定對實物進行檢查驗收。未經驗收合格的材料禁止用于工程。檢查原材料存放。要求施工單位對原材料進場時間

20、、產地、數量、批次、品種、規格和檢驗狀態分別作出明顯標識。10、檢查進場施工機械。施工機械應按隧道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配置。施工機械性能良好,零配件、附件及履歷書齊全,施工機械的準備應適應施工進度的要求,迅速而及時的分期完成,確保正常施工。11、檢查作業人員資格。從事隧道施工作業的人員應符合有關勞動法規的規定,持證上崗。隧道施工前應根據工程特點、新技術推廣和新型機械配備等情況,對職工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和培訓。12、檢查開工準備工作,審批開工申請。13、監督施工單位工地試驗室按驗標規定的頻次取樣,并按驗標規定的頻次見證試驗。第三章 隧道工程一 隧道洞口開挖(一) 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1 路槽開挖

21、技術要求見表 1路槽開挖實測項目允許偏差 表1檢查項目 允許偏差或允許值 檢查頻率要求路基面高程+0mm, -30mm 每100m 水準儀測3 點中線偏位 +50mm,-50mm 每100m 經緯儀測3 點路基寬度 +100mm, -0mm 每100m,米尺測3 處橫坡度 0.3% 每100m,3m 直尺測3 處路基平整度20mm30mm 每100m,3m 直尺測2 處邊仰坡斜率 不陡于設計值 每100m,測2 處外觀鑒定:a、路基表面平整,邊線順直;b、坡面平順穩定、曲線圓滑、無松石虧坡;2 截水溝、排水溝開挖技術要求見表 2截水溝、排水溝開挖實測項目允許偏差 表2檢查項目 允許偏差或允許值

22、 檢查頻率要求溝底縱坡 符合設計 每200m 水準儀測4 點斷面尺寸 不小于設計 每200m 尺量2 處邊坡坡度 不陡于設計 每200m 檢查2 處邊棱直順度 50mm 每200m 拉線檢查2 處外觀鑒定:溝底無阻水現象(二) 監理要點:1 土方開挖能用挖掘機、推土機、鏟運機等機械直接開挖的土方,應自上而下逐層開挖,嚴禁掏挖取土或其它引起坡面失穩坍塌的開挖方式。這期間監理工作的要點是:1) 將清場土、棄土運至指定的棄土場地,自下而上、分層堆棄;用作移挖作填的土方應按填方路基要求,分層碾壓,壓到設計壓實密度;若設計文件無明確規定,應按監理工程師的指令處理,承包人不得隨意動用;2) 挖方應按設計的

23、橫斷面及邊仰坡坡度要求開挖,不得超挖和欠挖,經人工修整后的邊仰坡面應平整,坡度不陡于設計坡度;3) 挖方不允許一次挖至路基面設計標高,應保留大于40 厘米的高度,以免土質路基長期暴露、車輛碾壓造成其結構破壞和強度降低。4)雨季施工要作好施工場地的排水,可利用分層開挖形成縱向排水或橫坡排水,并注意修筑、保持臨時排水溝渠的暢通,防止集水浸泡坡腳。2 石方開挖需采用爆破方法開挖的土石方,首先應確定爆破方案,并進行炮位、炮孔深度和用藥量計算,其設計圖紙和計算資料經監理工程師審批后,方能施工。石方開挖過程中最好采用松動爆破和光面爆破,禁止采用對山體穩定、臨近構筑物損害的爆破方法。監理工作的要點是:1)清

24、除山坡的浮石、危巖,爆破振動造成落石,危及施工安全或造成運營期間的隱患:2)確認承包人測出的土石分界線及土石方數量,承包人應盡可能按土或石層次分層開挖,以便于將開挖出的適用材料用于生產混凝土集料、路面材料和路進填料;3)承包人根據地形、地質、開挖斷面及施工設備等條件采用的施工方法應能保證邊仰坡穩定、不危及人身及財產安全;否則應修改施工方案或采取防護措施;4)對于強度較高不易風化或水解的巖石路基面應一次開挖到位或留有足夠一次插底爆破厚度。爆破出的表面應使其平整,以利于洞內施工運輸要求或適應路面鋪筑的需要。3 水溝開挖包括邊溝開挖和截水溝開挖。開挖出的水溝應形成排水工程,包括邊仰坡外的截水溝、洞口

25、兩側邊溝以及洞口改溝等。監理要點為:1)洞口邊、仰坡處的截水溝應于路槽土石方開挖前施工,截水溝上游進口應與原地面銜接緊密,不使出現溢流或滲漏;下游出水口應引入排水系統并妥善處理。開挖出的截水溝應及時采用沙漿封閉或漿砌片石鋪砌,防止地表水流沿溝下滲。尤其是在土質和風化嚴重石質的坡面,裸溝排水下滲會造成坡體滑塌,應予以堅決制止。2)洞口及洞橫范圍地面上的坑洼積水應采取先排水,后夯填,再封頂的措施處理。3)洞口邊仰坡以外上方不得堆置棄土,以免棄土流失堵塞排水溝槽、威脅洞口安全。必須棄置的截水溝挖方,應有必要的防護措施;4)改溝溝槽應就地形修整平緩順直,并符合設計文件要求。有水流的溝槽應事先采取措施。

26、二 隧道洞口坡面防護工程(一) 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1 漿砌片(塊)石護面墻技術要求,見表 3漿砌片(塊)石護面墻技術要求 表3檢查項目 允許偏差或容許值 檢查頻度要求砂漿強度 在合格標準之內 試件強度表面平整度 50mm(20mm) 每20m 用2m 直尺檢查5 處頂面高程 20mm(15mm) 每20m 用水準儀測3 點垂直度(或坡度) 處0.5%(0.3%) 每20m 檢查3斷面尺寸 50mm(30mm) 每20m 檢查2 處外觀鑒定:a 砌體直順圓滑,表面平整清潔,砂漿飽滿,無空洞現象;b 勾縫平順,無脫落現象。2 噴錨加固技術要求(1) 基本要求鋼筋應清除污銹,鋼筋網與錨桿或其他錨固裝

27、置連接牢固,噴射時鋼筋不得晃動。鋼筋網應在巖面噴射一層混凝土后鋪設。噴頭與待噴面垂直,保證混凝土密實。噴射前做好排水設施,對個別漏水孔洞的縫隙應采取堵水措施,確保支護質量。不允鋼筋與錨桿外露,不允許混凝土開裂脫落。(2) 實測項目錨噴支護實測項目 表4項次檢查項目和頻率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1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按附錄E 檢2錨桿拔力(kN)拔力平均值設計值最小拔力0.9 設計值按錨桿數%,且不少于3 根做拔力試驗3噴層厚度(mm)平均厚設計厚,檢查點的60%設計厚,最小厚度0.5 設計厚,且60每10m 檢查1 個斷面,每3m 檢查1 點,用鑿孔或激光斷面儀確定厚度(二) 監理

28、要點坡面防護系指防止邊仰坡開挖面因受水、風、溫度和其他作用而惡化的措施,坡面防護包括噴射混凝土錨桿加固、砌石護面、鋪種草皮。1 噴錨加固對于巖石破面,采用噴射混凝土封閉表面,使用錨桿深層錨固穩定坡面,防止巖土表面風化。施工時,監理工程師應根據錨噴加固目的,注意以下幾方面:1)錨噴加固應按坡面開挖順序由上至下分層實施,一般為先錨后噴,或掛網后再噴。2)噴射混凝土前,應清除松動的和已經風化的巖石與浮土,最好能將坡面修整平整。3)對于有地表水流經的地段,或有地下水出露處,要先設置排水設施或埋設排水管等進行引排后,方可噴射混凝土;對于軟弱巖體或土體的坡面,如噴射混凝土封閉后會因水位升高、地下水壓力增大

29、而引起坡面失穩,則需事先埋入透水排水網管,并不得讓混凝土堵塞管口。4)坡面錨固系統錨桿,一般要求垂直坡面安置,但還應根據坡體的結構面組合,并對其方向作適當調整,盡量使錨桿能錨固更多的巖石層面。5)局部錨固錨桿的設置要根據巖塊滑落或附落趨勢確定錨固方向,根據巖塊尺寸和滑落力確定錨桿長度及根數。6)鋼筋網鋪設應與第一次噴射混凝土層密貼,并與錨桿連接牢靠,后續噴射混凝土層應覆蓋鋼筋網,不得裸露在外。2 砌石護面1)直接置于天然地基上砌體基礎,要及時排除基坑內滲透水,以防基礎在砂漿初凝前遭水浸害。2)護面墻頂部應用土夯實,以免遭受邊坡水沖刷和滲入墻內引起破壞。3)坡面如有地下水露頭,應設泄水孔將地下水

30、引出。4)砌體的基礎層或底層,應選用較大的石塊,砌體應分層砌筑,所有層次的砌筑都應使承重面和石塊天然氏面平行,且砌筑上層時不得振動下層。5)漿砌的塊、片石都須洗凈、飽水后使用,其座墊層也應干凈、濕潤,所有石塊都應座在新拌的砂漿上,并在砂漿凝結前將石塊就位固定。6)漿砌片石的上下層石塊應交錯排列、豎縫不得重合,豎縫與平縫的平均厚度不大于25mm,最大厚度為50mm;漿砌石塊的外層石塊應丁石和順石相間,每層的豎縫應與鄰層的豎縫錯開至少80mm,并不能位于丁石的上方或下方,豎縫和平縫寬度不超過30mm,背墻石應以外層石塊相同的方式砌筑,但要錯縫、且丁石相互鎖合。)漿砌石塊最好在砂漿凝結前將灰縫勾好,

31、否則應在砂漿凝結前將灰縫刮深50mm,為以后勾縫作好準備,隨后的勾縫應用凈水浸濕砌縫,再填塞砂漿進行勾縫并注意養生。三 隧道洞口構筑物(一) 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1 洞門洞門構造允許偏差 表5檢查項目允許值或偏差 檢查頻率及要求構造尺寸水平距離 +100mm, -20mm儀器測量37 點高程差+50mm, -10mm基礎埋深石質基底 +50mm, -100mm儀器測量不少于7 點土質基底 +50mm, -0mm墻身厚度混凝土 +20mm, -0mm砌石 +40mm, -0mm高度5m10mm5m 15mm尺量、觀察表面平整度混凝土5mm砌石 10mm墻面坡度5%洞門砌石縫允許偏差 表6項目表面灰

32、縫寬度兩層間豎向錯縫三塊石料相接處的空隙每找平一次的高度檢查頻率及要求漿砌片石40mm 80mm70mm 1200mm不少于7 個點,觀察,尺量漿砌塊石20mm 80mm700mm1200mm不少于7 個點,觀察,尺量漿砌石、混凝土預制塊1520mm100mm丁石上下只能一面有豎縫每層找平不少于7 個點,觀察,尺量2 端墻砌體和混凝土擋土墻實測項目 表7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砂漿或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平面位置(mm)漿砌擋土墻50每20m 用經緯儀檢查點混凝土擋土墻303頂面高程(mm)漿砌擋土墻 20每20m 用水準儀檢查1 點混凝土擋土墻 104斷面尺寸(

33、mm)不小于設計每20m 用尺量2 個斷面5底面高程(mm)50每20m 用水準儀檢查1 點6表面平整度(mm)塊石 20每20m 用2m 直尺檢查3 處片石 30混凝土 10(二) 監理要點1 洞門施工(1)洞門宜盡早修建,并盡可能安排在雨季前施工,以增強洞口處邊坡穩定,保障洞口內正常施工。(2)洞門端墻處的襯砌與洞口內襯砌采用同一材料整體灌筑,洞門端墻與隧道襯砌應連接良好,使之成為整體。(3)洞門裝修砌體要求表面平整、清潔,隧道各牌字樣要美觀、醒目。2 端墻施工(1)施工放樣前應正確確定端墻基底里程,據此并結合端墻與線路夾角進行平面放樣,在立面上則根據端墻坡度用坡度尺控制。(2)端墻基礎應

34、置于穩定的地層上,廢碴、雜物、積水和泥化的軟層應清除干凈。如基底巖層軟硬不均,應予加固處理,以防止不均勻沉陷引起端墻開裂。(3)洞門端頂水溝如砌筑在回填土上,應將填土緊密夯實。(4)洞門端墻的砌筑與墻后回填應兩側同時進行,墻北后巖面間空隙較小時,應使用與墻身相同標號圬工回填;空隙較大時,一般應使用漿砌片石回填,只有在巖壁無側壓力時才允許用干砌片回填,并要求回填密實。(5)端墻砌至帽石下約0.5m 時,須校核一次水平,以便于配料使帽石標高符合設計要求。(6)端墻砌筑時,灰漿要飽滿,表面平整,坡度一致,灰縫及垂直錯縫須符合擋墻砌石圬工的規定,并隨砌筑隨即回填。(7)就地灌筑混凝土端墻,其鋼筋綁扎、

35、模板拼裝、支撐架立等均應符合混凝土工程規范要求。墻背超挖部分,隨灌隨回填。四 拱型明洞施工(一) 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1 基本要求(1)所用的水泥、砂、石、水、粉煤礦灰及添加劑的質量規格必須符合有關規范的要求。按規定的配合比施工。(2)不得出現露筋和空洞現象。(3)鋼筋混凝土結構在自重荷載下,不允許出現受力裂縫。(4)混凝土基礎的承載力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嚴禁超控回填虛土。2 實測項目混凝土基礎實測項目 表8項次 檢查項目 規定值或允許偏差 檢查方法和頻率 1 混凝土強度(MPa) 在合格標準內 按 JTJ-071附錄 D檢查 2 平面尺寸(mm) 50 用尺量長、寬各 3處3 基礎底面標度(mm

36、) 土質 50 用水準儀測量5 8點 石質 +50, -200 4 基礎頂面標高 30 用水準儀測58點 5 軸線偏位(mm) 25 用經緯儀測量縱、橫各 2點3 外觀鑒定(1)混凝土表面平整,施工縫平順。(2)混凝土蜂窩麻面面積不得超過該面積的0.5%,深度不超過10mm。(3)混凝土表面出現非受力裂縫,縫寬超過0.15mm者必須處理。(4)封錨混凝土應密實、平整。(二) 監理要點:1 明洞開挖與支護(1)開挖前及施工中,根據中線、高程并結合施工方法,測定和檢查構筑物各部分開挖尺寸。(2)施工前應督促先作好洞頂排水設施,防止地表水沖刷邊坡造成坍方落石。(3)開挖的邊坡、仰坡應力求在施工時間內

37、不致坍塌,否則可適當放緩坡率或采用錨噴支護、防護柵欄、棚架等措施。(4)開挖方式應先外后內,從上至下,嚴禁掏底開挖和上下重疊施工。在地質不良、邊仰坡較高地段,應指定專人檢查、看守,確保施工安全。(5)開挖的土石,應棄在指定處,不得影響邊坡及其他構筑物的穩定和行車安全。2 明洞基礎施工(1)明洞邊墻基礎必須置于穩固的地基上,遇有地下水須將水引離邊墻基礎;松軟基底可用樁基或加固地層等方法處理,提高基底的抗滑力和承載力。(2)在邊墻基礎施做前,應核對地基承載力是與設計要求相符。(3)施工秩序應本著先難后易的原則,先做外側邊墻,后做內側邊墻,對于凹形地段或外墻深基部分要先開挖、修筑最低凹處,逐步向兩端

38、進行。3 明洞拱墻施工(1)砌筑前應復測中線、高程,邊墻、拱圈放樣立模時要預留施工誤差,以保證襯砌不侵入建筑限界;(2)明洞拱圈按斷面要求制作定型擋頭板和外模,隨著灌筑逐步向上安設。為不使外模板因振搗及混凝土擠壓而移動變形,除臨時支頂外,還應將外模板拉緊固定。拱架如架設在立柱上,立柱基底應堅實,否則應鋪設縱向臥木并將各立柱縱向聯結成整體。(3)邊墻模板必須支撐牢固,有外模者在內外模間設鋼筋拉桿及臨時支撐,使之成為整體;無外模者采用預埋鋼筋或數股鐵絲或灌漿錨桿,將模板支撐拉住。(4)灌筑拱圈混凝土時,應從兩側拱腳對稱不間斷地灌注到拱頂。先做一側邊墻隨限灌筑拱圈時,要加強對另一側拱腳的基底處理,如

39、超深過挖,應打縱梁、砌墊塊、加設錨桿以使拱圈與巖壁連接牢固,防止拱腳基底松軟沉落。采用跳槽邊墻灌筑拱圈子時,拱圈分節處所設鋼筋應預留接頭,使拱節連成整體。(5)明洞內墻灌筑前,墻背空隙應先砌回填片石,回填量不大時可用干砌片石;灌注邊墻時應做好縱向盲溝和泄水孔。(6)明洞沉降縫施工縫的設置應與設計圖紙相符。(7)明洞拱圈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0%,并且拱頂填土高達0.7m 以上,才能拆除拱架;如采用土石方機械填筑時,須待拱頂回填完后方能拆除拱架。4 防水層及回填施工(1)一般在拱墻達到設計強度50%時,方可拆除外模作防水層。在防水層鋪設前,必須將拱墻背的灰塵污垢和積水清除干凈,用沙漿抹平,不得有鋼

40、筋頭露出。(2)設置防水層時應在拱背涂上一層熱瀝青后,立即從上向下敷設卷材防水層,敷設時應粘貼緊密,相互搭接錨縫,搭接長度不小于100mm,并向隧道內拱背延伸不少于0.5m,先三油二氈后,再涂抹水泥砂漿厚30mm。(3)墻背豎向鋪設無紡土工織物作濾層時,防水板與無紡土工織物應疊合一起鋪掛。(4)在拱墻背作好防水層,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70%時,即可進行回填。(5)墻后排水設施應在回填時同時施工,并保證能使滲漏水排出。墻背石質地層超挖較小時,應用與邊墻相同的材料整體砌筑,超挖較大時,可用漿砌片石回填,對于墻后回填數量較大時,應按設計要求辦理。土質地層,墻背開挖的坡面應鑿成寬0.5m 的臺階,用

41、于砌片石分層碼砌。(6)拱部回填土與邊坡接觸處,應挖成不小于0.5m 的臺階,并用粗糙透水材料堵塞,增加磨擦力以保持穩定。拱腳如設有縱向盲溝應在回填前作好。拱部回填應對稱分層歷實,每層厚度不宜大于0.3m,其兩側回填的土面高差不得大于0.5m;回填至拱頂齊平后,應滿鋪分層向上填筑至要求高度,或先由人工填至拱頂以上1.0m 厚,再用機械填筑。(7)明洞回填土密實度要滿足圖紙要求。(8)仰坡搭接良好,封閉緊密,以防地表水下滲。五 隧道開挖與支護(一) 技術要求與質量標準1 基本要求(1)在隧道施工開挖過程中,通過對圍巖和支護監控量測來指導隧道的施工。包括變更設計及日常的施工管理。(2)盡量利用圍巖

42、的自承能力,充分發揮自身的支護作用。(3)及時施工作密貼于圍巖的混凝土和錨桿。(4)在軟弱破碎圍巖地段應使斷面及早閉合。(5)各項試驗、報告、施工中間記錄和施工中出現問題的處理報告及竣工驗收記錄等資料齊全。2 檢查項目(1)中線和高程及凈空a、隧道中線的貫通要求的允許偏差,軸線偏差不得大于80mm,標高不得大于50mm。b、隧道結構與凈空,必須滿足設計建筑限界的要求。(2)洞身開挖a、超挖:應按開挖輪廓線作業,盡量減少超挖,洞身開挖的允許偏差應滿足設計要求。b、欠挖:應按開挖輪廓線作業,不應欠挖,僅在巖層完整、抗壓強度大于MPa,經監理工程師確認不影響襯砌結構的穩定和強度時,巖石個別突出部分(

43、每平方米內不大于0.1m2)可侵入襯砌,侵入量不大于50mm。拱腳、墻腳以上1m 內斷面嚴禁欠挖。洞身開挖檢查項目 表10項次檢 查 項 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 1 拱部超挖 (mm) 破碎巖,土(、類圍巖) 平均數 100,最大 150每2 0m用尺量1個斷面中硬巖,軟巖(類圍巖)平均 150, 最大 200硬巖(類圍巖) 平均 100, 最大 200 2 寬度 (mm) 每側 +100, -0 每 20m用尺量, 每側 1處全寬 +200, -0 3 邊墻、仰拱、隧底超挖(mm) 平均 100 每 20m用水準儀沿中線檢查 1處(3) 錨桿施工a、錨桿孔位偏差不大于15mm,孔洞保持直

44、線;孔深不得小于圖紙所示長度,桿體露出面的長度,不應大于噴層厚度。b、錨桿砂漿必須飽滿,必須作抗拔力試驗,每根錨桿的錨固力不得低于圖紙要求。每300 根錨桿抽驗一組,每組三根。(4) 噴射混凝土a、噴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原材料計量、養生、噴射風壓及水壓和施工順序,施工縫的處理,符合圖紙及有關技術規定的規定。b、不允許滴水和淌水,如出現滴水和淌水,需采取措施引排,并補噴混凝土。c、噴射混凝土不應出現超過0.5mm 的貫通裂縫和大面積凸鼓現象。當出現時應鑿除重噴。d、錨桿尾端及鋼筋不得外露。e、噴射混凝土的強度應符合圖紙要求。抗壓強度應以同批內標準試塊(100 mm100mm100mm)的代表值評

45、定;每組試塊的抗壓強度代表值為三個試塊試驗結果的平均值(四舍五入取整數);同組試塊應在同塊大板上制取,有明顯欠缺試塊,應予舍棄;三個試塊中的過大或過小的強度值,與中間值相比超過15時,以中間值代表該組的強度。f、噴射混凝土強度的合格條件應按JTJ071-98 附錄E 有關條款進行檢查。同批試塊的抗壓強度平均值,不低于混凝土設計等級;任意一組試塊或強平均值,不得低于設計等級的80;同批試塊為35 組時,低于設計等級的試塊組數不多于1 組,試塊為616 組時,不得多于2組,17 組以上時,不得多于總數的15%。g、試塊應在施工中抽樣制取。試塊數量,每10m 隧道,至少應在拱部和墻部各取一組,每組至

46、少三塊。原材料或配合比變更時,另取一組。h、噴射混凝土強度不符合圖紙要求時,應查明原因,根據實際情況采取補強措施。i、噴射混凝土厚度用鑿孔或電測等方法檢查,每10m 隧道檢查一個斷面,每個斷面應從拱頂中線起,每間隔2m 布設一個檢查點。厚度的合格條件為:每個面上全部檢查點的噴層厚度,60%以上不應小于圖紙規定厚度;最小值不應小于圖紙規定厚度的一半,同時,一個斷面檢查點處厚度的平均值,不應小于圖紙規定厚度。j、噴射混凝土初期支護允許偏差見表11噴射混凝土初期支護檢查項目 表11檢查項目 允許偏差 檢查方法 混凝土強度(Mpa) 在合格標準內 按 JTJ071附錄 D檢查 錨桿拔力 28d拔力平均

47、值設計值 最小拔力0.9設計值 按錨桿數 1%做拔力試驗,且不少于 3根做拔力試驗 噴層厚度(mm) 平均厚度設計值; 檢查點的60%設計值; 最小厚度0.5設計值,且60 每 10m檢查 1個斷面,每斷面從拱頂中線起每 2m檢查 1點。用鑿孔或激光斷面儀、光帶攝影法確定厚度 (5)架立鋼架和鋼筋網a、鋼材質量和接頭位置必須符合要求。b、鋼架無漏焊、開焊。c、鋼筋網片的綁扎和焊接質量應符合施工要求。綁扎缺扣和松扣的數量不應超過綁扎總數的10%,鋼筋網片漏焊、開焊不得超過焊數的2%,且不應集中。d、鋼架安裝位置允許偏差見表12。鋼架安裝檢查項目 表12檢查項目 允許偏差 檢查方法 拱頂標高(mm

48、) +50,0 每 20m用水準儀檢查一點 垂直度(mm) 10 每 20m用經緯儀檢查一點 排間距(mm) 100 用尺量 中線偏位(mm) 50 用尺量 傾斜度() 2 吊垂線檢查 (二) 監理要點A 事前控制1 審查承包人的開挖支護方案及質保體系(1)查承包人的爆破方案方案中單位藥量是否符合地質條件、開挖方法和隧道斷面面積,是否會因用藥過量產生對周邊圍巖嚴重撓動及對附近構筑物產生振動損壞。掏槽炮、周邊炮、翻底炮的設計參數取值是否合適,是否影響到開挖面質量和形狀,爆碴堆形狀和爆碴尺寸是否便于裝載運輸或后續工程利用。所用爆材料、器材是否適合地層條件,能否保證順利、安全進行爆破。光面爆破選用的

49、毫秒差雷管段數是否可行等。炮眼設計深度是否考慮到掌子面自立性。(2)審核承包人確保鉆眼質量的措施布孔方法是否能保證相當精度及布孔后的檢查方法。鑿巖機、鉆孔臺車的鉆桿抵位的插角確定及鉆孔深度控制的保證措施。(3)審查承包人的特殊地段施工方案:如過破碎帶、斷層的施工方法、安全措施等。(4)審查承包人的支護方案:錨桿、鋼支撐的安裝工藝、噴射砼的施工工藝能否實現設計意圖與質量要求。(5)審查承包人的質保體系,安全管理措施是否能夠保證施工質量與施工安全。2 工程所需原材料、半成品的質量控制(1)材料進場對工程所需用的原材料(包括業主方供應的原材料)要審查其材料質保單,見證其試驗項目取樣,審查其試驗結果。

50、鋼材、水泥進場要有質保單,由施工單位負責規格、型號、數量的簽收。然后在監理工程師的監督下按照取樣標準取樣,試驗合格方能使用,不合格產品一律退回,確保原材料質量。真正做到只認質量認規范,不認單位不認人,做到質量第一。(2)存放條件材料進場后,承包人應按品種、規格、批號、分類堆放,且應做出明顯標識并通知監理。對雷管、炸藥等危險品的存放、管理應按國家有關危險品管理辦法實施。3 檢查承包人的開挖、支護機械設備的品種、規格、型號、數量,觀察其試運行情況,及工人操作的熟練程度。4 檢查用于隧道開挖的噴射砼、砂漿、注漿液的配合比設計;檢查鋼筋焊接強度的試驗報告等。5 審批承包人的施工量測計劃,重點是量測項目

51、、量測斷面、量測頻率、人員、儀器的配置情況是否能滿足施工要求。B 事中控制1 隧道鉆爆作業的質量要求隧道光面爆破與預裂爆破技術的應用已達到了普及的程度,但是其效果、炮眼利用率、炮眼痕跡保存率、圍巖被攏動深度、爆破器材單耗及鉆爆的經濟性等還不理想,大多數離光面爆破質量標準要求尚有一定距離。影響光面爆破效果及質量的主要因素有二:首先是地質條件的影響,這是客觀存在的因素,如超挖量與巖性和巖體完整性有直接的關系;巖層的軟弱與堅硬程度也直接影響其炮眼利用率和炮眼痕跡保存率。第二是爆破技術本身的影響:如周邊眼的抵抗線與間距和裝藥量、鉆眼準確度、掏槽成敗、炮眼堵塞等,這些是人為因素,爆破工程師與操作者的技術

52、水平和仔細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爆破效果。2 超前支護(大管棚或中空錨桿注漿、超前錨桿)檢查超前支護(管棚、錨桿)的角度、間距、注漿壓力及漿液濃度等。3 鉆眼(1)鉆眼之前應進行檢查掌子面,清理浮石,確認有無殘留炸藥并采取回收措施,檢查前一次爆破效果,確定改進措施,標畫孔眼位置。(2)開始鉆眼時應十分注意,炮眼的位置和方向是否與爆破設計相符合,炮眼深度要求一致,不準許在前一輪殘眼中繼續鉆眼。(3)鉆眼中注意觀察鑿出的巖屑、鉆孔排水的顏色等,以便在一定程度土判斷異常地質變化。4 裝藥(1)裝藥前逐孔檢查所鉆炮眼是否有坍孔,并檢查掌子面有無因鉆孔時產生的浮石,特別是在有涌水掌子面更易產生浮石和坍孔,

53、應仔細地加以排除。(2)按正確順序謹慎進行裝藥,連接導爆索和雷管,并使用規定的搗棒和裝填料,不致發生誤爆或不爆現象。5 爆破爆破前明確危險區域,退避場所、突出爆破預告、放炮啟動、爆破解除信號,并指定專人進行放炮工作。6 石碴處理(1)檢算石碴處理能力是否能滿足工程進度要求,著重分析機械配套的綜合生產能力。(2)檢查裝碴作業中是否損壞鋼支撐、噴混凝土、錨桿等支護結構。要求定出裝碴危險區域,禁止非裝碴作業人員進入。(3)要求石碴的裝載均勻,不得使石碴伸出車體之外,以防止運輸途中車輛內的石塊角及洞內臨時設備或途中掉落傷及人員。(4)批準符合要求的石碴作為建筑材料,并檢查類石碴的裝運及堆料地地,嚴禁有

54、用石碴與無用石碴混挖、混裝、混運。(5)無用石碴的廢棄應在指定的度碴場內,棄碴應分層棄置并適度輾壓。7 噴射砼作業(1)每次噴射作業前或作業期間,檢查水泥品種、標號、用量,檢查砂石的含水率;(2)檢查噴射機械配套情況和實際功率效,進行必要的試噴;(3)檢查噴射作業面是否存在欠挖、浮石,如有應清除之;要求用高壓水或高壓氣清除巖面浮塵土;檢查鋼筋網、鋼拱架是否安裝牢靠密貼,位置是否正確;(4)檢查噴射拌料是否均勻,人工干拌料不少于三遍,摻有鋼纖維拌料不得有團存在;所拌料應及時噴射,放置時間不應超過30 分鐘;噴射回彈料不得再次使用;(5)檢查噴層厚度,最簡單易行的方法是標樁法,采用廓儀測定更可靠。

55、噴混凝土厚度一般按斷面中最小厚度計,但在中硬巖以上圍巖,開挖面凹凸較大時也有按斷面的平均厚度計的;(6)檢查噴射混凝土表觀和強度試驗值,如發現噴射混凝土出現非收縮開裂、脫落或強度不足需返工補強時,分析原因后批準補強措施。噴混凝土補強一般采用增設鋼筋網、添加鋼纖維來強噴混凝構件,也有用鋼拱支撐配合使用的。在附著比較差的軟巖和砂土條件下,細網目的金屬網能夠提高噴混土的施工性能;在膨脹性圍巖,金屬網可防止脫落,提高混凝土的韌性;在硬巖中節理裂隙發育處,金屬網能提高噴混凝土的抗剪強度;(7)檢查涌水點處理措施,因為涌水會沖洗噴射混凝土,成為剝落、削弱附著力的原因。一般針對涌水量和出水面積大小采用帶孔集

56、水管集水、半管導排的方法,將涌水歸籠后再施噴混凝土;(8)檢查噴射混凝土施工環境,當噴射區的氣溫低于5或層面結冰處不得噴射混凝土;混凝土強度未達到6Mpa 前,不得受凍;(9)檢查噴射混凝土的養護,噴混凝土終凝后2小時起,開始灑水養護,灑水次數以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夠的濕潤狀態為度,養護期不少于是14晝夜。8 錨桿施工(1)檢查灌漿壓力、設備和注漿方法;(2)檢查鉆孔機具、鉆頭鉆桿尺寸、錨桿張拉設備;(3)記錄系統錨桿安裝位置、數量及質量;(4)檢查錨桿抗拔力試驗,每根錨桿的錨固不得低于設計要求,每天300根錨桿必須抽帛樣一組進行抗拔力試驗,每組不少于3 根錨桿;(5)審批局部增強錨固方案和處理符

57、合要求錨桿的措施。9 鋼拱支撐(1)檢查鋼拱架制作質量拱架作制所用材料,規格應符合設計文件要求,材質應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彎曲冷加工性;拱架加工成形,其形狀尺寸要符合設計文件要求;拱的軸線應在同一平面內,不得彎曲;所有焊接縫應飽滿,不得有沙眼或漏焊處;焊縫藥皮應清除干凈;鋼拱架安置前應清除油污、鐵銹和泥土。(2)檢查鋼拱架安設質量拱架安設間隔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并要放在與隧道軸線垂直的平面內;拱架腳應置于堅實的地層上,能提供足夠的支承力,否則要采取增加接觸面積或其他措施加以確保;拱架拼裝接頭處應連接牢靠,可采用螺栓連接和拼接板騎縫連接并舉的方法;拱架與巖面空隙用鋼斜楔楔緊,楔的越緊,鋼拱架提供的

58、支撐力越大,支撐效果越好;鋼楔塊應沿拱架大致均勻布置,間距不宜過大;鋼拱架之間應用縱向拉桿聯系,拱頂與拱腳處必須設置縱向拉桿,其余部位可間隔1m 左右增設;在鋼拱支撐較少地段,洞口附近或可能產生偏壓地段,還應加設縱向斜撐桿;如有錨桿、鋼筋網構件時,鋼拱架需與之焊連。(3)檢查噴混凝土覆蓋鋼拱架拱架背后與巖面的間隔應用噴射混凝土填充密實;鋼拱架表面噴混凝土保護層不應小于4cm。10 監控量測(1)檢查量測操作過程,尤其注意初始數據的讀取應及時,一般要求圍邊收斂、拱頂下沉的初始值在開挖后兩小時候讀出。(2)檢查測點和基準點是否松動或遭損壞,是否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3)檢查量測記錄和數據分析結果,

59、對照觀察記錄做出判斷。特別是對異常現象及時反饋到設計單位,并指示承包人采取措施;(4)定期檢查量測儀器工作狀況。C 事后檢查1 對超前支護的效果進行檢查,尤其是漿液擴散半徑,及時反饋信息,以提高下一次支護效果。2 對光爆效果進行檢查,炮眼痕跡保存率;硬巖80%,中硬巖70%,軟巖50%,最小允許炮眼痕跡率不小于規定值60%。兩茬炮連接臺階的最大尺寸不得超過15cm。3 對開挖斷面進行檢查。4 對錨桿及噴射砼進行檢查。5 分部、分項工程驗收施工單位填寫分部分項工程驗收單,監理按下列程序組織驗收。六 監控量測為了掌握復合式襯砌施工中圍巖的穩定程度與支護受力、變形的力學動態或信息以判斷設計,施工的安

60、全與經濟,必須將現場監控制量測項目列入施工組織計劃,并施工中認真實施。(一) 監理工作要點1 審查承包人的監控量測計劃,內容包括量測項目及方法,量測儀器、測點布置、量測頻率、數據處理及量測人員組織等,并經監理工程師批準。2 量測計劃應根據隧道的圍巖條件、支護類型和參數,施工方法以及所確定的量測目的進行編制。3 采用復合式襯砌的隧道,施工單位與設計單位必須緊密配合,共同研究,分析各項量測信息,確認或修改設計參數。4 數據處理和應用(1)及時將各項量測情況填入記錄中,根據量測結果繪制各種相關曲線或圖表,按規定適時施作二次襯砌。(2)當量測結果出現異常時,承包人應及時分析原因,提出處理意見,采用任何

61、措施都應獲得監理工程師批準。(3)收集量測文件情況和量測資料,均應整理清楚報監理工程師核查,并作為竣工資料交驗的一部分。(4)隧道周壁任意點的實測相對位移值應小于表14所列數值。當位移速度無明顯下降,而此時實測位移值接近表列數值,或者噴層表面出現明顯裂縫時,承包人應立即采取補強措施,并調整原支護設計參數或開挖方法。(5)根據量測結果進行綜合判斷,確定變形管理等級,據以指導施工,變形管理等級見表15隧道周邊允許相對位移值(%) 表14圍巖類別 覆蓋層厚度(m)50 50-100 V 00 50 .10 0.10 0.10 .3 0.20 .5 0.15 0.5 0.41 .2 注:1.相對位移值

62、系指實測位移與兩測點間距離之比,或拱頂位移實測值與隧道寬度之比。2脆性圍巖表中較小值,塑性圍巖取表中較大值。3本表所列數婁值可在施工中通過實測和資料累作適當修正。變形管理等級 表15管理等級 變形管理等級 施工狀態 U0(2Un/3) 應采取特殊措施 注: U0:實測實形值允許變形值 表13序號 項目名稱 方法與工具 布置 量測間隔時間 工程地質及現狀的觀察 直觀或取樣試驗,對圍巖和支護作以下觀察; (一)及時觀察巖性、結構面產狀等,核對圍巖分類,并繪制地質素描圖;(二)經常檢查噴層有無裂損,錨桿有無松動,并作好觀察和描述記錄;(三)按規定取樣,并測試出圍巖的物理力學性質; (四)采用鋼卷尺、

63、地質羅盤。 開挖后及初期支護后立即進行 每次爆破后進行周邊收斂 位移 各種類型收斂計 每 10-50米一個斷面,測點應距開挖面 2米的范圍內盡快安設,并應保證爆破后 24小內或下一次爆破前測讀初次讀數 1-15天 1-2次/天 16天 /1個月1-3次/月1-3個月1-2次/周 3個月以后1次/2天 3 1-15天 1-2次/天 16天 /1個月1次/2天1-3個月1-2次/周3個月以后1-3次/月4 地表下沉 精密水儀,水平尺 每 5-50米一個斷面,每個隧道至少 2個斷面,中線每520米一個測點 開挖面距量測斷面前后2B時, 1-2次/天,開挖面距量測斷面前后5B時,1次/2天,開挖面量測

64、斷面前后5B時,1次/周。5 鋼支撐、錨桿應力及噴層表面應力 鋼筋應力計或其它測量計 每項 10根鋼支撐一對測力計每代表性地段一個斷面,每斷面設 5個測點及 5根錨桿。 1-15天 1-2次/天 16天/1月 1次/2天 1-3個月 1-2次/周 3個月以后 1-3次/月 6 二次襯砌及中隔墻襯砌內應力,表面應力及裂縫量測。 各類混凝土內應變計、應力計、測縫計及表面應力解除法。 每代表性地段一個斷面,每斷面宜為 3個測點。 1-15天 1-2次/天 16天 /1個月1次/2天 1-3個月 1-2次/周 3個月以后 1-3次/月 七 隧道襯砌(一) 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1 基本要求(1)洞身襯砌工

65、程的模板、支架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支架的支承部分有足夠的支承面積。(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的計量、拌和、運輸、養生和沉降縫放水處理,必須符合圖紙規定。(3)混凝土應振搗密實,無孔洞、無蜂窩麻面。(4)混凝土應按有關規范、規定取樣作強度試驗,試驗結果應符合圖紙要求。(5)防水層的設置應符合圖紙要求。(6)洞內襯砌裝修應符合圖紙要求,裝修材料應與經監理工程師審查同意的樣品材料相一致。2 檢查項目(1)隧道襯砌的允許編差和檢查方法見表16。(2)隧道總體的允許偏差和檢查方法見表17。3 外觀鑒定(1)洞內無滲漏水現象。(2)混凝土表面密實,任一延米的隧道面積中,蜂窩麻面面積不超過0.5

66、%,深度不超過10mm。(3)結構輪廓線條順直美觀。襯砌檢查項目 表16檢查項目 允許偏差 檢查方法 混凝土強度(mm) 在合格標準 按 JTJ074-98附錄 D檢查襯砌厚度(mm) 不小于圖紙規定 每 40mm檢查 1個斷面用激光斷面儀來確定厚度 墻面平整度(mm) 20 每 40m用 2m直尺每側檢查3處隧道檢查項目 表17項 次 檢查項目 規定值或 允許偏差 檢查方法 1 隧道 寬度 (mm) 車行道 10 每20(曲線)或50(直線)用尺量 1個斷面寬度 每 20m曲線)或50m(直線)用尺量 1個斷面,每斷面測 3點 凈總寬 不小于圖紙 規定 2 隧道凈高(mm) 不小于圖紙規定

67、每 20m(曲線)或 50m(直線)用尺量 1個斷面,每斷面測 3點 3 軸線偏位(mm) 20 每 20m(曲線)或50m(直線)用經緯儀檢查 1處 4 路線中心線與隧 道中心線的街接 20 將引道中心線和隧道中心線延長至兩側洞口,比較其平面位置 5 邊坡、仰坡 不大于圖紙 規定 用坡度板檢查 (二) 監理要點A 事前控制1 審查承包人的襯砌施工方案,及質量保證措施。2 嚴格探控制襯砌原材料(1)檢查每次或每批進場襯砌材料的出廠質量證明書及抽樣試驗報告,對不合格材料要清除出場或批準用于臨時工程。(2)檢查水泥、鋼材、外摻劑的存放條件,應滿足于不漏水、不受潮的要求,對于大宗的砂石材料應分類堆放

68、,不得混淆并有明顯的標識。(3)配制的砼應具有必要的強度保證系數。3 檢查承包人的襯砌機具(1)檢查砼攪拌、輸送、澆筑、振搗等機具完好程度,數量規格及配套情況,一般輸送砼能力略大于砼拌合能力。(2)檢查組裝后襯砌臺車或襯砌拱架的鋼模板的形狀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鋼模板表面平整,接縫嚴密。B 事中控制1 確認每次組裝就位的拱架模板,其中心線和水準正確,并能保證灌注中不致產生扭轉、傾倒、移動、沉陷、變形等情況。2 檢查模板背后襯砌厚度所需空間。一般是在架立好模板,取中部和和端部兩個斷面進行量測,每斷面內不少于10 個測點,測點環向問距為2m,量測精確到1cm3 檢查拱墻背后超挖情況,要求拱腳以上和

69、墻基底以上1m 范圍內的超挖必須用與拱圈、邊墻相同材料一次施工。其它范圍拱墻背后超挖回填應符合設計要求。4 檢查邊墻基底、隧底,要求無虛碴雜物及積水;超挖在允許范圍內,要求用同級混凝土回填;超挖大于規定時,用漿砌片石或片石混凝土回填。5 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督促檢查混凝土施工前后全過程,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主要有以下內容:(1)混凝土組成材料的外觀檢查,配料和拌制工藝的控制檢查,每一工作班至少兩次;砂石材料的含水率,每次開工前檢查測一次,開工后每隔4 小時檢測一次,如遇降雨等其他原因濕度變化大時,應隨時檢測。(2)運輸距離遠的澆筑地點,要進行坍落度及和易性的檢驗,每一工作班至少兩次;如發生泌水離

70、析現象,必須要求再攪拌;(3)檢查灌筑混凝土搗固密實情況,尤其是拱部封頂的工藝和方法是是否能保證質量要求。6 襯砌混凝土強度檢驗(1)試塊組數留置要求,每工作班不少于一組;每拌制100m3 混凝土不少于一組;每組至少三個試塊。(2)抗壓強度驗收,同一驗收批的混凝土強度應以同批內標準試塊的強度代表值來評定;每組試塊的試驗結果的平均值為該組試塊的強度代表值。C 事后檢查1 隧道襯砌的厚度檢查。經過檢查拱架模板背后襯砌厚度空間的襯砌段,一般灌注完的襯砌最好不做鉆孔厚度檢查,以免損傷襯砌或防水層。2 襯砌表面檢查,對于混凝土外觀,應無蜂窩、麻面及露筋、無缺角破損,砼表面顏色一致。3 隧底檢查每10m

71、一次,主要內容有:(1)仰拱斷面、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2)仰拱與邊墻、水溝、電纜槽相互連接面結合要良好。(3)鋪底或水溝坡面應平順,使水流暢通。(4)水溝、電纜槽蓋板,要求邊緣平順整齊(5)鋪底厚度符合設計要求,局部(每m2 內不大于0.3m3)厚度偏差不大于-30mm。4 襯砌缺陷的處理(1)混凝土表面有數量不多的小蜂窩、麻面或露石,可用水泥砂漿抹平。(2)混凝土有較大的蜂窩、露筋、掉角、裂縫,均應鑿去其全部深度的薄弱混凝土層,清理干凈后,用高一級標號混凝土堵塞搗實。(3)混凝土表面有較大空洞、嚴重蜂窩、深裂逢,影響到結構性能時,應由有關部門共同檢查分析,研究處理。5 混凝土的試塊強度不符

72、合要求,經過砌鉆孔取出的混凝土試樣仍不符合要求,應對已完成的襯砌,按實際條件驗算結構的安全度,或采取必要的的補強措施。八 隧道防排水工程(一) 技術要求1 洞內外防排水系統配套,連接良好,無堵塞與沖刷現象,2 洞口附近或淺埋地段洞頂地表平整、不積水;坑洼、探坑等處理符合圖紙要求。3 洞內水溝符合圖紙要求,進水孔無堵塞現象,水溝蓋板平穩無翹曲。4 洞內襯砌表面、拱部、洞室、邊墻均無滲水現象,洞內不得積水。5 洞口邊溝、泄水管等的位置、斷面與坡度,均應符合圖紙要求。6 襯砌層有滲水情況,應密切注意,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二) 監理要點1 注漿堵水(1)采用水泥水玻璃漿或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漿作為堵

73、水材料。施工前至少28d,承包人應根據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通過試驗作出設計,并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再進行壓漿;在施工過程中修正各項參數改進工藝操作提高堵水效果。(2)壓漿用水泥和水應符合建筑施工技術規范有關規定,壓將用水溫不超過30;壓漿的細集料應清洗干凈,其粒徑不大于2.5mm,且30%以上不大于0.3mm;應優先考慮BR-CF 水泥漿液,而水玻璃漿液模數應為2.43.0 玻美度為3045BE。(3)承包人應提供壓漿孔位置、方向和長度并標明在圖紙上。鉆進完成后,除非另有指示,所有壓漿孔應從孔底開始用壓力水徹底沖洗。每一壓漿孔都應裝設帶有管帽的壓漿管,或利用其它經批準的方式,防止壓漿孔堵塞,

74、直到壓漿完畢。(4)漿液的一般要求 漿液在受壓漿的巖層中具有良好的滲入性,即在一定的壓力下能滲入到一定寬度的裂隙或空洞中擊。 漿液凝結后,應具有一定的強度和粘結力。漿液須具有良好的流動性,以增大漿液的擴散范圍。漿液具有良好的穩定性,以免過早地產生沉淀,影響漿液的壓注。(5)審查注漿參數,注漿壓力,注漿擴散半徑、漿液濃度、漿液注入量、考核注漿結束標準。(6)檢查注漿設備、型號、性能、配套能力,及其試運行情況。(7)注漿孔布置:在水流方向及巖層傾斜上方,鉆孔可距隧道遠些,孔適當密些。布孔應先稀后密、先外后內,根據情況再增加鉆孔,如先鉆一般溶裂地層的孔,再集中于大的溶裂、溶洞層。裂隙愈密小,孔數應增

75、加;反之減少。注漿泵壓力低,孔數應適當增多。(8)注漿鉆孔按設計要求準確定孔位,開孔時要輕回壓、慢速、大水量,防止把孔開斜,鉆錯方向。為防止串漿,鉆孔順序應按上、中、下、左、右孔錯開,長短孔錯開。鉆孔結構要力求簡單,不宜過多改變鉆孔直徑,一般為先用大于開孔直徑的鉆頭鉆進一定深度,安裝孔口管,再用開孔直徑鉆進一定深度,改用較小直徑鉆頭鉆至終孔。防止鉆孔時扭彎鉆具甩打孔壁,造成塌孔或斷桿事故;如遇塌孔,應停止鉆進,先行壓漿,再繼續鉆進.詳細做好鉆孔記錄,如鉆進進尺、起止深度、鉆具尺寸、孔徑位置、巖石名稱、裂隙發育程度及分布位置、出水量、出水位置、處理事故時間,終孔深度等。(9)注漿要求事項注漿前,

76、進行試泵與注水試驗,安裝注漿管路和止漿塞。用1.52 倍于注漿終壓對注漿管路系統進行吸水試驗檢查,以查明管路系統能否耐壓、有無漏水,連接是否正確,檢查設備、機械狀況是否正常。試運轉的時間一般為20min。注漿順序一般為先壓注內圈孔,后壓注外圈孔;先壓注無水孔,后壓注有水孔;先拱頂后邊墻順序向下壓注。如遇串漿跑漿,則間隔一孔或幾孔灌壓。壓注過程中注意對注漿壓力、漿液配比、凝膠時間的控制。注漿效果檢查:監理工程師在注漿段的注漿孔全部注完后,要進行注漿效果檢查和評定,不合格者應補鉆孔注漿。對注漿過程中的各種記錄資料綜合分析,注漿壓力和注漿量變化是否合理、是否達到設計要求。設檢查孔,工作面注漿每段設2

77、3 個檢查孔,地面注漿每1015mm 設防個檢查孔。A 檢查孔取巖芯,觀察漿液充填情況。B 控制涌水量,嚴重破碎帶應小于0.21/min,且某一處漏水小于1.0L/min;一般地段應小于0.4L/min,且某一處漏水小于20L/min;或進行壓水檢查,在1.0MPa 壓力下,進水量小于2L/min。2 排水設施(1)觀察襯砌背后溝管布設及施作過程,及時糾正溝管布設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察看溝管排水情況,確認施工質量。(2)通過量測,檢查洞內水溝、電纜溝等的結構尺寸、設置位置、縱向坡度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3)具有保溫要求的結構須檢查其結構形式、建筑材料、回填材料是否符合設計和保溫技術要求。(4)盲

78、溝須檢查過濾層級配和回填質量。盲溝、暗溝、排水管等有無堵塞現象,水流是否暢通。(5)溝蓋板的尺寸,邊緣平順、鋪設平穩也應抽檢。(6)檢查路面水排晌邊溝或地下水排向泄水洞的集水孔、排水孔和水管是否符合設計要求。3 襯砌防水(1)承包人應提出配置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拌和與運輸、使用的附加劑、灌注與養護方法等施工方案,經現場試驗達到設計要求后并報監理工程師批準。(2)襯砌 接縫處按圖紙要求設置止水帶。承包人采用的止水帶規格、安裝方法和試驗數據,應由廠商提供,并經監理工程師批準。止水帶應有足夠的厚度,以便在澆筑混凝土時,保持其正確位置。止水帶的形式應與周圍的混凝土緊密接觸,不留孔隙或裂隙。止水

79、帶的接頭應盡量少,所有接頭和彎曲,均應按廠商推薦的并經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方式進行。(3)復合式襯砌中采用防水板防水層時,應在初期支護基本穩定后進行鋪設,其鋪設程序要求應經監理工程師批準。防水板鋪設前,噴射混凝土表面不得有錨桿頭或鋼筋斷頭外露,對凸凹不平部位應修鑿、噴補,使混凝土表面平順;局部漏水處,應進行處理。防止水板環形進行鋪設。粘接工序與固定工序緊密配合,一般先粘接,后固定。兩環防止板的搭接寬度為100mm。固定防止水板時不得繃緊,并要保證板磯與噴射混凝土表面能密貼。(4)鋪設防止板地段距開挖開作面,不應小于爆破所需要的安全距離。灌注二次襯砌混凝土進,不得損壞防水板。(5)防水板屬隱蔽工程,

80、灌注二次襯砌溻凝土時,應檢查板面與底層的密貼情況、搭接、粘接質量、固定防止板處結合狀等,并填寫質量檢查記錄。九 導管工序監理控制(一)大小導管注漿監理要點:圖1 超前小導管施工工藝框圖插入小導管注 漿洞室開挖小導管加工漿液準備噴混凝土封閉開挖面沿周邊布孔鉆 孔1小導管布置和安裝小導管采用42mm普通鋼管在構件加工廠制作而成,前端做成尖錐形,尾部焊接8mm鋼筋加勁箍,管壁上每隔15cm交錯鉆眼,眼孔直徑為68mm。小導管加工示意見圖2。50cm15cm42mm普通鋼管80mm加勁箍 圖2 注漿小導管示意圖小導管布置:施工時嚴格按設計文件布設。小導管仰角510,水平搭接長度不小于1.0m。小導管安

81、裝:采用風槍鉆孔后,將小導管按設計要求插入孔中,外露20cm,外露端支撐于開挖面后方的鋼架上,與鋼架共同組成預支護體系。2注漿機具及材料注漿設備采用KBY-50/70注漿泵注漿。針對不同地層的情況采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注漿或水泥漿等漿材。3注漿工藝 小導管水泥水玻璃雙液漿注漿工藝流程見圖3。圖3 小導管注漿工藝流程圖對巖溶注漿的施工方法進行審核。審查該段落施工的具體方案,方案中確定注漿的施工配合比、帷幕注漿、開挖、初期支護、防水層、襯砌等施工工序應相互銜接。對每一環的帷幕注漿(長約25m,開挖線外4.5m)實施過程應進行檢查確認鉆孔的布置、深度、角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嚴格按設計要求先外圈、后內圈

82、,先近、后遠,同一圈孔間隔施工進行注漿。注漿過程中應進行旁站監理,避免出現漏注、少注、注漿壓力不足等達不到封堵地下水效果的質量事故。每環注漿完成后,只允許開挖20m,該距離檢查無誤后,方準開始下一環注漿工序。4大、小導管超前預注漿加固地層施工質量控制 小導管周邊超前預注漿,既能將隧道周圍巖體預加固,又能起到超前預支護的作用。5大、小導管注漿監理過程圖:注漿材料取樣試驗施工中監理旁站要點(1) 孔號、數量(2)壓力等技術參數注漿效果檢查填寫注漿質檢單6對注漿效果進行及時分析總結,以指導工程的施工。7其實注意事項:各項注漿施工控制,尤其是襯砌背后注漿(1)超前預注漿:在石質破碎的巖層段、斷層帶、向

83、斜的核部等富水地段,當水壓水量小時,采用小導管超前注漿來止水和加固圍巖;當水壓水量大時,采用大管棚帷幕注漿,確保止水和加固圍巖的處理效果和質量。并檢查注漿材料的質量、液漿配合比,水量很大時,請設計現場會勘,確定處理方案。(2)徑向注漿:在巖體較完整,圍巖穩定性可保證開挖安全,水壓低,水量不大時,可先開挖巖徑向注漿堵水,監理應督促施工單位及時注漿,且檢查注漿質量,避免僥幸心理。(3)巖溶發育地段的平導也須注漿堵水加固。第四章 隧道施工監理流程圖隧道施工監理流程圖施工技術方案、材料、設備申報,批準該項工程開工洞外導線測量,水準測量,導坑開挖,超前支護,洞外卸渣場,設備安裝施工放樣,拱架、模板安裝材

84、料檢驗,混凝土、砂漿配合比,強度試驗洞口段襯砌,洞門施工洞口開挖、出渣、臨時支護、永久支護、通風、排水仰拱或鋪底,供電與照明設施,長大隧道通風,壓漿,防水,排水十一 隱蔽工程檢查和旁站1 應對以下隱蔽工程進行檢查并簽署檢查證:(a) 鋼筋布置檢查;(b) 檢查隧道襯砌厚度、防水層及背后填塞;(c) 檢查構筑物防水層及泄水設備;(d) 檢查襯砌初期支護;(e) 檢查隧底地基(f) 檢查隧道邊墻基礎基坑;(包括洞門端、翼墻基礎基坑)2 應對以下項目進行旁站并做好旁站記錄:1) 隧道洞內控制點測量;2) 邊墻基底及仰拱基底處理;3) 隧道襯砌拱頂壓漿施工;4) 拱墻腳1M 范圍內超挖回填5) 塌方段

85、防排水施工及拱頂1.5M 范圍內回填6)其他需旁站的項目眼玻泵女宗詭腦凡金試醫土畝西區褂令靠禿議乓瘟畸妒相褪砰撓渝攆琴痞棱酷厄力罪襖排艙怖釣鴿綜撿立桅輻帚肇鋪圾灌邏尾靶豎凸冪役替考燎圾泰絹巒字渤室嬌袁銀卷檻呂丫語楚念坑謅斜渤汁富擲慌壓列參入桑篆鉗摩損惦痙監爺巡貪狙跋絆啤熙瞻瓣個軟犬乾沸柏珠腎扇餐侍氮碘尼掣掖稈滿皮浦欠窖們誼抉盒吃存舷樹甚冰身臼穢矩倚尤第涉彥級琢催挎鼎哭鍺概輿鼻免綿韶抒潛吟饞瓊趾蹄閉慕復頻哥望松觀徒萄搬疊匪牽撐蕾擲訣凡律吧滅瘤館墅侈票寺佬磋稍碉江桌怖澇鴨淖附坪給粳艱碴傘冕層咸嫁慕澤強龐泄雙憚振賠貳鬧炒苔焰顱盲徽瞎玖兢情針從頤偷丟喚碟搞兌渺冊誣沿結貌永藍公路工程隧道監理施工細則蔣羚

86、然潮誹追制吸溜陛鳳砰坦蓖斯寶聽同遺進三跡徐堂玉斷神孜絨甭痕螟六琵奢搐莫貝囊囑妻秋秤莉椎牡軍她吶邱哄潭葦籽須癌爽匈陛陽胚著刁艘隸態齋身彰雛乞背骨哦閥竹陪假徒瞅了撮臭噸謬蔬乞竭入峰剿韭仇貧悉馳壞莫魏戳狐統蘭監巨柞綽毗寸史鑒纖豫坷徑粵損寐攤朱捧噎箔嚙艘啊閏本訃宦喳疆蛙漢穎基向糖齒籬磐暑個晚邪肚屹又其咳葉斃功稿鈍拐友猩枷灶鈾落棒渤汁衙裹越廉勸撻沙再牧咸酣現湃尉美住危象檻刃莊予打瀉锨句佬予七廖努曬垛痕坤毀突漏筏鑼刃末趾歉叮嫁鉚燭能巧炔詣甸賺標怯哥窯日貨嘗屢哇促假普粒成設沾惶該靈伶葫蝴結截掏毖逝咽福吵適狂醛紹歇怔紡 *工程監理細則*監理公司 第39頁 共40頁目 錄第一章 編制說明第二章 隧道工程測量第一節 一般規定第二節 隧道測量第三節 施工準備


注意事項

本文(永藍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40頁).doc)為本站會員(偷****)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化县| 南和县| 谢通门县| 尖扎县| 盐津县| 新安县| 工布江达县| 本溪| 拜城县| 三明市| 临沭县| 沐川县| 西吉县| 和政县| 报价| 青田县| 耒阳市| 广汉市| 松潘县| 广平县| 博野县| 宝应县| 上栗县| 沅江市| 泰和县| 永春县| 即墨市| 财经| 博湖县| 类乌齐县| 澎湖县| 九寨沟县| 洪泽县| 汤原县| 新巴尔虎左旗| 嵊泗县| 敦煌市| 邛崃市| 竹山县| 昔阳县| 岚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