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倫灣小區 16#17#18#樓水暖工程技術交底工程負責人:審 批 人:交 底 人:被交底人:預留洞口等一般規定1、在土建工程進行時,暖衛工程應根據工程計劃的進度,預留出各種管孔、洞和溝槽。2、在建筑物的基礎上預留暖衛進戶管線孔洞時,應根據設計圖紙和室內、外標高差確定。3、在現澆混凝土樓板及梁上預留孔洞時,所用的木盒和套管應事先制好,在土建綁扎鋼筋的同時,應按圖紙要求的規格、標高、位置在模板上畫出孔洞的中心線,以中心線為準將木盒和套管釘牢、綁扎好、防止移動。在澆注混凝土時,尚應檢查木盒和套管是否移動和錯位。4、在磚墻上預留孔洞和立管溝槽時,應根據圖紙要求的位置和標高,找好位置尺寸,向土建有關人
2、員交待清楚,由砌磚工預留,但在施工過程中,水暖工要進行檢查與核對,以防漏留或錯留。5、凡穿過樓板、墻體、基礎等處的采暖、給、排水管道,必須設置套管。6、管道穿過地下室或地下構筑物外墻處的套管,應采用防水套管。一般可用剛性防水套管,有振動之處應選用柔性防水套管。7、管道穿過間墻和樓板處的套管,一般采用鐵皮和鋼管制套管。鐵皮套管用于采暖支管過墻使用,干管過墻和立管穿樓板處均應采用鋼管套管。8、剛性與柔性套管制作和安裝,應按國家和省標準圖規定執行。9、普通的套管安裝,管徑一般應比穿過的干管和立管大兩徑。套管的長度,用在水平管上,應與抹完灰后的墻面齊平。若用于過樓板處,一般房間都應高出地面20 毫米,
3、如果是衛生間和廚房應高出地面50 毫米,套管下部與樓板底部飾面平齊。10、鋼管套管兩端應平齊,打掉毛刺、除銹,管內外要防腐。11、套管安裝,應在干管、立管、支管安裝時及時套入,并放于指定位置。過樓板處宜用鋼筋棍綁以鐵線臨時固定或與樓板鋼筋點焊固定,以防移位。12、穿樓層的主干管的套管,應在套管與管子之間的空隙用油麻和防水油膏填實封閉,所有穿室內橫墻套管可用石棉繩等非易燃物填實。13、采暖管道安裝。采暖管道(包括主干管、立、支管)用的管材,均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有關材質標準的規定。14、管道安裝前必須清除管腔內的污垢和雜物。15、管道過墻、樓板和往維護結構上固定管道支、吊、托架和設備,均必須按
4、規定預留孔、洞、槽或安裝套管和預埋鐵件。16、管道的調直、切斷、煨彎和連接,應分別按規程有關規定執行。17、安裝室內采暖管道,因各類管道相互交叉較多,無論管道明設或暗敷設在管廊、管井內,其座標標高均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應結合工程實際宜采取支管讓干管;小管讓大管和低溫、低壓讓高溫、高壓的方法。18、管道固定支架的結構形式及安裝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鋼管活動支、吊、托架的設置距離應符合下表規定。鋼管管道支架最大間距管子公稱直徑(毫米)15 20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支架最大間距(米)保溫管2 2.5 2.5 2.5 3 3 4 4 4.5 6 7
5、 非保溫管2.5 3 3.5 4 4.5 5 6 6 6.5 7 8 塑料管及復合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間距管子公稱直徑(毫米)12 14 16 18 20 25 32 40 50 63 支架最大間距(米)水平管立管0.5 0.6 0.7 0.8 0.9 1 1.1 1.3 1.6 1.8 冷水管0.4 0.4 0.5 0.5 0.6 0.7 0.8 0.9 1 1.1 熱水管0.2 0.2 0.25 0.3 0.3 0.35 0.4 0.5 0.6 0.7 19、埋設水平安裝管道的管道支、吊、托架時,應根據管道的設計要求坡度進行。先找出水平管道兩端的標高,中間各支架位置的確定可用兩端拉直線的辦法。
6、20、采暖、給水及熱水供應系統的金屬管道立管管卡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樓層高度小于或等于5 米,每層必須安裝1 個。(2)樓層高度大于5 米,每層不得少于2 個。(3)管卡安裝高度,距地面應為1.51.8米,2 個以上管卡應勻稱安裝,同一房間管卡應安裝在同一高度上。21、管道及管道支墩(座),嚴禁鋪設在凍土和未經處理的松土上。22、彎管鋼管,彎曲半徑應符合下列規定:(1)熱彎:應不小于管道外徑的3.5 倍。(2)冷彎:應不小于管道外徑的4 倍。(3)焊接彎頭:應不小于管道外徑。(4)沖壓彎頭:應不小于管道外徑。23、管道接口應符合下列規定:(1)管道采用粘接接口,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不得小于
7、下表規定: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公稱直徑(毫米)20 25 32 40 50 75 100 125 150 插入深度(毫米)16 19 22 26 31 44 61 69 80(2)熔接連接管道的結合面應有一均勻的熔接接圈,不得出現局部熔瘤或熔接圈凹凸不勻現象。(3)圈接口的管道,允許沿曲線敷設,每個接口的最大偏轉角不得超過 2 度。(4)法蘭連接時襯墊不得凸入管內,其外邊緣接近螺栓孔為宜,不得安放雙墊或偏墊。(5)連接法蘭的螺栓,直徑和長度應符合標準,擰緊后,突出螺母的長度不應大于螺桿直徑的1/2。(6)螺紋連接管道安裝后的管螺紋根部應有23 扣的外露螺紋,多余的麻絲應清理干凈并做防腐處理。(7
8、)卡箍(套)式連接兩管口端應平整、無縫隙,溝槽應均勻,卡緊螺栓后管道應平直,卡箍(套)安裝方向應一致。24、各種承壓管道系統和設備應做水壓試驗,非承壓管道系統和設備應做灌水試驗。給水系統安裝1、給水管道必須采用與管材相適應的管件。生活給水系統所涉及的材料必須達到飲用水衛生標準。2、給水塑料管和復合管可以采用橡膠接口、粘接接口、熱熔連接、專用管件連接及法蘭連接等形式。塑料管和復合管與金屬管件、閥門等的連接應使用專用管件連接,不得在塑料管上套絲。3、給水立管和裝有3 個或 3 個以上配水點的支管始端,均應安裝可拆卸的連接件。4、冷、熱水管道同時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上、下平行安裝時熱水管應在冷
9、水管上方。(2)垂直平行安裝時熱水管應在冷水管左側。5、各種材質的給水管道系統試驗壓力均為工作壓力的1.5 倍,但不得小于 0.6Mpa。檢驗方法:金屬及復合管給水管道系統在試驗壓力下觀測 10min,壓力降不應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壓力進行檢查,應滲不漏;塑料管給水系統應在試驗壓力下穩壓1 小時,壓力降不得超過 0.05Mpa,然后在工作壓力的1.15 倍狀態下穩壓2 小時,壓力降不得超過 0.03Mpa,同時檢查各連接處不得滲漏。6、給水系統交付使用前必須進行通水試驗并做好記錄。檢驗方法:觀察和開啟閥門、水嘴等放水。7、室內直埋給水管道(塑料管道和復合管道除外)應做防腐處理。埋地
10、管道防腐層材質和結構應符合設計要求。8、給水引入管與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凈距不得小于1 米。室內給水與排水管道平行敷設時,兩管間的最小水平凈距不得小于0.5 米;交叉鋪設時,垂直凈距不得小于0.15 米。給水管應鋪在排水管上面,若給水管必須鋪在排水管的下面時,給水管應加套管,其長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徑的 3 倍。9、管道及管件焊接的焊縫表面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1)焊縫尺寸應符合圖紙和工藝文件的規定,焊縫高度不得低于母材表面,焊縫與母材應圓滑過渡。(2)焊縫及熱影響區表面應無裂紋、未熔合、未焊透、夾渣、弧坑和氣孔等缺陷。10、給水水平管道應有25的坡度坡向泄水裝置。11、給水管道各閥門安裝的允許偏差
11、應符合下表:管道和閥門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次項目允許偏差(毫米)檢驗方法1 水平管道縱橫方向彎曲鋼管每米全長 25 米以上1 25 用水平尺、直尺、拉線和尺量檢查塑料管復合管每米全長 25 米以上1.5 25 鑄鐵管每米全長 25 米以上2 25 2 立管垂直度鋼管每米5 米以上3 8 吊線和尺量檢查塑料管復合管每米5 米以上2 8 鑄鐵管每米5 米以上3 10 3 成排管段和成排閥門在同一平面上間距3 尺量檢查室內消火栓安裝1、室內消火栓系統安裝完成后應取頂層(或水箱間內)試驗消火栓和首層取二處消火栓做試射試驗,達到設計要求為合格。2、安裝消火栓水龍帶與水槍和快速接頭綁扎好后,應根據箱
12、內構造將水龍帶掛放在箱內的掛釘、托盤或支架上。3、箱式消火栓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栓口應朝外,并不應安裝在門軸側。(2)栓口中心距地面為1.1 米,允許偏差 20 毫米。(3)閥門中心距箱側面為140 毫米,距箱后內表面為100 毫米,允許偏差為 5 毫米。(4)消火栓箱體安裝的垂直度允許偏差為3 毫米。4、管道及設備保溫層的厚度和平整度的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管道及設備保溫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次項目允許偏差(毫米)檢驗方法1 厚度+0.1-0.05 用鋼針刺入2 表面平整度卷材5 用 2 米靠尺和楔形塞心檢查涂抹10 注:為保溫層厚度。室內排水安裝1、隱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隱蔽前必須做
13、灌水試驗,其灌水高度應不低于底層衛生器具的上邊緣或底層地面高度。檢驗方法:滿水15 分鐘水面下降后,再灌滿觀察5 分鐘,液面不降,管道及接口無滲漏為合格。2、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必須符合設計或下表規定: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項次管徑(毫米)標準坡度()最小坡度()1 50 25 12 2 75 15 8 3 110 12 6 4 125 10 5 5 160 7 4 3、排水塑料管必須按設計要求及位置設伸縮節。如設計無要求時,伸縮節間距不得大于4 米。4、排水主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應做通球試驗,通球球徑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徑的 2/3,通球率必須達到100%。5、在生活污水管道上設置的檢查口或清掃
14、口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在立管上應每隔一層設置一個檢查口,但在最底層和在衛生器具的最高層必須設置。檢查口中心高度距操作地面一般為1 米,允許 20 毫米。檢查口的朝向應便檢修。暗裝立管,在檢查口處應安裝檢修門。(2)在連接 2 個及 2 個以上大便器或3 個及 3 個以上衛生器具的污水橫管上應設置清掃口。當污水管在樓板下懸吊敷設時,可將清掃口設在上一層樓地面上,污水管起點的清掃口與管道相垂直的墻面距離不得小于200 毫米;若污水管起點設置堵頭代替清掃口時,與墻面距離不得小于400 毫米。(3)在轉角小于 135 度的污水橫管上,應設置檢查口或清掃口。(4)污水橫管的直線段,應按設計
15、要求的距離設置檢查口或清掃口。6、埋在地下或地板下的排水管道的檢查口,應設在檢查井內。井底表面標高與檢查口的法蘭相平,井底表面應有5%坡度,坡向檢查口。7、排水塑料管道支、吊架最大間距符合下列規定:排水塑料管道支架吊架最大間距(單位:米)管徑(毫米)50 75 110 125 160 立管1.2 1.5 2.0 2.0 2.0 橫管0.5 0.75 1.1 1.3 1.6 8、排水通風不得與風道或煙道連接,且應符合下列規定:(1)通風管應高出屋面300 毫米,但必須大于最大積雪厚度。(2)在通氣管出口4 米以內有門、窗時,通氣管應高出窗頂600毫米,或引向無門、窗一側。并應設置防雷裝置。(3)
16、在經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頂上,通氣管應高出屋面2 米,并應設置防雷裝置。(4)屋頂有隔熱層應從隔熱層板面算起。9、通向室外的排水管,穿過墻壁或基礎必須下返時,應采用45 度三通和 45 度彎頭連接,并應在垂直管段頂部設置清掃口。10、由室內通向室外排水檢查井的排水管,井內引入管應高于排出管或兩管頂相平,并有不小于90 度的水流轉角,如跌落差不大于300 毫米可不受角度限制。11、用于室內排水的水平管道與水平管道,水平管道與立管的連接,應采用 45 度三通或 45 度四通和 90 度斜三通或 90 度斜四通。立管與排出管端部的連接,應采用兩個45 度彎頭或曲率半徑不小于4 倍管徑的90 度彎頭。12
17、、室內排水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下列規定:室內排水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次項目允許偏差(毫米)檢驗方法1 坐標15 用水準儀(水平尺)直尺、拉線和尺量檢查2 標高15 3 橫管縱橫向彎曲鑄鐵管每 1 米1 全長 25 米以上25 鋼管每 1 米管徑小于或等于100 毫米1 管徑大于100 毫米1.5 全長 25米以上管徑小于或等于100 毫米25 管徑大于100 毫米38 塑料管每 1 米1.5 全長 25 米以上38 鋼筋砼管每 1 米3 全長 25 米以上75 4 立管垂直度鑄鐵管每 1 米3 吊線和尺量檢查全長 25 米以上15 鋼管每 1 米3 全長 25 米以上10 塑料管
18、每 1 米3 全長 25 米以上15 雨水管安裝1、安裝在室內的雨水管道安裝后應做灌水試驗,灌水高度必須到每根立管上部的雨水斗。2、雨水管道如采用塑料管,其伸縮節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3、雨水管道不得與生活污水管道相連接。4、雨水斗管的連接應固定在屋面承重結構上。雨水斗邊緣與屋面相連處應嚴密不漏。連接管管徑當設計無要求時,不得小于100 毫米。室內采暖安裝1、管道安裝坡度,當設計未注明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氣、水同向流動的熱水采暖管道坡度應為3,不得小于2;(2)氣、水逆向流動的熱水采暖管道坡度不應小于5;(3)散熱器支架的坡度應為1%,坡向應利于排氣和泄水。2、散熱器支管長度超過1.5 米
19、時,應在支管上安裝管卡。3、在管首干管上焊接垂直或水平支管道時,干管開孔所產生的鋼渣及管壁廢棄物不得殘留管內,且分支管道在焊接時不得插入干管內。4、焊接鋼管管徑大于32 毫米的管道轉彎,在作為自然補償時應使用煨彎。塑料管及復合管除必須使用直角彎的場合外應使用管道直接彎曲轉彎。5、管道、金屬支架和設備的防腐和涂漆應附著良好,無脫皮、起泡、流淌和漏涂缺陷。6、采暖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次項目允許偏差(毫米)檢驗方法1 橫管道縱、橫方向彎曲(毫米)每 1 米管徑 100 1 用水平尺、直尺、拉線和尺量檢查管徑 100 1.5 全長 25米以上管徑 100 13 管徑 100 25 2 立管
20、垂直度(毫米)每 1 米2 吊線和尺量檢查全長 25 米以上10 3 彎管橢圓率Dmax-Dmin Dmax 管徑 100 10%用外卡鉗和尺量檢查管徑 100 8%折皺不平度(毫米)管徑 100 4 管徑 100 5 Dmax,Dmin分別為管子最大徑及最小外徑。7、散熱器組對后,以及整組出廠的散熱器在安裝之前應作水壓試驗。試驗壓力如設計無要求時應為工作壓力的1.5 倍,但不小于0.6Mpa。檢驗方法:試驗時間為23 分鐘,壓力不降且不滲不漏。8、散熱器組對應平直緊密,組對后的平直度允許偏差:項次散熱器類型片數允許偏差(毫米)1 長翼型24 4 57 6 2 鑄鐵片式315 4 鋼制片式16
21、25 6 9、組對散熱器的熱片應符合下列規定:(1)組對散熱器的熱片應使用成品,組對后墊片外露不應大于1 毫米。(2)散熱器墊片材質當設計無要求時,應采用耐熱像膠。10、散熱器支架、托架安裝,位置應準確,埋設牢固。散熱器支架、托架數量,應符合設計或產品說明書要求。如設計未注時則應符合下表規定。項次散熱器型式安裝方式每組片數上部托鉤式卡架數下部托鉤或卡架數合計1 長翼型掛墻24 1 2 3 5 2 2 4 6 2 3 5 7 2 4 6 2 柱型柱翼型掛墻38 1 2 3 912 1 3 4 1316 2 4 6 1720 2 5 7 2125 2 6 8 3 柱型柱翼型帶足落地38 1 1 8
22、12 1 1 1316 2 2 1720 2 2 2125 2 2 11、散熱器背面與裝飾后的墻內表面安裝距離,應符合設計或產品說明書要求,如設計未注明,應為30 毫米。12、散熱器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次項目允許偏差(毫米)檢驗方法1 散熱器背面與墻內表面距離3 尺量2 與窗中心線或設計定位尺寸20 3 散熱器垂直度3 吊線和尺量13、鑄鐵或鋼制散熱器表面的防腐及面漆應附著良好,色澤均勻,無脫皮、起泡、流淌和漏涂缺陷。14、采暖系統安裝完畢,管道保溫之前應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蒸氣、熱水采暖系統,應以系統頂點工作壓力加0.1Mpa 作水
23、壓試驗,同時在系統頂點的試驗壓力不小于0.3Mpa。(2)高溫熱水采暖系統,試驗壓力應為系統頂點工作壓力加0.4Mpa。(3)使用塑料管及復合管的熱水采暖系統,應以系統頂點工作壓力加 0.2Mpa,作水壓試驗,同時在系統頂點的試驗壓力不小于0.4Mpa。檢驗方法:使用鋼管及復合管的采暖系統應在試驗壓力下 10 分鐘壓力降不大于0.02Mpa,降至工作壓力后檢查,不滲不漏。使用塑料管的采暖系統應在試驗壓力下1 小時內壓力降不大于 0.05Mpa,然后降壓至工作壓力的1.15 倍,穩壓 2 小時,壓力降不大于0.03Mpa,同時各連接處不滲漏。15、系統試壓合格后,應對系統進行沖洗并清掃過濾器及除
24、污器。16、系統沖洗完畢充水、加熱、進行試行和調試。衛生器具安裝1、衛生器具安裝高度如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下表規定;衛生器具的安裝高度項次衛生器具名稱衛生器具安裝高度(毫米)備注居住和公共建筑幼兒園1 污水盆(池)架空式落地式800 500 800 500 2 洗滌盆(池)800 500 自地面至器具上邊緣3 洗手盆、洗臉盆800 500 4 盥洗槽800 500 5 浴盆520 6 蹲式大便器高水箱低水箱1800 900 1800 900 自臺階面至高水箱底自臺階面至低水箱底7 坐式大便器高水箱1800 1800 自臺階面至高水箱底自臺階面至低水箱底低水箱外露排水管式噴射式510 470 37
25、0 8 小便式掛式600 450 自地面至下邊緣9 小便槽200 150 自地面至臺階面10 大便槽沖洗水箱 2000 至臺階面至水箱底2、衛生器具的安裝應采用預埋螺栓或膨脹栓安裝固定。3、衛生器具給水配件的安裝高度項次給水配件名稱配件中心距地面高度(毫米)冷熱水龍頭距離(毫米)1 架空式污水盆(池水龍頭)1000 2 落地式污水盆(池)水龍頭800 3 洗滌盆(池)水龍頭1000 150 4 住宅集中給水龍頭1000 5 洗手盆水龍頭1000 6 洗臉盆水龍頭(上配水)1000 150 水龍頭(下配水)800 150 角閥(下配水)800 7 盥洗槽水龍頭1000 150 冷熱水管上下并行其
26、中熱水龍頭1100 150 8 浴盆水龍頭(上配水)670 150 蹲式大便高水箱角閥及截止閥2040 95 低水箱角閥250 9 器手動式自閉沖洗閥600 腳踏式自閉沖洗閥150 接管式沖洗閥(從地面算起)1600 4、排水栓和地漏的安裝應平正、牢固,低于排水表面,周邊無滲漏。地漏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0 毫米。5、衛生器具交工前應作滿水和通水試驗。6、衛生器具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項次項目允許偏差(毫米)檢驗方法1 坐標單獨器具10 接線、吊線和尺量檢查成排器具5 2 標高單獨器具15 成排器具10 3 器具水平度2 用水平尺和尺量4 器具垂直度3 吊線和尺量檢查7、衛生器具的支架、托
27、架必須防腐良好,安裝平整、牢固,與器具接觸緊密、平穩。8、衛生器具給水配件應完好無損,接口嚴密,啟閉部分靈活。9、衛生器具給水配件安裝標高的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項次項目允許偏差(毫米)檢查方法1 大便器高、低水箱角閥及截止閥10 尺量檢查2 水嘴10 3 沐浴器噴頭15 4 浴盆軟管沐浴器掛鉤20 10、與排水橫管連接的各衛生器具的受水口和立管均應采取妥善可靠的固定措施;管道與樓板的接口部位應采取牢固可靠的防滲、防漏措施。11、連接衛生器具的排水管道接口應緊密不漏,其固定支架、管卡等支架位置應正確、牢固,與管道的接觸應平整。12、衛生器具排水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項次項目允許偏差(
28、毫米)檢驗方法1 衛生器具的排水管口及橫支管的縱橫坐標單獨器具10 接線、吊線和尺量檢查成排器具5 2 衛生器具的接口標高單獨器具10 成排器具5 13、連接衛生器具的排水管管徑和最小坡度:項次衛生器具名稱排水管管徑管道的最小坡度()1 污水盆(池)50 25 2 單、雙格洗滌盆(池)50 25 3 洗手盆、洗臉盆3250 20 4 浴盆50 20 5 淋浴器50 20 6 大便器高、低水箱100 12 自閉式沖洗閥100 12 拉管式沖洗閥100 12 7 小便器手自動式沖洗閥4050 20 自動沖洗箱4050 20 8 飲水器2050 1020 9 家用洗衣機50(軟管為30)檢驗方法:用水平尺和尺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