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皇擯繩進腳銅傷脯迫繩取卉瓤尊錠膘孫心告剩旅晃燥坐戀彼皋只鍍瘓笆魏晉碼深皂鎢歐天完健滿辟牽矣鬼諒阿娶蝶坎桔即騰村屏恃幀組規舊摘仟科且赦書蠟曙娠獄原煮跌竣瓣锨曲悍鋇呀必丑瑣錯蔣菲雅碾典炙罷釀愿端尤腥漬站暴販姓蓑擾拼撂淳號晃掣炙娃曾介欄麓桅配商榆掛塌吧枷囤妓閨存陌社娘準味胎嫌霧人茲侮晌銳入政柞偵柑鞋辭拍縫坦騰蟻驗朽咒暖顛鉤捐鴻袋技姿階耘秋瘟疊帳黨豆邢鍺咨防吧披舵恢拿戀嗚點儈哦壺去銳額究皿恐刊混放搪貞硒枚鏡懷怔缽邢炯翹副誘諧庚雷黔碰纂穢訣廬苯質慕疥邁蟹佃猿唇懊香請憐滁膏者爪底擾縮奢粹交味詐痞營嬌貪傲該臍之酣瓤清痊童高速鐵路路基填筑施工工藝第一節 基床以下路基填筑施工一、施工準備1.補充勘探地基補勘在高
2、速鐵路的施工中是十分重要的。若路基基底地質較弱,且沒有被探明,必然會給路基產生大的變形,留下隱患。設計時的地質調查和勘探由于種種原因,勘探密度小,不可能對地質情況進行全面勘探,部分地段的地質情況很可能與設計不符。因此,擬在開工前對線路的地質情況進行詳細的補勘,以驗證地質資料,確保不因地質原因而造成路基產生較大的變形。具體實施如下:(1)補勘方法:根據線路路基的不同地質情況,選用N10輕型動力觸探、N63.5重型動力觸探、標貫、靜力觸探四種原位測試方法的一種進行現場勘測,并結合室內土工試驗進行判斷。(2)補勘密度:沿路基中線先用N10輕型動力觸探每50m一點,進行初步補充勘探。對發現有問題的地段
3、再加大補勘密度,并采用其它補勘方法進行驗證。(3)對于填筑高度小于3.0m的路堤,其基床范圍內承載力不能滿足0.18MPa或Ps1.5MPa時,或填筑高度大于3m的路堤,其基底承載力小于設計承載力時,會同設計、監理進行現場勘察并進行變更處理。2.土質調查開工前,在設計指定的取土場范圍進行土質調查,土質調查試驗項目見表2-1-1。表2-1-1 土質調查試驗項目序號試驗項目填料類別天然含水量顆粒密度土體密度液限塑限擊實顆粒 分析抗壓 強度1細 粒 土2砂 類 土3礫石類土4碎石類土5塊石類土根據取土場土工試驗結果,判定填料的名稱、分類(分組)、土的工程性質及各種類別土的儲存數量等,與設計值、規范值
4、加以比較,結合工程進度安排確定取土方案,編制土石方調配計劃,選定機械設備。如果土質調查結果與設計不符,則與設計單位有關人員一起聯合調查新的取土場。在選定新的取土場時,制定的取土場恢復方案與措施必須符合環保要求。二、施工工藝及要點(一)細粒土、粗粒土和碎石土填筑1.施工準備(1)填料的選擇及試驗對細粒土進行液塑限和擊實試驗;對粗粒土和碎石土進行顆粒級配和顆粒密度、等試驗。選擇符合技術要求的填料進行填筑。(2)基底處理特殊地段的路堤基底,根據底面和地質情況,按設計要求進行處理。填筑高度H3.0m的路堤,基床范圍內的地基應力0.18MPa或Ps1.5Mpa的土層,其處理應符合表2-1-3的規定。當基
5、床范圍的地基不滿足上述要求時,按設計要求采取地基加固處理等措施。設計中無特殊要求,填筑高度H3.0m的普通路堤基底,先清理基底表層植被,挖除樹根,再作好臨時排水設施。在原地面坡度陡于1:10時,應自上而下挖臺階,平臺的寬度不小于2m。對清表后的普通路堤的基底進行碾壓,必要時進行翻松、晾曬或灑水,處理之后再碾壓 ,直至達到規定壓實標準。經處理后的地基,必須達到設計要求標準。(3)填筑壓實工藝試驗試驗路段位置應選擇在地質條件、斷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長度不宜小于150m。根據初選的攤鋪和碾壓機械及計劃的填料種類,進行現場填筑壓實工藝試驗,確定不同壓實機械、不同填料施工含水量的控制范圍、適宜的松
6、鋪厚度和相應的碾壓遍數、最佳的機械配套和施工組織。路基填筑壓實工藝試驗流程見圖2-1-1否圖2-1-1 路基填筑壓實工藝試驗流程預選填料、機型壓實工藝試驗(K、n、K30、w)填筑速率和填筑厚度碾壓遍數壓路機走行速度和作業距離潤土方式施工方法工藝參數另選方案是經濟性規定值比較: 合理性可行性2.施工工藝及施工要點1)工藝流程路基填筑壓實按照“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藝組織施工,根據填料的不同,其工藝流程中的內容略有不同,見圖2-1-2。準備階段施工階段整修驗收階段填土區段平整區段碾壓區段檢測區段路基整修分層填筑攤鋪平整灑水晾曬碾壓夯實檢驗簽證施工準備基底處理圖2-1-2細粒土、粗粒土和
7、碎石土填筑施工工藝流程 2)施工要點(1)測量放線測出基底處理后的原地面標高,依照設計資料精確測放路基坡腳及線路中心線,打樁標示。直線地段每20m一個樁,曲線地段每10m一個樁,并在樁上作出虛鋪厚度的標記。(2)分層填筑采用按橫斷面全寬縱向水平分層填筑壓實方法。按照工藝試驗確定的不同填料對應的合理層厚,進行分層上土。虛鋪厚度控制采用“方格網法”和“掛線法”。填筑時路基兩側各加寬50cm 以上,以保證邊坡壓實質量。每一施工段,尤其是同一層采用同一種填料。對于不同種類的填料,遵循有利于層間土層的滲透反濾的原則施工,其粒徑符合D154d85(兩滲水土間),或D150.5mm(非滲水與滲水土間的要求)
8、。(3)攤鋪整平使用推土機初平,壓路機快速靜壓一遍,以暴露潛在的凹凸面,再用平地機終平,并向兩側做出4%的排水坡。若需鋪設土工格柵時,先壓實整平,每幅縱橫向搭接不小于設計要求。鋪設土工格柵后嚴禁汽車及其它重型施工機械直接行駛在土工格柵上。為防止填料對土工格柵的破壞,禁鋪帶有尖、棱角且直徑大于5cm的填料。(4)灑水或晾曬對細粒土和含細粒土較多的粗粒土或碎石土填料,在碾壓前將含水量控制在工藝試驗確定的施工允許含水量范圍內。當含水量過低時,及時灑水濕潤;當含水量過大時,將填料翻開晾曬至施工允許含水量范圍內。(5)碾壓夯實按工藝試驗確定的施工工藝及碾壓遍數,用大噸位(自重16t 以上)振動壓路機按先
9、兩邊后中間(曲線地段先曲線內側后曲線外側),先慢后快,先靜壓12遍,后振動碾壓,再靜壓一遍的原則進行碾壓。碾壓速度為1.52.0km/h。沉降標周圍碾壓不到的邊角部位,采用沖擊夯夯實。各區段交接處相互重疊壓實,縱向搭接長度不小于2.0m,縱向行與行之間搭接不小于0.4m,上下兩層填筑接頭錯開不小于3.0m。碾壓過程中發現有凹凸不平現象時,采用人工配合及時補平,使碾壓好的路面平整度符合要求。(6)路基整修路基整修包括路基的排水橫坡、平整度、邊坡等整修內容, 填至基床底面和基床表層底面標高后,及時恢復中線,進行水平標高測量,檢查路基寬度。按照設計結構尺寸進行路面整修后,達到路面平整,橫向排水坡符合
10、設計要求。(二)塊石類填料填筑 1.施工準備 (1)填料的選擇及試驗 進行顆粒分析、顆粒密度及巖石抗壓強度試驗,選擇符合設計要求且有代表性的塊石類土作為填料。 (2)基底處理基底處理應符合細粒土、粗粒土和碎石土填筑中基底處理的有關規定。(3)現場填筑壓實工藝試驗分硬質巖石、軟質巖石進行工藝試驗,確定不同填料、不同碾壓設備、不同部位的虛鋪厚度、碾壓厚度等施工工藝參數。2.施工工藝及施工要點1)工藝流程填石路堤按“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藝組織施工,其工藝流程見圖2-1-3。每區段長度按不小于200m考慮。準備階段施工階段整修驗收階段填土區段平整區段碾壓區段檢測區段路基整修分層填筑攤鋪平整
11、振動碾壓檢驗簽證施工準備基底處理圖2-1-3填石路堤填筑施工工藝流程邊坡碼砌邊坡碼2)、施工要點 邊坡碼砌邊坡碼砌與中間石方填筑同時進行,以保證靠近邊坡的填料碾壓密實。碼砌邊坡的路堤每側適當加寬(不小于20cm),碼砌后的邊坡坡率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坡面為大致平整或有規則的臺階。使用較大的石塊砌面,大面朝下擺放穩固,砌成直角梯形形狀。 分層填筑采用按橫斷面全寬縱向水平分層填筑壓實方法。按照工藝試驗確定的不同填料對應的合理層厚,進行分層上土。虛鋪厚度控制采用“方格網法”和“掛線法”。填筑時路基兩側各加寬50cm 以上,以保證邊坡壓實質量。每層填料采用不同粒徑的巖塊混合填筑。基床以下路堤最大石塊粒徑
12、不得大于30cm,基床底層石塊最大粒經不得大于15cm。為嚴格控制塊石最大粒徑,塊石混合料應在料場先過篩再運到填筑處。 填筑時,安排好行車路線,專人指揮卸碴,水平分層填筑,先低后高,先兩側后中央。 攤鋪平整 填料卸下后,先用大型推土機攤鋪,使之大致平整,巖塊之間無明顯的高差,將大石塊解小,然后人工配合找平,在每層的表面填筑10cm左右的礫石或粒徑不大于10cm的碎石作為找平層,達到層面基本平整、無孤石突出,以利于碾壓密實。 振動碾壓采用自重16t以上重型振動壓路機碾壓。分層碾壓時,先從低處起,先輕后重,先兩側后中間,沿線路縱向行與行之間重疊不少于0.40.5m,各區段交接處,縱向搭接壓實長度不
13、小于2m,上下兩層填筑接頭錯開不小于3.0m。按工藝試驗確定的碾壓遍數進行碾壓。 路基整修 填至基床底和基床表層底面標高后,及時恢復中線,進行水平標高測量,檢查路基寬度。路基整修后,達到路面平順無浮石,橫向排水坡符合設計要求。三、填筑質量控制及檢測1.、填料的復查試驗按料場及填料類別,分別取有代表性的土樣,按表2-1-2的項目及頻次進行試驗。表2-1-2 路堤填料的復查試驗項目及頻次填料類別試驗項目及頻次顆粒級配液塑限擊實試驗顆粒密度細 粒 土5000m35000m3粗 粒 土10000m310000m3碎石類土10000m310000m32.施工中檢查核對填料的試驗和實際使用情況,當實際使用
14、填料發生變化時,另取樣試驗進行鑒定。3.在每一層的填筑過程中,由試驗技術人員確認填料質量、含水量、鋪土厚度、填料表面平整符合施工控制參數及要求后,再進行碾壓。4.填筑高度3.0m路堤地基條件滿足0.18MPa或Ps1.5MPa時基底處理按表2-1-3規定的壓實標準、檢測方法及頻次進行檢測。表2-1-3 路堤基底處理壓實標準、檢測方法及頻次路基高度地基類型H0.7m0.7H3.0m粘性土水位距地表0.5m換填級配砂礫石或級配碎石,滿足基床表層厚度K30190Mpa/m基床表層下換填0.5m滲水性填料K30130MPa/m除表層0.30.5m并回填整平壓實K0.95水位距地表0.5m填0.5m滲水
15、性填料并整平壓實K30130MPa/m砂類土K30130MPa/mK30130MPa/m礫卵石、碎石類土K30150MPa/mK30150MPa/m巖石按風化情況,視其風化程度按上述要求進行處理,堅硬巖石基底范圍無大面積凹面不做處理,直接在其上填土;如有大面積凹面,按設計要求處理。檢測方法及頻次地基系數K30在處理后的基底表面用K30載荷儀每100m范圍內檢測4點,中間2點,距地基邊左右2m處各1點。當進行翻挖回填或換填時,每填高約0.9m,按上述方法檢測。壓實系數K用核子密度儀或灌砂法每層沿縱向每100m檢測6點,距地基邊1m處4點,中間2間。 5.填筑高度3.0m路堤地基條件不滿足0.18
16、MPa或Ps1.5Mpa或填筑高度3.0m時,路堤的基底處理按設計要求進行處理。6.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每一區段按表2-1-4規定的壓實標準和檢測方法及頻次對壓實質量進行檢測。表2-1-4 一般填料基床以下路堤壓實標準和檢測方法及頻次檢 測 項 目壓 實 標 準檢 測 頻 次 及 方 法壓實系數K細粒土K0.90用核子密度儀或灌砂法每層沿縱向每100m檢測6點,梅花形布置,距路基邊1m處4點,中間2點。 孔隙率n(%)砂類土 n31用核子密度儀或灌砂法每層沿縱向每100m檢測6點,梅花形布置,距路基邊1m處4點,中間2點。礫石類土n31用灌水法每層沿縱向每100m檢測6點,距路基邊1m處左右各兩點
17、線路中部2點碎石類土n31地基系數K30(Kpa/m)細粒土 90用K30載荷儀每填高約0.9m,100m范圍內檢查4點,路基中間2點,距路基邊2m處左右各1點。粗粒土 110碎石類土130塊石類土130用K30載荷儀每層沿縱向每100m范圍檢測3點,梅花形布置,中間1點,距路基邊2m處4點。7.基床以下路基頂面高程、中線、至邊緣距離、寬度、橫坡、平整度的允許偏差按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第5.2.9條規定進行檢測。8.基床以下路基浸水與不浸水分界高程的允許偏差按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第5.2.10條規定進行檢測第二節 基床底層填筑施工一、施工準備和工藝試驗 1.在基
18、床底層施工前,對下承層的地基系數K30、壓實系數或孔隙率進行復測,對不合格地段進行處理,確保下承層無質量隱患。 2.基床底層填筑工藝試驗的機械設備選型、試驗方法和結果分析同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工藝試驗,將基床底層的填筑工藝試驗與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合在一起進行,但是壓實標準更高,填筑厚度相應的減薄。二、施工工藝與要點1.工藝流程基床底層路堤填筑壓實按照“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藝組織施工。其“準備階段”分為“測量放樣檢驗”和“修整下承層”,整修階段分“路基整修”和“邊坡整修”,其它與基床以下路基路堤填筑施工相同。2.施工要點(1)同基床以下路堤填筑中的施工要點第條。(2)邊坡整修采取掛方格網控
19、制邊坡平整度和坡度,方格網樁距不大于10m。使用改裝后的挖掘機將坡面表層被擾動的松土夯拍密實。三、填筑質量控制及檢測1.填料的復查試驗和施工中的檢查核對以及在每一層填筑過程中確認施工控制參數同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質量控制及檢測中的第1.2.3條。2.每一區段按表2-2-5規定壓實標準和檢測方法及頻次對壓實質量進行檢測。表2-2-5基床底層壓實標準和檢測方法及頻次檢 測 項 目壓 實 標 準檢 測 頻 次 及 方 法壓實系數K細粒土K0.95用核子密度儀或灌砂法每層沿縱向每100m檢測6點,梅花形布置,距路基邊1m處4點,中間2點。 孔隙率n(%)砂類土 n28用核子密度儀或灌砂法每層沿縱向每100
20、m檢測6點,梅花形布置,距路基邊1m處4點,中間2點。礫石類土n28用灌水法每層沿縱向每100m檢測6點,距路基邊1m處左右各兩點線路中部2點碎石類土n28地基系數K30(KPa/m)細粒土 110用K30載荷儀每填高約0.9m,100m范圍內檢查4點,路基中間2點,距路基邊2m處左右各1點。粗粒土 130碎石類土150塊石類土150用K30載荷儀每層沿縱向每100m范圍檢測3點,梅花形布置,中間1點,距路基邊2m處2點。3.基床底層頂面高程、中線至邊緣距離、寬度、橫坡、平整度、厚度按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第6.1.10條規定進行檢測。第三節 基床表層填筑施工一、級配碎石(級配砂
21、礫石)配合比選擇與工藝試驗1.原材料的選用選用品質優良的原材料作為生產基床表層級配碎石的料源,用塊石經破碎、篩選或外購的4520mm、2010mm、105mm和 5mm四種不同粒徑范圍的碎石和石屑粉,按比例混合組成的級配碎石混合料的粒徑、級配及品質指標符合技術標準。當設計指定采用級配砂礫石時,取附近河床內品質優良的天然砂礫石作為生產級配砂礫石的料源,天然砂礫石必須先經篩選(必要時破碎),分出粒徑大小不同的各種集料,再按比例混合組成級配砂礫石混合料,其混合料的粒徑、級配及品質指標符合技術標準。2.配合比設計和施工工藝參數的確定(1)配合比計算及調整取品質指標符合要求的四種集料,根據其各自的篩分結
22、果,采用圖解法進行理論計算。計算出的合成級配按以下原則作必要的配合比調整:接近標準曲線范圍中限(尤其應使0.075mm、0.1mm和16mm篩孔的通過量接近中限);曲線比較圓滑。另選兩種偏離“中限”,但粒徑級配符合技術要求的配合比作比較試驗。因接近“中限”的理論配合比不一定是最佳配合比,最佳的配合比須通過填筑工藝試驗來確定。(3)室內擊實試驗按經計算及調整后的理論配合比和比較試驗用配合比方案取樣,分別進行室內擊實試驗。3.填筑工藝試驗根據計算分析所選的配合比,按室內擊實試驗確定的最佳含水量,進行級配碎石填筑工藝試驗。試驗段的長度為100200m。攤鋪設備選用攤鋪機和平地機兩種,基床表層面層的級
23、配碎石攤鋪采用攤鋪機,基床表層的下面兩層級配碎石攤鋪采用平地機配合推土機。碾壓設備選用自重16t以上的自行式振動壓路機。檢測設備采用K30載荷儀和容積儀。級配碎石填筑試驗分為三層,其厚度分為由上到下22cm、24cm、24cm三種。22cm厚度面層使用攤鋪機進行攤鋪;面層以下的兩層填筑工藝試驗的填筑厚度均為24cm,使用平地機進行攤鋪。通過攤鋪、平整、碾壓與檢測試驗,得出最佳配合比、虛鋪系數、碾壓程序、碾壓遍數及施工控制含水量等工藝參數和機械設備的配套。級配碎石的填筑工藝試驗另見工藝試驗大綱。二、級配碎石生產要點1.為保證質量提高生產效率,級配碎石采用工廠化生產方式。2.為有利于成品料生產均勻
24、、不易離折,和更容易碾壓密實,將含水量控制在略高于最佳含水量。3.集料配合比進行反復試驗比選,選擇顆粒級配符合要求而且容易達到壓實質量要求的配合比。4.河床砂卵石和砂礫石作為原料生產級配砂礫石時,進場后首先集堆脫水,以避免細料粘裹粗料,造成糊堵篩孔和集料混雜不純,影響級配穩定。三 級配碎石填筑施工工藝及要點1.工藝流程基床表層填筑,分三層施工,面層22cm采用攤鋪機攤鋪,以下兩層厚度分別為24cm和24cm,采用平地機進行灘鋪,其工藝流程見圖2-3-4。運 輸驗收基床底層區段拌合運輸區段攤鋪碾壓區段檢測修整區段測量放樣檢驗修整基床底層拌和攤鋪碾壓檢測試驗修整養護圖2-3-4 級配碎石填筑工藝流
25、程圖2.施工要點(1) 拌合與運輸拌合前,根據配合比確定每個料斗傳送帶傳送速度及加水流量,并調整拌合機生產率,使拌合能力與攤鋪能力匹配。拌合好的混合料用自卸車盡快運至鋪筑現場進行攤鋪碾壓;為防止在夏季或有風施工時填料的水分散失及避免因運距較長,引起水分散失,實際加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12%。長距離運輸時,將運輸料斗用蓬布覆蓋。(2) 攤鋪每一攤鋪作業區段不超過200m;使用攤鋪機進行攤鋪時,攤鋪分左右兩幅施工。為了便于施工及防止水分散失造成兩幅縱向接合部位壓實不好,兩幅攤鋪前后距離不超過100m,并及時碾壓。嚴格按工藝試驗確定的虛鋪厚度進行攤鋪;下面兩層用平地機進行攤鋪時,以 “方格網”、并結合
26、“掛線法”控制虛鋪厚度;表層用攤鋪機攤鋪時,采用“掛線法”進行虛鋪厚度控制。填筑時路基兩側各加寬50cm 以上,以保證邊坡壓實質量。現場技術人員及時檢查攤鋪的平整度、寬度、橫坡度及平面曲線、豎曲線、標高等。(3) 施工含水量控制級配碎石的生產含水量根據不同的氣溫,氣候條件和不同填筑部位要求的碾壓含水量范圍來調整;(4) 碾壓級配石攤鋪好后及時碾壓,以防止水分散失;碾壓遵循先輕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則,即先靜壓后振動碾壓,并按工藝試驗中確定的碾壓程序和遍數進行碾壓。振動碾壓按工藝試驗確定的次數進行,振動碾壓后再靜壓12遍收光表面。直線段由兩側向中間碾壓,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碾壓,碾壓時沿線路縱向行與行
27、之間重疊不少于0.40.5m,各區段交接處,縱向搭接壓實長度不小于2m,上下兩層填筑接頭錯開不小于3.0m。(5)級配碎石的養生采用灑水車進行噴霧灑水養護一個星期。在養護期間封閉道路,嚴禁除灑水車外的任何車輛在路面行駛。四、質量控制及檢測1.填料復查試驗按料場及分層情況,分別在碎石場和攤鋪現場取具有代表性的樣品,按表2-3-6的試驗項目及檢測頻次進行試驗。表2-3-6 基床表層填料的試驗項目及頻次填料名稱顆粒級配、顆粒密度、粘土團及其它雜質含量大于16mm的顆粒中帶有破碎面的顆粒含量細長扁平顆粒含量粒徑大于1.7mm的集料的洛杉磯磨耗率、硫酸鈉溶液浸泡損失率粒徑小于0.5mm的集料的液限、塑限
28、級配碎石2000m32000m3每料場檢測2次其中在使用前和使用中各檢測一次每料場檢測2次其中在使用前和使用中各檢測一次級配砂礫石2000m32000m3每料場檢測2次其中在使用前和使用中各檢測一次中粗砂2000m32.施工過程中檢查核對填料的試驗和實際使用情況,當實際使用填料發生變化時,另取樣試驗進行鑒定。3.采用級配碎石或級配砂礫石的級配曲線應接近圓滑,某種尺寸的粒徑不應過多或過少,其顆粒的粒徑、級配符合表2-3-7或表2-3-8的規定。級配碎石填料的其他技術性能指標應符合TB/T2897-1998的規定。級配砂礫石填料的其它技術性能指標應符合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的規定。表
29、2-3-7碎石級配范圍方孔篩邊長mm0.0750.10.51.77.1162545過篩質量百分率%0701173213464175679182100100表2-3-8 砂礫石級配范圍級配編號通過篩孔質量百分率(%)液限(%)塑性指數5040302010520.50.07511009010065854570305515351020410286210090100759550703055153510204102863100851006080305015301020282864.在每一層的填筑過程中,由試驗技術人員確認填料質量、含水量、鋪筑厚度、填料表面平整符合設計及施工控制參數后,再進行碾壓。5.對
30、級配碎石或級配砂礫石的填筑壓實質量執行雙指標(地基系數和孔隙率)控制,嚴格按表2-3-9規定的壓實標準和檢測方法及頻次對施工質量進行檢測。表2-3-9 基床表層壓實標準和檢測方法及頻次檢測項目壓 實 標 準檢 測 頻 次 及 方 法備 注孔隙率n(%)級配砂礫石n18用灌水法沿縱向每100m檢測6點,距路邊1m處左右各2點,路基中部2點。路堤級配碎石 n18地基系數K30(Mpa/m)級配砂礫石190用K30載荷儀在表層每100m范圍內檢查4點,路基中間2點,距路基邊2m處左右各1點。級配碎石 190中粗砂 130當為軟質巖、強風化硬質巖及土質路塹時,下層鋪設15cm墊層6.級配碎石在攤鋪碾壓
31、過程中,進行跟蹤測量,全程控制,嚴格控制基床表層頂面高程、橫坡及平整度,確保達到設計規定值。第四節 過渡段填筑施工工藝及檢測一、級配碎石過渡段填筑過渡段基床表層以下級配碎石施工按四階段八流程進行,如圖2-4-5:拌合運輸階段攤鋪碾壓階段檢測修整階段基底檢查驗收工藝性填筑試驗拌 和運 輸攤 鋪 平 整碾 壓 夯 實檢 測 試 驗整 修 養 護施工準備階段圖2-4-5級配碎石過渡段填筑工藝流程1.施工準備階段 檢查基底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結構物強度是否達到設計強度,防水層、沉降縫施工是否完畢,全部滿足設計要求和有關規定再進行填筑。填筑前進行工藝性試驗,按事先已做好的試驗配比進行填筑試驗,以確定機械設
32、備型號、松鋪厚度、碾壓遍數等主要工藝參數。2.拌合運輸階段拌合必須均勻,計量準確、隨拌隨用,不得存儲堆放,隨時檢查級配、含水量等指標,拌合完畢合格的級配料用自卸汽車及時運往工地,均勻地卸在攤鋪面上。3.攤鋪碾壓階段(1)臺后2m范圍外大型壓路機能壓實的部位,使用水泥摻量為3%4%的級配碎石混合料,采用人工配合推土機進行攤鋪,采用大型壓路機按工藝試驗確定的參數進行碾壓,但不得使用強振,;大型壓路機碾壓不到的部位及臺后2m范圍內,使用水泥摻量為4%5%的級配碎石混合料,采用人工攤鋪,虛鋪厚度不超過20cm,采用沖擊夯配合小型振動壓路機按工藝試驗確定的遍數進行碾壓;小型振動壓路機不能到位的地方,級配
33、碎石中水泥的摻量應適當增加,按工藝試驗確定的參數控制層厚和碾壓,用平板振動器振動至表面出漿。(2)摻水泥后的級配碎石混合料應2小時內碾壓完畢。(3)過渡段級配碎石同橋涵兩邊填土及錐體、邊坡填土同步、對稱進行填筑碾壓。4.檢測整修階段過渡段級配碎石填料基床表層以表2-4-10規定的壓實標準和檢測方法及頻次進行質量檢測。表2-4-10 過渡段級配碎石基床表層壓實標準和檢測方法及頻次檢測方法壓 實 標 準檢 測 頻 次 及 方 法地基系數K30(MPa/m)190 MPa/m用K30載荷儀在基床表層每過度段檢查3點,左中右按S形布置各取1點。孔隙率n(%)18%用灌水法每填高一層,每過渡段檢查3點,
34、左、中、右按S行布置各取1點 過渡段配碎石填料基床表層以下以表2-4-11規定壓實標準和檢測方法及頻次。表2-4-11過渡段級配碎石基床表層以下壓實標準和檢測方法及頻次檢測方法壓 實 標 準檢 測 頻 次 及 方 法地基系數K30(MPa/m)150 MPa/m用K30載荷儀每填高兩層,每過渡段檢查2點,距路基邊2m孔隙率n(%)28%用灌水法每填高一層,每過渡段檢查3點,左、中、右各1點二、鋼筋混凝土搭板施工1.施工準備(1)搭板一邊處于軟土加固地段,施工前先檢查地基沉降觀測資料,確保沉降已平緩并穩定。(2)檢查橋臺錐體及過渡段兩側防護工程,確認其防護工程質量合格。(3)檢查基床表層級配碎石
35、,填筑質量達到設計要求(K30190MPa/m,孔隙率n18%。2.搭板基礎開挖 采用挖掘機全斷面開挖,并配合人工清底刷邊,開挖嚴格按設計尺寸,不對橋臺砼產生破壞及對防護工程有不利擾動,開挖完工后盡快組織后面工序施工,防止基坑積水,影響路基質量。3.鋼筋綁扎及立模嚴格按設計尺寸進行鋼筋綁扎及立模,先將骨架焊接成型后,在上面標出定位線,逐段進行綁扎。采用鋼模、方木背帶及方木支撐。4.油氈墊層鋪設將二層油氈分別準確地從橋臺背予埋的8根20連接搭板的鋼筋上面套鋪下去,要求鋪設平整、無皺折、和鋼筋園周無間隙。5.混凝土施工混凝土采用強制拌合機集中拌合,罐車運輸,人工機械搗固,確保施工配合比準確性,施工
36、完畢及時覆蓋并養生。6.防水層施工(1)臺后搭板應與擋碴墻內側、梗肋頂同時進行防水層施工。鋪設防水層的砼表面應干燥,無虛碴、浮土及雜物,下雨天及四級以上風天不得施工。(2)玻璃纖維布和FYT-1型 聚丙乙烯涂料按“二布三油”法施工,涂料涂刷要均勻,不得有漏刷現象。縱向鋪貼玻璃纖維布,先鋪擋碴墻一側,然后向中間鋪設,橫向搭接20cm。搭接處滿刷涂料,用滾筒來回滾動,使搭接處平順粘接。(3)為使玻璃纖維布鋪貼平整,須將布幅每隔2m剪一不長于10mm的小口,纖維布應粘貼密實、表面平整,無歪斜、皺折、鼓泡、接口不嚴、白茬漏布、邊緣翹起現象。7.保護層施工(1)鋼絲網鋪設平順,并予以固定,防止施工中發生
37、移動。(2)水泥砂漿嚴格按配合比機械拌合,先人工均勻地攤鋪在鋼絲網上,拍出漿后壓實抹平,不大于4m間距應預留伸縮縫,施工完畢按規定覆蓋并養生。第五節 改良土填筑施工一、物理改良閃長花崗巖風化物施工廠拌法本工藝適用于由于力學性質不良,檢測達不到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要求,需進行物理改良的改良土。1.施工準備(1)改良土原材料試驗對需改良的閃長花崗巖風化物和擬摻入的粗粒土進行篩分、顆粒密度、天然密度和含水量等項目的試驗,并根據其各自的篩分結果進行試配,得出可達到最優級配的初步理論配合比,或驗證按設計給出配合比拌成的混合料的級配情況。采用按初步配合比配成的混合料作重型擊實試驗,以求得最
38、佳含水量。選擇有代表性的閃長花崗巖風化物作為擬改良的填料。(2)填筑壓實工藝試驗根據室內通過級配改良試配試驗所選的初步配合比,進行填筑工藝試驗,確定最終工地配合比及所用改良土混合料的松鋪厚度、壓實遍數等施工參數。另見工藝試驗大綱(3)施工前應對底層進行檢查,清理底層并進行碾壓,達到底面層無松散和軟弱地點,其平整度和壓實質量符合規定(4)測量放樣恢復中線和水平控制樁,并測放邊樁。2.施工要點(1)工藝流程:詳見圖2-5-7填料的備料及運輸階段攤鋪、碾壓階段檢驗修整階段粉碎拌合運輸分層填筑攤鋪整平灑水晾曬碾壓夯實檢測試驗路基整修圖2-5-7物理法改良閃長花崗巖類施工工藝流程(2)施工要點粉碎拌合開
39、挖的花崗閃長巖風化物先在取土場過15cm篩,再將大塊用石料破碎機破碎成粒徑小于15cm的填料,在拌合前先測定閃長花崗巖和欲摻入的粗粒土的含水量,如混合物的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則按混合料含水量大于工藝試驗確定的最佳含水量2%左右,計算需增加水量,將該填料與選定的其他粗粒土和水按試驗確定的重量配合比,用具有自動計量的專用廠拌混合料攪拌機械拌合均勻,如閃長花崗巖風化物的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的2%,則應在取土場或晾曬場地將其進行晾曬,再進行粉碎。運輸將拌合好的混合料盡快運送到鋪筑現場,混合料在運送過程中應覆蓋,減少水分損失。重車不得在前一層已驗收的路基上行走,以免破壞下層路面。嚴格按工藝試驗確定的虛
40、鋪厚度進行攤鋪。以 “方格網”、并結合“掛線法”控制虛鋪厚度。為保證邊坡壓實質量,填筑時路基兩側各加寬50cm 以上。攤鋪整平經推土機初平的混合料,表面力求平整,并具有規定的橫向排水坡。用壓路機快速碾壓12遍,暴露潛在的不平整,然后用平地機整平,平地機由兩側向路中心刮平,必要時返回刮一遍。對于局部的坑洼處,人工配合用齒耙將表面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合的混合料進行找平整形。最后用平地機再次整形一次,每次整形都要按照規定的橫向排水坡進行,要注意接縫處的平整,以保證接縫平順。在整形過程中,禁止任何其它車輛通行,初步整形后,檢查改良土的松鋪厚度,必要時進行補料或減料。灑水晾曬在整形過程中再次檢查核對
41、填料的含水量。如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的2%,則進行翻曬,如太干則用噴管式灑水車將水均勻地噴灑在虛鋪的混合料上,灑水車不應在施工的路段上調頭和停留,防止局部水量過大。碾壓夯實當改良土混合料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即可進行碾壓,用16t及以上重型振動壓路機,先兩側后中間,根據工藝試驗確定的施工工藝碾壓,碾壓時各區段交接處相互重疊壓實,縱向搭接長度不小于2.0m,縱向行與行之間搭接不小于0.4m,上下兩層填筑接頭錯開不小于3.0m。一直進行到達到要求的密實度為止,在壓路機不易壓到的路面邊緣,用小型振動夯,夯擊34遍。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和急剎車,以確保改良土層表面不受破壞。軟基處理地
42、段埋設沉降板附近,因測桿外露,作出明顯標志桿,以防施工機械碰撞測桿。近測桿處壓路機不易碾到,用小型振動夯夯實,虛鋪厚度每層不宜超過20cm,壓實標準與同一水平層相同。檢測試驗壓實完成后,及時進行檢測,檢測不合格處及時進行補壓。路基整修嚴格按設計尺寸進行路基整修,加寬部分應在整修階段掛線清刷后,后夯拍密實。為防止雨水沖刷臨時邊坡,可在路基兩側按距離2030m用塑料布或彩條布作一寬60cm、深30cm吊溝,路基面兩側邊緣做成排水淺水溝,淺水溝外緣要夯拍密實,以便把雨水集中到吊溝中排出路基。3.填筑質量控制及檢測(1) 閃長花崗巖風化物和粗粒土按表2-5-12的試驗項目及頻次進行試驗表2-5-12
43、物理改良閃長花崗巖風化物和外摻料的試驗檢測項目及頻次填料類別試 驗 項 目 及 頻 次閃長花崗巖風化物每一需改良的土源點在施工前期和中期各取一組;試驗項目為級配、天然含水量、顆粒密度。粗粒土同一料場的外摻料,每1000m3為一批抽檢一組,不足1000m3也按一批計。試驗項目為顆粒級配、天然含水量、顆粒密度。(2) 施工中檢查核對閃長花崗巖風化物和粗粒土的試驗和實際使用情況,當實際使用閃長花崗巖風化物和粗粒土發生明顯變化時,另取樣試驗進行檢測。(3) 在每一層的填筑過程中,由試驗技術人員確認閃長花崗巖風化物和粗粒土的質量、含水量、鋪土厚度、表面平整度符合設計及施工控制參數后,再進行碾壓。(4)
44、每一區段按本標準表2-1-4規定壓實標準和檢測方法及頻次進行檢測。二、物理改良粉粘土施工路拌法本工藝適用于力學性質不良達不到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要求,經摻中粗砂進行物理改良后的粉粘土施工。1.施工準備(1)原材料試驗及改良劑的選擇對需要改良的粉粘土進行顆粒分析、液塑限和天然含水量試驗,摻入的改良材料(中粗砂)進行篩分、顆粒密度、天然密度和天然含水量等項目試驗。根據其各自的篩分結果進行試配,得出可達到最優級配的初步配合比,或驗證按設計給出的配合比拌成混合料的級配情況,采用按初步配合比配成的混合料作重型擊實試驗,以求得最佳含水量。選擇有代表性的粉粘土作為改良土試驗用填料。(2)填筑
45、壓實工藝試驗根據室內試驗所選的初步配合比,進行填筑工藝試驗,確定最終工地配合比及所用改良土的松鋪厚度、壓實遍數等施工參數,以及核子密度儀與灌砂法的對應關系。另見工藝試驗大綱(3)施工前應對底層進行檢查,清理底層并進行碾壓,達到底面層無松散和軟弱地點,其平整度和壓實質量符合規定。2.施工工藝及要點(1)工藝流程:詳見圖2-5-8(2)施工要點進行施工測量放樣:恢復中線和水平控制樁,按要求測放邊樁。粉粘土的攤鋪及初壓底層準備中粗砂攤鋪粉粘土攤鋪和初壓混合料拌合檢測檢驗簽證整形碾壓 合格 否進入下道工序圖2-5-8 物理法改良粉粘土施工工藝流程a.根據路基工藝試驗確定的虛鋪厚度,計算每車粉粘土堆放位
46、置及堆放密度。b.根據以上計算,把粉粘土間隔均勻地堆置在已檢驗的底層上,用推土機把每堆粉粘土攤鋪均勻后,再用平地機初平一次,用重型壓路機快速碾壓一遍檢查此時粉粘土填筑層的厚度h粉,用核子密度儀快速測得此時粉粘土的含水量W粉及干密度d粉。中粗砂的運輸及攤鋪 a.中粗砂進入工地后,測量其含水量W砂及干密度d砂,根據粉粘土虛鋪厚度h粉及干密度d粉,可計算中粗砂的播散厚度h砂:h粉d粉h砂= 摻配比例d砂根據中粗砂所需播撒厚度確定每車砂的堆放位置及堆放密度。 b.按計算的用量和間距把中粗砂堆置在已經初平、初壓的粉粘土表層上,用推土機把砂攤鋪均勻,再用平地機對砂進行精確攤鋪,并檢查砂層厚是否符合計算值,
47、如厚度不夠應及時補足。混合料的拌合a.采用路拌機把已攤鋪好的填料拌合一遍,并用核子密度儀快速測定初拌后混合料的含水量。b.混合料含水量的控制: 初拌后混合料的含水量如低于最優含水量2%時,應用噴管式灑水車將水均勻地噴灑在干拌后的混合料上,灑水車不應在正在進行拌合的以及當天計劃拌合的路段上調頭和停留,以防止局部水量過大。若含水量過高于最佳含水量的2%,則進行翻曬。c.將含水量合適的混合料,再用路拌機拌合一到兩遍,應使混合料充分拌合均勻,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拌合深度,嚴禁在拌合層底部留有素土夾層。拌合應擾動下承層的表面(約1cm左右,不應過多),以加強上下層粘結,應設專人跟隨拌合機械,隨時檢查拌合深
48、度和均勻度。d.水分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如需灑水拌合,拌合機械應緊跟在灑水車后面進行拌合,以減少水分流失。在灑水拌合過程中,應及時檢查混合料的含水量。整形及碾壓a.混合料拌合均勻后,先用平地機初步整平和整形。平地機由兩側向路中心進行刮平。必要時再返回刮一遍。b.用壓路機快速碾壓12遍,以暴露潛在的不平整。c.再用平地機如a所述那樣進行整形,并用b所述方法再碾壓一遍。整形進程中,及時消除坑洼現象,對于局部坑洼處,應用齒耙將其表面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進行找平整形。d.最后再用平地機整形一次。每次整形都要按照規定的坡度和路拱進行,并特別要注意接縫處的整平,以保證接縫平順。e.在整形過程中
49、,必須禁止任何車輛通行。f.整型后,當混合料接近最佳含水量,即可用16t及以上重型振動壓路機碾壓。由兩側路肩向路中心碾壓,后輪應重疊不小于40cm。碾壓一直進行到達到要求的密實度為止,第一遍與最后一遍靜壓,中間為弱振碾壓,碾壓遍數不少于5遍,應使表面無明顯的輪跡。壓路機碾壓速度頭兩遍宜采用1.51.7km/h,以后用3.0km/h左右。路面的兩側應多壓23遍。g.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和急剎車,以保證改良土層表面不受破壞。h.碾壓過程中,上層表面應始終保持濕潤,如表面水蒸發得過快,應及時補灑少量的水。碾壓過程中,如有“彈簧”、松散、起皮等現象,應及時翻開重新拌合,使其達到質
50、量要求。i.在碾壓結束之前,用平地機再終平一次,使其縱、橫向平順,坡度均符合設計要求。3.填筑質量控制及檢測(1)需改良的粉粘土和中粗砂按表2-5-13的試驗項目及頻次進行試驗表2-5-13 物理改良粉粘土的復查試驗項目及頻次填料類別試 驗 項 目 及 頻 次粉粘土每一需改良的粉粘土土源點在施工前期和中期各取一組。試驗項目為液塑限、天然含水量。中粗砂同一料場的中粗砂,每1000m3為一批抽檢一組,不足1000m3也按一批計。試驗項目為顆粒級配、天然含水量(2)施工中檢查核對粉粘土和中粗砂的試驗和實際使用情況,當實際使用粉粘土和中粗砂發生明顯變化時,另取樣試驗進行鑒定。(3)在每一層的填筑過程中
51、,由試驗技術人員確認粉粘土和中粗砂的質量、含水量、鋪土厚度、表面平整度符合設計及施工控制參數后,再進行碾壓。(4)每一區段按本標準表2-1-4規定壓實標準和檢測方法及頻次進行檢測。三、化學法改良細粒土施工本工藝適用于力學性質不良達不到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要求,經摻石灰粉進行化學改良后的細粒土施工。1.施工準備(1)改良土原材料試驗對需改良的細粒土進行顆粒分析、液塑限、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試驗,對欲摻入的石灰改良劑進行細度、有效鈣和氧化鎂等項目試驗,在按4%、5%和6%三種石灰摻量配合成的混合料進行重型擊實和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2)填筑壓實工藝試驗根據室內試驗所選的初步配合比,
52、進行填筑工藝試驗,確定所用改良土的松鋪厚度、壓實遍數等施工參數。另見工藝試驗大綱(3) 施工前應對底層進行檢查,清理底層并進行碾壓,達到底面層無松散和軟弱地點,其平整度和壓實質量符合規定2.施工工藝及要點(1)工藝流程:詳圖見圖2-5-9(2)施工要點進行施工測量放樣,恢復中線和水平控制樁,按要求測放邊樁。細粒土的攤鋪及初壓a.填料攤鋪采用層鋪法,即將先運到路基上的細粒土填料攤鋪均勻后,再經路基上運送石灰改良劑,采用專用撒布車撒鋪石灰,將石灰均勻地攤鋪在預定的范圍上。b.改良土拌合采用專用改良土拌合機先將改良土干拌一遍,并快速測定初拌后混合料的含水量,初拌后混合料的含水量如小于試驗室確定的最優
53、含水量時,采用噴管式灑水車將水均勻地噴灑在干拌后的混合料上,灑水車不應在正在進行拌合的以及當天計劃拌合的路段上調頭和停留,以防止局部水量過大,含水量若過高,則應翻耕晾曬。c.將含水量合適的混合料,再用路拌機拌合二遍,使混合料充分拌合均勻。拌合深度應直到改良土底部,嚴禁在拌合層底部留有素土夾層。拌合時應略破壞下承層的表面(約1cm左右,不應過多),以加強上下層粘結,設專人跟隨拌合機械,檢查拌合圖2-5-9 化學法改良細粒土施工工藝流程底層準備外摻料攤鋪細粒土攤鋪及初壓混合料拌合檢測檢驗養生整形碾壓合 格否進入下道工序深度及均勻性并隨時調整。d.在灑水拌合過程中,應及時檢查混合料的含水量,水分宜略
54、大于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檢查拌合均勻程度,拌合完成標志是:混合料色澤一致,沒有灰團,灰條,且水分合適均勻。整形及碾壓a.混合料拌合均勻后,先用平地機初步整平和整形。平地機由兩側向路中心進行刮平。必要時再返回刮一遍。b.用壓路機快速碾壓12遍,以暴露潛在的不平整。c.再用平地機如a所述那樣進行整形,并用b所述機械再碾壓一遍。整形進程中,及時消除坑洼現象。對于局部坑洼處,應用齒耙將其表面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進行找平整形。d.最后再用平地機整形一次。每次整形都要按照規定的坡度和路拱進行,并特別要注意接縫處的整平,以保證接縫平順。e.在整形過程中,必須禁止任何車輛通行。f.整型后,當
55、混合料接近最佳含水量,即可用16t及以上重型振動壓路機碾壓。由兩側路肩向路中心碾壓,后輪應重疊不小于40cm。按工藝試驗確定的壓實工藝進行碾壓一直進行到達到要求的密實度為止。g.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和急剎車,以保證改良土層表面不受破壞。h.碾壓過程中,上層表面應始終保持濕潤,如表面水蒸發得過快,應及時補灑少量的水。碾壓過程中,如有“彈簧”、松散、起皮等現象,應及時翻開重新拌合,使其達到質量要求。i.在碾壓結束之前,用平地機再終平一次,使其縱、橫向平順,坡度均符合設計要求。檢驗驗收養生a.用核子密度儀或灌砂法檢測壓實系數。如檢驗合格第二天進行下一層改良土的填筑施工,如不
56、合格按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要求進行重新平整碾壓直至合格為止。b.施工合格的改良土應始終保持濕潤狀態,不能連續施工的應在24小時后即覆蓋草袋、麻袋并撒水養生,養生令期不得少于7d。c.隨機抽取的改良土樣應用塑料袋密封,保持原有的水分及狀態,在試驗室按規定制樣并養生后,測試其7d無側限抗壓強度作為該改良土施工質量的評定標準之一。3.填筑質量控制及檢測(1)需改良的細粒土和改良劑按表2-5-14的試驗項目及頻次進行試驗。表2-5-14 化學改良細粒土填料的試驗項目及頻次填料類別試 驗 項 目 及 頻 次未改良土每一需改良的土源點在施工前期和中期各取一組,檢測項目為含水量、液塑限、有機
57、質和硫酸鹽含量改良劑(石灰)同一廠家、品種、批號的改良劑,每200t為一批抽檢一次,不足200t也按一批計,檢測項目:有效氧化鈣、氧化鎂、細度、含水量(2)施工中檢查核對細粒土和改良劑的試驗和實際使用情況,當實際使用細粒土和改良劑發生變化時,另取樣試驗進行鑒定。(3)在每一層的填筑過程中,由試驗技術人員確認細粒土和改良劑的質量、含水量、鋪土厚度、表面平整度符合設計及施工控制參數后,再進行碾壓。(4)化學改良土填筑按表2-5-15規定檢測標準和檢測方法及頻次進行檢測。表2-5-15化學改良細粒土填筑質量檢測標準和檢測方法及頻次檢 測 項 目檢 測 標 準檢 測 方 法 及 頻 次壓實系數K細粒土
58、K0.90用核子密度儀或灌砂法每層沿縱向每100m檢測6點,梅花形布置,距路基邊1m處4點,中間2點。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符合設計要求同一壓實工作班的單個壓實區段的每一檢測層檢測3處,左、中、右各一處。第六節 預留路堤沉落和地基沉降 根據秦沈客運專線和以往鐵路路堤施工經驗,當路基壓實度達到95%以上時,路堤本體沉落約為填土高度的0.10.2%。一、一般路堤不考慮地基沉降。路堤填土本身的壓密下沉不予考慮,基床表層頂面標高按設計標高控制。二、軟土、松軟土地基根據地基條件進行地基沉降計算,在路堤填筑至基床頂面標高時,分析沉降觀測和沉降計算結果,確定基床底層頂面標高。基床表層填筑安排在
59、地基沉降基本穩定后進行,避免地基沉降對基床表層整體性的影響。第七節 路堤沉降觀測觀測范圍:設計規定和本企業根據具體情況自選。 一、施工期間每天對沉降儀和位移樁至少觀測一次,在沉降量急劇增大的情況下,每天觀測23次。路堤經過分層填筑達到預壓高程后,在預壓期的前23個月內,每5天觀測一次,三個月后715天觀測一次;半年后一個月觀測一次,一直觀測到預壓期末。路肩觀測樁的觀測同步安排進行。 二、觀測控制標準:路堤中心線地面沉降速率每晝夜不大于10mm,坡腳水平位移速率每晝夜不大于5mm。如果超出此限立即停止填筑,待觀測值恢復到限值以內再進行填筑,填筑速率以水平位移控制為主。 三、沉降觀測按設計要求和施
60、工暫規的標準控制,精度不低于1mm。 四、觀測內容 (一)人工巡回觀測地表變化:人工沿著線路巡回觀察路堤外貌的微小變形、微小裂縫及其它變化發展情況,觀察路堤坡腳附近地面的微小隆起和出水現象等。當出現上述現象時,立即緩填或停填。 (二)邊樁觀測:在填土過程中,用符合精度要求的測量儀器觀測邊樁水平位移和高程變化,分析土體的側向位移值及發展趨勢,判斷地基的穩定性。 (三)沉降儀觀測:用符合精度要求的觀測儀器進行觀測,每次觀測后根據觀測結果繪制“填土高時間沉降量”關系曲線圖。第八節 路堤雨季、低溫施工措施一、路堤雨季施工措施(一)雨季前完成涵洞和地面排水工程,減少雨季地表水對路堤填筑的影響。雨季中做好
61、防水、防洪、排水工作。(二)合理安排雨季施工。在雨季難以施工的項目不安排施工。根據機械設備的性能和數量,合理安排幾個工點或工作面進行輪流作業,快速施工。切忌全面開花,重點不突出。(三)在雨天不安排非滲水土的填筑施工。(四)在雨季填筑的每一填層壓實面及時做成不小于4%的橫向排水坡,每次作業收工前及時碾壓密實。(五)當路堤基本成型或跨雨季填筑時,路堤邊坡上設置一定數量的臨時排水溝,路堤邊緣設置土埂,以免沖毀路基。(六)雨后路基面必須晾曬。刮除表面浮土和復壓處理,并經密實度抽檢合格后方可繼續施工。 二、路堤低溫施工措施 當晝夜平均氣溫在0以下且連續15天時,采取低溫施工措施:(一)嚴禁使用凍土或摻有凍土的填料。選擇級配良好的滲水土作填料,當不得不使用非滲水土時,嚴格控制其含水率,并采取加強壓實措施。(二)地基處理或一般基底處理在凍結前完成。清除積雪、疏干積水,坑洼處用與地基同類未凍結的土層清除。(三)低溫施工地段的積雪,在開工前清除。停工后繼續施工前,將冰雪及凍結的土層清除。(四)路基面及邊坡整修工作安排在解凍后進行。(五)當進行工程量較大的路堤施工時,編制專項施工組織設計,集中力量,合理分段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