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錄一、 編制依據-第2頁二、 工程概況-第2頁三、 工程質量目標-第3頁四、 施工準備-第3頁五、 土方開挖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法-第5頁六、 回填土總體部署及施工方法-第5頁七、 土方開挖和回填土質量標準-第7頁八、 填土壓實的質量檢查-第8頁九、 土方開挖和回填施工排水-第8頁十、 施工管理體系- 第9頁十一、 各項施工措施- 第9頁十二、 基坑應急預案-第11頁 土方開挖及回填施工方案一、 編制依據1、 編制依據建筑地基基礎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工程測量規范-GB5002
2、6-93XX和居經濟適用房小區#樓-#樓結施和建施全套圖紙二、 工程概況、 概況本工程為廣西XX置業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的馬山縣經濟適用房一期工程,地處于馬山縣白山鎮銀峰大道旁。 .本經濟適用房一期工程用地面積為13333.40。 .1#樓結構類型為砌體結構,-0.050下為框架-抗震墻結構,基礎為鋼筋砼獨立柱。建筑占地面積為728.03,總建筑面積為4786.73。 .2#-6#樓結構類型為砌體結構,-0.030下為框架結構,基礎為鋼筋砼條形基礎,建筑占地面積為450.00,總建筑面積為3150.0。 .7#結構類型為砌體結構,-0.030下為框架結構,基礎為鋼筋砼條形基礎,建筑占地面積為1
3、283.80,總建筑面積為:8986.60。 .1#-7#樓總建筑面積為:29523.33,建筑工程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抗震烈度為6級,建筑結構設計安全等級為二級,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屋面防水等級為二級,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 整個小區開挖土方量和回填土體積計算以原地面高程點數據為依據(見原地面12M*9.7M方格網高程點統計表)。、 場地施工條件a.基礎開挖分項工程 基坑周圍設好排水溝、引水渠,確保施工范圍內的雨水有組織的排放,確保基坑開挖順利進行。 按工程監測要求,配合作好各種不同類型的測點布置,并測設各測點的初始數據。 根據需要安裝夜間施工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設置明顯標志。 在機械施工
4、無法作業的部位和修整邊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配備人工進行。 在基坑外1M周邊設置安全警示和護欄。 熟悉圖紙和施工方案,做好技術交底。b.土方回填分項工程1 清除基坑和基槽內障礙物,修建施工場地范圍內運輸便道。2 基坑和基槽周圍設好排水溝、引水渠,確保施工范圍內的雨水、地下潛水有組織的排放,確保回填土施工范圍內沒大量積水。3 因工期緊,回填土方量大。基礎砼的充分養護是保證整個工程的重要條件,因此根據實際情況,采用自然養護,在開始的3晝夜,白天每隔2小時澆水1次。夜間至少2次。以后養護期每晝夜4次。保養期不少于12天。4 在危險地段或區域設置明顯標志。5 做好技術交底。三、工程質量目標本工程質量目
5、標為合格。四、施工準備 1、準備工作a. 土方開挖施工的準備工作 在基坑開挖之前,場內所有建筑物的定位樁,全部經馬山縣規劃部門測量核準。 所有的測量樁、紅線點一經核實后,項目部就落實專人對其進行定期檢查復核,以確保紅線點的準確性。 在基坑開挖前,要根據施工圖紙的位置放出土方開挖放坡邊線。 土方的機械施工易碰壓測量樁,因此,在基坑開挖前,基坑開挖范圍內的所有軸線樁和水準點都要引出施工活動區域以外,并用砼護樁。 b. 土方回填施工的準備工作 清除基坑底障礙物,工作時留下的垃圾等。 確保基底無積水,且土質干燥。 2、技術準備a. 土方開挖施工的技術準備 施工前進行技術交底。 計算出基坑底標高,并用跟
6、蹤測定開挖深度,及時指揮開挖達到設計標高。b. 土方回填施工的技術準備 施工前進行回填土分項工程的技術交底工作,做好標高的抄測和分層厚度標定工作。3、施工機械、設備、器材的準備序號設備名稱單位數量型號1反鏟挖掘機臺2PC400-6Z2推土機臺1柳工5003振動壓路機臺1XS1904自卸式汽車臺5LZ1101MJ5T5經緯儀臺1DJ26水準儀臺1DZS3-1 67打夯機臺88卷尺把150米4.勞動力組織準備 a.土方開挖勞動力組織準備每棟樓組織8個人清理基坑底和修整基坑邊。 b.土方回填勞動力組織準備 每棟樓組織8個人分層夯實回填土,4個人操作打夯機,4個人緊隨操作員扶線。 5.物資準備。 警戒
7、線、警示牌、圍護用的木樁。五、 土方開挖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法1、施工部署按棟號順序逐步開挖:1#樓 2#樓 3#樓 4#樓 5#樓 6#樓 7#樓。每棟樓按每棟樓基礎結構外框整體開挖(每邊向外擴展300MM的人工操作面),放坡系數根據現場土質和開挖深度而定。開挖路線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而定。采用二臺PC400-6Z型反鏟挖土機,開挖土方放置在相鄰棟號樓間的空地上,便于以后回填土施工就近取土,但必須保證主干道路線暢通,不至于影響以后材料的進場和機械的行駛。 2、操作工藝 挖土前,應做到場地“三通一平”,即水通、電通、路通,場地平整; 開挖前,放出坡頂線外框線。 基坑開挖應遵循先深后淺或同時進行的施工程
8、序,挖土應自上而下分步進行,本程開挖深度不大,采用一次開挖至基底設計標高上300mm處。 施工時由于基礎不深,按地基基坑挖土的規定要求,留設300mm厚人工挖土。須注意機械挖土不能超挖擾動原有土質,因此要求施工測量人員必須時刻注意測量高度,正確指導挖機挖土和人工挖土。如不慎超挖,對超挖部分用砂石極配或混凝土填。 對測量放線,即在土方開挖前,按放線要求將各測量控制點按外延法將測量控點延伸至車輛運輸不能損壞的地方,自制木樁500800mm長釘入地面下,木樁上釘小鐵釘,木樁用混凝土固定并做好保護。 人工挖土至設計標高時,需要測量員全程跟蹤,并用400mm長竹簽按每1.52m左右釘設一個,竹簽上端標高
9、作為墊層上表面標高控制。 基坑挖土完成后及時請監理、甲方、地勘院、設計院、質檢部門對基坑進行驗槽,做好基坑驗槽的工程資料。3、施工機械設備 反鏟挖掘機PC400-6Z型2臺4、施工進度計劃見附表一。六、回填土總體部署及施工方法1、 本工程回填土量大,正式施工前先選擇好填方土料及機械。項目部全面指揮具體施工、質量控制等各項工作。2、根據施工現場情況,分施工段及分層回填 1#樓、2#樓、3#樓的-3M下回填土施工為一個水平段(2#樓、3#樓砼澆筑12天后方可進行回填土,1#樓砼澆筑18天后方可進行回填土)a.水平分段: 2#樓 3#樓 1#樓 b.分層:1#樓第一次回填土厚度為0.2M,以后每次回
10、填土為0.2M。 2#樓、3#樓第一次回填土厚度為0.2M,以后每次回填土為0.2M。4#樓、5#樓、6#樓的-3.5M下回填土施工為一個水平段(1#樓、2#樓、3#樓-35M下回填土施工完成且4#樓、5#樓、6#樓-3.5M下基礎砼澆筑12天后方可進行回填土施工)a.水平分段:4#樓 5#樓 6#樓。 b.分層:4#樓、5#樓、6#樓第一次回填土厚度為0.2M,以后每次回填土為0.2M。 7#樓的-3.5M下回填土施工為一個水平段(4#樓、5#樓、6#樓-35M 下回填土施工完成且7#樓-3.5M下基礎砼澆筑12天后方可進行回填土施工) a.水平分段:第一單元 第二單元 第三單元 第四單元
11、第五單元 第六單元。 b.分層:第一次回填土厚度為0.2M,以后每次回填土為0.2M。 1#樓、2#樓、3#樓的-3M-首層地梁梁底回填土施工為一個水平段(砼澆筑12天后方可進行回填土) a.水平分段:1#樓 2#樓 3#樓。 b.分層:每棟每層每次回填厚度為0.2M。 4#樓、5#樓、6#樓的-3.5M-首層地梁梁底回填土施工為一個水平段(1#樓、2#樓、3#樓的-3M-首層地梁梁底回填土施工完成且4#樓、5#樓、6#樓的-3.5M-首層地梁梁底處柱砼澆筑12天后方可進行回填土) a.水平分段:4#樓 5#樓 6#樓。 b.分層:每棟每層每次回填厚度為0.2M。 7#樓-3.5M-首層地梁梁
12、底回填土施工為一個水平段(4#樓、5#樓、6#樓的-3.5M-首層地梁梁底回填土施工完成且7#樓的-3.5M-首層地梁梁底處柱砼澆筑12天后方可進行回填土) a.水平分段:第一單元 第二單元 第三單元 第四單元 第五單元 第六單元。 b.分層:每棟每層每次回填厚度為0.2M。紅線內建筑物外場地回填隨鄰近棟號樓同時進行。紅線外的回填土和檔土墻施工隨每個分段每棟每個分層同時進行,具體施工見甲方2009年11月10日提供的回填土邊線放坡大樣圖(見附圖).回填土水平分段施工示意圖見后附圖一。回填土分層段施工示意圖見后附圖二-八。3、回填土壓實方法a.基礎回填部分人力打夯前將填土初步整平,打夯按一定方向
13、進行,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兩遍縱橫交叉,分層夯打。夯實基坑及地平時,夯實路線由四邊開始,然后再夯向中間。 夯實機具采用HC-70立式打夯機,夯擊次數為140150次/min,夯實起落高度為145mm,生產率為12.5M3/h。填土厚度為200mm,打夯之間對填土進行初步平整,打夯機依次夯打,均勻分布,不留間隙。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連,行行相連,縱橫交叉。 b.紅線內0.00地面回填及紅線外擋墻回填部分采用振動壓路機壓實,分層回填厚度200MM,每層壓實遍數6-8遍。、 施工機械設備反鏟挖掘機2臺自卸式汽車LZ1101MJ5T型6臺、 每棟樓土方開挖和回填土施工進度計劃表見附表二
14、。七、土方開挖和回填土質量標準 1、土方開挖質量要求項序項 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mm)基坑基槽挖方場地平整人工機械主控項目1標高-5030502長度、寬度(由設計中心線向兩邊量)+200-50+300-100+1003邊坡設計要求2、土方回填質量要求項序項 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mm)基坑基槽挖方場地平整人工機械主控項目1標高-5030502分層壓實系數0.94一般項目1回填土料三類紅粘土2分層厚度及含水量250-350MM 8%3表面平整度202030八、填土壓實的質量檢查 委托有資質檢測單位到現場取樣檢測。采用環刀法取樣測定。其取樣組數為:基坑回填為20-50立方米取樣一組(每個基坑不少于一
15、組)。基槽回填每層按長度20-50M取樣一組。室內填土每層按100-400取樣一組,且不少于10個點。場地平整填方每層按400-500取樣一組。九、土方開挖和回填施工排水在回填土方工程施工中,必須認真做好施工排水工作。為了保證土方施工順利進行,對施工現場的排水系統應有一個總體規劃,做到場地排水暢通,尤其在雨期中施工,能盡快地將地面積水排到安全區域,以保持土質的干燥.1、 地面積水的排除可采用自然地形來設置排水溝、引水渠。2、 低洼地的排水可采用集水坑降水及潛水泵抽水排放。3具體布置見附圖二。十、施工管理體系a.土方開挖和回填作為本工程重要分項的工程,施工期間必須嚴格要求,成立專項管理組織,以項
16、目經理為核心,技術總工、施工員、質檢員、安全員、作業人員等為成員。以“嚴要求,嚴控制,嚴管理”為準則把握每個施工環節。b.回填土施工管理體系如下圖項目經理技術總工質檢員材料員施工員測量員預算員專職安全員作業隊組2機械操作員作業隊組1十一、各項施工措施1 產品保護措施 a.(1)1#樓-0.050下獨立柱砼養護18天,以基礎中心向四周擴散式回填,以單根為中心向四周回填,且每邊回填土方量和高度應大致相等,內土由人工用鐵鏟向四周鏟平。確保不產生較大的側壓力差。兩臺反鏟挖土機分兩邊同時沿縱向施工,并用塔吊輔助回填,塔吊作業半徑50M,現場作業范圍-1#樓、2#樓、3#樓、4#樓、7#樓(第一至四單元)
17、在每個柱身周圍設置醒目的警示護圍,防治挖土機的臂碰撞到柱。在回填的過程中每次回填0.35M后用全站儀在每棟樓的布控點上側量,并做好記錄,實時監測柱是否因回填土的測壓力而產生移位或偏軸的現象(布控點圖見附圖十)。(2)補救措施:若發生較大移位和偏軸,則炸掉后重建。b.2#樓-6#樓-0.030下基礎砼養護14天,采用兩臺反鏟挖土機由基礎四周向中心回填,且梁支撐系統(頂木)不拆除。監控方法同上述a點。c.7#樓-0.030下基礎砼養護14天,且梁支撐系統(頂木)不拆除。采用四臺大型反鏟挖土機在基礎四周由內向外回填,內土由人工用鐵鏟向四周鏟平。并從第三、四單元向第二、一單元和每五、六單元回填。避免回
18、填土高差引起的測壓力對柱的影響。監控方法同上述a點。 嚴格按照上述的施工方法進行施工。 回填土的土質、含水量符合設計要求。2 工期保證措施本工程回填土工程量大,工期緊,為了順利按期完成本站的工程施工,我司將增加足夠的施工機械和人力。全力按期完成此工程。計劃先取用現場開挖的土回填,后從外運符合要求的土回填。我司組織專業施工人員全程指揮,確保合理,順暢地施工。 3.雨期施工措施 如遇下雨不進行土方開挖和回填作業,待雨停后主可繼續進行作業,回填土時還需保證基坑底無積水,且土質較干燥。 具體排水措施見附圖二。3 質量、安全保證措施機械開挖土方時,作業人員不得進入機械作業范圍內進行清理或找坡作業。施工時
19、應遵循自上而下的開挖順序,嚴禁先切除坡腳。土方開挖時項目部應指定專人指揮、監護,如發現土方位移、開裂及滲漏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將作業人員撤離作業現場,待險情排除后,方可作業。當地基開挖至設計基底標高后,應由設計、建設、監理、地勘、施工、質檢部門共同進行驗槽,核對地質資料,檢查地基土與工程地質勘探報告、設計圖紙要求是否相符,有無破壞原狀土結構或發生較大的擾動現象。基坑挖土開始時,為保證基坑四周人員及其他雜物不掉入坑內,基坑四周沿圍護結構邊應設置安全圍護架。圍護架高度1.20m,每隔2m設一固定立桿,橫桿設二排,所有圍護結構用鋼管搭設,鋼管外涂紅白相間油漆,并用安全網封閉。為方便基坑內操作人員上下
20、和材料運輸,應設置上人跑梯。為防止開挖后基坑邊坡土方暴露時間過長而塌方或土體破壞。基坑開挖后,應及時進行地下結構和安裝工程施工,在施工過程中,應隨時檢查坑壁的穩定情況。 由于本工程基坑并不深,只要挖土按規定放坡是不會出現問題。但我項目部還是會派專人對邊坡的穩定性、整體性進行監測,如發現可疑問題,及時上報項目部相關負責人采取措施,以免防止危險。 打夯機回填時,一人操作打夯機,一人拉電線隨打夯機移動而移動,應時刻檢查電線接頭是否牢固。拉電線的員工應戴絕緣手套。 施工現場工作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穿膠線。4 現場文明施工措施 場內大面積積水、所有泥漿、污水、廢水必須經沉淀處理后才能排入排水管道. 搞好與
21、相關單位的關系,本著“與人為善”的態度,嚴禁聚眾打架。5 環境保護與衛生。 遵守有關散體物料管理的規定,所有散體物料在排放、運輸選擇合格車輛進行。 施工現場內的各類爐灶禁止使用有毒物體燃料,禁止燃燒各類建筑廢料和生活垃圾。 教育員工,并做檢查監督工作,保持環境衛生,嚴禁隨地大、小便。十二、基坑應急預案、 危險源剖析序號危險因素危險類型監控部門現有管理措施1基坑邊緣砸傷/坍塌項目部安全技術方案2食物中毒(含投毒人員傷亡項目部職工健康管理制度/應急預案3打夯機漏電電擊項目部安全技術方案4鄰近吊塔施工范圍內高空墜落項目部做好吊塔的搭建、 應急組機構及應急準備本工程應急救援小組組成機構及聯絡電話 組長
22、:易小見 副組長:廖永祥 周四清 組員: 陳聲浩 覃鑒坤 屈學軍 覃京樑 俸偉嘉現場主要負責人電話:易小見13974773688 周四清15296428689急救中心:120火警中心:119報警中心:110、 應急救援小組分工及救援職責a. 分工職責組長、副組長:組織編制施工項目應急救援預案,監督、指導施工項目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施,當發生突發事件時,指揮應急救援小組對突發事件作出正確反應,實施有效的救援行動,并按規定及時上報有關部門。組員:負責對進場管理人員和工人進行應急救援知識教育,當事故發生時,要向施工現場各層施工人員發出事故通報,迅速地指揮員工疏散,對受到易燃易爆物品要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
23、對發現的傷員進行救治,重傷者及時送至醫院。b. 救援職責 當事故發生時,從業人員要立即向現場管理人員報告事故情況,管理人員立即報告救援小組組長,救援小組組長立即按規定上報有關部門 救援小組組長應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是否要求有關部門組織救援、搶險工作。并積極配合、協助事故的處理調查工作。 應急救援小組組長指揮落實對受傷人員的搶救,安排無關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指定專人維持秩序。指定專人指揮交通及保護事故現場。 救援組員根據事故基本情況,立即帶備急救藥箱(藥箱內配足夠急救藥品)和擔架前往現場搶救受傷人員 應急救援小組組長指揮對危險設施的應急處理,以控制事故擴大。、 現場應急救援器材和藥品現場應急救援
24、器材清單:絕緣手套、絕緣棒、電工絕緣鉗、安全救援帶、藥箱、紗布、醫用棉花、木夾板、橡皮管、橡皮帶、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帆布擔架、現場已有的大、中、小型機具、人力工具等。應備藥品清單:創可貼、萬花油、碘酊(2%)、紅藥水、棉墊、繃帶、紫藥水、京萬紅軟膏、酒精(70%)、清涼油、止血膠帶。、 突發事故預防措施及應急救援措施a. 高處墜落事故預防措施及應急救援措施 塔吊在安裝過程中鋼構件墜落,上崗前應依據有關規定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簽字交底,向施工人員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帶等必備的安全防護用具,作業人員應按規定正確保佩戴和使用。若發生此類事故,項目負責人應接到報告后立即迅速組織搶救傷員,搶救的重點放在對休克、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處理后立即送醫院。 局部基坑較深時在雨天、重物壓而發生塌方事故。應立即實施搶救傷員,同時在事故發生地圍起警界線。傷員較重時應及時送至醫院搶救。事后組織有關部門到現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