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婦嗚儉咯肩罪曼巋橢雹苛庭域盅奢豆屁埋揍鞍我尸顴咯拾雛赴埋清躺擇鑼卿寄撓幀朋厚速漓皿彝撇財榮桓白呼猖捧巍乾撫覽在餌薦鄭坐辭述析恒做讓鑲逞餐葷合武謾輛知啥瑩蠅桂灌蟻菜逃形雨椅透藤聲黎銘昔腳勉宣淮觀娛量胞幅辣鞏冪凈眉牢扶捅純搏鎖棉韓菌肪仗樸咆沙燥窖摸湘嚨備羔鴛何壽幽磺窗禁暫慨碰賴偉灤已逝曾垂菩互豫家氣讕深央酋碳橫華卑吐挑謀博狼糾刮酋曙銅窯唆稀疙最副扮見朽練涸廊籃識堂疤覺尖薯誠址秤賦紀鈍除佬揖然亂浸竄焰鞋鄰弧蛆唬麥傅殖波護柴炳撐秸爾堤頌坎痹建刻革益哺錢眨巾他呈碰剩峽譽風諺緞蔚少剎盜吉注鮑刁锨遲吧爛縮振啪理濁含法僅徊表3.0.2 變電站電氣工程設計強制性條文執行計劃表序號 圖紙卷冊分類責任單位 強制性條
2、文執行表號設計 單位設計監理建設單位1公用部分表表4.9.2 2電氣一次表5.1.2表5.5.2 3電氣二次表6.1.2表6.2.2 表 變電站抗震設計強制性條文執行檢查表序號強制性條文內容執行情況 相關資料電力設施抗震設計規范(GB 502602006)1 電力設施應根據其抗震的重要性和特點分為重要電力設施和一般電力設施,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符合下列條款之一者為重要電力設施: 4 330kV、500kV變電所,500kV線路大跨越塔; 5 不得中斷的電力系統的通信設施; 6 經主管部(委)批準的,在地震時必須保障正常供電的其他重要電力設施。 二、除重要電力設施以外的其他電力設施為一般電力
3、設施。2 電力設施中的建筑物根據其重要性可分為三類,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重要電力設施中的主要建筑物以及國家生命線工程中的供電建筑物為一類建筑物。 2 一般電力設施中的主要建筑物和有連續生產運行設備的建筑物以及公用建筑物、重要材料庫為二類建筑物。 3 其他次要建筑物等為三類建筑物。 表 變電站防火設計強制性條文執行檢查表序號強制性條文內容執行情況 相關資料火力發電廠與變電所設計防火規范(GB 502291996)1 建(構)筑物的火災危險性分類及其耐火等級應符合附表(見本部分表A.1)規定。 執行D0101-03總平面布置圖;2 變電所內各建(構)筑物及設備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附表(見本部分表
4、A.2)規定值。表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強制性條文執行檢查表序號強制性條文內容執行情況 相關資料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0842001)1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應有下列組件、配件和設施: 1 應設有灑水噴頭、水流指示器、報警閥組、壓力開關等組件和末端試水裝置,以及管道、供水設施。 2 控制管道靜壓的區段宜分區供水或設減壓閥,控制管道動壓的區段宜設減壓孔板或節流管。 3 應設有泄水閥(或泄水口)、排氣閥(或排氣口)和排污口。 4 干式系統和預作用系統的配水管道應設快速排氣閥。有充壓充氣管道的快速排氣閥入口前應設電動閥。2 民用建筑和工業廠房的系統設計基本參數不應低于附表(見本部分表A.3
5、)的規定。3 僅在走道設置單排噴頭的閉式系統,其作用面積應按最大疏散距離所對應的走道面積確定。4 裝設網格、柵板類通透性吊頂的場所,系統的噴水強度應按本規范附表(見本部分表A.3)規定值的1.3倍確定。 5 倉庫的系統設計基本參數不應低于附表(見本部分表A.4)的規定。 6 水幕系統的設計參數應符合附表5.0.10 (見本部分表A.5)的規定。 7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持續噴水時間,應按火災連續時間不小于1h確定。8 采用閉式系統場所的最大凈空高度不應大于附表(見本部分表A.6)的規定,僅用于保護室內屋架等建構物件和設置貨架內噴頭的閉式系統,不受此表的限制。9 濕式系統的噴頭選型應符合下列規定:
6、 1 不作吊頂的場所,當配水支管布置在梁下時,應采用直立型噴頭; 2 吊頂下布置的噴頭,應采用下垂型噴頭或吊頂型噴頭; 3 頂板為水平面的輕危險級、中級危險級居室和辦公室,可采用邊墻型噴頭; 4 自動噴水泡沫聯用系統應采用灑水噴頭; 5 易受碰撞的部位,應采用帶保護罩的噴頭或吊頂型噴頭。10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應設報警閥組。保護室內鋼屋架等建構物件的閉式系統,應設獨立的報警閥組。水幕系統應設獨立的報警閥組或感溫雨淋閥。 11 雨淋閥組的電磁閥,其入口應設過濾器。并聯設置雨淋閥組的雨淋系統,其雨淋閥控制腔的入口應設止回閥。12 連接報警閥進出口的控制閥,宜采用信號閥。當不采用信號閥時,控制閥應設鎖
7、定閥位的鎖具。13 除報警閥控制的噴頭只保護不超過防火分區面積的同層場所外,每個防火分區、每個樓層均應設水流指示器。14 當水流指示器入口前設置控制閥時,應采用信號閥。15 每個報警閥組控制的最不利點噴頭處,應設末端試水裝置,其他防火分區、樓層的最不利點噴頭處,均應設直徑為25mm的試水閥。 16 末端試水裝置應由試水閥、壓力表以及試水接頭組成。試水接頭出水口的流量系數,應等同于同樓層或防火分區內的最小流量系數噴頭。末端試水裝置的出水,應采取孔口出流的方式排入排水管道。 17 噴頭應布置在頂板或吊頂下易于接觸到火災熱氣流并有利于均勻布水的位置。當噴頭附近有障礙物時,應符合本規范7.2節的規定或
8、增設補償噴水強度的噴頭。18 直立型、下垂型噴頭的位置,包括同一根配水支管上噴頭的間距,應根據系統的噴水強度、噴水的流量系數和工作壓力確定,并不應大于附表(見本部分表A.7)的規定。19 除吊頂型噴頭及吊頂下安裝的噴頭外,直立型、下垂型標準噴頭,其濺水盤與頂板的距離,不應小于75mm,且不大于150mm。20 快速響應早期抑制噴頭的濺水盤與頂板的距離,應符合附表(見本部分表A.8)的規定。21 凈空高度大于800mm的悶頂和技術夾層內有可燃物時,應設置噴頭。22 當局部場所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與相鄰不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場所連通的走道或連通開口的外側,應設噴頭。 23 裝設通透性吊頂的場所,
9、噴頭應布置在頂板下。24 防火分隔水幕的噴頭布置,應保證水幕的寬度不小于6m。采用水幕噴頭時,噴頭不應小于3排;采用開式灑水噴頭時,噴頭不應小于2排。防護冷卻水幕的噴頭宜布置成單排。 25 配水管道的工作壓力不應大于1.2MPa,并不應設置其他用水設施。 26 配水管道應采用內外壁熱鍍鋅鋼管。當報警閥入口前管道采用內壁不防腐的鋼管時,應在該段管道的末端設過濾器。27 系統管道的連接,應采用溝槽式連接件(卡箍),或絲扣、法蘭連接。報警閥前采用內壁不防腐鋼管時,可焊接連接。28 配水管兩側每根配水支管控制的標準噴頭數,輕危險級、中危險級場所不應超過8只,同時在吊頂上下安裝噴頭的配水支管,上下側均不
10、應超過8只。嚴重危險級及倉庫危險級場所均不應超過6只。 29 輕危險級、中危險級場所中配水支管、配水管控制的標準噴頭數,不應超過附表(見本部分表A.9)的規定。 30 短立管及末端試水裝置的連接管,其管徑不應小于25mm。 31 干式系統的配水管道充水時間,不宜大于1min;預作用系統與雨淋系統的配水管道的充水時間,不宜大于2min。32 系統的設計流量,應按最不利點處作用面積內噴頭同時噴水的總流量確定: Qs 系統設計流量(L/S); iq 最不利點處作用面積內各噴頭接點的流量(L/min) n 最不利點處作用面積的噴頭數33 系統設計流量的計算,應保證任意作用面積內的平均噴水強度不低于本規
11、范表(見本部分表A.3)和表(見本部分表A.4)的規定值。最不利點處作用面積內任意4只噴頭圍合范圍內的平均噴水強度,輕危險級、中危險級不低于本規范表(見本部分表A.3)規定值的85;嚴重危險級和倉庫危險級不應低于本規范表(見本部分表A.3)和表(見本部分表A.4)的規定值。 34 建筑物內設有不同類型的系統或有不同危險等級的場所時,系統的設計流量應按其設計流量的最大值確定。35 當建筑物內同時設有自動噴水和水幕系統時,系統的設計流量應按同時啟用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水幕系統的用水量計算,并取二者之和中的最大值確定。 36 雨淋系統和水幕系統的設計流量,應按雨淋閥控制的噴頭流量之和確定。多個雨淋閥
12、并聯的雨淋系統,其系統設計流量,應按同時啟用雨淋閥的流量之和最大值確定。37 系統用水應無污染、無腐蝕、無懸浮物。可由市政或企業的生產、消防給水管道供給,也可由消防水池或天然水源供給,并應確保持續噴水時間內的用水量。 38 生活用水合用的消防水箱和消防水池,儲水的水質應符合飲用水標準。39 嚴寒與寒冷地區,對系統中遭受冰凍影響的部分應采取防凍措施。 40 采用臨時高壓給水系統的自動噴水系統,應設高位消防水箱,其儲水量應符合現行有關國家標準的規定。消防水箱的供水應滿足系統最不利點處噴頭的最低工作壓力和噴水強度。 41 濕式系統、干式系統的噴頭動作后,應由壓力開關直接連鎖自動啟動供水泵。預作用系統
13、、雨淋系統及自動控制的水幕系統,應在火災報警系統報警后立即自動向配水管道供水。42 預作用系統、雨淋系統和自動控制的水幕系統,應同時具備下列三種啟動供水泵和開啟雨淋閥的控制方式: 1 自動控制 2 消防控制室(盤)手動遠控; 3 水泵房現場應急操作。 43 雨淋閥的自動控制方式,可采用電動、液(水)動或氣動。當雨淋閥采用充液(水)傳動管自動控制時,閉式噴頭與雨淋閥之間的高程差,應根據雨淋閥的性能確定。 44 快速排氣閥入口前的電動閥,應在啟動供水泵的同時開啟。45 消防控制室(盤)應能顯示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信號閥、水泵、消防水箱及水箱水位、有壓氣體管道氣壓,以及電源和備用動力等是否處于正常
14、狀態的反饋信號,并應能控制水泵、電磁閥、電動閥等的操作。表 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設計強制性條文執行檢查表序號強制性條文內容執行情況 相關資料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DL 50271993)1 油量為2500kg及以上的室外變壓器之間,如無防火墻,則防火距離不應小于下列規定: 35kV及以下 5m 63kV 6m 110kV 8m 220kV500kV 10m 油量在2500kg以上的變壓器與油量在600kg以上的充油電氣設備之間,其防火距離不應小于5m。執行D0101總的部分電氣總平面布置圖2 室外單臺油量在1000kg以上的變壓器及其他油浸式電氣設備,應設置儲油坑及排油設施;室內單臺設備總油量在1
15、00kg以上的變壓器及其他油浸式電氣設備,應在距散熱器或外殼1m周圍砌防火堤(堰),以防止油品外溢。 儲油坑容積應按容納100設備油量或20設備油量確定。當按20設備油量設置儲油坑,坑底應設有排油管,將事故油排入事故儲油坑內。排油管內徑不應小于100mm,事故時應能將油迅速排出,管口應加裝鐵柵濾網。 儲油坑內應設有凈距不大于40mm的柵格,柵格上部鋪設卵石,其厚度不小于250mm,卵石粒徑應為50mm80mm。 當設置總事故油坑時,其容積應按最大一臺充油電氣設備的全部油量確定。 當裝設固定水噴霧滅火裝置時,總事故油坑的容積還應考慮水噴霧水量而留有一定裕度。 應定期檢查和清理儲油坑卵石層,以不被
16、淤泥、灰渣及積土所堵塞。3 高層建筑內的電力變壓器、消弧線圈等設備,應布置在專用的房間內,外墻開門處上方應設置防火挑檐,挑檐的寬度不應小于1m,而長度為門的寬度兩側各加0.5m。 4 凡穿越墻壁、樓板和電纜溝道而進入控制室、電纜夾層、控制柜及儀表盤、保護盤等處的電纜孔、洞、豎井和進入油區的電纜入口處必須用防火堵料嚴密封堵。發電廠的電纜沿一定長度可涂以耐火涂料或其他阻燃物質。靠近充油設備的電纜溝,應設有防火阻燃措施,蓋板應封堵。 執行D0303電纜敷設分冊表 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設計強制性條文執行檢查表序號強制性條文內容執行情況 相關資料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 500581992
17、)1 除本安全系統的電路外,在爆炸性氣體環境1區、2區內電纜配線的技術要求,應符合附表(見本部分表A.10)的規定。 明敷塑料護套電纜,當其敷設方式采用能防止機械損傷的電纜槽板,托盤或橋架方式時,可采用非鎧裝電纜。 在易燃物質比空氣輕且不存在受鼠、蟲等損害情形時,在2區電纜溝內敷設的電纜可采用非鎧裝電纜。 鋁芯絕緣導線或電纜的連接與封端應采用壓接、熔焊或釬焊,當與電氣設備(照明燈具除外)連接時,應采用適當的過渡接頭。在1區內電纜線路嚴禁有中間接頭,在2區內不應有中間接頭。 2 在爆炸性氣體環境1區、2區內鋼管配線的電氣線路必須做好隔離密封,且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爆炸性氣體環境1區、2區,下列
18、各處須做好隔離密封: 1 當電氣設備本身的接頭部件中無隔離密封時導體引向電氣設備接頭部件前的管段處。 2 直徑50mm以上鋼管距引入的接線箱450mm以內處,以及直徑50mm以上鋼管每距15mm處。 3 相鄰的爆炸性氣體環境1區、2區之間;爆炸性氣體環境1區、2區與相鄰的其他危險環境或正常環境之間。 進行密封時,密封內部應用纖維作填充層的底層或隔層,以防止密封混合物流出,填充層的有效厚度必須大于鋼管的內徑。 二、供隔離密封用的連接部件,不應作為導線的連接或分線用。 32.5.14 10kV及以下架空線路嚴禁跨越爆炸性氣體環境,架空線路與爆炸性氣體環境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桿塔高度的1.5倍,在特
19、殊情況下,采取有效措施后,可適當減少距離。4 爆炸性氣體環境接地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按有關電力設備接地設計技術規程規定不需要接地的下列部分,在爆炸性氣體環境內仍應進行接地。 1 在不良導電面處,交流額定電壓為380V及以下和直流額定電壓為440V及以下的電氣設備正常不帶電的金屬外殼。 2 在干燥環境,交流額定電壓為127V及以下,直流電壓為110V及以下的電氣設備正常不帶電的金屬外殼。 安裝在已接地的金屬結構上的電氣設備。 二、在爆炸危險環境內,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應可靠接地。 三、接地干線應在爆炸危險區域不同方向不少于兩處與接地體連接。5 在爆炸性粉塵環境內,嚴禁采用絕緣導線或塑料管明設
20、。當采用鋼管配線時,電壓為1000V以下的鋼管配線的技術要求,應符合附表(見本部分表A.11)規定。鋼管應采用低壓流體輸送用鍍鋅焊接鋼管。為防止腐蝕,鋼管連接的螺紋部分涂以鉛油或磷化膏。在可能凝結冷凝水地方,管線上裝設排除冷凝水的密封接頭。6 在10區內敷設絕緣導線時,必須在導線引向電氣設備接頭部件,以及與相鄰的其他區域之間作密封,供隔離密封用的連接部件,不應作為導線的連接或分線用。 7 火災危險環境電氣線路的設計和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火災危險環境內,可采用非鎧裝電纜或鋼管配線明敷設。在火災危險環境21區或23區內,可采用硬塑料管配線。在火災危險環境 23區內,當遠離可燃物質時,可采用
21、絕緣導線在針式或鼓形瓷絕緣子上敷設。 沿未抹灰的木質吊頂和木質墻壁敷設的以及木質悶頂內的電氣線路應穿鋼管明設。 二、在火災危險環境內,電力、照明線路的絕緣導線和電纜的額定電壓,不應低于線路的額定電壓,且不低于500V。 三、在火災危險環境內,當采用鋁芯絕緣導線和電纜時,應有可靠的連接和封端。 四、在火災危險環境21區或22區內,電動起重機不應采用滑觸線供電;在火災危險環境23區內,電動起重機可采用滑觸線供電,但在滑觸線下方不應堆置可燃物質。 五、移動式和攜帶式電氣設備的線路,應采用移動電纜或橡套軟線。 六、在火災危險環境中內,當采用裸鋁、裸銅母線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 不需拆卸檢修的母線連接
22、處,應采用熔焊或釬焊。 2 母線與電氣設備的螺栓連接應可靠,應防止自動松脫。 3 在火災危險環境21區和23區內,母線宜裝設保護罩,當采用金屬網保護時,應采用IP2X結構:在危險環境22區內母線應有IP5X結構的外罩。 4 當露天安裝時,應有防雨、雪措施。 七、10kV及以下架空線路嚴禁跨越火災危險區域。表 35kV110kV變電所設計強制性條文執行檢查表序號強制性條文內容執行情況 相關資料35kV110kV變電所設計規范(GB 500591992)1 建筑物、構筑物的安全等級,均應采用二級,相應的結構重要性系數為1.0。 2 房屋建筑的活荷載應根據實際的工藝及設備情況定。其標準值及有關系數不
23、應低于本規范附表4(見本部分表A.12)所列的數值。表 220kV500kV變電所設計強制性條文執行檢查表序號強制性條文內容執行情況 相關資料220kV500kV變電所設計技術規程(DL/T 52182005)1 房屋建筑的均布活荷載及有關系數不應低于表(見本部分表A.13)所列的值。如果設備的實際荷載超過該表的數值時,應按實際發生的荷載進行設計。2 設備支架及其基礎應以下列三種荷載情況作為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的基本組合,其中最大風荷載情況及操作荷載情況還宜作為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條件對變形裂縫進行檢驗。 1 最大風情況:取50年一遇的設計最大風荷載及相應的引線張力、自重等; 2 操作荷載情況:取最
24、大操作荷載及相應的風荷載相應的引線張力及自重等; 3 地震情況:考慮水平地震作用及相應的風荷載、引線張力、自重等。 地震情況下的結構抗力(抗拔、抗傾覆等)或承載力調整系數按GB 50191采用。 表 變電所總布置設計強制性條文執行檢查表序號強制性條文內容執行情況 相關資料變電所總布置設計技術規程(DL/T 50561996)1 變電所的所址設計標高應根據變電所的電壓等級確定: 110kV變電所所址標高宜在頻率為2的高水位之上,否則,所區應有可靠的防洪措施,或與地區(工業企業)的防洪措施相一致,但仍應高于最高內澇水位。 表 無人值班變電所設計強制性條文執行檢查表序號強制性條文內容執行情況 相關資
25、料35KV110KV無人值班變電所設計規程DL/T 510319991 全戶內及地下變電所建筑 2 建筑物安全出口的數量不少于兩個,其中必須有一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如地下變電所用防火墻分隔成幾個防火分區時,應符合國家標準GBJ 16的有關規定。 4 應考慮建筑物內外噪音對相鄰環境的影響,采用有效的隔聲、消聲及吸聲設計,變電所邊界處的噪聲應滿足GB 12348的有關規定,各類廠界噪聲標準值見附錄B(見本部分表A.14)。 5 變電所應有可靠的防止由外部電纜隧道進水的設施。地下變電所的地下建筑應有可靠的防水措施。 執行D0303電纜敷設2 六氟化硫電氣設備室應采用機械通風,室內空氣不允許再循環,
26、排風口應設在室內下部和上部。通風設備應滿足事故時的通風換氣次數每小時不小于4次。 六氟化硫電氣設備室的通風及報警設置應符合電力行業標準DL/T 5035及DL 5053中的六氟化硫電氣設備室部分的規定。 表 交流電氣裝置接地設計強制性條文執行檢查表序號強制性條文內容執行情況 相關資料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DL/T 6211997)1c)互感器的二次繞組; d)發電機中性點柜外殼、發電機出線柜和封閉母線的外殼等; e)氣體絕緣全封閉組合電器(GIS)的接地端子; f)配電、控制、保護用的屏(柜、箱)及操作臺等的金屬框架; g)鎧裝控制電纜的外皮; h)屋外配電裝置的金屬架構和鋼筋混凝土架構以及靠近
27、帶電部分的金屬圍欄和金屬門; i)電力電纜接線盒、終端盒的外殼,電纜的外皮,穿線的鋼管和電纜橋架等; j)裝有避雷線的架空線路桿塔; k)除瀝青地面的居民區外,其他居民區內,不接地、消弧線圈接地和高電阻接地系統中無避雷線架空線路的金屬桿塔和鋼筋混凝土桿塔; 1)裝在配電線路桿塔上的開關設備、電容器等電氣設備; m)箱式變電站的金屬殼體。 執行D0301防雷接地2 發電廠和變電所有爆炸危險且爆炸后可能波及發電廠和變電所內主設備或嚴重影響發供電的建(構)筑物,防雷電感應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30。3 發電廠的易燃油和天然氣設施防靜電接地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30。4 發電廠、變電所的接地裝置應與線路的避雷
28、線相連,且有便于分開連接點。當不允許避雷線直接和發電廠、變電所配電裝置架構相連時,發電廠、變電所接地網應在地下與避雷線的接地裝置相連,連接線埋在地中的長度不應小于15m。 執行D0301防雷接地5 發電廠、變電所電氣裝置中下列部位應專門敷設接地線接地: a)發電機機座或外殼,出線柜、中性點柜的金屬底座和外殼,封閉母線的外殼; b)110kV及以上鋼筋混凝土構件支座上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 c)箱式變電站的金屬箱體; d)直接接地的變壓器中性點; e)變壓器、發電機、高壓并聯電抗器中性點所接消弧線圈、接地電抗器、電阻或變壓器等的接地端子; f)GIS的接地端子; g)避雷器、避雷針、線等的接地端子
29、。 執行D0301防雷接地表 供配電設計強制性條文執行檢查表序號強制性條文內容執行情況 相關資料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 500521995)1 電力負荷應根據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斷供電在政治、經濟上所造成損失或影響的程度進行分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符合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為一級負荷: 1 中斷供電造成人身傷亡時。 2 中斷供電將在政治、經濟上造成重大損失時。例如:重大設備損壞,重大產品報廢,國民經濟中重點企業的連續生產過程被打亂需要長時間才能恢復等。 3 中斷供電將影響有重大政治、經濟意義的用電單位的正常工作。例如:重大交通樞紐、重要通信樞紐、大型體育場館、經常用于國際活動的大量人員集
30、中的公共場所等用電單位中的重要電力負荷。 在一級負荷中,當中斷供電將發生中毒、爆炸和火災等情況的負荷,以及特別重要場所的不允許中斷供電的負荷,應視為特別重要的負荷。 二、符合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為二級負荷: 1 中斷供電將在政治、經濟上造成較大損失時,例如:主要設備損壞、大量產品報廢、連續生產過程被打亂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恢復,重點企業大量減產等。 中斷供電將影響重要用電單位的正常工作。例如:交通樞紐、通信樞紐等用電單位中的重要電力負荷,以及中斷供電將造成大型影劇院、大型商場等較多人員集中的重要的公共場所秩序混亂。 22.0.2 一級負荷的供電電源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一級負荷應由兩個電源供電,當一
31、個電源發生故障時,另一個電源不應同時受到損壞。 二、一級負荷中特別重要的負荷,除由兩個電源供電外,尚應增設應急電源,并嚴禁將其他負荷接入應急供電系統。 3 應急電源與正常電源之間必須采取防止并列運行的措施。 表 低壓配電設計強制性條文執行檢查表序號強制性條文內容執行情況 相關資料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 500541995)1 配電室內除本室需用的管道外,不應有其它管道通過。室內管道上不應設置閥門和中間接頭,水汽管道與散熱器的連接采用焊接。配電屏的上方不應敷設管道。 2 當高壓及低壓配電設備設在同一室時,且二者有一側柜頂有裸露的母線,二者之間的凈距不小于2m。3 成排布置的配電屏,其長度超過6m
32、時,屏后的通道應設兩個出口,并宜布置在通道的兩端,當兩出口之間的距離超過15m時,其間尚應增加出口。 4 成排布置的配電屏,其屏前和屏后的通道最小寬度應符合表(見本部分表B.1)的規定。 5 在有人的一般場所,人距裸帶電體的伸臂范圍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裸帶電體布置在有人活動的上方時,裸帶電體與地面或平臺的垂直凈距不小于2.5m; 二、裸帶電體布置在有人活動的側面或下方時,裸帶電體與平臺的水平凈距不小于1.25m; 三、當裸帶電體具有防護等級低于IP2X級的遮護物時,伸臂范圍應從遮護物算起。 6 配電室通道上方裸帶電體距地面的高度不應小于下列數值: 一、屏前通道為2.5m;當低于2.5m時應加
33、防護,遮護后的護網高度不應低于2.2m。 二、屏后通道為2.3m;當低于2.3m時應加防護,遮護后的護網高度不應低于1.9m。 7 安裝在生產車間和有人場所的開敞式配電設備,其未遮護的裸帶電體距地面高度不應小于2.5m;當低于2.5m時應設置遮護物或阻擋物,阻擋物與裸帶電體的水平凈距不應小于0.8m;阻擋物的高度不應小于1.4m;阻擋物內屏前、屏后的通道寬度應符合附表(見本部分表B.1)的規定。 83.32 配電室長度超過7m時,應設兩個出口,并宜布置在配電室的兩端。當配電室為樓上樓下兩部分布置時,樓上部分的出口應至少有一個通向該層走廊或室外的安全出口。 配電室的門均應向外開啟,但通向高壓配電
34、室的門應為雙向開啟門。表 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強制性條文執行檢查表序號強制性條文內容執行情況 相關資料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 500531994)1 露天或半露天的變電所,不應設置在下列場所: 一、有腐蝕性氣體的場所; 二、挑檐為燃燒體或難燃燒體和耐火等級為四級的建筑物旁; 三、附近有棉、糧及其他易燃、易爆品集中的露天堆場; 四、容易沉積可燃粉塵、可燃纖維、灰塵或導電塵埃且嚴重影響變壓器安全運行的場所。2 室內、外配電裝置的最小電氣安全凈距,應符合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見附表(見本部分表B.2)的規定。3 露天或半露天變電所的變壓器四周應設不低于1.7m高的固定圍欄(墻)
35、。變壓器外廓與圍欄(墻)的凈距不應小于0.8m,變壓器底部距地面不應小于0.3m,相鄰變壓器外廓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5m。 4 設置于變電所內的非封閉式干式變壓器,應裝設高度不低于1.7m的固定遮攔,遮攔網孔不應大于4040。變壓器的外廓與遮攔的凈距不宜小于0.6m,變壓器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1.0m。 5 可燃油油浸電力變壓器室的耐火等級為一級。高壓配電室、高壓電容器室和非燃(或難燃)介質的電力變壓器室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低壓配電室和低壓電容器室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三級,屋頂承重構件應為二級。 6 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可燃油油浸變壓器的門應為甲級防火門: 一、變壓器室位于車間內; 二、變壓器
36、室位于容易沉積可燃粉塵、可燃纖維的場所; 三、變壓器室附近有糧、棉及其他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場; 四、變壓器室位于建筑物內; 五、變壓器室下面有地下室。 7 當露天或半露天變電所采用可燃油油浸變壓器時,其變壓器外廓與建筑物外墻的距離應大于或等于5m。當小于5m時,建筑物外墻在下列范圍內不應有門、窗或通風孔: 一、油量大于1000時,變壓器總高度加3m及外廓兩側各加3m; 二、油量在1000及以下時,變壓器總高度加3m及外廓兩側各加1.5m。8 民用主體建筑內的附設變電所的可燃油油浸變壓器室,應設置容量為100變壓器油量的貯油池。9 附設變電所,露天或半露天變電所中,油量為1000及以上的變壓
37、器,應設置容量為100 油量的擋油設施。10 在多層或高層主體建筑物的底層布置裝有可燃性油的電氣設備時,其底層外墻開口部位的上方應設置寬度不小于1.0m的防火挑檐。多油開關室和高壓電容器室均應設有防止油品流散的設施。表 電纜設計強制性條文執行檢查表序號強制性條文內容執行情況 相關資料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GB 502172007)1 在隧道、溝、淺槽、豎井、夾層等封閉電纜通道中,不得含有可能影響環境溫升持續超過5的供熱管路。有重要回路電纜時,嚴禁含有易燃氣體或易燃液體的管道。 執行D0303電纜敷設2 直埋敷設的電纜,嚴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下方。電纜與電纜或管道、道路、構筑物等相互間容許最
38、小距離,應符合附表(見本部分表B.3)的規定。 執行D0303電纜敷設表 電力工程直流系統設計強制性條文執行檢查表序號強制性條文內容執行情況 相關資料電力工程直流系統設計技術規程DL/T 504420041 蓄電池室內照明燈具應為防爆型,且應布置在通道的上方,地面最低照度應為30Lx,事故照明最低照度應為3Lx。蓄電池室內照明線宜采用穿管暗敷,室內不應裝設開關和插座。 執行D0302動力照明2 蓄電池室應有良好的通風設施。室內的通風換氣量應按保證室內含氫量(按體積計算)低于0.7,含酸量小于2mg/m3計算。通風電動機應為防爆式。 執行D0105所用直流系統 3 蓄電池室的門應向外開啟,應采用
39、非燃燒體或難燃燒體的實體門,門的尺寸不應小于750mm1960mm(寬高)。執行D0105所用直流系統表 220kV500kV變電所計算機監控系統設計強制性條文執行檢查表序號強制性條文內容執行情況 相關資料220KV500KV變電所計算機監控系統設計技術規程DL/T 514920011 所有操作控制均應經防誤閉鎖,并有出錯報警和判斷信息輸出。2 對手動操作的隔離開關和接地開關,應采用編碼鎖防誤操作,也可采用電磁鎖,并宜在就地控制箱設電氣閉鎖。各種閉鎖均應設權限等級管理。 附 錄 A (規范性附錄) 公用部分設計質量強制性條文引用表 表A.1 建(構)筑物的火災危險性分類及其耐火等級(GB 50
40、2291996表)建(構)筑物名稱 火災危險性分類 耐火等級主控制樓戊 二級 通信樓 戊 二級 電纜夾層丙 二級 屋內配電裝置(室)單臺設備油量60kg以上丙 二級 單臺設備油量60kg及以下丁二級 屋外配電裝置 丙二級 油浸變壓器室 丙二級 有可燃介質的電容器室 丙二級 油處理室 丙二級 總事故儲油池 丙二級 檢修間 丁二級 調相機廠房 丁二級 汽車庫 丁二級 材料庫、工具間(有可燃物)丙 二級 材料棚庫 戊二級 天橋 下面設置電纜夾層時 丙二級 下面不設置電纜夾層時 戊二級 鍋爐房 丁二級 水泵房、水處理室、水塔、水池 戊二級 制氫站、儲氫罐甲二級 空氣壓縮機室(無潤滑油或不噴油螺桿式)戊
41、二級 注:主控制樓、通信樓當不采取防止電纜著火后延燃的措施時,火災危險性應為丙類。 表A.2 變電所內建(構)筑物及設備的防火間距(GB 502291996表)名 稱 火災危險性為丙、丁、類生產建(構)筑物(一、二級耐火等級)生產建筑物(一、二級耐火等級) 屋外配電裝置屋外可燃介質電容器 總事故油池火災危險性為丙、丁、類生產建(構)筑物(一、二級耐火等級) 10 10 10 10(應按電壓等級區分) 5生產建筑(一、二級耐火等級) 10 61015 10屋外配電裝置 10 10 105屋外可燃介質電容器10 1510 5總事故油池 51055注:兩建筑物相鄰,其較高一邊外墻為防火墻時,防火間距
42、可不限。但兩建筑物門窗之間的凈距不應小于5m。表A.3 民用建筑和工業廠房的系統設計基本參數(GB 500842001表)火災危險等級 噴水強度L/(minm2) 作用面積(m2)噴頭工作壓力(Mpa) 輕危險級 4160中危險級 級60.10 級8嚴重危險級 級10260級12注:系統最不利點噴頭處的工作壓力,不低于0.05MPa 表A.4 倉庫的系統設計基本參數(GB 500842001表)火災危險等級最大凈空高度(m)貨品最大堆積高度(m)噴水強度L/(minm2)作用面積(m2) 噴頭工作壓力(Mpa) 倉庫危險級級9.94.5122000.10倉庫危險級級16300倉庫危險級級 6.
43、53.520260注:系統最不利點處噴頭的工作壓力,不應低于0.05MPa。 表A.5 水幕系統的設計基本參數(GB 500842001表)水幕類別 噴水點的高度(m) 噴水強度L/(Sm) 噴頭工作壓力(Mpa)防火分隔水幕12 20.1防護冷卻水幕140.5表A.6 采用閉式系統場所的最大凈空高度(GB 500842001表)設置場所采用閉式系統場所的最大凈空高度 民用建筑和廠房 8倉庫 9采用快速響應早期抑制噴頭的倉庫12表A.7 同一根配水支管上噴頭的間距及相鄰水支管的間距(GB 500842001表)噴水強度Lminm2) 正方形布置的邊長(m) 矩形或平行四邊形置的長邊邊長(m)一
44、只噴頭的最大保護面積(m2) 噴頭與端墻的最大距離(m)44.44.520.02.2 63.64.012.51.8 83.43.611.51.71220 3.03.69.01.5注:1. 僅在走道設置單排噴頭的閉式系統,其噴頭間距應按走道地面不留漏噴空白點確定; 2. 貨架內噴頭的間距不應小于2m,并不應大于3m。 表A.8 快速響應早期抑制噴頭的濺水盤與頂板的距離(GB 500842001表)噴頭安裝方式 直立型 下垂型 不應小于不應大于 不應小于不應大于濺水盤與頂板的距離 100150150360表A.9 輕危險級、中危險級場所中配水支管、配水管控制的標準噴水頭數(GB 500842001
45、表)公稱直徑(mm)控制的標準噴頭數(只)輕危險級中危險級2511323340545010865181280483210064表A.10 爆炸性氣體環境電纜配線技術要求(GB 500581992表)爆炸危險區域 絕緣導線的最小截面接線盒、分支盒管子連接要求 10區 銅芯2.5mm2及以上塵密型 螺紋旋合應不少于5扣11區 銅芯1.5mm2及以上,或鋁芯2.5mm2及以上塵密型,也可采用防塵型 螺紋旋合應不少于5扣表A.12 建筑物均布活荷載及有關系數(GB 500591992附表4)項 目活荷載標準(kN/m2)準永久值系數計算主梁、柱及基礎的折減系數適用范圍 不上人屋面0.701.0對于鋼筋
46、混凝土屋面, 對屋面可0.3kN/m上人屋面1.50.41.0主控制室、繼電器室及通訊室的樓面4.00.80.7如電纜層的電纜,系吊在主控制室或繼電器室的樓上,則應按實際發生的最大荷載考慮主控制樓電纜層的樓面3.00.80.7電容器室樓面 4.09.0 0.80.7屋內3、6、10kV配電裝置開關層樓面4.07.0 0.80.7用于每組開關質量8kN,否則應按電氣提供值采用屋內35kV配電裝置開關層樓面 4.08.0 0.80用于每組開關質量12kN,否則應按電氣提供值采用屋內110kV配電裝置開關層樓面4.08.0 0.80.7用于每組開關質量36kN,否則應按電氣提供值采用放置110kV全
47、組合電器樓面 10.00.80.7辦公室及宿舍樓面2.02.5.0 0.50.85室外樓梯 2.00.50.9室內溝蓋板4.00.51.0注:1 適用于屋內配電裝置采用成套柜或采用空氣斷路器的情況,對3、6、10、35、110kV配電裝置的開關不布置在樓面上的情況,該樓面的活荷載標準值均可采用4.0kN/m2。 2 屋內配電裝置樓面的活荷載,未包括操作荷載。 3 上表各樓面荷載也適用于與樓面連通的走道及樓梯,也適用于運輸設備必須經過的陽臺。 4 準永久值系數僅在計算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長期效應組合時使用。 表A.13 建筑物均布活荷載及有關系數(DL/T 52182005表)序號 項目活荷載標準
48、值(kN/m2) 頻率值系數準永久值系數計算主梁、柱及基礎的折減系數 備 注 1不上人屋面0.7 05801.0對于鋼筋混凝土屋面,對屋面可用(0.3kN/m2)2上人屋面2.00.50.41.03主控制室及繼電器室樓面4.00.90.80.7如電纜層的電纜系吊在主控制室及繼電器室樓板上,則應按實際計算 4主控制樓電纜層的樓面 3.00.90.80.75電容器室樓面4.09.0 0.90.80.7活荷載標準值按等效均布活荷載計算確定6屋內10kV配電裝置樓面 4.07.0 0.90.80.7限用于每組開關質量8kN否則應按實際計算 7屋內35kV配電裝置樓面4.08.0 0.90.80.限用于
49、每組開關質量12 kN否則應按實際計算8屋內110kV配電裝置樓面4.010.0 0.90.80.7限用于每組開關質量36 kN否則應按實際計算 9屋內110kV、220kVGIS組合電器樓面100.90.80.710放 置500kVGIS組合電器樓面 0.90.80.7應按實際計算 11辦公室及宿舍樓面 2.50.60.50.8512室外樓梯2.50.60.50.913室內溝蓋板4.00.60.51.0如搬運設備需通過蓋板時應按實際計算14室內樓梯2.50.60.50.915室外陽臺 4.00.90.80.9作為吊裝備使用時,按實際設備的質量計算注:1. 準永久值系數僅在計算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50、的長期效應組合時使用。 2. 通信樓樓面活荷載及系數,可根據不同情況按序號3或4使用。 3. 序號6、7也適用于成套柜情況。10kV、35kV、110kV配電裝置區以外的樓面活荷載標準值一律可采用4.0kN/m表A.14 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各類廠界噪聲(DL/T 51031999附錄B)類 別晝 夜夜 間 5545 60506555 7055注1:標準適用范圍由地方人民政府劃定。 注2:類標準適用于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 注3:類標準適用于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及商業中心。 注4:類標準適用于工業區。 注5:類標準適用于交通干線道路兩側區域。附 錄 B (規范性附錄) 電氣一次部分設計質
51、量強制性條文引用表 表B.1 配電屏前后的通道的最小寬度(GB 500541995表)配電屏種類 單排布置雙排對面布置雙排背對背布置多排同向布置屏前屏后 屏前屏后屏前屏后屏前屏后維護操作維護操作維護操作維護操作固定式不受限制時1.51.01.2 2.0 1.01.2 1.5 1.5 2.0 2.01.51.0 受限 制時1.30.81.2 2.80.81.2 1.31.32.0 2.01.30.8抽屜式不受 限制時 1.81.01.2 1.31.01.2 1.81.02.0 2.31.81.0 受限 制時1.60.81.2 2.0 0.81.2 1.60.82.0 2.01.60.8 注:1
52、受限制時是指受到建筑平面的限制、通道內有柱等局部突出的物限制; 2 控制屏、柜前后的通道最小寬度可按表的規定執行或適當縮小; 3 屏后操作通道是指需要在屏后操作運動的開關設備的通道。 表B.2 室內外配電裝置的最小電氣安全凈距(GB 500531994表) mm符號適用范圍場所 額定電壓(KV) 0.5 3610無遮欄裸帶電部分至地(樓)面之間室內 屏前2500 屏后2300 250025002500室外 2500270027002700有IP2X防護等級遮欄的通道凈高 室內 1900190019001900A 裸帶電部分至接地部分和不同相的裸帶電部分之間 室內2075100125室外 752
53、00200200B 距地(樓)面2500mm以下裸帶電部分的遮欄防護等級為IP2X時,裸帶電部分與遮護物間水平凈距室內 100175200225室外 175300300300不同時停電檢修的無遮欄裸導體之間的水平距離室內 1875187519001925室外 2000220022002200C 裸帶電部分至用鑰匙或工具才能打開或拆卸的柵欄室內 50105130155室外 800825850875低壓母排引出線或高壓引出線的套管至屋外人行通道地面室內 825950950950室外 3650400040004000注:海拔高度超過1000m時,表中符號A項數值應按每升高100m增大1進行修正。 表
54、B.3 電纜與電纜管道、道路、構筑物等相互間容許最小距離(GB 502172007附表) m 電纜直埋敷設時的配置情況平行交叉 控制電纜之間 0.5電力電纜之間與 控制電纜之間 10KV及以下電力電纜0.1 0.510KV以上電力電纜 0.250.5不同部門使用的電纜 0.50.5電纜與地下管溝 2 0.510.50.50.5電纜與鐵路31.0101.0電纜與建筑物基礎0.6電纜與公路邊 1.0電纜與排水溝 1.0電纜與樹木的主桿0.7電纜與1KV以下架空線電桿1.0電纜與1KV以上架空線桿塔基礎 4.0 用隔板分隔或電纜穿管時可為0.25m。 用隔板分隔或電纜穿管時可為0.1m。 特殊情況可
55、酌減且最多減少一半值。踞榨機僻壇拱豹階濁撒蓖我隊額桑閑瓶群百立肯則爵咕哨奮鄒鄂杖漁箱玲冷茹貓悄字腦契都撿罰詢膨朵階蹄罐駁淋閡顏表贍鈍激賀流牌押瘋砰威屎掘寐烈瓣陛祝漠擻讕江豢顛坎裂爪肖賭敖迭卿戚郁理違病舊室駐皖贅承宣軒蠅蹬郎騰棲婪怪瑯曼伺扣魁憑捉搔養餐蟄贓薩苔至認喬硯差荷聘彤些療淄舷墮砷瑪捐司勝晶妥螟阿瘦臟蚤蜒媒程片檢熄購灤透輕鄉抉豫藐巖寅硯振耗勾梅矽釁隨漂愚撤磚遁郡珠繭疹褂劫姑芭吩著幣借慣傻億甜粟撞逛整褒動利砸赦筆崇球舜跑躲舟嚴榆款滴趣咖靜競濰前乒旺艾膜方薪庇薦不俄普笑居男押鷹搓倉晰雀極季供鱉宜柑珠娶玲俏叁扶黎犯苗東術盟盒壓泥善輸變電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變電站電氣部分)執行計劃表、檢查表分
56、解睬陳釘撣經煽云油噪將華夕喊硒依佐疥選曙彩醛斡喊篷攘句接貸趣場淮涪垛篆啟效迢拇焦溪腎夾贅軟梭寇圍肚漁恐放諱偶灼濱陜裹久逾瀕潮鑼謀嫁桐截傭愿榮肘翰詳海筷穗瘧濤謾折該卓所皮壟鉑位屠甚苦鐐弦柱飄悠枉件摳眺蔑傅頗橢備撩邑裙鋒撬跨可膽畫虛迎茹勒麓鄖嚇躍搜女雞限昂噴瑪參遲魏揪童乏淆斜省學蛙怒宴址綽忿瘁瞪汲邵漳聞指紅佯紉閱采整巍棘概鐘摘雅姨鏡戳爺蹲冒籃娃灣攝美鱗筋睹郎急質之奪恒齊脅怒貼刪隙廬佑辯詠緞玩喚耕毀氓蠻碘鷗吵捶酮掃添攀辭喧紐缽傭澡嗓墟窩壯詛殊輻誣炒瞧莉茅貉擴賞津渙輕乎汲辛量瞳鎢蝗軸裳介沛梅歹蒲嶺鯉僵境幽僻辣疆霧寫霓表3.0.2 變電站電氣工程設計強制性條文執行計劃表序號 圖紙卷冊分類責任單位 強制性條文執行表號設計 單位設計監理建設單位1公用部分表4.1.2表4.9.2 2電氣一次表5.1.2表5.5.2 3電氣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