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E6 綠色建筑 ECOLOGY6.1 生態技術分析 ECOSYSTEM ANALYSIS6.2 生態策略分析 ECO-STRATEGIES 6.3 建筑節能計算 ENERGY SAVING ANALYSIS7 景觀設計 LANDSCAPE DESIGN8 技術圖紙 DRAWING8.1 總平面圖 SITE PLAN8.2 技術經濟指標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8.3 地下室平面
2、 THE BASEMENT PLANAR8.4 商業平面 THE COMMERCIAL PLANAR8.5 塔樓平面 THE TOWER PLANAR8.5 立面圖 ELEVATIONS8.6 剖面圖 SECTIONS9 設計說明 DESIGN NOTES9.1 建筑說明 ARCHITETURE INSTRUCTION9.2 結構說明 STRUCTURE INSTRUCTION9.3 強電說明 STRONG ELECTRICTY INSTRUCTION9.4 弱電說明 WEAK ELECTRICTY INSTRUCTION9.5 暖通說明 HVAC INSTRUCTION9.6 給排水說明 W
3、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INSTRUCTION9.7 建安工程費用估算表 COST ESTIMATE1 建筑表現 RENDERINGS1.1 效果圖 RENDERING1.2 室內效果圖 INSIDE RENDERING1.3 區域總平面圖 SITE PLANE1.4 標段總平面圖 PLANE 2 項目概況 PROJECT OVERVIEW2.1 區位分析 DISTRICT ANALYSIS2.2 周邊環境分析 SURROUNDING2.3 上層規劃解讀 UPPER PLANNING3 設計策略 DESIGN STRATEGIES3.1 SWOT 分析 SWOT AN
4、ALYSIS3.2 設計難點 FOCUS3.3 設計概念 DESIGN CONCEPT3.4 原規劃分析 OROGINAL PLANNING ANALYSIS3.5 上層規劃優化 PLANNING AND OPTIMIZATION3.6 新規劃通風分析 PLANNING WENTILATION ANALYSIS3.7 設計策略 SWOT ANALYSIS 策略一:外張內馳 WITHIN TIGHT LOOSE OUTSIDE 策略二:通山達芯 JION MOUNTAIN TO THE CORE 策略三:綠院環庭 GREENERY SURROUND COURTYARD 策略四:立體街區 THRE
5、E-DIMENSIONAL BLOCK 策略五:正街后巷 FRONT STREET BACK ALLEYS 策略六:24H 活力街區 VIBRANT NEIGHBERHOODS 策略七:生態矩陣 ECO-MATRIX 策略八:ECO3生態經濟城市 ECO3 CITY4 功能分析 FUNCTION ANALYSIS4.1 垂直功能分布 DISTRIBUTION FUNCTION4.2 核心筒及電梯分區 ELEVATOR PARTITION4.3 靈活辦公空間 FLEXIBLE OFFICE SPACE4.4 商業空間分析 COMMERCIAL ANALYSIS4.5 商業業態分析 DISTRIB
6、UTION OF TOTAL COMMERCIAL ACTIVTIES4.6 豎向設計 VERTICAL ANALYSIS4.7 分期開發 PHASED DEVELOPMENT4.8 垂直交通分析 VERTICAL TRACFIC ANALYSIS5 交通分析 TRAFFIC ANALYSIS5.1 車行系統分析 TRAFFIC ROUTE5.2 人行系統分析 PEDESTRIAN ROUTE5.3 消防流線分析 FIRE ROUTE目 錄CONTENTS1建筑表現RENDERINGS效果圖 RENDERING室內效果圖 INSIDE RENDERING區域總平面圖 SITE PLAN標段總平
7、面圖 PLAN 鳥瞰圖 RENDERING鳥瞰圖 RENDERING透視圖 RENDERING透視圖 RENDERING透視圖 RENDERING區域總平面圖 SITE PLAN標段總平面 PLAN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 技術經濟指標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1 標段經濟技術指標總用地面積()34138.76 總建筑面積()362100.00計容建筑面積()301850.00 其中產業用房
8、塔樓研發辦公()135340.00 小高層研發辦公()94560.00 SOHU 辦公()40200.00 商業平臺上商業()2000.00 平臺下商業()28500.00 物業管理用房()1250.00 地下建筑面積()60250.00容積率8.84 建筑密度46.50%綠化率31.50%建筑高度 180停車位數(輛)1695 自行車位數(輛)350 2項目概況PROJECT OVERVIEW區位分析 DISTRICT ANALYSIS周邊環境分析 SURROUNDING上層規劃解讀 UPPER PLANNING上層規劃優化 PLANNING AND OPTIMIZATIONII留仙洞總部基
9、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 區位分析 DISTRICT ANALYSIS基地SITE 基地SITE 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 周邊環境分析 SURROUNDINGS生態景觀資源:基地周邊擁有優越的區域生態環境和景觀資源,各種大小山體公園環繞,基地處于綠谷之中。T
10、he area around the base has an excell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resources,p a r k s u r r o u n d e d b y mountains of various sizes,the base being in Green Valley.產業資源:基地位于深圳重點打造的蛇口、后海中心、深圳灣區、龍珠片區產業軸上,是未來深圳經濟增長最快的區域,將打造成新一代信息產業的“低碳 E 社區”。Focus on building a base in Shenzhen,Shekou,Hou
11、hai Center,Shenzhen Bay,Pearl Area industrial axis,is the future of the regions fastest economic growth in Shenzhen,a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will play a low-carbon E community.交通資源:基地周邊擁有便利的交通條件。南臨廣深高速、南坪快速,東側為沙河西路,西側為南光高速,北側緊鄰留仙大道。A r o u n d t h e b a s e with convenient traffic co
12、nditions.South GS,Nanping,east of River Road,on the west side of South light-speed,on the north side near Liuxian Avenue.公共交通資源:基地周邊擁有良好的公共交通環境。距地鐵 5號線留仙出口僅 200 余米,未來將有地鐵7號線、地鐵 15 號線在周邊設立站點。同時,基地周邊擁有多路公交車線路,未來在基地南側將設置公交車首末站。Around the base with good public transport links.Stay away from the Metro Li
13、ne 5 cents export only 200 meters,will have a future Metro Line 7,Metro Line 15 to set upin the periphery.Meanwhile,the base is surrounded by multiple bus lines,the future will be set at the base of the south side of the bus first and last stop.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
14、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 上層規劃解讀 UPPER PLANNING 在片區的總體規劃上采用“H”型結構形式,留出綠化通廊,與周圍的山體公園和大沙和城市綠化帶連接起來,形成貫通的城市綠化通廊。Area Master Plan adopted at the H-type structure,leaving a green corridor,with the surrounding mountains and the city parks and green belts Dasha connected together to fo
15、rm a green corridor through the city.在 1 號的地塊的總體布局上采用兩邊高設置高層建筑,中間低留出中心廣場的布局方式。留出中心的視覺、景觀通廊,連接東西兩側的山體景觀。No.1 in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plots using both sides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s set,leaving the middle of the layout of the low center of the square.Stay out of the center of the visual landsca
16、pe corridor,connecting east and west sides of the mountain landscape.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VIEW 04VIEW 03VIEW 02VIEW 01VIEW 01VIEW 02VIEW 03VIEW 044標段250米塔樓靠內布置不利于本地塊門戶形象的對外展示。1標段啟動區朝內布置塔樓,對本街坊內部核心空間造成壓抑感,且不利于啟動區昭示作用的形成。2
17、、3標段地塊核心區50米小高層辦公內院圍合形式未與廣場中心形成有效對話,且在高度上對12米平臺廣場空間造成壓迫。3標段建筑間距未拉開,建筑布局較擁擠,塔樓與周邊建筑易形成對視。1標段50米小高層受用地的限制,小高層與高層塔樓間距太近,不利于公共空間的營造。2標段公寓塔樓標準層面積偏小,樓棟數較多,不利于本街坊南向視線的打開,整體空間較壓抑。對原案的分析和解讀: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ORIGINAL:上層規劃解讀 UPPER PLANNING3設計策略DESIGN STRATEGYSWOT 分析 SWOT ANALYSIS設計難點 FOCUS設計概
18、念 DESIGN CONCEPT原規劃分析 OROGINAL PLANNING ANALYSIS上層規劃優化 PLANNING AND OPTIMIZATION新規劃通風分析 PLANNING WENTILATION設計策略 SWOT ANALYSIS 策略一:外張內馳 WITHIN TIGHT LOOSE OUTSIDE 策略二:通山達芯 JION MOUNTAIN TO THE CORE 策略三:綠院環庭 GREENERY COURTYARD 策略四:立體街區 THREE-DIMENSIONAL BLOCK 策略五:正街后巷 FRONT STREET BACK ALLEYS 策略六:24H
19、 活力街區 VIBRANT NEIGHBERHOODS 策略七:生態矩陣 ECO-MATRIX 策略八:ECO3生態經濟城市 ECO3 CITY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SOWT劣勢(W)基地內功能較為復雜,包含商業、塔樓研發辦公、小高層研發辦公、SOHO 辦公等;基地僅有興科一街及仙洞路才能開設機動車出入口,合理組織交通面臨較大挑戰。base is more responsible for the function,i
20、ncluding commercial,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fice tower,high-rise development office,SOHO office,etc.;base only Hing Street and Cave Branch a vehicle access road to the creation of rational organization of traffic facing greater challenges.優勢(S)項目位于深圳市戰略性經濟增長軸的留仙洞核心片區,周圍環境資源優越;基地位于一街坊一號地塊,是從西部進入片區
21、的門戶;基地緊鄰留仙大道,擁有公交車站、地鐵站等便捷的城市公共交通。The project is located in Shenzhens strategic growth axis Liuxiandong core area,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s superior resources;base is located in a neighborhood on the 1st block,is the gateway from the west into the Area;Base near Liuxian Avenue,with bus stops,su
22、bway stations and other convenient urban public transport.挑戰(T)在保證項目開發的前提下,如何利用周邊優越的環境和生態資源來提升自身空間品質?如何保證項目設計的靈活性來適應未來園區多樣化的發展需求?ensure that the project developed under the premise of how superior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space?How to ensure fl
23、exibility in project design to accommodate future development needs of diverse park?機遇(O)基地位于片區的西部門戶,可以打造出本片區的標志性形象;塔樓辦公簡潔的形象,有利于打造本片區的標志性。base i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Area of the portal,you can create the iconic image of the film area;Tower office concise image will help build the iconic film are
24、a.SWOT 分析 SWOT ANALYSIS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 設計難點 FOCUS 在高強度開發的前提下,如何讓建筑既能和諧的融入留仙洞環境,又能體現西門戶的標志性?如何處理好商業、辦公、SOHO 辦公的復雜功能?如何體現新建筑在區域內的生態、科技、人文特征,使之成為片區的活力場?Under the premise of high-intensity development,how to make the b
25、uilding a harmonious integration of both Liuxiandong environment,but also reflects the iconic West Portal?How to handle commercial,office,SOHO office responsible for the function?How to reflect the new architecture of ecological,technological,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region?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
26、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設計概念CONCEPT有活力的場所對人們總是有一種如磁石般的引力。在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號地塊的設計中,我們引入廣場、綠化平臺、交往空間、生態辦公、低碳商業等內容,創造一個屬于留仙洞的活力磁場。A vibrant place for people always have a gravitational pull like a magnet.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e in a neighb
27、orhood on the 1st block design,we introduce the square,green platform,communication space,ecology office,commercial and other low carbon content,creating a dynamic field Liuxiandong of belonging.活力磁場 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
28、S互換互換連接連接降低降低抬高旋轉旋轉整合抬高原案規劃格局本案規劃格局原案沿留仙大道天際線本案沿留仙大道天際線強邊活心強邊強邊強邊 上層規劃優化 PLANNING AND OPTIMIZATION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 方案優化風環境模擬圖對比 WIND ENVIRONMENTSIMULATION MAP 本案平臺處風速云圖 本案 1.5m 處風速云圖 原案平臺處風速云圖 原案 1.5m 處風速云圖原方案劣勢:1.原
29、方案 1.5m 高處渦流較多,通風受到較 大影響,有建筑構件遮擋處的風速較??;2.原方案圍合型建筑較多,圍合型結構內部 渦流較多,內部氣流組織不暢;3.原方案一、二標段處高大建筑較多,建筑 物背風區域較大,風速 1m/s 區域較多;新方案優勢:1.新方案一(一四標段方案)在建筑底部采 取較多架空層,氣流組織順暢。由于建 筑底部主要為車輛通行道路,較好的氣流 組織和風速有利于改善空氣質量;2.新方案一(一四標段方案)在一、二標段 將部分高層建筑降低,并將圍合型結構建 筑修調整為半圍合型結構,并增加架空層,有效改善了建筑內部氣流組織。本案 本案 本案 本案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
30、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1,4標段原案:建筑之間的空間尺度及形態需要優化空間感偏緊張進深較大土地利用率不高The distance between buildings is too smallDividing site into 3 quadrangles,puting the building alone the side,and forming a garden in it1,4標段本案:分別形成3個圍合組團,貼退線形成城市界面,留空形成內部花園。中庭空間
31、尺度偏深底層架空的中庭花園通風不暢!1,4標段空間視覺可達及連續與2,3標段建立平臺聯系與2,3標段建立平臺聯系底層架空面寬宜小空間可達性需優化宜做灰空間廣場入口建筑貼退線布置,“緊縮”用地組團內“陽光”中庭廣場尺度較大策略一:總體布局外張內馳 WITHIN TIGHT LOOSE OUTSIDE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策略二:通山達芯 JION MOUNTAIN TO THE CORERotate 90Replace
32、城市界面內部花園山體水體Pool 覆土商業 會議中心ConvetionCenterUndergroundRetailHillSTEP1:150米SOHO辦公位于園區偏中心位置STEP2:將SOHO辦公拍平,減小園區內部空間壓力STEP3:“外高內低”,形成城市界面和內部跌落空間STEP4:打通視線通廊,平臺中心“四通八達”150M SOHO is in a central position Let the SOHO building rotate 90 degree 由北至南,打通園區中心視覺通廊,讓“中心”變為“活心”Get a view through to make a landesca
33、pe view from north wind map 原案平臺層風速云圖 視線通廊直達會議中心 wind map 現案平臺層風速云圖 Replace the buildings,make a street wall Get a view through to the center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退臺花園多層次的立面表情剖面示意啟動區鳥瞰圖Birds View of 1 blockMulti-level Exp
34、ressionBack GardenInteraction with the Center Section與中心對話C 型樓分析TOWER C ANALYSIS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策略三:綠院環庭 GREENERY COURTYARD!放大間距Rotate 90“綠院環庭”內景概念STEP1:塔樓及裙房間距較小,幾乎沒有內院空間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ower and the podi
35、um is too small.Using a rectangle for the tower typical floor,and put it close to the side.Using a L shape for the poidum typical floor,and connect them to the tower.Creat a entrance for the north podium,extend the space to other sections.STEP2:將180M塔樓轉化為矩形平面,并貼邊布局STEP3:做L型裙房與塔樓相連布局,可實現內部花園 與適合大型企業5
36、00010000平層辦公需求STEP4:打通西北入口灰空間,以及與其他組團的空間 延伸“綠院環庭”剖面示意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 面積分配優化 AREA ALLOCATION OPTIMIZATION塔樓辦公總計13.5萬塔樓辦公總計13.5萬塔樓辦公13.5萬塔樓辦公13.5萬小高層辦公6.5萬小高層辦公9.5萬SOHO7.2萬SOHO4萬小高層辦公置換SOHO辦公面積3.0萬通過對面積的置換調整,優化了規劃布局結
37、構。商業3.0萬商業2.8萬小高層辦公6.5萬小高層辦公9.5萬SOHO辦公7.2萬SOHO辦公4.0萬原規劃方案面積現規劃方案面積原案現案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小高層辦公平臺層 高層辦公soho辦公綠色屋頂層商業層 地下商業層 商業層 35.50 25.3020.20 15.10 41.50 58.3058.30策略四:公共空間體系立體街區 THREE-DIMENSIONAL BLOCK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38、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策略五:商業產品正街后巷 FRONT STREET BACK ALLEYS 視點1:入口街景VIEWPOINT 1:ENTRANCE 視點4:轉角入口VIEWPOINT 4:CORNER ENTRANCE 視點5:二層視野 VIEWPOINT 5:TWO HORIZONS 視點6:平臺串聯 VIEWPOINT 5:PLATFORM SERIES 視點2:內庭景觀 VIEWPOINT 2:THE INER COUT LAND
39、SCAPE 視點3:內院透視VIEWPOINT 2:THE INER COUT PERSPECTIVE夾層一層二層平臺層視點1視點2視點3視點4視點5視點6 建筑充分利用沿城市主干道的展示界面,布置大型商業,形成外向型的購物街,延續街道空間的生活氛圍,同時,本案開辟了怡人的內部購物巷,空間上采彎取直,營造步移景異的購物空間,業態上植入文化、餐飲、休閑、展示和零售等混合型功能,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為購物街區注入持續的活力。Make full use of the building along the main road of the city display interface,large co
40、mmercialarrangement to form an export-oriented shopping street,the continuation of street space living atmosphere,while the case has opened up inside lane and pleasant shopping,picking straightening space,creating step scenes in different shopping space,imp-lanted on formats culture,food,leisure,ret
41、ail display and hybrid functions to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groups,contin-ued to inject vitality shopping district.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7:30-8:308:30-11:3011:30-13:3013:30-17:3017:30-19:3019:30-22:30 健康生活LIVING HEALT
42、HY 嵌入式生態社交平臺EMBEDDED ECOLOGICAL SOCIAL PLATFORM 活力街區VIBRANT NEIGHBORHOODS 景觀生態ECOLOGY LANDSCAPE 功能復合 COMPLEX FUCTIONS 便捷交通CONVENLIENT TRANSPORTION 高效服務EFFICENT SERVICEBusinessBusinessBusinessShowShowBusinessCoffeeLobbyLobbyLobbyShowLobbystore策略六:公共空間體系24 小時活力街區 VIBRANT NEIGHBERHOODS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43、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策略七:生態矩陣 ECO-MATRIXSTEP4:通過塔樓、裙房形體上的細微扭轉和錯動,創造出宜人的空中花園與標志性入口空間,塑造垂直立體綠化的生態建筑立面形象。STEP1:塔樓體量節奏性相向旋轉STEP2:裙摟沿城市界面退讓城市廣場及入口STEP3:裙摟錯動形成多層次的綠化共享空間垂直綠化延伸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
44、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策略八:ECO 3生態經濟城市ECO3 CITY1、先建設,后梳理生態脈絡BUILDING FIRST,AFTER THEN COMBING THE ECOLOGICAL CONTEXT2、先污染,后治理POLLUTION FIRST,TREATMENT LATER3、生態+經濟ECOLOGY+ECONOMY 生態 經濟 ECOLOGICAL ECONOMIC 城市發展模式的選擇THE SELECT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城市發展模式的提升THE ENHENCE OF URBAN DEVELOPMENT
45、 MODEL 結合 共生 COMBINE SYMBIOTIC 項目愿景:本項目力求建設為生態、經濟、公平共享的新一代信息產業園區。PROJECT VISION:THIS PROJECT SEEKS TO BUILD ECOLOGICAL,ECONOMIC,AND EQUITABLE SHARING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INDUSTIAL PARK.()()()和諧 持續 ACCORD SUSTAINABLE 生態 ECOLOGY+本案 IN THE CASE 經濟 ECONOMY=4功能布局FUNCTION ANALYSIS垂直功能分布 D
46、ISTRIBUTION FUNCTION核心筒及電梯分區 ELEVATOR PARTITION靈活辦公空間 FLEXIBLE OFFICE SPACE商業空間分析 COMMERCIAL ANALYSIS商業業態分析 DISTRIBUTION OF TOTAL COMMERCIAL ACTIVTIES豎向設計 VERTICAL ANALYSIS分期開發 PHASED DEVELOPMENT垂直交通分析 VERTICAL TRACFIC ANALYSIS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47、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 垂直功能分布 DISTRIBUTION FUNCTIONSOHO辦公 SOHO辦公 小高層辦公小高層辦公塔樓辦公塔樓辦公商業商業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 核心筒及電梯分區 ELEVATOR PARTITION消防電梯高區電梯中區電梯低區電梯轉換電梯 中區核心筒MIDDLE ELEVATOR 高區核心筒MIDDLE ELEVATOR 低區核心筒LOW ELEVAT
48、OR 首層核心筒THE FIRST FLOOR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動線組織原則:內部采用單一水平動線、多點式垂直動線,構筑內部立體化交通動線,規 避經營死角;水平動線:標準層僅設一條主動線(環線),通過內部廊道形成多個小環線,避免人流散 亂,規避商業經營死角的出現,通過短街、曲徑的設計效果增大商鋪的臨街面 和展示面。垂直動線:用多樣化、多點式的垂直交通形式促進人流流動,減少樓層間的租金差距;端 頭處集合 集散廣場合
49、理設置扶梯出入口,強制人流動線,規避經營死角。Moving line organization:internal moving lines with a single level,multi-point vertical moving line,a nd build an internal three-dimensional transportation routes,avoid bus iness dead;Horizontal moving lines:Standard layer located only one active line(loop),the forma tion of m
50、ultiple small loop through the internal corridors,to avoid crowd scattered,re gulations Avoid the appearance of dead business operations through a short street,labyrinth design and demonstrate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the surface frontage shop.Vertical moving lines:with diverse,multi-point vertical
51、flow of traffic in the form of pro motion of abortion,reducing the rent gap between floors;end of the set Place a rea sonable set of escalators scattered collection entrances,forcing people flowing lines,avoid business corner.垂直商業動線VERTICAL BUSINESS MOVING LINE水平商業動線LEVEL BUSINESS MOVING LINE自動扶梯ESC
52、ALATOR電梯ELEVATOR公共區域PUBLIC AREAS 車庫GARAGE 車庫GARAGE 商業空間分析COMMERCIAL ANALYSIS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 平臺層PLATFORM 中間層THE MIDDLE LAYER 地面層THE GROUND FLOOR 夾層 MEZZANINE 負一層 NEGARTIVE FLOOR商業業態總量分布:DISTRIBUTION OF TOTAL COMMERC
53、IAL ACTIVTIES餐飲:綜合服務:娛樂休閑:零售=44:29:12:15DINING:COMPREHENSIVE SERVERS:RECREATION:RETAIL=44:29:12:15商業空間 業態分類(平米)單位 餐飲 綜合服務 娛樂休閑 零售 小計(平米)平臺層 3304 498 1915 0 5717中間層 9877 5158 2973 1394 19402地面層 5512 7001 1387 4335 18235地鐵層 1571 2144 0 753 4468地下2層 2343 0 0 1626 3969合計 22607 14801 6275 8108 51791規劃原則:
54、地鐵層:距地鐵環中線留仙洞站200米,商業價值大,適宜布置規模較大的地鐵 集中商業;地面層:商業沿街布置;充分依托留仙大道城市展示面布置銀行、集中餐飲、地 鐵商業等,南側依托會議中心布置特色展示空間,形成區域展銷通廊;中間層:以餐飲、娛樂、休閑、展示類目的地型商業為主,通過低租金、大面積 提高商業價值和使用率;平臺層:依托東西兩側集散廣場及地鐵商業帶動,四大商業中庭實現兩標段商業 人流互動,增加人氣。Planning principles:Metro layers:from Metro Central Station 200 meters Liuxiandong midline,large c
55、ommercial value scale than suitable arrangement Large metro cenvtralized business;Ground floor:commercial street layout;fully rely Liuxian Avenue City Bank arr an commerce,relying on the south side of a conference center layout chfairs corridor;The middle layer:dining,entertainment,leisure,show clas
56、s destinationbased b usiness mainly through low rents,large area to improve business value and us age;Platform Layer:distribution relying on either side of the square and subway bu siness,drivn by the four major commercial tenders atrium achieve two business crowd interaction,increasing popularity.零
57、 售 RETAIL餐 飲 DINNING綜合服務 COMPREHENSIVE SERVERS銀 行 BANK休閑娛樂 RECREATION展示空間 EXHIBITION休閑娛樂綜合服務零售餐飲12%44%29%15%商業業態分布DISTRIBUTION OF TOTAL COMMERCIAL ACTIVTIES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1、4標段總平面場地豎向標高圖1-1場地剖面分析圖11 豎向設計VERTICAL AN
58、ALYSIS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2-2場地剖面分析圖22333-3場地剖面分析圖444-4場地剖面分析圖 豎向設計VERTICAL ANALYSIS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 分期開發PHASED DEVELOPMENT一期二期三期連接通道四
59、期后澆帶地庫分期地上分期一期二期三期四期1標段1i期(啟動區)1標段2期4標段1期 商業流線COMMERCIAL FLOW LINE 高層辦公流線HIGH-RISE OFFICE LINE 小高層辦公流線SMALL HIGH-RISE OFFICE LINE 轉換電梯流線CONVERSION LIFT LINE 地鐵站點SUBWAY STATION 自動扶梯ESCALATOR辦公流線:沿主要城市界面布置,將內外交通流暢的串聯起來,方便大量辦公人員的進出.分設地面層大堂和平臺層大堂,有效緩解地面的交通壓力。Streamline office:major cities along the inte
60、rface layout,traffic flow will be linked tog ether inside and outside for easy access to a large number of office staff.The ground f loor is divided into the lobby and platform layer,effectively alleviat the traffic pressure ground.商業流線:有機串聯地鐵、公交和其他地塊人流,將大量人流引入商業內部,為激發商業 活力提供保障。Business Wire:organic
61、 tandem subway,bus and other plots flow,the introduction of l arge numbers of people inside the business,to stimulate business activity to provide p rotection.小高層辦公流線:設有地面層大堂和平臺層大堂,與高層辦公人流做到了很好分離,同時,與商業流線進行了結合,促進了商業潛能的激發。High-rise office wire:ground floor lobby features a lobby and platform layer,an
62、d high-rise office did a very good flow separation,while its commercial flow lines were combi ned to promote the potential to stimulate business.轉換電梯流線:從地下直接將人流引入一層和平臺層,高效快捷,有效提高辦公效率。Conversion lift flow line:flow directly from the ground floor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 latform layer,effective a
63、nd efficient,improve office efficiency.負二層負一層夾層地面層中間層平臺層小高層高層垂直交通分析VERTICAL TRACFIC ANALYSIS5交通分析TRAFFIC ANALYSIS車行系統分析 TRAFFIC ROUTE人行系統分析 PEDESTRIAN ROUTE消防流線分析 FIRE ROUTE 車行系統分析TRAFFIC ROUTE出租車下客地庫出入口進地庫車流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
64、RTERS BAS 人行系統分析PEDESTRIAN ROUTE學主要人流 次要人流 其他人流 遠期公交站 現有公交站 地鐵 出租車 學校 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 消防流線分析FIRE ROUTE消防車流線應急消防流線高層消防撲救面裙房消防撲救面上平臺坡道平臺消防流線6綠色建筑ECOLOGY生態技術分析 ECOSYSTEM ANALYSIS生態策略分析 ECO-STRATEGIES 建筑節能計算 ENERGY SAV
65、ING ANALYSIS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 生態技術分析 ECOSYSTEM ANALYSIS氣候分析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 生態技術分析 ECOSYSTEM ANALYSIS氣候分析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
66、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 生態技術分析 ECOSYSTEM ANALYSIS氣候分析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原方案劣勢:1.原方案 1.5m 高處渦流較多,通風受到較 大影響,有建筑構件遮擋處的風速較??;2.原方案圍合型建筑較多,圍合型結構內部 渦流較多,內部氣流組織不暢;3.原方案一、二標段處
67、高大建筑較多,建筑 物背風區域較大,風速 1m/s 區域較多;新方案優勢:1.新方案一(一四標段方案)在建筑底部采 取較多架空層,氣流組織順暢。由于建 筑底部主要為車輛通行道路,較好的氣流 組織和風速有利于改善空氣質量;2.新方案一(一四標段方案)在一、二標段 將部分高層建筑降低,并將圍合型結構建 筑修調整為半圍合型結構,并增加架空層,有效改善了建筑內部氣流組織。風流線模擬圖對比 MERRY-WIRE ANALOG COMPARISON CHART 本案 1.5m 處流線圖 本案平臺處流線圖 原案 1.5m 處流線圖 原案平臺處流線圖 本案原案 本案 原案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
68、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原方案劣勢:1.原方案 1.5m 高處渦流較多,通風受到較 大影響,有建筑構件遮擋處的風速較小;2.原方案圍合型建筑較多,圍合型結構內部 渦流較多,內部氣流組織不暢;3.原方案一、二標段處高大建筑較多,建筑 物背風區域較大,風速 1m/s 區域較多;新方案優勢:1.新方案一(一四標段方案)在建筑底部采 取較多架空層,氣流組織順暢。由于建 筑底部主要為車輛通行道路,較好的氣流 組織和風速有利于改善空氣質量;2.新方案一(一四標段方案)
69、在一、二標段 將部分高層建筑降低,并將圍合型結構建 筑修調整為半圍合型結構,并增加架空層,有效改善了建筑內部氣流組織。風環境模擬圖對比 WIND ENVIRONMENTSIMULATION MAP 本案平臺處風速云圖 本案 1.5m 處風速云圖 原案平臺處風速云圖 原案 1.5m 處風速云圖 本案 原案 本案 原案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 一標段細部風環境模擬圖 TENDER 1WIND ENVIRONMENTSIMU
70、LATION MAP 一標段細部平臺風速圖 一標段細部平臺風速云圖 一標段細部南北向剖面流線分析結論:新方案一(一四標段)一標段此處將原方案高層建筑高度降低,將低層建筑調整為半圍合結構,并合理設置架空層,減少了建筑群對自然風的相互遮擋,建筑物內部氣流組織得到明顯改善,有利于建筑內部空氣質量的改善。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 生態策略分析 ECO-STRATIGY ANALYSISRoof greening滲透性鋪地Per
71、meable pavementRoof greeningVertical greeningLow impact development屋頂綠化中庭自然通風低沖擊開發雨水回收rainwater recyclingShutter shadeAtrium natural ventilation百葉遮陽綠色景觀Green landscape垂直綠化7景觀設計LANDSCAPE DESIGN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0102030
72、40501.屋面綠化ROOF GREENING02.生態社交平臺ECOLOGICAL SOCIAL PLATRORM03.入口廣場ENTRANCE PLAZA04.綠色庭院GREEN GARDEN05.空中花園HANGING GARDEN景觀節點示意 LANDSCAPE NODES SIGNAL公共景觀藝術設計LANDSCAPE DESIGN8技術圖紙DRAWING總平面圖 SITE PLAN技術經濟指標 CONSTRUCTION PECIFICATION地下室平面 THE BASEMENT PLANAR商業平面 THE COMMERCIAL PLANAR塔樓平面 THE TOWER PLAN
73、AR立面圖 ELEVATIONS剖面圖 SECTIONS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地下室平面 THE BASEMENT PLANAR11.80 標高平面 11.80 ELEVATION PLANAR本層建筑面積:29720.00m2示意圖1 標段4 標段1 標段建筑面積:20550.00m24 標段建筑面積:9170.00m2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
74、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地下室平面 THE BASEMENT PLANAR16.00 標高平面 16.00 ELEVATION PLANAR本層建筑面積:29060.00m2示意圖1 標段4 標段1 標段建筑面積:20300.00m24 標段建筑面積:8760.00m2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地下室平面 THE BASEMENT PLAN
75、AR20.20 標高平面 20.20 ELEVATION PLANAR本層建筑面積:27170.00m2示意圖1 標段4 標段1 標段建筑面積:19400.00m24 標段建筑面積:7770.00m2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商業平面 THE COMMERCIAL PLANAR商業一層平面(24.40)FIRST FLOOR PLANAR本層建筑面積:22750.00m2示意圖1 標段4 標段1 標段建筑面積:14700
76、.00m24 標段建筑面積:8050.00m2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商業平面 THE COMMERCIAL PLANAR商業二層平面(29.50)SECOND FLOOR PLANAR本層建筑面積:21250.00m2示意圖1 標段4 標段1 標段建筑面積:13800.00m24 標段建筑面積:7450.00m2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77、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商業平面 THE COMMERCIAL PLANAR平臺層平面(34.60)THIRD PLOOR PLANAR本層建筑面積:12045.00m2示意圖1 標段4 標段1 標段建筑面積:9045.00m24 標段建筑面積:3000.00m2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塔樓平面 TOWER PLANAR裙房標準層平面 PODIUM
78、 STANDARD LAYER PLANAR本層建筑面積:15450.00m2示意圖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塔樓平面 TOWER PLANAR塔樓標準層平面 TOWER STANDARD LAYER PLANAR本層建筑面積:1980.00m2示意圖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
79、EADQUARTERS BASSOHO 平面 SOHO PLANARSOHO 標準層平面 SOHO STANDARD LAYER PLANAR本層建筑面積:2150.00m2示意圖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SOHO 平面 SOHO PLANARSOHO 平面 SOHO PLANAR示意圖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
80、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立面圖 ELEVATIONS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立面圖 ELEVATIONS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1-1 剖面圖SECTION示意圖11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
81、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2-2 剖面圖SECTION示意圖229設計說明DESIGN NOTES建筑說明 ARCHITETURE INSTRUCTION結構說明 STRUCTURE INSTRUCTION強電說明 STRONG ELECTRICTY INSTRUCTION弱電說明 WEAK ELECTRICTY INSTRUCTION暖通說明 HVAC INSTRUCTION給排水說明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INSTRUCT
82、ION建安工程費用估算表 COST ESTIMATE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建筑說明ARCHITETURE INSTRUCTION1、設計總說明1.1 設計依據及技術準則1.1.1 深圳市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1.1.2 地塊地形圖。1.1.3 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設計方任務書。1.1.4 主要建筑設計規范民用建筑設計通則 GB50352-200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45-95(2005 年
83、版)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 GB50067-97汽車庫建筑設計規范 JGJ100-9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 JGJ50-20011.1.4 深圳市建筑設計技術經濟指標計算規定。1.1.5 國家、廣東省、深圳市的有關規程及規定。1.2 工程概況1.2.1 本工程位于深圳市南山區西麗留仙洞片區,西臨創科路,北臨留仙大道,基地自然環境優越,交通便利。規劃設計建筑面積為:301850.00,地下建筑面積為:97500.00,總建筑面積為 399350.00。其中,地上塔樓辦公面積為 135340.00、小高層研發辦公面積為:94560.00、SOHO 辦公面積為:40200.00
84、、商業面積為:30500.00。規劃設有 2 棟 180 米辦公樓,1 棟 80SOHO 辦公樓,3 棟裙樓和 3 層地下室,地下室埋深約 12.60 米。2、總體布局2.1 本項目北側為留仙大道,南側為仙洞路,東側為興科一路,西側創科路。本項目東側毗鄰地鐵 5 號線。2.2 建筑人流主要來自東側地鐵站及地塊周邊道路,通過南側、西側主入口進入基地。高層建筑主大堂均位于地面層,以便捷的到達塔樓各層;多層部分大堂位于34.6米標高。消防車道繞建筑外圍環通,地塊內部通道設置隱形消防車道。2.3 建筑用地基本為一方形,建筑設計塔樓布局遵從城市設計的要求,貼近基地邊界。為避免塔樓之間產生視線沖突,我們將
85、塔樓進行了錯位布置,巧妙的融入了城市肌理,形成具有圍合感的城市空間,同時使兩棟塔樓的間距最大化,緩解了對視干擾。通過與商業入口的結合,造就了具有活力的公共活動空間。3.設計構思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一標段為片區首期開發項目,承載著聚集人氣,融合整體規劃的關鍵作用,著眼于全局規劃,以“活力磁場”為設計概念,體現以人為本,生態為先的理念,全力打造生態,高效的新一代科技園區。方案從整體出發,充分考慮 1 街坊高容積率,高密度的規劃特點,為化解其空間壓迫感及高峰人流造成的交通混亂無序,將整個地塊統籌設計,采用“強邊”、“活心”的設計手段,形成由邊界向中心廣場層層跌落,外高內低的規劃布局空間,對外描繪
86、高聳、豐富的天際線,以提升城市形象及利用城市干道組織人流,降低園區內部交通壓力,對內展示開闊的綠化平臺廣場形成,親近自然的城市活力空間。一期的設計將指引中小高層辦公與 SOHO 辦公位置互換,以強化 1 街坊整體規劃外高內低的空間布局模式,減少對內部街區及平臺廣場的壓迫感,拓展園區中心景觀空間,實現北高南低的建筑形態布置,有利于采光、通風和建筑節能,形成有利的微氣候,在規劃中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始終。小高層辦公設計為 U 型,以擴大庭院的內部空間,減少對視,創導綠院環庭的生態辦公場所,使其成為聯系一、四標段東西向軸線以及整個園區南北軸線的中心樞紐,體現承上啟下的戰略意義。SOHO 辦公設置于留
87、仙大道一側,以緩解平臺層交通壓力,使人們更方便快捷的進入各個辦公區域。將原 150 米塔樓降至 80 米,合理縮短工期,節約成本,板式的設計,增大建筑體量感,迎合兩側超高層,避免與周邊建筑體量突變帶來的不協調感,門洞框景式的處理,打破其對城市界面的壓迫感,引入北側山景進入園區,通山達芯,形成城市與園區空間交融的窗口。二期的設計考慮到周邊景觀資源的差異,排除景觀均質的正方形塔樓形式,采用長方形的平面設計,以強化優勢景觀面及提升形象展示面,最大化利用山體及中心園區景觀。同時塔樓形態的交錯布置,增大兩棟塔樓的間距,避免視線干擾。整合小高層辦公融入兩棟超高層裙樓中,有機混合功能,提高辦公效率,集約土地
88、利用,激活商業空間。西北角廣場短邊設置在留仙大道一側,進一步提升其商業價值。協調與重組,為首期建設,后期開發打下扎實基礎。實現整體規劃的生態空間布局、體現人文關懷及加速一期建設,將部分 SOHO 辦公和商業面積置換于二期設計中。強化首層大堂設置,更好的展示塔樓入口形象,同時滿足人們就近的心理模式,減少平臺層壓力,優化交通體系。平臺層范圍基本不超出建筑外輪廓,避免出挑部分影響下部采光通風,形成消極建筑空間。商業以一、四標段兩廣場為活力點,以點帶線,外張內弛,形成正街后巷的商業街道空間。一、二期南部臨會議中心一側設置上下兩層聯通的產品展銷商業帶,靠留仙大道等城市主次干道首層設計銀行、金融類商業,商
89、業空間結合 12 米平臺形成立體化24 小時活力街區。同時在沿公交站、城市道路、廣場及內部商業街多個位置,采用自動扶梯、樓梯、垂直電梯等交通方式,使人們最便捷的到達各個辦公區域及商業內部。整體設計有機融合,頓挫有序,形成活力磁場空間,提升土地價值。建筑設計融入綠色生態理念,從而順應深圳氣候特征,立面肌理以豎線條為主,根據太陽入射角及太陽輻射強度不同做相應的轉角處理,自然遮陽,減少空調使用,節約能耗。二期兩棟超高層沿主要界面的長邊盡量保持其完整性,短邊則以體塊錯動的方式生成若干景觀休閑平臺,與裙樓形成立體空中花園,讓辦公人員在塔樓里就體會到親近大自然的愜意。整個建筑群造型簡潔而不失變化,挺拔而不
90、失親和。充分體現現代企業的性格特征。聚四方之地,形開敞空間,展示大氣外形;融萬物之理,成有機聯系,體現人文關懷。共同創造活力空間,打造一流產業信息總部基地。4.建筑防火設計說明4.5.1 建筑分類與耐火等級本工程屬于一類高層建筑,耐火等級為一級。地下室和塔樓功能用房耐火等級按一級設計。4.5.2 總平面防火設計4.5.2.1 本工程北、東、南、西面與周圍建筑物之間距離均大于 13 米,均滿足防火間距的要求。4.5.2.2 消防車道總平面設計中在用地紅線范圍之內設置了隱型環形消防車道。環形消防車道的寬度:4 米。消防車道的轉彎半徑均大于等于 12.0 米。塔樓設計了超過 1/4 周邊長度的消防登
91、高面。且在此范圍內設有直通室外的樓梯間出口。4.5.3 防火分區本工程設置了噴淋系統。地下室按 4000 平方米劃分為一個防火分區;塔樓按 2000 平方米劃分為一個防火分區。為控制防火分區,在兩個防火分區共享空間欄桿位置處,在防火分區位置處,設置防火墻、甲級防火門和特級防火卷簾進行防火分區分隔。4.5.4 安全疏散建筑按照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設置防煙樓梯間,樓梯間凈寬大于 1.2 米,疏散門采用1.2 米寬乙級防火門,在一層平面設有 1.5 米凈寬的獨立的出口,并避免樓梯直下地下室。4.5.5 消防電梯建筑設兩部 1.6 噸、2.0 米/秒型的消防電梯。消防電梯通達每一層。5.建筑節
92、能環保篇5.1 設計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國務院令第 22 號 1989)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 253號1998)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規定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01)城鎮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GBJ 118-88)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 50325-2001)民用建筑隔 v 聲設計規范(GBJ 118-88)5.2 設計措施 5.2.1 環保“三同時”原則環境保護及污染防治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使用。5.2.2 總體規劃:把垃圾處理站等污染項目置于主導風向的下風側,且與外界有足夠的衛生防護距離并采取綠化
93、隔離;優化規劃布局減少外部交通噪聲、汽車尾氣等對小區環境影響,合理安排基地內部配套商店、垃圾點、停車場、冷卻塔、備有發電機房、風機房等配套設施的規劃布局,減少因配套設施規劃布局不當造成的影響。5.2.3 廢水污水污染防治:采用雨、污分流制,有利于污水處理和雨水回收再利用;廢水、污水經處理達標后,用密封管道排入城市下水道;廢水排放執行 DB44/26-2001 的二級標準。5.2.4 廢氣煙氣污染防治:推行液化石油氣或天然氣等清潔燃料;制冷設備采用非氟里昂制冷劑;柴油發電機房的排煙經凈化處理達標后排至屋頂上空;煙囪排煙經除塵、吸收等凈化處理后,向高空排放;廚房油煙經排煙道集中向高空排放;廢氣排放
94、執行 DB44/27-2001 的二級標準。5.2.5 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生活垃圾袋裝每天由專人收集,密封清運,集中處理;5.2.6 噪聲污染防治:(1)主干道與主要辦公樓之間設置廣場和綠化隔離帶拉大距離;主干道兩側建筑采用隔聲降噪窗;(2)采用低噪聲路面材料;(3)控制噪聲源,選用低噪聲的工藝設備;風機、發電機等動力設備機房,按規定采取隔振降噪措施(如吸音墻面、吸音吊頂、隔聲門窗等)。柴油發電機、通風機、水泵房電梯機房等設備均做減震減噪處理,水泵進出口加可撓曲橡膠接頭防震,設備機房墻面及頂棚做吸聲處理及采用隔聲門窗等。地下排風系統設計為低噪聲柜式離心風機。(4)所有分戶墻及樓板的空氣隔聲不
95、得低于二級標準,即計權隔聲量 45dB。(5)所有分戶層間樓板的撞擊聲隔聲不得低于二級標準,即計權標準化撞擊聲壓一級 75Db。5.2.7 光污染防治:城市干道、立交橋、高速公路兩側的建筑物 20m 高度以下,其余路段的建筑物 10m 高度以下的玻璃幕墻,應采用反射率小于 15%的低反射玻璃,其余部分及其他地段建筑的玻璃幕墻可采用反射.5.2.8 建設用地土壤中氡濃度超標防治:改善地下室砼地面層下的排水措施;密封地下室的裂縫和洞口;防止地下室處于負壓狀態;提高通風性能,防止通風死角;采取換土或化學處理方法。5.2.9 用油貯油設備及設施污染防治:防滲透地面鋪水泥或其他防滲材料;防溢漏設備設施周
96、圍建圍墻,出入口設門檻;防雨淋頂部設頂蓋,禁止露天堆放;油污收集地面設收集溝和集油池,地面水總出口處設隔油池,收集、清理并用密封桶罐收集和貯存。油污處理殘油、廢油定期交由取得環保部門認證資格的單位進行收集和處理;嚴禁直接向水體或雨、污水管傾倒油污。5.2.10 室內環境污染控制:(1)建筑用地土壤氡濃度控制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建筑說明ARCHITETURE INSTRUCTION(2)使用清潔能源,選用可循環、可回
97、用和可再生的“3R”建材;室內裝修選用對人體健康無毒無害的建材;5.2.11 生態環境的改善與恢復:(1)規劃設計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盡量不破壞生態環境;(2)建(構)筑物之間保持必要的衛生防護間距;(3)采用地面綠化、空中綠化、屋頂花園等立體綠化系統,提高綠地率和綠化率;(4)在建設過程中逐項落實環評報告書的各項環保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6.技術經濟指標7.項目難點,保障工期、質量的主要技術措施7.1 大進深用地裙房尺度劃分,和商業布局。因項目用地進深大于 100 米,一標段東西向裙房需設置商業內街。既要合理開發沿留仙大道和仙洞路商業帶價值,又要控制好商業內街尺度并保證內街采光通風及消防撲救,是
98、一標段裙房設計的重點。7.2 地下室與地鐵工程的關系。需與軌道交通提前協調,控制好地下建筑高度,保證不對地鐵 5 號線軌道交通安全,防止超挖、擋土墻側推、施工滲水等方面的工作。7.3 整體地庫施工開挖與邊坡支護問題。按控制圖則,一標段地下室為三層,由于本項目總工期約為五年,可能存在 4 個標段同時施工的問題,尤其 14 標段為整體地庫,東、西、南三個方向均距離市政道路較近,需合理設計基坑及邊坡,并解決好施工通道。7.4 整體開發施工場地緊張問題同上,由于四個標段存在同時施工的問題,施工組織,材料堆放均存在難點,必須進行合理化施工設計,必要時是否可考慮借用西側山體空地場地。7.5 一標段示范區與
99、超高層塔樓進度不同步問題由于示范區存在的目的及快建快銷快用,普通高層和超高層在工期上的巨大時間差異,導致竣工時間會有很長時間差。建議對超高層建筑合理規劃施工,塔樓與裙房工程分離,裙房建筑與普通高層同期竣工,提前使用綜合以上各項,本項目在材料堆放、施工通道、施工組織作業、分期建設等方面都存在難度,建議采用 BIM 技術進行施工管理。8.工期計劃表1 標段經濟技術指標總用地面積()34138.76 總建筑面積()362100.00計容建筑面積()301850.00 其中產業用房塔樓研發辦公()135340.00 小高層研發辦公()94560.00 SOHU 辦公()40200.00 商業平臺上商業
100、()2000.00 平臺下商業()28500.00 物業管理用房()1250.00 地下建筑面積()60250.00容積率8.84 建筑密度46.50%綠化率31.50%建筑高度 180停車位數(輛)1695 自行車位數(輛)350 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結構說明STRUCTURE INSTRUCTION1 設計依據1.1 設計規范、規程及標準 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5015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
101、準GB502232008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 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設計規程JGJ9998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10 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技術規程JGJ1382001 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 2008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72011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 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JGJ81 20021.2 結構計算軟件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編制的 PKPM 系列結構設計軟件 復核軟件 SATWE、MIDAS、S
102、AP2000 等1.3 抗震設計依據 根據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本工程裙樓商業部分為重點設防類(乙類),其余為標準設防類(丙類)。本工程抗震設計所需各項參數以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GB500112010為依據,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0.10g)。1.4 風荷載取值 根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本工程變形驗算采用 50 年一遇的基本風壓。=0.75 kPa,強度計算采用 1.1 倍的 50 年一遇的基本風壓。=0.825kPa。1.5 樓面活荷載樓面活荷載取值如下:辦 公:2.0 kN/m2 室外消防車道:20 kN/m2會 議:4.0 kN/m2 商 場:3.
103、5 kN/m2商 業:3.5 kN/m2 地下設備用房:10 kN/m2樓 梯:3.5 kN/m2 電 梯 機 房:7.5 kN/m2儲藏間:5.0 kN/m2 不上人屋 面:0.3 kN/m2衛生間:2.0 kN/m2 停 車 庫:4.0 kN/m2 2 結構設計目標針對本工程特點,在結構設計時我們提出以下目標:結構設計要做到精心設計、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確保質量、環境友好。結構選型應根據當地的施工技術條件和材料供應情況,做到因地制宜。在確保工程質量與安全的前提下,積極采用新結構、新技術、高強材料和新工藝,所選結構體系應有利于節省投資,加快建設速度。在結構選型上,要優先考慮降低結構
104、自重,減少結構斷面尺寸,增加實際使用面積,性能價格比高的結構體系。結構設計要便于建筑的維護、保養。結構設計要保證建筑使用的靈活性和適用性。力求選用承載力高,抗風抗震性能好,受力明確,傳力途徑簡潔的結構體系。設計中注重結構和建筑、裝修、設備之間的協調,確保綜合設計質量。3 工程概況 本工程地上新建建筑面積為:301850.00,地下建筑面積為:97500.00,總建筑面積為 399350.00。其中,地上塔樓辦公面積為 135340.00、小高層研發辦公面積為:94560.00、SOHO 辦公面積為:40200.00、商業面積為:30500.00。塔樓高為 180 米。本工程設有 3 層裙樓和
105、3 層地下室,地下室埋深約 12.60 米。本工程的安全等級為二級。建筑設計使用年限為 50 年。建筑物抗震設防分類:裙樓商業部分為重點設防類(乙類),其余為標準設防類(丙類)。以上標準為暫定,可根據業主要求適當提高設計標準。4 結構選型4.1 結構選型與特點(1)1#、2#塔樓 1#、2#塔樓結構高度約為 179m,地上部分約 39 層,應建筑功能要求,塔樓擬采用框架核心筒結構體系。該結構高度介于 A 級與 B 級之間,屬于超限高層,需要進行超限高層結構抗震可行性專項論證。為減小核心筒軸壓比,墻體混凝土采用 C60。為減小外框架柱截面尺寸,底部幾層的框架柱內可考慮增設型鋼,且框架柱的混凝土等
106、級采用 C60,截面尺寸沿高度截面逐漸變小。框架及核心筒抗震等級為一級。(2)3#SOHO 辦公塔樓 3#SOHO 辦公塔樓結構高度約為 80m,地上部分約 21 層,塔樓擬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剪力墻主要是利用塔樓的豎向交通功能位置進行設置。為盡可能保證辦公面積的有效空間,其余部位主要采用框架??蚣芘c剪力墻的抗震等級為二級。(3)其他小高層部分 其余小高層部分采用框架,局部部位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設置剪力墻。4.2 基礎方案 根據初步的場地勘察資料,對超高層結構擬采用樁基礎,以中風化或微風化混合花崗巖為樁基;其余將根據更為詳細的勘察報告,采取合理有效的基礎方案。4.3 材料 砼可采用:C60C30
107、 級,鋼筋:HRB335,HRB400,型鋼擬采用:Q235B、Q345B 級。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強電說明STRONG ELECTRICTY INSTRUCTION一、工程概述:本工程地上新建建筑面積為:301850.00,地下建筑面積為:97500.00,總建筑面積為 399350.00。其中,地上塔樓辦公面積為 135340.00、小高層研發辦公面積為:94560.00、SOHO 辦公面積為:40200.00
108、、商業面積為:30500.00。塔樓高為 180 米。本工程設有 3 層裙樓和 3 層地下室,地下室埋深約 12.60 米。二、電氣設計依據和資料1、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 2009);2、10KV 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3 94);3、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 95);4、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 2008);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 95),2005 版;6、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 2004);7、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 2010);8、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50343 2004);9、民用建筑
109、設計通則(GB50352 2005);10、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 2002 版;11、建設單位提供的主要設計依據和要求;三、供電指標及供配電系統1、負荷等級:依據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本項目均屬一類高層公共建筑物。其中消防用電設備負荷為一級負荷。電梯、生活泵電力以及地下車庫、樓梯間、公共走廊等照明為一級負荷。非主要辦公室照明等負荷為二級負荷,其余空調電力、景觀照明用電等為三級負荷。2、供電指標:(含空調用電)依據單體設計方案,以不同功能確定以下用電參數:1)研發辦公樓、物管用房 80VA/m2,2)商業 110 VA/m2,3)餐廳、廚房 200VA/m2,4)地下室
110、 15VA/m2。整個第一標段變壓器總裝機容量約為 34400KVA3、供電電源及高壓系統:考慮到本標段總裝機容量較大,在產業用房的 2 棟超高層辦公樓地下室及 SOHO 辦公樓地下室內分別設置一處10KV 高壓總配電室(開閉所)。10KV 高壓總配電室的所用電源均由城市電網兩個不同區域電站各引進一個 10KV 電源線路供電。其 10KV 高壓供電系統采用單母線分段結線方式,兩段母線之間設聯絡開關,兩個電源同時工作,互為備用,每一回路均可負擔本開閉所的全部用電負荷的 100。三個高壓總配電室的中轉容量分別為 10400KVA、10400KVA、13600KVA。10KV電源電纜引入10KV高壓
111、總配電室后,經配電以放射式電纜線路饋電給10/0.4KV變壓器或10/0.4KV變配電所。4、10/0.4KV 變配電系統:考慮到本標段的供電半徑及使用功能、用電容量等因素,本標段內共設置四處 10/0.4KV 變配電所,約設 22 臺10/0.4KV 干式變壓器,總安裝容量為 34400KVA。四處 10/0.4KV 變配電所分別設置在:1)2 棟 39+2 層產業研發辦公樓地下室一層分別設置一處(22000KVA+41600KVA 變壓器),主供小高層產業研發辦公樓、本棟超高層辦公樓、商業及地下室用電;2)21+2 層 SOHO 辦公樓地下室一層設置一處(22000KVA+21600KVA
112、+2800KVA 變壓器),主供 SOHO 辦公樓、商業及地下室用電;3)另 1 棟小高層產業研發辦公樓地下室一層設置一處(21600KVA+2800KVA 變壓器),主供小高層產業研發辦公樓、商業及地下室用電。公樓。發電機房靠近相鄰的變配電所設置。5、應急電源為保證辦公樓經營管理用計算機系統等特別重要負荷用電以及消防用電設備及重要保證負荷用電,在本標段地下室一層內分別設置 2 臺 1200KW 柴油發電機組用于 2 棟 39+2 層產業研發辦公樓及相鄰小高層辦公樓和 1 臺約 1600KW柴油發電機組用于 21+2 層 SOHO 辦公樓及相鄰小高層辦公樓。發電機房靠近相鄰的變配電所設置。6、
113、消防用電設備及生活泵、電梯等用電設備供電應采用低壓雙電源雙回路供電,在最末級配電箱處設置自動切換裝置。四、建筑物防雷與接地1、本標段各單體建筑物防雷等級均按二類防雷建筑物考慮,待以后按實際計算結果為準。2、本建筑物防雷系統除采用傳統接閃帶方式外,還可根據建筑物的造型設置接閃桿。引下線可利用建筑物柱內主鋼筋作為引下線,高于 60 米的建筑物,其上部占高度 20%并超過 60 米的部位每層利用建筑物梁或板內主鋼筋作為防側擊接閃帶,并與屋頂接閃帶、桿、引下線連接。3、本工程低壓系統的接地型式采用 TN-S 系統。本建筑物實施總等電位聯結。設置防雷接地、保護接地、弱電設備接地三個子系統,并采取聯合接地
114、共用一套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不大于 1。五、綠色節能措施1、本項目設計選用 SCB11-RL 系列 D.yn11 樹脂澆注立體卷鐵芯干式變壓器,低能耗、低噪音。2、力求用電負荷三相平衡供電,在變電所的低壓配電屏母線上設集中電容補償屏,補償后,其功率因數低壓側不低于 0.92,高壓側不低于 0.90。在電容器組串聯電抗器,抑制 3 次及以上的諧波;同時在諧波污染嚴重的計算機中心、電信機房等設置有源濾波器。3、電梯采用節能電梯,設備招標中應明確采用通過國家節能標準的電梯,電梯控制系統應具備按程序集中調控和群控功能。4、本項目設計選用高效率、低排放柴油發電機組,做好減震、消音措施,發電機的排煙經水處
115、理后經排煙井高空排出。5、照明光源及燈具的選擇:1)車庫、管理用房、設備用房等光源選用細管徑直管型熒光燈 T5 型;商鋪、會所、公共走道、樓梯間、電梯前室等光源選用三基色電子節能燈、T5 環型熒光燈、緊湊型熒光燈或金鹵燈;公共區域的光源平均發光效率不低于60lm/W。具體應滿足建筑照明設計標準3.2.3 要求。2)燈具應選用高效燈具,各類燈具標準應滿足建筑照明設計標準 GB50034-20043.3.2 要求。在車庫、設備用房等場所選用開敞式熒光燈具,工作效率為 75;管理用房等場所選用半開敞式熒光燈具,工作效率為60;其余場所選用透光罩保護燈具,工作效率為 55。3)小區路燈及部分景觀照明燈
116、優先采用太陽能 LED 燈具。在建筑布局允許的前提下,建議對地下車庫、室外景觀照明設置太陽能高效非逆變智能控制照明系統。4)鎮流器標準應滿足建筑照明設計標準 GB50034-20043.3.5 要求。鎮流器應選配電子鎮流器或節能型電感鎮流器。6、照度及照明功率密度值應滿足建筑照明設計標準 GB50034-2004第 6 章要求。在本項目設計中各功能房間或場所的照明密度值不大于下列數值的目標值。房間或場所 照明功率密度(W/M2)對應照度值(1x)Ra UGR 現行值 目標值 辦公室、會議室、文件整理、復印 11 9 300 80 19高檔辦公室、設計室 18 15 500 80 19一般商店營
117、業廳 12 10 300 80 22高檔商店營業廳 19 16 500 80 22一般超市營業廳 13 11 300 80 22高檔超市營業廳 20 17 500 80 22配電裝置室(高低壓配電、發電機房)8 7 200 60-水泵房、風機房、空調機房、一般件庫房 5 4 100 60-冷凍站、壓縮空氣站 8 7 150 60-主控制室、電話站、網絡中心 18 15 500 80 19地下車庫-75 60 29電梯前室、廁所(高檔)-150 80-走廊、流動區域(高檔)-100 80-門廳(高檔)-200 80-樓梯、平臺(高檔)-75 80-7、樓梯間照明開關采用紅外感應自熄型(帶火災強迫
118、點燃型)。地下車庫照明采取車道、車位分區分片控制,室外景觀照明采取光控或定時控制。8、辦公樓的公共走廊、大堂、大型會議室、開放式辦公區域以及大型超市、商場等的照明采取智能照明控制系統。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弱電說明WEAK ELECTRICTY INSTRUCTION一.信息設施系統1.有線通信網絡系統 引入 3 家有線通信運營商的通信光纖線路。保證用戶在 3 家有線通信運營中自由選擇通信服務。辦公樓采用 FTTO(
119、光纖到辦公室)方案,光纖達到樓層電信間和用戶房間,在樓層電信間和用戶房間安裝通信運營商 ONU(光網絡單元),由 ONU 向用戶供應電話、寬帶網絡等通信服務。商業區采用光纖到樓層方案,光纖達到樓層電信間,在樓層電信間安裝通信運營商 ONU(光網絡單元)。設置通信基礎設施,包括共用進線間 1 間、通信運營商機房 3 間、電信間各棟各樓層 1 間以及配套的供配電、照明、電磁環境、防雷接地、暖通和消防等機電設施。2.無線通信室內覆蓋系統 設置多網合一、多個移動通信運營商共用的無線通信室內覆蓋系統,滿足 2G、3G 和 4G 移動通信的接入要求,包括 PHS、GSM900、GSM1800、CDMA 8
120、00、CDMA2000、WCDMA、TD-SCDMA、TD-LTE、WLAN 等。設置合用機房 1 間以及配套的機電設施。3.有線電視分配系統 引入深圳有線電視網絡,作為城市有線電視網絡的末端用戶網,按雙向數字有線電視網絡的要求進行設計。采用光纖/同軸混合分配網絡,向各種場所提供有線電視服務。4.衛星通信系統在 1#、2#、3#樓的塔樓屋頂預留 1 2 個同步衛星通信中繼站的機房和天線安裝條件。5.信息導引及發布系統 各大堂、電梯廳、會議室、電梯轎箱等公共場所設置多媒體信息顯示屏,提供公共信息顯示和會議信息顯示等服務。二.安全技術防范系統1.集成式安全管理系統 設置集成式安全管理系統,控制、記
121、錄和顯示裝置等系統主機安裝在消防保安控制室。2.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采用數字視頻網絡虛擬交換/切換模式。采用彩色攝像機、視頻服務器和專用綜合布線系統。在主要出入口、主要通道等場所和部位設置攝像機。3.入侵報警系統 采用總線制系統模式。在重要設備機房等場所設置入侵探測器、聲光警報器;在總服務臺和消防保安控制室等部位設置緊急報警裝置;在殘疾人專用衛生間設置緊急求救按鈕,門外設置聲光警報器。4.出入口控制系統 采用非接觸 IC 卡、總線制組網模式。在重要機房設置出入口控制裝置。5.電子巡查系統 采用無線式系統模式。巡查點設于主要出入口、通道和重要機房等部位。6.停車場管理系統 采用遠距離感應卡技術、非
122、接觸 IC 卡技術、車牌自動識別技術和車輛引導技術,在停車場車行出入口各設置一套管理設施。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1#、2#樓按特級保護對象,其余按一級保護對象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在 2#樓一層設置消防保安控制室?;馂膱缶到y形式為控制中心報警系統。在辦公、商店、走廊、設備機房等正常場所設置地址編碼智感煙能探測器,在廚房、地下汽車庫采用感溫探測器;設置手動報警按鈕、消防電話分機及插孔、警鈴、消防應急廣播揚聲器、消火栓按鈕以及各種消防聯動設施。四.建筑設備監控系統 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監視和管理的計算機控制系統,對空調、通風、給排水、變配電、照明、電梯等設備進行集中監控,達到節能、減少管理成本的目
123、的。采用空調設備配套專用控制系統、智能配電系統、智能照明系統;一般通風和給排水設備由現場控制器控制。五.電子信息系統防雷 按 D 級雷電防護等級設置電子信息系統防雷。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暖通說明HVAC INSTRUCTION一、主機推薦方案(冰蓄冷):(一)冰蓄冷原理及特點1.冰蓄冷中央空調是在夜間利用制冷主機制冰,將冷量以冰的形式蓄存起來,然后在白天根據空調負荷要求釋放這些冷量,這樣在電力低谷段蓄冰,在用電高峰
124、時期就可以少開甚至不開主機。這樣就可以將電網高峰時間的空調用電量轉移至電網低谷時使用,從而利用峰谷電價政策,達到為用戶節約電費的目的。在一般寫字樓中,空調系統用電量占總耗電量的 35%65%,而制冷主機的電耗在空調系統中又占 65%75%。在常規空調設計中,冷水主機及輔助設備容量均按尖峰負荷來選配,這不僅使空調系統的電力容量增大,而且使得主機等空調設備在大部分情況下都處于低效率的部分負荷狀態運行,顯得很不經濟,設備利用率也低,投資效益低。另由于空調負荷的分布在一年之內極不均衡,尖峰負荷約占總運行時間的 6%8%,空調主機的利用率低,且浪費配電設施及其他相關投資。采用冰蓄冷中央空調后,可以選擇相
125、對較小的主機,在夜間主機蓄冰,白天主機與蓄冰裝置一起工作滿足空調負荷,這樣全日主機利用率將極大提高,用電負荷將非常平均,相應的配電設施及其他投資效益大幅度提高。冰蓄冷從系統構成上來說只是在常規空調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套蓄冰裝置、板式換熱器、和一套乙二醇溶液泵,其它各部分在結構上與常規空調并無不同,它在遵循的技術規范方面也與常規空調基本一致。2.冰蓄冷中央空調的特點冰蓄冷技術具有卓越的移峰填谷功能,是電力需求側管理的重要技術手段。冰蓄冷技術具有以下特點:合理利用峰谷電價差價,顯著降低空調系統運行費用??照{系統使用更加靈活,節假日、休息日等小負荷狀態下,可融冰供冷,無需開啟制冷主機,避免制冷主機低
126、效運行,節能效果明顯。蓄冰裝置的蓄冷量可作為應急冷源,在停電時只需開啟水泵即可供冷,提高了空調系統的可靠性。冷凍水溫度可降至 2 4,可實現冷凍水大溫差或低溫送風,降低水管、風管的口徑,降低建筑層高。低溫送風技術可降低室內相對濕度,提高空調舒適性。使空調冷水機組更平穩地運行,更多時間處于滿負荷工作狀態,提高冷水機組的利用率和使用壽命。3.冰蓄冷空調的在本項目中應用的特點1)節省運行費用冰蓄冷系統就是在電價低多用電并通過制冷主機制冰儲存能量,在電價高時少用或不用電,把蓄存的能量釋放出來使用,在峰谷電價比 3:1 時,可節省運行費用。2)減少了配電容量冰蓄冷系統可以減少制冷主機裝機容量和功率達 2
127、0 50%,相應地,也可以減少冷卻塔和水泵等的裝機容量和功率。3)減少了電力初投資由于冰蓄冷系統設備裝機功率下降,電貼費、變壓器和高低壓配電柜等費用均可減少。這樣,減少了電力初投資。4)蓄冰模式選擇根據不同冰蓄冷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通常有兩種蓄冰模式可供選擇,一種稱之為全量蓄冰模式,與之相對稱之為分量蓄冰模式,本項目選擇分量蓄冰模式。(二)空調負荷特性、空調系統及電價政策供冷方案為:在地下室中央冷站內設置乙二醇-水板式換熱機組,板換乙二醇側的換熱溫度均為 3/10,水側的換熱溫度為 7/12。電價政策深圳市冰蓄冷空調優惠分時電價政策為:時段 時間 電價/kW.h 備注谷時段 23:00 次日
128、7:00 0.2884 元 低谷段蓄冰,蓄冰系統優惠電價平時段 7:00 9:00,11:30 14:00,16:30 19:00,21:00 23:00 0.8844 元 峰時段 9:00 11:30,14:00 16:30,19:00 21:00 1.1644 元 注:常規電制冷空調谷段執行電價:0.5344 元/kW.h二、空調末端方案(一)本工程空調末端系統采用變風量系統,在標準層每層設變頻空調機房一處。1、變風量空調系統(VAV)是一種通過改變送風量來調節室內溫濕度的空調系統。變風量空調系統由空氣處理機組、新風/排風/送風/回風管道、變風量空調箱、房間溫控器等組成,其中變風量空調箱是
129、該系統的最重要部分。變風量空調系統區別于其它空調形式的優勢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1)節能由于空調系統在全年大部分時間里是在部分負荷下運行,而變風量空調系統是通過改變送風量來調節室溫的,因此可以大幅度減少送風風機的動力耗能。據模擬測算,當風量減少到 80時,風機耗能將減少到 51;當風量減少到 50時,風機耗能將減少到 15%.全年空調負荷率為 60時,變風量空調系統(變靜壓控制)可節約風機動力耗能 78。(2)新風作冷源因為變風量空調系統是全空氣系統,在過渡季節可大量采用新風作為天然冷源,相對于風機盤管系統,能大幅度減少制冷機的能耗,亦可改善室內空氣質量。(3)無冷凝水變風量空調系統是全空氣系
130、統,冷水管路不經過吊頂空間,避免了冷凝水滴漏和污染吊頂問題。(4)系統靈活性好現代建筑工程中常需進行二次裝修,若采用帶 VAV 空調箱裝置的變風量空調系統,其送風管與風口以軟管連接,送風口的位置可以根據房間分隔的變化而任意改變,也可根據需要適當增加風口。(5)系統噪聲低風機盤管系統存在現場噪聲,而變風量空調系統噪聲主要集中在機房,用戶端噪聲較小。(6)不會發生過冷或過熱帶 VAV 空調箱的變風量空調系統與一般定風量系統相比,能更有效地調節局部區域的溫度,實現溫度的獨立控制,避免在局部區域產生過冷或過熱現象。(7)提高樓宇智能化程度采用 DDC 數字控制的變風量空調系統,可以實現計算機聯網運行,
131、接入到樓宇自控系統中,從而提高樓宇智能化程度。(8)減少綜合性初投資由于增加了系統靜壓控制以及 VAV 空調箱等環節,設備控制上的造假會有所提高。但由于變風量系統可以根據冷熱負荷的分布,使送風量在建筑物內各個控制區域平衡轉移,從而使系統的設計總送風量減少,因此可以減少空調系統的設備容量,系統綜合性初投資不一定會增加,甚至可以降低。(9)變風量空調系統結構簡單,維修工作量小,使用壽命長。2、本工程變風量系統設計要點如下:(1)標準層每層設置一臺變風量空調機組,并設置與送風機相同風量的回風機組。變風量空調機組設置變頻裝置,以隨著負荷的變化而調節送風量?;仫L機與送風機同步變頻運行。各房間的每一個 V
132、AV 末端裝置均帶四個條縫型風口,向空調區域送風。(2)新風由屋頂的熱回收機組統一處理后(溫度由 35降至 29),由新風機經新風豎井送至每一層的機房,在與回風混合后進入變風量空調箱;而室內的回風由室內側壁的線性散流器經排風豎井屋頂回收機組,在與室外新風換熱后排至室外,另一部分回風與換熱后的新風混合進入變風量空調箱。新風機與排風機均為定風量運行,以保證在部分負荷時也能滿足室內的衛生要求。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BAS給排水說
133、明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INSTRUCTION本工程為由研發辦公、SOHO 辦公、商業及地下車庫組成的高層綜合辦公樓。一、給水1 水源:由市政給水管網供給。2 生活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3200 m3/d,其中空調補水 1500 m3/d。3 給水系統:從市政給水管引入二路 DN300 的進水管。在大樓的外部形成環狀供水管網,供給本工程生活及消防用水。在地下室集中設置生活、消防蓄水池及水泵房。室內生活給水系統按豎向分五大區供水。3 層及 3 層以下生活給水利用市政給水管道水壓直接供給;3 層以上生活給水分別由避難層、屋頂生活水箱重力供水。避難層、屋頂生活水箱分別由
134、設在地下室、避難層屋頂水泵房生活加壓水泵供給??刂聘鞴┧c壓力不超過 0.20MPa。二、中水給水系統 綠化灑水、地面沖洗、景觀水體補水采用中水,節約自來水,中水水源采用市政中水,中水給水系統由市政中水管道直接供水。綠化澆灌用水采用微噴灌、滴灌澆灑方式。三、排水系統 排水系統分設污水排水系統、廢水排水系統和雨水排水系統,采用完全分流制排水。1、生活污水排水量:污水排水量:1680 m3/d。2、衛生間生活污水分別排入生活污水管,再集中排入室外污水管道。3、餐廳廚房含油污水經油脂分離器收集處理后排入室外污水管。4、地下室車庫、消防電梯、水泵房等集水坑,分別采用潛水排污泵提升排出。消防電梯、水泵房
135、、景觀水處理間、車庫內集水坑排入室外污水排水系統,地下室坡道入口集水坑排入室外雨水排水系統。5、室內生活污水排至室外污水管道,再經化糞池處理后集中排入市政污水管道。6、屋面雨水經雨水斗及地漏收集再經雨水立管排入室外雨水管。7、場地雨水采取下滲處理,回補地下水,場地積水經雨水口收集后,通過雨水管集中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四、消防系統1、消防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30L/S,滅火時間 3 小時,室內消火栓:40L/S,滅火時間 3 小時,自動噴水:40L/S,滅火時間 1 小時,高空水炮:10L/S,滅火時間 1 小時。2、消防水源 室外消防水源采用城市自來水,室外消防給水由城市自來水直接供給。從市政
136、給水管上引入的二條 DN300 進水管與大樓外部的給水環狀管網相接,形成雙向供水。室內消防水源在地下室設消防蓄水池,儲存全部的室內消防用水量。滿足室內一次滅火用水量612 m3的要求。3、消防給水系統1)室外消防系統 室外給水管道采用生活用水與消防用水合用管道系統,從室外環狀給水管道上接出室外消火栓,滿足室外消防用水。2)室內消火栓系統 在地下室、27 層避難層及屋頂設置消防水泵房。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按豎向分三個區,一二區由地下室消防水泵房內一二區消火栓水泵分別加壓供給;三區由 27 層避難層消防水泵房內三四區消火栓水泵分別加壓供給。27 層消防水箱由地下室消防水泵房內消防轉輸水泵供給。初期火
137、災各區分別由 27 層避難層及屋頂消防水箱供給,屋頂消防水箱 18m。消防水箱設置高度滿足最不利點消火栓靜壓不低于 15m 水柱的要求。頂部幾層壓力不足時,設屋頂消火栓穩壓系統穩壓。大廈各層均設有消火栓,水槍及消防卷盤置于消火栓箱內,消火栓箱設置有手動按鈕,以啟動消防水泵和消防報警。3)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在豎向分三區:一二區由地下室消防水泵房內一二區自動噴灑水泵分別加壓供給;三區由 27 層避難層消防水泵房內三四區自動噴灑水泵分別加壓供給。初期火災各區分別由 27 層避難層及屋頂消防水箱供給,同消火栓系統消防水箱。頂部幾層壓力不足時,設屋頂自動噴灑穩壓系統穩壓。4)自動掃描射水
138、高空水炮滅火系統:中庭凈空高度大于 8m 的場所,設置自動掃描射水高空水炮滅火系統,高空水炮系統用水量 10L/S,由地下室消防水泵房內高空水炮水泵加壓供給。5)氣體自動滅火系統地下室變配電室,發電機房、通訊機房采用七氟丙烷氣體或煙絡盡氣體自動滅火系統,設固定管路滅火系統,并設氣瓶間。6)移動式滅火裝置地下室高低壓變配電間、發電機房按中危險級設推車式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各層機電房及消火栓旁設置手提式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五、綠色建筑設計措施1、選用節水型衛生潔具及配件,如:衛生間坐便器采用容積為 6L 的分量沖洗水箱。2、公共衛生間采用感應式水嘴,感應式小便器沖洗閥和蹲便式大便器采用自閉式沖洗閥
139、。3、各用水點出水水壓不大于 0.2MPa。4、采用計量收費:辦公樓、商業、餐飲等分別設水表計量,辦公每層設水表計量;物業用房、地下車庫、綠化等按不同用途分別設水表計量。5、采用高效節能供水設備。6、綠化澆灌用水采用微噴灌、滴灌澆灑方式。7、場地雨水采取下滲處理,回補地下水。8、綠化、地面沖洗及景觀水池補水等采用中水利用系統,節約自來水,減少傳統水資源的消耗。六、環保與衛生1、生活污水、雨水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再排至污水處理廠經處理后排放。2、二次生活給水加壓泵房設于地下室,水泵均采用減振及減噪措施,泵組采用隔振基礎。3、餐廳廚房含油污水經油脂分離器收集處
140、理后排入室外污水管。4、生活水箱與消防水池分開設置,生活水箱采用不銹鋼材質的水箱。5、二次生活給水加壓泵的吸水管上裝設紫外線消毒器,對二次供水進行消毒,防止水池二次污染保證生活飲用水水質。6、消防水池設自潔式消毒器,并定期對池水進行循環,防止水質變壞。7、總水表后設管道倒流防止器,防止紅線內給水管道倒流污染城市給水。8、公共衛生間小便器采用感應式沖洗閥,洗手盆采用感應水龍頭,以防止觸摸交叉感染病菌隱患。II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 1 標段方案設計 IITHE DESIGN OF FIRST SECTION FIRST NEIGHBORHOOD LIUXIANDONG HEADQUARTERS
141、 BAS建筑工程費用估算表COST ESTIMATE 1 標段建安工程費用估算表項目名稱:深圳市留仙洞總部基地 1 街坊項目 1 標段編號工程和費用名稱估算價值(萬元)技術經濟指標計量指標單 位數 量單位造價(元)一研發辦公(180 米)66619.07 建筑面積m2135340.00 4922.35 1土建工程46656.42 建筑面積m2135340.00 3447.35 1.1建筑結構27068.00 建筑面積m2135340.00 2000.00 1.2裝飾工程11503.90 建筑面積m2135340.00 850.00 1.3幕墻工程8084.52 幕墻面積m244914.00 1
142、800.00 2安裝工程19962.65 建筑面積m2135340.00 1475.00 2.1強電工程4060.20 建筑面積m2135340.00 300.00 2.2弱電工程2706.80 建筑面積m2135340.00 200.00 2.3消防工程2436.12 建筑面積m2135340.00 180.00 2.4給排水工程1150.39 建筑面積m2135340.00 85.00 2.6通風空調工程6090.30 建筑面積m2135340.00 450.00 2.7電 梯3518.84 數 量m2135340.00 260.00 二研發辦公(50 米)52702.49 建筑面積m21
143、34760.00 3910.84 1土建工程34375.13 建筑面積m2134760.00 2550.84 1.1建筑結構18192.60 建筑面積m2134760.00 1350.00 1.2裝飾工程8759.40 建筑面積m2134760.00 650.00 1.3幕墻工程7423.13 幕墻面積m257101.00 1300.00 2安裝工程18327.36 建筑面積m2134760.00 1360.00 2.1強電工程4042.80 建筑面積m2134760.00 300.00 2.2弱電工程2964.72 建筑面積m2134760.00 220.00 2.3消防工程2156.16
144、建筑面積m2134760.00 160.00 2.4給排水工程1078.08 建筑面積m2134760.00 80.00 2.6通風空調工程6064.20 建筑面積m2134760.00 450.00 2.7電 梯2021.40 建筑面積m2134760.00 150.00 三商業13063.00 建筑面積m231750.00 4114.33 1土建工程9048.75 建筑面積m231750.00 2850.00 1.1建筑結構5238.75 建筑面積m231750.00 1650.00 1.2裝飾工程3810.00 建筑面積m231750.00 1200.00 2安裝工程4014.25 建筑
145、面積m231750.00 1264.33 2.1強電工程825.50 建筑面積m231750.00 260.00 2.2弱電工程381.00 建筑面積m231750.00 120.00 2.3消防工程508.00 建筑面積m231750.00 160.00 2.4給排水工程381.00 建筑面積m231750.00 120.00 2.5通風空調工程1428.75 建筑面積m231750.00 450.00 2.6扶梯490.00 數量臺14.00 35 萬元/臺四地下室29884.10 建筑面積m260250.00 4960.02 1土建工程23497.60 建筑面積m260250.00 39
146、00.02 1.1建筑結構18978.75 建筑面積m260250.00 3150.00 1.2裝飾工程2711.25 建筑面積m260250.00 450.00 1.3基坑支護1807.60 支護面積m29038.00 2000.00 2安裝工程6386.50 建筑面積m260250.00 1060.00 2.1強電工程2711.25 建筑面積m260250.00 450.00 2.2弱電工程361.50 建筑面積m260250.00 60.00 2.3消防工程1325.50 建筑面積m260250.00 220.00 2.4通風工程903.75 建筑面積m260250.00 150.00 2.5給排水工程1084.50 建筑面積m260250.00 180.00 五室外配套工程2191.68 室外地面積m218264.00 1200.00 六建筑安裝工程費合計164460.34 建筑面積m2362100.00 4541.85 七預備費8223.02 萬元1基本預備費8223.02 工程費萬元164460.34 5%八建設項目投資費用172683.36 建筑面積m2362100.00 476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