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潮陽區西臚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年)二一三年十月34前 言西臚鎮位于汕頭市潮陽區中部,東臨牛田洋,北部、西部、南部與關埠鎮、谷饒鎮、銅盂鎮、和平鎮和河溪鎮接壤,234省道貫穿全境,交通便利。臨近南海,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特征顯著,全年溫暖多雨,無嚴寒酷暑;地勢也較平坦,以平原和丘陵為主。西臚鎮轄28個行政村,土地總面積10981.7公頃。2009年全鎮年末人口數168512人,非農業人口8017人,全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45815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6165萬元,農業總產值39650萬元,全年完成鎮級工商稅收達846萬元,地方稅收854萬元。為進一步貫徹“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
2、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嚴格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優化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和可持續利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及技術標準,編制本規劃。規劃充分與汕頭市潮陽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年)相銜接,主要闡明規劃期內西臚鎮土地利用戰略,明確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是落實土地宏觀調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規劃村鎮建設和各項建設的重要依據。 目 錄前 言I第一章 總則1一、規劃目的1二、規劃編制依據1三、規劃編制原則2四、規劃范圍2五、規劃期限3第二章 土地利用現狀4一、規模與結構4二、土地利用主要特點5三、土地利用主要問題6第三章 規劃目標7一、土地利
3、用總體目標7二、土地利用具體目標8第四章 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調整9一、土地利用結構調整9二、土地利用布局調整10第五章 主要用地安排12一、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12二、節約集約利用建設用地13三、重點建設項目用地保障14四、土地生態環境建設15第六章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16一、土地開發整理補充耕地16二、“三舊”改造16三、土地復墾16四、現代標準農田建設17第七章 土地利用分區18一、土地用途分區18二、建設用地空間管制22第八章 村級土地利用控制25一、土地利用調控目標25二、土地利用主要控制指標25第九章 近期規劃27一、土地利用結構27二、建設用地安排27三、土地整治任務27第十章 實施規
4、劃的措施28一、樹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權威性,制定規劃的實施辦法28二、嚴格貫徹執行規劃的各項指標28三、建立嚴格的規劃管理制度28四、建立和逐步完善土地用途轉用許可制度28五、嚴格貫徹執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8六、開展土地利用的動態監測29七、認真做好規劃的宣傳工作29附 表附表1.西臚鎮土地利用結構調整表附表2.西臚鎮耕地保護控制指標表附表3.西臚鎮新增建設用地控制指標表附表4.西臚鎮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規劃表附表5.西臚鎮重點建設項目用地規劃表附表6.西臚鎮土地用途分區面積統計表附表7.西臚鎮基本農田調整分析表附 圖1.西臚鎮土地利用現狀圖(2009年)2.西臚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201
5、0-2020年)3.西臚鎮建設用地管制和基本農田保護圖(2010-2020 年)4.西臚鎮土地整治規劃圖(2010-2020年)第一章 總則一、規劃目的為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更好地統籌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實現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和高效配置,提高西臚鎮土地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編制本規劃。二、規劃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廣東省基本農田保護區管理條例;3.廣東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條例;4.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審查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 第43號);5.關于印發的通知(粵國土資規保發2009198號);6
6、.轉發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市縣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成果核查工作的通知(粵國土資規保電201030號);7.關于市縣鎮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有關問題指導意見的通知(粵國土資規劃發2010207號);8.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規程(TD/T 1025-2010);9.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制圖規范(TD/T 1022-2009);10.廣東省汕頭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11.汕頭市城市總體規劃(2002-2020年);12.汕頭市潮陽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年)。與本規劃相關的其他法律法規、政策文件、技術標準和規劃。三、規劃編制原則(一)依法編制遵循中華人民
7、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及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廣東省、汕頭市和潮陽區政府等有關土地管理的要求,結合西臚鎮的實際進行編制。(二)上下結合與上級規劃同步編制,在確定規劃目標、土地利用調控指標、土地利用布局和用途分區過程中,注重與汕頭市潮陽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年)(下稱潮陽區規劃)的協調和銜接。(三)因地制宜規劃編制采取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制定規劃方案和實施措施,切實解決西臚鎮土地利用的主要問題。(四)相互協調規劃注重與相關規劃在用地規模和布局等方面的協調。城鎮、村莊規劃,“三舊”改造、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生態環境建設等規劃應與本規劃相銜接。(五)
8、公眾參與規劃編制過程,采取多種形式,廣泛聽取有關部門、專家和社會公眾對規劃目標、規劃方案、實施措施等的意見和建議,確保規劃符合公眾要求和利益。(六)注重實施原則規劃編制充分考慮規劃實施的可能性和效果,使規劃具有可操作性。 四、規劃范圍規劃范圍為潮陽區西臚鎮轄區,包括28個村委會,土地總面積10981.7公頃。五、規劃期限規劃期限為20102020年,規劃基期年為2009年,近期目標年為2015年,規劃目標年為2020年。第二章 土地利用現狀一、規模與結構根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下稱“二調”),西臚鎮土地總面積10981.7公頃,其中農用地面積8585.7公頃;建設用地面積1237.4公頃;其他
9、土地面積1158.6公頃(詳見表2-1)。表2-1 西臚鎮土地利用結構表(2009年) 單位:公頃、 地 類面積比 例農用地耕地2610.823.77園地913.78.32林地3675.933.47其他農用地1385.312.61小計8585.778.18建設用地城鄉建設用地城鎮用地357.83.26農村居民點用地756.46.89采礦用地20.10.18其他獨立建設用地0.00.00小計1134.310.33交通水利用地48.00.44其他建設用地49.10.45小計1237.411.27其他土地水域933.48.50自然保留地225.22.05小計1158.610.55合計10981.71
10、00.00注:1、根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按土地規劃分類(國土資廳發200951號)進行規劃基數轉換;2、耕地面積不包含可調整地類1445.9 公頃。(一)農用地耕地面積2610.8公頃,占農用地30.41%;園地面積913.7公頃,占農用地面積的10.64%;林地面積3675.9公頃,占農用地面積的42.81%;其他農用地面積1385.3公頃,占農用地面積的16.14%。(二)建設用地城鄉建設用地面積1134.3公頃,占建設用地面積的91.67%,其中城鎮用地面積357.8公頃,農村居民點面積756.4公頃, 采礦用地20.1公頃; 交通水利用地面積97.1公頃, 占建設用地面積的7.8
11、5%; 其他建設用地面積6.0公頃,占建設用地面積的0.48%。(三)其他土地水域面積933.4公頃,占其他土地面積的80.56%;自然保留地面積225.2公頃,占其他土地面積的19.44%。二、土地利用主要特點(一)自然與區位條件比較優越西臚鎮地處榕江三角洲平原,西部有部分丘陵分布,地勢也較平坦,水資源豐富。位于汕頭市潮陽區中部,234省道貫穿鎮域,交通便利。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較好的區位優勢對促進西臚鎮土地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極為有利。(二)土地利用以農用地為主全鎮區域內農業用地面積較大,農用地面積占土地面積的78.18%,墾殖率也相當高,土地墾殖率為23.77%,但中低產田比
12、重較大。(三)建設用地中,農村居民點比重較大全鎮建設用地的比重為11.27%,其中農村居民點用地占6.89%,農村居民點用地占全鎮建設用地的比重為61.13%。(四)土地后備資源比較豐富西臚鎮土地利用程度較高,已開發利用各類土地9823.11公頃,土地利用率達89.45%。其他土地面積1158.6公頃,其中水域占80.56%,水域地類中適宜開發利用的耕地后備資源較豐富。三、土地利用主要問題(一)人地矛盾突出西臚鎮人口比較密集,2009年人口密度高達1534人/平方公里。人均土地面積僅1.00畝,人均耕地0.24 畝,遠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人均0.8畝耕地的警戒線。隨著西臚鎮社會經濟發展和城
13、鎮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人地矛盾更顯突出。(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有待提高潮陽市西臚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19972010年)(下稱上輪規劃)實施以來,西臚鎮的土地利用效益雖有一定提高,但城鄉建設用地仍較粗放,城鄉建設以外延式拓展為主,鎮區建筑容積率偏低、公共服務及基礎設施不完善;農村則存在“一戶多宅”和“空心村”現象。工業用地大多為單層簡易廠房,產出率較低。(三)農業用地缺乏集約經營,生產效益有待提高西臚鎮是汕頭市傳統的蔬菜生產基地,農業歷來具有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但由于人多地少,耕地資源十分有限,難以發展規模經營,未能形成規模效應。近年來雖然“三高”農業有所發展,但受比較效益的影響,農民普遍對農
14、業的重視程度不夠,投入不足,未能實現高效開發、集約經營。土地潛力沒有充分挖掘和發揮,農業用地生產效益尚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第三章 規劃目標一、土地利用總體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在保障生態安全、社會和諧的前提下,嚴格保護基本農田,節約集約用地,優化土地利用布局和結構,提高土地利用率與產出,實現西臚鎮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協調發展。主要控制指標詳見表3-1。 表3-1 西臚鎮土地利用主要控制指標(2010-2020年) 單位:公頃指 標2009年2015年2020年指標屬性總量指標耕地保有量4056.73522.83522.8約束性基本農
15、田保護面積3065.533603360約束性建設用地總規模1237.41278.51353.2預期性城鄉建設用地規模1134.31165.31181.5約束性城鎮工礦用地規模377.9395.7399.2預期性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規模103.1113.3171.68預期性增量指標新增建設用地規模-117.4265預期性建設占用農用地規模-108.1255.0預期性建設占用耕地規模-85.8216.1約束性補充耕地規模-144.9456.7約束性效率指標人均城鎮工礦用地(平方米/人)-6662約束性注: 1、表中2015年一列指2010-2015年指標;2020年一列指20102020年指標;
16、2、約束性指標是為保護資源和推進節約集約用地規劃期內不得突破或必須實現的指標;預期性指標是指按照經濟社會發展預測,規劃期內應該實現的指標;3、耕地保有量含可調整地類;4、城鎮工礦用地包括城鎮用地、采礦用地和其他獨立建設用地,城鄉用地包括城鎮工礦用地和農村居民點用地。二、土地利用具體目標(一)有效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 規劃至2015年和2020年全鎮實現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522.8公頃。規劃期間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3360.0公頃,確保其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布局總體穩定。(二)合理安排城鄉建設用地和城鎮工礦用地 全鎮城鄉建設用地規模2015年和2020年分別控制在1165.3公頃和1181.
17、5公頃以內;全鎮城鎮工礦用地規模2015年和2020年分別控制在395.7公頃和399.2公頃以內。 (三)保障基礎設施用地 優先保障重點基礎設施建設用地。到2015年和2020年,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設用地規模分別達到113.3公頃和171.68公頃。(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 規劃至2020年,全鎮土地平均工農業總產值的產出水平為2009年的3倍,從每公頃4.31萬元增至12.93萬元;單位建設用地GDP產值從每公頃26.1萬元增至52.2萬元;節約集約用地水平明顯提高。盤活存量土地,改造利用低效建設用地,開發利用未利用地。充分利用閑置和低效建設用地,2015年人均城鎮工礦用地控制在66平方米/人
18、以下,2020年控制在62平方米/人以下。(五)保護和改善土地生態環境穩定和保護榕江水系的水體和沿岸灘涂濕地等基礎性生態用地;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完善農田生態系統建設;強化對大氣污染、固體物污染的綜合治理,加強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實現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污染排放強度逐步下降,使本鎮境內的飛英水庫水質保持地面水類水平,全鎮空氣質量保持二級水平;聲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城鄉綠化水平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明顯得到改善。第四章 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調整一、土地利用結構調整規劃期間適應西臚鎮社會經濟發展對土地資源增長的需求,合理開發其他土地;積極盤活城鄉存量土地,從嚴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嚴格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
19、適當調整農用地面積。全鎮土地利用結構調整詳見附表1。 (一)土地利用總體結構至2020年,全鎮開發利用其他土地456.70公頃(主要是適度開發河灘地),土地利用率提高4.15%;建設用地規模增加到1351.99公頃,占土地總面積比重比2009年提高1.04%;農用地面積8899.5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比重比2009年增加2.86%。(二)農用地結構至2020年,耕地面積2873.93 公頃,占農用地比重比2009年增加2.4%;園地為862.85公頃,占農用地比重比規劃基年的2009年降低0.46%、林地為3653.47公頃,占農用地比重分別比規劃基年的2009年減少0.2%、其他農用地面積為
20、1509.3公頃,占農用地比重比規劃基年的2009年增加1.13%。(三)建設用地結構至2020年,城鎮建設用地面積351.0公頃,占建設用地比重比規劃基年的2009年降低0.06%;農村居民點用地面積786.38公頃,占建設用地比重比規劃基年的2009年增加0.27%,采礦用地面積19.8公頃,占建設用地比重比規劃基年的2009年基本相等,其他獨立建設用地面積24.2公頃,占建設用地比重比規劃基年的2009年提高0.22%。交通水利用地、其他建設用地面積分別為52.98公頃、49.1公頃,比規劃基年的2009年分別增加4.98公頃、0.0公頃,占建設用地比重分別比規劃基年的2009年增加0.
21、04%、0.0 %。二、土地利用布局調整充分考慮各村水文、土壤等自然因素影響的土地適應性,結合各村發展定位、產業結構等經濟社會因素,在有效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合理安排城鄉建設用地、優先保障重點基礎設施用地、保護好生態用地的前提下,逐步優化全鎮土地利用布局。(一)農用地布局西臚鎮的農用地分布在鎮區外圍地區,東北部平原以耕地和魚塘為主,南部和西部以丘陵林地、園地和耕地為主。1.耕地布局重點保護好各村的優質耕地,穩定耕地布局。規劃至2020年,耕地主要分布在西一、西二、東鳳、西鳳、南鳳、內畬、外畬、烏巖、龍溪和尖山等地。2.其他農用地布局園地:調整改造現有園地,著力發展優質果園,建立優質果產品基地。
22、規劃至2020年,園地主要分布于內畬、外畬、烏巖、龍溪和尖等地。其他農用地:結合農田整理,優化農田水利用地、田坎、農村道路等其他農用地的結構與布局。(二)建設用地布局1.城鄉建設用地234省道沿線的鎮區及周邊各村將逐步城鎮化。其他各村將按新型社會主義新農村進行開發改造,搞好舊村莊改造,相應配套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和生活服務設施。2.交通水利用地交通方面,擴建234省道和西(臚)興(平)線,根據汕頭市潮陽區土地總體規劃和區交通規劃要求完善、改造區域內道路網。水利方面,重點建設榕江堤達標加固工程;促進農村水利設施建設,加強農田水利設施用地,改善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條件。第五章 主要用地安排一、耕地和
23、基本農田保護(一)耕地保護嚴格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耕地,按照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則布局新增建設用地,確需占用耕地的,應盡量占用質量較差的耕地。規劃至2020年建設占用耕地控制在216.1公頃以內。挖掘耕地補充潛力,合理安排補充耕地任務。規劃至2020年,全鎮通過土地開發、土地整理補充耕地456.7公頃。規劃至2020年,全鎮耕地保有量(含可調整地類)4309.0公頃,比潮陽區規劃下達的耕地保有量指標(3522.8公頃)多786.2公頃。(二)基本農田保護1.科學調整劃定基本農田嚴格按照廣東省基本農田保護區管理條例和廣東省國土資源廳、省農業廳關于印發廣東省基本農田調整補劃驗收暫行辦法的通知(粵國土資耕
24、保發2010121號)的有關規定和標準對基本農田進行調整劃定。規劃將建設規模邊界內、擴展邊界內的基本農田,低等別、質量較差以及生態脆弱地區、零星破碎、不易管理的基本農田調出。將高等別耕地、集中成片耕地等優質耕地調入基本農田。全鎮共調入基本農田971.42公頃,調出基本農田588.24公頃。全鎮共劃定基本農田3456.4公頃,其中落實潮陽區規劃下達保護指標3360.0公頃,預留基本農田96.4公頃,占下達指標的2.86%,以保持規劃期內基本農田的穩定性。各村調整情況詳見附表7。調整前基本農田平均利用等別為13等,調整后為13等,質量稍微有所提高。調整后基本農田集中程度有所提高,主要分布在鎮域東部
25、的榕江平原。2.提高基本農田質量加大政府財政對糧食主產區和基本農田保護區建設的資金投入,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農田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提高耕地質量。綜合運用經濟、行政等手段,實施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完善農田基礎設施,提高基本農田質量和生產能力。二、節約集約利用建設用地1.充分挖掘建設用地潛力西臚鎮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稀缺,規劃期內要切實搞好節約集約利用有限建設用地,充分挖掘建設用地潛力,確保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1353.2公頃以內,城鎮工礦用地控制在399.2公頃以內。開展以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下稱“三舊”)改造為主要內容的建設用地整治。嚴格執行國家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防止工業用地低
26、效擴張。對散、雜、亂的工業用地進行清理,逐步向西臚榕江片工業集中區轉移。合理制定項目用地投資定額標準,提高用地的投資強度。推行多層標準廠房建設。通過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品檔次,大幅度提高工業用地產出水平,單位工業用地產值提高2倍以上。2.整合規范農村用地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科學做好村鎮規劃,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合理安排農村宅基地,引導農民住宅相對集中建設,禁止超標準占地建房,逐步解決現有住宅用地超標問題。嚴格控制新增宅基地供給,堅持建新拆舊,充分利用村內空閑地、廢棄宅基地、空心村等存量建設用地,提高農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率,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農村居民點用地控制在954.0公頃以內。3
27、.積極盤活閑置土地進一步加大對建設用地的批后監管力度,盤活存量土地。對閑置用地根據各用地項目的具體情況,采用限期開發、限期完工、公開交易轉讓、改變用途、等價置換、臨時使用等多種形式,推進項目建設進程和建設用地的高效利用;按規定征收土地閑置費,以經濟杠桿促進土地整理利用;對法院查封的閑置土地,按法律、法規予以處置,依法無償回收。三、重點建設項目用地保障(一)交通運輸工程配合汕頭市潮陽區道路交通規劃,統籌部署全鎮交通建設用地。規劃期安排重點交通運輸工程項目2項,包括擴建234省道和西(臚)興(平)線,規劃至2020年,交通運輸工程用地總規模為54.9公頃,其中新增建設用地6.8公頃、占用耕地6.0
28、公頃。逐步完善全鎮道路網結構。(二)水利工程堅持興利除害結合、防洪灌溉并舉,以水資源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為重點,著力構建防洪減災體系和水資源保障體系。按照國家防洪標準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提高現有防洪除澇工程體系,重點建設榕江江堤達標加固工程。(三)電力工程統籌安排電力工程用地,嚴格項目用地管理,保障電源、電網建設用地。規劃期重點建設110KV西臚變電站,用地0.5公頃,其中占用耕地0.5公頃。(四)其他重點項目規劃建設西臚榕江片工業集中區,規模為27.2公頃,其中新增建設用地27.2公頃、占用耕地25.4公頃。四、土地生態環境建設(一)生態農業建設西臚鎮位于城鄉交錯地帶,生態農業建設
29、是城郊農業升級的重要途徑。全鎮規劃保留的農用地,既有一定的生產功能,也有很大的生態功能,應該加以切實保護。例如榕江南岸的農田保護區,既有保證農產品供應的重要作用,又是河口區魚類和鳥類保護的重要屏障,生態功能十分顯著,應加以嚴格保護。應加強對科學技術的運用,調整農業結構,促進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向現代農業方式轉變,大力發展生態效益農業。提倡使用有機肥,開展生物防治,逐步取消劣質、高殘留化肥、農藥和難降解農業薄膜的使用。加快發展城郊型農業,重點發展蔬菜、花卉等高效精細農業,使城郊農田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又具良好的生態效益,成為區域綠地的一部分。(二)水源地和森林保護飛英水庫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位于鎮域
30、西部,承擔著西臚鎮區的供水功能,也是西臚鎮區的直接生態屏障,必須加以嚴格保護,以加強西臚鎮區供水安全的保障程度。(三)加強環境保護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估和環保設施“三同時制度”,嚴格環保準入。積極探索和制定環境補償政策、排污權交易政策以及合理的排污費征收和使用政策。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有效降低地表水、大氣、固體廢氣物和噪聲污染,進一步改善環境質量。加強土地污染監控和治理。嚴格規范工業污水的達標排放,提高生活污水的處理率,防止水污染進一步帶來的土地污染。減少工業廢棄物和城鎮生活垃圾的排放,基本實現城鎮生活垃圾的無害化和資源化。第六章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一、土地開發整理補充耕地因地制宜開展土
31、地整治項目,鎮成立土地整治領導機構,協調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相關事宜。土地開發整理項目應切合西臚鎮農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實際,廣泛聽取當地群眾的意見,力求規劃設計實事求是、科學合理。在爭取政府財政資金投入的同時,積極探索市場運作機制,拓寬資金投入渠道,引進社會資金,調動社會各界參與土地整治的積極性。規劃至2020年,全鎮整理低效園地、開發灘涂和山坡地504.8公頃,合計新增耕地456.7公頃。除補充建設占用187.0公頃耕地外,多余的269.7公頃作為全區耕地占補平衡儲備耕地。各村各項土地開發和整理項目見表6-1。二、“三舊”改造規劃至2020年,全鎮改造舊廠房、舊村莊42.5公
32、頃,以功能的完善、改造為主,均保留為建設用地,預計所需資金為1.9億元。舊廠房改造:全鎮改造舊廠房0.2公頃,重點改造西二村早期建設的單層簡易結構廠房,提高適當建筑容積率,建設多層廠房。舊村莊改造:全鎮改造舊村莊42.3公頃,重點改造泉塘村、西一村等村居。改善舊村居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提倡集中興建農民公寓。舊村莊改造要切合當地實際,充分聽取村民意見,防止強拆強建。三、土地復墾土地復墾依據村鎮規劃結合環境整治、新農村建設進行,并為新的建設騰挪空間;重點整治不符合規劃的違法用地、基本農田保護區和禁止建設區內的現狀建設用地、待遷村并點的農村居民點等。規劃期內全鎮規劃復墾面積150.0公頃(其中:
33、園地54.4公頃、林地22.8公頃、其他農用地72.8公頃),占2009年建設用地總面積12.12%;主要分布于西一、西二、東鳳、西鳳、南鳳、內畬和波美等村。表6-1 西臚鎮規劃期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一覽表 單位:公頃項目類型地 點總 面 積期 限增加耕地面積備 注土地開發(灘涂開發)竹林村31.22012-2015年31.0海田村41.52012-2015年41.1后埔村20.72012-2015年20.7烏石村2.72012-2015年2.7東鳳村151.22016-2019年147.4西鳳村90.22016-2019年88.5南鳳村77.42016-2019年76.0合計:414.9407.
34、3山坡地開發烏巖村24.12012-2015年15.4尖山村14.42012-2015年0.5合計:38.515.9園地整理內畬村12.92012-2015年12.6尖山村14.42012-2015年13.1烏巖村24.12012-2015年7.8合計:51.433.5總計504.8456.7四、現代標準農田建設為緩解耕地資源緊張矛盾,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實施現代標準農田建設。根據廣東省級改造中低產田項目和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議案項目,以及汕頭市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安排,西臚鎮現代標準農田建設主要安排在東鳳、南鳳、西二、西鳳村,連片建設標準農田515.7
35、公頃。將現代標準農田建設與耕地保護、農業園區整治、生態環境建設等結合起來,建成“路相通、渠相連、林成網、田成方、澇能排、旱能灌、地力高”的現代標準農田。第七章 土地利用分區一、土地用途分區為統籌城鄉土地利用,結合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調整及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將全鎮土地劃分為基本農田保護區、一般農地區、城鎮建設用地區、村鎮建設用地區、生態環境安全控制區、林業用地區、獨立工礦用地區、風景旅游用地區、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區和其他用地區等10個土地用途區。(一)基本農田保護區規劃20102020年,全鎮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3660.8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33.33%,包括基本農田及為其服務的農田道路、農
36、業設施、防護林,以及農田之間的零星土地,其中基本農田面積3456.4公頃,包括落實潮陽規劃下達基本農田保護面積3360.0公頃,預留基本農田96.4公頃,以保持規劃期內基本農田的穩定性。基本農田主要分布于西一、西二、東鳳、西鳳、南鳳、內畬、外畬、烏巖、龍溪和尖山等村。對區內的基本農田及一般耕地,應嚴格按照或參照基本農田管制政策進行管護,積極推進現代標準農田建設和基本農田示范區建設,確保規劃期內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本區管制規則:1.區域內土地主要用作基本農田和直接為基本農田服務的農村道路、農田水利、農田防護林及其他農業設施;2.區域內現有非農建設用地和其他零星農用地應當整理、復墾和調
37、整為基本農田,規劃期內確實不能復墾或調整的,可保留現狀用途,但不得擴大面積;3.不得破壞、污染和荒蕪區內土地,不得在區內建房、建墳、挖沙、采石、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進行破壞基本農田的活動。禁止利用基本農田開挖魚塘。(二)一般農地區一般農地區包括一般耕地、園地、林地、其他農用地等,規劃全鎮一般農地區總面積1522.13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13.86%,在全鎮各村均有分布。本區域的土地主要用于種植業和養殖業等農業生產,特別是蔬菜、水果生產。對本區域的土地要增加投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建設良好農業生態環境,提高耕地的產出率,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本區管制規則:1.區域內土地主要用作耕地、園地、
38、禽畜水產養殖地和直接為農業生產服務的農村道路、農田水利、農田防護林及其他農業設施;2.區域內現有非農建設用地和其他零星農用地應當優先調整、整理復墾為耕地、園地,規劃期確實不能整理、復墾或調整的,可保留現狀用途,但不得擴大面積;3.不得破壞、污染和荒蕪區內土地;4.嚴禁占用區域內土地進行非農建設(高壓線塔基、地下管線、通訊基站和不宜在居民點、工礦內配置的國家和省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除外)。(三)城鎮建設用地區 西臚鎮城鎮建設用地區主要沿中部234省道分布,包括西一、西二、東鳳、西鳳、南鳳等村,總面積377.83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3.44%。要按西臚鎮總體規劃,把現狀農村居民點用地改造為城鎮建
39、設用地,提高建筑容積率,逐步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重要民生工程,滿足城鎮化對用地的需求。(四)村鎮建設用地區 全鎮規劃村鎮建設用地區總面積796.46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7.25%。本區域應適當提高居民點的集聚規模,節約用地,充分發揮土地利用的集聚效益。村鎮建設用地區在全鎮各村均有分布。各村應編制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區內建設以內部挖潛為主,集約用地,優先利用現有建設用地、閑置土地和廢棄地;按村民自愿原則進行舊村改造。(五)生態環境安全控制區全鎮規劃生態環境安全控制區總面積950.23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8.65%。本區大部分區域已劃入禁止建設用區,以嚴格保護。本區管制規則
40、:1.區域內土地以生態環境保護為主導用途;2.區域內土地使用應符合經批準的相關規劃; 3.區域內影響生態環境安全的土地,應在規劃期間調整為適宜的用途;4.區域內土地嚴禁進行與生態環境保護無關的開發建設活動,原有的各種生產、開發活動應逐步退出。(六)林業用地區林業用地區是發展林業和改善生態環境需要劃定的土地用途區。全鎮規劃林地面積3177.9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28.93%,全鎮各村均有分布,以興平、洋文、店后、內畬、外畬、巖前、烏巖、龍溪、里溪、尖山、青山、埔尾村、龍寮、西寮和海田等行政村的林地面積較大。本區管制規則:1.林業用地區的土地主要供營林及其服務設施使用,不得擅自轉變用途。林業用
41、地區內耕地除改善生態環境的需要以外,不得擅自轉變用途。2.鼓勵區內嚴重影響林業生產的其他用地,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要求,進行適當調整。3.嚴格控制各類建設(森林防火設施建設除外)占用生態公益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養林用地。4.嚴禁在生態公益林地內挖沙、取土和放牧。(七)獨立工礦區 全鎮規劃獨立工礦用地區土地面積20.46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0.18%,主要分布于泉塘、波美村、埔尾村、外畬村和尖山村等地。本區管制規則:1.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控制獨立工礦用地區內的建設用地規模和布局。2.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行業用地標準定額,安排各項獨立工礦建設用地。3.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42、,盡量減少工礦企業可能帶來的污染。4.對生產建設過程中挖損、塌陷、壓占等破壞的土地應及時復墾,宜農土地應當優先復墾為耕地。(八)風景旅游用地區全鎮規劃風景旅游用地區土地面積2.97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0.02%。主要包括古雪巖、長美巖風景區的配套用地等。本區管制規則:1.風景旅游用地區內的土地主要用于旅游服務設施的建設,不得擅自改變用途。2.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控制風景旅游用地區內的建設用地規模。3.盡量減少建設期間的不良環境影響,注意山林和水域的保護,建設完成后應逐步改善生態環境。(九)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區全鎮劃定的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區面積共83.82公頃,占全鎮土地
43、總面積的0.76%,包括河溪鳥類自然保護區(河溪水庫上游集水區)、古雪巖、長美巖等,除河溪鳥類自然保護區外,其他都已納入或計劃納入旅游開發。本區管制規則:1.區域內土地主要用于保護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和文化遺產;2.區域內土地使用應符合經批準的保護區規劃; 3.區域內影響景觀保護的土地規劃期間調整為適宜的用途;4.不得占用保護區核心區的土地進行新的生產建設活動,原有的各種生產、開發活動逐步退出;5.嚴禁占用區域內土地進行破壞景觀、污染環境的開發建設活動。(十)其他用地區規劃至2020年,全鎮其他用地區總面積389.05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3.54%,包括未納入安全生態控制區的水域、自然保留地
44、等其他土地以及交通水利用地。二、建設用地空間管制(一)允許建設區1.范圍和面積規劃全鎮內現有以及規劃新增的城鎮、工礦、村鎮建設用地為允許建設區。至2020年,全鎮允許建設區面積1202.23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10.95%。2.管制規則(1)區內土地主導用途為城、鎮、村或工礦建設發展空間。(2)區內新增城鄉建設用地受規劃指標和年度計劃指標約束,通過統籌增量與存量用地,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3)規劃實施過程中,在允許建設區面積不改變的前提下,其空間布局形態可依程序進行調整,但不得突破建設用地擴展邊界。(4)允許建設區邊界(規模邊界)的調整,須報規劃審批機關同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審查批準。(二
45、)有條件建設區1.范圍和面積指城鄉建設用地規模之外,擴展邊界以內的范圍,劃定有條件建設區。規劃至2020年,全鎮有條件建設區面積265.48公頃,占全鎮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的22.47%,占全鎮土地面積的2.42%。 2.管制規則(1)區域內土地符合規定的,可依程序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同時相應核減允許建設區用地規模。(2)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鄉建設用地掛鉤規模提前完成,經評估確認拆舊建設用地復墾到位,存量建設用地達到集約用地要求的,區內土地可安排新增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3)規劃期內建設用地擴展邊界原則上不得調整。如需調整,按規劃修改處理,嚴格論證,報規劃審批機關批準。(三)禁止建設區
46、1.范圍和面積全鎮規劃禁止建設區總面積1082.01 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9.85%,主要為河溪鳥類自然保護區(河溪水庫上游集水區)、飛英水庫等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榕江河流水域及其隔離帶等。2.管制規則(1)區域內土地的主導用途為生態與環境保護空間,嚴格禁止與主導功能不相符的各項建設。(2)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規劃期內禁止建設用地邊界不得調整。(四)限制建設區1.范圍和面積指允許建設區、禁止建設區和有條件建設區以外的區域,規劃至2020年限制建設區面積8431.58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76.78%。2.管制規則(1)區內土地主導用途為農業生產空間,是發展農業生產、開展土地整治和基本農
47、田建設的主要區域。(2)區內禁止城、鎮、村建設,控制線型基礎設施和獨立建設項目用地。第八章 村級土地利用控制一、土地利用調控目標嚴格執行農村宅基地標準,加強對“空心村”用地的改造,構建宜居、高效、優美的人居環境。到2015年,全鎮農村居民點面積控制在769.4公頃以內,至2020年,控制在782.3公頃以內。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要求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切實做好村莊規劃和設計,優先保障農民最急需的生產生活設施用地,積極支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和農村衛生服務設施的建設。引導新辦工業向工業園區集中。積極推進農村建設用地整理,加大廢棄地和閑置宅基地整理的力度,
48、引導農村建設用地集約利用。通過改造舊村莊、拆除空心村等措施,促進農村居民向鎮區和中心村遷移。二、土地利用主要控制指標根據土地用途分區的控制方向,綜合各村經濟發展水平、新農村建設和生產生活條件、土地利用現狀及潛力等因素,分別制定各村的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城鄉建設用地面積、城鎮工礦用地面積、農村居民點面積等指標,強化村域內的土地利用調控責任,為各村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土地資源保障。其中: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等約束性指標分解下達到各村,嚴格落實、不得突破。農村居民點用地等預期性指標通過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引導,力爭實現。各村土地利用主要控制指標情況見表8-1。表8-1
49、 西臚鎮各村土地利用主要控制指標表 單位:公頃單位2020年2010-2020年農用地建設用地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總規模其中: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其中:城鎮工礦用地規模建設用地新增量建設占用農用地建設占用耕地補充耕地規模全鎮合計3522.833601353.21181.5399.2265255216.1456店后村67.04 69.20 42.28 3907.46.85興平村35.69 31.64 28.81 23.503.23.22.9青山村55.56 56.04 54.71 48.43.97.475.3埔尾村67.04 66.65 35.34 26.705.14.93.2龍寮村20.69
50、 21.03 14.40 10.903.62.91.8西寮村15.73 14.39 7.36 6.8010.40.4內畬村433.18 426.85 61.24 55.509.38.98.312.6龍溪村91.35 105.54 15.13 13.301.11.10.8里溪村38.59 26.44 6.74 6.500.50.50.5尖山村68.59 48.18 19.17 15.700.80.60.313.2外畬村84.42 100.84 23.94 19.901.91.81.4巖前村67.87 65.02 15.65 17.42.31.110.9烏巖村138.22 127.99 27.77
51、 24.91.51.71.20.823.3西一村360.45 426.95 108.80 91.374.434.13431.8西二村263.82 292.83 104.35 90.685.224.72423.5波美村94.46 77.27 103.93 90.174.122.422.422.9竹林村154.57 144.53 55.23 44.730.687.15.631海田村132.84 111.05 49.12 45.104.64.62.241.1后埔村136.88 133.71 37.82 38.14.86.26.25.720.7烏石村45.42 44.20 23.11 20.51.82
52、.52.422.7東鳳村328.90 242.92 75.85 6609.28.46.8147.3西鳳村360.24 323.96 129.94 111.90.528.728.226.588.1南鳳村139.05 85.53 45.28 38.5054.84.576泉塘村108.22 104.93 152.84 122.811459.358.542.2陂頭村98.08 91.35 57.82 56.22.77.46.34.6東潮村53.70 60.53 18.65 20.93.43.43.32.3竹嶺村29.69 30.42 12.12 11.703.932.4洋文村29.28 27.25 2
53、3.94 22.801.51.51.4潮陽區竹棚醫院3.31 2.76 1.87 1.80000注:耕地保有量含可調整地類 第九章 近期規劃一、土地利用結構規劃至2015年,西臚鎮農用地面積8802.6公頃,比規劃基年的2009年增加216.9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比重增加1.98%,其中耕地(不含可調整地類)面積2778.3公頃,比規劃基年的2009年增加167.5 公頃。建設用地面積1278.3公頃,比規劃基年的2009年增加40.9公頃,占全鎮土地總面積比重增加0.37%,其中城鄉建設用地面積1165.1公頃,比規劃基年的2009年增加30.7公頃。二、建設用地安排2009年城鎮工礦用地
54、為377.9公頃,規劃到2015年,全鎮城鎮工礦用地規模達到395.7公頃。主要建設項目有110KV西臚變電站、西臚榕江片工業區等。2009年農村居民點用地為756.4公頃,規劃到2015年,全鎮農村居民點用地規模達到769.4公頃。三、土地整治任務近期整理低效園地、開發灘涂186.0 公頃,新增耕地144.9 公頃;改造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62.3公頃,以功能的完善、改造為主,均保留為建設用地。第十章 實施規劃的措施一、樹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權威性,制定規劃的實施辦法本規劃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和國家、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有關土地利用的方針政策編制,經汕頭市人民政府批準后,由
55、鎮人民政府頒布實施,是引導全社會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重要依據,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單位或個人必須嚴格遵守,不得隨意違反。為使規劃順利實施,必須制定西臚鎮規劃實施辦法。二、嚴格貫徹執行規劃的各項指標鎮域各村的土地利用必須服從本規劃,規劃中分解至各村的各項規劃約束性指標必須得到全面的落實,部門及各專項用地規劃必須服從本規劃,年度用地計劃必須按照本規劃的要求制訂。三、建立嚴格的規劃管理制度鎮內的土地出讓、劃撥、開發、用地審批必須符合本規劃。四、建立和逐步完善土地用途轉用許可制度要以規劃為依據,以嚴格的土地用途轉用許可為基本手段,以相配套的法律和行政規章為保障,使本規劃中的各項規劃用地指標得以貫徹落
56、實。五、嚴格貫徹執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認真做好基本農田保護工作,以村為基礎單位,實行農田保護獎懲制度。采用行政、法律、經濟等手段搞好保護區農田的保護與建設,對國家建設確需占用保護區農田的,按照基本農田保護條例有關規定進行具體處理。六、開展土地利用的動態監測依托汕頭市和潮陽區國土管理部門,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建立土地利用的動態監測體系,監測土地利用的變化情況和土地利用規劃的實施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制止。同時,要按政策規定,根據土地利用的變化情況和規劃的執行情況,適時對規劃進行修正,使其與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協調一致,保證規劃的順利實施。七、認真做好規劃的宣傳工作規劃頒布實施后,要做好規劃的宣傳工作,讓廣
57、大群眾了解規劃,并積極參與規劃的實施與監督,提高群眾的土地規劃管理意識,從而保證規劃實施的社會監督。附表 1 西臚鎮土地利用結構調整表 單位:公頃地 類2009年2015年2020年規劃期間面積增減面積比例(%)面積比例(%)面積比例(%)土地總面積10981.710010981.710010981.71000農用地耕地2610.823.772778.325.32873.9326.17263.13園地913.78.32885.78.07862.857.86-50.85其中:可調整園地670.36.1664.56.05659.986.01-10.32林地3675.933.473662.333.3
58、53653.4733.27-22.43其他農用地1385.312.611476.313.441509.2913.74123.99 其中:可調整坑塘水面775.67.06775.57.06775.17.06-0.5農用地合計8585.778.188802.680.168899.5481.04313.84建社用地城鄉建設用地城鎮用地357.83.26351.13.2351.013.20-6.79農村居民點756.46.89769.47.01786.387.1629.98采礦用地20.10.1819.90.1819.810.18-0.29其他獨立建設用地0024.20.2224.20.2224.2小
59、計1134.310.331165.110.611181.410.7647.1交通水利用地交通用地鐵路用地17.30.1617.40.1617.340.160.04公路用地30.70.2834.80.3235.640.324.94民用機場用地000000.000港口碼頭用地000000.000管道運輸用地000000.000小計480.4452.20.4852.980.484.98水利設施水庫水面000000.000水工建筑物49.10.45490.4549.10.450小計49.10.45490.4549.10.450其他建設用地風景名勝設施60.05120.1168.510.6262.51特
60、殊用地000000.000鹽田000000.000小計60.05120.1168.510.6262.51建設用地合計1237.411.271278.311.641351.9912.31114.59其他用地水域933.48.5689.26.28527.754.81-405.65自然保留地225.22.05211.61.93202.421.84-22.78其他土地合計1158.610.55900.88.2730.176.65-428.43附表2 西臚鎮耕地保護控制指標表 單位:公頃基期耕地面積規劃期間補充耕地面積規劃期間減少耕地面積規劃期間凈增(+)減(-)規劃期末耕地保有量增加合計土地整理土地復
61、墾土地開發其他減少合計建設占用災毀其他規劃近期4056.7 144.9 49.4 0.095.5 0.0114.8 114.8 0.0 0.0+35.1 4091.8規劃遠期4091.8311.9 0.00.0311.9 0.0101.3 101.3 0.0 0.0+210.5 4302.3規劃期合計4056.7456.7 49.4 0.0 407.3 0.0216.1 216.10.0 0.0 +245.6 4302.3 年均增減41.5 4.5 0.0 37.0 0.020.0 20.0 0.0 0.0+24.5 附表3 西臚鎮新增建設用地控制指標表 單位:公頃項 目2010-2015年2
62、016-2020年2010-2020年合計占用農用地占用耕地合計占用農用地占用耕地合計占用農用地占用耕地一、城鄉建設用地117.411087.6131.1128.7122.8248.5238.7210.41、城鎮28.828.528.527.5272356.355.551.52、農村居民點88.281.158.779.877.978.4168159137.13、采礦用地和其他獨立建設用地0.40.40.423.823.821.424.224.221.8二、交通用地0006.56.35.76.56.35.7三、水利設施0000四、其他建設用地1010總 計117.411087.6147.6145
63、128.5265255216.1附表4 西臚鎮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規劃表 單位:公頃調整至地類類型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其他農用地建設用地合計1、土地整理49.00.00.00.00.034.583.52、土地復墾0.00.00.00.0155.80.0155.83、土地開發407.00.00.00.00.00.0407.0合 計456.00.00.00.0155.834.5646.3附表5 西臚鎮重點建設項目用地規劃表 單位:公頃項目類型項目名稱建設性質建設年限項目用地涉及村(鎮)備注總規模其中新增建設用地其中占用耕地1、電力西臚變電站新建2010-20120.50.50.5東潮村2、工業區西臚
64、榕江片工業集中區新建2010-201240.740.738.4泉塘村波美村合計41.241.238.9 表6 西臚鎮土地用途分區面積統計表單位:公頃土地用途單位行政轄區面積基本農田保護區一般農地區城鎮建設用地區村鎮建設用地區獨立工礦區風景旅游用地區生態環境安全控制區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區林業用地區其他用地區面積%面積%面積%面積%面積%面積%面積%面積%面積%面積%鎮(合計)10981.83660.85 33.34 1522.13 13.86 377.83 3.44 796.46 7.25 20.46 0.19 2.97 0.03 950.23 8.65 83.82 0.76 3177.91 2
65、8.94 389.05 3.54 店后村541.8449.07 63.40 63.20 8.92 79.62 11.24 16.46 2.32 0.00 0.00 0.00 0.00 79.33 11.20 0.00 0.00 0.34 0.05 20.28 2.86 興平村159.0311.16 54.74 69.76 12.27 92.94 16.35 1.09 0.19 0.00 0.00 0.00 0.00 73.48 12.93 0.00 0.00 0.58 0.10 19.39 3.41 青山村517.5101.02 36.48 55.67 20.11 76.71 27.70 15
66、.02 5.42 3.94 1.42 0.28 0.10 0.00 0.00 0.00 0.00 16.67 6.02 7.58 2.74 埔尾村332.7152.71 47.66 70.44 21.99 31.10 9.71 14.44 4.51 0.00 0.00 0.00 0.00 36.53 11.40 0.00 0.00 1.70 0.53 13.42 4.19 龍寮村113.5119.08 28.26 84.01 19.94 0.00 0.00 45.37 10.77 0.00 0.00 0.00 0.00 24.67 5.85 0.00 0.00 142.40 33.79 5.8
67、8 1.40 西寮村40.5145.67 57.97 46.76 18.61 0.00 0.00 33.82 13.46 0.00 0.00 0.00 0.00 22.06 8.78 0.00 0.00 0.00 0.00 3.00 1.19 內畬村1164.846.49 39.00 18.38 15.42 0.00 0.00 19.43 16.30 0.00 0.00 0.00 0.00 11.90 9.98 0.00 0.00 20.89 17.53 2.13 1.78 龍溪村307.7268.87 40.24 191.14 28.61 0.00 0.00 38.89 5.82 0.00
68、0.00 0.00 0.00 112.69 16.87 0.00 0.00 7.01 1.05 21.59 3.23 里溪村251.6345.42 43.54 148.88 18.76 0.00 0.00 148.18 18.68 0.00 0.00 0.13 0.02 104.73 13.20 0.00 0.00 23.49 2.96 50.57 6.37 尖山村375.097.17 33.78 106.89 37.15 0.00 0.00 39.04 13.57 0.00 0.00 0.00 0.00 21.22 7.38 0.00 0.00 13.09 4.55 10.31 3.58 外
69、畬村416.2118.13 21.86 75.00 13.88 95.55 17.68 10.03 1.86 0.00 0.00 0.50 0.09 0.00 0.00 0.00 0.00 183.37 33.94 57.74 10.69 巖前村486.9107.58 38.24 31.03 11.03 0.00 0.00 53.69 19.09 2.30 0.82 0.00 0.00 24.28 8.63 0.00 0.00 58.91 20.94 3.55 1.26 烏巖村618.166.40 50.30 20.04 15.18 0.45 0.34 17.80 13.48 0.00 0.0
7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3.42 17.74 3.87 2.93 西一村708.332.30 29.36 13.17 11.97 0.00 0.00 12.12 11.02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51.73 47.03 0.64 0.58 西二村568.432.59 29.39 14.34 12.93 0.00 0.00 23.02 20.75 0.28 0.25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40.43 36.45 0.27 0.24 波美村276.975.20
71、13.88 36.72 6.78 0.00 0.00 39.58 7.31 1.00 0.19 0.06 0.01 206.87 38.18 0.00 0.00 179.68 33.16 2.65 0.49 竹林村320.432.72 20.58 19.72 12.40 0.00 0.00 23.72 14.92 0.26 0.16 0.14 0.09 0.00 0.00 0.00 0.00 71.30 44.84 11.09 6.98 海田村421.459.95 11.58 50.74 9.81 0.00 0.00 46.26 8.94 0.00 0.00 0.15 0.03 103.72
72、20.04 0.00 0.00 251.10 48.52 5.60 1.08 后埔村251.369.79 20.98 42.03 12.63 0.00 0.00 26.97 8.11 4.75 1.43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81.47 54.54 7.65 2.30 烏石村119.224.67 21.74 26.30 23.17 0.00 0.00 10.89 9.60 1.76 1.55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47.98 42.27 1.91 1.69 東鳳村668.214.91 36.81 12.43 30.6
73、8 0.00 0.00 7.08 17.48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4.63 11.42 1.43 3.53 西鳳村793.4458.57 39.37 118.47 10.17 0.00 0.00 56.83 4.88 0.49 0.04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489.70 42.04 40.76 3.50 南鳳村287.7109.36 35.54 33.74 10.96 0.00 0.00 13.49 4.38 0.00 0.00 1.30 0.42 0.00 0.00 0.00 0.00 148
74、.62 48.30 1.14 0.37 泉塘村540.339.60 15.74 14.15 5.63 0.00 0.00 6.58 2.6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78.57 70.97 12.70 5.05 陂頭村281.358.68 15.65 46.81 12.48 0.00 0.00 16.07 4.29 2.72 0.72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30.37 61.43 20.37 5.43 東潮村132.0104.66 25.15 45.80 11.01 0.00 0.00 20.14
75、 4.84 2.96 0.71 0.00 0.00 0.00 0.00 59.52 14.30 174.46 41.92 8.69 2.09 竹嶺村110.082.37 16.92 14.35 2.95 0.00 0.00 15.12 3.1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4.30 4.99 303.34 62.30 47.40 9.73 洋文村110.9134.00 21.68 48.80 7.90 1.46 0.24 23.54 3.81 0.00 0.00 0.42 0.07 128.75 20.83 0.00 0.00 274.49 44.41 6.6
76、2 1.07 潮陽區竹棚醫院66.82.73 4.08 3.33 4.99 0.00 0.00 1.78 2.67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58.16 87.07 0.82 1.23 附表 7 西臚鎮基本農田調整分析表 單位:公頃單 位基期年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規劃目標年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其中:基本農田保護面積預留基本農田面積調入基本農田調出基本農田面積比例(%)面積比例(%)全鎮合計3065.53456.4336096.4971.4262.28588.2437.72西一村395.6419.04418.30.7417.7970.547.4329
77、.46西二村254.2294.81289.94.9159.0599.010.590.99波美村7592.0888.73.3833.180.777.8819.23竹林村138145.91141.64.3114.1940.0621.2359.94海田村134.1112.35108.83.5517.0437.5228.3862.48后埔村120.4135.591341.5923.3956.9517.6843.05烏石村4444.1943.30.8911.8581.052.7718.95東鳳村334248.782462.7817.711.93130.6488.07西鳳村411.3317.223170.
78、2221.8919.4190.8980.59南鳳村152.187.9984.83.1910.2611.9975.3388.01泉塘村152.9107.32102.84.5212.9624.8739.1675.13陂頭村96.398.1595.52.6524.8239.937.3860.1東潮村58.460.5459.31.244.931.4510.6868.55竹嶺村33.730.5529.80.750.8518.053.8681.95洋文村24.329.3226.72.626.0257.774.442.23店后村80.568.6567.80.8513.3644.4716.6855.53興平村
79、22.731.37310.379.0866.044.6733.96青山村63.55754.92.17.1634.8113.4165.19埔尾村62.766.465.31.116.6948.7417.5551.26龍寮村20.722.5620.61.964.6345.845.4754.16西寮村11.714.4414.10.343.292.750.257.25內畬村123.2442.4438.24.2340.0687.3749.1612.63龍溪村64.6106.5103.43.145.0888.975.5911.03里溪村14.635.7530.45.3521.3990.442.269.56尖山村1157.547.210.346.6499.170.390.83外畬村63.5100.0598.81.2554.0192.444.427.56巖前村52.575.4873.71.7823.291.812.078.19烏巖村45.4131.16125.45.7686.4394.485.055.52潮陽區竹棚醫院4.62.732.70.032.7388.060.37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