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錄1工程概況11。1設計概況表見下表12編制依據13、施工準備23。1技術準備23。2機具準備23。3材料準備33。4技術參數64。工藝流程85.施工方法96。檢查驗收147.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77.1組織保障177。2技術措施187.3監測監控237.4應急預案248.模板設計及計算268.1 0.00以下模板設計268.2 0.00以上模板設計54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1。1設計概況表見下表 設計概況表序號項目內容1建筑面積(m2)總建筑面積187031。02地下室面積20039.81占地面積90000標準層面積166991。212層數(層)地上32層/34層地下2層3層高(m)地
2、下二層3。15首層2。9地下一層3.0232層/34層2。94結構形式基礎結構形式板式筏形基礎,板厚1.6m/1。7m主體結構形式框架剪力墻結構.5地下防水混凝土自防水1.2Mpa防水混凝土柔性防水SBS(+)改性瀝青也水卷材6結構斷面尺寸外墻厚度(mm)300、250、200內墻厚度(mm)250、200柱斷面尺寸(mm)400400、900900、10001000、600700、400600、600600、800800、700900、D=500、梁斷面尺寸(mm)3001400、200350、200650、200740、200600、150300、200650、200500、200380、
3、250440、200400、200300、200440、200800樓板厚度(mm)250、160、120、100、907樓梯結構形式梁、板式樓梯8坡道結構形式剪力墻9施工縫設置底板按后澆帶劃分澆筑。柱施工縫留在梁下皮以上1cm。墻施工縫留在板(梁)下皮以上1cm。樓梯施工縫留在樓梯所在樓層休息平臺上跑(去上一層)樓梯踏步及臨側墻寬度范圍之內,另一方向為休息平臺寬度的1/3處。2、編制依據木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5200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
4、2002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5200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200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 46200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 162-2008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文本工程施工圖紙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3、施工準備3。1技術準備項目總工組織項目經理部技術、生產人員熟悉圖紙,認真學習掌握施工圖的內容、要求和特點,同時針對有關施工技術和圖紙存在的疑點作好記錄,通過會審,對圖紙中存在的問題,與設計、甲方、監理共同協商解決,取得一致
5、意見后.辦理圖紙會審記錄,作為施工圖的變更依據和施工操作依據.熟悉各部位截面尺寸、標高制定模板初步設計方案.3.2機具準備主要機具及工具準備詳見下表機具及工具準備一覽表名稱規格功率數量錘子重量0。25、0。5Kg50個單頭扳手開口寬(mm):1719、222450把圓盤鋸MJ1063kW3臺平刨MB5033kW3臺手電鉆12把臺鉆VV508S520W3臺手提電鋸M-651A1.05kW6臺手提電刨0.45kW6臺壓刨MB10657.5kW3臺活動扳手最大開口寬65mm30把手電鉆鉆頭直徑1220mm24個空壓機1立方6臺鋼絲鉗長150、175mm12把墨斗、粉線帶12個砂輪切割機配套3個水準儀
6、DSG2803臺激光垂準儀DZJ31臺水平尺長450、500、550mm6臺鋼卷尺50米3把3.3材料準備板、梁、墻體、柱模板材料選用覆膜多層板,模板周轉次數為56次,支撐采用鋼管架.根據所需材料提前考察、選用相關材料廠家。3.3.1鋼材的選用(1) 鋼材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 700和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 1591的規定.(2) 鋼管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 13793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 3092中規定的Q235普通鋼管的要求,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 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不得使用有嚴重銹蝕、彎曲、壓扁及裂紋的鋼管。(3
7、) 每根鋼管的最大質量不應大于25kg,采用483。0以上的鋼管.(4) 新鋼管的尺寸和表面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 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2) 應有質量檢驗報告,鋼管材質檢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金屬拉伸試驗方法GB/T 228的有關規定;3) 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4) 鋼管外徑、壁厚、斷面等的偏差,應符合現行規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的規定;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查工具1焊接鋼管尺寸(mm)外徑壁厚外徑壁厚0。5-0。50.50。45游標卡尺2鋼管兩端面切斜偏差1.70塞尺,拐角尺3鋼管外邊面銹
8、蝕深度0.5游標卡尺5) 鋼管必須涂有防銹漆。(5) 舊鋼管的檢查在符合新鋼管規定的同時還應符合下列規定:1) 表面銹蝕深度應符合現行規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30-2001的規定.銹蝕檢查應每年一次.檢查時,應在銹蝕嚴重的鋼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銹蝕嚴重的部位橫向截斷取樣檢查,當銹蝕深度超過規定值時不得使用;2) 鋼管彎曲變形應符合現行規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302001的規定;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檢查工具1鋼管彎曲a. 各種桿件鋼管的端部彎曲L1。55鋼卷尺b.立桿鋼管彎曲3ml4m4ml6。5m1220c。水平桿、斜桿的鋼管彎曲l6。5302沖
9、壓鋼腳手板a. 板面撓曲L4mL4m1216鋼卷尺b。板面扭曲(任一角翹起)53) 鋼管上嚴禁打孔。(6) 鋼鑄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GB/T 11352中規定的ZG 200420、ZG 230-450、ZG 270500和ZG 310570號鋼的要求。(7) 鋼管扣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 15831的規定。(8) 扣件的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新扣件應有生產許可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1) 舊扣件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2) 新、舊扣件均應進行防銹處理;3) 支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
10、Nm時,不得發生破壞。(9) 連接用的焊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鋼焊條GB/T 5117或低合金鋼焊條GB/T 5118中的規定.(10) 連接用的普通螺栓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六角頭螺栓C級GB/T 5780和六角頭螺栓GB/T 5782.2、木材的選用(1) 模板結構或構件的樹種應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選擇質量好的材料,不得使用有腐朽、霉變、蟲蛀、折裂、枯節的木材.(2) 模板結構應根據受力種類或用途選用相應的木材材質等級。木材材質標準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5的規定.(3) 用于模板體系的原木、方木和板材要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5的規定,不得利用商品材的
11、等級標準替代。(4) 主要承重構件應選用針葉材;重要的木質連接件應采用細密、直紋、無節和無其他缺陷的耐腐蝕的硬質闊葉材。(5) 當采用不常用樹種作為承重結構或構件時,可按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5的要求進行設計.對速生林材,應進行防腐、防蟲處理.(6) 當需要對模板結構或木材的強度進行測試驗證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5的標準進行。(7) 施工現場制作的木構件,其木材含水率應符合下列規定:1) 制作的原木、方木結構,不應大于15;2) 板材和規格材,不應大于20%;3) 受拉構件的連接板,不應大于18%;4) 連接件,不應大于15。3、竹、木膠合模板板材的
12、選用(1) 膠合模板板材表面應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堿的保護膜,并應有保溫性良好、易脫模和可兩面使用等特點。板材厚度不應小于12mm,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模板用膠合板ZBB 70006的規定.(2) 各層板的原材含水率不應大于15%,且同一膠合模板各層原材間的含水率差別不應大于5。(3) 膠合模板應采用耐水膠,其膠合強度不應低于木材或竹材順紋抗剪和橫紋抗拉的強度,并應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4) 進場的膠合模板除應具有出廠質量合格證外,還應保證外觀尺寸合格。3.4技術參數地下部分【板模板(扣件式)】新澆混凝土板厚(mm)160模板支架高度(m)3.15板長(m)4.3板寬(m)3.
13、6立柱型號(mm)483縱距(mm)800橫距(mm)800水平拉桿步距(mm)1300立柱距混凝土板短邊(mm)150立柱距混凝土板長邊(mm)200面板材質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2小梁材質方木小梁材質規格(mm)4090小梁間距(mm)150小梁距混凝土板短邊距離(mm)50兩端各懸挑長(mm)200、200主梁材質鋼管主梁材質規格(mm)483主梁布置方式平行樓板長邊可調托座內主梁根數1地上部分【板模板(扣件式)】新澆混凝土板厚(mm)100模板支架高度(m)2。9板長(m)4.3板寬(m)3。6立柱型號(mm)483縱距(mm)800橫距(mm)800水平拉桿步距(mm)130
14、0立柱距混凝土板短邊(mm)150立柱距混凝土板長邊(mm)200面板材質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2小梁材質方木小梁材質規格(mm)4090小梁間距(mm)150小梁距混凝土板短邊距離(mm)50兩端各懸挑長(mm)200、200主梁材質鋼管主梁材質規格(mm)483主梁布置方式平行樓板長邊可調托座內主梁根數1【梁模板(扣件式)】新澆混凝土梁計算跨度(m)5。45結構層高(m)3。15/2.9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200550梁側樓板厚度(mm)100支撐方式梁兩側有板,梁板立柱共用(A)支撐立柱鋼管型號(mm)483梁跨度方向立柱間距(mm)800梁兩側立柱間距(mm)800步距(m
15、m)1300樓板立柱間距(mm)800梁左側立柱距梁中心線距離(mm)400梁底增加立柱根數2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左側立柱距離(mm)400,800梁底支撐小梁材料方木小梁材質規格(mm)4090梁底支撐小梁根數5梁底支撐小梁一端懸挑長度(mm)325面板材質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8主梁材料鋼管主梁材質規格(mm)483。5【墻模板(非組合式鋼模板)】面板材質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2小梁布置方式豎直小梁材料矩形木楞小梁材質規格(mm)4090小梁間距(mm)150小梁一端懸臂長(mm)200左部模板懸臂長(mm)100主梁材料雙鋼管主梁材質規格(mm)483主梁間距(mm)40
16、0主梁一端懸臂長(mm)75對拉螺栓類型M14對拉螺栓橫向間距(mm)450對拉螺栓豎向間距(mm)400【柱模板(不設對拉螺栓)】混凝土柱高(mm)3150柱箍間距(mm)300混凝土柱長邊邊長(mm)400長邊小梁根數3混凝土柱短邊邊長(mm)400短邊小梁根數3面板材質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2小梁材料矩形木楞小梁材質規格(mm)4090柱箍材料矩形木楞柱箍材質規格(mm)40904、工藝流程墻單塊就位組拼安裝工藝流程:組裝前檢查安裝門窗口模板安裝第一步模板(兩側)安裝內楞調整模板平直安裝第二步至頂部兩側模板安裝內楞調平直安裝穿墻螺栓安裝外楞加斜撐并調模板平直與柱、墻、樓板模板連接
17、。預拼裝墻模板工藝流程:安裝前檢查安裝門窗口模板一側墻模吊裝就位安裝斜撐插入穿墻螺栓及塑料套管清掃墻內雜物安裝就位另一側墻模板安裝斜撐穿墻螺栓穿過另一側墻模調整模板位置緊固穿墻螺栓斜撐固定與相鄰模板連接。板扣件搭支架 測水平擺主梁 調整樓板模標高及起拱 鋪模板 清理、刷油 檢查模板標高、平整度、支撐牢固情況。梁扣件彈梁軸線并復核 搭支模架調整托梁擺主梁 安放梁底模并固定 梁底起拱 扎梁筋 安側模 側模拉線支撐(梁高加對拉螺栓) 復核梁模尺寸、標高、位置 與相鄰模板連固。5、施工方法(1)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須兼顧施工操作簡便、統一、經濟、合理等要求,因此梁與板整體支撐體系設計的一般原則是:
18、立柱步距要一致,便于統一搭設;立柱縱或橫距盡量一致或成倍數,便于立柱縱橫向水平桿件拉通設置;構造要求規范設置,保證整體穩定性和滿足計算前提條件。(2)澆筑時按梁中間向兩端對稱推進澆搗,由標高低的地方向標高高的地方推進.事先根據澆搗砼的時間間隔和砼供應情況設計施工縫的留設位置.搭設本方案提及的架子開始至砼施工完畢具備要求的強度前,該施工層下2層支頂不允許拆除.(3)根據本公司當前模板工程工藝水平,結合設計要求和現場條件,決定采用墻模板、扣件式鋼管架作為本模板工程的支撐體系。(4)一般規定1) 保證結構和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確。 2) 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
19、中所產生的荷載.3) 不同支架立柱不得混用。4) 構造簡單,裝板方便,并便于鋼筋的綁扎、安裝,澆筑混凝土等要求.5) 多層支撐時,上下二層的支點應在同一垂直線上,并應設底座和墊板。6) 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當跨度大于4m,模板應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全跨長度的1/10003/1000.7) 拼裝高度為2m以上的豎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層模板上拼裝上層模板。安裝過程中應設置臨時固定措施。8) 當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頂表面傾斜時,應采取可靠措施確保支點穩定,支撐底腳必須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9) 梁和板的立柱,其縱橫向間距應相等或成倍數.示意圖如下10) 在立柱底距地
20、面200mm高處,沿縱橫向水平方向應按縱下橫上的程序設掃地桿。可調支托底部的立柱頂端應沿縱橫向設置一道水平拉桿。掃地桿與頂部水平拉桿之間的距離,在滿足模板設計所確定的水平拉桿步距要求條件下,進行平均分配確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處縱橫向各設一道水平拉桿。11) 所有水平拉桿的端部均應與四周建筑物頂緊頂牢。無處可頂時,應在水平拉桿端部和中部沿豎向設置連續式剪刀撐。12) 鋼管立柱的掃地桿、水平拉桿、剪刀撐應采用483。5mm鋼管,用扣件與鋼管立柱扣牢.鋼管掃地桿、水平拉桿應采用對接,剪刀撐應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得小于500mm,并應采用2個旋轉扣件分別在離桿端不小于100mm處進行固定.13) 支架
21、搭設按本模板設計,不得隨意更改;要更改必須得到相關負責人的認可。(5)立柱及其他桿件1)扣件式a) 立柱平面布置圖(詳見附圖);b) 搭接要求:本工程所有部位立柱接長全部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嚴禁搭接,接頭位置要求如下:c) 嚴禁將上段的鋼管立柱與下端鋼管立柱錯開固定在水平拉桿上。(6)水平拉桿1) 每步縱橫向水平桿必須拉通;2) 水平桿件接長應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水平對接接頭位置要求如下圖:本工程層高小于8m,水平拉桿如下圖示意:(7)剪刀撐扣件式、門式6、檢查驗收(1)不滿足要求的相關材料一律不得使用,采用問責式制度,總監,專業監理工程師,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施工員進行檢查驗收,并且簽字。
22、(2)施工過程中加強管理,加大檢查力度,將隱患消滅在初始狀態,避免遺留安全隱患和加固時人力、物力大量耗費。確保一次驗收通過。(3)砼結構觀感質量符合相關驗收標準,少量的缺陷修補完善。(4)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允許偏差如下表:項目允許偏差(mm)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3預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置3插筋中心線位置5外露長度+10,0預埋螺栓中心線位置2外露長度+10,0預留孔中心線位置10尺寸+10,0(5)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查方法如下表:項目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軸線位置5鋼尺檢查底模上表面標高5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截面內部尺寸基礎10鋼尺檢查柱、墻、梁+4,5鋼尺檢查層垂直高度不大于5
23、m6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大于5m8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相臨兩板表面高低差2鋼尺檢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檢查(6)立柱、縱橫向水平拉桿、剪刀撐等重要桿件的垂直偏差、水平偏差、質量等滿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腳手架搭設的技術要求與允許偏差序號項目一般質量要求1構架尺寸(立桿縱距、立桿橫距、步距)誤差20mm2立桿的垂直偏差架高25m50mm25m100mm3縱向水平桿的水平偏差20mm4橫向水平桿的水平偏差10mm5節點處相交桿件的軸線距節點中心距離150 mm6相鄰立桿接頭位置相互錯開,設在不同的步距內,相鄰接頭的高度差應500mm7上下相鄰縱向水平桿
24、接頭位置相互錯開,設在不同的立桿縱距內,相鄰接頭的水平距離應500mm,接頭距立桿應小于立桿縱距的1/38桿件搭接1)搭接部位應跨過與其相接的縱向水平桿或立桿,并與其連接(綁扎)固定2)搭接長度和連接要求應符合以下要求:類別桿別搭接長度連接要求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立桿1m連接扣件數量依承載要求確定,且不少于2個縱向水平桿不少于2個連接扣件9節點連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擰緊扣件螺栓,其擰緊力矩應不小于40N.m,且不大于65 N.m其它腳手架按相應的連接要求(7)采用鋼管扣件搭設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時,還應對扣件螺栓的緊固力矩進行抽查,抽查數量應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的規定
25、,對梁底扣件進行100%檢查。(8)立柱的規格尺寸和垂直度應符合要求,不得出現偏心荷載;7、施工安全保證措施7.1組織保障安全保證體系7.2技術措施1、準備工作(1) 模板拼裝模板組裝要嚴格按照模板圖尺寸拼裝成整體,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規范允許的范圍內,拼裝好模板后要求逐塊檢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設計,模板的編號與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2) 模板的基準定位工作:1) 首先引測建筑的邊柱或者墻軸線,并以該軸線為起點,引出每條軸線,并根據軸線與施工圖用墨線彈出模板的內線、邊線以及外側控制線,施工前5線必須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裝和校正;2) 標高測量,利用水準儀將建筑物水平標高根據實際要求,直接引測到模
26、板的安裝位置;3) 豎向模板的支設應根據模板支設圖;4) 已經破損或者不符合模板設計圖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5) 支模前對前一道工序的標高、尺寸預留孔等位置按設計圖紙做好技術復核工作。2、模板支設(1) 基礎及地下工程模板:1) 地面以下支模應先檢查護坡的穩定情況,當有裂紋及塌方跡象時,應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下人作業。當深度超過2m時,操作人員應扶梯上下;2) 距基槽(坑)上口邊緣1m內不得堆放模板.向基槽(坑)內運料應使用起重機、溜槽或繩索;運下的模板嚴禁立放在基槽(坑)護坡上;3) 斜支撐與側模的夾角不應小于45,支在土壁上的斜支撐應加設墊板,底部的對角楔木應與斜支撐連牢。高大
27、長脖基礎若采用分層支模時,其上下模板應經就位校正并支撐穩固后,方可進行上一層模板的安裝;4) 在有斜支撐的位置,應在兩側模間采用水平撐連成整體。(2) 樓梯模板1) 梯模施工前,根據實際斜度放樣,先安平臺梁及基礎模板,然后安梯外幫側板。外幫板先在其內側彈樓梯底板厚度線,劃出踏步側板位置線,釘好固定踏步側板的檔木,在現場裝釘側板,梯高度要均勻一致,特別注意最下一步及最上一步的高度,必須考慮樓地面面層的粉刷厚度;2) 樓梯模板支撐用鋼管架支設牢固;3) 模板搭設后應組織驗收工作,認真填寫驗收單,內容要數量化,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并做好驗收記錄存檔工作。(3) 柱模板1) 主要方法:基礎面或
28、樓面上彈縱橫軸線和四周邊線,并做好檢查復核工作,柱、墻根部清理干凈。柱、梁接槎部位此處加墊海棉,柱子陽角接縫處必須加墊海棉條,了保證柱子的截面尺寸,設置雙鋼管柱箍。支撐桿與樓板支架連接;2)角柱模板的支撐:預埋件置于砼板中,柱身同一標告處設置不少于2根斜撐,如下圖。(4) 墻模板1) 當采用拼裝定性模板支撐時,應自下往上進行,必須在下層模板全部緊固后,方可進行上一層的安裝。當下層不能獨立安裝支撐件時,應采取臨時固定措施;2) 安裝電梯井內墻模前,必須在板底下200mm處牢固地滿鋪一層腳手板;3) 對拉螺栓與墻模板應垂直,松緊應一直,墻厚尺寸應正確;4) 墻模板內外支撐必須堅固、可靠,應確保模板
29、的整體穩定。當墻模板外面無法設置支撐時,應在里面設置能承受拉力和壓力的支撐.多排并別且間距不大的墻模板,當其與支撐互成一體時,應采取措施,防止澆筑混凝土時引起臨近模板變形。(5) 梁、板模板1) 梁、板的安裝要密切配合鋼筋綁扎,積極為鋼筋分項提供施工面;2) 所有跨度4m的梁必須起拱0.2,防止撓度過大,梁模板上口應有鎖口桿拉緊,防止上口變形;3) 所有2mm板縫必須用膠帶紙封貼;4) 梁模板鋪排從梁兩端往中間退,嵌木安排在梁中,梁的清掃口設在梁端;5) 梁高300的梁側模板底部的壓條不得使用九合板,用方木固定鋼管頂、夾牢;梁高300的梁如用模板壓條,則其抗剪強度必須能滿足,澆砼時不能擠崩掉。
30、3、模板支架搭設的構造要求(1)梁和板的立柱,其縱橫向間距應相等或成倍數.(2)木立柱底部應設墊木,頂部應設支撐頭。鋼管立桿底部應設墊木和底座,頂部應設可調支托,U形支托與楞梁兩側間如有間隙,必須頂緊,其螺桿伸出鋼管頂部不得大于200mm,螺桿外徑與立柱鋼管內徑的間隙不得大于3mm,安裝時應保證上下同心.(3)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處,沿縱橫水平方向按縱下橫上的程序設掃地桿。可調支托底部的立柱頂端應沿縱橫向設置一道水平拉桿。掃地桿與頂部水平拉桿之間的間距,在滿足模板設計所確定的水平拉桿步距要求條件下,進行平均分配確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處縱橫向應各設一道水平拉桿。當層高在820m時,在最頂步
31、距兩水平拉桿中間應加設一道水平拉桿,當層高大于20m時,在最頂兩步距水平拉桿中間應分別增加一道水平拉桿。所有水平拉桿的端部均應與四周建筑物頂緊頂牢。無處可頂時,應在水平拉桿端部和中部沿豎向設置連續式剪刀撐。(4)木立柱的掃地桿、水平拉桿、剪刀撐應采用40mm x50mm木條或25mm X80mm的木板條與木立柱釘牢.鋼管立柱的掃地桿、水平拉桿、剪刀撐應采用48mm x3.5mm鋼管,用扣件與鋼管立柱扣牢。鋼管掃地桿、水平拉桿應采用對接,剪刀撐應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得小于500mm,并應采用2個旋轉扣件分別在離桿端不小于100mm處進行固定。 (5)對于高大模板支撐體系,其高度與寬度相比大于兩倍
32、的獨立支撐系統,應加設保證整體穩定的構造措施.(6) 高大模板工程搭設的構造要求應當符合相關技術規范要求,支撐系統立柱接長嚴禁搭接;應設置掃地桿、縱橫向支撐及水平垂直剪刀撐,并與主體結構的墻、柱牢固拉接。(7)搭設高度2m以上的支撐架體應設置作業人員登高措施。作業面應按有關規定設置安全防護設施。(8)模板支撐系統應為獨立的系統,禁止與物料提升機、施工升降機、塔吊等起重設備鋼結構架體機身及其附著設施相連接;禁止與施工腳手架、物料周轉料平臺等架體相連接。3、模板拆除(1) 拆模板前先進行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并做好記錄,交底雙方履行簽字手續。模板拆除前必須辦理拆除模板審批手續,經技術負責人、監理審
33、批簽字后方可拆除。(2) 支拆模板時,2米以上高處作業設置可靠的立足點,并有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拆模順序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從上往下的原則。(3) 模板拆除前必須有混凝土強度報告,強度達到規定要求后方可拆模.1) 側模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構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后方可拆除;2) 底模拆除梁長8米,混凝土強度達到100;8米混凝土強度達到75;懸臂構件達到100%后方可拆除;3) 板底模2米,混凝土強度達到50%,2米8米混凝土強度達到75,8米,混凝土強度達到100%方可拆除。(4) 柱模拆除,先拆除拉桿再卸掉柱箍,然后用撬棍輕輕撬動模板使模板與混凝土脫離,然后一塊塊往下傳遞到地
34、面。(5) 墻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墻螺栓,再拆水平撐和斜撐,再用撬棍輕輕撬動模板,使模板離開墻體,然后一塊塊往下傳遞,不得直接往下拋.(6) 樓板、梁模拆除,應先拆除樓板底模,再拆除側模,樓板模板拆除應先拆除水平拉桿,然后拆除板模板支柱,每排留12根支柱暫不拆,操作人員應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木檔自由墜落,再用鉤子將模板鉤下.等該段的模板全部脫落后,集中運出集中堆放,木模的堆放高度不超過2米.樓層較高,支模采用雙層排架時,先拆除上層排架,使木檔和模板落在底層排架上,上層模板全部運出后再拆底層排架,有穿墻螺栓的應先拆除穿墻螺桿,再拆除梁側模和底模。(7) 當立柱的水平拉桿超過2層時
35、,應首先拆除2層以上的拉桿.當拆除最后一道水平拉桿時,應和拆除立柱同時進行。(8) 當拆除48m跨度的梁下立柱時,應先從跨中開始,對稱地分別向兩端拆除。拆除時,嚴禁采用連梁底板向旁側拉倒的拆除方法。7.3監測監控1、監測措施(1) 監測控制采用經緯儀、水準儀對支撐體系進行監測,主要監測體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是否有偏移。(2) 監測點設置觀測點可采取在臨邊位置的支撐基礎面(梁或板)及柱、墻上埋設倒“L”形直徑12鋼筋頭.(3) 監測措施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派專人檢查支架和支撐情況,發現下沉、松動、變形和水平位移情況的應及時解決。(4) 儀器設備配置名稱規格數量精度電子經緯儀DT202C1精密水準儀1
36、2全站儀一臺RXT23212” ,最大允許誤差20”自動安平水準儀2千米往返3mm紅外線水準儀1激光垂直儀DZJ22h/40000對講機3檢測板手1(5) 監測說明班組每日進行安全檢查,項目部進行安全周檢查,公司進行安全月檢查,模板工程日常檢查重點部位:1) 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剪刀撐等構件是否符合要求;2) 連墻件是否松動;3) 架體是否有不均勻沉降,垂直度偏差;4) 施工過程中是否有超載現象;5) 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規范要求;6) 支架與桿件是否有變形現象;(6) 監測頻率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應實時監測,一般監測頻率不宜超過2030分鐘一次,在混凝土實凝前后及混凝土終凝前至混凝
37、土7天齡期應實施實時監測,終凝后的監測頻率為每天一次.1) 本工程立柱監測預警值為10mm,立柱垂直偏差在24mm以內;2) 監測數據超過預警值時必須立即停止澆筑混凝土,疏散人員,并及時進行加固處理.7.4應急預案1、目的提高整個項目組對事故的整體應急能力,確保意外發生的時候能有序的應急指揮,為有效、及時的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減少經濟損失,保護生態環境和資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制定本預案。2、應急領導小組及其職責應急領導小組由組長、副組長、成員等構成。(1) 領導各單位應急小組的培訓和演習工作,提高應變能力。(2) 當發生突發事故時,負責救險的人員、器材、車輛、通信和組織指揮協調.(
38、3) 負責準備所需要的應急物資和應急設備。(4) 及時到達現場進行指揮,控制事故擴大,并迅速向上級報告.3、應急反應預案(1) 事故報告程序事故發生后,作業人員、班組長、現場負責人、項目部安全主管領導應逐級上報,并聯絡報警,組織搶救.(2) 事故報告事故發生后應逐級上報:一般為現場事故知情人員、作業隊、班組安全員、施工單位專職安全員。發生重大事故時,應立即向上級領導匯報,并在1小時內向上級主管部門作出書面報告.(3) 現場事故應急處理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故主要有:機具傷人、火災事故、雷擊觸電事故、高溫中暑、中毒窒息、高空墜落、落物傷人等事故.(A) 火災事故應急處理:及時報警,組織撲救,集中
39、力量控制火勢。消滅飛火疏散物資減少損失控制火勢蔓延。注意人身安全,積極搶救被困人員,配合消防人員撲滅大火。(B) 觸電事故處理:立即切斷電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絕緣工具把電線挑開。傷員被救后,觀察其呼吸、心跳情況,必要時,可采取人工呼吸、心臟擠壓術,并且注意其他損傷的處理.局部電擊時,應對傷員進行早期清創處理,創面宜暴露,不宜包扎,發生內部組織壞死時,必須注射破傷風抗菌素。(C) 高溫中暑的應急處理:將中暑人員移至陰涼的地方,解開衣服讓其平臥,頭部不要墊高。用涼水或50酒精擦其全身,直至皮膚發紅,血管擴張以促進散熱,降溫過程中要密切觀察.及時補充水分和無機鹽,及時處理呼吸、循環衰竭,醫療條
40、件不完善時,及時送醫院治療。(D) 其他人身傷害事故處理:當發生如高空墜落、被高空墜物擊中、中毒窒息和機具傷人等人身傷害時,應立即向項目部報告、排除其他隱患,防止救援人員受到傷害,積極對傷員進行搶救。4、應急通信聯絡項目負責人: 手機:安 全 員: 手機:1技術負責人: 手機:醫院救護中心:120 匪警:110 火警:119通信聯系方式應在施工現場和營地的顯要位置張貼,以便緊急情況下使用.8、模板設計及計算8.1 0.00以下模板設計1.墊層模板墊層厚度為100mm,墊層模板采用4090mm方木,沿墊層邊線設置方木,方木支撐在碎石墊層上。2. 底板模板底板厚度主樓為1600mm/1700mm,
41、側模全部采用磚模,沿底板邊線外延100mm砌筑240mm厚磚墻,高度=底板厚+70mm,積水坑、電梯井模板采用砌筑磚墻。3.墻模板墻模采用1.222。44m,12mm厚多層板面板,4090mm方木做小梁,483.0mm架子管做主梁。(1)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墻名稱WQ1新澆混凝土墻墻厚(mm)300混凝土墻的計算高度(mm)3050混凝土墻的計算長度(mm)6000(2)荷載組合混凝土重力密度c(kN/m3)24新澆混凝土初凝時間t0(h)4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11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21。15混凝土澆筑速度V(m/h)2。5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H(m)3.05傾倒混凝
42、土時對垂直面面板荷載標準值Q3k(kN/m2)2 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152.51/2,243。05min38.4,73.238。4kN/m2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max1.238.4+1.42,1.3538。4+1.40.720。9max48。88,53。80。953。848.42kN/m2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值S正G4k38.4 kN/m2(3)面板布置小梁布置方式豎直左部模板懸臂長(mm)100小梁間距(mm)150小梁一
43、端懸臂長(mm)200主梁間距(mm)400主梁一端懸臂長(mm)75對拉螺栓橫向間距(mm)450對拉螺栓豎向間距(mm)400模板設計立面圖(4)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2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9面板彈性模量E(N/mm2)9000 墻截面寬度可取任意寬度,為便于驗算主梁,取b0.4m,Wbh2/6400122/69600mm3,Ibh3/12400123/1257600mm4 1)強度驗算 qbS承0.448.4219.37kN/m 面板彎矩圖(kNm) Mmax0。05kNm Mmax/W0.05106/96005.67N/mm2f29N/mm2 滿
44、足要求! 2)撓度驗算 qbS正0.438。4=15。36kN/m 面板變形圖(mm) 0。19mml/400150/4000.38mm 滿足要求!(5)小梁驗算小梁類型矩形木楞小梁材料規格(mm)4090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44小梁彈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54小梁截面慣性矩I(cm4)243 1)強度驗算 qbS承0.1848.428.47kN/m 小梁彎矩圖(kNm) 小梁剪力圖(kN) Mmax0.17kNm Mmax/W0。17106/540003.14N/mm2f15。44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qbS正0。1838
45、.4=6.72kN/m 小梁變形圖(mm) 0。1mml/400150/4000.38mm 滿足要求! 3)支座反力計算 R1=3。8kN,R2=。.R39=3。26kN,R40=2.71kN(6)主梁驗算主梁類型雙鋼管主梁材料規格(mm)483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主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8.98主梁截面慣性矩I(cm4)21.56 1)強度驗算 主梁彎矩圖(kNm) Mmax0。46kNm Mmax/W0.46106/898051。63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主梁變形圖(mm) 0.1mml/400
46、400/4001mm 滿足要求!(7)對拉螺栓驗算對拉螺栓類型M14軸向拉力設計值Ntb(kN)17。8 對拉螺栓橫向驗算間距mmax450,450/2+75450mm 對拉螺栓豎向驗算間距nmax400,400/2+200400mm N0.95mnS承0。950.450.448。428.28kNNtb17。8kN 滿足要求!5.梁模板。 梁模板計算書(1)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梁名稱L19新澆混凝土梁計算跨度(m)5.45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200550新澆混凝土結構層高(m)3.15梁側樓板厚度(mm)100(2)荷載設計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G1k(kN/m2)面板0.1面板及小梁0
47、.3模板面板0.5模板及其支架0.75新澆筑混凝土自重標準值G2k(kN/m3)24鋼筋自重標準值G3k(kN/m3)梁1。5板1.1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Q1k當計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結構構件時(kN/m2)1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Q2k(kN/m2)對水平面模板取值2風荷載標準值k(kN/m2)基本風壓0(kN/m2)0。3非自定義:0.22風壓高度變化系數z0.9風荷載體型系數s0。8(3)模板體系設計新澆混凝土梁支撐方式梁兩側有板,梁板立柱共用(A)梁跨度方向立柱間距la(mm)800梁兩側立柱間距lb(mm)800步距h(mm)1300新澆混凝土樓板立柱間距lb(mm)800
48、混凝土梁居梁兩側立柱中的位置居中梁左側立柱距梁中心線距離(mm)400梁底增加立柱根數2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自定義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左側立柱距離(mm)400,800梁底支撐小梁根數5梁底支撐小梁一端懸挑長度(mm)325 設計簡圖如下:平面圖立面圖(4)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8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5面板彈性模量E(N/mm2)8000 取單位寬度1000mm,按四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Wbh2/6=10001818/654000mm3,Ibh3/12=1000181818/12486000mm4 q10。9max1。2(G1k+ (G2k+
49、G3k)h)+1.4Q1k,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1+(24+1.5)0.55)+1.42,1。35(0。1+(24+1.5)0。55)+1.40。72118.93kN/m q1靜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0。55117。16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kN/m q2(G1k+ (G2k+G3k)h)b=0。1+(24+1。5)0.55114。12kN/m 1)強度驗算 Mmax0。107q1靜L2+0.121q1活L2-0.1
50、0717.160.052+0.1211。760。0520kNm Mmax/W0106/540000。08N/mm2f2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max0。632qL4/(100EI)=0.63214.12504/(1008000486000)0mml/40050/4000。12mm 滿足要求! 3)支座反力計算 設計值(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1=R5=0.393 q1靜l +0。446 q1活l=0。39317。160.05+0.4461.760。050。38kN R2=R4=1。143 q1靜l +1。223 q1活l=1。14317。160.05+1.2231.760。051
51、.09kN R3=0。928 q1靜l +1.142 q1活l=0。92817。160.05+1.1421。760。050。9kN 標準值(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1=R5=0.393 q2l=0.39314。120。050.28kN R2=R4=1.143 q2l=1.14314。120。050.81kN R3=0.928 q2l=0。92814。120.050。66kN(5)小梁驗算小梁類型方木小梁材料規格(mm)4090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44小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78小梁彈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54小梁截面慣性矩I(cm
52、4)243 為簡化計算,按四等跨連續梁和懸臂梁分別計算,如下圖: q1max0。38+0。91.35(0.3-0.1)0。2/4+0.5(0。550.1)+0.9max1.2(0.5+(24+1.1)0.1)+1.41,1.35(0。5+(24+1.1)0.1)+1.40.71max0。40。2/2,(0。8-0.4)0.2/2/21,1.09+0。91。35(0。30.1)0。2/4=1。34kN/m q2max0.28+(0.30.1)0.2/4+0。5(0。550。1)+(0.5+(24+1.1)0.1)max0.40。2/2,(0.80.4)0.2/2/21,0.81+(0.30.1)
53、0。2/40.96kN/m 1)抗彎驗算 Mmaxmax0.107q1l12,0。5q1l22max0。1071。340.82,0。51。340.3220.09kNm Mmax/W0。09106/540001。7N/mm2f15.44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Vmaxmax0。607q1l1,q1l2max0。6071。340。8,1。340.320。652kN max3Vmax/(2bh0)=30。6521000/(24090)0.27N/mm21。78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10。632q2l14/(100EI)0.6320。968004/(10093502430
54、000)0。11mml/400800/4002mm 2q2l24/(8EI)0.963254/(893502430000)0。06mml/400325/4000。81mm 滿足要求! 4)支座反力計算 梁頭處(即梁底支撐小梁懸挑段根部)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maxmax1.143q1l1,0。393q1l1+q1l2max1.1431。340。8,0。3931.340。8+1。340。321。23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撐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為R1R51kN,R2R41.23kN,R30。83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maxmax1。143q2l1,0.393q2l1+q2l2max1.14
55、30。960.8,0.3930。960。8+0。960。320。88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撐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為R1R50。75kN,R2R40。88kN,R30。61kN(6)主梁驗算主梁類型鋼管主梁材料規格(mm)483.5可調托座內主梁根數1主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25主梁截面慣性矩I(cm4)12.19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5。08 主梁自重忽略不計,計算簡圖如下: 1)抗彎驗算 主梁彎矩圖(kNm) Mmax/W0.114106/508022。53N/mm2f=205N/mm2 滿足要
56、求! 2)抗剪驗算 主梁剪力圖(kN) Vmax2。119kN max2Vmax/A=22。1191000/4898.66N/mm2125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主梁變形圖(mm) max0.01mml/400400/4001mm 滿足要求! 4)扣件抗滑計算 RmaxR1,R40.11kN8kN 單扣件在扭矩達到4065Nm且無質量缺陷的情況下,單扣件能滿足要求! 同理可知,右側立柱扣件受力R0kN8kN 單扣件在扭矩達到4065Nm且無質量缺陷的情況下,單扣件能滿足要求!(7)立柱驗算鋼管類型483立柱截面面積A(mm2)424回轉半徑i(mm)15.9立柱截面抵抗矩W(cm
57、3)4。49抗壓強度設計值f(N/mm2)205 =h/i=1300/15.9=81.76=150 長細比滿足要求! 查表得,0。74 1)風荷載計算 Mw0。921.4klah2/100.921.40。220.81.32/100.03kNm 2)穩定性計算 根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公式5.2.5-14,荷載設計值q1有所不同: a)面板驗算 q10。91。2(0.1+(24+1.5)0。55)+0。91。42117.52kN/m b)小梁驗算 q1max0。35+(0。30.1)0.2/4+0.91.2(0。5+(24+1.1)0。1)+0。91.41max0.40。2/2,(0.8-0
58、.4)0.2/2/41,1。01+(0.3-0。1)0.2/4=1.02kN/m 同上四六計算過程,可得: R10.1kN,R24。29kN,R30。1kN,R40kN 立柱最大受力NwmaxR1+N邊1,R2,R3,R4+N邊2+Mw/lbmax0。1+0。91。2(0。75+(24+1.1)0。1)+0。91。41(0。8+0。4-0.2/2)/20.9,4.29,0.1,0+0。91.2(0.75+(24+1.1)0.1)+0。91。41(0。8+0。80.40。2/2)/20。9+0。03/0。84。33kN fN/(A)+Mw/W4333。75/(0.74424)+0。03106/4
59、49021.25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8)可調托座驗算可調托座承載力容許值N(kN)30 由主梁驗算”一節計算可知可調托座最大受力NmaxR2,R35.07kNN30kN 滿足要求!6。板模板 板模板(扣件式)計算書(1)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樓板名稱B2,標高0。06m新澆混凝土樓板板厚(mm)160新澆混凝土樓板邊長L(m)4.3新澆混凝土樓板邊寬B(m)3。6(2)荷載設計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Q1k當計算面板和小梁時的均布活荷載(kN/m2)2。5當計算面板和小梁時的集中荷載(kN)2.5當計算主梁時的均布活荷載(kN/m2)1.5當計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結構構件時的
60、均布活荷載(kN/m2)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G1k(kN/m2)面板自重標準值0。1面板及小梁自重標準值0.3樓板模板自重標準值0.5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0。75新澆筑混凝土自重標準值G2k(kN/m3)24鋼筋自重標準值G3k(kN/m3)1.1風荷載標準值k(kN/m2)基本風壓0(kN/m2)0。30.32風壓高度變化系數z1。32風荷載體型系數s0.8(3)模板體系設計模板支架高度(m)3。15立柱縱向間距la(mm)800立柱橫向間距lb(mm)800水平拉桿步距h(mm)1300立柱布置在混凝土板域中的位置中心對稱立柱距混凝土板短邊的距離(mm)150立柱距混凝土板長邊的距離
61、(mm)200主梁布置方向平行樓板長邊小梁間距(mm)150小梁距混凝土板短邊的距離(mm)50小梁兩端各懸挑長度(mm)200,200 設計簡圖如下:模板設計平面圖模板設計剖面圖(樓板長向)模板設計剖面圖(樓板寬向)(4)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2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9面板彈性模量E(N/mm2)9000 根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5。2。1面板可按簡支跨計算”的規定,另據現實,樓板面板應擱置在梁側模板上,因此本例以簡支梁,取1m單位寬度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Wbh2/6=10001212/624000mm3,Ibh3/12=1000121212/12
62、144000mm4 1、強度驗算 q10。9max1。2(G1k+ (G3k+G2k)h)+1.4Q1k,1。35(G1k+ (G3k+G2k)h)+1.40.7Q1kb=0。9max1。2(0。1+(1。1+24)0.16)+1。42。5,1。35(0.1+(1。1+24)0。16)+1.40。72.5 1=7。6kN/m q20.91.2G1kb=0.91.20.11=0.11kN/m p0.91.3Q1K=0。91。42.53。15kN Mmaxmaxq1l2/8,q2l2/8+pl/4=max7.60.152/8,0.110。152/8+3。150.15/4= 0.12kNm Mmax
63、/W0。12106/240004。93N/mm2f29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q(G1k+(G3k+G2k)h)b=(0.1+(1。1+24)0.16)1=4.12kN/m 5ql4/(384EI)54。121504/(3849000144000)0。02mml/400150/4000.38mm 滿足要求!(5)小梁驗算小梁類型方木小梁材料規格(mm)4090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44小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78小梁彈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54小梁截面慣性矩I(cm4)243 因B/lb取整3600/800取整4,按
64、四等跨連續梁計算,又因小梁較大懸挑長度為200mm,因此需進行最不利組合,計算簡圖如下: 1)強度驗算 q10.9max1.2(G1k+(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0.9max1。2(0.3+(1.1+24)0.16)+1。42。5,1。35(0.3+(1。1+24)0.16)+1。40。72.50。151。17kN/m 因此,q1靜0。91.2(G1k+(G3k+G2k)h)b=0.91。2(0.3+(1。1+24)0。16)0。150.7kN/m q1活0.91.4Q1kb=0。91.42。50。150.47kN/m
65、 M10。077q1靜L2+0.1q1活L20.0770。70.82+0。10。470。820.06kNm q20。91。2G1kb=0。91.20.30。150.05kN/m p0。91。4Q1k=0。91。42.53.15kN/m M20。077q2L2+0.21pL0。0770.050.82+0。213.150.80。53kNm M3maxq1L12/2,q2L12/2+pL1=max1。170.22/2,0.050。22/2+3.150.20.63kNm MmaxmaxM1,M2,M3max0.06,0。53,0.630。63kNm Mmax/W0。63106/5400011.68N/
66、mm2f15。44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V10.607q1靜L+0.62q1活L0.6070.70。8+0.620.470.80.57kN V20。607q2L+0.681p0。6070。050.8+0。6813.152.17kN V3maxq1L1,q2L1+pmax1.170.2,0.050.2+3。153.16kN VmaxmaxV1,V2,V3max0.57,2。17,3.163。16kN max3Vmax/(2bh0)=33。161000/(29040)1.32N/mm21。78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q=(G1k+(G3k+G2k)h)b=(0.3+(
67、24+1。1)0.16)0。150.65kN/m 跨中max0。632qL4/(100EI)=0.6320。658004/(10093502430000)0.07mml/400800/4002mm 懸臂端maxqL4/(8EI)=0.652004/(893502430000)0.01mml1/400200/4000。5mm 滿足要求!(6)主梁驗算主梁類型鋼管主梁材料規格(mm)483可調托座內主梁根數1主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25主梁截面慣性矩I(cm4)10。78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4.49 1
68、)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計算 Q1k1.5kN/m2 q10.9max1.2(G1k+ (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0.9max1.2(0。5+(1.1+24)0。16)+1。41.5,1.35(0.5+(1.1+24)0.16)+1.40。71。50.151.02kN/m q1靜0。91.35(G1k+ (G3k+G2k)h)b=0。91。35(0。5+(1。1+24)0.16)0.150。82kN/m q1活0。91。4Q1kb=0.91.41。50.150.28kN/m q2(G1k+ (G3k+G2k)h)b=(0.5
69、+(1。1+24)0。16)0。15=0。68kN/m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按四跨連續梁,Rmax(1.143q1靜+1.223q1活)L1.1430。820.8+1.2230.280.81.03kN 按懸臂梁,R1q1l=1.020。20.2kN RmaxRmax,R11.03kN; 同理,R0。69kN,R0.69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按四跨連續梁,Rmax1。143q2L1。1430。680.80.62kN 按懸臂梁,R1Rmaxl=0.620.20。12kN RmaxRmax,R10.62kN; 同理,R0.41kN,R0.41kN 2)抗彎驗算 計算簡圖如下: 主梁彎矩圖(kNm)
70、Mmax0。43kNm Mmax/W0。43106/449096。68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3)抗剪驗算 主梁剪力圖(kN) Vmax2。8kN max2Vmax/A=22。81000/42413。22N/mm2125N/mm2 滿足要求! 4)撓度驗算 主梁變形圖(mm) max0.45mm 跨中max=0。45mm=800/400=2mm 懸挑段max0。18mm=100/400=0.25mm 滿足要求!(7)立柱驗算鋼管類型483立柱截面面積A(mm2)424立柱截面回轉半徑i(mm)15.9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4。49抗壓強度設計值f(N/mm2)205 h/
71、i1300/15.981.76150 滿足要求! 查表得,0。74 Mw0。921。40.320。81.32/100.05kNm Nw0.91.2(0.75+(24+1.1)0。16)+0。91.410。80。8+0。921。40。05/0。84。09kN f Nw/(A)+ Mw/W4088.87/(0.74424)+0。05106/449023.78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8)可調托座驗算可調托座承載力容許值N(kN)30 按上節計算可知,可調托座受力N4。09kNN30kN 滿足要求!7。柱模板柱模板(不設對拉螺栓)計算書(1)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柱名稱KZ1新澆混凝土柱
72、長邊邊長(mm)400新澆混凝土柱的計算高度(mm)3150新澆混凝土柱短邊邊長(mm)400(2)荷載組合混凝土重力密度c(kN/m3)24新澆混凝土初凝時間t0(h)4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11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21.15混凝土澆筑速度V(m/h)2。5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H(m)3傾倒混凝土時對垂直面模板荷載標準值Q3k(kN/m2)2 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152。51/2,243min38.4,7238.4kN/m2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值S承0.9max1.2G4k+1.4Q3k
73、,1.35G4k+1。40.7Q3k0。9max1.238.4+1。42,1.3538。4+1.40.720.9max48.88,53.80.953.848.42kN/m2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值S正G4k38。4 kN/m2(3)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t(mm)12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9面板彈性模量E(N/mm2)9000柱長邊小梁根數3柱短邊小梁根數3柱箍間距l1(mm)300模板設計平面圖 1)強度驗算 最不利受力狀態如下圖,按二等跨連續梁驗算 靜載線荷載q11.35bG4k1.350.338.415.55kN/m 活載線荷載q21。40。7bQ3k1。40
74、.70.320.59kN/m Mmax0。125q1l20.125q2l20。12515.550。220.1250.590。220.08kNm Mmax/W0.08106/(1/6300122)11.21N/mm2f29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作用線荷載qbS正0.338.411。52kN/m 0。521ql4/(100EI)0。5211.522004/(1009000(1/12300123))0.25mml/400200/4000.5mm 滿足要求!(4)小梁驗算小梁類型矩形木楞小梁材質規格(mm)4090小梁截面慣性矩I(cm4)243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54小梁抗彎強
75、度設計值f(N/mm2)16。5小梁彈性模量E(N/mm2)11000最低處柱箍離樓面距離(mm)200 1)強度驗算 小梁上作用線荷載qbS承0.248.429.68 kN/m 小梁彎矩圖(kNm) Mmax0。3kNm Mmax/W0.3106/(54103)5。6N/mm2f16.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小梁上作用線荷載qbS正0。238.47.68 kN/m 面板變形圖(mm) 0.29mm1。5mm 滿足要求!(5)柱箍驗算柱箍類型矩形木楞柱箍材質規格(mm)4090柱箍截面慣性矩I(cm4)243柱箍截面抵抗矩W(cm3)54柱箍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
76、44柱箍彈性模量E(N/mm2)9350模板設計立面圖 1)柱箍強度驗算 qS承l148.420。314.53kN/m N0。5ql30.514.530.423。08kN Mql22/814。530.62/80.66kNm N/An+M/Wn3.08103/3600+0.66106/(54103)13。12N/mm2f15.44N/mm2 滿足要求! 2)柱箍撓度驗算 qS正l138.40.311.52kN/m 5ql24/(384EI)511。526044/(3849350243104)0。88mml2/4001.51mm 滿足要求!8.2 0。00以上模板設計1.墻模板墻模板計算書(1)工
77、程屬性新澆混凝土墻名稱Q2新澆混凝土墻墻厚(mm)300混凝土墻的計算高度(mm)2800混凝土墻的計算長度(mm)4000(2)荷載組合混凝土重力密度c(kN/m3)24新澆混凝土初凝時間t0(h)4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11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21.15混凝土澆筑速度V(m/h)2.5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H(m)2。8傾倒混凝土時對垂直面面板荷載標準值Q3k(kN/m2)2 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152.51/2,242.8min38.4,67.238。4kN/m2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值
78、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max1。238.4+1。42,1。3538。4+1。40.720.9max48。88,53。80。953。848。42kN/m2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值S正G4k38.4 kN/m2(3)面板布置小梁布置方式豎直左部模板懸臂長(mm)125小梁間距(mm)150小梁一端懸臂長(mm)200主梁間距(mm)500主梁一端懸臂長(mm)75對拉螺栓橫向間距(mm)450對拉螺栓豎向間距(mm)500模板設計立面圖(4)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2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9面板彈性模
79、量E(N/mm2)9000 墻截面寬度可取任意寬度,為便于驗算主梁,取b0。57m,Wbh2/6575122/613800mm3,Ibh3/12575123/1282800mm4 1)強度驗算 qbS承0.5748。4227。84kN/m 面板彎矩圖(kNm) Mmax0.08kNm Mmax/W0。08106/138005.67N/mm2f29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qbS正0。5738。4=22.08kN/m 面板變形圖(mm) 0.19mml/400150/4000.38mm 滿足要求!(5)小梁驗算小梁類型矩形木楞小梁材料規格(mm)4090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
80、2)15。44小梁彈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54小梁截面慣性矩I(cm4)243 1)強度驗算 qbS承0.248.429。68kN/m 小梁彎矩圖(kNm) 小梁剪力圖(kN) Mmax0.24kNm Mmax/W0。24106/540004。49N/mm2f15.44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qbS正0.238.4=7.68kN/m 小梁變形圖(mm) 0。12mml/400150/4000。38mm 滿足要求! 3)支座反力計算 R1=5.33kN,R2=。.R25=4kN,R26=5.33kN(6)主梁驗算主梁類型雙鋼管主梁材料規格(mm)4
81、83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主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8.98主梁截面慣性矩I(cm4)21。56 1)強度驗算 主梁彎矩圖(kNm) Mmax1。25kNm Mmax/W1.25106/8980139.14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主梁變形圖(mm) 1。09mml/400500/4001。25mm 滿足要求!(7)對拉螺栓驗算對拉螺栓類型M14軸向拉力設計值Ntb(kN)17.8 對拉螺栓橫向驗算間距mmax450,450/2+325550mm 對拉螺栓豎向驗算間距nmax500,500/2+200500
82、mm N0。95mnS承0。950。550。548.4212.65kNNtb17。8kN滿足要求!2 梁模板設計梁模板計算書(1)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梁名稱L31新澆混凝土梁計算跨度(m)5。45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200450新澆混凝土結構層高(m)3。15梁側樓板厚度(mm)100(2)荷載設計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G1k(kN/m2)面板0。1面板及小梁0.3模板面板0.5模板及其支架0.75新澆筑混凝土自重標準值G2k(kN/m3)24鋼筋自重標準值G3k(kN/m3)梁1.5板1。1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Q1k當計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結構構件時(kN/m2)1振搗混凝土時產生
83、的荷載標準值Q2k(kN/m2)對水平面模板取值2風荷載標準值k(kN/m2)基本風壓0(kN/m2)0.3非自定義:0。22風壓高度變化系數z0。9風荷載體型系數s0.8(3)模板體系設計新澆混凝土梁支撐方式梁兩側有板,梁板立柱共用(A)梁跨度方向立柱間距la(mm)800梁兩側立柱間距lb(mm)800步距h(mm)1300新澆混凝土樓板立柱間距lb(mm)800混凝土梁居梁兩側立柱中的位置居中梁左側立柱距梁中心線距離(mm)400梁底增加立柱根數2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自定義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左側立柱距離(mm)400,800梁底支撐小梁根數5梁底支撐小梁一端懸挑長度(mm)325 設計
84、簡圖如下:平面圖立面圖(4)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2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9面板彈性模量E(N/mm2)9000 取單位寬度1000mm,按四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Wbh2/6=10001212/624000mm3,Ibh3/12=1000121212/12144000mm4 q10。9max1。2(G1k+ (G2k+G3k)h)+1.4Q1k,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1+(24+1。5)0.45)+1.42,1.35(0.1+(24+1.5)0.45)+1。40.72115。8
85、3kN/m q1靜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0.45114。06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kN/m q2(G1k+ (G2k+G3k)h)b=0。1+(24+1。5)0.45111。58kN/m 1)強度驗算 Mmax0.107q1靜L2+0.121q1活L2-0.10714.060。052+0。1211。760.0520kNm Mmax/W0106/240000.13N/mm2f29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max0.632qL4/(100EI)=0.63211。58504/(1
86、009000144000)0mml/40050/4000.12mm 滿足要求! 3)支座反力計算 設計值(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1=R5=0。393 q1靜l +0。446 q1活l=0。39314。060。05+0.4461。760。050.32kN R2=R4=1。143 q1靜l +1。223 q1活l=1。14314。060.05+1。2231。760。050.91kN R3=0.928 q1靜l +1.142 q1活l=0.92814。060.05+1。1421。760.050.75kN 標準值(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1=R5=0。393 q2l=0.39311。580.050.23
87、kN R2=R4=1.143 q2l=1。14311.580.050。66kN R3=0。928 q2l=0.92811.580.050。54kN(5)小梁驗算小梁類型方木小梁材料規格(mm)4090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44小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78小梁彈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54小梁截面慣性矩I(cm4)243 為簡化計算,按四等跨連續梁和懸臂梁分別計算,如下圖: q1max0。32+0.91.35(0。3-0。1)0。2/4+0.5(0。450.1)+0.9max1.2(0。5+(24+1.1)0。1)+1。41,1。35
88、(0。5+(24+1。1)0。1)+1.40。71max0。4-0.2/2,(0.8-0。4)-0。2/2/21,0。91+0。91。35(0.30。1)0.2/4=1.22kN/m q2max0。23+(0。3-0.1)0。2/4+0。5(0。450.1)+(0.5+(24+1。1)0。1)max0.40.2/2,(0.8-0.4)0.2/2/21,0。66+(0.30。1)0。2/40。86kN/m 1)抗彎驗算 Mmaxmax0。107q1l12,0.5q1l22max0。1071.220.82,0.51.220。3220。08kNm Mmax/W0.08106/540001.55N/m
89、m2f15.44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Vmaxmax0.607q1l1,q1l2max0。6071。220.8,1.220.320。593kN max3Vmax/(2bh0)=30.5931000/(24090)0。25N/mm21。78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10。632q2l14/(100EI)0.6320。868004/(10093502430000)0。1mml/400800/4002mm 2q2l24/(8EI)0.863254/(893502430000)0.05mml/400325/4000。81mm 滿足要求! 4)支座反力計算 梁頭處(即梁底支撐
90、小梁懸挑段根部)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maxmax1。143q1l1,0.393q1l1+q1l2max1.1431。220。8,0.3931。220。8+1.220.321。12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撐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為R1R50。84kN,R2R41。12kN,R30。7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maxmax1.143q2l1,0.393q2l1+q2l2max1。1430。860.8,0.3930。860.8+0.860。320.79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撐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為R1R50。61kN,R2R40。79kN,R30。5kN(6)主梁驗算主梁類型鋼管主梁材料規格(
91、mm)483.5可調托座內主梁根數1主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25主梁截面慣性矩I(cm4)12。19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5。08 主梁自重忽略不計,計算簡圖如下: 1)抗彎驗算 主梁彎矩圖(kNm) Mmax/W0.1106/508019.61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主梁剪力圖(kN) Vmax1.865kN max2Vmax/A=21。8651000/4897.63N/mm2125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主梁變形圖(mm) max0.01mml/40
92、0400/4001mm 滿足要求! 4)扣件抗滑計算 RmaxR1,R40.1kN8kN 單扣件在扭矩達到4065Nm且無質量缺陷的情況下,單扣件能滿足要求! 同理可知,右側立柱扣件受力R0kN8kN 單扣件在扭矩達到4065Nm且無質量缺陷的情況下,單扣件能滿足要求!(7)立柱驗算鋼管類型483立柱截面面積A(mm2)424回轉半徑i(mm)15.9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4.49抗壓強度設計值f(N/mm2)205 =h/i=1300/15.9=81。76=150 長細比滿足要求! 查表得,0。74 1)風荷載計算 Mw0.921。4klah2/100。921。40。220。81。32/
93、100.03kNm 2)穩定性計算 根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公式5。2。5-14,荷載設計值q1有所不同: 1)面板驗算 q10。91.2(0.1+(24+1.5)0。45)+0.91。42114。77kN/m 2)小梁驗算 q1max0。3+(0.30.1)0.2/4+0。91.2(0。5+(24+1.1)0.1)+0.91。41max0。40.2/2,(0。80。4)0.2/2/41,0.85+(0。30.1)0。2/4=0.86kN/m 同上四六計算過程,可得: R10.08kN,R23.65kN,R30。08kN,R40kN 立柱最大受力NwmaxR1+N邊1,R2,R3,R4+N
94、邊2+Mw/lbmax0。08+0.91.2(0。75+(24+1.1)0。1)+0。91。41(0.8+0。4-0.2/2)/20。9,3。65,0。08,0+0.91。2(0。75+(24+1.1)0。1)+0.91.41(0.8+0。8-0.40.2/2)/20。9+0.03/0.83。69kN fN/(A)+Mw/W3693。62/(0。74424)+0.03106/449019.22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8)可調托座驗算可調托座承載力容許值N(kN)30 由”主梁驗算一節計算可知可調托座最大受力NmaxR2,R34.43kNN30kN 滿足要求!3板模板設計。 板
95、模板計算書(1)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樓板名稱B2,標高2。840m新澆混凝土樓板板厚(mm)100新澆混凝土樓板邊長L(m)4.3新澆混凝土樓板邊寬B(m)3.6(2)荷載設計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Q1k當計算面板和小梁時的均布活荷載(kN/m2)2.5當計算面板和小梁時的集中荷載(kN)2。5當計算主梁時的均布活荷載(kN/m2)1。5當計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結構構件時的均布活荷載(kN/m2)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G1k(kN/m2)面板自重標準值0.1面板及小梁自重標準值0。3樓板模板自重標準值0。5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0。75新澆筑混凝土自重標準值G2k(kN/m3)24鋼筋自重標
96、準值G3k(kN/m3)1。1風荷載標準值k(kN/m2)基本風壓0(kN/m2)0。30.22風壓高度變化系數z0。9風荷載體型系數s0.8(3)模板體系設計模板支架高度(m)2。9立柱縱向間距la(mm)800立柱橫向間距lb(mm)800水平拉桿步距h(mm)1300立柱布置在混凝土板域中的位置中心對稱立柱距混凝土板短邊的距離(mm)150立柱距混凝土板長邊的距離(mm)200主梁布置方向平行樓板長邊小梁間距(mm)300小梁距混凝土板短邊的距離(mm)50小梁兩端各懸挑長度(mm)200,200 設計簡圖如下:模板設計平面圖模板設計剖面圖(樓板長向)模板設計剖面圖(樓板寬向)(4)面板
97、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2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9面板彈性模量E(N/mm2)9000 根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5.2.1”面板可按簡支跨計算的規定,另據現實,樓板面板應擱置在梁側模板上,因此本例以簡支梁,取1m單位寬度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Wbh2/6=10001212/624000mm3,Ibh3/12=1000121212/12144000mm4 1)強度驗算 q10。9max1。2(G1k+ (G3k+G2k)h)+1。4Q1k,1.35(G1k+ (G3k+G2k)h)+1.40。7Q1kb=0.9max1。2(0.1+(1。1+24)0。1)+1
98、。42。5,1.35(0。1+(1.1+24)0.1)+1.40。72。5 1=5.97kN/m q20。91。2G1kb=0。91。20.11=0.11kN/m p0。91。3Q1K=0.91.42。53.15kN Mmaxmaxq1l2/8,q2l2/8+pl/4=max5。970.32/8,0。110.32/8+3.150.3/4= 0.24kNm Mmax/W0。24106/240009。89N/mm2f29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q(G1k+(G3k+G2k)h)b=(0。1+(1。1+24)0。1)1=2。61kN/m 5ql4/(384EI)52.613004/(3
99、849000144000)0.21mml/400300/4000.75mm 滿足要求!(5)小梁驗算小梁類型方木小梁材料規格(mm)4090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44小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78小梁彈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54小梁截面慣性矩I(cm4)243 因B/lb取整3600/800取整4,按四等跨連續梁計算,又因小梁較大懸挑長度為200mm,因此需進行最不利組合,計算簡圖如下: 1)強度驗算 q10.9max1。2(G1k+(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
100、=0.9max1.2(0。3+(1。1+24)0。1)+1.42。5,1.35(0.3+(1.1+24)0.1)+1。40。72.50。31。86kN/m 因此,q1靜0。91.2(G1k+(G3k+G2k)h)b=0.91。2(0。3+(1。1+24)0。1)0.30。91kN/m q1活0。91。4Q1kb=0。91。42。50.30.94kN/m M10.071q1靜L2-0。107q1活L2-0.0710.910.82-0。1070.940.820.11kNm q20。91。2G1kb=0。91。20.30.30。1kN/m p0。91。4Q1k=0。91.42.53.15kN/m M
101、20.077q2L2+0。21pL0.0770.10.82+0。213。150.80。53kNm M3maxq1L12/2,q2L12/2+pL1=max1。860.22/2,0。10.22/2+3。150.20.63kNm MmaxmaxM1,M2,M3max0.11,0。53,0。630.63kNm Mmax/W0。63106/5400011.7N/mm2f15。44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V10。607q1靜L+0。62q1活L0.6070.910。8+0.620。940。80。91kN V20.607q2L+0.681p0。6070。10。8+0.6813.152.19k
102、N V3maxq1L1,q2L1+pmax1。860。2,0.10.2+3.153。17kN VmaxmaxV1,V2,V3max0.91,2。19,3。173。17kN max3Vmax/(2bh0)=33。171000/(29040)1.32N/mm21。78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q=(G1k+(G3k+G2k)h)b=(0。3+(24+1.1)0。1)0.30。84kN/m 跨中max0.632qL4/(100EI)=0。6320.848004/(10093502430000)0.1mml/400800/4002mm 懸臂端maxqL4/(8EI)=0。842004/(8
103、93502430000)0。01mml1/400200/4000。5mm 滿足要求!(6)主梁驗算主梁類型鋼管主梁材料規格(mm)483可調托座內主梁根數1主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25主梁截面慣性矩I(cm4)10.78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4。49 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計算 Q1k1。5kN/m2 q10。9max1。2(G1k+ (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0.9max1.2(0。5+(1。1+24)0.1)+1.41.5,
104、1.35(0。5+(1.1+24)0.1)+1.40。71.50。31。54kN/m q1靜0.91。2(G1k+ (G3k+G2k)h)b=0。91.2(0.5+(1。1+24)0。1)0。30.98kN/m q1活0.91.4Q1kb=0。91。41.50。30。57kN/m q2(G1k+ (G3k+G2k)h)b=(0。5+(1.1+24)0.1)0.3=0。9kN/m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按四跨連續梁,Rmax(1.143q1靜+1。223q1活)L1.1430。980。8+1。2230。570.81.45kN 按懸臂梁,R1q1l=1.540.20。31kN RmaxRmax,R11
105、。45kN; 同理,R0.84kN,R0。84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按四跨連續梁,Rmax1.143q2L1.1430.90.80。83kN 按懸臂梁,R1Rmaxl=0。830.20。17kN RmaxRmax,R10。83kN; 同理,R0。48kN,R0.48kN 2)抗彎驗算 計算簡圖如下: 主梁彎矩圖(kNm) Mmax0。27kNm Mmax/W0。27106/449060.56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3)抗剪驗算 主梁剪力圖(kN) Vmax2.18kN max2Vmax/A=22.181000/42410。26N/mm2125N/mm2 滿足要求! 4)撓度
106、驗算 主梁變形圖(mm) max0.28mm 跨中max=0。28mm=800/400=2mm 懸挑段max0。1mm=100/400=0.25mm 滿足要求!(7)立柱驗算鋼管類型483立柱截面面積A(mm2)424立柱截面回轉半徑i(mm)15。9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4.49抗壓強度設計值f(N/mm2)205 h/i1300/15。981.76150 滿足要求! 查表得,0。74 Mw0。921。40.220.81.32/100。03kNm Nw0。91.2(0。75+(24+1。1)0。1)+0.91.410.80。8+0.921。40.03/0。83.03kN f Nw/(A)+ Mw/W3026。01/(0.74424)+0.03106/449016。97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8)可調托座驗算可調托座承載力容許值N(kN)30 按上節計算可知,可調托座受力N3。03kNN30kN 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