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市XX園區(北區)填海造地工程標段AB隔堤砂被棱體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目錄第一章 編制說明2第二章 工程概況3第三章 施工總體安排及施工進度計劃8第四章 主要施工方法9第五章 施工監測15第六章 勞動力投入計劃17第七章 安全保證措施17第一章 編制說明1。1編制依據1、福建省XX市XX園區(北區)填海造地工程標段招標文件;2、福建省XX市XX園區(北區)填海造地工程標工程施工圖; 3、福建省XX市XX園區(北區)填海造地工程標段外包施工合同(合同編號: FJGL-WB002);4、 采用的技術標準、規范本工程施工中的所有材料、設備和施工工藝、施工質量均應符合下列技術規范和標準,在施工期間
2、內,如果下述規范、標準或規程發生調整、更新和修訂,將遵照最新的標準或規范執行。(1)防波堤設計與施工規范(JTS154-1-2011);(2)港口工程地基規范(JTS147-1-2010);(3)港口工程荷載規范(JTS144-12010);(4)水運工程巖土勘察規范(JTS1332013);(5)水運工程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JTJ239-2005);(6)孔隙水壓力測試規程(CECS5593);(7)水運工程質量檢驗標準(JTS2572008);(8)水運工程測量規范(JTS1312012);5、業主對本工程的質量和工期等要求。6、以往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1.2編制內容在仔細研究合同文
3、件、施工圖及技術條款要求,經過現場勘測,明確指導思想后,對投標階段的施工組織方案進行調整,計劃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內容包括工程概況、主要項目施工方法、施工進度、質量目標、質量保證體系及技術組織措施、安全目標、安全保證體系及技術組織措施、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等。第二章 工程概況2。1工程簡況2.1.1 工程簡介AB隔堤位于A區和B區的分界線,全長1743.804m,全段泥面標高2.08+1。13m,由東向西泥面逐漸變深,軟土層以淤泥和淤泥質土為主,部分堤段在淤泥和淤泥質土中間有粉質粘土或細砂夾層,堤身結構采用兩側筑袋裝砂堤,中間回填堤心砂結構,堤基處理根據泥面標高采用陸上或水上打設塑料排水板。2。1.
4、1.1 分段基本情況AB隔堤分段設計方案參數一覽表 表9.11樁號分類情況泥面標高(m)軟土厚度(m)鉆孔號隔堤結構方案ABK0+000ABK0+080厚軟土+1。137.80NK21陸上打設排水板+袋裝砂被堤ABK0+080ABK0+250厚軟土,粉質粘土夾層,厚1.1m0.3315。0NK43ABK0+250ABK0+360厚軟土,無夾層0.779.2NK44ABK0+360ABK0+540厚軟土,無夾層1.0314。9NK45ABK0+540ABK0+680厚軟土,無夾層1.5410.4NK46ABK0+680ABK0+811.7厚軟土,細砂和粉質粘土夾層,厚6.9m1。5614。8NK
5、47ABK0+811。7ABK0+960厚軟土,無夾層1。6612。20NK48ABK0+960ABK1+133薄軟土,無夾層1。724。90NK49ABK1+133ABK1+230厚軟土,無夾層-1.685。20NK50ABK1+230ABK1+383厚軟土,粉質粘土夾層,厚12.8m-1。8411.70NK51ABK1+383ABK1+510厚軟土,粉質粘土夾層,厚10。5m-1。948。50NK52ABK1+510ABK1+660厚軟土,無夾層1.8310.8NK53ABK1+660ABK1+743。804厚軟土,無夾層-2.089。60NK1352.1。1.2隔堤分段結構AB隔堤結構分
6、為二種型式,第一種位于東段,B-1區的南側邊界,地基采用陸上施打塑料排水板;第二種位于中段,B3區的南側邊界,地基采用陸上施打塑料排水板,具體型式如下:(1)ABK0+000ABK0+811.7堤身兩側筑袋裝砂被棱體至+3.0+1。5m,棱體寬3m.圍堤斷面結構示意圖如下圖所示:(2)ABK0+811。7ABK1+743.804堤身兩側筑袋裝砂被棱體至+1.5m,棱體寬3m.圍堤斷面結構示意圖如下圖所示:2.2 自然條件2.2.1 氣象本區地處東亞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溫差較小,夏無酷暑,冬無冰雪。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干、濕季分明。冬季多偏北風,夏季多西南風。(1)氣溫累年極端最高氣溫 38.
7、2 (2004 年7 月)累年極端最低氣溫 3.8 (1957 年2 月)年平均氣溫 21。2月平均最高氣溫 27.8 (7 月份)月平均最低氣溫 13.6 (2 月份)(2)風況本區域全年風向以NE 向風為主,頻率為34%,為常風向,其次為NNE 向風頻率為13,WNNW 向和EESE 向風出現頻率很小,均約占1。風向季節變化明顯,10 月至翌年2 月,盛行東北風,頻率為3440%;3 月、4 月盛行東北風和東北偏東風,頻率分別為31%和25%;5 月、6 月盛行東北偏東風,頻率分別為23%和20%;6 月至8 月,盛行西南偏南風,頻率為12%20%。(3)熱帶氣旋影響本區的熱帶氣旋主要為在
8、廈門汕尾沿海一帶登陸的熱帶氣旋,每年的7月9月是臺風的主要影響月份,7月9月臺風影響概率占全年68,平均每年有1.5個.登陸時一般有23d 大到暴雨天氣,過程雨量100150mm 左右,會出現8級以上偏東向大風。(4)降水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8 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62,尤以6月最多,占全年的21%,11月和12月降水最少,各占全年的2左右。其主要特征如下:年平均降水量 1065.3mm年最大降水量 1583.7mm (1961 年)年最小降水量 674。2mm (1962 年)月最大降水量 458.2mm日最大降水量 229。5mm年平均降水日數 113d年最多降水日數 139d (1
9、975 年)年最少降水日數 81d (1971 年)日降水量25mm 年平均日數 16.8d日降水量50mm 年平均日數 5.7d(5)霧本地區多年平均霧日為22d,年最多霧日為46d,最少的為10d。月平均霧日最多為7。8d,出現在4月;最少的為1d,出現在10月。月最多霧日為15d,出現在1970 年5 月.月連續霧日最長為7d,出現在1969年1月和4月。(6)雷暴累年平均雷暴日數為31d,最多為52d,最少為16d。2。2。2 水文(1)基準面及換算關系本工程潮位基準面采用1985 國家高程基準,當地理論最低潮面位于1985國家高程基面下1。73m,其基面關系見圖21. 圖21 基面關
10、系示意圖(2)設計水位本工程海域重現期潮位根據東山海洋站重現期潮位并采用東山海洋站與古雷站的高、低潮相關公式計算得到.工程設計水位如表21所示。表2-1 工程設計水位表序號設計水位標高(m)1設計澇水位+3。30225年一遇高水位+3.013設計高水位+2.034設計低水位-1。282。2。3 地質條件根據福建省XX市XX園區(北區)填海造地工程施工圖設計階段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工程所在范圍包括外護岸、排洪渠、隔堤、岸側擋堰所在范圍自上而下分布有灰黃色素填土(Q4ml)、a灰黃色中細砂(Q4m)、b灰色淤泥(Q4m)、c 灰色淤泥質土(Q4m)、d 灰色細砂(Q4m)、a 灰黃灰粉質黏土(Q4a
11、lpl)、b灰黃色細砂(Q4a。lpl)、a灰色淤泥質土(Q4m)、b灰褐色細砂(Q4m)、a灰黃青灰色粉質黏土(Q3al-pl)、b灰灰黃色中砂(Q3alpl)、淺灰色黏土(Q3m)、雜色殘積砂質黏性土(Qel)、a雜色散體狀強風化花崗巖(r53)、b雜色碎塊狀強風化花崗巖(r53)、灰白灰黃色中等風化花崗巖(r53)等。其中,場地表部發育的土層有a灰黃色中細砂、b 灰色淤泥、c 灰色淤泥質土、d 灰色細砂。a灰黃色中細砂呈松散稍密狀,實測標貫擊數615 擊,平均為9 擊,工程地質性質相對較好。b灰色淤泥呈流塑狀,土質極軟,實測標準貫入試驗擊數一般為1擊,工程地質性質極差,是影響擬建物變形和
12、穩定的最主要地基土層。c灰色淤泥質土呈軟塑狀,實測標準貫入試驗擊數一般為13擊,平均擊數2擊,工程地質性質差.d灰色細砂呈松散,局部稍密,實測標貫擊數一般為412擊,工程地質性質相對較好。總之,場地表部的這些地基土層中,除b灰色淤泥和c 灰色淤泥質土層對擬建護岸、隔堤及渠道的穩定性有較大影響外,其它a 灰黃色中細砂和d 灰色細砂兩個地基土層在上覆荷載的作用下能很快固結,并能起到“墊層”的作用,可以予以利用。2。3 主要工程量AB隔堤袋裝砂被主要工程量清單序號項目名稱單位工程量1AB隔堤袋裝砂被m197491.05 第三章 施工總體安排及施工進度計劃3.1 工期目標要求由于A1、A3區吹填完成時
13、間是一個節點工期,要求在2017年3月31日完成,并且這兩個區域的吹填施工必須要求有封閉的吹填區,所以要求AB隔堤在2016年12月10日前盡快形成第一階段袋裝砂內坡的堤身,具備吹填開工條作.3。2施工方案思路由于本工程對各主要分部工程工序施工安排緊密性要求高,只有在確保工程開工后即能對各主要分項工程同步展開全面施工,才能保證能按期完成工程任務。特別是汕尾嶼西北側淺灘取砂作為圍堤結構袋裝砂體的料源,能否滿足正常圍堤結構用砂的進度要求和各堤身砂被棱體分級加載及預壓所需的時間,直接影響到后續陸域吹填的施工進度。坡內渠北側堤主要分四個階段形成:、塑料排水板地基加固后,應待地基穩定后方可進行堤身的拋填
14、.、施工圖的分級加載均以標高控制,在實際加載施工中需考慮每一級預壓時間內的預留沉降量,內外側的護面同步分級施工.、除了分級施工外,每級施工還需分層,分層重量宜控制在1520kPa,具體根據現場監測(堤身的沉降、水平位移和孔隙水壓力消散情況)確定,施工時需嚴格控制分層加載速率。3。3 施工總流程本次AB隔堤施工總流程圖如下:第四章 主要施工方法4.1 袋裝砂被棱體施工概況(1) ABK0+000ABK0+811。7AB隔堤第一階段袋裝砂被施工堤身兩側筑袋裝砂被棱體至+3。0+1。5m,棱體寬3m.(2) ABK0+811.7ABK1+743.804堤身兩側筑袋裝砂被棱體至+1。5m,棱體寬3m。
15、4。2 袋裝砂被施工方法4。2.1施工工藝流程4.2.2施工順序施工時可根據現場情況同時展開兩個或兩個以上工作面,施工前首先應掌握真實具體的海底現狀,然后結合潮汐情況確定每天的施工時間和第一層袋體的鋪設寬度。其施工順序如下:首先放樣每個作業面的第一層袋體的鋪設邊線,鋪設充填第一層通長砂袋,在第一層砂袋鋪設充填進占100m后開始鋪設第二層砂袋,第二層砂袋鋪設80m后開始鋪設第三層砂袋,以此類推,直至袋體鋪設達到設計標高。4。2.3充填袋、充填砂的選材4。2。3.1機織土工布(1)機織土工布的品種、規格滿足設計要求,購入時要有出廠合格證及試驗報告,進場后按規范要求取樣,并送至工地試驗室進行檢驗,檢
16、測項目按設計要求進行,并將檢驗報告報監理工程師審批同意后,才能用于本工程。(2)機織土工布的性能指標必須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充填袋所用土工布采用規格230g/m2機織土工布,其技術指標應滿足下表要求.230g/丙綸機織土工布技術指標名稱測試項目選用織物質量(g/m2)2305抗拉強度縱(N/50mm)3000橫(N/50mm)2900延伸率縱(%)38橫(%)32梯形撕強度縱(N)900橫(N)800頂破強度(N)5000刺破強度(N)500落錐穿透直徑(mm)8。0孔徑O900.07垂直滲透系數(cm/s)2*10-3幅寬(m)4。5m4.2。3.2充填砂材料技術指標充填砂袋用粒徑0.075
17、占體積80,年粒含量10,滲透系數5103,砂的質量每10000m3取樣檢驗一次。4。2。4充填袋制作與加工(1)充填砂袋的制作采用單位面積質量不小于230g/的機織土工布制作成充填袋,材料性能指標應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砂袋的尺寸以圍堤斷面的不同高程的尺寸加上退檔尺寸。在圍堰橫斷面方向須整塊制作,縫合口設置在上部;縱向每袋尺寸以利于制作和施工方便為宜,一般在2060m;每只砂袋的袖口布置呈梅花型,袖口數量視充填袋的大小,砂質等情況而定,一般每1620設一只,袖口的長度以能浮出水面2030cm為宜,袖口直徑一般為30cm.(2)充填砂袋的加工 加工時根據設計斷面要求進行劃線放樣,然后進行袋體縫合
18、。縫制時,袋體的所有接縫均采用包縫法進行縫制,每道縫先包疊四層,后再縫制二道,保證縫合牢固,袋的縫制做到疊接至位,線腳順直,均勻牢固,確保袋體的接縫強度.其充填袋加工流程詳見圖下圖:充填袋加工流程4。2。5充填袋鋪設(1)首先由測量組進行測量定位,放樣好圍堤的內外邊線,邊線上插上鋼管。(2)將要鋪設的砂袋按編號運至現場并沿長度方向折疊在海上施工平臺上,采用人工低潮定位鋪設,配合交通船,進行鋪設,砂袋縫應垂直于堤軸線,沿長邊方向進行鋪設。鋪設完成后,用砂袋進行沉壓.袖口應浮出水面.充填袋鋪放圖4。2.6充填機械與管道鋪設(1)吹填砂袋筑堤選用自行組裝的小型抽砂泵船,此船具有操作方便可靠,機動性強
19、等優點。(2)輸砂管采用高密塑料管架設于浮體(排架)上延伸至砂袋位置。與抽砂泵船聯結處由于風浪的影響采用橡膠軟管聯結,在砂袋位置以上采用晴綸軟管聯結,并伸入袖口,綁扎牢固.輸砂管線在鋪設過程中,嚴格鋪設質量,確保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無跑、冒、滴、漏現象。4.2。7 砂袋的充填開啟泥漿泵和高壓泵開關,進行沖挖,泥漿經泥漿泵口吸入,通過輸泥管輸送充入砂袋中,詳見下圖填充袋填充砂示意圖4.2.8 主要施工設備配置主要施工設備配置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及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RTK中海達V60套3控制測量施工放樣2全站儀賓得R-322NXm臺13水準儀賓得AP-128臺3高程復核施工放樣4交通船/艘4鋪袋裝砂被5
20、砂泵船1400m/h艘1充灌砂6吸砂船100m/h艘4充灌砂7吸砂船200 m/h艘2充灌砂8皮帶砂船2000m艘8運砂4.3 施工進度計劃根據本項目合同要求文件、本項目附帶的技術要求文件、業主方提供的文件、圖紙、技術資料的相關內容及多個同類型工程的實際施工經驗,計劃工期為15天(起止時間為:2016年11月18日-2016年12月2日)。(1)作業時間分析:本工程施工船吃水2。5m。綜合本工程水文資料(潮汐表)、施工區原泥面高程(2。5m-1.5m)、設計高水位+2.03m和設計低水位-1。28m分析,本段分四個工作面施工及船舶設備布設,各施工工作面每天(2個潮水)可作業時間如下:、K0+0
21、00K0+200m段施工,安排兩艘200m/h吸砂船作業,其中有效充灌作業時間為3小時,施工完畢后,轉移至其他工作面繼續施工;、K0+200-K0+885m段施工,安排一艘1400m/h泵砂船作業,其中有效充灌作業時間為1小時;、K0+885-K1+540m段施工,安排四艘100m/h吸砂船作業,其中充有效灌作業時間為12小時;(2)工效分析:目前已進場泵砂船1艘、泵砂船功效為:1400m/h,吸砂船6艘、其中四艘每艘吸砂船功效為100m/h,兩艘小型吸砂船每艘功效為200m/h,皮帶砂船10艘、每艘皮帶砂船功效為:2000m/d.根據目前現場實際施工情況,計劃工期從2016年11月18日20
22、16年12月2日,工期15天,工程量約103768m,每天充灌作業量為:200m*3h2艘+1400m1h*1艘+100m12h4艘=7400m,施工平均強度為7400 m/日,滿足施工要求。4.4質量保證措施(1)充填時先充袋體四角,在充填過程中要經常檢查出泥管口的泥砂堆積情況,及時調整出泥管口位置,不斷調整充砂袖口,使袋內砂充填均勻、飽滿,確保充填平整,加快袋體排水固結速度,待整個砂袋達到屏漿階段,適當減少充填砂袋機械或停止充填,以防布袋爆裂,留有一定固結脫水時間。(2)充填過程中,測量人員根據充砂袋堤心斷面圖紙控制好每層砂袋頂高程,在充填過程中如一次達不到理想高度,待砂袋稍有固結后,再進
23、行二次或多次充填,直到理想的充盈度,砂袋厚度控制按設計要求不應小于0.5m,但也不宜大于0.7m,(3)布體的材質和加工質量必須滿足設計強度要求。(4)充填袋裝砂被單個重量可根據施工工藝、施工強度和工期綜合確定.充填時砂被應交叉重疊,并注意水流對其的影響,控制砂袋密實性。為防止充填時袋裝砂破裂和增加拋填密實性,反濾布鋪設應平順緊貼袋裝砂,鋪設時應有相應的壓載物體,沿堤軸線的搭接寬度不小于1。0m,沿橫斷面不應有搭接縫。(5)砂被(充填)厚度不應小于0.5m,但也不宜大于0.7m。充填時須確保袋體的充填飽滿度和平整度,袋體之間應緊靠、擠密,不得在袋體間出現通縫。(6)砂被充填袋在制作、運輸、堆放
24、、鋪設、充填等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保護,不得出現破損和老化現象。如有其他原因造成的破損,應及時采取補袋措施,避免水流淘刷砂被.(7)充填砂被袋垂直于堤軸線方向鋪設,上下袋體應錯縫排列,鋪設后的外形尺寸滿足設計要求。對已鋪設完成的砂被應注意保護,防止施工船舶、機械等對袋體的破壞.(8)同層相鄰袋體接縫處土工織物袋應預留一定收縮量,以確保充填后兩袋相互擠緊。充填后的兩袋間不得有貫通接縫。(9)袋裝砂被灌砂率為6070,袋裝砂被棱體的填筑應層次分明,不得彼此混合,要保證連續性,并注意水流對其的影響,控制砂被密實性,防止分離。應由下而上進行,并拍平鋪勻。(10)分層兩端間隙用小砂袋填平。第五章 施工監測
25、本工程委托廈門合誠工程檢測有限公司進行工程試驗及施工監測,該試驗監測單位具有政府部門認可的相關資質,試驗設備和監測儀器滿足本工程的試驗監測項目要求。AB隔堤主要監測項目包括:沉降監測、位移監測、孔隙水壓力監測。5.1 施工監測控制施工監測主要控制標準如下:、施工加載控制標準:施工加載通過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孔隙水壓力的消散度控制加載速率,控制標準如下:水平位移每晝夜應小于5mm;基底的中心沉降每晝夜應小于10mm;孔隙水壓力的增量與荷載的增量比應小于0.5。、堤身沉降穩定的界定標準,達到此標準后,可實施堤頂鋼筋砼擋坎和路面結構等附屬設施.根據沉降標的實測沉降曲線,計算出的地基平均固結度達到90
26、以上;地面沉降速率連續 10天小于1.52mm/d.5。2 施工監測項目5.2.1 沉降監測、面層沉降觀測a)堤身沉降觀測通過埋設面層沉降板觀測堤身的沉降量和沉降速率。觀測次數:加荷期每天12 次,恒載期每周2 次.堤身加載控制標準:沉降速率小于10mm/d,根據實際變形情況,各方商榷調整標準。b)地基處理區表層沉降觀測按每約 10 萬m2布置12 個觀測點的密度排列沉降觀測標,沉降標規格尺寸如圖紙,沉降標應在插排水板前埋設,觀測頻率為插排水板和堆載期間,每2天觀測一次,在滿載后靜壓期,每5 天觀測一次,特殊情況可加密觀測。、土體深層分層沉降觀測深層分層沉降觀測孔在插板后埋設,用以測量不同深度
27、的土層在加固過程中的沉降過程曲線,從而了解各土層的壓縮情況,可以判斷加固達到的有效深度及各個深度土層的固結程度,也可為計算沉降的研究及設計提供驗證的資料.深層分層沉降采用沉降尺及沉降環進行監測,測量精度為0。5mm,采用鉆孔導孔埋設,鉆孔垂直偏差率應不大于1。5,成孔后清孔,將分層沉降標放置于鉆孔中,測量磁環的埋設深度對應不同土層,不同土層的分界面位置宜埋設一對應的磁環,埋設完畢后應對不同深度磁環按次序編號,待孔側土回淤穩定后,并測量其初始標高。沉降環埋設后應盡快測定各個沉降環的實際埋設位置,并做好記錄,在施工期間每天觀測一次,施工結束后每3 天觀測一次,竣工交付使用的35年內應繼續觀測,觀測
28、頻率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5.2.2 位移監測、土體深層側向位移觀測通過埋設深層測斜管觀測在堤身加載及后方吹填過程中深層土體的水平位移和位移速率。a) 沿堤身軸線約300m布置深層測斜管,布置于堤身內側坡腳處。b) 深層測斜管底端應進入硬土層至少3。0m。c) 觀測次數:加荷期每天12次,恒載期每周2次.堤身及陸域加載控制標準:位移速率小于3mm/d,根據實際變形和孔隙水壓力消散情況,各方商榷調整標準.、側向位移觀測通過埋設位移邊樁觀測在a) 沿堤身軸線100150m布置位移邊樁,布置于外坡分級平臺上。堤身加載及后方吹填過程中堤身的水平位移和位移速率。b) 觀測次數:加荷期每天12次,恒載期
29、每周2次。c) 堤身加載控制標準:邊樁位移速率小于4mm/d,根據實際變形和孔隙水壓力消散情況,各方商榷調整標準。5.2。3 孔隙水壓力監測、堤身孔隙水壓力監測通過埋設孔隙水壓力計觀測軟土層內孔隙水壓力的增長和消散過程,用以計算土體固結度,并控制加載速率。a) 沿堤身軸線每約300m 布置一根孔隙水壓力計,孔深要求打穿淤泥層,沿深度方向觀測點間距約2m。b) 觀測次數:加荷期每天12 次,恒載期每周2次。c) 堤身加載控制標準:要求孔隙水壓力增值與所加恒載增值之比小于50,即U/P50。、地基處理區孔隙水壓力監測在每個分塊中心布置一組孔隙水壓力傳感器, 在吹填層及淤泥層中按深度方向每向下1.5
30、m 埋設一個探頭,各深度位置的探頭要求分孔埋設.觀測頻率為插排水板和抽真空期間,每2 天觀測一次,在滿載后靜壓期,每5 天觀測一次,特殊情況可加密觀測。第六章 勞動力投入計劃6。1根據施工現場具體情況,我部組織與預應力錨索有關各專業施工班組進行施工,施工班組和施工人員安排詳見表2施工投入人員一覽表.表2 施工投入人員一覽表序號施工隊伍人員數量施工任務備注船舶駕駛18對應袋裝砂充填施工船舶駕駛員2機修工10負責船舶機械設備的維修與保養工作3船舶工作人員50泵砂船晃吸砂船船上工作人員4充填砂袋班組工人40袋裝砂排水墊層及砂被棱體充填施工5輔助工10現場施工是輔助人員6。2施工人員進場計劃根據施工進
31、度要求配備,人員2016年11月上旬進場,項目部根據實際進度增加相應工種人員,以滿足施工進度要求.第七章 安全保證措施根據施工現場的條件,本工程的特點和性質,本單位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事故進行分析判斷,確定本工程的安全與健康風險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1)特殊氣候條件、自然災害影響;(2)陸上施工、陸路運輸作業;(3)水上施工、運輸作業;(4)機械設備操作;(5)用電安全風險;(6)火災風險等。根據上述情況建立相應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措施形成本工程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以推動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貫徹和落實。通過貫徹執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措施來控制風險,通過保險、防護措施將風險發生所引致的損失減至最小。
32、7。1組織保證措施本工程將按我公司SMS文件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建立從工地項目經理到員工,從項目經理部到各船舶班組,從專管到協管的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健康管理組織機構和聯系網絡。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安全健康生產委員會安全領導小組應急指揮中心防臺工作組安調部調度中心專職安全員兼職安全員防臺工作小組應急救護隊海上應急組織本項目經理部將成立項目安全生產委員會、防臺工作組、健康小組和應急指揮中心,項目經理任安全生產委員會主任、防臺工作組組長、健康小組組長和應急指揮中心總指揮,成員由經理部部門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組成。參與施工的船舶、班組及下屬單位設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和防臺工作小組,由各船長或
33、班長任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及防臺工作小組組長.項目經理部設立安調部和工地調度指揮中心,配備專用聯絡電話及甚高頻(VHF)無線電話,有專業安調人員24小時全天候值班,與施工船舶保持聯絡。安調部負責建立工地調度與公司調度、海事局、施工船舶的通信網,規定項目經理部聯系方式和通訊時間,制定船舶之間和船岸之間的通訊規則、聯系方式以及緊急狀態通訊聯絡方式,制定施工安全方案和安全措施,組織安全檢查和考核、安全培訓安全措施編寫并文件化、程序化.調度指揮中心負責調度室日常管理工作,掌握所有船舶動態和船舶調遣、航行、拖帶、施工計劃的實施,掌握工地船舶施工、防臺、避風情況,向各船舶通報危險天氣預報,協調、處理船舶日常工
34、作有關事項。為提高船舶施工生產安全性,加強施工船舶的現場安全管理,計劃在本工程施工單位安裝使用無線上網系統和我單位自行研制的“船舶指揮調度系統”。“船舶指揮調度系統”用現代化的導航定位技術和通訊手段,使船舶施工走線的航跡能在電腦屏幕上顯示出來,系統同時還用不同顏色顯示不同底質、水深區域,標出礙航物及避險線,為施工、航行安全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礎.項目經理部成立健康小組,項目經理任健康小組組長,成員由有關部門負責人擔任。同時成立應急救護隊,負責管理員工健康管理,進行安全健康培訓,落實健康保護措施.項目經理部成立應急指揮中心,項目經理任應急指揮中心總指揮,主管安全項目副經理任副總指揮,成員由有關部門負
35、責人擔任.同時成立應急救護隊,并配備救護用擔架和有關醫療器材。辦公室主任任救護隊隊長,救護隊副隊長由項目經理部醫生擔任,隊員由項目經理部有關人員組成。船上應急組織:船長任船上應急總指揮,船長應根據本船實際情況制定具體應急措施,并注意培養船員的應變能力.船上應貼有“應變布署”表,列明各船員的編號、職務和職責(包括棄船、消防和堵漏時的職責)。船舶在緊急狀態下,可以通過高頻電話、單邊帶電臺、應急電臺等,使用國際海上遇險求救頻率或緊急通訊頻率與其他船舶或海事部門、海上搜救中心等建立聯絡,求得幫助,與此同時,船舶可按規定的通訊網絡和頻率建立與他船、工地和公司的聯系,匯報情況,求得幫助。項目經理是工地安全
36、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根據工程特點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負責方針、目標、指標的確定、頒布,安全措施的審核;負責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和環境保護管理工作。船長是船舶安全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負責船舶安全和安全生產工作。其他安全生產責任人如下:(1)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項目經理);(2)直接安全生產責任人(分管生產的項目副經理);(3)安調部長及專職安全員;(4)船長、班組長和班組兼職安全員;(5)員工個人。上述人員安全責任在我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里有明確規定。本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框圖下圖所示:7.2 安全生產保證措施1、建立和健全安全保證及安全管理體系,制定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加強全體人員的安全教育,
37、做好安全技術措施交底。經理部設置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員負責檢查工地的安全措施和招待情況,指導安全施工.2、堅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主為”的方針。明確安全目標,明確獎罰條令,并定期開展安全生產達標檢查考核3、施工前對所有進場的作業人員均須接受三級安全教育,未經教育,未熟悉安全操作規程和各種專項制度的人員,不準上崗操作。在施工過程中,應根據現場的作業環境,做好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通過安全教育,真正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和“三不放過”的觀念,不斷提高作業工人的自身防護能力和全員的安全意識4、實行安全技術交底制度,在進行施工技術交底的同時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安全技術交底要逐級進行,項目部經理、
38、技術負責人要向項目部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質安部長向施工員、各施工隊(班)長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施工隊(班)長向全體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5、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水上作業人員必須穿好救生衣,沒有安全防護用品的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進行施工操作。6、各種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經過相應部門組織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培訓,考試合格后方許持有效證件上崗,嚴禁無證操作.7、機械操作人員工作前,應按章對所使用的機械設備進行必要的安全檢查,包括燃油、潤滑油、剎車油、冷卻水等是否滿足運行要求,各種機械的保險、限位裝置防護指示器等是否齊全可靠。否則應及時進行檢修、補充,嚴禁各種機械帶病運行,嚴禁各
39、種機械超負荷使用,嚴禁機械操作人員酒后作業。8、參與本工程水上作業的船只應具備適合本施工區域的各項機械性能。船上應配備足夠的錨纜設備和救生設備。水上作業人員應能熟知水性和適應本區域施工作業環境,應能熟練操作所在崗位的各項操作程序,船上作業人員嚴禁酒后作業。9、項目部配備足夠噸位的船只作為上下船岸的交通船。水上作業人員上下交通船時不得爭先恐后、不得互相擁擠、不得在船上嬉笑打鬧,確保水上交通安全.10、夜間施工應在各作業面上安置足夠的照明設施.用電應歸口統一管理.電工必須持證上崗,供電線路電器設施的安裝、維修和拆除應由電工來完成,并在要害部位張掛警示牌,其他人員不得隨意接觸用電設施。11、施工期間,要注意接受當地的有關氣象報告,特別要作好臺風汛期的防臺防汛工作。要組織各方面的人員,組建防臺防汛搶險突擊隊。作到人員落實、機具落實、物資落實.一旦預報有臺風襲擊跡象,立即組織采取相應措施,組織水上作業船只進入避風錨地,組織陸上施工機械、施工車輛停置在安全區域。作業面上的臨時用電線路要進行整合,防止自然災害給工程帶來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