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礦業公司基本建設工程施工管理辦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1、開工審批管理21.2開工條件21.3開工報告審批程序:22、設計變更管理22.1設計變更內容22.2設計變更分類22.3設計變更程序33、施工圖交底與會審管理33.1目的和要求33.2交底和會審的組織及參加人員33.3設計交底的主要內容34、質量管理工作的原則、目標和質量保證體系44.5工程質量目標54.6工程質量保證體系54.7施工質量驗評的基本要求、范圍、程序和內容54.8質量檢驗等級評定75、隱蔽工程管理86、施工總平面及現場管理96.1
2、施工總平面管理96.2施工現場管理107、施工測量管理107.1管理職能107.2程序117.3記錄128、工程調度會議管理128.1職責128.2調度會內容128.3調度會要求138.4會議程序138.5會議紀要149、施工進度計劃管理149.8進度計劃報表149.9統計報表141、開工審批管理1.1為保證科學管理、合理組織施工,施工單位在單位工程開工之前,必須具備完善的開工條件,經批準后方可開工。1.2開工條件施工組織設計,專業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方案或作業指導書已批準實施。勞動力已按計劃進場。施工機械設備及檢測儀表已進場,并布置就緒。管理人員已全部到位。開工所需的施工圖紙已到,并已會審
3、、交底。開工所需的材料、設備已進場,并進行必要的試驗且符合規定要求。對特殊工種人員已進行培訓,并取得資質上崗證。組織、質保、安全體系健全。開工前的各種手續已辦妥。1.3開工報告審批程序:首先由施工單位填寫單位工程項目開工準備工作審查表交由監理單位、建設單位的工程部,合格后填報工程項目開工報審表,經過審批后方可開工。2、設計變更管理2.1設計變更內容設計圖紙有差錯或遺漏。設計與實際情況不符合或設計條件有變化。現場條件所限,采用的材料規格、品種、質量不能完全符合設計要求。技術改進和合理化建議。施工差錯并由有關方面提出的處理意見。上級機構的正式批件,要求設計予以變更。2.2設計變更分類小型設計變更:
4、次要設備或一般性材料代用,增補或修改施工詳圖(包括修改尺寸、孔洞,預埋件差錯等),一般性修改及費用在 5 萬元以下的變更項目。一般設計變更:不改變設計原則,不影響工程質量和安全運行、不涉及初步設計已審定的原則變更費用在 50 萬元以下的項目。重大設計變更:涉及原初步設計審定的設計規模、設計原則、工藝系統與主要結構布置的修改、工程量的改變、進口范圍的變化等超過 50 萬元的變更。2.3設計變更程序 所有設計變更通知單或設計變更申請單應先辦妥審批手續才能施工。 特殊情況經有關單位共同確認后可先行施工,后補辦審批手續。對小型及一般設計變更由要求設計變更的單位提出設計變更申請單,由設計單位根據設計變更
5、申請單提出設計更改通知單后經相關部門審批后執行。對重大變更設計由要求設計變更的單位正式行文提出,由設計單位核簽,并由監理單位核簽后交建設單位審簽,并在必要時報請原審批單位批準。3、施工圖交底與會審管理3.1目的和要求設計交底的目的是使施工人員了解工程規模、工程特點、設計意圖、熟悉圖紙、明確特殊的施工要求、質量標準等,做到心中有數。交底與會審應在該項目開工之前,有關單位收到圖紙 3 天后、圖紙內容較多的或重要卷冊 7 天后進行。施工單位擬開始施工使用的圖紙必須經過圖紙會審,未經會審的施工圖不得用于施工。技術交底與圖紙會審一般以卷冊為單位,設計單位應提交完善的正式施工圖紙。對施工單位急需的重要分項
6、專業圖紙必要時也可提前先分別交底與會審,待成套圖紙到后再統一交底與會審。在設計技術交底與圖紙會審之前,各有關單位必須事先安排主管該項目的工程技術人員詳細審查圖紙,并代表本單位提出書面意見。交底和會審由監理單位做出詳細記錄并及時形成紀要,紀要須有各方人員的親筆簽名,并報建設單位工程部主管領導審閱。3.2交底和會審的組織及參加人員設計技術交底與圖紙會審由監理單位組織,總監或監理工程師主持。參加人員.1設計單位的主要設計人、卷冊負責人或工地代表;.2建設單位領導及相關專業技術負責人;.3施工、調試單位技術負責人及相關技術人員。3.3設計交底的主要內容先由設計單位介紹設計意圖、工藝布置與結構設計特點、
7、工藝要求、施工技術措施和有關注意事項。各有關單位提出圖紙中的疑問、存在問題和需要解決的問題:.1施工圖與設備、特殊材料的技術要求是否一致,設計與施工主要技術方案是否適應。.2圖紙表達深度能否滿足施工需要。.3各專業之間設計是否協調。.4設計采用的新結構、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在施工技術、機具和物資供應上有無困難。.5施工圖之間和總平面圖之間,總、分尺寸之間有無矛盾。.6基礎尺寸、建筑物預留孔洞、埋件、管線之間能否滿足要求。設計單位進行答疑。各單位對問題進行研究與協商,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3.4會審意見形成會審紀要,并經各方簽字,圖紙會審紀要應被視為設計文件的一個組成部分,會議紀要由監理
8、單位門完成。對會審中出現的設計修改必須符合已批準的初步設計原則和國家、行業所頒發的有關設計標準、規程、規范。決定必須進行設計修改的按設計變更管理程序進行設計修改。會審意見不能統一時報請有關領導審定。4、質量管理工作的原則、目標和質量保證體系4.1XX礦業有限公司基本建設工程實行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在建設過程中各種原始記錄、施工質量問題的處理記錄等資料應保存齊全、完備,存檔備查。工程一經開工,工程行政負責人、項目法人代表和設計、施工、監理、調試等單位的法人代表,即按照其職責,負有終身的質量責任。如果發生重大工程質量事故,要依據職責追究其責任,將工程質量納入法制軌道。4.2工程質量管理要做到“凡事
9、有人負責、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據可查、凡事有人監督”。嚴格遵守工藝規范與作業指導,嚴格執行質量標準,嚴格把好質量監督、檢查、驗收關,做到外觀質量與內在質量不達質量標準不報檢、不簽證。4.3在質量監檢過程中,監檢人員必須按規范、標準認真監檢,堅持原則、廉潔奉公。對忽視質量的傾向予以批評和糾正;對事故的責任人和不接受教訓屢出質量事故(質量缺陷)的單位或有關部門負責人予以通報批評;對玩忽職守造成重大質量事故者要重罰,直至追究法律責任。4.4工程質量管理方針: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抓全過程、抓預防為主,即“一高一嚴二抓”。4.5工程質量目標不發生重大質量事故,控制一般質量事故;消除質量通病;建筑工程4.
10、5.3.1分項、分部工程合格率100%;4.5.3.2單位工程優良率95%;4.5.4安裝、調試工程4.5.4.1分項、分部工程合格率100%;4.5.4.2單位工程優良率98%;4.6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單位工程部是質量監督的管理部門,工程部各專業負責人與工程監理單位各專業監理,對工程實行全方位、全過程、多元化的質量管理。建設單位工程部工程管理、安質管理負責人全面負責基建工程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工作,負責對監理單位的管理和協調,使其按合同要求和授權開展工作。建設單位工程部各專業負責人分別組織監理單位及相關工程管理人員負責確定相關專業的H點和W點的質量計劃,報請建設單位主管領導批準并負責監督編制
11、在施工文件包中實施。建設單位工程部各專業負責人負責對施工單位按照“驗標”各篇章的規定、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分專業編制的“質量驗評范圍劃分表”的審核,并報請建設單位主管領導審批后與監理、施工單位共同執行。建設單位工程部工程、安質負責人負責施工過程中的不合格項處理工作,一般問題可酌情處理,重大問題要報請領導審批后處理。監理單位負責定期向建設單位工程部遞交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情況報告,對重大質量問題及時專題匯報,確保施工質量在可控狀態。監理單位、施工單位應建立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施工單位專職質量監督員做到持證上崗,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明確工作職責,確保體系正常4.7施工質量驗評的基本要求、范圍、程序和內
12、容驗評的基本要求.1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采用三級抽查、四級驗收的方式。施工單位分班組自檢(一級)、工地或隊復檢(二級)、建設單位檢驗(三級),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參加的驗評(四級)。 .2監理單位進行第四級驗收與評定,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對一、二、三級驗評項目進行抽查。.3驗收記錄文件和簽證必須在工序驗收中進行,不得事后補記。驗評的范圍.1質量驗評范圍包含XX礦業有限公司基本建設工程中所有施工項目。驗評的程序: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必須嚴格按照先分項工程、后分部工程、再單位工程的順序逐級進行。分項工程驗評.1 分項工程驗評一般在工序結束后按質量計劃中的檢查點( H , W,S )進行,施工單位內部實行三
13、級檢驗制度。.2有些分項工程劃分范圍較大,一個分項工程常分數次施工,要求每施工一次驗評一次,并做好完善記錄,使驗評工作正確反映工程實際情況。.3分項工程驗評以現場實物檢查為主,同時對照施工記錄核對其完整性與真實性。.4分項工程驗收后應按規定的份數與表式填寫驗評表,當場填寫驗評結果并簽字認可,若該分項工程涉及隱蔽項目,必須在分項工程驗收文件中附上隱蔽工程驗收文件。分部工程驗評.1分部工程驗評一般在所含全部分項工程完工后驗收,并有完整的分項工程質量檢查報告、試驗報告(如混凝土強度、抗滲強度、金屬一般強度、疲勞強度、焊接的無損檢驗、電氣試驗等)和結論后進行。.2分部工程驗評以文件記錄驗收為主,現場實
14、物抽查為輔。.3分部工程驗收項目劃分及驗評等級按驗評標準進行。.4工程開工前,監理單位按所承建的工程項目依據“驗評標準”制定出“驗評項目劃分表”,四級分部工程驗評在施工單位完成內部三級驗收后提前三日向建設單位工程部申報,由監理單位組織,建設單位工程部派人參加。.5驗評結果按照建設單位工程部與施工單位雙方認可的表式填寫并簽證。單位工程驗評.1單位工程預驗收.1.1單位工程預驗收由監理單位組織實施,建設單位工程部派人參加。.1.2單位工程預驗收應在相關各分項、分部工程驗收合格后進行。.1.3施工單位自行組織驗收合格后提前五日向監理單位、建設單位工程部提出預驗收申請。.1.4在單位工程預驗收前,施工
15、單位必須準備好該單位工程竣工驗收移交資料文件包。該文件包的內容應包括:設計文件(含設計變更文件)、制造廠家設備圖和說明書、設備開箱檢驗記錄及缺陷處理記錄、主要原材料供應商文件及材料檢驗記錄、施工安裝記錄、工程質量驗評及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分部試運及調試記錄、工程缺陷處理結果記錄以及與本單位工程有關的其它文件。.1.5監理組織對竣工資料文件包進行檢查,同時進行現場實物觀感評議,應初步確定已完工程的評分記錄及驗評分,同時提出消缺或尾工項目清單。.1.6施工單位應根據預驗收的意見進行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向監理單位、建設單位工程部提出正式驗收申請。.1.7監理單位、建設單位工程部驗收合格后或是在對施工單
16、位預驗收后的整改工作檢查合格后,申請正式驗收。.2單位工程正式驗評.2.1單位工程正式驗評由建設單位組織施工、監理、設計等單位負責人進行驗收。.2.2單位工程正式驗評一般應分專業組進行。首先由施工單位報告施工情況,由監理單位報告預驗收情況,進行資料核查和實物檢測及觀感評分,在驗收簽證單上填寫驗評結果及評定等級,參加驗評的單位簽字。.2.3單位工程一經正式驗評完畢,意味著土建工程具備使用條件、安裝工程形成一定的生產能力,可移交業主運行,使用部門進行“代保管”,待工程全部竣工后,統一辦理工程竣工移交手續。4.8質量檢驗等級評定質量檢驗等級評定依次按分項工程、分部工程和單位工程為對象進行。質量等級分
17、為“合格”與“優良”兩個等級,具體質量等級標準按照“驗標”各專業篇章中的規定執行。本工程不允許“不合格項”的存在。凡經監理、建設單位檢驗認為不符合要求的施工項目不予簽證,不算完工,施工單位必須進行返工或修補等處理,待自檢合格重新申請驗收。凡經返工修補后符合標準的項目,一般可評定為合格,不能評為優良。由于各種原因執行設計文件、制造廠標準等不是“驗標”標準的檢驗項目,凡達到標準的,評為合格,不評優良,但不參與優良率的統計,不影響上一級項目質量等級的評定。質量驗評采用“煤礦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中規定的表式,個別特殊的表式由施工單位擬訂后,報建設單位工程部安質部門認可。5、隱蔽工程管理5.1隱蔽工
18、程是指那些在施工過程中一道工序的工作結束被下一道工序所掩蓋,正常情況無法進行復查的部位。其主要范圍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驗收項目如下:指工程建設工序進行中間環節半成品的驗收,如建筑工程中的鋼筋工程,驗收內容有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形狀、焊接質量、接頭位置、預埋件的數量和位置以及材料使用情況。指埋入地下的基礎工程,驗收內容有地基開挖土質情況、標高尺寸、基礎斷面尺寸等。指埋入結構或土中的機務、水工等壓力管道、電氣接地、電纜埋管、防水工程,如屋面、地下室、水工結構的防水層、防水處理措施、防腐處理等的施工質量。5.2隱蔽工程驗收通過通用的“隱蔽工程質量檢查記錄表”和建筑工程專用“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19、”的形式記錄、驗收成果,驗收后需請各方代表簽署。5.3天然地基驗槽、人工地基承載力的判定由設計部門及監理單位負責。5.4重要的結構基礎、設備基礎由建設單位工程部、監理同時參加驗收,其他基礎由監理驗收。5.5隱蔽工程驗收,施工單位應在自檢合格后提前 24 小時通知設計代表、建設單位工程部和監理單位,經各方共同檢查合格后方能進行下道工序。5.6隱蔽工程驗收前,施工單位工地施工班組應先填寫“隱蔽工程質量檢查記錄表”(包括檢查內容),提供給參加驗收人員檢查,檢查后各方作出評價并簽署明確意見。5.7隱蔽工程驗收是單位工程驗收的基礎,隱蔽工程驗收應與驗評工作同時進行,以利進行分項、分部和單位工程驗收。5.
20、8隱蔽工程質量驗收記錄由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分頭管理,并作為工程文件長期保存。6、施工總平面及現場管理6.1施工總平面管理承包商進入施工現場前,應根據合同所規定承建的工程范圍,按照本工程施工組織總設計的要求,根據施工總平面布置所劃定的用地范圍,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和所承擔工程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的要求,繪制施工總平面。該施工總平面隨同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報監理單位及建設單位工程部批準后實施。承包商在其所給定的施工場地內按照施工組織總設計和施工總平面布置建造臨時建筑,不得在其給定的施工場地之外私建、亂建臨時建筑和設施或堆放設備、材料,更不允許占用道路作為施工場地。施工場地隨著施工階段
21、的變化和承包商的實際需要,建設單位工程部及監理單位可根據情況統籌安排,重新調配使用。各承包商要對其所占用的施工場地范圍內的安全、防火、道路和排水系統的暢通以及良好的施工環境負責。對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各種污水排放都要妥善處理,不得隨意亂放、亂排。各施工單位在施工時需要開挖已有道路,中斷交通或需要中斷水源、電源時,必須提前 3 天提出書面申請,經監理單位、建設單位工程部批準后執行。承包商必須在批準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并予恢復。如不能按時完成并影響其他各施工單位施工時,其后果由當事承包商負責賠償損失或承擔必要的罰款。各類履帶式機械、重型壓路機械及超重件運輸機械進廠路線,施工單位必須按批準的、指定的路線
22、通行,否則對道路及地下設施造成的破壞由承包商負責修復或賠償損失。承包商使用水源、電源時,應事先提出申請,經批準后按指定地點和容量聯接并應按承包合同的規定及榆陽區相關部門的有關管理交納相應費用。按計劃需要停電、停水時,供電、供水管理單位應事先征得建設單位工程部同意,提前 2 天通知承包商,做好施工安排。意外發生斷水、斷電事件時,應采取必要措施,在短期內盡快予以恢復。承包商在廠區內取土和棄土要按照施工總平面的布置有組織的進行,不得隨意取土或棄土,更不得以商品轉賣給其他單位。施工中挖掘的多余土方,應及時運到指定的地點,不得亂堆棄土,堵塞道路及排水系統。設置在施工現場的永久測量標志,各施工單位應予保護
23、,不得損壞和移動。如有損壞要立即上報監理單位、建設單位工程部,并盡快恢復。經建設單位工程部、監理單位驗收后方可繼續使用。施工單位對所承擔的工程項目施工完畢并經驗收后,應按規定的時間迅速撤離施工現場,其所建臨時建筑和各項設施應在規定的時間內拆除或按規定合理調配給其他承包商使用,不得借故拖延或私自處理。各施工單位對有關施工場地的使用、臨時設施的建設、現場道路及各種力能管線布置、安全、防火、排水等措施的實施,必須接受建設單位工程部相關部門、監理單位的監督、管理與協調。6.2施工現場管理建設單位工程部負責現場的施工組織與協調管理工作。監理單位按建設方的要求對施工現場實行具體的組織、協調。各參建單位應嚴
24、格執行協調會有關決議。建設單位工程部對現場各施工單位之間,現場力能及機械互相協作借用,總平面管理,交通堵斷等問題有權經過協商后作必要的調度,各施工單位應予協助。7、施工測量管理7.1管理職能7.1. 1設計單位 .1設計單位應提供給施工單位和施工監理單位符合精度要求的平面控制網點和高程控制點。.2設計單位應在現場向業主單位、施工監理單位、移交實地的滿足精度要求的平面控制網點和高程控制點。 .3 設計單位應及時移交有關廠區測量的原始資料:廠區附近的三角點、導線、水準點等。 施工單位 .1廠區內所建立的一切測量控制網點施工單位應妥善保護,防止損壞。 .2施工單位和施工監理單位進入現場后應對設計提交
25、的原始資料認真校核,確認滿足施工放線精度后方可使用。 .3施工單位應在開工前編制好施測任務書,經其質管部門審核、監理單位審批、建設單位工程部批準后才能予以施測。 .4施測的技術要求、儀器精度、誤差精度按國家有關現行標準、規定執行。 監理單位 監理單位有權對測量的任何過程進行檢測和對相關的質量文件進行檢查。 7.2程序原則 .1 測量人員必須根據總平面布置圖和有關施工圖紙,結合現場條件確定測量方法。 .2井筒及主要建 (構) 筑物的定位應根據廠區控制網或建筑方格網按二級導線精度的要求設該建 (構) 筑物控制樁。 .3 建 (構) 筑物控制樁的測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3.1根據建 (構) 筑物的軸
26、線布置控制樁。 .3.2控制樁的數量應根據具體工程而定。一般主廠房宜采用對稱布設,其控制樁不應少于 12 個,其它主要建構物的控制樁不應少于 4 個。 .3.3控制樁的位置不得布設在鐵路、公路、地下設施及施工機械行走的范圍內,距建 (構) 筑物土方開挖的上開口線不宜小于 5m。 .3.4井筒、主廠房及主要建 (構) 筑物的控制樁宜采用鋼管樁或混凝土樁。 .4建筑控制樁測定后可不進行平差計算,井筒、主廠房和輸煤系統建筑物應采用二級導線進行校核。其精度應符合國家有關及行業有關標準。 沉降觀測 .1 建 (構) 筑物必須按設計沉降觀測埋設觀測點,并按規定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沉降觀測。 .2 沉降觀測的步
27、驟如下: .2.1編制沉降觀測技術措施。 .2.2建立二等水準網。 .2.3進行沉降觀測。 建 (構) 筑物和設備基礎等工程在施工期間的沉降觀測應符合國家及行業有關標準。 當觀測點損壞或視線被阻擋無法觀測時應立即在其鄰近補充埋設觀測點,并在記錄中詳細說明。 建 (構) 筑物和設備基礎發生沉降時觀測次數應按具體情況增加,并對發生裂縫的結構應進行裂縫觀測。 7.3記錄 廠區控制網或建筑方格網測設完畢應進行驗收,并提供下列資料: .1施測圖。 .2坐標變換計算書。 .3平差計算書。 .4控制網及建筑方格網成果表。 .5點之記。 二、三、四等水準網應進行驗收,并提供下列資料: .1施測圖。 .2平差計
28、算書。 .3水準點成果表。 .4點之記。 建 (構) 筑物、設備基礎及地下管溝的定位放線應進行驗收,并提供下列資料: .1施測圖。 .2計算書。 .3測量記錄。 工程竣工后應向業主單位提供下列沉降觀測資料: .1設計規定的單位工程沉降觀測點平面圖。 .2沉降觀測成果表及觀測點沉降過程曲線。 8、工程調度會議管理8.1職責監理單位負責組織、主持調度例會,編寫會議紀要。監理單位負責收集會議資料,監理、建設單位負責會議紀要內容的督促、落實并檢查執行情況。負責協調解決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各施工、設計、調試單位負責準備會議資料,嚴格執行會議決議。8.2調度會內容傳達上級對本工程的指示和要求,執行業主工
29、程建設管理的有關文件和決定。檢查上次例會議定事項的落實情況,分析未完事項的原因。督促施工單位按施工合同和施工組織設計組織施工。檢查分析工程進度、質量、安全等方面的計劃完成情況,提出獎懲意見,提出下一階段的目標及其落實措施。檢查和考核周計劃、月計劃及網絡計劃的執行情況,采取措施保證網絡計劃正常實施。協調解決現場施工單位之間存在的問題,保證安全文明施工。布置、安排重要的施工任務或重要的活動。解決設備、材料供需矛盾,保證均衡施工。裁定施工單位之間的矛盾,理順相互配合關系。其它重大問題協調、裁決。對調度會未解決的問題,可另行召開專題會議解決。8.3調度會要求與會人員.1 主要施工單位的項目經理(或生產
30、副經理),工程、安全、質量負責人。.2 監理單位項目部總監、副總監、相關專業監理工程師。.3 設計院工地代表、設備工地代表。.4 建設單位副總經理、建設單位工程部主任及相關管理人員。會議安排會議時間:每周一下午15:00準時召開(14:50開始簽名),因故不能正常進行時應提前通知,會議地點:另行通知。會議準備施工單位在協調會前一日準備一份匯報材料以電子文檔的形式報監理單位并上傳到建設單位工程部(郵箱),內容包括:.1目前工程進展情況。.2目前工程質量、安全文明情況。.3需解決的問題,包括設計、材料、設備、資金、施工道路、場地等需協調的問題。.4下周工作計劃。8.4會議程序各施工、調試單位匯報進
31、度、質量、安全文明情況和需解決的問題。監理單位匯報上次調度會會議紀要布置工作的檢查情況并提出考核意見,布置本周的工作及相關要求。業主、設計單位、監理單位解答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業主、監理單位布置本周的工作及相關要求。8.5會議紀要紀要由監理單位負責起草,每周二下發到各有關單位。調度會會議紀要是工程調度管理的最高指令,參加各方必須嚴格執行,確保按時完成規定的各項工作任務。9、施工進度計劃管理9.1建設單位組織制訂本期工程里程碑計劃和綜合進度計劃,并制訂年度綜合進度計劃。9.2施工單位依據建設單位下達的年度綜合進度計劃編制本標段年度施工計劃,編制到單位工程級、工序數不限;施工單位應根據建設單位審查
32、批準的年度計劃編制季度施工計劃,編制到分部工程級,工序數不限;施工單位應根據建設單位審查批準的季度計劃編制月度施工計劃,編制到分項工程級,工序數不限。9.3施工單位依據建設單位下達的年度綜合進度計劃編制本標段年、季、月度施工計劃,年、季、月度施工計劃必須確保建設單位提出的進度目標,施工單位編制計劃時,不得自行變更建設單位的進度目標,如情況變化需要變更,必須經建設單位認可。9.4年、季、月度施工進度有其各自的范圍和深度,相互間要有緊密的關系,下一級進度計劃要保證上一級進度計劃目標。9.5 施工單位報審的年、季、月度施工計劃必須編制施工進度橫道圖。9.6編制年、季、月度計劃時要有編制說明,其中包括
33、:重要項目或節點形象進度、本期資源投入計劃、本期質量和安全控制重點、本期需要協調和解決的問題等。9.7監理要定期檢查年、季、月度計劃執行情況,對嚴重偏離計劃的,要分析清楚原因和責任,提出糾偏措施,并書面報告建設單位。9.8進度計劃報表承包單位應在每月25日前編制下月施工進度計劃(一式四份,并附電子版)報送建設單位、監理審核。月計劃編制起止日期為本月26日至下月25日止。季度計劃編制起止日期為本季末26日至下季末25日止,年度計劃編制為本年底26日至下年底25日止。9.9統計報表統計報表分為月、季、年度統計報表,統計完成起止期與計劃報表時間一致,統計報表報送時間同計劃報表。統計報表編制要有文字說
34、明,包括完成的主要工程形象進度,主要實物工程量及完成的工程量清單,本月實際完成情況與計劃進度比較,實際完成進度與計劃比較,提前或滯后的主要原因,下月應采取的措施等;本月進場人、機、料動態表。9.10進度計劃報表須與統計報表同步報送。9.11工程月進度申報9.11.1承包單位應在每月25日前編制本月施工完成進度情況,填報( )月份已完工程量清單及工程月付款申報表,要求附工程款分解明細。9.11.2建設單位與監理單位在每月26日前對施工單位上報的( )月份已完工程量清單進行審核,并依此確定工程月付款額。9.11.3承包單位應在每月26日前,依據已審批的工程月付款進度表,到建設單位財務部門填報支付款憑證,辦理付款或掛賬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