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公司工程施工圖紙及變更管理規定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施工圖紙及變更管理規定1 目的和范圍為規范公司圖紙會審、設計變更、工程洽商的管理工作,加強圖紙會審及工程洽商的嚴肅性,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施工質量與經濟效益,特制定本規定。本規定僅用于不進行施工圖深化設計類型的工程。2 引用文件國家、行業、地方政府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及規范標準;3 定義 設計圖紙:由設計者根據業主提供的要求及資料而設計的圖紙。圖紙會審:為了了解設計意圖、明確質量要求,將圖紙上存在的問題和錯誤、專業之間的矛盾等,盡最大可能解決在工程開
2、工之前,由設計、施工、建設單位共同組織召開的會審。設計變更:就是設計單位對自己已經發放給業主、監理及施工單位的設計文件(設計圖紙)所做的修改說明,通常是以設計變更通知單的形式出現,有時為表達清楚也會附有圖紙。工程洽商:一般是施工單位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或本身的施工能力,在不影響建筑物功能的前提下,提出更合理的設計修改意見,也稱為技術核定單。4 職責4.1 項目管理部技術部門負責監督所屬項目圖紙會審、工程洽商工作。4.2 項目部4.2.1 負責組織圖紙會審;4.2.2 負責書面提醒和協助建設單位召開圖紙綜合會審會議;4.2.3 負責擬訂施工單位提出的工程洽商;4.2.4 負責施工圖圖紙的管理與
3、受控發放;4.2.5 負責竣工圖繪制及歸檔工作。5 基本工作流程項目經理組織各專業審圖人員各專業技術負責人組織預審項目內部集體審查圖紙施工方提出工程洽談業主、設計、監理審核工程洽商建設單位組織、施工、監理、設計單位參加的綜合會審(設計交底)會審記錄設計圖紙變更標識施工圖紙受控管理竣工圖編制設計變更業主發放設計變更通過工程完工后6 措施和方法6.1 圖紙會審工程在開工前,項目部先組織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內部圖紙會審。6.1.1 圖紙會審中應注意的要點6.1.1.1 審查設計圖紙是否為設計單位正式簽署的圖紙,凡是無證設計或超越資質設計,以及設計單位沒有人簽署的圖紙不得用于施工。審查施工圖設計是否符合
4、國家有關技術、經濟政策和有關法規。6.1.1.2 審查施工圖的基礎工程設計與地基處理有無問題,是否符合現場實際地質情況,地質勘探資料是否齊全。如果沒有工程地質資料或無其它地基資料的,應與設計單位商討并辦理書面手續。6.1.1.3 設計圖紙與說明是否齊全,是一次供圖還是分期供圖,如果是分期供圖應有時間表。6.1.1.4 工程結構是否符合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的原則,有哪些合理的改進意見。6.1.1.5 審查建設項目坐標、標高與總平面圖中標注是否一致,與相關建設項目之間的幾何尺寸關系以及軸線關系和方向等有無矛盾和差錯。6.1.1.6 大型構件和設備的吊裝能否滿足安全施工的要求。6.1.1.7 審查圖紙
5、及說明是否齊全和清楚明確,核對建筑、結構、上下水、暖衛、通風、電氣設備安裝等圖紙是否相符。6.1.1.8 審查建筑平、立、剖面圖之間關系是否矛盾或標注是否遺漏,建筑圖本身平面尺寸是否有差錯,各種標高是否符合要求,與結構圖的平面尺寸及標高是否一致。6.1.1.9 審查建筑項目與地下構筑物、管線等之間有無矛盾。6.1.1.10 審查結構圖本身是否存在差錯及矛盾:結構圖中是否有鋼筋明細表,若無鋼筋明細表,鋼筋混凝土關于鋼筋構造方面的要求在圖中是否說明清楚,如鋼筋錨固長度與抗震要求長度等。6.1.1.11 審查施工圖中有哪些施工特別困難的部位,采用哪些特殊材料、構件與配件,貨源如何組織,檢測如何進行。
6、6.1.1.12 對設計采用的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和新設備的可能性和應采用的措施進行商討。6.1.1.13 設計中采用的新技術、新結構限于施工條件和施工機械設備能力以及安全施工等因素,要求設計單位予以改變部分設計的,審查時必須提出,共同研討,求得圓滿的解決方案。6.1.2 圖紙會審的程序6.1.2.1 圖紙會審前,項目各專業技術負責人應組織工長、翻樣、內業技術等有關人員在全面熟悉和深化圖紙的基礎上,進行自審,將發現的問題內部討論統一意見,并作好記錄,以備會審時提出。6.1.2.2 圖紙會審由建設單位召集進行,項目在做好內部會審工作后,督促建設單位盡快組織會審,并由建設單位分別通知設計
7、、監理、分包施工單位參加。6.1.2.3 圖紙會審分“專業會審”和“綜合會審”,解決專業自審和專業與專業之間存在的各種矛盾及施工配合問題。無論“專業”或“綜合”會審,在會審之前,應先由設計單位交底,交代設計意圖、重要及關鍵部位,采用的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和新設備等的做法、要求、達到的質量標準,然后由各單位提出問題進行會審。6.1.2.4 根據實際情況,圖紙可分階段會審,如地下室工程、士0.000以上主體工程、裝修工程,當問題較多較大時,施工中間可重新會審,以解決下一步施工中的矛盾和問題。6.1.2.5 會審時,由項目內業技術人員提出內部會審時的統一意見并作記錄,會后整理好圖紙會審記錄
8、,由參加單位蓋章后生效。分別送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項目經理部存檔,作為施工文件的組成部分。該記錄應包含以下內容:a)工程項目的名稱、參加會審的單位及人員名單;b)會審的時間、地點;c)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對設計提出的要求,以及要求修改的內容;d)會議上討論的主要內容;e)施工單位為了便于施工、施工安全或建筑材料問題而要求設計單位修改部分圖紙的商討與解決辦法;f)會審中尚未解決或需進一步商討的問題與要求。6.1.2.6 圖紙會審后遺漏或新出現的問題可采用設計變更或工程洽商的方法解決。6.2 設計變更6.2.1 設計變更,由設計人擬寫,內容詳實,必要時應附圖,并逐條注明應修改的圖紙號。6.
9、2.2 設計變更應以設計圖的發放方式發至業主、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同時應有各單位的簽字認可。6.2.3 變更在業主、設計、監理和施工單位簽字認可后,由項目技術負責人指導資料員歸檔,并同時報送復印件給項目現場、商務、質監等相關部門。6.2.4 項目商務部門應根據變更的實際情況,做好經濟性認定,對于出現索賠的情況,應根據相關規定及時提出索賠要求。6.3 工程洽商6.3.1 施工單位提出的工程洽商,由項目的技術負責人擬寫,應征得設計、監理、業主的同意并簽字認可后由業主發往各單位。6.3.2 設計單位如委托業主(監理單位)辦理簽認,應辦理委托手續。6.3.3 一個專業要辦理工程洽商,對其他相關專業有影
10、響的,必須事先與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商定,取得一致意見后再辦理工程洽商。6.3.4 洽商在業主、設計、監理和施工單位簽字認可后,由項目技術負責人指導資料員歸檔,并同時報送復印件給項目現場、商務、質監等相關部門。6.3.5 項目商務部門應根據洽商的實際情況,作好經濟性認定,對于出現索賠的情況應根據相關規定及時提出索賠要求。6.4 施工圖及變更的受控發放6.4.1 各項目部應設置資料員,負責施工圖紙及其它相關設計文件的收發、登記、保管和整理工作(其中屬保密工程的,應嚴格按保密制度執行)。6.4.2 只有經過受控發放的圖紙才能正式用于施工。6.4.3 項目在簽訂合同時應要求建設單位提供足夠的圖紙份數。圖
11、紙發放的范圍為項目技術負責人、預算員、鋼筋翻樣員,項目其他管理人員的發放,由項目技術負責人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確定。6.4.4 對于資料員收集到涉及圖紙變更的設計變更和工程洽商,也應將復印件發送給圖紙持有人。6.5 施工圖的變更標識項目在收到經簽發認可的圖紙會審、設計變更和工程洽商時,圖紙持有人應對受控圖紙進行相應的更改。更改的原則是:在發生更改部位相鄰的空白處,注明:此處有修改,詳見設計變更單或工程洽商單XX號,并用箭頭指向更改的部位。若更改部位在圖紙上不便指向,則在圖紙圖標上方空白處注上變更說明。資料員在受控發放新版圖紙或變更圖紙的同時,要收回舊版圖紙并做好作廢標識。6.6 竣工圖繪制6.6
12、.1 凡按施工圖施工沒有變動的,在施工圖圖簽附近空白處加蓋并簽署竣工圖章;6.6.2 凡一般性圖紙變更,可根據設計變更依據,在施工圖上直接改繪,一般采用杠(劃)改、叉改法、局部修改圈出更改部位,在原圖空白處繪出更改內容。所有變更處必須引劃索引線,注明更改依據,并加蓋及簽署竣工圖章。6.6.3 凡結構形式、工藝、平面布置、項目等重大改變及圖面變更超過40%的,應重新繪制竣工圖。對于重新繪制的圖紙要求與原圖比例相同,符合制圖規范,有圖名和圖號,圖號可按原圖編號。對于用CAD繪制的竣工圖,修改后圈出修改部位,并在圖中空白處做一修改備考表,圖簽上必須有原設計人員簽字。6.6.4 編制竣工圖必須編制各專業竣工圖的圖紙目錄,繪制的竣工圖必須準確、清楚、完整、規范,修改必須到位,真實反映項目竣工驗收時的實際情況。6.6.5 用于改繪竣工圖的圖紙必須是新藍圖或繪圖儀器繪制的白圖,不得使用復印的圖紙。6.6.6 竣工圖編制單位應按照國家建筑制圖規范要求繪制竣工圖,使用繪圖筆或簽字筆及不退色的繪圖墨水。不得使用涂改、刀刮、補貼等方法修改圖紙。7 應形成記錄圖紙會審記錄、工程設計變更單、工程洽商單(技術核定單)記錄表格樣式詳見當地規定。8 附則8.1 本管理規定自頒布之日起實行。8.2 本管理規定由項目管理部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