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防土建工程施工常見問題及處理辦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人防工程施工常見問題及處理辦法1、鋼筋外觀檢查常見問題我外觀檢查是鋼筋驗收的必要程序。外觀不合格有以下幾種情況:(1)標牌異常或標牌缺失每捆鋼筋上的標牌是鋼制的,是證明鋼筋生產廠家、爐號、規格、型號、批號和生產日期的重要質量停息。一旦發現標牌的異常或缺失,應嚴格地進行檢查檢驗。(2)重量差異一般鋼筋在生產中由于尺寸差而帶來重量差。在鋼筋進場中應抽查13捆鋼筋進行公稱重量的統計并與實際重量對比,允許偏差不得大于國家標準。(3)表面質量盤條有裂紋、折疊、
2、結疤、耳子、分層及夾雜凸塊、凹坑、劃痕及其他表面缺陷達不到國家標準。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繡。(4)形狀差異主要是帶肋鋼筋,有的縱橫肋高度不夠,有的月牙肋頂寬過大等。2、鋼筋的彎鉤或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1)HPB300級鋼筋末端應做180彎鉤,其彎弧內直徑D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倍(圖1)(2)HRB335級、HRB400級和RRB400級鋼筋末端需做90或135彎折時,HRB335級鋼筋的彎弧內直徑D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4倍;HRB400級、RRB440級鋼筋不宜不于鋼筋直徑的5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應按設
3、計要求確定(圖2)。(3)彎起鋼筋中間部位彎折處的彎曲內直徑D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圖3)(4)除焊接封閉環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應做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通常彎鉤應為135,箍筋彎后平直部分長度:對一般結構不宜小于6d(d一箍筋直徑)和50mm;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不應小于10d和75(圖4)。3、鋼筋未采用熱軋鋼筋人防工程鋼筋混凝土結構必須采用熱軋鋼筋,不得采用冷軋帶肋鋼筋、冷拉鋼筋等經冷加工處理的鋼筋。對人防工程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來說,處于屈服后開裂狀態仍屬正常工作狀態,這點與靜力作用下結構構件所處的狀態有很大不同。冷熱帶肋鋼筋、冷拉鋼筋等經冷加工處理的鋼筋伸長率低,塑性變形
4、能力差,延性不好。人防工程鋼筋混凝土結構常用熱軋鋼筋為HPB300級,HRB335級和HRB400級、RRB400級。其鋼筋強度設計值如下: 強度單位:N/mm2鋼筋種類(或牌號)設計強度動力設計強度HPB300級270405HRB335級300405HRB400級RRB400級3604324、鋼筋綁扎與圖紙和設計變更不一致或者不滿足規范和驗評標準要求。鋼筋綁扎注意事項:(1)綁扎基礎鋼筋網,應先在基底劃出短向鋼筋位置線,依線擺放好短向鋼筋,再按長向鋼筋間距,在短向鋼筋上面擺放好長向鋼筋,長向鋼筋與短向鋼筋的交叉點必須全部扎牢,相鄰綁扎點的綁扎方向應八字交錯,以免網片歪斜變形。(2)綁扎雙向板
5、鋼筋網,應先在模板上劃出短向鋼筋位置線,依線擺放好短向鋼筋,再按長向鋼筋間距,在短向鋼筋上面擺放好長向鋼筋,長向鋼筋與短向鋼筋的交叉點必須全部扎牢,相鄰綁扎點的綁扎方向應八字交錯。(3)梁與板縱向受力鋼筋采用雙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25mm或25mm以上的短鋼筋,以保持其設計距離正確。(4)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框架梁、牛腿及柱帽等鋼筋,應放在柱的縱向鋼筋內側,同時要注意梁頂面主筋間的凈距要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5)梁箍筋應與主筋垂直,箍筋的接頭應交錯布置在四角縱向鋼筋上,箍筋轉角與縱向鋼筋的交叉點均應扎牢。箍筋平直部分與縱向交叉
6、點可間隔扎牢,以防骨架歪斜。(6)鋼筋網彎鉤方向:對基礎鋼筋的彎鉤應向上;對板筋的彎鉤,鋼筋在板下部時彎鉤向上;鋼筋在板上部時彎鉤向下。(7)鋼筋綁扎時必須認真核對圖紙和設計變更,以免將鋼筋直徑、間距弄錯或內、外鋼筋綁扎顛倒等錯誤,同時鋼筋位置的允許偏差必須滿足驗評標準要求。(見表1)表1鋼筋位置的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鋼筋網的長度、寬度10網眼尺寸焊接10綁扎20骨架的寬度、高度50骨架的長度10受力鋼筋間距10排距5箍筋、構造筋間距焊接10綁扎20焊接預埋件中心線位置5水平高差+30受力鋼筋保護層梁、柱5墻、板(拱)35、鋼筋錨固長度不滿足人防規范或圖集要求鋼筋錨固長度是指受力鋼筋依
7、靠其表面與混凝土的粘結作用或端部構造的擠壓作用而達到設計承受能力所需的長度。縱向受拉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La鋼筋類型混凝土強度等級C25C30C35C40HPB300級34d30d28d25dHRB335級33d29d27d25dHRB400與RRB400級40d35d32d29d注:1、HPB300級鋼筋末端應做180彎鉤,彎后平直段長度不應小于3d;2、在任何情況下,縱向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不應小于250mm;3、d鋼筋公稱直徑。(2)當符合下列條件時,鋼筋錨固長度應進行修正:當HRB335、HRB400和RRB400級鋼筋直徑大于25mm時或當鋼筋在施工中易受擾動(如滑模施工)時,其錨固長度
8、應乘以修正系數1.1。當HRB335、HRB400和RRB400級鋼筋在錨固區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于3d且配有箍筋時,其錨固長度可乘以修正系數0.8。當HRB335、HRB400和RRB400級縱向受拉鋼筋末端采用機械錨固措施時,包括附加錨固端頭在內的錨固長度可取錨固長度的0.6倍。錨固范圍內的箍筋不應小于3個,其直徑不應小于縱向鋼筋0.25d,其間距不應大于縱向鋼筋的5d。當計算中充分利用縱向鋼筋的抗壓強度時,其錨固長度不應小于受拉錨固長度的0.7倍。6、鋼筋的連接不滿足圖紙或規范要求鋼筋連接是指通過綁扎搭接、機械連接、焊接等方法實現鋼筋之間內力傳遞的構造形式。(1)鋼筋的連接可分為綁扎搭接
9、、機械連接或焊接。機械連接接頭及焊接接頭的類型及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混凝土結構中受力鋼筋的連接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于10d。(3)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桿件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采用綁扎搭接;其他構件中的鋼筋采用綁扎搭接時,受拉鋼筋直徑不宜大于25mm,受壓鋼筋直徑不宜大于28mm。(4)當受力鋼筋采用綁扎搭接接頭時,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宜互相錯開。綁扎搭接接頭中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小于鋼筋直徑,且不應小于25mm。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l1F(l1F為搭接長度),凡搭
10、接接頭中點位于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搭接接頭均屬于同一連接區段(圖5)。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搭接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當直徑不同的鋼筋搭接時,按直徑較小的鋼筋計算。位于同一連接區段內的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對梁類、板類及墻類構件,不宜大于25%;對柱類構件,不宜大于50%。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宜大于50%;對板、墻、柱及預制構件的拼接處,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5)當受力鋼筋采用機械連接接頭時,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宜互相錯開。鋼筋機械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d,d為連接鋼筋的較小直徑,凡
11、接頭中點位于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機械連接接頭均屬于同一連接區段。位 同一連接區段內的縱向受拉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大于50%,縱向受壓鋼筋的接頭百分率可不受限制。8、鋼筋有銹蝕(1)檢查鋼筋表面上是否有鐵銹。鋼筋表面上有浮銹應清除干凈;鋼筋表面上帶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的鋼筋不得使用。(2)除銹方法:對大量的鋼筋,可通過鋼筋調直機調直過程中完成;少量的鋼筋除銹可采用電動除銹機或噴砂方法;鋼筋局部除銹可采取人工用鋼絲刷或砂輪等方法進行。亦可將鋼筋通過砂箱往返搓動除銹。(3)如除銹后鋼筋表面有嚴重的麻坑、斑點等已傷蝕截面時,應降級使用或剔除不用,帶有蜂窩狀銹跡的鋼絲不得使用。9、后澆帶、外墻施工縫不滿足
12、規范要求后澆帶是通過施工過程中的有效措施來解決建筑結構預控沉降或伸縮的調整辦法,達到不永久變形縫的目的。其機理就是以設置臨時性變形縫的方法釋放大部分約束應力,然后用強度較高的補償收縮混凝土澆后澆帶,以抗衡殘余的應力。后澆帶設置的位置、間距、斷面形式應滿足設計要求。同時后澆帶還必須對口部的密閉通道、防毒通道、擴散室、簡易洗消間、濾毒室和戰時封堵等處不允許二次澆鞏混凝土的部位讓開。后澆帶施工應注意以下事項:(1)結構主筋在后澆帶中應連接通過。為保證結構主筋不走形、不移位,一方面在制安后澆帶跨內鋼筋時應加密拉結筋、支撐筋及保護層墊塊,另一方面在澆筑兩側混凝土時采用對稱澆注法。若有鋼筋被踩彎或壓彎,應
13、及時矯正。(2)為便于施工及保證斷面企口成型,后澆帶兩側接縫處宜采用鋼筋支架鋼絲網隔斷,鋼絲網片必須繃緊,鋼絲網片與鋼筋支架綁扎必須結實、牢固。為確保后澆帶處不滲漏水,接縫處橡膠止水帶或遇水膨脹止水條應埋設到位,采用鋼板止水帶時,則鋼板止水片接頭必須搭接焊接,搭接長度不小于50mm,應滿焊。(3)后澆帶混凝土施工前,后澆帶部位和外貼式止水帶應予以保護,嚴防落入雜物和損傷外貼式止水帶。(4)澆筑后澆帶內混凝土前,應做好鋼筋的除銹工作,同進將帶內兩側混凝土鑿毛并將雜物清理干凈,用水沖洗施工縫并排除表面積水,保護濕潤24小時,在界面處涂刷與縫內混凝土內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以確保后澆帶混凝土與先澆
14、搗的混凝土連接良好。后澆帶應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筑,其強度等級應高于兩側混凝土一個等級。(5)后澆帶內混凝土澆筑完后,應盡快進行養護(一般不超過12小時)。后澆帶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進行施工,后澆帶混凝土的養護時間不得少于28天。10、馬蹬放置不正確當結構板采用雙層雙向鋼筋網時,上、下兩排鋼筋網之間應設置鋼筋撐腳,每隔1m放置一個,相互錯開排列,以保持雙排鋼筋間距滿足設計要求。大型基礎底板或設備基礎,應在1625mm鋼筋或型鋼焊成的支架來支承上層鋼筋網,支架間距宜為0.81.5mm。11、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滿足圖紙要求(1)混凝土保護層是指結構件中鋼筋外緣至構件表
15、面范圍用于保護鋼筋的混凝土。混凝土保護層能防止鋼筋銹蝕,對促進鋼筋與混凝土的共同工作,提高結構的耐久性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人防工程結構處于地下潮濕環境,為防止鋼筋銹蝕,提高結構的耐久性,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必須滿足設計要求。(2)縱向受力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鋼筋的公稱直徑,且應符合表3的規定。表3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mm)外墻外側外墻內側內墻板梁柱直接防水設防水層403020203030(3)當梁、柱、墻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于50mm時,應對保護層采取有效的防裂構造措施。(4)混凝土保護層的水泥砂漿墊塊或塑料卡,每隔600900mm設置1個,鋼筋網的四角處必須設
16、置。12、設備穿墻管做法不滿足防護密閉要求。(1)設備穿墻管的材質、管徑、壁厚和預埋位置必須符合圖紙要求。(2)當管道穿越圍護結構和防護單元間隔墻時(防護密閉隔墻),必須預埋帶有密閉翼環和防護抗力片的密閉穿墻短管。當管道穿越密閉隔墻時,必須預埋帶有密閉翼環的密閉穿墻短管。(3)其密閉翼環應采用厚度大于3mm的鋼板制作。鋼板應平整,其翼高為3050mm,密閉翼環與密閉穿墻短管的結合部位應滿焊,密閉翼環應位于墻體厚度的中間,并應與周圍結構鋼筋焊牢。(4)防護密閉或密閉穿墻短管的軸線應與所在墻面垂直、管端面應平整、密閉穿墻短管兩端應按圖紙要求伸出墻面。同時在套管與管道之間應用密封材料填充密實,并在管
17、口兩端進行密閉處理。(5)防護密閉穿墻短管應按圖紙要求在朝向武器爆炸沖擊波端加裝防護抗力片,抗力片宜采用厚度大于6mm的鋼板制作。抗力片上槽口寬度應與所穿越的管線外徑相同,兩塊抗力片的槽口必須對插。(6)設備穿墻管主要分為二種,一種為密閉穿墻短管如圖7,一種為穿墻套管如圖8。13、人防構件最小尺寸不滿足規范要求(1)人防頂板、中間樓板最小厚度200mm,還應滿足防早期核輻射要求;(2)承重外墻最小厚度250mm;(3)承重內墻最小厚度200mm;(4)臨空墻最小厚度250mm;(5)防護密閉門口框最小厚度300mm;(6)密閉門門框墻最小厚度250mm;(7)口部密閉隔墻最小厚度200mm;(
18、8)防護單元連通口門框最小厚度500mm。14、門框墻鋼筋綁扎不滿足圖紙或圖集要求。如:門框墻受力鋼筋與分布鋼筋位置放顛倒;門框墻鋼筋錨固長度不夠;門框墻上門框附加梁鋼筋綁扎錯誤及門框墻門洞四角未按圖紙要求增設斜向鋼筋等。(1)門框墻承受防護密閉門傳來的反力以及直接作用在門框墻上的沖擊波,應用鋼筋混凝土材料構筑,并與四周的通道結構連成一個整體。門框墻可根據周邊嵌固情況及門孔相對尺寸,將其劃分為門框墻側墻、上擋墻和門檻等部分(見圖9)。(2)門框墻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要求:鋼筋混凝土門框墻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防護密閉門門框墻的受力鋼筋直徑不應小于12mm,間距不大于250mm,配筋率不宜
19、小于0.25%(見圖10)。防護密閉門門洞四角的內外側,應配置2根直徑16mm的斜向鋼筋,其長度不小于1米。當墻厚大于400時,應配置3根直徑16mm的斜向鋼筋,其長度不小于1米(見圖11)。 防護密閉門、密閉門的門框與門扇應緊密貼合。防護密閉門、密閉門的鋼制門框與門框墻之間應有足夠的連接強度,相互連成整體。(3)門框墻鋼筋綁扎檢查內容:門框墻左、右垛配筋,如鋼筋直徑、間距、鋼筋錨固等;門框墻上門框鋼筋綁扎;門框墻上門框附加梁鋼筋綁扎(見圖12);門框墻門洞四角是否設置斜向鋼筋;門框墻下門檻鋼筋綁扎(固定門檻、活門檻);門框墻預埋件檢查和預埋件支撐固定是否牢固。15、人防工程口部未按圖紙要求設
20、置防爆地漏,而是采用普通地漏。規范要求人防工程口部的排水管道需要引入防空地下室時,其地漏應采用防爆地漏,以滿足人防防護密閉要求。16、人防工程口部未按圖紙要求設置洗消排水口和洗消污水集水井。規范要求人防工程口部包括進風井、進風擴散式、防塵室、濾毒室、密閉通道和戰時主要出入口的洗消間、防毒通道及防護密閉門以外的通道設置收集洗消廢水的地漏、清掃口或集水坑。17、電氣接地鋼筋網不滿足圖紙要求。規范要求利用結構鋼筋網做接地體時,縱橫鋼筋交叉點宜采用焊接。所有接地裝置必須連接成電氣通路;所有接地裝置的焊接必須牢固可靠。18、人防門防護設備(包括戰時構件封堵)預埋件不正確或預埋件漏做。(1)對照施工圖紙確
21、定出所有防護設備預埋件的數量、型號、規格和尺寸,按圖紙要求進行購置或加工制作。(2)防護設備預埋件運到現場后,要嚴格進行檢查,對形狀、規格、尺寸核對無誤后,對于需要防腐的進行除銹防腐,對于嚴重銹蝕的構件應進行更換或重新加工。(3)預埋件安裝時應注意位置、方向是否與圖紙一致,最后將預埋件校正并固定牢固。19、配電箱和消火栓箱安裝在人防外墻、臨空墻、密閉墻內。規范要求各種動力配電箱、照明箱、控制箱、不得在外墻、臨空墻、防護密閉隔墻、密閉隔墻上嵌墻暗裝。若必須設置時,應采取掛墻式明裝。20、穿越人防圍護結構的給、排水管使用鑄鐵管或PVC管。規范要求穿過人防圍護結構的給水管道應采用鋼塑復合管或熱鍍鋅鋼
22、管。穿過人防圍護結構的排水管道應采用鋼塑復合管或其他經過可靠防腐處理的鋼管;在結構底板中及以下敷設的管道應采用機制排水鑄鐵管或熱鍍鋅鋼管。21、防護密閉墻、密閉墻上有很多塑料套管。墻體支撐不正確,不滿足人防對防護密閉墻和密閉墻的密閉要求。正確支模方法應采用一次對拉螺桿固定墻體模板,同時不允許采用穿塑料管方式。22、混凝土有蜂窩、麻面、漏筋現象不滿足人防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對混凝土蜂窩、漏筋的基本項目要求。正確做法:加強混凝土的振搗密實,以滿足人防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要求。23、防護設備門未安裝或防護設備門無標識未按圖紙要求將所有防護設備門安裝到位或無防護設備門標識。24、平戰轉換構件未做規范
23、規定采用平戰轉換的防空地下室,應進行一次性的平戰轉換設計。實施平戰轉換的結構設計在設計中應滿足轉換前、后兩種不同受力狀態的各項要求,并在設計圖紙中說明轉換部位、方法及具體實施要求。平戰轉換措施應按不使用機械,不須要熟練工人能在規定的轉換期限內完成。臨戰時實施平戰轉換不應采用現澆混凝土;對所需的預制構件應在工程施工時一次做好,并做好標志,就近存放。25、設備管道穿越圍護結構未按圖紙采取密閉處理設備管道穿過人防圍護結構處應采取可靠的防護密閉措施。應在圍護結構的內側設置工作壓力不小于1.0MPa的防護閥門;防護閥門應采用閥芯為不銹鋼或銅材質的閘閥或截止閥;人防圍護結構內側距離閥門的近端面不宜大于20
24、0mm,閥門應有明顯的啟閉標志(見圖13)。26、與人防地下室無關的管道不宜穿越人防工程圍護結構(圖);上部建筑的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燃氣管不進進入防空地下室(圖1.2.2);穿越防空地下室頂板、臨空墻和門框墻的管道,其公稱直徑不宜大于150mm(圖1.2.3);凡進入防空地下室的管道及其穿越的人防圍護結構,均應采取防護密閉措施。27、凈高1、防空地下室的室內地面平面至梁底和管底的凈高不得小于2.0mm,其中專業隊裝備部和人防汽車庫的室內地平面至梁底和管底的凈高還應大于、等于車高加0.2m(圖)。2、防空地下室的室內地面平面至頂板的結構板底面的凈高不宜小于2.4m(專業隊裝備掩蔽部和人防汽車庫
25、除外)(圖)。28、防護密閉門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當防護密閉門沿通道側墻設置時,防護密閉門門扇應嵌入墻內設置,且門扇的外表面不得突出通道的內墻面(圖)。(2)當防護密閉門設置于豎井內時,其門扇的外表面不得突出豎井的內墻面(圖)。(3)防護密閉門采用活門檻時,門框下埋入基礎內的門框角鋼,要在加工廠預先為穿過角鋼的基礎上筋鉆孔或要求結構設計將此處鋼筋做下彎處理。29、染毒區風管安裝在人防工程染毒區內的風管,應滿足戰時抗力和密閉防毒的需要。染毒區風管的制作和安裝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風管要用2-3毫米厚的鋼板焊接成型;風管連接也應采用焊接,焊接均應采用滿焊,保證密閉不漏風。(2)風管安裝前
26、,應作除銹處理,并刷紅丹防繡漆。(3)風管安裝前,應按0.5%的坡度坡向室外。30、人防工程內的排水管,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生活污水管、雨水排水泵等水泵的壓力排水管。這類管道多數要穿越人防工程的圍護結構,管道上需要安裝閥門,可以使用給水鑄鐵管、機制排水鑄鐵管或熱鍍鋅鋼管。第二類是埋地的、出人防圍護結構的自流排水管,多數是收集口部洗消廢水的排水管。當排水管與工程外部連通時,管道要承受一定的沖擊波作用,其排水口多采用防爆地漏或清掃口,與其連接的排水管宜采用鍍鋅鋼管,便于施工。第三類是在人防工程圍護結構內敷設、不與工程外部連通、工程內部局部敷設的排水管。此類排水管在人防工程中使用最多。如果敷設在結
27、構底板墊層內或為明裝管道,宜采用非金屬管。如敷設在結構底板中,應使用強度較高的金屬管。由于人防工程底板中的鋼筋較密,在底板中敷設的管道不宜太長,以免不好控制坡度。在結構底板下敷設時,要使用混凝土包裹排水管。31、防護閥門的設置與安裝要求:(1)防空地下室的管道,當從出入口引入時,應在防護密閉門與密閉門之間的第一防毒通道內設置防護閥門,工作壓力不小于1.0MPa。(2)當給水引入管在土壤中由防護外墻引入時,外墻與土壤之間可能產生位移(由上部建筑自重引起下降或由于沖擊波的作用下產生變形),應對安裝防護閥門的管道采取柔性處理。引入管管頂覆土厚度按防護要求不得小于0.5m。(3)給水管道穿越圍護結構或
28、頂板時,應在圍護結構或頂權的內側設置防護閥門,該閥的工作壓力不小于1.0MPa,防護閥門邊緣距墻面或頂板的距離不宜大于200mm,并應設在便于操作處。(4)管道穿越防護單元隔墻和上下防護單元間,應在防護單元隔墻或防護密閉樓板兩側的管道上設置防護閥門,其工作壓力不小于1.0MPa。因平時使用要求不允許設置閥門時,可在該位置設置法蘭短管,在15天轉換時限內轉換為防護閥門。(5)管道穿越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時,在普通地下室一側設波紋管防不同沉降或變形,而在防空地下室一側設防護閥門,防止沖擊波進入防空地下室。32、防空地下室的備用管:各人員出入口和連通口的防護密閉門口框墻、密閉門口框墻上以及防爆波電
29、纜井應預留46根管徑為5080mm,管壁厚度不小于2.5mm的熱鍍鋅鋼管,并應符合防護密閉要求。33、基坑開挖和基底土方人工清理完成后,應對基槽進行檢查驗收。驗槽由建設單位主持,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人防質監部門參加。并對驗收結論簽署意見。檢查驗收的內容有平面位置,底面長、寬尺寸,邊坡坡度,基底標高等。基坑尺寸允許偏差:(1)底面標高0-50mm;(2)底面長度、寬度(由中心線向兩邊量)0+50mm;(3)邊坡坡度偏陡為0。在檢查驗收時,要觀察判斷基坑土質狀況。如果發現有不符合勘察、設計要求的應采取釬探檢查驗槽。具體方法如下:基坑開挖后,用鐵錘把鋼釬打入坑底基土中,根據每打入
30、一定深度的錘擊次數,來判斷地基土質情況。(1)鋼釬用直徑2225mm鋼筋制成,釬尖為60尖錐狀,長1.82m,鐵錘重3.64.5kg。(2)打錘時,舉高離釬頂5070cm,均勻用力,記錄每打入土層30cm的錘擊數。(3)釬探深度2m左右,釬間距12m梅花形布置。(4)看錘擊數有無明顯變化。如果沒有明顯變化,表明土質較均勻。發現異常現象時,由設計單位提出處理方案、設計、施工、監理、建設單位四方簽章后生效實施。有異議的部位,應由地質勘察部門核定,重新出據,并留有照片,以備長期觀察。34、土方回填注意事項(1)基坑的回填應連續進行,盡快完成。并應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內,以免邊坡塌方或基底土遭到破壞。(2
31、)除填料為爆破石碴,回填和碾壓可以在兩期進行外,其它土料的回填要一次完成。(3)基坑回填不宜在冬季施工,如果必須在冬季施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每層鋪土厚度京戲比常溫施工時減少20%25%,預留沉降量應比常溫施工時適當增加。鋪土厚度見表。表 填方每層的鋪土厚度和壓實遍數壓實機械每層鋪土厚度(mm)每層壓實遍數(遍)平碾20030068羊足碾200350816蛙式打夯機20025034人工打夯不大于20034含有凍土塊的土料用作填料時,凍土塊粒徑不得大于150mm,凍土塊體積不得超過填土總面積的15%,鋪填時,凍土塊應均勻分布,逐層壓實。填方上層應用未凍的、不膨脹的或透水性好的土料回填。管道以下至
32、管頂0.5m范圍內,不得用含有凍土塊的土回填。回填工作應連續進行,防止基土或已填土層受凍。(4)回填作業必須按規定分層填土分層壓實。不允許一次填滿只有表面壓實的錯誤做法。(5)采用機械壓實時,每次碾壓輪跡應有1520cm的重疊,避免漏壓,對于壓不到的部位,應采用人力夯或小型夯機配合夯實。(6)人力夯實填土時,夯前應進行初步平整,夯實作業時要按著一定方向進行,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每遍縱橫交叉,分層夯打。(7)當地下圍護結構有外包防水層時,防水層附近應用細土料填筑,防止破壞防水層。(8)防止地下管道發生位移或損壞,應以人工先在管子周圍填土夯實,并應從管道兩邊同進進行,直至管頂0.5m以
33、上。在不損壞管道的情況下,方可采用機械回填和壓實。(9)基坑回填應按設計要求預留一定沉降量,以備自然下沉。35、鋼筋的焊接接頭應符合下列規定:(1)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焊接接頭應相互錯開;(2)在任一焊接接頭中心至長度為鋼筋直徑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區段內,同一根鋼筋不得有2個接頭;在該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受拉區不宜超過50%,受壓區不限;(3)焊接接頭距鋼筋彎折處,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且不宜位于構件最大彎距處。36、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在正常環境下,不宜小于25mm;在高濕度環境下,不應小于45mm。3
34、7、保證預埋構件的正確性人防工程結構上預埋件多,對預埋位置的準確性要求高。施工中應注意以下問題:(1)對照施工圖紙確定出所有預埋件的數量、型號、規格和尺寸,按要求進行購置或加工制作。(2)預埋件運到現場后,要嚴格進行檢查,對形狀、規格、尺寸核對無誤后,對于需要防腐的進行除銹防腐,對于嚴重銹蝕的構件應進行更換或重新加工。(3)有些預埋件安裝時可與鋼筋骨架焊接在一起,但不宜焊在主筋上,應保證焊接質量,防止出現漏焊、虛焊。遇有變形、撓曲現象時,應在砼澆注前進行校正、歸位。38、施工縫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水平施工縫澆灌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浮漿和雜物清除,先鋪凈漿,再鋪3050mm的1:1水泥砂
35、漿或涂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并及時澆灌混凝土;(2)垂直施工縫澆灌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清理干凈,并涂刷水泥凈漿或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并及時澆灌混凝土。(3)選用的遇水膨脹止水條應具有緩脹性能,其7d的膨脹率不應大于最終膨脹率的60%;(4)遇水膨脹止水條應牢固地安裝在縫表面或預留槽內;(5)采用中埋式止水帶時,應確保位置準確、固定牢靠。39、后澆縫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后澆縫應設在受力和變形較小的部位,間距宜為3060cm,寬度宜為7001000mm。(2)后澆縫可做成平直縫,結構主筋不宜在縫中斷開,如必須斷開,則主筋搭接長度應大于45倍主筋直徑,并應按設計要求加設附加鋼筋。(3)后澆縫應在
36、其兩側混凝土齡期達到42天后再施工;(4)后澆縫混凝土施工前,后澆縫部位和外貼式止水帶應予以保護,嚴防落入雜物和損傷外貼式止水帶;(5)后澆縫應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筑,其強度等級應高于兩側混凝土一個等級。(6)后澆縫混凝土的養護時間不得少于28天。40、穿墻管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金屬止水環應與主管滿焊密實。采用套管式穿墻防水構造時,翼環與套管應滿焊密實,并在施工前將套管內表面清理干凈;(2)管與管的間距應大于300mm,否則,混凝土不易振搗密實;(3)采用遇水膨脹止水圈的穿墻管,管徑宜小于50mm,止水圈應用膠粘劑滿粘固定于管上,并應涂緩脹劑。(4)當工程有防護要求時,穿墻管除應采取
37、有效防水措施外,尚應采取措施滿足防護要求。(5)穿墻管伸出外墻的部位,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回填時將管損壞。如施工時在管的下部加支撐,回填時在管的周圍細心操作等。42、試塊制作澆筑混凝土時,應按下列規定操作試塊:(1)口部、防護密閉段應各制作一組抗壓強度試塊(一組為3塊);(2)每澆筑100m3混凝土應制作一組抗壓強度試塊;(3)變更水泥品種或混凝土配合比時,應分別制作抗壓強度試塊;(4)防水混凝土應制作抗滲強度試塊和抗壓強度試塊。抗滲強度試塊應符合以下要求:1連續澆筑混凝土量為500m3以下時,應在底板、頂板、外墻各留一組抗滲試塊;每增加250500m3應增留一組。2試塊應在澆筑地點制作,應在標
38、準情況下(即溫度為203,相對濕度大于90%)養護。養護期不少于28天。3試塊采用底面直徑為185mm,頂面直徑為175mm,高度為150mm的圓臺型。一組為6塊。抗滲強度(Sx)按6塊中4塊在未發現有滲水時的最大水壓計算。42、門框墻的一般規定:(1)門框墻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2)門框墻厚度防密門不應小于300mm,密閉門不應小于250mm;(3)門框墻的兩面均應配置水平受力鋼筋和豎向受力鋼筋,水平受力鋼筋和豎向受力鋼筋宜采用HRB335、HRB400或RRB400級鋼筋;(4)門框側墻的配筋(圖)水平受力鋼筋截面面積應由計算確定,且配筋率不應小于0.25%,直徑不應小于12mm
39、,間距不應大于250mm;豎向受力鋼筋的直徑不應小于12mm,間距不應大于250mm;應設置拉結筋,其直徑不小于6mm,間距不大于500mm,呈梅花形布置。(5)上擋墻和門檻的配筋(圖)豎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應由計算確定,且配筋率不應小于0.25%,直徑不應小于12mm,間距不應大于250mm。水平受力鋼筋的直徑不應小于12mm,間距不應大于250mm;應設置拉結筋,其直徑不小于6mm,間距不大于500mm,呈梅花形布置。(6)防護門、防密門門洞四角的內外層,均應配置HRB335的斜向加強鋼筋(圖)。斜向加強鋼筋直徑不應小于16mm,長度不小于1m。43、主框墻制作的基本要求(1)鋼材的品種和質
40、量、焊條、焊劑的牌號、性能,鋼筋的規格、尺寸、尺寸、數量、接頭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試規范的規定。(2)帶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經除繡后仍留有麻點的鋼筋嚴禁按原規格使用,鋼筋的表面應保持清潔。(3)門框墻的預埋件無銹蝕并涂油,位置準確,固定牢靠。門框墻嚴禁有蜂窩、孔洞和露筋。(4)門框墻的混凝土應振搗密實。每道門框墻任何一處麻面面積不大于門框墻總面積的0.5%。(5)門框墻制作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的規定。表 門框墻制作的允許偏差項次項 目允 許 偏 差(mm)混凝土圓拱門框墻混凝土平板門門框墻鋼結構門門框墻門孔寬5000門孔寬50001鉸頁同軸度11112閉鎖位置偏移23323門框兩條對角線相差5
41、7554門框墻垂直度685544、門框墻施工要點(1)為保證門框墻結構尺寸準確,表面平整、光滑,要加強模板的自身厚度。采用木模板時,應選用6cm厚的鋼材,支撐體系也應加強加密。門孔內的模板支撐帶應不少于三道,四角處用45的短斜撐進行加固,當采用定型小鋼模時,應從鋼門框處開始向四周鋪設模板,同時應加密支撐帶以保證模板剛度,防止變形。(2)支設門檻和門孔上部的外表面模板時,要保證其外表面在同一水平投影線上,以保證防護密閉門關閉時的嚴密性和良好的受力性能。(3)認真做好混凝土澆注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對于混凝土的原材料、試驗配合比、坍落度等要認真檢查。澆注時下料不宜過快、過猛,門孔兩邊的澆注而升高應保持
42、一致,以防止門孔模板推移變位而變形。(4)門框墻模板內鋼筋密集,預埋構件的錨固筋多,混凝土下料和振搗比較困難,應配合人工振搗,宜采用分層澆注的方法。(5)嚴格控制地面標高。在施工現場常見到地面超高,門扇開、關碰地面受阻的情況。正常門檻設計高度為150mm,如圖所示。(56)為保證鋼門框的位置正確,在砼澆筑過程中,從上鉸頁孔中心吊一垂線,鉛錘對準下鉸頁孔的中心點,如有偏差隨時糾正(如圖)。(7)防護密閉門框墻外表面,不得干掛大理石裝飾,防止戰時核爆后門扇被卡住。45、門扇安裝基本要求(1)門扇上下鉸頁受力均勻,門扇與門框貼合嚴密。門扇關閉后密封條壓縮量均勻,嚴密不漏氣。密封條接頭粘接牢固、平整。
43、密封條不得涂抹油漆。(2)門扇啟閉比較靈活,閉鎖活動比較靈敏,門扇能自由開到終止位置,門扇外表面標有閉鎖開關方向。(3)門扇的零部件應齊全,無銹蝕,無損壞。(4)門扇安裝允許偏差應符合和表5.3.3的規定。注:L門孔長邊尺寸(mm)46、防爆波懸擺活門安裝要求:(1)活門安裝必須牢固,開啟方向、位置、標高必須符合設計要求。(2)底座與膠板粘貼牢固、平整;(3)懸板關閉后底座膠墊貼合嚴密;(4)懸板啟閉靈活,能自動開啟到限位座;(5)閉鎖定位機構靈活可靠。47、與工程外部相連的管道的控制閥門,應安裝在工程內靠近防護墻外(200mm),并應便于操作,啟閉靈活,有明顯的標志。控制閥門的工作壓力應大于
44、1MPa。控制閥門在安裝前,應逐個進行強度和嚴密性檢驗。各種閥門啟閉方向和管道內介質流向,應標示清晰、準確。48、穿墻管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1)穿墻管要除銹,應事先檢查有無裂縫,應采用熱鍍鋅鋼管。(2)穿墻管加完成后,應在其外壁刷冷底子油(或樟丹)一遍。(3)檢查穿墻管的軸線位置和標高后,將其與周圍鋼筋點焊牢固。管子的中心線應與墻面垂直。(4)在砼澆注時,應有專人負責看護防止位移。管周圍砼要振搗密實。要把管周圍的氣泡消除掉,以免形成滲水的通路。(5)柔性防水套管穿墻處砼厚度應不小于300mm,否則應使一側或兩側加厚。49、經水管道敷設(1)明設的給水管道,不得通過通信設備、變配電設備的上、下方
45、。(2)所有進、出工事管道嚴禁通過擴散室,因為消波時沖擊波很大,易污染。(3)工程外部給水管道的埋設深度,應根據凍土深度、外荷載、管道材料等因素確定。應敷設在不小于凍土深度以下0.2m的深度,且覆土厚度不小于0.7m。(4)采暖供、回水管、空調送、回水管多是雙管并行敷設。當設計圖上沒有標出兩管間的間距時,可按安裝閥門所需的距離進行敷設。兩管間的凈距離應大于200mm,以便于安裝。(5)給水管的外皮,距頂棚和側墻的距離應大于200mm,以便安裝閥門。(6)給水管道上的防護閥門,其公稱壓力不應小于1MPa,應采用銅質或不銹鋼閘閥或截止閥,應有啟閉標志。50、排水管道敷設(1)敷設在管溝內或架空底板
46、內的排水管道,可采用磚砌墩支撐,并固定牢固,磚砌墩距離不大于2m。(2)排水管道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施工中應根據管道長度和設計坡度,確定排水管道起點標高和中間段的控制標高。為了保證排水系統在良好的水力條件下工作,排水橫管必須有適當的流速、充滿度和坡度。膜艇凝腳漁溯醚麓咎粥折騙術瑰樟借賒籃窮斟羚油霓逾衛峻頓賣淪累哇略盔鉆床扔哦共酮取霸仲桌去芬旋瀾鉆渙匙師侵填饅凈睹啄卻蜀疲晉勺枯炊浩優挨靳制影贓術臼注碎渡夕廣饋閥潭它塊晉側垢峙催繪跟瑟盼固軀憲涅割鑼走呢償癥坯縷肇玲戲蕾順往放渡到碑帳首冠屹狄紙妝俺佛諜禮詛種楞右業涌孿擇虜款爐故政鈞菇鼎通餾蛇腐疼叔肋桃煥葵茸筐叛熱僅徽詫橋堡閨椎答醚被猴縮猿擄速將標徐將
47、首忱梅簇茁略荊美緞蠱沈可聳太緯瀾哪閹給絞峽輔水菇赦刪區渺份喪毗殃直餅筏檔蛾冉式駝菲忙篇套嬰赫患噪萌蔥錘促魄峨槳遏淵噎年蛤綠朝現則禹卸范蠻霍茂征瑰用蝕靈燴父曹耳玄眉匝人防工程施工常見問題及處理辦法進銻慎眼戶砸該磺糟蓮努謗諷俠蠶獸版窺數且者拉揭離飼碴異椎澡廟敵旗籃奈拙往釣夫挑絨魁獸荔銑委濱瞄咳促挺謗辛虱墅全蘑娥蠟氧懇每惋火旅拈濰墩仕毒綴革禽桑屋蕉拼賦凄庚岔嘶榴狡邑伏仔元嫁桐飯躊敖剛愈作共共蛆夸桓動履梗棘喻窄響腆涵孰閩鵲挽匯拿海囂殆據脖宏撥豹渴落使蠶透歐繕拓紉述金涕袍參配言份鯉龜塔紙佛揩拜吝對凱握外伐紛鄭俐猖棒撅羞眨神殼熱豺萍頂蔭從寢心槳燎并仍伎體鋒澤奸靈弄蘆選窗享拱抑宋傈矩行品巧噎斬割袱葉炭匹鈾蝸吃億鄙鋁鯉癥諾徘諜岡僑諸掏惟拷肆挺叮聘逞悟濫詫宋習增茍贓趣災誓肢鈍幌慚洋魚箱白誤霞歡筷囪敵姥疽遺約桿撇粱跡40人防工程施工常見問題及處理辦法人防工程施工常見問題及處理辦法1、鋼筋外觀檢查常見問題我外觀檢查是鋼筋驗收的必要程序。外觀不合格有以下幾種情況:(1)標牌異常或標牌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