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萬幼兒園工程主體結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主體施工監理細則1編制目的:編制并執行本細則,監督施工單位嚴格按設計和規范要求施工,控制本工程項目主體工程的施工質量,保證主體工程按質按量如期完成,并能與后續工序順利交接。2編制依據及適用范圍:本細則依據本工程項目的監理規劃、與主體工程相關的標準、設計文件和技術資料及已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編寫。適用于本工程項目主體工程施工及驗收的監督管理。3職責: 本細則由本工程項目部土建監理工程師編寫,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審核批準,項目監理部組織實施,項目土建監
2、理工程師具體執行并對其負相應的責任。4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xx幼兒園工程; 工程地點: 建設單位: 設計單位: 監理單位: 勘察單位: 施工單位: 本工程0.000等于黃海高程6.450米,總建筑面積:14901.35m2。其中地上7805.55 m2,地下7095.8 m2,地上三層,地下一層,最大建筑高度12.35米。5監理工作內容:5.1監理工作流程:見圖1監理檢查施工準備,審簽報審表,通報業主施工單位施工準備,報審表單 (A5,A3,A2、A8表)施工單位實施施工,質量自檢現場檢查,審查報驗表,總監簽認,通報業主驗收通過監理驗收檢驗,按規定見證取樣送檢施工完成,施工單位自檢評定,工程
3、報驗(A7表) 圖1、監理工作流程圖5.2主要材料核定流程:見圖2 施工單位進場前報審,報審監A5、A3、A8表提供質量證明資料和樣品 施工單位采購進場,報審表A8表,附數量清單,質量證明文件,自檢結果 監理審核,征求業主意見,簽回報審表,資料封存,樣品封樣監“A6” 簽認報審表,并通報業主 監理平行檢查,根據規范進行見證取樣送檢檢查復試合格同意進場使用,不合格清退出場 投入使用 不合格 圖2、主要材料核定流程5.3質量控制要點及目標值(見表1) 表1序號質量控制要點及目標值控制手段與方法 1原材料(水泥、砂、石、磚、鋼筋、焊條等)檢測檢查出廠合格證、質保書、檢驗報告,見證取樣。 2建筑物定位
4、軸線、標高測量用經緯儀、水準儀復核 3模板(軸線定位、標高、垂直度、平整度、長寬尺寸、截面尺寸等)用經緯儀、水準儀、托線板、吊錘、靠尺等工具檢查 4鋼筋制作與安裝(含預留插筋)核對設計圖紙,目測、尺量 5混凝土澆筑檢查配合比、坍落度,旁站控制檢查澆搗質量 6防止板面裂縫、防止屋面滲漏對照規范和地方標準檢查(杭州一百條要求) 7墻體標高、垂直度、平整度、主體洞口、預留孔洞、預埋管件檢查皮數桿,用2m靠尺、契形塞尺、托線板、吊錘、尺量測等檢查 8砂漿強度檢查試驗配合比、現場攪拌及試塊 9灰縫寬度、錯縫、砂漿飽滿度巡視檢查 10構造柱、圈梁、拉結筋核對圖紙,現場檢查、量測5.4施工監理內容施工準備階
5、段監理內容(1) 熟悉設計圖紙及有關施工規范、規程和技術標準。(2) 審核施工方案,其要點應符合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房屋建筑部分)、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1)、鋼筋焊接及驗收規范(JGJ18-96)、砌體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3-2015)和現澆鋼筋混凝土樓(屋面)板及砌筑墻體的設計與施工技術規程、房屋建筑外墻和屋面防水技術規程的規定;檢查是否有按抗震要求設置構造柱和構造圈梁的內容。(3) 檢查施工單位質保體系及其相應質保人員到位情況。(4) 檢查施工材料準備情況,監督見證材料抽樣送檢:(a) 鋼材、水泥、磚應有出廠合格證和現場取樣送檢的檢驗報告;
6、(b)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試驗報告;(c)砂應采用中砂,不得用海砂,砂、石應現場取樣送檢;(d)應做好砂漿配合比試驗;混凝土、砂漿摻外加劑應征得設計、監理人員同意,并應有出廠合格證,且其配合比應委托試驗確定。(5) 審查電焊操作人員的“焊工合格證”及其資質證明資料。(6) 檢查施工機械設備進場情況。(7) 檢查施工單位的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安全作業規程及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保障措施方案,檢查施工單位的安全保障人員是否齊備、到崗。5.4.2施工階段質量監理工作1模板工程施工監理工作:(1) 審核施工單位填報的施工測量放線工程報驗單和模板分項的工程報驗單,確定下層樓面應具備承受上層荷載的承載能力,復核
7、模板的定位軸線、標高,檢查模板的平整度、垂直度和截面尺寸。(2) 檢查模板及其支撐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3) 檢查模板的起拱度是否符合驗收規范要求。(4) 檢查模板的安裝偏差、接縫寬度是否符合驗收規范要求。(5) 檢查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留孔和預留洞均不得遺漏,且應安裝牢固,偏差值應符合驗收規范要求。(6) 經檢查合格的,簽回有關報驗單,同意進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的,簽發監理通知單,要求施工單位整改后報監理通知回復單,重新報驗。(7) 審批拆模申請報告,檢查拆模時間是否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的4.3.1條的規定的同條件養護拆模試件強度要求。2.鋼筋工程
8、施工監理工作:(1) 審核建筑材料報審表,檢查施工單位報送的鋼筋出廠質保書,核查其是否現場按批見證取樣,檢查試驗報告各項技術數據是否符合標準規定,試驗項目是否齊全。(2) 檢查進場鋼筋的型號、級別、規格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查對鋼筋表面標志或銘牌;檢查鋼筋的外觀質量,表面應潔凈,無損傷、油漬、鐵銹等,帶有顆粒或片狀老銹的鋼筋不得使用。(3) 檢查施工單位提供的框架結構受力鋼筋檢驗報告所得強度實測值是否符合規范抗震要求的規定。(4) 檢查焊條的選用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96)的規定,有無出廠合格證。(5) 檢查鋼筋的焊接(接頭方式、接頭位置和接頭長度等)是否符合鋼筋焊接及
9、驗收規程的規定,是否按規定逐批現場抽樣送檢,批量總和與需用量是否基本一致,試驗結果及結論是否正確。送檢結果報告應建立臺帳。(6) 嚴格依據設計圖紙和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11G101)的規定進行實地檢查。檢查鋼筋的規格、數量、形狀、尺寸、位置、間距、錨固長度、搭接長度、二排筋位置、保護層厚度、間距、彎鉤長度等安裝偏差是否符合設計和規范規定。簽署隱蔽工程驗收意見。3.混凝土工程施工監理工作:(1) 審核建筑材料報審表,檢查施工單位報送商品砼的原材料的出廠合格證、質保書,檢查其是否按規定現場見證取樣送檢,檢查試驗報告各項技術數據是否符合標準規定,試驗項目是否齊全;檢查
10、商品砼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核對其各種原材料是否與現場使用的相符。(2) 檢查工序交接記錄,模板、鋼筋經檢查合格隱蔽簽證后,報請質安部門現場監督檢查,方可澆筑混凝土。(3) 檢查模板內是否清掃干凈,木模是否澆水濕潤,模板內是否無積水。(4) 檢查混凝土坍落度是否符合要求,每一工作班不少于2次。(5) 檢查是否有專門的護模、護筋人員,隨時處理出現的問題。(6) 檢查并監督施工人員,在澆筑豎向結構混凝土前一定要事先檢查底部基層清理是否干凈。(7) 檢查混凝土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是否不超過下表規定:混凝土等級氣 溫2525C30210分鐘180分鐘C30180分鐘150分鐘摻外加劑混凝土按試驗確
11、定按試驗確定(8) 檢查混凝土澆筑厚度是否不大于插入式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9) 檢查混凝土澆筑是否連續進行,當必須間歇時,是否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且振搗器插入前層混凝土的深度不少于50mm;如果間歇超過混凝土的終凝時間,應要求施工單位采取措施留置施工縫。(10) 檢查插入式振搗器的插入點間距是否不大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倍,且應避免碰撞鋼筋、模板等;振搗器應快插慢拔振搗至混凝土表面呈浮漿且不再沉落為止。(11) 檢查施工單位是否按規范要求留置混凝土試塊。(12) 檢查混凝土澆筑完畢12小時內是否進行覆蓋并澆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13) 拆模時間應嚴
12、格按照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要求控制,報“拆模申請”,附同條件養護的砼試塊試驗報告。拆模后應按有關規范的規定對整體構件混凝土進行全面檢查,出現蜂窩、露筋、孔洞等缺陷時,施工單位應將處理方案報監理工程師確認后方可進行修補處理;對影響混凝土結構性能的缺陷,須會同設計等單位研究處理。(15)檢查并記錄現澆混凝土構件的偏差,核對其是否在規范允許范圍內。4. 砌體工程施工監理工作:(1) 檢查施工交底記錄。(2) 檢查砌體工程所用的材料的合格證書、產品性能檢驗報告,板塊、水泥、用沙、外加劑等尚應有材料進場抽查的主要性能的復檢報告。(3) 復核各軸線、標高,檢查拉結筋的規格、數量及長度。(4) 檢查皮數桿
13、,灰縫寬度是否控制在8-12mm范圍內,洞口位置是否在皮數桿上標明。(5) 檢查磚砌體是否澆水濕潤,含水率應為10-15%,融水深度為15-20mm。(6) 檢查砌筑砂漿配合比試驗報告,核對所用材料是否與現場實際使用的相符。配合比及每盤用量是否在攪拌機旁掛牌公布。(7) 檢查砂漿是否按配合比下料,外加劑摻量偏差應控制在5%以內,砂漿攪拌應充分,每盤攪拌時間自投料算起應不少于1.5分鐘,摻有微沫劑時應不少于3-5分鐘。(8) 檢查砂漿是否隨拌隨用,正常氣溫應在34小時內用完,氣溫超過30應在2-3小時內用完。(9) 檢查砌筑質量,應上下皮錯縫、內外搭接、無三層磚以上的通縫,灰縫應橫平豎直、砂漿飽
14、滿。(10) 檢查是否按規范要求留置砂漿試塊,試驗報告提供的主要性能指標符合設計和驗收規范的要求。(11) 檢查砌體抗震設計、施工構造措施等是否符合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11)5.2.3、5.2.4條的規定要求的規定。(12) 檢查是否按設計要求設置拉結鋼筋、構造柱和構造圈梁。(13) 檢查磚砌體偏差、表面平整度是否符合規范和驗評標準的要求。(14) 按規范要求進行結構分戶驗收。工程造價監理控制:執行本工程“監理規劃”第7.3節對工程造價的監理控制,專業監理工程師應對施工單位申報的工程款支付申報表清單中項目、數量、驗收評定合格情況進行核定,對合格項目進行現場計量后報送總
15、監簽返工程款支付申報表,未經監理人員驗收合格或不符合施工合同規定的工程量,監理人員應拒絕計量和該部分的工程款支付申請。 專業監理工程師應及時建立月完成工程量和工作量統計表,對實際與計劃完成量進行比較分析,提出投資控制或調整措施報業主審定,并應及時收集整理有關的施工和監理資料,為搞好投資控制或處理費用索賠提供依據。工程進度監理控制:執行本工程“監理規劃”第8節對工程進度實施有效監控,項目監理部應檢查、分析本分項工程進度計劃的合理性及同其它專業工序的協調性,審核材料采供時間、用量能否滿足進度需要;檢查計劃進度的實際完成情況,計劃進度滯后時應分析原因,提出監理意見或指令,要求施工單位作出調整計劃并按
16、計劃付諸實施;檢查計量實物工程量與工作量指標完成情況,及時辦理進度、計量確認簽證。安全生產監理控制:執行本工程“監理規劃”第9節對安全生產實施有效監控,督促施工單位加強對安全“三寶”使用、施工機械、工地用電安全管理的檢查,保證工地文明施工,對違反安全生產和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簽發監理通知單(B1),問題嚴重又不及時整改的,經業主同意簽發工程暫停令(B2)。工程驗收階段監理工作:1質量標準和檢驗內容和方法按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第3、4、5章、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1)和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11)的有關規定
17、執行。2.檢查數量:施工單位自檢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1)、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11)的規定執行;監理按檢驗批合格質量、分項工程質量驗收、子分部工程質量驗收三個階段進行,應確保檢驗批(1)主控項目的質量經抽樣檢驗全數合格(2)一般項目的質量經抽樣檢驗合格,當采用計數檢驗除有專門要求外,一般項目的合格點率應達到80%及以上,且不得有嚴重缺陷(3)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據和質量驗收記錄。3.驗收順序:施工單位先自檢,自檢合格,報送工程報驗單,附施工自檢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砌體工程為磚砌體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及鋼筋、水泥、砼、防水材料有
18、關的質量保證資料;監理抽查,屬實測檢查,記錄于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砌體工程為磚砌體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屬質量保證資料核查和其他檢查資料,記錄附于工程報驗單上,監理工程師復核簽證;關于分項工程的質量驗收由施工單位對已通過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的檢驗批匯總,填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附報完整的檢驗批的質量驗收記錄;主體分部工程驗收,施工單位對已通過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的分項工程匯總,填報(子)分部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附報完整的分項工程的質量驗收記錄;主體分部工程在監理驗收合格包括對砼的觀感質量進行驗收后,由項目總監組織施工項目經理和有關勘察、設計單位項目負責人進行驗收,記錄于子分部工程質量驗收記錄中
19、,報質量安全監督站備案,驗收通過。4.驗收合格,總監簽署工程報驗單;驗收不合格,簽返工程報驗單,同時簽發監理通知單(B1表),施工單位整改后報送監理通知回復單(A6表)并重新報驗。5.上道工序未經檢查驗收合格,不得轉入下一道工序施工。6. 不合格的糾正和預防 監理工程師對本細則規定的工作,應平行檢查和旁站監督,記錄于監理日記中。對施工監理過程中檢查發現存在的問題,應及時向施工單位指出或簽發監理通知單(B1表),并督促其及時整改。 施工單位整改符合要求后,填寫監理通知回復單,送監理核查確認。未經核查確認不得轉入下道工序施工。監理工程師應要求施工單位加強現場質量管理、嚴格施工程序、做好施工中的應變準備,監理人員按第5.4 監理工作內容的各項要求,嚴格檢查核對原材料質量、模板、鋼筋安裝質量及嚴格控制混凝土振搗、砂漿投料、攪拌、磚墻砌筑等各施工環節的質量。7. 驗收規范標準及相關文件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1)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11)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96)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建筑工程監理規范(GB50319-2013)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本工程監理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