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礎與結構土方工程施工質量監理實施細則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基礎與結構工程施工質量監理實施細則土方工程施工質量監理實施細則1. 場地平整1.1 平整施工場地:按設計或施工要求范圍和標高平整場地,將余土一次性運到指定棄土場,凡在施工區域內的軟弱土層、垃圾、樹根、草皮全部挖除并進行妥善處理,做到文明施工。1.2 修建臨時設施及道路:根據施工安排修建簡易的臨時性生產和生活設施,同時敷設現場供水、供電、管線路,并進行試水、試電及修筑施工場地內機械運行的道路。2 施工測量放線2.1 做好施工測量前的準備工作:閱讀
2、與校核圖紙,校測儀器及測量用具。2.2 測量驗線工作的基本準則:2.2.1 驗線工作應主動;驗線工作要以審核施工測量方案開始,在施工的各主要階段前,均應對施工測量工作提出預防性的要求,以做到防患于未然。2.2.2 驗線的依據要原始、正確、有效設計圖紙、變更、洽商與起始點如紅線樁、水位點等及其已知數據如坐標、高程等必須是原始資料,最后定案有效并正確。2.2.3 儀器與鋼尺必須按計量法有關規定進行檢定和校驗。2.2.4 驗線的精度應符合規范要求,主要包括:(1) 儀器的精度應適應驗線要求,并校正完好;(2) 必須按規程作業,觀測誤差必須小于限差,觀測中的系統誤差應采取措施進行改正;(3) 驗線本身
3、應先行閉合校核。2.2.5 必須獨立驗線,驗線工作應盡量與放線工作不相關,主要包括:1 觀測人員;2 儀器;3 測法及觀測路線等。2.2.6 驗線方法及誤差處理:1 場區平面控制網與建筑物定位,應在平差計算中評定其最弱部位的精度,并實地驗測,精度不符合要求時重測;2 細部測量,可用不低于原測量放線的精度進行驗測,驗線成果與原放線成果之間的誤差處理如下: 兩者之差若小于1/2倍限差時,對放線工作評為優良 兩者之差大于1/2且小于2位限差時,對放線工作評為合格可不必改正放線成果,或取兩者的平均值; 兩者之差超過2倍限差時,原則上不予驗收,尤其是要害部位。若次要部位可令其局部返工。2.3 驗線的部位
4、關鍵環節與最弱部位,主要包括:2.3.1 定位依據樁位及定位條件;2.3.2 場區平面控制,主軸線及其控制樁引樁;2.3.3 場區高程控制網及0.000高程線;2.3.4 控制網及定位放線中最弱部位。2.4 測量記錄的基本要求:原始真實、數字正確、內容完整、字體工整。2.5 測量計算工作的基本要求:依據正確、方法科學、計算有序、步步校核、結果可靠。3 報驗與驗線3.1 承包單位應根據“施工測量放線報驗表”的要求向項目監理部報送施工測量方案。只有當監理部審批認可后,方能按該方案進行施工。3.2 基礎驗線時的允許偏差如下:長度L、寬度B的尺寸(m)允許偏差(mm)LB3030L(B)6060L(B)9090L(B)51015203.3 軸線的豎向投線,應以建筑物軸線控制樁為測站,并事先進行校測,確保其位置正確,投測的允許誤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軸線豎向投測的允許誤差項目允許偏差(mm)每層3總高(H)H30m530mH60m1060mH90m1590mH203.4 標高的豎向傳遞,應用鋼尺從首層起始標高線豎直量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