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沖擊鉆孔灌注樁專項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況一、分部分項工程概況1、工程簡介 本工程屬于XX至XX高速公路XX至XX段第一合同,起止點XX立交樁號為K0+000終點XX區樁號為K6+017.05。我段內共有9座橋梁,根據施工設計要求,結合當地的地質地貌水文氣候等特征對施工工藝、施工條件及生產安全危險性進行全面的分析劃分。對施工場地允許的,水源豐富的,受外界影響較小的橋梁樁基采用沖擊鉆施工,涉及到沖孔灌注樁主要有以下幾座橋:K2+964 大橋- 830m 預應力混凝土T型連續梁橋K3+221 中橋-330m 預應力混凝土T型連續梁橋K3+379 大橋-530m 預應力混凝土T型連續梁橋K5+400
2、大橋-820m預應力混凝土T型連續梁橋下部構造均采用雙柱式墩,基礎采用樁基礎,兩岸橋臺均為埋置式橋臺。樁徑為1.6m、1.7m、1.8m、2.0m。2、地質、地貌、水文根據設計圖紙說明,橋梁具體地層情況如下:橋梁位于XX壩子周邊丘陵區,屬于湖積臺地低丘地形地貌,路線沿盆地邊緣丘陵緩沖地帶展布,地形相對起伏較大,地質作用以河流沖蝕堆積作用為主。樁基主要穿越粉質黏土、礫石、碎石等,厚度各處不一,下部地層巖性為寒武系片麻巖。三座橋橋位處無不良地質,特殊巖土為膨脹土、軟土。該地屬于亞熱帶雨林氣候年間雨量較大,雨季旱季分明,山區水位較高,地下水豐富,有利于施工。二、施工平面布置需要采用沖擊鉆施工的橋梁,
3、在完成三通一平之后進場,沖擊鉆進場。K2+964橋、K3+221橋、K3+379橋只有部份需要進行沖孔,進一沖擊鉆施工隊,從K2+964橋開始施工;K5+400橋進一施工隊。三、施工要求及技術保證條件完成三通一平后,施工隊進場,施工人員對施工地點地質情況、樁位、樁徑、樁長、標高等了解清楚,樁位放樣,安設鉆機,使錘線重合,其水平位移及傾斜度誤差按規范要求調整。應待相鄰孔位上已灌注好的混凝土凝固并已達到一定強度時,才能開沖。沖孔過程采用正循環回轉鉆進施工技術,沖孔完成后清孔是鉆孔樁施工中保證成樁質量的重要一環。通過清孔盡可能使沉渣全部清除,使混凝土與基巖接合完好,以提高樁底承載力。鋼筋籠制作與吊裝
4、,混凝土灌注,首盤澆筑:初灌量必須保證導管底部埋入混凝土中50cm以上,且連續灌注,直至完成。第二章、編制依據1、施工承包合同。2、施工圖設計文件。3、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GT/T F50-2011)。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J 076-95)。5、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 18-2003)。6、 其它相關的施工及驗收規范、規程。第三章、施工計劃一、進度計劃全部樁基計劃開工時間為2014年3月17號,完工時間為2014年11月15日,除去雨季,共計90天。 二、材料與設備計劃(1)根據每個月施工的進度,提前進行材料計劃進場時間;(2)所用的鋼材、混凝土原材等材料合理供應;(3)
5、砼為我合同段拌合站經過試驗檢測合格的混凝土。(4)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計劃、沖擊鉆6臺。、發電機(40KW)一臺。、50裝載機一臺。、25T吊車2臺。、鋼筋加工機械一套(電焊機、直螺紋滾絲機、彎曲機)、現代210挖機兩臺。第四章、施工工藝控制一、施工工藝流程鉆 進清 孔設立導管將孔內懸浮鉆渣和不合格泥漿換出檢查泥漿指標和沉淀厚度,不符合要求二次清孔設置隔水栓錨頭試拼裝檢驗導管制作導管灌注水下混凝土測量混凝土面高程輸送混凝土制備混凝土混凝土養生混凝土配比設計及檢驗拆除護筒設立鋼筋骨架制作、運輸鋼筋骨架平整場地樁位放樣埋設護筒制作護筒鉆機就位成孔檢查向鉆孔注泥漿泥漿沉淀池泥漿池二、施工方法1、場地準備
6、鉆孔場地應根據地形、地質、水文資料和樁頂標高等情況結合施工技術的要求而確定。場地為旱地而施工期間地下水位在原地面以下大于1m時,應平整場地,清除雜物,更換軟土,夯填密實,鉆機不宜直接置于不堅實的填土上,以免產生不均勻沉陷;場地或樁位處為凹地時,應將凹地回填并高出四周地面0.51.0m,或修筑排水設施,防止降水淹沒場地、孔口。場地處于陡坡時,應挖成平坡。當開挖困難或開挖工作量較大時,可采用枕木、型鋼等搭設堅固穩定的工作平臺。場地處于河道而施工期間地下水位在原地面以下小于1m,或為淺水區,宜采用筑島法施工,島頂面高程高出施工期間可能的最高水位1.0m。2、樁位放樣采用全站儀進行樁位放樣,以墩(臺)
7、為單元,即同一墩臺的樁基一次放樣,放樣后用鋼尺檢查各樁的相對位置。每根樁設4個護樁,用以控制及復核樁位。樁位軸線采取在地面設十字控制網和基準點。鉆機就位時,確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3、埋設護筒護筒采用6mm厚鋼板卷制成整體,單節高度為1.52.0m,內徑大于樁徑2040cm,兩端用10mm鋼板焊成法蘭盤,使護筒保持圓筒狀且不變形,護筒頂端留有高40cm寬20cm的出漿口,并焊有吊環。采用多節護筒時,底節護筒的下端設刃腳,并在拼縫處加墊橡皮防止漏水。護筒在埋設定位時,護筒中心與樁中心的平面位置偏差應不大于5cm,傾斜度應不大于1%。護筒的埋設采用挖坑埋設法。先在樁位處至少比護筒底還深50cm,
8、直徑比護筒大4050cm的圓坑;然后在坑底回填50cm厚的黏質土,分層夯實;接著將護筒放入坑內;最后,將護筒外側四周用黏質土回填并分層對稱夯實。護筒頂宜高出地面0.3m或水面1.02.0m,護筒頂與地下水位或施工水位差,在地質較好時宜為1.01.5m,地質不良時宜為1.52.0m,同時應考慮沖擊鉆頭入孔時泥漿涌起高度;河道處樁基施工,樁孔內有承壓水,護筒頂應高于穩定后的承壓水位2.0m以上。護筒的埋置深度在旱地或筑島處宜為24m。注意事項:應認真對待護筒埋設,護筒埋設深度不夠,會發生護筒中途自行下沉或護筒底與河道穿通,不能維持一定的水頭,會造成嚴重塌孔;護筒埋設務求正直,傾斜度大的護筒容易被鉆
9、頭碰破,引起漏漿,并使鋼筋骨架偏向一側,造成莖樁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足;護筒的底部和外側四周如填壓不實,施工過程中易發生穿孔。4、制備泥漿泥漿的配合比和配制方法宜通過試驗確定。沖擊鉆鉆孔泥漿的性能指標為:相對密度1.21.4,粘度2230s,含砂率不大于4%,膠體率不小于95%,失水量不大于20ml/30min,泥皮厚不大于3mm/30min,酸堿度(pH)811。粘土選用水化快、造漿能力強、粘度大的膨潤土或接近地表經過凍融的粘土,其膠體率不低于95%、含砂率不大于4%、造漿能力不低于2.51Kg/m3。泥漿采用鉆錐攪拌法調制。制漿前,應先把粘土塊盡量打碎,使在攪拌中易于成漿,縮短攪拌時間,提
10、高泥漿質量。沖擊鉆孔時,將粘土原料直接投入孔底,利用沖擊錐上下沖擊,攪拌成泥漿。用沖擊鉆鉆孔時,泥漿不是連續不斷地流動。鉆進過程中,應適時檢查試驗孔內泥漿性能,當不符合要求時,應采取措施予以凈化改善。泥漿凈化采用重力沉淀法。現場設置泥漿池(儲漿池)、沉淀池,并用循環槽連接,孔內懸浮鉆渣的泥漿通過出漿槽流入沉淀池,在沉淀池將粗粒鉆渣沉淀凈化后再循環流入泥漿池(儲漿池),凈化后的泥漿用泥漿泵抽送入孔內。沉淀的廢渣用運渣車運至制定棄土場。5、鉆孔沖擊鉆孔,為防止沖擊振動使鄰孔孔壁坍塌或影響鄰孔剛灌注的混凝土的凝固,應待鄰孔混凝土灌注完畢并經24h后,方可開鉆。鉆機就位前,應對鉆機的各項準備工作進行檢
11、查;鉆機就位時,底座下用方木或型鋼支墊,以保證施工過程中鉆機平穩,用吊錘使鉆頭中心對準樁孔中心。開鉆時先向孔內灌注泥漿,如孔內有水,可直接投入粘土,用沖擊錐以小沖程反復沖擊造漿。以小沖程開孔,使初成孔的孔壁堅實、豎直、圓順,能起到導向作用,并防止孔口坍塌。鉆進深度超過鉆錐全高加沖程后,方可進行正常的沖擊。鉆進過程中,應始終保持孔內水位高于護筒底口50cm以上,如發現孔內水位緩慢下降,應補水投粘土。掏渣或停鉆時,應保持孔內具有規定的水位及要求的泥漿相對密度和黏度。鉆孔時要察看鋼絲繩回彈和回轉情況。耳聽沖擊聲,借以判別孔底情況,根據情況及時調整松繩長度。沖擊過程中,要經常檢查鋼絲繩磨損情況和轉向裝
12、置是否靈活,防止發生安全事故。沖擊過程中,應經常檢查鉆頭磨損情況,鉆頭直徑磨耗不應大于1.5cm,及時用耐磨焊條補焊。并常備兩個鉆頭輪換使用、修補。為防止卡鉆,一次補焊不宜過多,且補焊后在原孔使用時,宜先用低沖程沖擊一段時間后,方可用較高沖程鉆進。沖擊過程中,應經常抽渣。每進尺0.51.0m應抽渣一次,每次抽至泥漿內鉆渣明顯減少,無粗顆粒,比重降至正常為止。抽渣時應注意及時向孔內補漿或補水,自行造漿的,不宜一次倒進粘土以防粘鉆。抽渣后再鉆時,應由低沖程逐漸加高到正常沖程。鉆進過程中,應經常對孔深、孔徑、泥漿性能進行檢查。鉆孔應連續施工,一次成孔。特殊情況必須停鉆時,應將鉆頭提出,以防埋鉆,同時
13、在孔口加護蓋,并及時檢查補水補漿。停鉆后再鉆時,應由低沖程逐漸加高到正常沖程。6、成孔檢查在樁孔終孔后,應對孔位、孔徑、孔形、孔深和孔的傾斜度進行檢查。清孔后,應對孔底沉渣厚度進行檢驗。孔位用護樁進行復核,孔深采用標準冊錘檢測,孔形用檢孔器檢測。孔徑采用檢孔器入孔檢測,檢孔器用鋼筋制成,高度為樁徑的46倍,直徑與設計樁徑相同。檢測時,將檢孔器吊起,使籠的中心、孔的中心與起吊鋼絲繩保持一致,慢慢放入孔內,上下通暢無阻表明孔徑大于籠徑,若中途遇阻則可能在遇阻部位有縮徑或孔斜現象,應采取措施予以消除。傾斜度采用鋼絲繩檢測。在孔口設立標尺,標尺中心與孔中心吻合,將懸吊的檢孔器及鋼絲繩中心對準標尺中心,
14、測量標尺中心到滑輪的距離H,然后將檢孔器緩慢放至孔底,待鋼絲繩靜止不動后,測量鋼絲繩與標尺中心的偏距e,計算傾斜度。鉆孔灌注樁成孔質量標準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值孔的中心位置(mm)群樁:100;單排樁:50孔徑(mm)不小于設計樁徑傾斜度(%)1孔深(m)不小于設計規定沉淀厚度(mm)300清孔后泥漿指標相對密度不宜超過1.15;黏度:1720s;2%;膠體率:98%7、清孔成孔檢查后,應迅速清孔,不得停歇過久使泥漿、鉆渣沉淀增多,造成清孔工作困難甚至坍孔。采用換漿法清孔。終孔后,將供漿管固定在鉆錐上,將鉆錐放入孔內距孔底20cm,打開泥漿泵抽送較純泥漿至孔底,鉆錐以低速上下反復運動,把孔內懸
15、浮鉆渣較多的泥漿換出。使清孔后泥漿的相對密度不超過1.15,含砂率降到2%以下,黏度為1720s,膠體率大于98%,且沉淀厚度不大于規定值,即可終止清孔。注意事項:清孔時,應及時向孔內注入清水或泥漿,保持孔內水位,防止塌孔;不得用加深孔底深度的方式代替清孔;在吊入鋼筋骨架及導管后,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應再次檢查孔內泥漿性能指標和孔底沉淀厚度,超過規定應進行第二次清孔;清孔后應在最短時間內灌注混凝土。8、鋼筋骨架制作與安放鋼筋籠制作必須按設計圖紙要求精心加工。鋼筋骨架在加工場分段制作,并編號,安裝時按編號順序連接。分段制作的鋼筋籠,鋼筋接長可采用焊接或機械接頭。采用搭接焊時,焊接前,必須根據施工
16、條件進行試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須持焊工考試合格證上崗,鋼筋接頭采用搭接電弧焊時,兩鋼筋搭接端部應預先折向一側,使兩接合鋼筋軸線一致。接頭雙面焊縫的長度不應小于5d,單面焊縫的長度不應小于10d(d 為鋼筋直徑)。焊接接頭,在接頭35d長度且不小于500mm范圍內,同一根鋼筋不得有兩個接頭,配置在接頭長度區段內的受力鋼筋,其接頭的截面面積占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不得超過50%。焊接時,主筋內緣應光滑,鋼筋接頭不得侵入主筋內凈空。鋼筋籠下端應整齊,易于用加強箍筋全部封住不露頭。使混凝土導管能夠順利升降,防止與鋼筋骨架卡掛。采用機械連接時,鋼筋連接件處的混凝土保護層宜滿足設計要求,且不得小于1
17、5mm,連接件之間的橫向凈距不宜小于25mm。對受力鋼筋機械連接接頭,在接頭35d長度且不小于500mm范圍內,同一根鋼筋不得有兩個接頭,配置在接頭長度區段內的受力鋼筋,其接頭的截面面積占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不得超過50%。鐓粗頭的基圓直徑應大于絲頭螺紋外徑,長度應大于1/2套筒長度,以保證套筒在接頭的居中位置,過渡段坡度應1:3。鋼筋下料時,切口端面應與鋼筋軸線垂直,不得有馬蹄形或撓曲,端部不直時,應調直后再下料。鐓粗頭與鋼筋軸線相垂直的橫向表面不得有裂紋。不合格的鐓粗頭,應切去后重新鐓粗,不得對鐓粗頭進行二次鐓粗。加工鋼筋絲頭時,應采用水溶性切削潤滑液,當氣溫低于0時應有防凍措施,不得在不加
18、潤滑液的情況下套絲。鋼筋絲頭檢驗合格后應盡快套上塑料保護帽,并應按規格分類堆放整齊。接頭拼接時用管鉗扳手擰緊,應使兩個絲頭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頂緊。拼接完成后,套筒每端不得有一扣以上的完整絲扣外露,加長型接頭的外露絲扣數不受限制,但應另有明顯標記,以檢驗進入套筒的絲頭長度是否滿足要求。骨架采用箍筋成型法制作,先用數控機床彎制箍筋圈,在箍筋圈上標出主筋位置,同時在主筋上標出箍筋位置,然后在主筋長度范圍內,放好全部箍筋圈,將兩根主筋伸入箍筋圈內,按鋼筋上標注的位置相互對準,依次扶正箍筋并一一焊好,再將其余主筋穿入箍筋圈內,按同樣方法焊成骨架。焊好的骨架放入數控機床完成螺旋筋的卷制,人工將螺旋筋與骨架
19、綁扎成整體,最后焊接鋼筋“耳朵”。鋼筋“耳朵”設置在骨架外側,起控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作用。每隔2m于同一截面對稱設置4個。制好的鋼筋骨架必須放在整平、干燥的場地上。存放時,每個加勁筋與地面接觸處墊上等高的方木,以免沾上泥土。鋼筋骨架吊車安裝,雙吊點起吊,吊點位置設在加強箍筋處。起吊應按骨架長度的編號入孔。為縮短清孔完畢到開始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時間,鋼筋骨架吊裝就位在清孔之前進行。第一節骨架放入孔后用鋼管臨時擱置在護筒口,再起吊下一節,對正位置焊接后逐節放入孔內至設計標高,最后將最上面一節的掛環插入鋼管,并將鋼管插入在護筒吊環內,以防止混凝土灌注過程中鋼筋籠上浮。吊入鋼筋骨架時,應對準孔位輕放,
20、慢放。若遇阻礙,可徐起徐落和正反旋轉使之下放,防止碰撞孔壁而引起坍塌。下放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孔內水位情況,如發生異樣,馬上停止,檢查是否坍孔。鋼筋骨架入孔接長采用單面搭接焊,要使上下節軸線在同一直線上。當灌注完畢,待樁上部混凝土初凝后,即解除鋼筋籠的固定措施,以便使鋼筋籠隨同混凝土收縮,避免粘結力的損失。灌注樁鋼筋骨架制作和安裝質量標準項目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主筋間距(mm)10保護層厚度(mm)20箍筋間距(mm)20中心平面位置(mm)20外徑(mm)10頂端高程(mm)20傾斜度(%)0.5底面高程(mm)509、安放導管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豎向導管法,導管的內徑宜為30cm35cm,采用
21、絲扣連接或快速接頭。導管分節長度,中間節2.6m,下端節46m,漏斗下配0.5m,1m的上端節。上下兩節連接時,在接口處設4mm5mm厚的橡膠圈。導管使用前,應試拼組裝并進行水密承壓和接頭抗拉試驗,試驗合格后在導管外壁用明顯標記逐節編號并標明尺度。進行水密試驗的水壓應不小于孔內水深1.3倍的壓力,亦不小于導管壁和焊縫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時最大內壓力的1.3倍。導管吊放時,應使位置居于孔中心,穩步沉放,防止卡掛鋼筋骨架。導管內壁和外壁的灰漿和泥沙應擦拭干凈。導管安放完成時,導管底口至孔底間距為0.30.4m。導管安放完成后,在其頂端安放漏斗,同時在漏斗口設置球栓并用鐵絲懸吊固定。漏斗的容量應滿足首
22、批灌注混凝土的數量使導管首次埋置深度1.0m以上的需要。灌注水下混凝土水下混凝土選用水泥的初凝時間不宜早于2.5h,水泥的強度等級不宜低于32.5,每立方米水下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50kg,當摻有適宜數量的減水緩凝劑或粉煤灰時,可不少于300kg。粗集料的最大粒徑不應大于導管內徑的1/61/8和鋼筋最小凈距的1/4,同時不應大于37.5mm。細集料宜采用級配良好的中砂。混凝土配合比的含砂率宜采用0.40.5,水灰比宜采用0.50.6。混凝土拌和物應有良好的和易性,在運輸和灌注過程中應無顯著離析、泌水現象。灌注時應保持足夠的流動性,其坍落度160220mm。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工作應迅速,防止
23、坍孔和泥漿沉淀過厚。開始灌注前應再次核對鋼筋籠標高、導管下端距孔底尺寸、孔深,泥漿沉淀厚度,孔壁有無坍塌現象等,如不符要求,應經處理后方可開始灌注。混凝土拌和物運至灌注地點時,應檢查其均勻性和坍落度等,如不符合要求,應進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時,不得使用。每根樁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時間不得超過首批混凝土的初凝時間。首批混凝土入孔后,混凝土應連續灌注,不得中斷。中途任何原因中斷灌注皆不得超過30min。否則采取補救措施,或重鉆。灌注過程中,應保持孔內水頭高度;導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并經常測探井孔內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時地調整導管埋深。為防止鋼筋骨架上浮,當灌注的混凝土頂面距鋼筋骨
24、架底部lm左右時,應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當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時,提升導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后再恢復正常灌注速度。混凝土灌注至樁頂時,應注意管內混凝土壓力,避免樁頂泥漿密度過大而產生泥團或樁頂混凝土不密實、松散等現象,可采用加水稀釋泥漿,并掏出部分沉淀土的方法降低泥漿密度,使灌注工作順利進行。灌注的樁頂標高應比設計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不小于0.5m,以保證混凝土強度。多余部分在灌注結束后,混凝土凝結前挖除,剩余1020cm在接澆承臺或系梁前鑿除。在灌注將近結束時,應核對混凝土的灌入數量,以確定所測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確。灌注混凝土過程中,派專人測量導管的埋入深度,要
25、經常探測混凝土面上升高度,檢查埋管深度并作好記錄。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數量應保證導管首次埋置深度至少1.0m的需要,所需混凝土數量按下式計算:式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數量(m3); D樁孔直徑(m); H1樁孔底至導管底端間距(m); H2導管初次埋置深度(m); d 導管內徑(m); h1樁孔內混凝土達到埋置深度2 H 時,導管內混凝土柱平衡導管外(或泥漿)壓力所需的高度(m);Hw 井孔內水或泥漿的深度(m);w井孔內水或泥漿的重度(kN/m3);c混凝土拌和物的重度(取24kN/m3).三、工藝控制坍孔:孔口坍塌容易發現,而孔內坍塌則需仔細觀察現象,如孔內水位突然下降,孔口水面冒細密的水泡
26、,出土量顯著增加,沒有進尺或進尺甚小,孔深突然變淺,鉆頭達不到原來的孔深,鉆機負荷顯著增加等等,均表明孔內已有坍塌。預防措施:在松散粉砂土,淤泥層或流砂中鉆進時,應控制進尺,選用較大比重、粘度、膠體率的優質泥漿(或投入粘土、片石低錘沖擊使粘土膏、片石等擠入孔壁);護筒埋設要穩固,護筒外側四周應用黏質土回填并分層對稱夯實;嚴格控制沖程高度;清孔時保證孔內水頭高度;吊放鋼筋骨架時應對準鉆孔中心豎直插入,嚴防觸及孔壁。處理方法:孔口坍塌,可回填重新埋設護筒再鉆,或下鋼護筒至未坍處以下至少1m;孔內坍塌不嚴重者,可加大泥漿比重繼續鉆進。較嚴重者,可回填砂石和粘土混合物到坍塌位置以上12m,甚至全部回填
27、再鉆。若坍塌埋住鉆頭,應先清孔,后提起鉆頭。鉆孔偏斜:預防措施:安裝鉆機應穩固、垂直;在有傾斜的軟、硬巖層鉆進時,應控制進尺,低速鉆進,或回填片、卵石沖平后再鉆進。處理方法:一般偏斜,在偏斜處吊住鉆頭上下反復掃孔,使鉆孔正直;偏斜嚴重時,回填砂礫石和黃土至偏斜處,待沉淀密實后重新鉆進。卡鉆:預防措施:施工中注意保持護筒垂直,防止傾斜;鉆頭尺寸應統一,經常檢查鉆頭直徑,對磨損的鉆頭及時修補;下鉆應控制鉆進速度,不可過猛過快,鋼絲繩不宜松放過長,防止鉆頭傾斜卡在孔壁上;發現鉆孔傾斜時,應立即采取措施糾正。處理方法:上下提動鉆頭,使之旋轉,左右反復撥動大繩,使鉆頭能沿下落的原道提出;用小鉆頭沖擊卡鉆
28、一邊孔壁或鉆頭,使鉆頭松動后,再起吊;用沖、吸的方法將鉆頭周圍的鉆渣松動后提出;當上述的方法無效時,可采用水下爆破法;在處理過程中,要繼續攪拌泥漿,以防沉淀埋鉆。掉鉆:預防措施:經常性檢查鉆頭與鋼絲繩連接裝置是否良好,有無松動、滑絲現象,對有損傷或不合格的連接件應立即更換或維修;鋼絲繩應經常進行檢查和保養,發現斷絲或損壞應立即更換;卡鉆時嚴禁強提強拉、操作不當,使鋼絲繩疲勞斷裂。處理方法:掉鉆時應迅速用工具打撈,若鉆頭已被泥沙埋住,采用沖、吸的方法,先清除泥沙再打撈。縮孔:預防措施:鉆頭尺寸應統一,經常檢查鉆頭直徑,對磨損的鉆頭及時修補;鉆進過程中應控制進尺,選用較大比重、粘度、膠體率的優質泥
29、漿,同時保證護筒口的水頭高度。處理方法:發生縮孔時,在縮孔處用鉆頭上下反復掃孔的方法擴大,或回填砂粘土,待密實后重鉆。梅花孔:預防措施:經常檢查轉向裝置的靈活性,及時修理或更換失靈的轉向裝置;選用適當黏度和相對密度的泥漿,勤掏渣;用低沖程時,每沖擊一段換用高一些的沖程沖擊,交替沖擊修整孔形。處理方法:出現梅花孔后,用片卵石加粘土回填,重新鉆進。鉆孔漏漿:預防措施:施工前,應對樁位附近的墓穴、坑洞、枯井等進行回填處理;地下水位較深或樁位土體缺水時,鉆進過程中應采用稠度較大的泥漿;護筒的埋設時,四周應用黏土分層回填密實。處理方法:加稠泥漿或倒入粘土低速鉆進;或回填土摻卵、片石反復沖擊增加護壁;護筒
30、本身漏漿則可用棉絮堵塞。導管進水:預防措施:導管使用前,應試拼組裝并進行水密承壓和接頭抗拉試驗,試驗合格后在導管外壁用明顯標記逐節編號并標明尺度;導管安放完成時,導管底口至孔底間距為0.30.4m;首批混凝土灌注數量應保證能埋住導管至少1m。處理方法:因首批混凝土儲量不足,造成導管底口進水,應立即將導管提出,用吸泥機及抓斗將孔底混凝土清出,重新安設導管,灌注水下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因導管接頭不嚴或焊縫破裂使導管中部進水,或導管超拔使導管底口進水,可拔換原管重下新管。將新導管插入混凝土內大于2m的深度,用水泵將導管內的泥漿、沉渣、浮漿清理干凈,再繼續灌注混凝土。卡管:預防措施:混凝土攪拌設備、運
31、輸設備等關鍵設備要有備用,材料要準備充足,保證混凝土能連續灌注;混凝土的和易性要好,適當加入緩凝劑以防止先期灌注的混凝土初凝,堵塞導管;鋼筋籠制作時,鋼筋接頭不得侵入主筋內凈空,鋼筋籠下端應整齊,使混凝土導管能夠順利升降,防止與鋼筋骨架卡掛;盡量采用大直徑導管;導管使用前,應試拼組裝并進行水密承壓和接頭抗拉試驗,防止漏水發生堵管。處理方法:因混凝土坍落度小、流動性差、加有大粒徑石料、拌合不均勻、運輸過程中發生離析等原因造成卡管,可用長桿沖搗管內混凝土,用吊繩抖動導管,或在導管上安裝附著式振搗器使混凝土下落,如不能解決,則須將導管連同其內混凝土提出鉆孔,更換導管后重新下管灌注;因混凝土在導管內停
32、留時間過長,或灌注持續時間過長,首批混凝土已初凝,增大了導管內混凝土下落的阻力,致使混凝土堵在管內的,重新鉆孔灌注。斷樁:預防措施:混凝土攪拌設備、運輸設備等關鍵設備要有備用,材料要準備充足,保證混凝土能連續灌注;混凝土的和易性要好,適當加入緩凝劑以防止先期灌注的混凝土初凝;鋼筋籠制作時,鋼筋接頭不得侵入主筋內凈空,鋼筋籠下端應整齊,使混凝土導管能夠順利升降,防止與鋼筋骨架卡掛;盡量采用大直徑導管,導管使用前,應試拼組裝并進行水密承壓和接頭抗拉試驗,防止漏水發生堵管;導管安放完成時,導管底口至孔底間距為0.30.4m,首批混凝土灌注數量應保證能埋住導管至少1m;灌注過程中,導管的埋置深度應控制
33、在2.06.0m的范圍內;在提拔導管時要通過測量混凝土灌注深度及已拆下導管長度,認真計算提拔導管長度,嚴禁不經測量和計算而盲目提拔導管。處理方法:斷樁位置在地下水位以上時,可抽掉孔內泥漿,人下到樁孔中,對先前澆筑的混凝土面進行鑿毛處理并清洗鋼筋,然后繼續澆筑;斷樁位置在地下水位以下并且已灌注的混凝土數量小,鋼筋籠可以提出時,可將鋼筋籠提出,重新鉆至設計深度,再按正常工藝施工;當斷樁位置在地下水位以下,已灌注的混凝土數量較大,鋼筋籠無法提出時,可用直徑較樁徑稍小的鉆頭,鉆至斷樁部位以下適當深度,重新清孔,并在斷樁部位增設一節鋼筋籠,然后繼續澆筑混凝土;對于斷樁的處理方法及要求,應同業主、設計單位
34、、監理單位具體商定后實施。四、檢查驗收環節1)鋼筋加工及安裝 基本要求 a)鋼筋、機械連接器、焊條等的品種、規格和技術性能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規定和設計要求。 b)冷拉鋼筋的機械性能必須符合規范要求,鋼筋平直,表面不應有裂皮和油污。 c)受力鋼筋同一截面的接頭數量、搭接長度、焊接和機械接頭質量應符合施工技術規范要求。 d)鋼筋安裝時,必須保證設計要求的鋼筋根數。 e)受力鋼筋應平直,表面不得有裂紋及其它損傷。 鋼筋實測項目項次檢 查 項 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權值1受力鋼筋間距(mm)兩排以上排距5尺量:每構件檢查 2 個斷面3灌注樁202箍筋、橫向水平鋼筋、螺旋筋間距(mm)10尺量
35、:每構件檢查 510個間距23鋼筋骨架尺寸長10尺量:按骨架總數 30%抽查寬、高或直徑514彎起鋼筋位置(mm)20尺量:每骨架抽查30%25保護層厚度(mm)柱、梁、拱肋5尺量:每構件沿模板周邊檢查8處3基礎、錨碇、墩臺102)鉆孔樁 基本要求 a )樁身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摻劑及混合材料的質量和規格必須符合有關規范的要求,按規定的配合比施工。 b)鉆孔達到設計深度后,應及時進行孔底沉渣清理,沉渣厚度必須滿足規范要求、c )嵌入承臺的錨固鋼筋長度不得小于設計規范規定的最小錨固長度。實測項目項次檢 查 項 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權值1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按施
36、工質量要求檢查32樁位(mm)群樁100全站儀或經緯儀:每樁檢查2排架樁允許50極值1003孔深(m)不小于設計測繩量:每樁測量34孔徑(mm)不小于設計探孔器:每樁測量35鉆孔傾斜度(mm)1%樁長,且不大于500垂線法:每樁檢查16鋼筋骨架底面高程(mm)50水準儀測骨架頂面高程后反算:每樁檢查1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證措施一、組織保障1、人工挖孔樁工程必須成立項目安全領導小組,落實責任,確保責任到人,并制定專門的考核辦法,定期進行考核。項目安全領導小組組長由項目經理擔任,項目副經理或技術負責人、專職安全員擔任副組長,各專業工長及專業班組長為組員。為了確保XX高速公路順利施工和施工人員生命財產
37、的安全,本著“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和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我項目根據安全生產法的要求成立了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領導工作小組,領導機構如下:組 長:楊同軍(項目經理)副組長:常阿斌(項目總工)、劉和操(項目副經理) 組 員:楊寶、秦文濤、李正科、趙亮、范道平、孫順先、王耀 曾令興 2、安全教育經常化、制度化。開工前進行系統教育,以各種形式調動全體作業人員安全生產的自覺性,時時處處注意安全,把安全生產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3、按施工組織設計和工藝流程科學施工。編制詳細的安全技術方案和實施措施,及時做好施工技術和安全技術交底,加強勞動安全防護,抓好現場安全管理,采取必要的安
38、全措施,做到安全施工,文明生產; 4、鉆孔人員應健康檢查和用電、簡單機械和吊裝安全培訓考核合格,要求應自覺遵章守紀,嚴格按規定作業。 5、每天各班組長必須進行本班組沖孔作業人員的安全檢查及班前教育,如發現作業人員身體健康有異常狀況的,不得進行作業,并應及時項目管理人員,如有必要應前往醫院醫治。 6、附1:安全應急組織及人員聯系方式。二、安全保障1、安全保障檢查程序安全保障檢查程序圖進行施工生產作業合格不合格布置生產計劃的同時布置安全計劃制定施工技術措施的同時制定安全技術措施現場安全生產的落實安全生產監督檢查2、安全保障措施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責任管理。接受業主和監理對安全工作的管理與指導。
39、建立、完善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生產領導組織,有組織、有領導的開展管理活動。建立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明確各級人員的安全責任,抓制度落實,抓責任落實,定期檢查安全責任落實情況,嚴格獎懲制度。各職能部門、人員,在各自業務范圍內,對實施安全生產的要求負責。實施全員承擔安全生產責任,做到一環不漏,各職能部門,人員的安全責任做到橫向到邊,人人負責。一切從事生產管理與操作人員,依照其從事的生產內容分別通過企業及施工項目經理部的安全檢查,取得安全操作認可證,持證上崗。特種作業人員,除經企業安全審查,還需按規定參加安全操作考核,堅持持證上崗。一切管理、操作人員均需與施工項目部簽訂安全協議,向施工項目做出安
40、全保證。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情況的檢查,應認真、詳細的記錄。開展安全教育與培訓,增強人的安全生產意識,提高安全知識,有效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減少人的失誤。適時開展普遍安全檢查、專業安全檢查和季節性安全檢查。安全檢查以自檢形成為主,上級監督檢查為輔的原則,檢查的重點以勞動條件,生產設備,現場管理,安全衛生設施及生產人員的行為為主,發現危及人的安全因素時,必須果斷的消除。安全生產管理要堅持“五同時”。做到工程技術與安全技術結合為統一體,作業按標準化實施,安全控制要有力,控制要到位,存在差距要及時消除。在施工路段設置明顯的交通安全標志或安全牌,在轉彎處、陡坡等地段設置警戒標志,確保現場的施工交通安全。施
41、工現場的危險區域設立危險警示標志。施工現場的用電線路、用電設施的安裝和使用要符合安裝規范和安全操作規程,并按照施工布置進行架設,禁止任意拉線接電。施工現場設置有保證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間照明,危險潮濕場所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燈具,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電壓。高低壓架空線路采用絕緣導線時,其架空高度不得低于3m,跨越主要道路、線路與路面中心垂直高度不得小于6m。嚴禁酒后作業,嚴禁非司機人員開車。每天施工前要對機械設備進行安全檢查,交接班要填寫安全記錄,如出現安全事故,應及時履行報告手續。選用的機械設備要有足夠的安全保障,起重機械要有足夠的安全系數。嚴禁在禁煙、禁火區域抽煙動火。三、文明施工措施施工材料堆放要
42、整齊,廢渣要及時清理外運。循環系統要根據工程性質和鉆機移動路線合理布置,即能滿足成孔需要,又要考慮排污方便,確保排污暢通。泥漿循環系統沖洗液不能隨地處亂排,水籠頭和膠管接頭處不得泄漏,廢漿排放要及時,灌注導管移至固定位置沖洗后歸堆存放,以確保施工現場和周邊環境不受污染。附1:應急搶險組織及人員聯系方式序號職務姓名電話1組長楊同軍2副組長常阿斌3副組長劉和操4成 員楊寶5秦文濤6郝清坤7李德爭8范道平9王華燕10畢紅芬11彭庭華12王耀13搶險疏散小組組長郝清坤14醫療救護組組長劉和操15安全警戒組組長楊寶16后勤供應小組組長彭庭華17技術支持小組組長常阿斌18搶險救護隊負責人:江柏忠附2:項目部應急響應流程圖第六章 、施工勞動力計劃根據本工程的特點,我公司將配備足夠的勞動力,并按照施工專業及高峰期需要分批組織勞動力進場,以確保本工程能夠如期竣工。擬投入本工程的勞動力詳見下表:序號分 工 人數備 注 1專職安全員 3現場安全管理 2電工 1持特種操作證3機械操作 15持操作證4鋼筋工 60持操作證5混凝土工 50混凝土澆筑6模板工 30模板架設7架子工 30碗扣架搭設8普 工 10零星工9電焊工 15第七章、計算書及相關圖紙 根據本工程的特點,沖擊鉆孔灌注樁無需進行計算,相關施工設計圖紙后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