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技術公司智能化工程施工及驗收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智能化工程施工及驗收細則1、目的 為了提高智能化工程施工質量,保證系統正常運行,提供給顧客一個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合格工程項目,制訂本細則。2、適用范圍本細則適用于XX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所從事的智能化工程施工及驗收。3、職責3.1 人事部職責 負責上崗人員的思想品質,職業道德教育。 負責宣傳公司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實施的目的和意義。 負責上崗人員遵章守紀教育,提倡愛崗敬業。 負責上崗人員專業技術培訓,提高其操作技能。3.2 研發中心 提供有關的技
2、術文件和技術支持。3.3 項目經理加強自身素質建設,端正工作態度,加強工作的責任心。 刻苦鉆研專業技術,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對工程的施工與驗收負責全方位監督和全面管理。 在施工過程中,勇于創新、勇于用新工藝施工,提高施工質量和加快施工進度。 在施工過程中收集和整理各種資料和技術文件。 應組織與協調工程項目的檢測與整體驗收等到事宜。3.4 質檢員 認真學習公司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加深理解,使其應用到實際的工程施工和驗收當中。 對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材料、設備進行質量監督、檢驗。. 對施工過程中實行全面的質量監督和控制。3.5 檔案員 負責工程施工開始到竣工驗收后的全部技術文件存檔。3
3、.6 項目經理部 負責工程施工方案的審批。 負責工程施工過程中關鍵部位的技術指導。 負責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監督。4、工作程序4.1 施工原則 施工前應準備好設計說明書、系統圖、平面施工圖等技術文件。4.1.2 應準備好各種設備的使用說明書、安裝圖、接線圖等設計文件。 應按相應設計文件、標準、規范、標準安裝圖編制施工方案和技術手冊。 辦理開始施工的有關手續(開工報告、監理程序)。 嚴格按圖施工,不得隨意更改;因現場原因確實需要變動施工,在未辦妥變更手續前,不應變更施工。4.2 系統管路明敷(暗敷本細則不包括) 管路的支、吊架制作及安裝。.1 對制作支、吊架的材料制作前應矯正、平直、除銹處理;檢
4、查切口處不應有卷邊、毛刺。.2 角鋼支、吊架制作.2.1 根據管路的敷設數量及管徑的大小程度,選擇適宜的角鋼規格。.2.2 角鋼支、吊架應焊接,應焊牢固;成型支、吊架應平直,比例適宜,尺寸準確。.2.3 根據支、吊架的安裝尺寸、管卡尺寸,應采用臺鉆,分別鉆安裝孔與管卡孔。.2.4 支、吊架成型后,應防腐(刷防銹漆兩遍).3 圓鋼吊架制作.3.1 單根圓鋼吊架(固定在頂板上)圓鋼兩端局部熱加工成扁鋼,一端成直角,直角邊固定頂報端,鉆安裝孔,在長邊鉆卡孔,且應防腐。4.2.1.4 圓鋼與角鋼組合成吊架制作.4.1 按4.2.1.3.1條加工成2根圓鋼吊桿(長端應保持圓柱型)。.4.2將吊桿的園柱端
5、用板牙套絲,絲口長度應留有適宜的調節余量。.4.3支撐架角鋼截成要求尺寸,鉆吊桿孔及管卡孔,并應防腐。.5單根扁鋼吊架制作(參“4.2.1.3”條)。.6扁鋼與角鋼組合成吊架制作(參“4.2.1.4”條)。4.2.2支、吊架安裝.1吊架在頂板上固定如圖一、圖二、圖三所示.2吊架在梁側面固定如圖四、圖五、圖六所示.3吊架沿柱側面固定如圖七、圖八、圖九所示.4支架沿墻面固定如圖十、圖十一所示.5支、吊架固定點最大允許距離(單位:米)(表1)管 徑鋼 管電 線 管水平或垂直水平或垂直G15-G201510G25-G322015G40-G502520G70-G10035管路敷設.1敷設前管材應無變形、
6、無裂痕;內部清潔無毛刺;管口應光滑無銳邊,黑鋼應除銹、防腐。.2應采用專用鋼管彎曲器,對鋼管彎曲(冷工藝)、管彎曲角度不應小于90度。彎曲處不應有凹陷、裂痕和明顯的彎扁度(不應大于管外徑的10%)。且彎曲半徑不應小于管內電線、電纜的最小允許彎曲半徑的最大者。單根管路的直角彎不宜超過2個。.3黑管之間連接宜采用套管(其長度不應小于連接管外徑的2.2倍)焊接。應焊牢,焊口應密封且防腐;鍍鋅管或薄壁管宜采用螺紋連接,且應用填料密封,并要做跨接地線以保證整個系統的電氣連續性。.4管和盒連接。管子入盒后,上好護口,盒的內外側均應用鎖母固牢,并應做跨接地線,從盒出口支管做幾條地線。如圖十二所示:.5管通過
7、沿墻伸縮縫時的管路敷設,應將通過伸縮縫的管在盒內留有適當的余量,在伸縮縫的另一側應加接線盒,并做跨接地導線,如圖十三所示.6管路長度超過一定時,應在便于接線處增設接線盒.6.1管路長度超過45米無彎曲時;.6.2管路長度超過30米有1個彎曲時;.6.3管路長度超過20米有2個彎曲時;.6.4管路長度超過12米有3個彎曲時;.7接線盒與設備間的管路.7.1所安設備直接安裝在接線盒上,將設備底座用螺絲固定在接線盒上,應牢固。.7.2所安設備與接線盒有一定距離,應采用金屬軟管延伸,并用鎖母固定,且套上護口;固定設備一端根據現場情況,可選擇加盒或者加墊板固定設備。并預留接地端(兩端)其布線時將該段接地
8、線做好不小于4mm2的銅芯絕緣線(若有要求),金屬軟管超過2米時,在出線盒150mm處應用卡子固定。.8管路敷設.8.1管路敷設順序應是控制中心 管道井 分線箱 平面干管路 平面分支管路 現場設備.8.2管路固定參“4.2.2.1”至 “4.2.2.5”條。管路的電氣連續性測試.1以層面為測試單位,在每一測試單位內,選擇3個具有代表性的測試點。.2用專用接地電阻測試儀,一端與大地連通,另一端與管路連接。.3所測接地電阻應按聯合接地電阻值考核,不應大于1歐姆。.4應將測試結果記錄、存檔。4.3系統布線現場管理者(項目經理)應掌握系統組成的基本原理,熟悉各設備的功能。各設備的安裝位置,按平面施工圖
9、及現場周圍環境及設備的安裝說明確定,安裝高度按設備的說明確定,并應符合相應的國家現行標準、規范的規定。管內穿線順序應為控制中心 管道井 分線箱 平面干線 平面分支線 現場設備。管內穿線.1對所用的線在穿線前應檢查,外觀應合格,用卡尺測量線徑應合格,用萬用表測兩端應導通,用500V兆歐表測量銅芯與外表皮間絕緣電阻應不小于20兆歐。.2帶線鋼絲在管內牽引、送入應自如。.3對管路兩端管口應有護口等保護措施檢查。.4穿線時,管路兩端,一端拉線,另一端配合送線,嚴禁生拉硬拽。.5穿入同一管路內的線應是同系統、同電壓等級、同種電流類別的導線。.6所有的導線接頭均應在接線盒內及分線箱內進行連接,嚴禁管內有接
10、頭或導線紐結。.7對于不需外引線的接線盒(過路盒),留有20-30mm的余量后用蓋板封住。若須外引線的接線盒,根據現場情況確定安裝尺寸后,留有20-30mm的延伸線后,用蓋板暫時封堵。.8導線接頭.8.1導線間直接連接(2.5mm2以內),不應超過4根,用剝皮鉗將導線頭剝去,不得損傷銅芯,去污,將裸露部分擰繞在一起,并應焊錫,用防水膠布做防水,再用絕緣膠布做絕緣。.8.2導線與線鼻子連接,導線頭剝皮后,套上絕緣套管,將裸露導線插入線鼻子內,用壓接鉗壓牢,并焊錫,等導線溫度下降不燙手后將套管套好。.8.3多根(4根以上)導線匯接,應采用接線端子及線鼻子按“4.3.4.8.2”條將每根導線做好后,
11、并做短接導線。一個端子上不宜固定3個以上線鼻子,如圖十四所示 該接線端子排若在接線盒內,應做防水、絕緣處理。在分線箱內,還應在導線上套上線號,并在端子排上標明用途,以及用扎帶捆扎成束,順序排放整齊。.9在分線箱內交流電源線應有 “ ! ” 明顯標志;接地線“ ”.10系統接地.10.1系統接地線應采用16mm2以上的銅芯絕緣導線。.10.2兩端做成線鼻子,套上保護管,沿墻角敷設,一端固定在主機柜的公用接地端上,另一端固定在室內的專用接地板上。.10.3做隱蔽工程竣工驗收并測接地電阻,其阻值應符合: 接地板聯合接地,不應大于1歐姆 接地板專用接地,不應大于4歐姆.10.4填寫隱蔽工程竣工驗收記錄
12、及接地電阻測試記錄。.11系統供電線路.11.1根據系統設備的總需求功率的2-3倍配線,敷設參照“4.3.4.10”條連接到配電箱上。.11.2絕緣電阻測試,對系統內所有線間及對地間做絕緣測試,其阻值不應小于20兆歐。.11.3填寫隱蔽工程竣工驗收記錄及接地電阻測試記錄。.12系統布線校對.12.1各系統、各設備的線號標記要統籌安排,并應標明該線所連接設備的類型、用途。.12.2系統校線順序 戶內設備 中間接點n個(n0整數) 現場控制器 中心控制器.12.3用萬用表校線.12.3.1先校戶內設備至接點(接線盒或分線箱)端子,應事先確定各端子功能,認真校對。各功能端子應與現場確定的設備線號等標
13、記一一對應。.12.3.2中間無接點情況下,設備的各功能輸出端與現場確定的設備線號等標記應一一對應。.12.3.3中間接點至現場控制器的各功能端子間的連線應一一對應。.12.3.4現場控制器與中心控制器間的的各功能端子間的連線應一一對應。若中間設分線箱,應再加一校線環節。.12.3.5對“4.3.4.12.3.1”“4.3.4.12.3.4”條校線過程必須仔細認真,反復校準,至少兩遍。現場管理人員對校線點的抽查應不少于總校線點的30%,發現有一處不對,應100%檢查。.12.3.6在確認電源線、信號線以及信號所連接的設備正確無誤后,才可加電。嚴禁存在僥幸思想。4.4系統設備安裝各種設備外表面應
14、無劃傷。有條件可現場抽檢,應100%合格。按各種設備的安裝說明安裝,并應符合國家現行的相關標準、規范的規定。確定管路引出線準確后與設備的相應端子連接(連接采用線鼻子)。每安上一個設備后,均應用萬用表檢測線間電阻,應符合要求。若有異常,馬上排查。4.5系統加電試運行在反復確定線間、線與地間無短路后,可將電源供上。若條件允許,可現場做一個臨時供電配電箱,以確保系統安全。5、相關支持性文件5.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98)5.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6-92)5.3工業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93-86)5.4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
15、范(GB50168-1992)5.5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9-1992)5.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照明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59-1996)5.7電氣裝置安裝工程低壓電器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54-1996)5.8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盤、柜及二次回路接線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71-1992)5.9電氣裝置安裝工程1KV及以下配線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58-1996)5.1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73-1992)5.11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43-82)5.12建筑電氣安裝工程施工圖集(上、下冊 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 2000年10月)5.13社會公共安全標準匯編(安全防范報警系統部分1)(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 2000年5月第5次印刷)5.14社會公共安全標準匯編(安全防范報警系統部分2)(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 1998年5月版 1998年7月第2次印刷)6、相關記錄6.1接地電阻測試記錄表6.2隱蔽工程驗收記錄表6.3絕緣電阻測試記錄表6.4調試報告6.5系統竣工表6.6操作人員培訓記錄表6.7施工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