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醫院高壓氧艙建設項目填充墻砌體工程施工方案目 錄1. 編制依據41.1. 編制依據42. 工程概況42.1. 工程概況4建設地點:*43施工準備43.1砌體特點及總體安排43.2砌體工程量估算53.3圖紙及規范要求53.4技術準備63.5現場作業條件73.6進場材料8主要機具9作業前程序94.施工方法94.1墻體砌筑施工工藝流程94.2墻體拉結筋做法104.3砂漿拌制114.4鋪砂漿與砌筑124.5勾縫134.6洞口過梁144.7構造柱144.8驗評144.9注意要點15成品保護16安全措施16資料核查項目165.質量控制185.1砌筑砂漿試塊強度驗收185.2砌體工程質量標準182.1.1.
2、 砌筑砂漿182.1.2. 磚砌體195.3質量記錄205.4原材料計量216安全及文明施工216.1安全文明施工211. 編制依據1.1. 編制依據1、本工程施工藍圖及圖紙會審記錄。2、國家現行有關技術標準、圖集、施工驗收規范,工程檢驗及評定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1)及其它相關規范。2. 工程概況2.1. 工程概況本工程為*市人民醫院高壓氧艙建設項目,總建筑面積559.36平方米,建筑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共2層,無地下室,一層高度為3.9m,二層高度為3m,建筑總高7.5m。建設地點:* 3施工準備3.
3、1砌體特點及總體安排單層砌體量較少,針對高壓氧艙總體工程質量,采取嚴格的管理措施,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務。3.2砌體工程量估算砌體材料工程量估算如下:材料MU10小紅磚M5混合砂漿構造柱圈梁過梁砼C20工程量140m335m310m3僅供編制進場計劃用,不作結算依據。3.3圖紙及規范要求1、 墻體均采用24011553標準小紅磚,墻厚均為180mm,2、 0.000以下磚基礎采用M5水泥砂漿砌筑,砌筑厚度200mm;0.000以上上墻體采用M5混合砂漿砌筑,所有墻體厚均為180mm。3、灰縫厚度均勻飽滿度:小紅磚橫與豎縫控制在10mm,水平灰縫要貫通。為控制將來墻體裂縫的產生,
4、飽滿度要求達到規范要求,與柱接茬部位要填充密實,此處要專門檢查。4、砌塊填充墻主體結構連接時,應按建筑施工圖中墻的位置沿墻高每隔500高植入26(HRB400級)拉結鋼筋。伸入填充墻內1000mm,且不小于墻長的1/5,按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拉結筋通長設置。5、填充墻墻長5m時、墻轉角處、“T型”或“L型”接頭處及圖紙中標明處,設置構造柱,200墻厚,4根三級鋼12,箍筋6200,主筋采用植筋方式。6、墻體高度均在4m以下,不考慮設置腰梁。7、構造柱、現澆過梁砼強度等級C20,過梁尺寸及配筋詳見圖紙說明,墻體洞口300的加設過梁,水電開關箱等洞口上部過梁必須在預制過程中,預留凹槽,嚴禁安裝管線
5、時破壞過梁;過梁兩邊各伸入墻體不小于250,與結構邊緣不足250的應植筋現澆。11、衛生間墻底基座澆注素混凝土翻邊,200200。12、構造柱中墻拉筋通長埋設。3.4技術準備1、圖紙會審:核對砌筑砂漿的種類、強度等級、使用部位等設計要求;施工前必須認真熟悉圖紙,掌握砌體做法及構造要求。2、施工前應向操作層進行書面技術、安全交底。3、根據建筑平面布置圖,定出墻中心線和墻邊線。砌筑砌體前,必須根據砌塊尺寸和灰縫厚度計算皮數和排數,并做好技術交底工作,以保證砌體尺寸符合設計要求。4、砂漿試配:委托昆明特斯泰公司對砂漿配合比進行試配,并出具砂漿配合比報告。3.5現場作業條件砌體施工前的現場作業條件:1
6、、砌筑施工前,準備好施工機具,做好施工平面布置,安排好施工流水、工序交叉銜接施工。2、對進場的小紅磚數量和堆放次序等應進行檢查,應滿足施工要求;并現場對原材取樣、送檢,復檢合格開始施工。同時對砌體所需用的各種材料的保證資料進行復查,應符合規范要求。在砌筑的前一天,將墻體部位梁上、樓板上的砂漿和雜物等清除干凈,向砌筑面適量澆水濕潤。常溫天氣在砌筑前12天將磚澆水濕潤,提前2天將砌塊澆水濕潤。砌體裝卸應堆放整齊,嚴禁傾卸丟擲;砌塊保持干凈,避免粘結泥土、臟物; 3、砌塊砌筑施工前,必須做好上道工序的隱檢、預檢工作及手續,辦好上、下道工序交接手續,并經驗收合格。4、將基層清理干凈,放好砌體墻身軸線、
7、邊線、門窗洞口等位置線,并經驗線符合設計圖紙要求。根據工程引測的水準點,進行標高的抄測工作,同時立好皮數桿。5、砂漿經試配確定配合比,準備好砂漿試模。6、用電設備按三相五線制及三級保護進行設置。3.6進場材料水泥、砂、粉煤灰磚轉、砌塊等材料到位且有出廠合格證,并抽檢合格。1、MU10小紅磚:主規格24011553mm。要求供應商定期出具出廠合格證明書,以保證達到設計和有關規范要求。對有嚴重缺棱掉角,表面平整度、幾何尺寸誤差較大的砌塊嚴禁使用。2、M5混合砂漿和M5水泥砂漿:現場攪拌并留置試塊。3、水泥:應有出廠證明、復試報告。選用PC32.5號復合硅酸鹽水泥。水泥進場使用前,應分批對其強度、安
8、定性進行復驗。檢驗批應以同一生產廠家、同一編號為一批。當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日期超過三個月(快硬硅酸鹽水泥超過一個月)時,應復查試驗,并應按試驗結果使用。不同品種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水泥應按品種、強度等級、出廠日期分別堆放,并應保持干燥。4、砂:宜用中砂,過5mm孔徑篩子。砂的含泥量,對水泥砂漿和強度等級不小于M10的水泥混合砂漿,不應超過5;人工砂、山砂及特細砂,應經試配滿足砌筑砂漿技術條件要求。5、水:拌制砂漿用水宜采用飲用水,自來水或不含有害物質的潔凈水。當采用其它來源水時,水質必須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JGJ 63 的規定。6、其它材料:拉結鋼筋、預埋件等,
9、提前做好防腐處理。主要機具主要機具:備有攪拌機、磅秤、磚籠、手推車、膠皮管、篩子、鐵鍬、半截灰桶、噴水壺、托線板、線墜、水平尺、小白線、磚夾子、大鏟、瓦刀、工具袋等。 作業前程序施工樓層混凝土結構經業主、監理單位驗收合格,同意下道工序的施工。對進場人員進行綜合入場教育。施工工長已將技術、質量、安全、文明施工等要求向作業隊伍進行分解交底。4.施工方法4.1墻體砌筑施工工藝流程1、總體順序:先施工一層,之后是二層及屋面。2、本工程填充墻體砌筑施工工藝順序如下:材料、設備準備施工樓層、墻基清理墻邊線定位拉墻筋設置(植筋)墻體排磚填充墻體砌筑留置構造柱馬牙槎門窗洞口留設圈過梁施工(植筋)門窗頂墻體砌筑
10、檢查灰縫、墻面平整度墻體砌筑構造柱施工梁板下滾磚施工工完場清。4.2墻體拉結筋做法本工程的構造柱、外墻開間窗結構柱采取后期植筋的方法施工。墻與構造柱、框架柱之間需設置拉結筋。拉結筋采用環氧樹脂植筋的方式。采用在框架柱或框架梁上利用沖擊鉆鉆眼成孔,用環氧樹脂粘接植筋,鋼筋植筋深度為10d 1、墻體拉結筋做法采用化學材料植筋的方式,主要操作方法:按照墻體設計拉結筋設置的間距、材料規格模數,沿墻體所在位置的結構柱側面用電錘打設直徑10的孔洞,深度不小于10d(孔洞內灰塵、碎屑清理干凈);然后將事先按照規定配合比配制后的環氧樹脂溶劑注入孔洞適量,再將拉結筋插入孔洞底部,待環氧樹脂干硬達到一定強度后(至
11、少12小時),就可以砌筑墻體(植筋拉拔試驗合格后)。2、 墻體拉結筋的間距為:磚墻體從樓面或基礎梁頂面開始,按照設計要求(HRB400)26500mm設置;最下一排距離樓地面500mmmm(根據排磚情況調整),其余間距為500mm;墻體內拉結鋼筋長度為沿墻通長,錨入柱、墻內不少于10D。3、植筋后必須等拉拔試驗合格后方能進行砌體施工,拉結筋植好后,應拉通線,以便根據排磚進行砌筑。4.3砂漿拌制1、按砂漿配合比要求,對所需原材料的品種、規格、質量進行檢查驗收;由持證材料員和試驗員按規定對原材料進行抽樣檢驗,確保原材料質量符合要求。2、機械攪拌時準備好砂漿攪拌機、投料計量設備;人工攪拌時采用灰扒、
12、鐵鍬等工具。采用人工攪拌時,需鋪硬地坪(薄鋼板)或設攪拌槽。3、砌筑砂漿應通過試配確定配合比,當砌筑砂漿的組成材料有變化或設計強度等級變更時,應重新進行配合比試配,并出具配合比單。施工中當采用水泥砂漿代替水泥混合砂漿時,應重新確定砂漿強度等級。4、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砂漿應在3h 內用完,水泥混合砂漿一般在拌合后34h內用完,嚴禁用過夜砂漿。當施工期間最高氣溫超過30時,應分別在拌成后2h 內和3h使用完畢。5、水泥砂漿現場拌制:水泥砂漿應采用機械攪拌,投料順序為砂水泥水,自投料完算起,攪拌時間應不少于2min;先向已轉動的攪拌機內加入適量的水,再依次投入砂子、水泥,再加水至配合比規定。6、每
13、一樓層或250m3砌體的各種強度等級的砂漿,每臺攪拌機至少應作一組試塊(每組6塊),砂漿強度等級或配合比有變更、砂漿材料變動時,還應制作試塊。4.4鋪砂漿與砌筑灰縫砂漿的飽滿程度是影響砌體外觀質量及砌體整體強度的主要因素,施工中必須做好砂漿的鋪設與豎縫砂漿或混凝土的澆灌工作,同時控制好灰縫的厚度,并保持一致。1、將攪拌好的砂漿,灰車運至砌筑地點,并按砌筑順序及所需量倒運在灰槽或灰斗內,以供鋪設。2、砌筑時,應根據墻體類別和部位選磚。砌筑清水墻或其正面時,應選尺寸合格、棱角整齊、顏色均勻的磚。3、砌筑應從外墻轉角處或定位處開始,內外墻同時砌筑,縱橫墻交錯搭接。4、水平灰縫宜用坐漿滿鋪法,上下皮錯
14、縫砌筑。采用鋪漿法砌筑時,鋪漿長度不得超過500mm。5、砌塊就位應從轉角處或定位處開始,按砌塊排列圖的順序和錯縫搭接的原則進行,內外墻同時砌筑。對準位置緩慢平穩地落在砂漿層上。6、砌筑時先盤角,每次不得超過五層,隨盤隨吊線,使磚的層數、灰縫厚度與皮數桿相符。砌筑墻體時應兩面掛線,線長時,中間應設支線點,拉緊線后,應穿線看平,使水平縫均勻一致,平直通順。7、砌塊砌筑一定要跟線,“上跟線,下跟棱,左右相鄰要對平”。同時應隨時進行檢查,做到隨砌隨查隨糾正,以防返工。用錘球或托線板檢查垂直度,用拉準線的方法檢查水平度。8、灰縫應橫平豎直、砂漿飽滿。水平灰縫厚度不得大于10mm。垂直灰縫厚度不得大于1
15、0mm。9、砌體日砌筑高度不宜超過1.8m,雨天不超過1.2m。陰天砌筑時,砂漿稠度應適當減小,收工時應將砌體頂部覆蓋好。10、預留孔洞和穿墻等均應按設計要求砌筑,不得事后鑿墻。墻體抗震拉結筋的位置,鋼筋規格、數量、間距,均應按設計要求留置,不得錯放、漏放。11、砌筑門窗口時,應先按彈好的位置砌筑(一般線寬比門窗實際尺寸大10-20mm),采用后塞門窗框方法。12、墻體未設過梁的洞口上部應放置26.5mm鋼筋,伸過洞口每邊長度不小于500mm。4.5勾縫灰縫應橫平豎直,砂漿飽滿。垂直灰縫應內外臨時夾板灌縫,然后用灰刀將豎縫勒平。此時不允許再撬動砌塊,以防止砂漿黏結力受損。如砌塊發生移動,應重新
16、砌筑。小紅磚水平灰縫和垂直灰縫均應用圓鋼勾縫,每當砌完一塊,應隨后進行灰縫的勾縫(原漿勾縫),勾縫深度一般為35mm。4.6洞口過梁過梁規格詳見圖紙;水電開關箱等洞口上部過梁必須在預制過程中,預留凹槽,嚴禁安裝管線時破壞過梁4.7構造柱1、除平面圖中有標注位置的以外,其余構造柱的主筋采用植筋方式,滿足結構設計總說明要求。2、根據要求,墻長大于5m時需設置構造柱。構造柱寬200mm,厚度同墻體。砌體在構造柱部位應留成馬牙槎,上下皮錯開不小于1/4磚長,從根部按先退后進的原則留置。構造柱鋼筋綁扎完后應先砌筑墻體后澆筑砼。3、構造柱模板采用雙面覆膜九層板=15mm作面板,50100mm木方作龍骨,龍
17、骨間距為250mm。為確保模板拼縫嚴密不漏漿,構造柱模板與模板之間以及構造柱模板與加氣塊墻體之間必須粘貼密封膠條。構造柱模板采用12對拉螺桿背雙鋼管加固,加固間距為500mm。構造柱支模至梁底300高處時,支一45砼澆筑進料模板。在澆筑完砼并達到初凝后,將此三角形部分砼鑿掉。4.8驗評當每層施工完畢后,應進行組織檢查驗收工作。一般按照主控項目、一般項目和外觀質量進行,檢查后應及時填寫有關表格,并作為資料備案。4.9注意要點1、在砌筑過程中,要經常檢查校核墻體得軸線和邊線,當掛線過長,應檢查是否達到平直通光一致得要求,以防軸線產生位移。2、立皮數桿要保持標高一致,盤角時要均勻掌握灰縫,砌筑時小線
18、要拉緊,不得一層線松,一層線緊,以防水平灰縫出現大小不勻。 3、構造柱及圈梁混凝土澆筑,混凝土要分層進行,振動棒不得直接碰沖墻體,以免造成磚墻膨脹,如在振搗時發現磚墻已膨脹變形,應隨時拆除重新砌筑。4、構造柱砌筑應注意使構造柱磚墻砌成馬牙槎,設置好拉結筋,應從柱腳開始先退后進,當齒深120mm時,上口一皮應按照先進60mm后,再上一皮進120mm,以保證混凝土澆筑時上角密實,構造柱內的落地灰、磚渣雜物應清理干凈,防止加渣,以免影響構造柱的整體性。5、結構層填充墻砌體根部為了保證與樓地面有良好的結合性和足夠的密實度,統一要求在底部首先砌筑粉煤灰磚磚后,再接著往上砌筑加砌塊墻。磚應提前一天濕水。填
19、充墻砌筑接近梁底、板底時,應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墻砌筑完待下部墻體砂漿沉實后并應至少間隔7d后,處理頂部,保證梁板底部不出現通縫現象。6、拉結筋應按規定預留,其間距必須符合磚的模數和設計要求。成品保護1、清水墻砌體,應及時進行勾縫。預留有腳手眼的墻面,應用與原墻相同規格和色澤的砌塊嵌嚴密,不留痕跡。2、外露或預埋在基礎里的各種管線及其它預埋件,應注意保護,不得碰撞損壞。3、加強對抗震構造柱預留筋和拉結筋的保護,不得隨意碰撞或彎折。安全措施1、腳手架下,搭設穩固,并有可靠的防雷接地措施。2、使用電氣設備,要有可靠防漏電措施,防止漏電傷人。3、對各操作面上露天作業人員,準備好足夠的防雨、防滑防護用品
20、,確保工人的健康安全,同時避免造成安全事故。4、嚴格控制“四口五臨邊”的圍護,設置維護。5、當有大雨或暴雨時,砌體工程一般應停工。資料核查項目1、施工質量控制資料(包括雨期砌體工程技術、安全交底及專項施工方案等;2、砌材出廠質量證明及產品性能檢測報告;3、砂漿配合比通知單及試塊抗壓強度試驗報告;4、各檢驗批的主控項目、一般項目質量驗收記錄;5、施工記錄(包括施工日記、砌體的預檢和復核記錄、砌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以及雨過后砌體是否有垂直度的變化,是否產生了裂縫,是否有不均勻現象等記錄;6、重大技術問題的處理或修改設計的技術文件。5.質量控制5.1砌筑砂漿試塊強度驗收砌筑砂漿試塊強度驗收時,其
21、強度合格標準必須符合以下規定:1、同一驗收批砂漿試塊抗壓強度平均值必須大于或等于設計強度等級所對應的立方體抗壓強度;同一驗收批砂漿試塊抗壓強度的最小一組平均值必須大于或等于設計強度等級所對應的立方體抗壓強度的0.75 倍。2、砌筑砂漿的驗收批,同一類型強度等級的砂漿試塊應不少于3 組;當同一驗收批只有一組試塊時,該組試塊抗壓強度的平均值必須大于或等于設計強度等級所對應的立方體抗壓強度。3、砂漿強度應以標準養護齡期為28d的試塊抗壓試驗結果為準。4、抽檢數量:每一檢驗批且不超過250m3砌體的各種類型及強度等級的砌筑砂漿,每臺攪拌機應至少抽檢一次。每次至少應制作一組試塊。5、檢驗方法:砂漿試樣應
22、在砂漿攪拌機出口隨機取樣制作砂漿試塊,同盤砂漿只應制作一組試塊,最后檢查試塊強度試驗報告單。5.2砌體工程質量標準2.1.1. 砌筑砂漿砂漿試塊的制作應按現行行業標準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JGJ 70 的規定執行。主控項目(1)水泥安定性應符合不同品種水泥的安定性要求;(2)水泥強度、砂漿試塊強度、砂漿配合比要符合設計要求。一般項目:攪拌時間;砂漿稠度;分層度。資料核查項目,水泥出廠合格證檢驗報告;砂檢驗報告。觀感檢查項目,砂漿稠度和砂的含泥量符合要求。2.1.2. 磚砌體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1軸線位移10用經緯儀復查或檢查施工測量記錄2基礎頂面或樓面標高15用水平儀復查或檢查
23、施工測量記錄,不少于5處3墻面垂直度每層5用2m托線板檢查全高10米及以下10用經緯儀或吊線和尺檢查4表面平整度清水墻、柱52m直尺和楔形塞尺檢查,10,3間,2處混水墻、柱85水平灰縫平直度清水墻10米以內7用拉10m線或尺檢查,10,3間,2處混水墻10米以內106水平灰縫厚度(連續十皮磚累計數)2與皮數桿比較,用尺檢查5.3質量記錄1、水泥的出廠合格證及復試報告。2、砂的檢驗報告。3、砂漿配合比通知單。4、砂漿試塊28d 標準養護抗壓強度試驗報告。5、原材料計量記錄。6、材料(標準磚、水泥、砂、鋼筋等)的出廠合格證、試驗報告。7、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8、隱檢、預檢記錄。9、設計變更及洽
24、商記錄。10、其它技術文件。5.4原材料計量1、砂漿攪拌時嚴格按配合比對其原料進行重量計量施工;2、水泥等配料精確度應控制在2以內;3、砂、水、塑化劑等組分的配料精確度應控制在5以內;4、砂應計入其含水量對配料的影響;6安全及文明施工6.1安全文明施工砌筑工程應遵守一般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規定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嚴禁穿拖鞋、赤膊,嚴禁酒后作業,不準在施工現場嘻鬧。2、正式施工操作前,應對臨時腳手架、跳板等安全設施進行檢查,杜絕一切安全隱患。腳手架應經檢查后方能使用。3、腳手架上堆磚不得超過三層(側放),堆放砌塊為一層。采用磚籠吊磚時,磚在架子上或樓板上要均勻分布
25、,不應集中堆放。灰筒、灰斗應放置有序,使架子上保持暢通。裝磚時應先取高處后取低處,嚴禁磚堆置過高。4、嚴禁在樓層上向下拋擲材料,扔東西。不準亂扔手上的碎塊、灰桶等。5、砌體施工及檢查墻面平整度和垂直度等操作時,不得在站在墻身上進行,更不得在墻身上行走。6、在架子上砍磚時,操作人員應面向里把碎磚打在架板上,嚴禁把磚頭打向架外。掛線用的墜磚,應綁扎牢固,以免墜落傷人。7、嚴禁不經安全員和工長同意,私自拆除安全設施(安全牌,外架,護 ,安全網等。)砌筑時不準隨意拆改或移動腳手架,樓層洞口處的蓋板或防護攔不得隨意挪動拆除。8、墻體砌筑超過地坪1.2m以上時,必須采用腳手架或鐵凳,腳步手板上堆碼磚高度不得超過兩皮磚,同一腳手板上操作人員不得超過兩個。9、不準用不穩定的工具或物體在腳手板面墊高操作。10、搭設施工架子要牢固可靠,施工人員上下要小心,在架上警惕移動。11、操作人員應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時應掛好安全帶。12、在樓面上從斗車上卸砌塊時,應盡量避免沖擊、撞擊樓面。砌塊在樓板上不可堆置過高。13、砌筑高度每天不宜大于1.8米。